☆经营分析☆ ◇300275 梅安森 更新日期:2025-05-24◇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物联网及安全领域成套技术与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运维服务(IT
SS)。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安全生产监控行业 | 48253.74| 19449.23| 40.31| 96.39|
|其他行业 | 1806.29| 400.72| 22.18| 3.61|
├────────────┼─────┼─────┼───┼──────┤
|矿山产品 | 47949.92| 19270.42| 40.19| 95.78|
|其他业务 | 1239.47| 669.66| 54.03| 2.48|
|非矿山产品 | 870.63| -90.13|-10.35| 1.74|
├────────────┼─────┼─────┼───┼──────┤
|晋蒙区域 | 16344.77| 5472.18| 33.48| 32.65|
|皖鲁苏区域 | 6329.21| 3100.03| 48.98| 12.64|
|云贵区域 | 6251.15| 3658.06| 58.52| 12.49|
|陕甘宁区域 | 6183.63| 2701.86| 43.69| 12.35|
|冀豫区域 | 4879.25| 1282.77| 26.29| 9.75|
|川渝区域 | 4182.86| 1849.38| 44.21| 8.36|
|新疆区域 | 1994.69| 711.17| 35.65| 3.98|
|湘鄂赣区域 | 1750.60| 745.84| 42.60| 3.50|
|两广区域 | 1284.82| 60.72| 4.73| 2.57|
|东北区域 | 859.04| 267.93| 31.19| 1.72|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安全生产监控 | 22531.69| 9860.28| 43.76| 96.99|
|其他业务 | 700.11| 349.77| 49.96| 3.01|
├────────────┼─────┼─────┼───┼──────┤
|矿山产品 | 22508.39| 9852.11| 43.77| 96.89|
|其他业务 | 604.99| 323.86| 53.53| 2.60|
|环保产品 | 95.12| 25.91| 27.24| 0.41|
|市政产品 | 23.29| 8.16| 35.03| 0.10|
├────────────┼─────┼─────┼───┼──────┤
|晋蒙区域 | 7320.86| 2872.13| 39.23| 31.51|
|冀豫区域 | 3250.56| 1167.80| 35.93| 13.99|
|云贵区域 | 2917.01| 1720.59| 58.98| 12.56|
|陕甘宁区域 | 2444.68| 1189.26| 48.65| 10.52|
|川渝区域 | 2421.03| 1135.17| 46.89| 10.42|
|皖鲁苏区域 | 2380.56| 995.66| 41.82| 10.25|
|新疆区域 | 875.49| 410.52| 46.89| 3.77|
|东北区域 | 797.19| 405.20| 50.83| 3.43|
|湘鄂赣区域 | 640.02| 283.67| 44.32| 2.75|
|两广区域 | 184.40| 30.05| 16.30| 0.79|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安全生产监控行业 | 40770.56| 16850.88| 41.33| 94.52|
|环保行业 | 1193.89| 542.87| 45.47| 2.77|
|其他业务 | 1171.03| 608.78| 51.99| 2.71|
├────────────┼─────┼─────┼───┼──────┤
|矿山产品 | 40162.63| 16549.05| 41.21| 93.11|
|环保产品 | 1193.89| 542.87| 45.47| 2.77|
|其他业务 | 1171.03| 608.78| 51.99| 2.71|
|市政产品 | 607.93| 301.83| 49.65| 1.41|
├────────────┼─────┼─────┼───┼──────┤
|晋蒙区域 | 12489.89| 4475.11| 35.83| 28.96|
|陕甘宁区域 | 5682.55| 2435.07| 42.85| 13.17|
|皖鲁苏区域 | 5645.68| 2661.03| 47.13| 13.09|
|云贵区域 | 5511.89| 2810.02| 50.98| 12.78|
|新疆区域 | 3891.73| 1306.23| 33.56| 9.02|
|冀豫区域 | 3653.49| 1377.90| 37.71| 8.47|
|重庆区域 | 3381.97| 1904.39| 56.31| 7.84|
|东北区域 | 1185.88| 368.30| 31.06| 2.75|
|两广区域 | 1008.89| 355.28| 35.21| 2.34|
|四川区域 | 476.93| 227.38| 47.68| 1.11|
|湘鄂赣区域 | 206.59| 81.83| 39.61| 0.48|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安全生产监控行业 | 19537.30| 8827.52| 45.18| 96.84|
|其他业务 | 637.94| 303.25| 47.54| 3.16|
├────────────┼─────┼─────┼───┼──────┤
|矿山产品 | 19478.23| 8782.29| 45.09| 96.55|
|其他业务 | 573.68| 292.55| 51.00| 2.84|
|环保产品 | 64.26| --| -| 0.32|
|市政产品 | 59.07| --| -| 0.29|
├────────────┼─────┼─────┼───┼──────┤
|晋蒙区域 | 4914.99| 2327.46| 47.35| 24.36|
|皖鲁苏区域 | 3368.98| 835.74| 24.81| 16.70|
|云贵区域 | 2777.02| 1401.23| 50.46| 13.76|
|新疆区域 | 2504.26| 1070.11| 42.73| 12.41|
|陕甘宁区域 | 2394.36| 1102.86| 46.06| 11.87|
|冀豫区域 | 2055.11| 1150.68| 55.99| 10.19|
|重庆区域 | 1728.41| 1018.98| 58.95| 8.57|
|四川区域 | 165.41| --| -| 0.82|
|东北区域 | 141.89| --| -| 0.70|
|湘鄂赣区域 | 104.09| --| -| 0.52|
|广东区域 | 20.72| --| -| 0.10|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
务业,公司产品的应用场景主要在矿山领域(煤矿、非煤矿山),少量应用于环保
与城市管理领域,相关应用场景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政策环境和信息化投资需求
等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公司的影响情况如下:
(一)矿山业务
1、矿山行业整体发展形势良好,尤其在人工智能应用、智能装备以及机器人替代
等领域
