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948 青岛银行 更新日期:2025-08-23◇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8-|25397.54| 2838.88| 2469.89| 18.01| 0.10| 0.87|
| 21 | | | | | | |
├────┼────┼────┼────┼────┼────┼────┤
|2025-08-|25028.54| 1483.31| 1346.21| 18.78| 1.21| 0.38|
| 20 | | | | | | |
├────┼────┼────┼────┼────┼────┼────┤
|2025-08-|24891.44| 1138.02| 847.19| 17.95| 0.02| 0.70|
| 19 | | | | | | |
├────┼────┼────┼────┼────┼────┼────┤
|2025-08-|24600.61| 1447.77| 1858.41| 18.63| 5.87| 1.35|
| 18 | |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8-22】
青岛银行(8月22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8月22日青岛银行收盘价为5.00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400.00万股 | 成交价:5.00元 溢价率:0.00%买方: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卖方:机构专用青岛银行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8-225.00005.0000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机构专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8-22】
青岛银行:8月21日获融资买入2838.88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8.80%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青岛银行8月21日获融资买入2838.88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8.80%,当前融资余额2.5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61%,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2128388818.0024698878.00253975354.002025-08-2014833115.0013462113.00250285414.002025-08-1911380222.008471912.00248914412.002025-08-1814477729.0018584128.00246006102.002025-08-1520966742.0015050191.00250112501.00融券方面,青岛银行8月21日融券偿还8700股,融券卖出1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5080元,融券余额91.49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215080.0044196.00914908.002025-08-2060137.0018886.00933366.002025-08-19980.0034300.00879550.002025-08-18290565.0066825.00922185.002025-08-1520496.0071736.00688568.00综上,青岛银行当前两融余额2.55亿元,较昨日上升1.4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21青岛银行3671482.00254890262.002025-08-20青岛银行1424818.00251218780.002025-08-19青岛银行2865675.00249793962.002025-08-18青岛银行-3872782.00246928287.002025-08-15青岛银行5856215.0025080106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22】
农业银行、邮储银行股价再创新高
【出处】每日商报
商报讯(记者 苗露)调整多日后的银行板块,昨日再次集体上涨,盘中多只个股迭创新高。8月21日,上证指数盘中再创3787.98的阶段新高,触及高点后有所调整,尾盘指数由绿翻红。板块表现上,经过多日震荡的银行板块又重回上涨。A股42只银行股有40只上涨,其中青岛银行、农业银行分别上涨2.21%、2.12%,涨幅居前。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刚刚获提A股“流通市值之王”称号的农业银行,昨日再度刷新纪录,股价实现“四连阳”;盘中股价触及7.24元的新高,从而将总市值推高至2.46万亿元,相比工商银行的2.52万亿元,差距再度缩小至600亿元。
无独有偶,同样是国有大行的邮储银行A股在盘中也触及6.28元/股的成交价新高,截至收盘,邮储银行录得1.30%涨幅,总市值达7262亿元,市值排名银行股第6位。
消息面上,近日又有外资看好中国上市银行后续表现。摩根大通分析师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得益于净息差的稳定、手续费收入的增长,以及高股息回报,中国的银行股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进一步上涨。据其预计,A股银行板块潜在涨幅可能高达15%,而港股银行板块则有望上涨8%。
报告预计,其覆盖的内地银行股今年平均股息收益率预计约4.3%,这一收益水平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颇具吸引力。受净息差改善和手续费收入温和回升的推动,银行的收入和利润增长将在下半年改善。摩根大通认为降息周期即将结束,今年下半年或2026年还会再降息1至2次。
在对未来五年的预测中,瑞银表示,预计中国银行业的基本面将有所改善,将从2026年起恢复营收增长,同时净息差触底、手续费收入回升以及金融投资的贡献增加。
【2025-08-21】
涨疯了!A股“一哥”,再创历史新高!
【出处】投资快报【作者】卓义强
8月21日,银行板块持续走强。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盘中双双续创历史新高,青岛银行、青农商行、中信银行跟涨。截至收盘,农业银行股价上涨2.12%,公司A股流通市值升至2.3万亿元,稳居A股流通市值榜首。
银行股上涨的背后,险资持续流入是一大助力。今年以来,在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银行股高股息、高分红的特点对于险资构成较强吸引力。与此同时,银行股估值波动较低,符合险资稳健投资需求。
据统计,今年以来,平安人寿、新华保险、瑞众人寿等险企在A+H股频繁扫货银行股,加仓次数超过百次,11度触发举牌。其中,邮储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郑州银行H股均被二度举牌,招行H股更是被平安人寿三度举牌。
后市如何演绎?
中泰证券持续重点推荐银行板块,继续看好银行的稳健性和持续性。银行股两条投资主线:一是拥有区域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区域包括江苏、上海、成渝、山东和福建等。二是高股息稳健的逻辑,重点关注大型银行。
银河证券表示,2025年下半年银行业有望实现量价险三因素共振,迎来业绩实质性改善,主要体现在: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引导银行加力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非对称降息下息差可控程度提高;化债和地产政策加码推动对公资产风险预期改善。
摩根大通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中国银行股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进一步上涨,主要得益于净息差的稳定、手续费收入的增长以及高股息回报。分析师Katherine Lei预计,A股银行板块潜在涨幅可能高达15%,港股银行板块则有望上涨8%。报告还提到,其覆盖的内地银行股今年平均股息收益率预计约4.3%,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颇具吸引力。
【2025-08-21】
青岛银行:8月20日获融资买入1483.31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8.43%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青岛银行8月20日获融资买入1483.31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8.43%,当前融资余额2.5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62%,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2014833115.0013462113.00250285414.002025-08-1911380222.008471912.00248914412.002025-08-1814477729.0018584128.00246006102.002025-08-1520966742.0015050191.00250112501.002025-08-1410859022.009739369.00244195950.00融券方面,青岛银行8月20日融券偿还3800股,融券卖出1.21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6.01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5%,融券余额93.34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2060137.0018886.00933366.002025-08-19980.0034300.00879550.002025-08-18290565.0066825.00922185.002025-08-1520496.0071736.00688568.002025-08-14149682.0014326.00748904.00综上,青岛银行当前两融余额2.51亿元,较昨日上升0.57%,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20青岛银行1424818.00251218780.002025-08-19青岛银行2865675.00249793962.002025-08-18青岛银行-3872782.00246928287.002025-08-15青岛银行5856215.00250801069.002025-08-14青岛银行1252525.0024494485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21】
今年以来涨幅喜人 银行保险股强势能否延续
【出处】中国证券报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有大行股价连创历史新高,银行、保险板块累计涨幅均超10%……因股息率较高、分红稳定、估值较低,银行股、保险股成为资金青睐的对象。展望未来,受权益市场上涨、增量资金涌入、基本面改善等因素提振,业内人士认为,银行股、保险股仍将保持强势。
银行股保险股表现亮眼
在A股市场,截至8月20日收盘,数据显示,银行板块2025年以来累计涨幅约14%,保险板块累计涨幅约13%。个股方面,今年以来,农业银行、浦发银行、青岛银行涨幅均超30%,新华保险、中国太保涨幅均超15%。
再看港股市场,银行股和保险股也有亮眼表现。截至8月20日收盘,青岛银行、中信银行、重庆农商行、郑州银行等H股今年以来涨幅均超30%,新华保险H股涨幅超120%。
今年以来,银行股和保险股走势强劲,其中既有股市回升向好的因素,也有银行股、保险股本身估值较低的因素。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告诉记者,银行股、保险股的上涨缘于“趋势的力量”。受益于高股息、地方化债缓解银行资产质量压力等因素,而且当前估值尚处于低位,银行股上涨动力充足。保险股上涨的原因则是权益市场回暖推升险企投资收益增加、银保渠道转型优化了负债端。
险资追逐是重要原因
