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300014 亿纬锂能 更新日期:2025-08-25◇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8-|198488.8|15850.58|15288.37| 4.69| 0.41| 1.84|
| 21 | 5| | | | | |
├────┼────┼────┼────┼────┼────┼────┤
|2025-08-|197926.6|16371.00|19744.66| 6.12| 1.54| 2.08|
| 20 | 4|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8-23】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小圆柱电池产能已实现量产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8月23日电,亿纬锂能(300014)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海外工厂建设进展顺利。马来西亚小圆柱电池产能已实现量产。马来西亚二期储能工厂也正按既定规划有序推进,预计于今年底建成,明年初开始量产交付。匈牙利项目在今年上半年已收到建筑许可决定,公司已经开始全面推进建设工作,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
【2025-08-23】
亿纬锂能:2026年荆门大圆柱工厂预计会是满产状态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8月23日电,亿纬锂能(300014)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大圆柱新产品在今年三季度开始量产交付,今年交付量预计不大。2026年荆门大圆柱工厂预计会是满产状态。公司同步在规划沈阳工厂第二条产线的建设工作,并且逐步落地其他产能规划。除了海外客户,国内也会有大圆柱电池的新增客户。另外,公司的固态电池MWh产线规划在成都投建,预计年内建成。
【2025-08-23】
亿纬锂能:动力电池板块盈利能力预计在下半年会呈现稳定向上趋势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8月23日电,亿纬锂能(300014)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动力电池产品在今年二季度对国际车企的交付逐渐起量,毛利率有了明显提升,上半年动力电池板块毛利率做到了17.60%,同比上年的11.45%有了明显的改善。预计三季度依然是稳定交付的状态。公司过去对部分产线进行改造,改造完成的产线在今年7月开始陆续投产交付。动力电池板块盈利能力预计在下半年会呈现稳定向上的趋势。
【2025-08-22】
动力电池二线厂商储能战略分化:鹏辉能源押注大电芯,亿纬锂能斥资拓海外
【出处】时代财经
动力电池企业之间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
8月21日晚间,A股两大动力电池企业亿纬锂能(300014.SZ)和鹏辉能源(300438.SZ)分别披露半年报。有意思的是,两家公司此前都未披露业绩预告,这也使得市场对两家公司的业绩抱有一定的期待。
然而,即便是相对头部的动力电池企业,也难以逃离“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亿纬锂能实现营业收入281.70亿元,同比增长30.06%;实现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降24.9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57亿元,同比下降22.82%。
同期,鹏辉能源实现营业收入43.01亿元,同比增长13.99%;归母净利润亏损0.8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59亿元。
根据公告,亿纬锂能和鹏辉能源的主要产品都包括消费电池、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从产品角度来看,两家公司的业务几乎完全一致。但最终交出的半年度成绩单,结果却截然不同。
“二三梯队的竞争非常激烈。从近几年的市场情况来看,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市场正经历严重的‘内卷式’竞争,细分潜力增长赛道更容易突围。”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例如部分圆柱电池企业已在人形机器人电池领域实现小规模出货;半固态电池在家庭储能、户外便携储能等场景应用安全需求强烈。”
就业绩等相关问题,8月22日,时代财经分别致电亿纬锂能和鹏辉能源董秘办。鹏辉能源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而截至发稿前,亿纬锂能董秘办电话尚无人接听。
鹏辉能源押注大电芯,亿纬锂能斥资拓海外
作为动力电池企业的二线梯队,亿纬锂能和鹏辉能源的业绩表现具备代表性。这不仅能让投资者关注到二线厂商的实际商业表现,同时还能让投资者辨别当前动力电池行业的趋势所在。
根据亿纬锂能半年报,在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单项坏账计提影响,归母净利润为22.18亿元,同比增长3.7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7.70亿元,同比增长18.06%。报告期内,动力电池出货21.48GWh,同比增长58.58%;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同比增长37.02%。
根据国金证券研报预测数据,2025年亿纬锂能动储电池出货有望达到120GWh~130GWh。其中,动力电池有望达到50GWh,储能电池有望达到70GWh~80GWh。
从细分产品来看,亿纬锂能动力电池实现营业收入127.48亿元,储能电池实现营业收入102.98亿元。两者之间差距已不大,但毛利率依然有差异。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为17.60%,同比增长6.92%;储能电池毛利率为12.03%,同比下滑2.32%。
高盛集团研报指出,亿纬锂能2025年第二季度收益因一次性费用未达预期。第二季度亿纬锂能的归母净利润为5.04亿元人民币,比高盛预期的11亿元人民币低53%;营收为154亿元,比高盛预期高出3个百分点。
此外,亿纬锂能已计划奔赴港股IPO,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匈牙利30GWh动力电池工厂及马来西亚38GWh储能电池项目,海外市场或能为企业业绩再添助力。
相反,规模小于亿纬锂能的鹏辉能源,则挣扎在亏损的边缘。
财报数据显示,鹏辉能源锂离子电池业务毛利率仅为10.10%,同比下滑2.22%;产能利用率为88.54%。鹏辉能源虽然拥有与亿纬锂能相同的产品线布局,但在财报中并未将细分业务的营收一一罗列。
时代财经注意到,在动力电池领域市占率方面被其他厂商远远抛下的鹏辉能源,选择重点布局储能领域。今年上半年,鹏辉能源开发了600+Ah大电芯,为未来TWh级储能市场做准备,同时落地全国最大规模用户侧储能项目并加速全球化布局。
从出货量而言,鹏辉能源整体出货量有所增长。
根据SMM、InfoLink统计数据,2025上半年,鹏辉能源储能电芯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九,全球户小储(含户用储能、通讯储能)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居前三。但在鹏辉能源7家重要子公司中,仅2家子公司实现盈利,其余均处于亏损状态。
“动力电池整体维持量升价跌趋势。”于清教指出,“一是车企端降本需求向上传导,二是原材料价格低位徘徊,三是头部企业技术降本等显效。”
他表示,竞争格局方面,从全球来看,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头部地位稳固,中企竞争力持续提升,韩企竞争力下滑明显,日企松下虽然市场份额在下滑,但装车量已有回升迹象。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则认为,今年上半年电池行业竞争更为激烈,不断有技术创新,同时技术迭代也比较快。一旦一个新技术出现,如能抓住机遇的话,市场份额、销量就会大幅度增加。
固态电池技术或为竞争突破口
对于两家尚处于二线梯队的动力电池企业而言,如何突破当前的竞争格局是企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时代财经查阅两家企业财报后发现,虽然亿纬锂能和鹏辉能源都在消费、动力和储能电池业务上深耕,但两家企业都无一例外地布局了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领域。
据时代财经了解,固态电池已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终极解决方案,能够系统性解决当前液态锂离子电池在安全、能量密度和寿命等方面的核心痛点。可以说,固态电池技术路线若能成功商业化,那将是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
亿纬锂能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已成功开发Ah级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原型,百MWh的中试线预计在2025年投入运行。公司预计在2026年实现生产工艺突破,推出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和800Wh/L的全固态电池1.0;2028年推出1000Wh/L的高比能全固态电池2.0产品。