(1)煤矿行业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为确保能源供应安全,自2021年7月开始,国家发改
委、国家能源局、矿山安监局等政府机构陆续出台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要求坚持
把能源保供稳价放在首位,持续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转型,
推动优质产能加快释放,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煤炭行业整体发展形势良好,在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战略规划下,将持续发挥作为我国能源安全压舱石的兜
底保障作用,预计未来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态势。《煤矿机器人重点
研发目录》《“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
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等文件
指出要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在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的
海量数据基础上,依托行业内外优势资源,建设矿山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平台,持续
优化开发环境,广泛构建应用生态,推动“人工智能+矿山”融合发展。同时加快
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机器人替代,鼓励矿山企业逐工种、逐岗位分类制定机器人替代
方案,做到能替尽替。到2026年,煤矿、非煤矿山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智能装备或机
器人替代率分别不低于30%、20%,全国矿山井下人员减少10%以上。
未来矿山行业将不断推进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数字孪生、大模
型等新技术与传统矿山技术融合,建立完整的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推进矿山数据
融合互通,实现环境智能感知、系统智能联动、重大灾害风险智能预警,推动矿山
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2)非煤矿山行业
目前全国非煤矿山大体3万多座,存在数量比较多、低水平、高风险的特点,自202
0年实施《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对非煤矿山进行专项整顿
,加强监督,加强引导。随着现代化产业的不断发展,非煤矿山的开发利用呈现多
样化发展的趋势,矿山规模趋向大型化发展,信息技术在矿山开始应用,由生产自
动控制向智能矿山转变,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参照煤炭企业执行,非煤矿山整体呈现
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根据《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智能装
备以及机器人发展的现状,非煤矿山的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的落地将优先于煤矿
实现,非煤矿山对智能装备以及机器人的需求预计将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2、行业政策环境持续获得优化
2020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八部委印发了
《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煤炭智能化的发展目标与主
要任务。
2021年6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印发了《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指导规范智能化
煤矿建设。
2022年2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了《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
意见》,以推进非煤矿山安全转型升级。
2022年11月,财政部、应急部印发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以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为矿山安全生产、智能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2023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修订印发了《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
项管理办法》,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指引
煤矿智能化建设,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带动煤炭安全高效生产。推动煤矿建立基于全时空信息
感知的灾害监测预警与智能综合防治系统。提高露天煤矿智能化开采和安全生产水
平。支持煤矿建设集智能地质保障、智能采掘(剥)、智能洗癣智能安控等于一体
的智能化煤矿综合管控平台。
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
的意见》对外发布,要求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守注守好、守稳矿山安全
生产底线,切实筑牢矿山生产的安全根基。
202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安全
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力争到2025年,安全应
急装备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对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
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计划将矿山(隧道)安全事故作为重点
领域之一,包括露天矿山矿石采掘、运输和装卸场景,强化智能化、无人化装备应
用,提高智能感知、高精度定位、预警预报能力,减少高危环境作业人员风险。
2024年4月24日,国家矿山安监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
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6年,建立完整的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
,推进矿山数据融合互通,实现环境智能感知、系统智能联动、重大灾害风险智能
预警,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数量占比不低于30%,智