银行股上涨的背后是险资持续流入。今年以来,多项利好政策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显著增加了险资对银行股的配置需求。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银行股高股息、高分红的特点对于险资构成较强吸引力。与此同时,银行股估值波动较低,符合险资稳健投资需求。
今年以来,银行股持续被险资“扫货”,例如浙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杭州银行等银行股被险资举牌。以浙商银行为例,民生人寿于8月11日增持100万股浙商银行H股股份后,持股比例达到5%。根据港股市场规则,触发举牌。
“当前险资面临较大的资产再配置压力,倾向于寻找底层资产安全、长期收益稳定的投资标的。银行股与险资的投资需求较为契合。”某险企人士表示。
不仅如此,前段时间险资时隔六年再度举牌保险股也备受市场关注。中国平安分别于8月11日、12日举牌中国太保H股、中国人寿H股。国信证券非银金融行业研究负责人孔祥认为,险企举牌同业公司主要释放三重信号:一是保险股具备中长期估值修复空间;二是险资高股息策略增强,保险股被重新定义为“另类红利资产”;三是新会计准则下,险企资产负债联动效率提升。
未来股价料保持强势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股、保险股的估值仍具有吸引力。从银行股来看,天风证券研究所银行首席分析师刘杰表示,未来险资增配银行股空间较大,原因有二:一是新增保费带来的增量资金,二是险企用足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带来的增量资金。证监会此前明确表示,对于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目前财产险、人身险行业多数公司的理论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为其上季末总资产的30%。“无论是监管部门引导下新增保费入市,还是提升存量资产中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险资都将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在资金面驱动下,银行股估值仍有修复空间。”刘杰称。
对于保险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资本市场向好等因素有望缓解保险行业利差损压力,看好保险股长期配置价值。
【2025-08-20】
青岛银行“新一代分布式核心业务系统建设项目”荣获“2025 IDC中国金融行业技术应用场景创新大奖”
【出处】鲁网
近日,国际权威调研机构 IDC 正式揭晓 “2025 IDC 中国金融行业技术应用场景创新案例(FIIA)” 评选结果。作为全球知名的信息科技研究机构,IDC 金融行业团队始终紧跟行业趋势,聚焦金融机构如何围绕 “五篇大文章”,以创新产品、模式重构和服务升维响应国家战略。在今年众多参评案例中,青岛银行“新一代分布式核心业务系统建设项目”凭借突出的技术创新性、前瞻的业务布局及显著的行业示范价值成功摘得该奖项,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先实践再获权威认可,成为行业技术应用的标杆典范。
随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传统集中式核心系统在扩展性、灵活性及业务创新支撑能力上的短板日益凸显,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青岛银行原核心业务系统建于2004年,基于小型主机构建。为突破发展瓶颈,青岛银行于2023年启动新一代云原生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并于2025年2月顺利完成一期投产,从业务、运营与技术三大维度实现全面升级:
业务创新提速:在无缝承接全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通过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实现了核心功能解耦,显著提升了金融产品的敏捷创新与快速迭代能力。
数据价值凸显:依托数据资产平台与自主主题模型,打通全行数据链路,强化了数据资产化治理水平,为精准决策、智能分析与高效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撑。
技术效能提升:将DevOps理念与现有技术管理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了开发效率与管理质量,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高效能开发运维一体化体系。
青岛银行项目负责人表示:“新核心系统是青岛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载体。通过本次重构,我们不仅夯实了技术底座,更构建了面向未来的差异化竞争壁垒。目前,我们也正在进行新核心系统二期的建设,期望能够为‘数字青银’战略落地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支撑。”
未来,青岛银行将继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化动能。
【2025-08-20】
利润增速超10%!多家银行不良率稳中有降,2025中期上半年业绩亮眼
【出处】金融投资报
金融投资网记者 张璐璇
自8月8日常熟银行披露A股上市银行首份2025年半年报以来,已有多家上市银行陆续披露了半年报或业绩快报。记者注意到,率先公布中期业绩的这几家银行都展现出不俗的盈利能力,。其中,多家银行净利润增速超过10%,同时,资产质量也进一步夯实,不良率稳中有降。
营收、净利双增长,部分银行表现尤为突出
从目前已经披露半年报或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看,他们的营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实现了增长,且绝大多数的净利润同比同比增速长达到两位数10%以上。其中,江阴银行和常熟银行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都均超过10%。财报显示,江阴银行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4.01亿元,同比增长10.45%;实现归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6亿元,同比增长16.63%。常熟银行上半年实现营收60.62亿元,同比增长10.10%;实现归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增长13.51%。
净利润方面,浦发银行、杭州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也都超过10%。业绩快报显示,浦发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杭州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16.62亿元,同比增长16.67%;青岛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65亿元,同比增长16.05%;齐鲁银行上半年归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34亿元,同比增长16.48%。
资产质量方面,各家银行也同样表现优秀,不良率稳中有降。具体来看,常熟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的不良率均为0.76%,。其中,常熟银行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则与上年末持平;,江阴银行不良率则也在1%以下,为0.86%,与上年末持平。此外,青岛银行不良率为1.12%,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浦发银行不良率为1.31%,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齐鲁银行不良率为1.09%,较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多重因素助推上市银行业绩向好
分析人士认为,这几家上市银行上半年业绩向好的原因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非息收入增长明显,尤其是财富管理和中间业务。2025年上半年,随着资本市场活跃度上升,居民风险偏好修复,推动银行理财、代销基金等中间业务收入也高增出现高增长。以常熟银行为例,该行上半年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4.22亿元,同比增幅57.26%,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42亿元,同比大增 637.77%。常熟银行表示,上半年其抓住市场机会,积极开展自营理财、代理黄金保险等中间业务,同时持续开展手续费支出管理工作,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实现较好的增长。另据上市银行今年一季报公布的相关信息,部分银行的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已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受代销理财规模增长以及产品结构优化等多重因素拉动,银行代销理财业务收入的同比增幅较大。
二是负债成本优化与信贷结构升级。一方面,自2024年以来的多轮存款降息显著压降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另一方面,新增贷款正在向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倾斜。浦发银行在半年报里提及,上半年该行稳步调优资产负债结构,净息差降幅收窄、趋势企稳;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信贷投放有力有效、结构优化,有效缓冲市场利率下行影响;多渠道、多场景拓宽负债来源,付息率下降明显。齐鲁银行证券在半年报里表示,上半年该行经营效益稳步提升,其中净息差企稳回升,利息净收入为49.98亿元,同比增长13.57%。杭州银行在7月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外部负债成本下降较快且该行持续优化业务结构,较好地对冲了资产端利率下行的影响,该行预计2025年息差整体降幅将好于上年。
三是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风险成本降低。目前已经披露半年报或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不良率普遍下降,同时拨备覆盖率也维持在高位。截至6月底,宁波银行拨备覆盖率为374.16%,环比提升3.62个百分点;齐鲁银行拨备覆盖率为343.24%,主要资产质量指标连续七年持续优化。
未来银行股行情或呈现“结构性分化为主、震荡中枢上移”的特征
在业绩向好的同时,上半年A股银行板块上半年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十分亮眼。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证银行指数上涨13.51%,除郑州银行微跌1.90%外,其余41只银行股上半年全部飘红,更有近半数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创下股价历史新高。其中,浦发银行、青岛银行上半年股价涨幅超过30%,江苏银行、兴业银行等8只银行股上半年涨幅超过20%。不过,在进入7月后,银行股迎来一波回调,并在随后又再次反弹,而近期上证指数创新高后,银行板块却也迎来再次回调。业内人士认为,7月银行股回调主要是受短期资金行为的扰动,同时部分银行股股东高位减持也影响了投资者情绪。
那么,银行股行情在下半年能否延续呢?综合多家机构的观点来看,未来的银行股行情可能呈现“结构性分化为主、震荡中枢上移”的特征,能否延续上半年的强势表现,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股息资产配置逻辑能否延续。低利率环境下,若银行板块的股息率一直保持在显著高于固收资产的水平,就能持续吸引险资、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增配;二是基本面边际改善预期。目前已经披露年报或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业绩均向好。兴业证券此前预测称,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营收、利润增速均边际改善,城、农商行业绩维持第一梯队,国有大行营收、利润边际改善,股份行业绩整体降幅收窄,但分化可能仍较大。三是分红的确定性。2024年共有24家上市银行实施中期分红,预计2025年将继续实施。此外,目前常熟银行、招商银行、苏农银行已经宣布今年将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后续可能还有更多银行参与。机构预计今年中期分红时点与去年基本相似(9月—11月),对板块配置节奏会产生一定影响。对于保险资本等绝对收益资金而言,第四季度将是布局银行股红利价值的重要窗口。