而鹏辉能源虽没有明确在半年报中披露固态电池的时间表,但在资本化研发项目上可以看到,“柔性超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与固态电池技术”期末余额为548.85万元。
此前,鹏辉能源在互动易上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持续迭代优化,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由280Wh/kg提升至320Wh/kg,新一代固态电池中固态电解质层自动适应活性材料体积的变化,不需要加压模组,固态电池性能更稳定。当前在按计划推进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
然而,当前固态电池技术仍面临巨大的产业化挑战,成本高昂、生产工艺体系、传导效率等众多问题尚待解决。
“半固态电池已开始量产装车,全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2030年以后有望实现较大规模的出货。”于清教说。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电池市场上,平衡当下业务与未来技术布局是每家电池企业的必修课。
于清教认为,对于当前业务以及未来技术布局,首先要在战略上有清晰界定和资源分配,超过70%要放眼当下,中期业务约20%,远期约10%。很多技术其实诞生的时间已比较久,但没发展起来。未来技术布局通常成立独立团队,需要容错试错,坚定长期主义。
8月22日,亿纬锂能报收48.50元/股,涨0.89%;鹏辉能源报收27.52元/股,涨0.99%。
【2025-08-22】
价格前线|8月22日碳酸锂现货异动提示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数探
据本站iFinD数据显示,8月22日锂盐价格出现异动: 碳酸锂现货8月22日已涨至82166.67元/吨,当日涨幅1.23%,周涨幅3.79%,月涨幅23.81%。 氢氧化锂现货8月22日已涨至71966.67元/吨,当日涨幅0.94%,周涨幅6.41%,月涨幅35.02%。品种当日数据单位当日涨跌幅周涨跌幅月涨跌幅现货价:碳酸锂82166.67元/吨1.23%3.79%23.81%现货价:氢氧化锂71966.67元/吨0.94%6.41%35.02%
我国锂资源储量居世界第四,超过80%存在于盐湖卤水中,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湖北等地,固体矿石锂矿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四川、新疆、贵州、河南与内蒙古7省。四川固体矿石锂矿查明资源储量排全国第一。
电动车的上游是锂电池,而锂电池的上游是电池级锂盐,锂盐的上游是锂矿。锂盐分为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极氢氧化锂,锂矿分为辉锂石和盐湖卤水。
锂矿产业链
从锂盐生产的原料看,有锂辉石、盐湖卤水和锂云母三类。根据光大证券测算,2020年全球锂盐产量中51.2%来源于锂辉石,48.8%来源于盐湖和云母。以锂辉石为原料酸化一步生产氢氧化锂的工艺由于生产环节少,成本相较盐湖更有优势,同时锂辉石产品的杂质含量控制和产品一致性也具有优势,因此氢氧化锂的原料仍优先选取锂辉石;相较而言碳酸锂下游应用场景包括电动车、储能、3C等各类领域,针对客户需求的不同碳酸锂原料可广泛采用锂辉石、盐湖卤水或者锂云母。
因此,考虑到锂精矿价格持续走高,上游锂资源有一定供应保障的企业,自给率越高,意味着终端锂盐产品价格的上涨可以转化为更多的利润。【炒股高手都在悄悄布局!点击加入商品情报群,抓住下一个暴涨品种!→ 点击加入限时免费群】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现货行情价格当日可能多次更新;本站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8-22】
机构评级|东莞证券给予亿纬锂能“买入”评级 未给出目标价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2日,东莞证券发布关于亿纬锂能的评级研报。东莞证券给予亿纬锂能“买入”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亿纬锂能2025年净利润为41.87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21家机构发布了亿纬锂能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65.00元,最低目标价为49.00元,平均为55.81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57.80亿元,最低为41.87亿元,均值为51.23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5.70%。其中,评级方面,16家机构认为“买入”,2家机构认为“增持”,2家机构认为“推荐”,1家机构认为“跑赢行业”。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08-22东莞证券黄秀瑜买入4187250000.0000--2025-08-21国金证券姚遥买入4348000000.0000--2025-06-18中信证券吴威辰买入5230000000.000061.00002025-06-06华泰证券申建国买入5035000000.000049.20002025-05-18国海证券李航买入5121000000.0000--2025-05-13长江证券邬博华买入5068000000.0000--2025-05-11天风证券孙潇雅买入5315750000.0000--2025-05-02太平洋刘强买入5070000000.0000--2025-05-01东吴证券曾朵红买入5345000000.000065.00002025-04-30中银证券武佳雄买入5118000000.0000--2025-04-26西部证券杨敬梅买入5010000000.0000--2025-04-25交银国际证券李柳晓买入5780000000.000056.51002025-04-25中金公司王颖东跑赢行业5060000000.000049.00002025-04-21国泰海通证券徐强增持5034000000.000054.14002025-04-21财信证券杨鑫买入5175000000.0000--2025-04-21兴业证券王帅增持5074000000.0000--2025-04-21光大证券殷中枢买入5317000000.0000--2025-04-20中航证券曾帅买入5129050000.0000--2025-04-20中泰证券曾彪买入5170000000.0000--2025-04-19民生证券邓永康推荐5284000000.0000--2025-04-18中国银河曾韬推荐571620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8-22】
营收又创新高!透过半年报看亿纬锂能:出货量、毛利率双增,技术深耕筑牢护城河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8月21日晚间,亿纬锂能(300014.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仅从数据来看,这家锂电龙头貌似交出一份“增速与压力并存”的成绩单: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06%,达到281.7亿元,创公司半年度业绩历史新高。但净利润只有16.05亿元,较以往差距较大。
然而,果真如此吗?拨开数据迷雾,以下亮点更值得关注:一方面,半年盈利16.05亿元不仅领先不少同行,更是排进公司历史前三。另一方面,亿纬锂能在管理费用中摊销了近5.8亿元的股权激励费用,若扣除这部分及单项坏账计提,其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达到22.18亿元,同样实现增长、创历史新高。
股权激励费用的“侵蚀”看似影响了短期利润,实则是亿纬锂能为未来铸建的“基座”——在锂电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的转折关键期,技术迭代速度与产品差异化能力成为生存法则,而这一切的核心载体正是人才。通过激励机制将核心团队的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深度绑定,亿纬锂能既稳住了技术创新的“操盘手”,也为后续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注入了持续动能。
对人才的长期投入与激励机制,最终切实转化为持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沉淀。从半年报披露的技术布局来看,亿纬锂能已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前沿能源等领域,构建起多层次的技术护城河体系。
毛利率双增
今年上半年,亿纬锂能营业总收入281.7亿元,同比增长30.06%;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扣非后为11.6亿元。若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单项坏账计提影响,归母净利润为22.18亿元,同比增长3.78%,扣非后为17.70亿元,同比增长18.06%,增势良好。
根据相关报道,亿纬锂能的半年报中透露出不少亮点,传递了锂电头部企业明显复苏的信号。
例如,亿纬锂能今年二季度营收达153.51亿元,创季度历史新高。此外,其出货量增长显著,上半年动力电池出货21.48GWh,同比增长58.58%;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同比增长37.02%。
