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873 新天药业 更新日期:2025-07-07◇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5-07-06】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6月30日-7月6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1.02-1.932025-7-42887.99--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全草类0.720.262025-7-61430.52--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310.222025-7-61759.69--动物类-0.11-1.922025-7-63268.78--茎木类0.00-2.472025-7-61667.12--矿物类0.00-1.302025-7-63683.79--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03】
新天药业(7月3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7月3日新天药业收盘价为9.82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57.81万股 | 成交价:8.65元 溢价率:-11.91%买方: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泰州鼓楼南路第二证券营业部卖方: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普陀区铜川路证券营业部新天药业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7-039.82008.650057.8100-0.11914460285132382892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泰州鼓楼南路第二证券营业部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普陀区铜川路证券营业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7-01】
新天药业(截止2025年6月30日)股东人数为22134户 环比增加0.47%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7月1日,新天药业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6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22134人,较上期(2025-06-20)增加104户,环比增长0.47%。从持仓来看,新天药业人均持仓1.08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1.08万股,环比下降0.47%,户均持股趋向分散。一般而言筹码趋于分散,不利于股价走强。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6-29】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6月23日-6月29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09-1.252025-6-262925.55--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动物类-1.24-2.522025-6-293272.53--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130.502025-6-291765.14--茎木类-0.12-2.262025-6-291667.12--矿物类0.11-1.192025-6-293683.79--全草类0.04-0.932025-6-291420.29--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6-27】
新天药业(6月27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6月27日新天药业收盘价为9.25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24.00万股 | 成交价:8.34元 溢价率:-9.84%买方: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区芳甸路证券营业部卖方: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香梅路证券营业部新天药业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6-279.25008.340024.0000-0.09837837837837837838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区芳甸路证券营业部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香梅路证券营业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6-24】
新天药业(6月24日)出现5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6月24日新天药业收盘价为9.37元,出现5笔大宗交易。第1笔成交量:24.00万股 | 成交价:8.34元 溢价率:-10.99%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香梅路证券营业部第2笔成交量:24.00万股 | 成交价:8.34元 溢价率:-10.99%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香梅路证券营业部第3笔成交量:24.00万股 | 成交价:8.34元 溢价率:-10.99%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香梅路证券营业部第4笔成交量:27.00万股 | 成交价:8.34元 溢价率:-10.99%买方: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望京证券营业部卖方: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香梅路证券营业部第5笔成交量:24.00万股 | 成交价:8.34元 溢价率:-10.99%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香梅路证券营业部新天药业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6-249.37008.340024.0000-0.10992529348986125934机构专用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香梅路证券营业部22025-06-249.37008.340024.0000-0.10992529348986125934机构专用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香梅路证券营业部32025-06-249.37008.340024.0000-0.10992529348986125934机构专用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香梅路证券营业部42025-06-249.37008.340027.0000-0.10992529348986125934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望京证券营业部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香梅路证券营业部52025-06-249.37008.340024.0000-0.10992529348986125934机构专用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香梅路证券营业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6-23】