展望后市,长江证券认为,近期银行股受市场交易因素影响回调,其实是带来了更好的配置时点。自2023年以来,保险、国资、AMC等各类资本持续加仓银行股,近期保险机构的负债成本进一步下降,对股息率的容忍度也将再提升。建议重点关注优质城商行、高股息率的大型银行。
兴业证券则建议重点考虑从三条主线挑选优质标的:一是优质龙头银行率先拔高估值;二是“低估值+有催化”的银行;三是股息红利策略。
【2025-08-20】
青岛银行:8月19日获融资买入1138.0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青岛银行8月19日获融资买入1138.02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8.23%,当前融资余额2.4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63%,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1911380222.008471912.00248914412.002025-08-1814477729.0018584128.00246006102.002025-08-1520966742.0015050191.00250112501.002025-08-1410859022.009739369.00244195950.002025-08-1314253893.007187080.00243076297.00融券方面,青岛银行8月19日融券偿还7000股,融券卖出2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980元,融券余额87.96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19980.0034300.00879550.002025-08-18290565.0066825.00922185.002025-08-1520496.0071736.00688568.002025-08-14149682.0014326.00748904.002025-08-1354560.0049600.00616032.00综上,青岛银行当前两融余额2.50亿元,较昨日上升1.1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19青岛银行2865675.00249793962.002025-08-18青岛银行-3872782.00246928287.002025-08-15青岛银行5856215.00250801069.002025-08-14青岛银行1252525.00244944854.002025-08-13青岛银行7064381.0024369232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20】
银行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 7家上市银行已披露中报或业绩快报
【出处】大众证券报【作者】gloria
距离2025年中报披露截止期仅剩10个工作日。《大众证券报》记者注意到,目前,42家A股上市银行中仅有7家披露了2025年中报或业绩快报。业绩数据显示,7家银行2025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6家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在10%以上,率先披露中报的2家银行(常熟银行和江阴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银行信贷结构优化 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虽然大多数A股上市银行尚未披露今年中期数据,但从8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和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可以看出,银行机构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的同时,资产质量也保持总体稳定。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同比下降1.2%。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万亿元。从资产质量角度看,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24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49%,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11.97%,较上季末上升3.84个百分点;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资本充足率为15.58%,较上季末上升0.30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46%,较上季末上升0.28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3%,较上季末上升0.24个百分点。
《报告》则通过四个专栏分别梳理了普惠小微金融服务、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和金融支持促消费情况。其中,专栏2提及2025年以来,科技贷款服务延续量增、价降、面扩态势,截至6月末,科技贷款余额达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较同期全部贷款增速高5.8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最快,在20%以上;绿色贷款余额42.4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4.4%;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涉农贷款余额53.2万亿元,同比增长7.4%。专栏3特别指出,近年来对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和数字等相关领域贷款增量占比约七成,新增贷款结构已由2016年的房地产、基建贷款占比超过60%,转变为目前的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占比约70%。
记者注意到,今年三季度以来,银行板块市场表现较弱,截至8月15日,银行指数年内涨幅14.5%,7月以来微跌1.22%。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认为,银行板块短期虽有阶段性调整,但后续表现仍可期待。理由主要有三:其一,基本面“以稳为主”,上市银行中期业绩料稳中有进;其二,股价阶段性调整过后,高股息优势边际改善;其三,保险、AMC等配置力量仍有望在资金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7家银行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同比增长
在已披露中报或业绩快报的7家银行中,浦发银行是唯一的股份行。浙商证券分析师梁凤洁指出,该行10.19%的净利润同比增速超出市场预期,驱动因素预计来源于息差降幅收窄、债市表现回暖、资产质量改善趋势延续等。她认为,该行亮眼的中报业绩印证了经营向好的趋势,“贝塔+个股有逻辑+管理有动力,我们继续坚定看好”。
6家地方行中,杭州银行、江阴银行、齐鲁银行和青岛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在16%以上。其中,杭州银行不仅净利润同比增速最高,且拨备覆盖率高达520.89%。东兴证券分析师林瑾璐指出,杭州银行中报营收增速环比改善主要得益于二季度债市回暖下其他非息收入改善,并认为在资产质量平稳、高拨备基础下,拨备继续反哺利润保持高增长,预计继续处于上市银行领先水平。结合当前宏观环境和公司经营情况,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从资产质量角度看,7家银行中有4家的不良贷款比率低于1%,其中,宁波银行、常熟银行和杭州银行3家均低至0.76%(相关数据见下表)。国信证券分析师陈俊良认为,宁波银行拨备覆盖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有助于维持业绩增长的稳定性;而常熟银行小微模式竞争力强,且网点在江苏布局比较全面,加上村镇银行进一步打开其省外扩张空间,中长期成长性好于同业,均维持这2家“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值得一提的是,常熟银行和江阴银行同时取得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双位数增长。招商证券分析师王先爽指出,江阴银行深耕无锡市北部的江阴市,江阴市制造业发达,是民营经济的沃土,或相对更受益于严格账期下企业回款周期变短后现金流的改善。“公司区域优势明显,规模稳健扩张,息差环比回升,资产质量改善,上半年业绩表现超预期,目前公司超额拨备充足,资本安全垫高,自由现金流相对偏高,中期分红正在议案中,最新股价和分红率对应动态股息率为4.31%,配置价值凸显。”
投资标的上,王一峰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基本面稳健且具有高分红收益率的大行;二是有可转债待转股的中小行(建议关注常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
【2025-08-20】
四十五家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年内股价涨幅亮眼
【出处】证券时报
受益于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近日新易盛、中际旭创、锐捷网络、洛阳钼业、仕佳光子、巨化股份等公司股价纷纷创新高。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8月19日,不含2024年以来上市的股票,按照半年报、业绩快报、预告净利润下限(无下限则取公告数值)计算,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创历史同期新高的公司接近350家。10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超百亿元,包括中国移动、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紫金矿业、中国电信等。
上述公司中,上市以来半年报净利润连续增长的有45家。截至8月19日收盘,共有6家A股市值在千亿元以上,分别是中国电信、海光信息、立讯精密、东鹏饮料、杭州银行、中科曙光,这些行业龙头公司在各自领域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
海光信息是国内领先的高端处理器设计企业,海光CPU与海光DCU系列产品广泛助力行业构建数据中心和算力平台的建设,已成功完成多代产品的独立研发和商业化落地。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
部分中小市值公司业绩也展现出稳健增长态势,如青矩技术、广咨国际、德石股份等公司A股市值均不到50亿元。
铁大科技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53.68%。8月19日收盘,该公司A股市值为24.2亿元。
据数据宝统计,从估值水平来看,截至8月19日收盘,这45家业绩稳健增长的公司中,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的有22家。其中5家滚动市盈率低于10倍,分别是青岛银行、常熟银行、杭州银行、齐鲁银行和捷佳伟创。
二级市场的走势体现出投资者对这些绩优公司的认可。截至8月19日收盘,上述45家业绩稳健增长的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平均上涨41.66%。
5家公司股价年内涨幅翻倍,分别是涛涛车业、民士达、并行科技、匠心家居、福斯达。
少数公司股价处于滞涨状态,威胜信息、立讯精密、中国移动等公司年内股价下跌。