更为细分的财务指标中,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明显改善,毛利率达到17.60%,同比提升高达6.92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回暖,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3.73亿元,同比增长660.72%。
此外,报道还披露,8月21日晚,亿纬锂能举行了电话会议,多位分析师表示亿纬锂能今年动力电池业务基本面明显改善,部分数据超预期。而针对盈利能力改善的原因,亿纬锂能董秘江敏在电话会上解读称,一方面,国际车企交付量的增加,使得公司动力电池毛利率出现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公司动力电池产线从去年三季度到今年4月有不少在停产改造,4月改造完成后陆续开始生产,使利润率回升。展望全年,江敏称,公司下半年交付稳健,有信心完成全年目标。
产能利用率方面,江敏称除了三元软包产线部分闲置之外,其他产线基本都在有效运行交付。同时CLS业务下,多家外协工厂在6月底开启生产,将帮助公司实现稳定交付。
“股权激励费用系受申报港股上市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要求,公司计提了半年度股权激励费用,此费用往年于四季度才计提。此外,单项坏账由哪吒汽车破产事件引起,目前该单项已全部计提完毕。”对于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变动,在公开报道中,亿纬锂能相关负责人如是解释。引起媒体关注的原因在于,上半年,亿纬锂能股权激励费用较大,该项支出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公司的净利润。
实际上,亿纬锂能的情况并非个例,据了解,近年来,A股股权激励计划数量呈现出逐步增长势头,近4年中,年均有超650份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相关费用支出对净利润的侵蚀作用在所难免。
在这背后,股权激励也是企业提高管理能力的体现。这其实很好理解——激励计划能有效推动公司业绩增长,提振中长期股价走势,实现人才、企业与股东的三方共赢。因此,即使侵蚀净利润,很多公司依然会坚定推出股权激励方案。
上述报道也指出,这些激励计划宛如一把把“金钥匙”,有效地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在众多已经实施的股权激励案例中,绝大多数公司实现了股价与业绩的双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从行业来看,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科技成长板块,这一现象与该领域对高端人才的强依赖特性密不可分。
据了解,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突破50%,储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30%,锂电池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但这场盛宴背后,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撕裂”:磷酸铁锂与三元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冲刺、钠离子电池的低价突围……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研报,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企业需在技术突破、生态构建、全球化布局中寻找新增长极。
这也意味着,在锂电行业走向价值深耕的当下,人才与技术,将共同托举起企业在行业转型期的长期竞争力。
实际上,对于行业龙头而言,对人才的重视是长期保持的,当下更是在持续转化为扎扎实实的研发投入与技术积累。例如锂电龙头亿纬锂能,其新产品与新技术在上半年已多次受到关注。
例如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亿纬锂能展示了其在大圆柱电池领域的专利布局,包括OMNI全能电池、开源电池、飞行器电池、机器人电池以及汽车电子电池等一系列前沿技术成果。
整体而言,从半年报披露的技术布局看,亿纬锂能已构建起覆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前沿能源的多层次技术护城河。
在动力电池领域,作为中国率先量产大圆柱电池的企业,亿纬锂能46系列大圆柱电池已实现超6万台装车、单车最长行驶23万公里的稳定表现,2024年全球出货量更是跃居第二、国内榜首。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当前大圆柱电池市场占有率较低,但其增长趋势明显。在动力电池领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储能、低空经济等更多领域,大圆柱电池也凭借其高性能优势,正开始释放潜能。华泰证券研报曾指出,预计2027年全球大圆柱电池装机量有望达到429GWh,对应市场规模2144.8亿元。亿纬锂能率先实现大圆柱电池量产,成为国际头部车企下一代车型的首发供应商,技术领先性直接转化为市场份额的确定性。
在储能赛道,行业正从“试点示范”向“规模化应用”转变。据中研网预测,2025年中国储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2030年将突破5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6.7%。同时,储能系统向大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大容量、高安全性成为发展趋势。亿纬锂能凭借多年研发积淀,以600Ah+大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重新定义行业标准,并实现全球首家量产,在全球储能产业链占据高地,以技术引领力推动产业规模化应用加速。
而在面向未来的致密能源领域,亿纬锂能已提前卡位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万亿市场蓝海:Ah级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原型开发、百MWh中试线2025年投运、350Wh/kg和800Wh/L的全固态电池1.0预计在2026年面世、1000Wh/L以上高比能电池2.0预计在2028年落地……技术路线图清晰且极具前瞻性,提前锁定下一代场景。
技术的深耕,最终在财务数据中显现出强大的抗周期韧性,如前文所述,其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出货量增速远超行业水平;毛利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等同比增长,更是展现出技术与产品竞争力带来的“造血能力”。
从更长远的视角看,亿纬锂能的实践印证了一个朴素的商业逻辑:在技术驱动的行业里,“卷技术”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而“卷技术”的底气,来自对人才与研发的珍视与长期投入。
换句话说,透过亿纬锂能半年报,可以看到——当股权激励将核心团队与企业绑定为“利益共同体”,当研发投入持续转化为技术壁垒,企业收获的,将是穿越行业周期、定义未来格局的“长期资本”。
【2025-08-22】
亿纬锂能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0% 高管称下半年交付稳健有信心完成全年目标
【出处】证券时报网
8月21日晚,亿纬锂能(300014)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82亿元,同比增长30.06%;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减少24.9%;扣非净利润11.57亿元,同比减少22.82%。公司拟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5元(含税),合计派发约5亿元。
对此,亿纬锂能相关负责人表示,若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单项坏账计提影响,公司上半年利润增势良好。剔除上述因素后,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2.18亿元,同比增长3.78%,扣非净利润为17.70亿元,同比增长18.06%。上述影响利润的因素中,股权激励费用系受申报港股上市合规性要求,公司计提了半年度股权激励费用,此费用往年于四季度方才计提。此外,单项坏账由哪吒汽车破产事件引起,目前该单项已全部计提完毕。
出货量增长显著,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动力电池出货21.48GWh,同比增长58.58%;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同比增长37.02%。
值得一提的是,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明显改善。上半年,公司动力电池板块毛利率17.60%,同比提升高达6.92个百分点。
就盈利能力改善的原因,亿纬锂能董秘江敏在电话会上表示,一方面,国际车企交付量的增加,使得公司动力电池毛利率出现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公司动力电池产线从去年三季度到今年4月有不少在停产改造,4月改造完成后陆续开始生产,使利润率回升。展望全年,江敏称,公司下半年交付稳健,有信心完成全年目标。
产能利用率方面,江敏称,除了三元软包产线部分闲置之外,其他产线基本都在有效运行交付。同时CLS业务下,多家外协工厂在6月底开启生产,将帮助公司实现稳定交付。