新天药业(截止2025年6月20日)股东人数为22030户 环比增加0.33%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6月23日,新天药业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6月2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22030人,较上期(2025-06-10)增加72户,环比增长0.33%。从持仓来看,新天药业人均持仓1.08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1.09万股,环比下降0.33%,户均持股趋向分散。一般而言筹码趋于分散,不利于股价走强。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6-23】
新天药业:除原有三个1.1类在研品种继续推进研发进程外,还在其他治疗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性进展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6月23日讯,有投资者向新天药业提问, 董秘您好:媒体报道新天药业研发投入创新高,多款1.1类中药新药研发加速,请问贵公司有几款1.1类创新药在研?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始终将中药创新研发置于战略核心地位,在持续做优已上市品种的同时,积极推进相关中药创新药在研品种的研发工作,一方面着力完善以妇科、泌尿系统疾病为核心的产品矩阵的新药研发与已上市产品再研究,另一方面不断拓宽中药创新药管线新适应症的创新研发力度。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除原有三个1.1类在研品种继续推进研发进程外,还在其他治疗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性进展,具体涵盖:①肿瘤领域方面,持续深化现有临床研究,同步推进肿瘤辅助治疗药物的改良型新药开发,计划近期完成2.3类改良型新药IND申请;②心脑血管领域方面(2个1.1类中药创新药),包括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项目XTBXH539)、慢性冠脉综合征(项目XTHQT736),目前正在开展工艺研究,后期按计划开展药理毒理研究工作;③妇科及疼痛领域方面,经典名方(3.1类中药新药)根据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反馈,完成中试、生产验证及稳定性研究,并按计划推进NDA申报前的沟通交流及申报资料准备;具体信息请查阅公司已披露的定期报告,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6-23】
新天药业: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做具备临床价值的药品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6月23日讯,有投资者向新天药业提问, 公司股价表现平淡,一直没有起色,业绩平平,请问管理层有没有计划提升公司业绩,回报股东的举措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作为现代中药创新企业,公司一直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化分工做具备临床价值的上市药品;公司管理层也一直密切关注二级市场股价走势,以提升投资者回报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目标,努力以稳定的经营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6-22】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6月16日-6月22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31-2.312025-6-202927.81--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矿物类-1.70-2.652025-6-213679.86--茎木类-1.54-5.952025-6-211669.07--动物类-0.57-2.352025-6-213313.50--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51-0.292025-6-211767.52--全草类-0.25-1.302025-6-211419.66--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6-15】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6月9日-6月15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06-0.332025-6-122936.90--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茎木类-0.831.352025-6-151695.15--全草类-0.26-1.502025-6-151423.16--矿物类0.17-1.002025-6-153743.61--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15-0.822025-6-151758.57--动物类-0.03-4.182025-6-153331.87--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6-13】
新天药业(截止2025年6月10日)股东人数为21958户 环比减少1.22%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6月13日,新天药业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6月1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21958人,较上期(2025-05-30)减少271户,环比下降1.22%。从持仓来看,新天药业人均持仓1.09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1.07万股,环比增长1.24%,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6-12】
新天药业:收到全资子公司分红款1500万元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新天药业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全资子公司贵阳治和药业有限公司现金分红款共计1500万元。根据治和药业公司章程,股东批准决定向公司分配现金红利1500万元,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以后年度分配。公司已收到上述分红款,该所得分红款将增加公司2025年度母公司报表净利润,但不增加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因此该分红事项不会影响公司2025年度整体经营业绩。
【2025-06-09】