资金面上,近期A股市场两融余额持续攀升,其中融资余额已突破2万亿元大关。在此背景下,多家绩优公司获得融资资金大手笔加仓。
据数据宝统计,上述45家业绩稳健增长的公司中,截至8月18日,8月以来融资净买入超亿元的有9家,包括海光信息、捷佳伟创、中科曙光、杭州银行、协创数据等。
海光信息获融资净买入额17.29亿元,高居榜首。二季度末,该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陆股通持仓市值达到103.32亿元,排在第一位。
(本版专题数据由证券时报中心数据库提供)
【2025-08-19】
青岛银行(8月19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8月19日青岛银行收盘价为4.90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204.08万股 | 成交价:4.90元 溢价率:0.00%买方: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卖方:机构专用青岛银行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8-194.90004.9000204.08000.00000000000000000000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机构专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8-19】
【关注银行半年报】数智赋能用户经营增长
【出处】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王玺
中国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持续推进,银行综合服务应用作为连接客户与金融服务的核心载体,其功能边界不断拓展,科技赋能日益深化,用户行为模式持续演变。
数字化转型驱动银行盈利韧劲凸显
截至8月13日,从已发布的业绩快报和公开信息中,可以窥见银行业上半年的发展脉络。浦发银行率先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数据具有一定代表性,其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0.19%。在整体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特别是利润的两位数增长,反映出数字化转型对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的积极作用。浦发银行表示,还将继续以“数智化”战略为统领,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综合来看,科技投入驱动的精细化运营,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正成为银行业绩分化的关键变量。
当前银行业面临息差收窄、同质化竞争加剧的挑战,科技赋能与数据驱动成为突围关键。头部银行正加速AI大模型和技术规模化应用,如浦发银行构建多模态大模型矩阵,实现财报分析、智能客服等高阶场景覆盖,提升运营效率;同时,数据要素的深度挖掘催生新增长点,长沙农商银行创新“智能审验+线上登记”模式,将传统抵押登记流程精简为“一键提交”,业务效能提升98%,客户满意度达98%。这些实践表明,银行业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在于“科技+数据”双轮驱动,从效率优化迈向生态重构。
2025年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科技驱动的“马太效应”愈发显著。国有大行凭借先发优势,通过AI、区块链等技术构建起坚实的数字护城河,用户规模持续扩张;而科技能力薄弱的区域性银行则面临数字化能力断层风险,行业格局在技术鸿沟作用下加速重构。
数智化战略引领银行业服务变革
2025年,金融科技已成为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主基调。各家银行正从战略规划到实际运营,全面加速金融科技的升级步伐。
聚焦数智化战略目标成为多家银行的关键方向。例如,招商银行在2024年年报中首次提出建设“数智招行”的经营目标,并强调2025年将加快数智化转型,着力打造“云+AI+中台”的强大数智底座,建设领先的大模型能力,加速探索“AI+金融”与“人+数智化”模式,推动产品服务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数智化升级。建设银行在其年报中表示,2025年将强化数字化技术对重点领域的赋能,以数智化助力金融“五篇大文章”融合互促。浦发银行将2025年定位为“战略提升年”,提出以坚定战略定力,全面打造银行业数智化转型新标杆。北京银行则明确提出要打造“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贯彻“All in AI”理念,将科技创新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构建“AI Banking”新模式。
在科技战略驱动下,银行的数智化应用正从前端系统升级延伸至后端服务,并在内部员工赋能和外部客户服务层面持续深化。
前端系统与平台建设加速推进。一方面组织架构进一步强化,如浦发银行近期专门成立了人工智能中心,旨在通过构建“算力+算法+平台+知识”四位一体的智能基座,推动AI技术从场景化规划迈向规模化应用;另一方面核心系统与平台持续升级,其中工商银行发布的“工银智涌”平台,实现了从宏观趋势研判到微观订单执行的全流程重构,显著提升了规模化应用效率。此外,中小银行加速借力转型,如四川银行引入了前沿技术,集中建设并投产了134个信息系统,全面重塑信息科技体系。台州银行于7月7日成功上线新核心业务系统。青岛银行和重庆富民银行也分别于今年2月和3月正式投产上线了新一代分布式核心业务系统,其中富民银行的系统完全由其自研。
经营赋能方面人机协同模式深化。银行正积极推行“人+数智化”发展模式,在智能办公、智能风控、智能反诈等领域实现经营升级。如招商银行以“人+数智化”模式为经营导向,在零售条线、批发条线及人力资源等领域积极创新,构建了零售智能助手产品矩阵,打造了CRM智能助手、“数字美眉”机器人等,为员工提供智能服务。建设银行推出ChatBot交互版“帮得”智能助理,支持员工“一站式”产品配置和高效营销。华夏银行在内部部署DeepSeek大模型,通过智能问答、辅助报告生成及邮箱助手等功能提升员工办公效能。
未来,银行业竞争将升维至“数字生态”层面——以智能技术为底座、数据要素为纽带、场景融合为特征的“数智金融”新范式正在形成。这不仅将重塑行业价值链条,更将推动金融服务从“功能满足”向“价值共创”演进,最终实现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如水”的无感化服务愿景。
(作者系易观千帆银行业咨询专家)
【2025-08-19】
青岛银行:8月18日获融资买入1447.77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3.51%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青岛银行8月18日获融资买入1447.77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3.51%,当前融资余额2.4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60%,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1814477729.0018584128.00246006102.002025-08-1520966742.0015050191.00250112501.002025-08-1410859022.009739369.00244195950.002025-08-1314253893.007187080.00243076297.002025-08-126641059.007849841.00236009484.00融券方面,青岛银行8月18日融券偿还1.35万股,融券卖出5.87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9.0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34%,融券余额92.22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18290565.0066825.00922185.002025-08-1520496.0071736.00688568.002025-08-14149682.0014326.00748904.002025-08-1354560.0049600.00616032.002025-08-1216566.0039658.00618464.00综上,青岛银行当前两融余额2.47亿元,较昨日下滑1.5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18青岛银行-3872782.00246928287.002025-08-15青岛银行5856215.00250801069.002025-08-14青岛银行1252525.00244944854.002025-08-13青岛银行7064381.00243692329.002025-08-12青岛银行-1230596.00236627948.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18】
青岛银行(8月18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8月18日青岛银行收盘价为4.95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202.02万股 | 成交价:4.95元 溢价率:0.00%买方: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卖方:机构专用青岛银行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8-184.95004.9500202.02000.00000000000000000000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机构专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8-18】
银行股半年报将密集披露 强势行情能否延续
【出处】中国经济时报【作者】张炜
大金融板块的扫描与展望
编者按
在资本市场的版图中,大金融板块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之一。本期资本市场将深入剖析银行、保险、证券三大板块上半年的运行情况。银行板块,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不同银行业绩增速分化,但如果经济持续复苏,有望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保险板块,上半年保费收入的增长态势、业务结构的优化以及在资产配置上的新举措,都在诉说着行业的发展脉络。证券板块,45家上市券商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及市场交投活跃度将对其未来发展产生影响。通过对三大板块的梳理,以期勾勒出大金融板块的现状与未来轮廓。
■张炜
在2024年大涨的基础上,银行板块2025年继续稳步走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银行股创历史新高,浦发银行、青岛银行等更是涨幅超过25%。近日,中小上市银行接连传来报喜的业绩快报。常熟银行率先披露半年报,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8月的最后两周,银行股将迎来半年报密集披露,其行情能否延续强势受到关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专家表示,如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复苏,银行板块有望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具有特色化经营优势和良好风控能力的银行,表现可能更为突出。
01
银行业绩增速或分化持续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而2024年上半年为1.3万亿元。这种业绩变化在上市银行的一季报中已初露端倪,不同银行业绩增速分化,有的仍实现两位数增长,有的银行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