【2025-08-22】
亿纬锂能:8月21日获融资买入1.59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亿纬锂能8月21日获融资买入1.59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2.02%,当前融资余额19.8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22%,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21158505804.00152883662.001984888532.002025-08-20163709986.00197446625.001979266390.002025-08-19205282696.00226131225.002013003029.002025-08-18235285659.00295680193.002033851558.002025-08-15270945346.00297069393.002094246092.00融券方面,亿纬锂能8月21日融券偿还1.84万股,融券卖出41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9.71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3%,融券余额225.45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21197087.00884488.002254483.002025-08-20746900.001008800.002968200.002025-08-19385803.00352462.003172158.002025-08-181266114.00569040.003124978.002025-08-15546975.00612425.002393600.00综上,亿纬锂能当前两融余额19.87亿元,较昨日上升0.2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21亿纬锂能4908425.001987143015.002025-08-20亿纬锂能-33940597.001982234590.002025-08-19亿纬锂能-20801349.002016175187.002025-08-18亿纬锂能-59663156.002036976536.002025-08-15亿纬锂能-26119013.002096639692.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22】
重要公告速递:达梦数据公司董事兼高级副总经理被立案调查
【出处】本站C闻【作者】C闻
业绩>>>
吉视传媒:上半年净亏损2.32亿元。
三一重工: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6% 拟每10股派3.1元。
亿纬锂能:上半年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降24.9%。
歌尔股份:上半年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15.65%。
沪电股份:上半年净利润16.83亿元,同比增长47.5%。
弘信电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85% FPC业务单季度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卓胜微: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47亿元 同比转亏。
生产经营>>>
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首次获得批签发证明。
长春高新:子公司注射用GenSci143注册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
泽璟制药:注射用ZG005、注射用ZGGS18与盐酸吉卡昔替尼片联用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帝欧家居:拟5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拓展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
格林美:与蔚蓝锂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打造超高比能电池材料和固态电池创新联合体。
盛视科技: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 旨在将AI、人形机器人技术与潮玩创新结合。
股权变动>>>
飞鹿股份:公司控制权或将变更 股票自8月22日起停牌。
天普股份:杨龚轶凡将成为公司实控人 股票复牌。
定增>>>
征和工业:拟定增募资不超过8.18亿元。
科大讯飞:拟定增募资不超过40亿元。
减持>>>
中银证券:江西铜业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
恒邦股份:拟择机减持万国黄金不超其总股本的3.69%。
真视通: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公告澄清>>>
仁和药业:子公司产品ULook脑机交互智能眼镜尚未形成销售收入。
监管>>>
达梦数据:公司董事兼高级副总经理被立案调查。
其他>>>
天坛生物:国药集团及中国生物承诺解决与公司新增同业竞争问题。
【2025-08-22】
鹏辉能源:上半年同比转亏;博迁新材:拟投资建设超细镍粉扩产项目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丨 2025年8月22日星期五丨
NO.1鹏辉能源:上半年净利润亏损8823万元
8月21日,鹏辉能源公告称,公司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3.01亿元,同比增长13.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822.67万元,同比转亏;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点评:尽管上半年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公司净利润出现亏损,且不计划进行现金分红或送红股,这一情况可能反映出公司在经营上面临的挑战,投资者需关注其财务健康状况和未来盈利能力。同时,公司应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优化成本控制,提升产品竞争力,以改善财务状况。
NO.2博迁新材:子公司拟投资约2.97亿元建设超细镍粉扩产项目
8月21日,博迁新材公告称,MLCC微型化、超高容的发展趋势推动小粒径高端镍粉的需求进一步增长,公司拟以子公司宁波广迁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和江苏广豫储能材料有限公司作为扩产项目主体,分别实施“超细镍粉扩产项目”,总投资额约2.97亿元。其中,宁波广迁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超细镍粉扩产项目”计划投资金额约1.27亿元;江苏广豫储能材料有限公司“超细镍粉扩产项目”计划投资金额约1.7亿元。
点评:博迁新材针对MLCC微型化、超高容趋势的投资决策,显示公司敏锐捕捉到小粒径高端镍粉市场的增长潜力。通过实施超细镍粉扩产项目,公司不仅能够满足市场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还能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镍粉领域的市场地位。此次总投资近3亿元扩产,预计将为博迁新材带来新的增长点,并提升其整体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NO.3亿纬锂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4.9%
8月21日,亿纬锂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为281.69亿元,同比增长30.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5亿元,同比下降24.9%。亿纬锂能主营业务为锂原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动力储能等领域。公司总部位于广东惠州,是国内锂电池行业的重要企业之一。
点评:尽管营业收入实现增长,但净利润出现下滑,这可能受到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作为国内锂电池行业的重要企业,亿纬锂能需关注利润的下降,并采取措施优化成本结构和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公司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优势,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025-08-22】