能化工作面常态化运行率不低于80%,煤矿、非煤矿山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智能装备
或机器人替代率分别不低于30%、20%,全国矿山井下人员减少10%以上,打造一批
单班作业人员不超50人的智能化矿山。到2030年,建立完备的矿山智能化技术、装
备、管理体系,实现矿山数据深度融合、共享应用,推动矿山开采作业少人化、无
人化,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矿山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2024年5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
量发展的通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数智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促进煤炭高
质量发展。
3、矿山行业对信息化的投资需求持续旺盛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煤矿信息化的建设,陆续发布了相关行业政策以及提供中央
预算资金以持续引导、支持矿山的智能化建设,同时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
据、5G通信、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迭代发展,矿山智慧化建设在技术上
进一步深入,矿山企业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及降本增效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持续
上升。随着煤矿企业在智能化建设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国家将
非煤矿山逐步纳入智能化建设整体规划中,从而形成了当下矿山业务信息化投资需
求持续旺盛的局面。
综上,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及矿山行业的良好宏观发展形势、行业政策支持以及持续
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为公司在矿山安全智能化建设等领域的业务拓展提供了重要机
遇。
(二)环保业务
近年来,我国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信息化技
术与传统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将重点开展乡村污染治
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国环保污水处理项目及污水处理设备信息化建设需求稳
定发展。为此我司顺应市场变化需求,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在环保业务开展方面
,公司将重点工作放在环保信息化建设以及提供相关产品上,另外,公司将污水处
理相关方案与产品拓展到煤炭客户,深度服务矿山客户,增加客户粘性。
(三)城市管理业务
近几年,智慧城市管理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为进一步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国家出
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智慧城市、智慧综合管廊的发展,引导新兴信息技术融入城市发
展,极大的促进了行业对信息化的投资需求,为公司城市管理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
好的市场环境,公司将努力提升城市业务相关技术研发水平,打造特色产品,为智
慧城市管理提供综合信息化解决方案、产品以及服务。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物联网+”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物联网及安全领域成套技术与装
备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运维服务(ITSS)。同时,利用自身在智能感知、
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技术沉淀,在同一技术链上,拓展了环保以及城市管
理两个业务领域,公司已经成为“物联网+安全与应急、矿山、城市管理、环保”
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维服务商。
(一)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产品涵盖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满足矿山、城市管理、环保各领域的相关应
用场景。
1、矿山业务
2、环保业务
环保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污染源在线监测、地表水水质在线监测(江、河、湖、库
)、空气质量在线监测以及环境综合监控等相关业务平台(系统)软件、采集传输
设备以及各类监测传感器等;面向美丽乡村、学校、高速公路、景区等分散式生活
污水处理场合研发的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系列产品;为集团化、规模化污水处
理装置(厂站)运营管理需求研发的水务运营管理信息平台,同时针对河道黑臭水
体、矿井废水等行业提供以核心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包为基础的专业性解决方案及定
制型污水处理系列产品。
3、城市管理业务
公司针对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的应用需求开发了相关产品,在城市管理领
域主要包括:隧道监测系统、城市地下管廊平台、智慧城市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含
各业务子系统)、危险气体在线监测系统、桥梁边坡隧道结构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智能井盖系统、地下排污管在线监测、城市部件物联感知设备等;在应急管理领域
主要包括:智慧应急管理平台、化工园区智慧应急/安监管理平台、化工企业安全
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化工企业人员物资精确定位系统等;在综合管廊管线/铁公路
隧道领域主要包括:综合管廊管理信息化平台、综合管廊环境监测产品、隧道监测
系统等产品。
(二)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应用型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管理理念,以自研为主,外部研发合作
为辅,深化与科研院校、领先企业等单位的研发合作,搭建开放式的研发平台,以
确保公司的技术能力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并具备商业价值。
2、采购模式
公司设立采购部负责公司研发、生产所需原材料、外购品、外协加工件的采购工作