“从目前趋势来看,上市银行半年报业绩增速分化大概率仍会持续。大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由于规模大、业务综合性强,受宏观经济和政策调整影响更为显著。在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加速的背景下,传统息差收入空间被压缩,像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一季报业绩下滑就受此影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主任叶小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称,一些上市城商行和农商行,如常熟银行、青岛银行等,聚焦区域经济,深耕本地市场,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居民方面更具灵活性,能够快速适应区域经济变化,实现业绩正增长。另外,银行自身的业务结构、风险管理能力以及数字化转型进度,也会造成业绩分化。比如,非息收入占比高、风险管控出色、数字化转型领先的银行,更容易在复杂环境中保持业绩增长。
除了常熟银行半年报披露归母净利润增长13.51%外,青岛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齐鲁银行业绩快报显示,其均实现业绩正增长。巨丰投资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向中国经济时报表示,常熟银行的半年报为中小银行树立了标杆。其核心亮点包括:非息收入驱动增长,投资收益贡献净利润超60%;个人经营性贷款占比达37.6%,普惠小微贷款不良率长期低于1%;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增强股东回报。
02
净息差预计边际企稳
净息差持续收窄是近年来银行业经营承压的主要因素。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投资学系主任翁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净息差是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净息差收窄可能影响银行利息收入;而非息收入占比高的银行,收入结构更为稳定。
翁辰预计,2025年下半年,银行净息差预计呈现边际企稳、小幅回升的态势,但整体仍面临一定压力,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资产端压力缓解。2025年5月存款利率降幅大于资产端,对后续息差形成支撑。下半年若央行继续实施降息政策,银行可通过调整贷款定价策略,逐步消化存量贷款重定价的影响,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有望减轻。
其二,负债端成本改善。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持续释放效能,银行通过优化存款结构、加强负债成本管控,有望进一步降低负债成本。
其三,政策支持。央行可能继续通过降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为银行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缓解流动性压力,间接支持净息差稳定。
在叶小杰看来,2025年下半年,上市银行净息差仍将面临一定压力。尽管负债端成本随着存款利率下调有所降低,但资产端受实体经济信贷需求疲弱、贷款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整体定价难有大幅提升,净息差或将在低位徘徊,不过下行空间可能收窄。
另据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报告预测,2025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利息业务仍面临一定压力,但下行趋势将有所缓解。一方面,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基本完成,后续影响有限。另一方面,2025年新发放贷款价格呈现企稳态势。
03
经济企稳利好银行股走势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上证指数突破“9·24”行情高点,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然而,不少银行股出现回调,例如,交通银行8月15日较今年6月的高点回落10%以上。截至8月15日收盘,上证指数大涨0.83%逼近3700点大关,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大跌超过2%。
银行股能否延续强势行情?
叶小杰认为,银行股自2024年以来持续走强,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逐步复苏,市场对银行业绩改善预期增强。银行板块整体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吸引了大量追求稳健收益的资金流入。监管政策的稳定以及银行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也增强了投资者信心。未来银行板块走势,短期内会受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调整以及市场情绪等因素影响而有所波动。
“长期来看,如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复苏,业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取得成效,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银行板块有望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不过,行业内部也会继续分化,具有特色化经营优势和良好风控能力的银行,表现可能更为突出。”叶小杰说。
翁辰表示,银行板块未来走向受宏观经济、政策、资金面等多因素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呈现企稳迹象,PMI数据逐步回升,若经济持续复苏,企业信贷需求增加,银行资产质量有望改善,净息差压力缓解,利好银行板块。政策层面,央行可能继续通过降准、降息等政策工具稳定市场流动性,非对称降息策略有助于维持银行净息差。保险资金、公募基金等长期资金对银行股的配置需求仍在上升,增量资金持续流入可以为银行板块提供资金支撑。当前,银行不良贷款率平稳改善,拨备覆盖率维持高位,资产质量的改善为银行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因此,银行板块未来大概率延续结构性行情。
“投资者需关注宏观经济数据、政策和资金动向等,合理配置资产,可重点关注净息差改善、非息收入增长、资产质量稳定且区域优势明显的银行,同时结合市场情绪,理性评估银行业绩表现。”翁辰表示。
数读市?
觥?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商业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4万亿元,同比下降1.2%;平均资本利润率8.19%;不良贷款率1.49%。
■■上半年,保险指数累计上涨11.0%,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2.1%)8.9个百分点;个股层面,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分别上涨24.9%、13.2%、12.5%、12.4%,中国人寿下跌3.5%。
■■券商指数上半年累计上涨11.2%,跑赢沪深300(2.1%)9.1个百分点;个股层面,浙商证券上涨28.3%、华泰证券上涨15.7%、东方财富上涨14.6%、中信证券上涨13.8%,中金公司下跌2.4%。
【2025-08-18】
青岛银行:8月15日获融资买入2096.6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青岛银行8月15日获融资买入2096.67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6.14%,当前融资余额2.5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65%,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1520966742.0015050191.00250112501.002025-08-1410859022.009739369.00244195950.002025-08-1314253893.007187080.00243076297.002025-08-126641059.007849841.00236009484.002025-08-1115237788.0011725410.00237218266.00融券方面,青岛银行8月15日融券偿还1.47万股,融券卖出42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0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68.86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1520496.0071736.00688568.002025-08-14149682.0014326.00748904.002025-08-1354560.0049600.00616032.002025-08-1216566.0039658.00618464.002025-08-11501.00272043.00640278.00综上,青岛银行当前两融余额2.51亿元,较昨日上升2.3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15青岛银行5856215.00250801069.002025-08-14青岛银行1252525.00244944854.002025-08-13青岛银行7064381.00243692329.002025-08-12青岛银行-1230596.00236627948.002025-08-11青岛银行3229916.0023785854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17】
行业追踪|银行业市场(8月11日-8月17日):货币净投放量数量环比大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银行业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央行投放和回笼资金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货币净投放量-3000.00-73.912025-8-151160.00亿元货币投放量95.08-54.242025-8-152380.00亿元货币回笼量-3.1761.592025-8-151220.00亿元 本周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状况追踪异动情况如下: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状况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隔夜Shibor6.36-4.642025-8-150.01%1周Shibor2.05-2.592025-8-150.01%3月Shibor-0.48-0.772025-8-150.02%6月Shibor-0.190.942025-8-150.02%1月Shibor0.03-0.912025-8-150.02%注:Shibor利率上涨,说明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紧张,反应到股市中投资者会认为资金不足,导致成交量减少,所以股市情况也不乐观。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8-15】
青岛银行:资本工具计划发行额度获得监管机构批复
【出处】智通财经
青岛银行(03866)发布公告,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28日召开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资本补充工具计划发行额度的议案》。
近日,该行已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关于青岛银行发行资本工具的批复》(青金复[2025]166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同意该行发行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补充工具,该行可在批准额度内,自主决定具体工具品种、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并于批准后的24个月内完成发行。