股东追踪|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等增持亿纬锂能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亿纬锂能发布2025中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2位股东增持,3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增持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持8.56%至2185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持10.68%至1559万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3.95%至8129万股;易方达创业板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2.50%至3142万股;广发科技先锋混合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4.16%至1705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西藏亿纬控股有限公司6.074亿股32.63%不变流通A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8129万股4.37%-3.95%流通A股易方达创业板ETF3142万股1.69%-2.50%流通A股汇安基金-华能信托·博远惠诚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汇安基金-汇鑫32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2848万股1.53%不变流通A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185万股1.17%8.56%流通A股刘金成1936万股1.04%不变流通A股骆锦红1911万股1.03%不变流通A股广发科技先锋混合1705万股0.92%-4.16%流通A股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1559万股0.84%10.68%流通A股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七组合1409万股0.76%不变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08-21】
亿纬锂能(截止2025年6月30日)股东人数为139681户 环比减少1.97%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2日,亿纬锂能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6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139681人,较上期(2025-03-31)减少2811户,环比下降1.97%。从持仓来看,亿纬锂能人均持仓1.33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1.31万股,环比增长2.01%,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8-21】
财报速递:亿纬锂能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16.05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2日,A股上市公司亿纬锂能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降24.90%。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亿纬锂能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良好。具体而言,营运能力优秀,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质量良好,偿债能力一般。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降24.90%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281.70亿元,同比增长30.06%,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降24.90%,基本每股收益为0.78元。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106.94亿元,应收账款为138.03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7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15.07亿元。存在4项财务亮点根据亿纬锂能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4个财务亮点,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3.14%,处于行业前列。成长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平均为21.52%,处于行业前列。成长净资产同比增长率平均为8.72%,行业内表现出色。收益净利润现金含量平均为120.84%,行业内表现出色。综合来看,亿纬锂能总体财务状况良好,当前总评分为3.58分,在所属的电池行业的101家公司中排名靠前。具体而言,营运能力优秀,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质量良好,偿债能力一般。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营运能力5.005.001出色成长能力3.853.6129较强盈利能力3.153.5131良好资产质量3.253.4732较高现金流2.502.7247尚可偿债能力0.601.8864一般总分3.353.5817良好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08-21】
亿纬锂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4.9%
【出处】本站7x24快讯
亿纬锂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为281.69亿元,同比增长30.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5亿元,同比下降24.9%。
【2025-08-21】
亿纬锂能半年度营业收入281.70亿元,同比增长30.06%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2日,亿纬锂能发布2025年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1.70亿元,同比增长30.06%,归母净利润16.05亿,同比下降24.90%。具体来看,亿纬锂能2025年半年度实现总营收281.70亿元,同比增长30.06%。成本端营业成本232.89亿元,同比增长28.19%,费用等成本35.80亿元,同比增长46.67%。营业总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和各项费用后,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降24.90%。
【2025-08-21】
价格前线|8月21日碳酸锂现货异动提示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数探
据本站iFinD数据显示,8月21日锂盐价格出现异动: 碳酸锂现货8月21日已跌至81166.67元/吨,当日跌幅1.22%,周涨幅5.18%,月涨幅24.17%。 氢氧化锂现货8月21日已涨至71300.00元/吨,当日涨幅0%,周涨幅7%,月涨幅34.95%。品种当日数据单位当日涨跌幅周涨跌幅月涨跌幅现货价:碳酸锂81166.67元/吨-1.22%5.18%24.17%现货价:氢氧化锂71300.00元/吨0%7%34.95%
我国锂资源储量居世界第四,超过80%存在于盐湖卤水中,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湖北等地,固体矿石锂矿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四川、新疆、贵州、河南与内蒙古7省。四川固体矿石锂矿查明资源储量排全国第一。
电动车的上游是锂电池,而锂电池的上游是电池级锂盐,锂盐的上游是锂矿。锂盐分为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极氢氧化锂,锂矿分为辉锂石和盐湖卤水。
锂矿产业链
从锂盐生产的原料看,有锂辉石、盐湖卤水和锂云母三类。根据光大证券测算,2020年全球锂盐产量中51.2%来源于锂辉石,48.8%来源于盐湖和云母。以锂辉石为原料酸化一步生产氢氧化锂的工艺由于生产环节少,成本相较盐湖更有优势,同时锂辉石产品的杂质含量控制和产品一致性也具有优势,因此氢氧化锂的原料仍优先选取锂辉石;相较而言碳酸锂下游应用场景包括电动车、储能、3C等各类领域,针对客户需求的不同碳酸锂原料可广泛采用锂辉石、盐湖卤水或者锂云母。
因此,考虑到锂精矿价格持续走高,上游锂资源有一定供应保障的企业,自给率越高,意味着终端锂盐产品价格的上涨可以转化为更多的利润。【炒股高手都在悄悄布局!点击加入商品情报群,抓住下一个暴涨品种!→ 点击加入限时免费群】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现货行情价格当日可能多次更新;本站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8-21】
申万宏源:国内商用车电动化外溢 电动重卡产业链生态愈加完善
【出处】智通财经