。整个采购的关键环节包括采购物料的分类、合格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采购计划
的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等。采购部根据生产、研发、销售需求选取合格的供应商
进行采购。
3、生产模式
公司制造部负责公司产品的生产,采劝备货+订单”的方式组织生产,根据销售订
单编制生产计划组织生产。
4、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以运维及数据服务为核心的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已建立起
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
(三)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及在行业中的地位
1、矿山业务所处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煤矿
智能化建设指南》《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
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各地方出台的有关智能/智慧矿山建设的
一系列政策、标准的发布与推行,促使精确定位、智能综采、智能综掘、综合自动
化、智能/智慧矿山建设需求已成为行业市场热点,矿山行业也逐步进入“低碳、
绿色、高效、安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公司经过20余年的行业经验积累,公司已建起覆盖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的完整
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在矿用安全专用设备和系统等方面已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
率和品牌影响力。公司陆续为国家能源集团、陕煤集团、淮北矿业、皖北煤电、神
火集团、山东能源、中煤集团、山西焦煤、紫金矿业、首钢集团、中国华电等千余
家客户提供智能化安全生产服务。公司自2015年开始探索智慧/智能矿山的建设之
路,公司成功开发了SPG矿山安全大模型,该模型将矿山传统业务与先进人工智能
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数据源的学习和训练,形成矿
山行业多模态大模型。通过近几年的典型项目实施和技术积累,已形成了一系列智
能矿井、智慧矿山、智慧矿区等综合解决方案。为推动煤炭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
设,公司积极响应煤炭协会战略部署,协办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五大核心赛
项,包括:安全仪器监测工赛项、瓦斯抽采与监测工赛项、矿井通风工赛项、矿井
气体巡检工赛项、瓦斯防突工赛项,在赛事筹备中,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产品及全
流程竞赛解决方案,为赛事提供技术支撑与安全保障,确保比赛的科学性、规范性
和实战性。获得参赛单位一致认可,推动了煤炭安全生产技术的标准化,为行业高
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环保业务所处行业呈现稳定发展态势
根据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期间,
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
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强化多污染物
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治理城乡生活环境,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总的说来
,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能力、农村污水处理、小流域治理等业务呈现稳定发展态
势。
生态环境保护属于国家战略层面发展规划,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对矿山领域
环境保护也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矿山废水、废气、固体废物
和噪声的达标排放情况也加强了监督管理,对于矿山领域的环保市场带来了新的机
遇。
公司以多年来在监测监控、物联网、数据处理、大数据应用及污染防治方面的技术
积累为基础,将物联网技术与环保深度融合,从智慧环保和污水治理两个方面着手
,自主研发了面向不同客户群体的监测监控、污水处理的产品及系统。
3、城市管理业务所处行业呈稳定发展态势
根据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围绕强化数字
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
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分级分
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
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完善城市信息模
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探
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行城市楼宇、
公共空间、地下管网等“一张图”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公司智慧城市管理产品是物联网设备+平台应用的结合,已在部分城市开始应用,
并获得用户认可。公司顺应智慧城市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覆盖燃气、桥梁、供排水、综合管理等领域。
(四)报告期内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受益于矿山行业政策对矿山智能化建设的支持促进以及客户对通过智能化建设降低
安全事故率和降本增效的需求提升,公司积极开拓主营业务市场,2024年度,公司
实现营业总收入50,060.03万元,同比增长16.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
,558.92万元,同比增长24.50%,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公司已掌握专业化运行于矿山场景的智能传感器技术、智能分站技术、矿用电源技
术、基于“4G+5G+wifi+有线”的融合通讯技术、5G及F5G高速网络传输技术、AI视
频分析技术、智能瓦斯抽采技术、智能通风技术、智能辅助运输技术、人员车辆设
备精确定位技术、单基站实现二维精确定位技术(应用于洗煤厂、化工园区、露天
矿井等特殊复杂场景)、矿井废水处理技术、综合自动化技术、智能化矿山综合管
控平台技术、大数据中台实施技术、矿井灾害预警分析技术、大模型应用等多项核
心关键技术。
公司已参与10个国家级项目研发、26个省部级项目研发、5个平台类项目研发,参