【2025-08-15】
首登《财富》中国500强 青岛银行以区域深耕诠释金融韧性
【出处】山东省银行业协会
deepseek
从入门到精通
解锁AI大模型的无限潜能
7月22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其中青岛银行成为山东省唯一上榜银行,首次登榜位列第495位,同时也是今年新晋上榜的五家区域性银行之一。
据榜单披露,山东省今年共19家企业入围500强,总量与上年持平,但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山东能源集团、魏桥创业、海尔智家、山东高速稳居前100强,龙头企业领跑,凸显传统产业优势。青岛银行作为唯一新晋金融企业,与海尔、海信、青啤等6家青岛企业共同构成青岛产业矩阵,成为上榜鲁企新增力量。
虽然在复杂经济环境考验下,上榜银行从28家增至33家,净利润合计2662亿美元,占500强利润总额的35%。青岛银行的入围,恰是区域金融力量崛起的生动注脚。
营收净利双增,青岛银行成区域银行的韧性代表
《财富》中国500强采用与《财富》世界500强一致的制榜方法,核心指标主要考量参评企业最新财务年度的营业总收入。
据披露,青岛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4.98亿元,同比增长8.22%;归母净利润达42.64亿元,增速高达20.16%。这一利润增幅在区域上市城商行中位居前列。
支撑盈利增长的是规模的稳健扩张。年报显示,青岛银行总资产飙升至6899.63亿元,增幅13.48%,管理总资产历史性突破9000亿元大关。更可贵的是,在规模跃升的同时保持了资产质量优化——不良贷款率降至1.14%,实现“七连降”;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41.32%,达成“五连升”,构筑起愈加坚固的风险防线。
赋能地方经济发展,青岛银行深耕山东的战略突围
近年来,青岛银行不断深耕区域经济发展,在蓝色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方面均取得不俗的成绩。
众所周知,山东是海洋经济强省,依托海岸线发展优势,青岛银行创新推出海洋经济专属服务品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蓝色贷款余额达192.05亿元,较年初增长14.44%。
在绿色金融方面,通过纵深发展,青岛银行2025年一季度绿色贷款余额突破437.22亿元,季度增幅达17.06%,增速显著高于全行贷款平均水平。
在普惠金融领域,青岛银行精准滴灌,不仅通过大数据风控破解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难题,也为地方小微企业推出定制化贷款服务。截至2025年一季度,青岛银行普惠贷款余额超450亿元,增速持续领跑全行。
这种深耕区域的战略,与此次同步上榜的成都银行、广州农商行等多家区域银行形成共振,印证了区域经济赋能银行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经营数据之外,青岛银行的品牌软实力同样引人注目。就在上榜500强前一个月,该行以362.36亿元品牌价值再度跻身“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排名升至第317位,这也是青岛银行连续九年蝉联这一荣誉。
33家上榜银行中区域板块新增5席,且以青岛银行、成都农商行为代表的新面孔均来自经济高活跃区域,这清晰印证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金融红利释放。
正如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成渝双城经济圈、山东半岛城市群等战略纵深推进,为区域性银行提供了充沛的信贷需求和场景入口。区域性中小银行若要实现长期价值成长,还需要持续不断地深耕本地经济,找准切口,在本地产业上精准落子”。
依托青岛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城市的区位优势,青岛银行将蓝色经济禀赋转化为差异化竞争力,也为区域银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
【2025-08-15】
银行板块早盘下挫 齐鲁银行、中信银行跌超2%
【出处】本站7x24快讯
银行板块早盘下挫,齐鲁银行、中信银行跌超2%,沪农商行、青岛银行、建设银行跟跌。指数突破阶段性高点 怕踏空就买相关ETF>>>
【2025-08-15】
青岛银行:8月14日获融资买入1085.9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青岛银行8月14日获融资买入1085.90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3.22%,当前融资余额2.4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59%,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1410859022.009739369.00244195950.002025-08-1314253893.007187080.00243076297.002025-08-126641059.007849841.00236009484.002025-08-1115237788.0011725410.00237218266.002025-08-0812872383.008070448.00233705888.00融券方面,青岛银行8月14日融券偿还2900股,融券卖出3.03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4.97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21%,融券余额74.89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14149682.0014326.00748904.002025-08-1354560.0049600.00616032.002025-08-1216566.0039658.00618464.002025-08-11501.00272043.00640278.002025-08-08126243.0018252.00922740.00综上,青岛银行当前两融余额2.45亿元,较昨日上升0.5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14青岛银行1252525.00244944854.002025-08-13青岛银行7064381.00243692329.002025-08-12青岛银行-1230596.00236627948.002025-08-11青岛银行3229916.00237858544.002025-08-08青岛银行4900284.00234628628.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14】
险资举牌达28次,7家银行被看中!银行股分化了,散户还能上车吗
【出处】时代周报
险资举牌潮仍在持续。
8月13日,多家保险公司先后通过港交所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平台发布举牌上市公司股票信息披露公告。
其中,中国平安于8月11日增持中国太保H股约174万股,增持总金额约5583.89万港元。增持完成后,中国平安持有中国太保H股股份占其H股总股本的比例约5.04%,达到举牌条件。
这也是时隔6年后,大型险企再度举牌险企。2019年,中国人寿增持中国太保H股,中国人寿和国寿集团合计持股比例达到5.08%,触发举牌。
对于举牌中国太保H股一事,8月14日,中国平安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投资属于财务性投资,是险资权益投资组合的常规操作。”
对于本次中国平安“罕见”举牌中国太保H股,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本质是险资“财务性投资”策略的延续,核心围绕“高股息、低估值、稳增长”展开。
“中国太保H股税前分红率约3%,当前板块PB 1.2倍,估值修复空间显著。通过港股通配置H股,既享受同业资产稳健收益,又利用A/H股约10%折价和税收优惠提升收益。”田利辉表示。
年内险资举牌已达28次,7家银行在列
除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外,近日还有多家险企举牌上市公司。
8月7日,东阳光药(06887.HK)通过新发行H股作为换股对价,吸收合并私有化其香港上市子公司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HK;已退市)。太保寿险、太保产险以及太保资产作为关联方构成一致行动人,将其原持有的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票按照每股约0.26股东阳光药H股股票进行换股。换股后,太保寿险以及关联方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东阳光药H股754.64万股,占其H股比例为6.70%,被动触发举牌。
8月11日,民生人寿保险及其第一大股东万向控股以2.77港元/股的价格通过港股通二级市场增持浙商银行H股(02016.HK)共计100万股,增持完成后,民生人寿持有浙商银行H股约2.96亿股,约占其H股股本的5%,触发举牌。
8月14日,针对增持并举牌浙商银行相关事项,时代周报记者联系民生人寿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未获得进一步回复。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截至8月14日,今年以来险资举牌次数已达28次,超过2024年全年。仅仅近两个月,就有10起险资举牌事件。
除民生人寿、中国平安、太保寿险以及关联方及一致行动人的3起举牌事件外,8月,弘康人寿举牌港华智慧能源H股、以及第三次举牌郑州银行。7月,利安人寿举牌江南水务,弘康人寿第二次举牌郑州银行,泰康人寿举牌峰岹科技H股,中邮人寿举牌绿色动力H股,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
银行股方面,年内已有7家银行获险资举牌,包括浙商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杭州银行、中信银行、郑州银行,除杭州银行是A股股份外,其余6家均为H股股份。
被举牌的银行为何集中在H股?
据数据,截至8月14日,年内42只A股银行股中仅郑州银行微跌0.53%,其余41只银行股均上涨。其中,浦发银行、农业银行、青岛银行年内涨幅超30%,位列今年银行股股价涨幅前三位。H股40只银行股中有35只上涨,其中渣打集团、中银香港、青岛银行、天津银行年内涨幅超50%。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高股息股票作为防御性投资的价值更为凸显。险资增持银行股的动作显示出其对银行业整体发展的信心。考虑到银行股相对稳定的分红能力及较低的估值水平,险资有充足的理由继续将其作为重要的配置方向。不过,随着银行业务模式的转变及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险资的投资逻辑也需相应调整,更加注重银行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而非单纯依赖于规模或股息率。因此,未来的投资决策将更加侧重于那些能够有效应对经济环境挑战并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银行。
今年7月,险资作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再度迎来利好政策。
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并引入5年周期考核指标。
该通知将经营效益类指标中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计算公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权重分别为30%、50%、20%,即增加了5年长期投资的考核以及权重。
银行股行情分化,业绩表现亮眼
7月以来,银行股股价出现显著回调。7月1日~8月14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3家上涨,28家下跌,1家平收。
具体来看,7月1日~8月14日区间内,农业银行涨幅超20%,位列首位,市值甚至超过工商银行摘得A股市值冠军。与此同时,邮储银行、宁波银行区间涨幅分别为11.88%、6.28%,位列涨幅第二、第三名。不过,沪农商行、渝农商行、重庆银行、成都银行、交通银行区间跌幅达到5%及以上。
银行股行情分化,是否反映了市场或者险资对于银行股偏好出现变化?