申万宏源发布研报称,在政策支持、电动重卡动力性能强、能耗与运营成本低的优势推动下,国内新能源重卡销量及渗透率快速提升,1H25销量达7.92万辆,渗透率22%。展望未来,政策端环保、路权、以旧换新补贴正促进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快速提升。由于电动重卡投资额大,下游重视投资回报,需产业链生态协同发力。目前电动重卡产业链竞争格局稳固,整车/电池/电机等环节市场格局较为集中,下游需求的集中释放有望助推各环节释放高利润弹性。
申万宏源主要观点如下:
国内商用车电动化外溢,重卡蕴含极大增长潜力
在政策支持、电动重卡动力性能强、能耗与运营成本低的优势推动下,国内新能源重卡销量及渗透率快速提升,1H25销量达7.92万辆,渗透率22%。展望未来,政策端环保、路权、以旧换新补贴正促进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快速提升。经济性上新能源重卡运营成本(电费、维保)优势与环保价值持续凸显。同时电池性价比提升加速重卡应用场景拓展,物流、工程等行业主动替换新能源车型的意愿增强,市场内生增长动力显著提升。预计2028年中国电动重卡的总体销量将达到50万辆,同时国内新能源重卡有望带动250GWh 电池需求。
欧洲轻中卡/大巴电动化较快,电动重卡是蓝海
24年欧洲电动轻卡/中卡/大巴销量分别达13.1/0.6/0.9万辆,渗透率为6.5%/8.5%/19.8%。电动重卡目前渗透率较低,但此前存在的续航不足、经济性待提高、干线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堵点正逐步解决。政策是商用车电动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欧洲从碳排放考核、补贴激励、完善充电桩基础设施等方面推升电动商用车渗透率。同时,电池技术迭代及欧洲本土厂商密集推出400km+高续航、搭载600kWh+电池的新车型,助力电动重卡放量,预计26年欧洲电动重卡销量达1.7万辆,渗透率有望提升至5%。
电动重卡产业链生态愈加完善,格局集中助推盈利弹性
由于电动重卡投资额大,下游重视投资回报,需产业链生态协同发力。整车端重卡聚焦智能化及电气架构研发,电池端聚焦重卡专用电池系统迭代,电机端大功率及高效率成发展方向,电源/热管理/换电系统等多个环节围绕重卡打造专用产品,上中下游生态合作正成为目前主旋律。目前电动重卡产业链竞争格局稳固,整车/电池/电机等环节市场格局较为集中,下游需求的集中释放有望助推各环节释放高利润弹性。
关注电动重卡主产业链核心环节
下游整车端关注电动重卡重点布局的厂商,中游零部件端关注电池、电驱及电机等增量空间大的环节:1)电动重卡整车:随着政策推动以及经济性提升,电动重卡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推动车企电动重卡销量增长。建议关注福田汽车(600166.SH)、中国重汽(000951.SZ)及一汽解放(000800.SZ)。
2)电池:电动重卡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推动电动重卡的动力电池需求增长,为电池商带来一片极具潜力的市场蓝海。建议关注宁德时代(300750.SZ)、国轩高科(002074.SZ)、亿纬锂能(300014.SZ)、中创新航(03931)。
3)主要零部件环节:电动重卡市场增长带动重卡换电站、电动重卡电驱、电动重卡变速器等环节需求增长。建议关注液冷环节-银轮股份(002126.SZ),重卡电驱环节-蓝海华腾(300484.SZ),重卡变速器环节-万里扬(002434.SZ),电池热管理环节-通合科技(300491.SZ),电源系统环节-英搏尔(300681.SZ),电池盒环节-新铝时代(301613.SZ),重卡换电站-能辉科技(301046.SZ)及瀚川智能(688022.SH)。
风险提示
1)政策变化可能导致重卡电动化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 2)充换电设施建设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
【2025-08-21】
亿纬锂能:8月20日获融资买入1.64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5.96%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亿纬锂能8月20日获融资买入1.64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5.96%,当前融资余额19.7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19%,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20163709986.00197446625.001979266390.002025-08-19205282696.00226131225.002013003029.002025-08-18235285659.00295680193.002033851558.002025-08-15270945346.00297069393.002094246092.002025-08-14201412659.00211488568.002120370139.00融券方面,亿纬锂能8月20日融券偿还2.08万股,融券卖出1.54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74.69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0%,融券余额296.82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20746900.001008800.002968200.002025-08-19385803.00352462.003172158.002025-08-181266114.00569040.003124978.002025-08-15546975.00612425.002393600.002025-08-14481346.00840085.002388566.00综上,亿纬锂能当前两融余额19.82亿元,较昨日下滑1.6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20亿纬锂能-33940597.001982234590.002025-08-19亿纬锂能-20801349.002016175187.002025-08-18亿纬锂能-59663156.002036976536.002025-08-15亿纬锂能-26119013.002096639692.002025-08-14亿纬锂能-10476393.00212275870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20】
国产锂电掀起下南洋热潮,印尼马来泰国狂揽背后的风险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赖镇桃报道
中国电动汽车的出海之路,正在迎来新的拐点。
美国咨询公司荣鼎集团本周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海外投资历史性超过国内投资,去年该行业的国内投资约150亿美元,海外投资则达到160亿美元,反映出国际市场俨然成为中国电动车的新战场。
值得注意的是,电池恰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对外投资的大头,海外总投资的74%都集中在电池领域。荣鼎的报告指出,考虑到运输成本和下游客户要求就近配套,中国的电池制造商更加国际化,引领着早期的海外扩张。
在国产锂电的出海浪潮里,欧洲、东南亚一直稳居前两大首选地,今年以来,中资电池厂下南洋的势头愈发凶猛。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宣布在东南亚投资建厂的锂电企业就有亿纬锂能、欣旺达、珠海冠宇、宁德时代、瑞浦兰钧、海四达、双登集团等近十家电池巨头,还有湖南裕能、星源材质等锂电材料厂商也紧随其后,宣布将在东南亚建设产能。
在受访专家看来,目前东南亚在中国锂电的出口份额占比还不算高,但其战略地位、快速推进的新能源转型,都预示着这里将成为锂电的一块新热土。
下南洋的引力
前段时间,“茂名首富” 王明旺即将征战港交所的消息,引起不少媒体关注。7月30日,王明旺白手起家创办的欣旺达,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目前,这家“全球手机电池一哥”在A股的市值已超400亿元人民币,此次赴港二次上市,市场普遍认为是意在吸引国际资本,以打开在欧洲、东南亚等核心海外市场。毕竟,也是在7月份,欣旺达才刚宣布计划斥资不超过20亿元在越南新建一座电池厂。
实际上,重金下注东南亚的远不止欣旺达。6月30日,宁德时代旗下的宁波普勤时代和印尼两家国有控股企业共同投资的镍资源和电池产业链项目正式开工,这个项目总投资达59亿美元,涵盖从红土镍矿开采、火法冶炼、湿法冶炼、电池材料、电池回收和电池制造等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全产业链。当月,亿纬锂能也发布公告,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全资孙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或融资,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86.54亿元。
4月,印尼官员证实,浙江华友钴业将取代韩国LG能源,成为印尼一个大型电动汽车电池生产项目的战略投资者,该项目的总价值预计615.6亿元。
不少中资电池厂在东南亚的建设投资,近几个月也相继进入落成投产或规模化生产的阶段。据《中国能源报》报道,6月,蜂巢能源与泰国万浦集团合资建设的泰国春武里SVOLT工厂迎来第10万套EV电池包下线。4月,天鹏电源位于马来西亚雪莱莪州的工厂开业、正式投产。2月,华友钴业华能新材料(印尼)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高镍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二期机械全面竣工。
今年以来,锂电企业出海东南亚再掀热潮,原因何在?