与制定多项国家标准。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358项,有效专利授权
共79项,其中45项为发明专利、34项为实用新型专利,拥有266个安标产品认证。
公司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认证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信息技术服务管
理体系认证证书等资质,具备CMMI软件开发成熟度五级认证、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认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具有成熟的硬件、软件技术开发平台
公司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在于从成立之初坚持以物联感知技术为核心,采用软硬件研
发一体化模式,逐步延伸技术领域并完善技术体系。公司从感知层、传输层、应用
层入手,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开发平台”、“分站开发平台”、“
电源开发平台”、“小安易联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SPG矿山安全大模型”等
基础软硬件技术平台,为各类型产品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保障技术自主可控。
硬件开发平台:①传感器开发平台是研发各类传感器的技术平台,采用统一的结构
,研发新传感器只需要更换新的探头及调整传感器数据采集程序即可,便于提高传
感器研发速度并保障传感器的质量可靠,同时也方便对传感器进行安装与维护;②
分站开发平台是研发各类型分站的技术平台,采用统一的结构,可以按需进行模块
化定制,只需更新分站程序即可实现新的功能,形成新的专用分站;③电源开发平
台是开发矿用电源的技术平台,以模块化的方式设计,支持宽范围电压输入,输入
支持127V、220V、380V、660V、1140V等,输出可以根据需要输出12VDC、18VDC、2
4VDC各种不同需求的直流电压。
软件开发平台“小安易联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已通过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芯片适
应性认证,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系统包括数字门户、物联网、智能表单、流
程引擎、BI大屏、融合联动控制、大数据分析、移动端等众多工具模块,可以快速
构建各类应用场景。
通过以上技术平台的能力,提高了我司新产品研发速度与质量水平,同时采用统一
设计,安装、运维、日常管理、操作体验基本一致,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易用性和易
维护性。
3、具备较强的自主配套能力
公司具备自主配套能力,针对各类矿山专业子系统具备从感知、采集、传输、上位
机全套的研发与生产能力,能够保障各类设备按计划生产交付。公司已形成了成熟
的前端传感器生产线、数据采集分站生产线、交换机生产线、矿用电源生产线、读
卡器生产线、定位卡生产线、信号转换器及控制与基站等5G设备生产线、广播与视
频设备生产线、显示设备生产线、控制设备生产线、唯一性识别装置生产线以及矿
井废水处理装置生产线。
4、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是公司的核心重点工作,目前公司已经建成了成熟的人才队伍体
系:①拥有从业30年以上的资深行业专家团队;②以研发总经理、系统负责人、课
题负责人为核心的研发技术人才队伍;③以销售总经理、大区销售总经理、销售总
监、销售经理为体系的销售人才队伍;④以系统负责人、售前技术总监、售前技术
工程师、运维实施工程师为体系的技术服务人才队伍。
公司不断完善人才的癣育、用、留机制,结合公司所处行业的具体情况探索出符合
自身发展情况的人才流动机制:①公司的销售人员主要从技服人员人才队伍中选拔
,目前所有销区负责人均有技术背景;②技服人员主要从研发技术人才队伍中选拔
,目前已形成研发人员向各部门进行人才输送的机制,以保证公司一线技服人员均
具备科研思维和基本的技术素养。
通过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公司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矗
5、智能化矿山的快速交付能力及销售服务一体化的支撑优势
(1)智能化矿山的快速交付能力
公司智能化矿山项目实施团队大部分核心人员拥有10年以上的矿山行业从业经验,
对整个矿山体系的政策、技术、现场应用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控,加上体系化的产品
与一致性的操作体验,在业内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2)销售服务一体化的支撑优势
为了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加强产品销售推广力度,黏合公司与客户的合作关系,由
“销售人员+售前技术支持工程师+售后工程交付运维工程师”构成区域营销管理的
“铁三角”,坚持“销售服务一体化与全过程技术支持”的客户服务理念,建立起
了符合ITSS标准要求的标准化、智能化的运维服务平台,持续为公司客户提供全覆
盖、全天候的运维服务。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与公司业务关联的宏观经济层面或行业环境层面的发展趋势
(1)“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引安全生产行业未来发展
根据“十四五”规划,“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
处置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是我国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一项重要内容。规划纲要在“全面提高公
共安全保障能力”专章提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
严格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专节提出,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公共安全隐患
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规划要求建立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压实企业安
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和监管监察执法,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
矿山、建筑施工、交通、消防、民爆、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实行重大隐
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工业园
区等重点区域安全管理。加强矿山深部开采与重大灾害防治等领域先进技术装备创