新天药业(截止2025年5月30日)股东人数为22229户 环比增加0.09%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6月9日,新天药业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5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22229人,较上期(2025-05-20)增加21户,环比增长0.09%。从持仓来看,新天药业人均持仓1.07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1.08万股,环比下降0.09%,户均持股趋向分散。一般而言筹码趋于分散,不利于股价走强。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6-08】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6月2日-6月8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66-0.762025-6-62935.76--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矿物类0.38-1.162025-6-83737.42--动物类-0.37-4.412025-6-83332.73--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09-1.132025-6-81755.93--全草类0.00-1.452025-6-81426.88--茎木类0.002.192025-6-81709.33--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6-01】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5月26日-6月1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1.081.452025-5-292961.12--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全草类-1.81-1.782025-6-11426.88--茎木类-1.362.192025-6-11709.33--动物类-1.34-4.092025-6-13345.06--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89-1.392025-6-11754.30--矿物类-0.59-1.532025-6-13723.30--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31】
新天药业卷入行贿风波
【出处】国际金融报
一封来自分公司的举报信,撕开了上市公司贵州新天药业(002873.SZ)的销售贿赂套路。
近日,医药圈广为流传这一份四川省卫健委下发的《关于对举报材料进行核查的通知》的材料,举报材料直指贵州新天药业成都分公司涉嫌向四川省内37家医疗机构超百名医生行贿,该举报信涉及范围广泛,波及众多医疗机构的医生,也引发了投资者关注。
深陷贿赂门
根据举报材料,新天药业成都分公司存在虚假病例收集、虚假科普项目、开展宴请及娱乐活动、违规开展科室会、定制分配利益输送等行为。
收集虚假病例方面,新天药业公司通过向日葵联盟App给医生分配问卷调查项目的方式向用药医生输送利益,四川地区共涉及15家医院55位医生,据不完全统计金额约7.26万元。同时,公司被曝存在虚假科普项目,指通过微信小程序“朵儿互联网医院”向医生分配科普项目,以此输送利益,科普文章500元/条,科普视频1000元/条,共涉及6家医院12名医生,据不完全统计金额约2.3万元。
违规宴请和娱乐活动方面,举报信称,公司鼓励员工不定期组织医生及家属开展宴请或者娱乐活动,如吃饭、采摘、扎染、包场电影院观影等,并在活动中用公司制作的PPT宣传药品,鼓励医生在处方中多使用公司药品。
据不完全统计,此类活动在2025年1—4月四川共举办了19场,涉及41家医院。同时,公司存在违规开展科室会或摆拍科室会的行为,通过伪学术给“带金销售”披上“合法”的外衣,公司高层暗示员工PS会议相关材料,医药代表通过赠送礼品邀请医生配合参与拍照,播放公司的PPT,摆放公司的宣传资料即可完成一场会议报销。
针对上述举报内容,新天药业并未正面回应媒体质疑。
业绩连续两年下滑
根据官网信息,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8月,2017年5月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交易。公司属于医药制造业的中成药生产行业,主要从事泌尿系统疾病类、妇科类及其他病因复杂类疾病用药的中成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目前在产产品11个,主导产品宁泌泰胶囊、坤泰胶囊、苦参凝胶、夏枯草口服液均为国内独家品种。
截至2018年12月,公司拥有800余人的销售队伍,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建立了100余个区域办事处,处方药产品覆盖10000余家县(区)级以上医院,其中三级医院1600余家,与国内1000余家医疗商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OTC产品覆盖600余家药品连锁公司、57000余家门店,与国内370余家药品连锁公司总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
财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新天药业业绩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2022年营收峰值10.88亿元后,2023年和2024年分别营收降至9.54亿元和8.58亿元,净利润在2022年达到1.1亿元顶峰后,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下滑至8087万元和5232万元,业绩持续缩水。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93亿元,净利润仅为418万元。
核心产品结构单一问题也很突出。妇科类产品(占比71.54%)和泌尿系统类产品(19.21%)在2024年收入分别下降9.21%和13.97%,毛利率同步下滑。拳头产品坤泰胶囊虽在更年期用药市场占有率居首,但未能扭转整体销售疲态。此外,应收账款同比激增36%至3.08亿元,现金流回收能力减弱。
米内网数据显示,新天药业在2023年妇科用中成药医院端销售排名第二,2023年妇科药中成药药店端销售排名第八,综合(医院端+药店端)排名第二。
在销售排名靠前的背后,是新天药业近年来销售费用的居高不下。数据显示,2022—2024年,新天药业销售费用分别为5.32亿元、4.38亿元、3.72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8.93%、45.86%、43.34%。
具体来看,2024年新天药业销售费用包括,在职工薪酬及福利、市场开发与推广费方面投入的费用最多,分别为1.95亿元、1.26亿元。不过,与上年同期相比,职工薪酬及福利出现大幅增加,而市场开发与推广费出现大幅下降,上年同期分别为5858.99万元、3.0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公司销售人员数量同比下降,由2023年末的1206人下降至2024年末的1049人。
此外,2024年,新天药业会议费、广告宣传费在千万元以上,分别为1111.32万元、1026.05万元;其中会议费大涨,上年同期为277.15万元。
作为一家老牌中药企业,研发进展却非常缓慢。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新天药业研发费用分别约为2158万元、3813万元、4047万元,虽然持续上涨,但与高企的销售费用相比,不值一提。
今年一季度,新天药业净利润同比降逾七成。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新天药业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1.93亿元,同比增长8.93%;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418.75万元,同比下降73.11%。
实控人收购计划以失败告终
就在今年2月底,有投资者问董秘,新天药业与汇伦医药的交易并购是仍在磋商,还是已经完全终止?该公司董秘回应称,公司在去年7月26日已经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事项。
就在去年,新天药业筹划了上市以来首次并购重组事宜,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上海汇伦医药股份有限公司88名股东持有的85.12%的股权,完成后,汇伦医药将从新天药业的参股公司变为其全资子公司。当时确定的股份发行价格为8.12元每股。
值得注意的是,穿透股权来看,汇伦医药实则是新天药业实控人董大伦的资产,主要从事化学药业务拥有14个上市品种,核心产品为注射用西维来司他纳,该公司曾筹划IPO,被新天药业宣布收购前的一个半月还在进行上市辅导。
收购之前,新天药业已经对其持股14.88%,累计花费3.2亿元收购而来,而汇伦医药对应估值为25.74亿元。汇伦医药业内视为是新天药业“做大做强”的第一个突破口,但最终无疾而终。当时有业内人士认为,收购失败主要是涉嫌向股东输送利益所致。