睿咨得能源电池组资深分析师陈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中资电池厂赴东南亚投资的热度确实很高,还有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这四大电池主材的厂商也在加快布局东南亚的步伐。首先,从国内的角度看,目前锂电行业国内的供需已经达到平衡,现有产能基本已经饱和,所以新建产能大多落在海外。其次,从东南亚方面来看,这两年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国都发布了加快提升电动汽车渗透率的政策,预计未来几年,东南亚的市场需求会维持可观的增长,而且这些国家的政府还设定了电动汽车的本土产能目标,也是在倒逼中国企业赴当地设厂。
此外,今年国际贸易形势陡然生变,也迫使不少锂电企业调整了出海计划。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2月,美国从中国采购的锂电池总金额被德国超过,为近五年来首次退居次席,并持续至今。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锂电池出口额同比增长18.6%,但出口电池数量同比减少31.1%至9789万个,美国也因此成为中国锂电池前十五大出口目的地里,唯一呈现“量减价增”的国家。
对美直接出口的受挫,让中国锂电企业着手另寻出路。真锂研究院创始人墨柯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在中国的锂电出口里,去年美国作为第一大海外市场,市场份额约为25%。但今年以来,特朗普政府肆意加征关税,目前美国对中国的锂电池终端产品的平均关税达到58%左右,之前中国的锂电产品对比日韩厂商有着显著的定价优势,可一旦加上关税成本,中国的相对价格优势就会丧失。
谁在狂揽中资电池厂
6月29日,在宁德时代与印尼电池公司联合打造的电池工厂项目动土仪式上,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亲自出席站台,可见这个百亿项目非同一般。
普拉博沃在致辞中表示,项目的奠基将使印尼成为全球唯一实现镍基电池从上游到下游全链条一体化生产的国家。该投资将显著提升印尼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的产能,使印尼成为东盟地区电动汽车电池产能最大的国家。
显然,印尼入局锂电的底气正在于“家里有矿”,但现在这个东盟最大经济体不想“靠山吃山”了。
欧睿国际亚太区域市场洞察主管张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4年,印尼镍产量占全球产量的57%,钴产量占全球产量的11%,而镍和钴都是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虽然近两年镍周期还在寻底阶段,但长期来看,镍基电池的需求稳定。而且,印尼现在手握镍、钴等关键矿产,确立了“垂直整合”的战略,也即利用其镍储备发展冶炼、精炼、电池单元生产再到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未来,随着电动汽车和摩托车公司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印尼的垂直整合将更加完善。
如果说印尼是发展锂电的“天赋型选手”,马来西亚则主要靠地利、人和。
目前,马来西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电池产业链,从上游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这四大主材、精密结构件,到中下游的电芯、电池包等各环节,都有中资企业布局,成为不少厂商出海的第一目的地。
在陈珊看来,马来西亚政府积极推进的能源转型,释放了不小的市场需求。在马来西亚政府设定的转型目标里,明确提出加大推广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电动车渗透率达15%,2050年达80%,并配套1万个公共充电桩计划,为锂电池需求提供了确定性增量。此外,马来西亚也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地处东南亚的十字路口,地形不似印尼分散、破碎,国内交通便利,港口条件优越,有利于电池的原料进口、加工出口。
除了印尼、马来西亚,坐拥大量整车工厂的泰国,也吸引了不少动力电池厂入局。今年3月,欣旺达获批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建设电池生产基地。去年12月,长虹能源的泰国子公司已在当地购买土地并进行了厂房设计,预计2025年底投产。睿咨得能源的统计显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星恒电源已在泰国布局,其中,蜂巢、国轩高科的电池包项目已实现投产。
关税风险仍存
随着国产锂电企业加速涌入东南亚,这个新兴区域的成本优势也在显现。
“论电池产业链的完整度,东南亚已经接近日本和韩国,只是部分碳酸锂、氢氧化锂这些正极材料的原材料,以及一些电解液的溶剂、添加剂,还依赖从中国进口,但本土化也需要时间。不过可以预计,东南亚的电池生产进入规模化阶段后,当地的制造成本会比中国要低。在用人成本上,东南亚仍是洼地,而且因为与中国距离接近,工人熟练度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中国员工到当地方便,培训当地工人的难度也不大。”墨柯谈道。
在受访专家看来,中资出海东南亚,比较棘手的潜在挑战或风险,或许还在于贸易保护主义和政府稳定性。
首先,不少企业选择将东南亚作为新的对美出口“避风港”,这一方案并非没有后顾之忧。陈珊指出,几年前,不少光伏企业就已经将部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以寻求绕道出口欧美。但日前美国宣布了对东南亚四国光伏双反调查终裁结果,这些企业再度面临极高的关税壁垒。从这一角度看,光伏的案例可能会成为锂电企业出海东南亚的前车之鉴。
其次,即使不少中资企业正在慢慢摸清东南亚营商环境的规则,但所在国政府的更迭可能会带来形势的急转弯。墨柯提及,东南亚不少国家政府派系复杂,派系和政府的更迭,可能会让中资企业再陷被动。
而在张峰看来,东南亚国家这些年也更加重视环境法规,对采矿和制造业运营的合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这会给中资企业带来运营和声誉风险。“当然,这里也不乏值得把握的机遇,2023年东南亚区域电动汽车市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电动汽车)的销量为20.4万辆,预计2024年至2029年期间,其销量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2%。除了电动汽车和摩托车外,预计该地区对电动巴士和无人机的电池需求也将增长。”张峰补充道。
【2025-08-20】
价格前线|8月20日氢氧化锂现货异动提示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数探
据本站iFinD数据显示,8月20日锂盐价格出现异动: 氢氧化锂现货8月20日已涨至71300.00元/吨,当日涨幅1.42%,周涨幅12.05%,月涨幅36.59%。 碳酸锂现货8月20日已涨至82166.67元/吨,当日涨幅1.23%,周涨幅10.79%,月涨幅28.25%。品种当日数据单位当日涨跌幅周涨跌幅月涨跌幅现货价:氢氧化锂71300.00元/吨1.42%12.05%36.59%现货价:碳酸锂82166.67元/吨1.23%10.79%28.25%
我国锂资源储量居世界第四,超过80%存在于盐湖卤水中,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湖北等地,固体矿石锂矿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四川、新疆、贵州、河南与内蒙古7省。四川固体矿石锂矿查明资源储量排全国第一。
电动车的上游是锂电池,而锂电池的上游是电池级锂盐,锂盐的上游是锂矿。锂盐分为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极氢氧化锂,锂矿分为辉锂石和盐湖卤水。
锂矿产业链
从锂盐生产的原料看,有锂辉石、盐湖卤水和锂云母三类。根据光大证券测算,2020年全球锂盐产量中51.2%来源于锂辉石,48.8%来源于盐湖和云母。以锂辉石为原料酸化一步生产氢氧化锂的工艺由于生产环节少,成本相较盐湖更有优势,同时锂辉石产品的杂质含量控制和产品一致性也具有优势,因此氢氧化锂的原料仍优先选取锂辉石;相较而言碳酸锂下游应用场景包括电动车、储能、3C等各类领域,针对客户需求的不同碳酸锂原料可广泛采用锂辉石、盐湖卤水或者锂云母。
因此,考虑到锂精矿价格持续走高,上游锂资源有一定供应保障的企业,自给率越高,意味着终端锂盐产品价格的上涨可以转化为更多的利润。【炒股高手都在悄悄布局!点击加入商品情报群,抓住下一个暴涨品种!→ 点击加入限时免费群】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现货行情价格当日可能多次更新;本站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8-20】