新应用,推进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在重点领域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全覆盖。
(2)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0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
》,明确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拓展融合创新应用、加快健全安全保障
体系、加快壮大创新发展动能、加快完善产业生态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6个
方面20项具体举措。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
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
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
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
新应用。随着我国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互联网信息
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动力。新型基础设施是以
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
,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
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
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推进制造模式、生产方式以及企业形态变革,带动产业转
型升级成为未来我国经济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2、公司业务的行业发展趋势
(1)矿山业务
①行业政策推动矿山智能化建设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工业物联网等前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
展,新一轮转型发展浪潮为矿业价值链体系重塑、创新发展带来了战略机遇与严峻
挑战。“智能化矿山”建设是未来矿山发展的必然方向,是矿山企业破解发展困局
、化解过剩产能、控制生产成本、实现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数字化建设实现
“减人、提效、安全”的目标,实现全面信息化与自动化。“智能化矿山”将会把
企业生产、辅助运输、安全管控、综合调度、分癣供应整合为一体,智能化管理,
实现矿井“管、控、营”一体化、安全可靠化、效益最大化。未来,矿山企业将继
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等先进
技术,引领生产、加工、储运、消费和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构建现代化矿业经济体
系。2024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
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6年,煤矿、非煤矿山危险繁重岗位作
业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率分别不低于30%、20%,鼓励矿山企业逐工种、逐岗位分
类制定机器人替代方案,做到能替尽替,全国矿山井下人员减少10%以上。2025年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明确提出推广智能巡检机器人,以加快危险、重复
、繁重岗位作业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替代。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
人”的矿山智能化发展背景下,以“AI+机器人”技术体系正推动这场能源革命向
纵深发展,公司将持续以创新驱动变革,用科技重塑矿山安全边界,为矿山行业打
造更高效、安全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推动矿山“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目标的
加速落地。
②构建特色的智能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围绕煤矿、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我们将不断发现市场客户新需求,努力满足客户
新要求,用需求带动发展、用发展创造新需求。在技术方面,以物联网感知技术为
核心,不断夯实自身技术功底,通过持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以确保技术水平处于行
业前列;大力专研5G、AI、大数据、云计算、VR/AR等信息技术,形成一系列与矿
山产业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品、技术及解决方案。公司与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
合作开发的SPG矿山安全大模型实现了矿山领域的垂直应用,切实的将人工智能技
术应用于矿山智能化建设中,依托AI图像智能识别、多模态大模型等技术,对煤矿
井下人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生产过程标准化等方
面进行智能分析辅助决策。
③打造开放式的研发创新平台
公司拥有从感知、传输、平台软件到业务应用的完整技术链,技术和装备均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公司具备将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
运用在煤炭开采作业各环节的相关产品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公司自2015年起开始
布局智慧矿山和矿山智能化建设,通过近几年的典型项目实施为公司积累了丰富的
智慧矿山建设实践经验,未来公司有能力为更多的矿山企业提供智能化建设服务。
(2)环保业务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水污染治理新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不
动摇,目标“十四五”期间要实现生态环境新的进步、2035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
转,在长江及黄河流域大保护、垃圾分类等催化下行业本身增长空间广阔。环境治
理及监测设备智能化是未来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5G、人工智能、大数据
、区块链等技术的创新进展,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智能化、近场通讯、远程交互