田利辉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银行股走势分化反映市场对“价值”与“成长”的重新定价。银行股分化是行业转型与资金结构优化的必然结果,核心驱动包括基本面差异、政策与资金导向、利率环境下的再平衡三大因素。其中,国有大行凭借低估值、高股息和中特估等政策红利,成为险资与长线资金的压舱石。而部分中小银行受区域经济承压、不良率较高或分红能力弱拖累,估值修复动能不足。
在田利辉看来,市场偏好未根本转变,但结构性分化加剧。险资与机构投资者更倾向选择“高股息+低估值+政策加持”的国有大行及优质城商行,而区域性银行则需通过资产质量优化或区域经济复苏才能修复估值。接下来,险资增持银行股的趋势将持续,但逻辑将从“防御性配置”向“成长性挖掘”演进。
田利辉表示,短期来看,险资仍以高股息为核心目标,国有大行和H股银行因其分红稳定、估值洼地效应,仍是增配重点。中长期来看,若2025年下半年经济复苏超预期,险资或转向成长性标的,关注净息差企稳和不良率改善的银行。长期看,监管鼓励长线资金入市的导向不变,银行股仍是险资核心资产之一。
从业绩来看,目前已披露业绩的A股上市银行均交出了亮眼的答卷。
截至8月14日,A股已有浦发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6家银行发布中报或业绩快报,总体来看,6家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且归母净利润增速均超过营收增速,有3家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16%。
具体来看,上半年杭州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增长16.67%,增速排名首位,齐鲁银行、青岛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7.34亿元、30.65亿元,同比增长16.48%、16.05%。
兴业证券此前在研报中表示,预计2025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营收、利润增速均边际改善。其中城农商行业绩维持第一梯队,国有大行营收、利润边际改善,股份行业绩整体降幅收窄,但分化可能仍较大,其中部分业绩释放动力较强的个股有望领跑。
【2025-08-14】
青岛银行:8月13日获融资买入1425.39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青岛银行8月13日获融资买入1425.39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2.25%,当前融资余额2.4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57%,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1314253893.007187080.00243076297.002025-08-126641059.007849841.00236009484.002025-08-1115237788.0011725410.00237218266.002025-08-0812872383.008070448.00233705888.002025-08-0711369211.008756586.00228903953.00融券方面,青岛银行8月13日融券偿还1.00万股,融券卖出1.1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5.4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6%,融券余额61.60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1354560.0049600.00616032.002025-08-1216566.0039658.00618464.002025-08-11501.00272043.00640278.002025-08-08126243.0018252.00922740.002025-08-0722572.00108243.00824391.00综上,青岛银行当前两融余额2.44亿元,较昨日上升2.9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13青岛银行7064381.00243692329.002025-08-12青岛银行-1230596.00236627948.002025-08-11青岛银行3229916.00237858544.002025-08-08青岛银行4900284.00234628628.002025-08-07青岛银行2530502.0022972834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14】
青岛银行股东将股票由浦发银行转入艾德证券期货 转仓市值15.58亿港元
【出处】智通财经
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8月13日,青岛银行(03866)股东将股票由浦发银行转入艾德证券期货,转仓市值15.58亿港元,占比16.07%。
7月31日,青岛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收入76.62亿元,同比增加5.34亿元,增长7.50%;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5亿元,同比增加4.24亿元,增长16.05%;基本每股收益0.53元;盈利能力稳健提升。
【2025-08-13】
青岛银行:8月12日获融资买入664.11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1.16%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青岛银行8月12日获融资买入664.11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1.16%,当前融资余额2.3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51%,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126641059.007849841.00236009484.002025-08-1115237788.0011725410.00237218266.002025-08-0812872383.008070448.00233705888.002025-08-0711369211.008756586.00228903953.002025-08-069595747.0013602604.00226291328.00融券方面,青岛银行8月12日融券偿还7900股,融券卖出33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6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61.85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1216566.0039658.00618464.002025-08-11501.00272043.00640278.002025-08-08126243.0018252.00922740.002025-08-0722572.00108243.00824391.002025-08-0616863.00392448.00906514.00综上,青岛银行当前两融余额2.37亿元,较昨日下滑0.5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12青岛银行-1230596.00236627948.002025-08-11青岛银行3229916.00237858544.002025-08-08青岛银行4900284.00234628628.002025-08-07青岛银行2530502.00229728344.002025-08-06青岛银行-4369897.00227197842.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13】
银行股股价屡创历史新高 农行再次登顶A股流通市值冠军
【出处】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谢惠茜)8月12日,银行股持续拉升,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集体飘红。其中,农业银行收涨1.63%,再创历史新高。截至当天收盘,农业银行年内累计涨幅达34.04%。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农业银行股价迭创新高。8月6日,农业银行股价在创下历史新高后,当天其A股流通市值达2.11万亿元,首次超越工商银行,跃居A股流通市值第一。8月12日,经过再次上涨,农业银行A股流通市值达2.19万亿元,再次登顶A股流通市值冠军。截至8月12日收盘,A股流通市值前三分别为农业银行、工商银行、贵州茅台,后两者最新流通市值分别为2.10万亿元和1.81万亿元。
事实上,不止农业银行,今年以来,银行股表现强势。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本站银行指数年内累计上涨16.14%,大幅跑赢同期主要股指。42家A股上市银行股价年内均实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31家银行年内涨幅超过10%,14家银行年内涨幅超过20%。部分银行涨幅显著,其中,年内涨幅最高的为浦发银行,达66.80%;其次为青岛银行,年内累计涨幅达62.37%;重庆银行年内累计涨幅为56.27%。
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15家银行股价纷纷在年内创下历史新高。
对此,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以来,银行股股价持续创新高,本质上是市场对其‘低估值+高股息’价值的重新认知,以及对其盈利增加和资产改善的预期转向。”
武泽伟进一步指出,一方面,在宽松货币政策与经济稳步复苏的背景下,银行板块凭借远高于长端国债的股息率(3.90%)和仍处较低位置的市净率(0.62倍),成为险资、公募等长期资金防御性配置的核心标的,机构持仓的持续攀升推动估值修复;另一方面,随着政策持续释放利好和经济基本面持续复苏,经济中的信贷需求有望重新扩张,从而推动银行净息差触底回升,不良率逐渐下降,这进一步强化了银行基本面改善预期,共同驱动了银行股的独立行情。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板块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银行板块盈利平稳、以险资等为代表的大资金不断增持银行股、公募基金持续配置等。此外,也有多家银行已于近期发布业绩快报,整体业绩表现亮眼。
【2025-08-12】
青岛银行:8月11日获融资买入1523.7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青岛银行8月11日获融资买入1523.78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0.30%,当前融资余额2.3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52%,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1115237788.0011725410.00237218266.002025-08-0812872383.008070448.00233705888.002025-08-0711369211.008756586.00228903953.002025-08-069595747.0013602604.00226291328.002025-08-0511975335.0017959294.00230298185.00融券方面,青岛银行8月11日融券偿还5.43万股,融券卖出1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501元,融券余额64.03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11501.00272043.00640278.002025-08-08126243.0018252.00922740.002025-08-0722572.00108243.00824391.002025-08-0616863.00392448.00906514.002025-08-0563756.0099682.001269554.00综上,青岛银行当前两融余额2.38亿元,较昨日上升1.3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11青岛银行3229916.00237858544.002025-08-08青岛银行4900284.00234628628.002025-08-07青岛银行2530502.00229728344.002025-08-06青岛银行-4369897.00227197842.002025-08-05青岛银行-5988925.0023156773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12】
多家上市银行获增持
【出处】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年内银行股走势强劲,在带动估值修复的同时,也为更多上市银行股东增添信心。《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下半年以来,多家银行获主要股东增持,展现了股东对其发展前景、业绩增长以及股价稳定的充分认可与长期信心。