亿纬锂能:8月19日获融资买入2.05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9.04%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亿纬锂能8月19日获融资买入2.05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9.04%,当前融资余额20.1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27%,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19205282696.00226131225.002013003029.002025-08-18235285659.00295680193.002033851558.002025-08-15270945346.00297069393.002094246092.002025-08-14201412659.00211488568.002120370139.002025-08-13203271593.00207723307.002130446048.00融券方面,亿纬锂能8月19日融券偿还7400股,融券卖出81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8.5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5%,融券余额317.22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19385803.00352462.003172158.002025-08-181266114.00569040.003124978.002025-08-15546975.00612425.002393600.002025-08-14481346.00840085.002388566.002025-08-13401070.00424120.002789050.00综上,亿纬锂能当前两融余额20.16亿元,较昨日下滑1.0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19亿纬锂能-20801349.002016175187.002025-08-18亿纬锂能-59663156.002036976536.002025-08-15亿纬锂能-26119013.002096639692.002025-08-14亿纬锂能-10476393.002122758705.002025-08-13亿纬锂能-4464394.002133235098.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19】
价格前线|8月19日氢氧化锂现货异动提示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数探
据本站iFinD数据显示,8月19日锂盐价格出现异动: 氢氧化锂现货8月19日已涨至70300.00元/吨,当日涨幅2.93%,周涨幅14.06%,月涨幅34.93%。 碳酸锂现货8月19日已涨至81166.67元/吨,当日涨幅1.25%,周涨幅9.44%,月涨幅28.5%。品种当日数据单位当日涨跌幅周涨跌幅月涨跌幅现货价:氢氧化锂70300.00元/吨2.93%14.06%34.93%现货价:碳酸锂81166.67元/吨1.25%9.44%28.5%
我国锂资源储量居世界第四,超过80%存在于盐湖卤水中,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湖北等地,固体矿石锂矿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四川、新疆、贵州、河南与内蒙古7省。四川固体矿石锂矿查明资源储量排全国第一。
电动车的上游是锂电池,而锂电池的上游是电池级锂盐,锂盐的上游是锂矿。锂盐分为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极氢氧化锂,锂矿分为辉锂石和盐湖卤水。
锂矿产业链
从锂盐生产的原料看,有锂辉石、盐湖卤水和锂云母三类。根据光大证券测算,2020年全球锂盐产量中51.2%来源于锂辉石,48.8%来源于盐湖和云母。以锂辉石为原料酸化一步生产氢氧化锂的工艺由于生产环节少,成本相较盐湖更有优势,同时锂辉石产品的杂质含量控制和产品一致性也具有优势,因此氢氧化锂的原料仍优先选取锂辉石;相较而言碳酸锂下游应用场景包括电动车、储能、3C等各类领域,针对客户需求的不同碳酸锂原料可广泛采用锂辉石、盐湖卤水或者锂云母。
因此,考虑到锂精矿价格持续走高,上游锂资源有一定供应保障的企业,自给率越高,意味着终端锂盐产品价格的上涨可以转化为更多的利润。【炒股高手都在悄悄布局!点击加入商品情报群,抓住下一个暴涨品种!→ 点击加入限时免费群】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现货行情价格当日可能多次更新;本站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8-19】
券商观点|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周报:“反内卷”持续推进,需求韧性走强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8月19日,国元证券发布了一篇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反内卷”持续推进,需求韧性走强。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报告要点: 周度行情回顾 2025年08月11日至08月15日,上证综指上涨1.70%,深证成指上涨4.55%,创业板指上涨8.58%。其中申万电力设备上涨5.84%,较沪深300跑赢3.47pct。细分子行业来看,申万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电池/电网设备分别涨跌5.80%/4.80%/6.65%/2.41%。重点板块跟踪 8月11日,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区传出停产消息。宁德时代方面表示,枧下窝矿区采矿资质于8月9日到期,目前已暂停开采作业,根据有关法律要求,需要办理延续申请。目前,宜春其他主要矿区还在正常生产经营中。此前,坊间一直流传着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区停产的消息,成为影响近期碳酸锂价格波动的核心原因之一。靴子落地后立刻引发市场反应。港股开盘后,锂业股大涨。截至上午9点半,永杉锂业竞价涨停,盛新锂能、威领股份、天齐锂业、融捷股份、永兴材料、赣锋锂业等涨超5%。同时,早盘碳酸锂期货所有合约均触及涨停,其中主力合约开盘直接涨停,涨幅8%,报81000元/吨。市场分析预计,供应中断的情绪将在未来几天推动锂价升至超过8万元人民币每吨,随后回落至7万-8万元每吨的交易区间。投资建议光伏:近期光伏行业“反内卷”行动已上升至国家最高战略层面,行业积极信号持续酝酿,重点聚焦硅料环节的产能整合同时强化产业链价格监管。当前行业处于周期底部,未来政策力度将成为影响行业走势的关键变量。中长期来看光伏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技术升级和市场格局优化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建议关注前期回调充分、α明确的硅料、玻璃、电池片环节,其次是新技术及主链头部厂商;建议关注爱旭股份、福莱特、协鑫科技、钧达股份。风电:我国风电产业链供需结构相对合理,企业盈利能力较强,风电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公布,风电产业链盈利情况向好。海上风电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着力点,2025年国内各地海风建设提速,同时风电出口局面趋势向好,持续看好国内风电产业链,整机建议关注金风科技、运达股份,海缆建议关注东方电缆、中天科技,管桩建议关注大金重工,零部件细分建议关注盘古智能。新能源车:我国新能源汽车链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经过两年价格下行低端产能快速出清,行业边际改善。建议优先关注成本端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低位,盈利稳定的电池及结构件环节,建议关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豪鹏科技及科达利、震裕科技;其次,随着供给端结构改善,行业过剩产能逐步去化,建议关注优先受益于行业复苏的领军企业如湖南裕能、龙蟠科技、万润新能、璞泰来、天赐材料、新宙邦、星源材质等公司。风险提示政策波动风险、行业增长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