等提出新要求,推动仪器向“自主运行、自主/远程质控、自主/远程维护”进化。
未来我国将大力推动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提升环境监测与执法监管的能力,智慧环保
、环保物联网建设、环保大数据应用将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存在巨大的市场空
间。
未来,环保业务将通过智慧环保、河道黑臭水体治理、矿井废水治理等领域项目落
地,促进基于“物联网+环保智能服务”在环保监管方面的应用,同时促进河道黑
臭水体、矿井废水等行业污水处理解决方案成型,形成强有力、可复制的行业解决
方案。
(3)城市管理业务
未来推动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需要以建设智慧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统筹发展,技术与
制度创新并重,通过数据融合汇聚和共享开放,充分挖掘城市数据资源的价值,并
助力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和科学决策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行业各部
门应用的深化,用户类别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日益丰富,专业化细分将是智慧城
市相关项目建设的大势所趋。利用领先的信息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
新模式,基于物联网+平台的行业纵深应用体系建设成为发展趋势。未来智慧城市
的发展将利用5G、NB-IoT等下一代网络技术不断演进,促进高速宽带无线通信全覆
盖,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大力发展智慧管网、智慧城管,推动智慧灯杆、
智慧井盖等应用,促进市政设施智慧化,加速建立城市部件物联网感知体系,提高
城市数字化水平。公司智慧城市管理业务将通过部分项目落地,推动完成公司智慧
城市管理平台及子系统、应急管理平台、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综合管
廊信息化平台等应用系统产品的研发及迭代升级,突出技术及功能特色,加强知识
产权保护,提升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公司在相关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公
司的盈利能力。
(二)公司的发展战略
公司以“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双轮驱动,依托公司在传统矿山领域物联网感知、
监测监控与预警技术、数据治理等方面的深厚积累,以公司自主研发的小安易联工
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和SPG矿山安全大模型为基础,实现“AI+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
,为矿山(煤矿和非煤矿山)客户的智能化建设、机器替代人战略提供技术服务和
整体解决方案,推动矿山行业实现降本增效、提升安全生产的智能化发展目标,进
而逐步实现公司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物联网及安全高科技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公司的经营计划
1、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在报告期内的进展情况
结合公司发展战略,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以创新驱动发展,成功开发了
SPG矿山安全大模型,将矿山传统业务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深
度融合,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聚焦矿山智能化建设,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060.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5,558.9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50%,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2、公司下一年度的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将继续围绕成本管控、质量保障、人才建设三条管理主线,以产品研
发、市场营销为两个核心着力点,重点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业务,具体如下:
(1)持续优化治理结构,健全内控制度,提升公司治理及规范运作水平;
公司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
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
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持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
度,提升公司治理及规范运作水平,保障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聚焦主业,同时深化资本市场战略布局;
重点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主营业务,增加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盘活公
司非经营资产以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积极关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合理运用资本
市场工具,提高公司规模与质量,以实现企业和股东价值双提升。建立长效的市值
管理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保持稳定利润分配政策,积极回报广
大投资者。
(3)加强研发投入,构建技术领先优势,筑牢创新护城河;
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持续保持在8%以上,未来将加强研发投入和技
术创新,开展前瞻性研究,积极寻求与其他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开阔新
研发方向,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体等前沿科技不断融入传统矿山业
务,研发出具有引领作用的产品,以确保公司产品和技术的领先优势,提升公司综
合解决方案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客户的智能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