业内专家表示,部分地方性银行机构持仓度不高,机构资金进出对股价影响较小,利于长期持有,同时,高股息则保证了长期持有的可观回报。当前,银行股仍处在估值修复进程中,稳定的高分红叠加较低估值带来亮眼股息,为主要股东带来了可观的投资回报。与此同时,主要股东加仓增持传递的积极信号,也有望带动股价继续走高,形成良性机制。
“真金白银”增持传递认可与信心
8月4日,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基于对该行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高科”)以自有资金增持南京银行750.77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06%。增持完成后,南京高科持股比例由8.94%增加至9.00%。
上海银行近期同样获得集中增持,买入股票的则是该行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具体来说,包括新任董事长顾建忠在内的10名“董监高”于2025年7月23日至7月25日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上海银行共计44万股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10.46元至10.70元。
位于江浙沪地区的江苏银行、苏州银行亦得到增持加仓。前者披露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自愿增持该行股份计划实施完毕的最新进展:截至2025年7月9日,包括董事长葛仁余、行长袁军在内的12位“董监高”及部分其他中层以上干部累计增持江苏银行股份216.48万股,累计增持金额2427.82万元;后者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基于对苏州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计划自2025年7月1日起的6个月内,合计对该行增持不少于4亿元,截至目前,国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对苏州银行的持股比例为15.00%。
增持行为往往与“认可”“信心”等情绪相关联。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指出,“董监高”增持行为传递出对银行发展前景、业绩增长以及股价稳定的长期信心,有助于提升银行估值水平,也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健发展。
银行股估值修复“在路上”
去年以来,银行股的走势变化符合主要股东对其前景的积极判断。以此番获得增持的南京银行为例,在南京高科完成增持一周内,南京银行股价便创下历史新高,8月8日盘中股价一度达到12.17元,成交量173.89万股,成交金额2112.57万元,A股总市值及流通市值一度达到1504.65亿元。
民生证券分析师余金鑫分析指出,年初以来,南京银行新董事长、行长、副行长接连到位,高管队伍整体较为年轻,有望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利于公司战略的长期稳定执行,传递了积极信号。此外,现阶段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北上资金持仓在南京银行自由流通盘中的占比分别为0.4%、2.8%,在上市银行中处于较低水平,机构资金进出对股价影响较小,利于长期持有。同时,高股息则保证了长期持有的可观回报。
在这种估值修复、股价向好的背景下,除上述几家股东及“董监高”已启动或完成增持的银行外,华夏银行、成都银行、青岛银行等也公布了以主要股东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为实施主体的增持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有银行因股价短期涨势明显而调整了增持计划,以确保增持继续实施。例如,成都银行今年4月将实际控制人——成都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两家股东的增持价格定为17.59元/股,但由于成都银行股价持续超过这一价格,成都市国资委及增持主体拟对原增持计划的增持价格、增持数量或金额、增持计划实施期限等进行合理调整和变更,以主动履行公开承诺,积极支持成都银行高质量发展。变更后,增持股份不再设定价格区间,两家增持主体拟增持的金额将在7亿元至14亿元之间,增持截止日期向后延期6个月。
记者注意到,截至8月8日收盘,成都银行股价为19.03元,较去年末的16.22元上涨17.32%。目前,上述增持计划调整方案有待成都银行股东大会审议。
【2025-08-11】
股价大涨突破增持上限 银行取消增持价格限制“急追”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叶麦穗 银行股价“步步高”,超过增持价格上限,有银行甚至不得不改价、延期增持。成都银行近日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7月9日增持计划进展公告披露以来,因成都银行股价持续超过增持计划披露的价格上限,成都产业资本集团、成都欣天颐仍未增持成都银行股份,增持计划实施期限将延长至2026年4月9日。
股价前面跑增持后面追
成都银行表示,由于该行股价持续超过原增持计划设定的价格上限,为积极履行公开承诺,传递对成都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积极支持成都银行高质量发展,成都市国资委及增持主体拟对原增持计划进行合理调整和变更,确保能够继续实施增持。调整方案如下:
成都产业资本集团和成都欣天颐两家增持主体拟增持的金额合计不低于7亿元,合计不高于14亿元。其中,成都欣天颐拟增持的金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4.5亿元,不超过人民币8.9亿元;成都产业资本集团拟增持的金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2.5亿元,不超过人民币5.1亿元。增持计划的实施期限拟延期6个月,即增持计划的实施期限为自2025年4月9日起12个月内。
取消原有的价格上限。变更之后不设定价格区间,根据股票价格波动情况及资本市场整体趋势,择机实施增持计划。而在此次变更前,增持价格不超过该行除权除息后的历史最高股价17.59元/股。
无独有偶,8月11日,华夏银行公告称,本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部分总行部门、分行、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计划自2025年4月11日起 6 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以自有资金共计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自愿增持本行股份。
华夏银行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2025年8月11日),受定期报告信息披露窗口期与二级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本行增持计划暂未实施。本行增持主体对本行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认可本行的长期投资价值,在后续增持计划期间内将择机增持本行股份,按时完成本次增持计划。
此次增持计划涉及人员包括部分董事、监事、高管,以及总行部门、分行和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与业务骨干。公告强调,增持资金均为自有资金,不存在资金不足风险,但可能因市场或政策变化导致计划延迟或调整。华夏银行承诺将按规定履行后续信息披露义务。
除了上述两家准备增持的银行之外,本站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还有8家上市银行获得股东增持或者拟增持,其中部分银行更是获得多次加仓,整体资金流向来看,市场对银行股的投资热情依然高涨。
首家银行半年报已披露
近期银行进入业绩报披露季,常熟银行饮“头啖汤”,成为第一家披露半年报的银行。常熟银行的中报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62亿元,同比增长10.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增长13.51%。
资产负债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常熟银行资产总额4012.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45%;负债总额3692.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3%。总贷款2514.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0%;总存款3107.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6%。
截至2025年6月末,常熟银行不良贷款率0.76%,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89.53%,较上年末下降10.98个百分点;集团口径下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6%、10.78%、10.73%,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59、0.46、0.45个百分点。
此外,还有5家银行披露了业绩快报,浦发银行8月6日晚间,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上半年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归母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率1.31%,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3.97%,较上年末上升7.0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末上升6.98个百分点。
目前青岛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齐鲁银行也披露业绩快报。
已披露业绩快报的银行中,杭州银行上半年的“成绩单”最为亮眼。7月17日,杭州银行“捷足先登”,率先披露上半年业绩快报。
上半年快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杭州银行总资产达到2.24万亿元,同比增速5.83%;贷款总额10094.18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7.67%;存款总额13382.82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5.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6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74%和14.64%,分别较上年年末提升0.89个、0.84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方面,杭州银行整体保持稳定,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0.76%。拨备覆盖率为520.89%。
紧随其后的是齐鲁银行和青岛银行,青岛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62亿元,同比增长7.50%;归母净利润30.65亿元,同比增长16.05%。齐鲁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67.82亿元,同比增长5.76%;其中净息差企稳回升,利息净收入49.98亿元,同比增长13.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4亿元,同比增长16.48%。
此外,宁波银行7月25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1.6亿元,同比增长7.91%。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增长8.23%。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34703.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4%。不良贷款率0.76%,环比持平;拨备覆盖率374.16%,环比提升3.62个百分点。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剑表示, 从资产质量来看,2025年下半年上市银行零售不良生成依然维持高位,直到2026年下半年或出现拐点,不过优质银行不良包袱会率先出清。对于优质区域银行而言,若公司自身风险管控能力较强,且近两年在持续加大零售不良处置核销力度和调整信贷投放结构,零售不良拐点或已渐行渐近。从净息差来看,部分优质区域行净息差将率先筑底,一是新发放贷款利率降幅明显收窄且有企稳迹象,贷款久期短的银行受存量贷款到期新投放冲击较小;二是部分区域行三年期及以上储蓄存款占比高,重定价贡献和存款期限优化空间都更大。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