(4)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持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公司将加大对核心人才的培养投入,培养研发、运维
、销售复合型人才,为公司发展提供支撑。同时,公司建立和完善了员工激励考核
机制,近几年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核心人
员的积极性,公司经营业绩实现稳步增长,在促进公司发展方面效果显著。未来随
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公司将继续利用好股权激励计划等工具,有效地将股东利益、
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倡导公司与核心骨干员工共同发展的理
念,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5)加强应收账款的专项管理;
随着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公司的应收账款也不断升高。为防范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公司将持续重点加强应收账款专项管理工作,将回款作为销售员业绩考核指标,
认真落实公司应收账款催收政策,确保应收账款催收责任落实到销售员个人,同时
不断探索应收账款新的管理模式。
(6)推动再融资项目落地;
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目前正处于交易所问询审核阶段,公司将积极推
进项目落地。若项目成功实施,可充裕公司的现金流,保障公司能更好的聚焦主营
业务发展,推动智能化矿山建设以及矿山机器人的行业应用发展。特别提示:公司
上述经营目标不代表公司对2025年度的盈利预测,能否顺利实现取决于行业政策导
向、市场状况变化、经营团队的努力程度等多种因素,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敬请
广大投资者和本年度报告阅读人特别留意。
(四)未来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智慧矿山行业近年来陆续增加了一批新的市场进入者,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虽
然矿山智慧化建设具有较高进入壁垒,相关企业需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资金规模
、行业经验才能立足,但不排除其他具有类似生产经验的企业进入本行业;此外,
现有竞争对手也可能通过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渗透到公司优势领域。如果公司不能
快速准确地把握产品、市场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强化自身核心优势,则可能在
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则存在未来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针对这一风险,公司主要采取了如下防范措施:(1)积极寻求与大型央国企形成
战略合作关系,协同推进项目招投标以及实施、交付工作,优势互补。(2)培养
一支具备相关产品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营销和运维团队,提高项目的运营能力;
(3)加大产品研发的投入力度,将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公司现有物联网及
安全监测监控与预警技术、GIS技术与公共安全产品相融合,确保公司研发的产品
具备商业价值。
2、技术创新失败的风险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与产品创新,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和革新,为了保持技术优势,
保障公司技术的持续进步与新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积极提升5G、AI、大数据、云计算、VR/AR、大模型等技术水平,并将其创新性
应用于智慧矿山相关业务。各项前沿技术的兴起,有助于推动智慧矿山业务的进一
步纵深发展,但如果公司不能紧跟行业技术的发展步伐,充分理解客户需求的变化
,或者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研发投入不足,将存在公司技术升级迭代不及时甚至研发
失败、核心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针对这一风险,公司主要采取了如下防范措施:(1)建立风险识别和分析机制;
(2)建立可靠技术体系,采用成熟、稳定、可靠技术进行基础研发;(3)制定风
险对策和管理机制,对技术创新过程相关的政策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人员
风险、计划编制风险等进行全方位跟踪和管理,并对风险进行控制,避免风险或减
低风险的发生概率;(4)引入外部专业咨询机构和专家团队协同研发。
3、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矿山业务,下游客户主要是大型央企国企,公司的话
语权较弱,致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款存在一定周期。公司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
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充分考虑了其性质和收回的可能性
,对应收账款计提了足额的坏账准备。但如果客户信用状况发生恶化,将可能导致
公司面临一定的坏账风险。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重庆知与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 -|
|重庆梅安森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3000.00| -41.64| 166.83|
|重庆智诚康博环保科技有限公| 350.00| -180.93| 1120.39|
|司 | | | |
|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 -| -| -|
|公司 | | | |
|重庆安易联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1000.00| -| -|
|重庆元图位联科技有限公司 | 1130.00| -| -|
|梅安森中太(北京)科技有限公| 12000.00| 125.38| 15568.62|
|司 | | | |
|广东迪曼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
|华洋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
|北京元图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2050.00| -| -|
|Mei Ansen Limited | 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