目前,新天药业还面临着核心产品依赖的问题。公司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其中妇科类产品占比超过七成,但该类产品的营收已经连续两年下滑。此外,该公司控股股东新天智药及副董事长王金华在今年3月还计划减持不超过5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2%,其减持理由为“个人资金需求”。
【2025-05-29】
销售费用率常年超四成,新天药业卷入行贿风波
【出处】北京商报
新天药业(002873)卷入行贿风波。近日,四川省卫健委下发的一份《关于对举报材料进行核查的通知》,在医药圈广为流传,举报材料直指新天药业成都分公司涉嫌向四川省内37家医疗机构超百名医生行贿。举报材料称,新天药业成都分公司存在虚假病例收集、虚假科普项目、开展宴请及娱乐活动、违规开展科室会等行为。实际上,销售费用一直被认为是医药企业可能进行商业贿赂的“重灾区”。近年来,新天药业销售费用整体呈下降走势,不过仍持续处于高位,2022—2024年销售费用率均在40%以上。此外,公司业绩也不理想,已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被举报向超百名医生行贿
举报材料称,新天药业成都分公司存在多项违规行为,涉嫌向四川省内37家医疗机构超百名医生行贿。
诸如,根据举报材料,新天药业成都分公司被曝收集虚假病例。公司通过向日葵联盟App给医生分配问卷调查项目的方式向用药医生输送利益,四川地区共涉及15家医院55位医生,据不完全统计金额约7.26万元。同时,公司被曝存在虚假科普项目,指通过微信小程序“朵儿互联网医院”向医生分配科普项目,以此输送利益,科普文章500元/条,科普视频1000元/条,共涉及6家医院12名医生,据不完全统计金额约2.3万元。
举报材料提到,公司鼓励员工不定期组织医生及医生家属开展宴请或者娱乐活动,如吃饭、采摘、扎染、包场电影院观影等,并在活动中用公司制作的PPT宣传药品,鼓励医生在处方中多使用公司药品。据不完全统计,此类活动在2025年1—4月四川共举办了19场,涉及41家医院。同时,公司存在违规开展科室会或摆拍科室会的行为,通过伪学术给“带金销售”披上“合法”的外衣,公司高层暗示员工PS会议相关材料,医药代表通过赠送礼品邀请医生配合参与拍照,播放公司的PPT,摆放公司的宣传资料即可完成一场会议报销。
此外,举报信还称公司还不定期给医生邮寄礼品以及支付超标的线上讲课费等。
针对这一举报情况,根据网传截图,四川省卫健委下发了《关于对举报材料进行核查的通知》,通知显示,其收到举报信,其中反映“部分医疗机构医生涉嫌收受商业贿赂”等线索。要求相关机构组织核查,对发现违反卫生健康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查处。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应保持客观态度。如上述举报内容属实,对企业而言,会损害其品牌形象和声誉,将面临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还可能导致股价下跌,影响投资者利益。对医疗行业来说,破坏了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更可能影响临床用药安全与患者权益,让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公正性和专业性产生质疑。
北京商报记者尝试联系四川省卫健委医疗应急处相关负责人,不过对方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销售费用率超40%
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等行为往往藏匿在销售费用中。
自2022年底,新天药业开启研产销体系改革后,公司销售费用已连续两年下降,不过,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仍维持在高位。数据显示,2022—2024年,新天药业销售费用分别为5.32亿元、4.38亿元、3.72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8.93%、45.86%、43.34%。
销售费用构成上,2024年,新天药业在职工薪酬及福利、市场开发与推广费投入的费用最多,分别为1.95亿元、1.26亿元。不过,与上年同期相比,职工薪酬及福利出现大幅增加,而市场开发与推广费出现大幅下降,上年同期分别为5858.99万元、3.0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公司销售人员数量同比下降,由2023年末的1206人下降至2024年末的1049人。
此外,2024年,新天药业会议费、广告宣传费在千万元以上,分别为1111.32万元、1026.05万元;其中会议费大涨,上年同期为277.15万元。此外,公司销售费用还包括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促销活动费、办公用品、房租及通讯费、咨询服务费。
邓勇表示,之所以医药企业销售费用成为商业贿赂“重灾区”,首先是由于医药产品的专业性强,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消费者(患者)在药品选择上依赖医生等专业人员的建议,药企为使产品更多地被使用,有动力通过销售费用向相关人员进行利益输送。
邓勇指出,目前商业贿赂手段日益隐蔽,如通过赞助科研经费、学术会议费等形式进行利益输送,难以从正常的销售费用中准确甄别。同时,医药行业涉及众多企业、医疗机构和人员,监管资源有限,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和成本。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防范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情况需要政府、企业、医疗机构和医生、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全社会的共同治理,才能有效地遏制医药企业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2022—2024年,新天药业研发费用分别约为2158万元、3813万元、4047万元,虽然持续上涨,但与高企的销售费用相比,新天药业研发费用略显“吝啬”。
业绩连降两年
目前,新天药业还面临着不小的业绩压力。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新天药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88亿元、9.54亿元、8.58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12亿元、0.81亿元、0.52亿元。营收、净利均出现持续下降。
资料显示,新天药业专注于中成药新药,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主要从事以妇科类、泌尿系疾病类用药为主,且涵盖口腔类、乳腺甲状腺类、抗感冒类、清热类、补血类、心血管疾病类、抗肿瘤类等领域疾病用药的中成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
新天药业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近年来,整个中药行业产品供需关系面临短期波动,同时因原材料持续上涨,对中药企业当期经营业绩形成一定压力。
今年一季度,新天药业净利同比降逾七成。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新天药业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1.93亿元,同比增长8.93%;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418.75万元,同比下降73.11%。
针对公司相关情况,新天药业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
【2025-05-29】
新天药业深陷“举报门”:医药合规底线如何守住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
一封业内流传的举报信再次引爆医疗腐败话题。
近日,四川省卫健委下发的《关于对举报材料进行核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流出,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根据《通知》,四川省卫健委收到举报信,其中反映“部分医疗机构医生涉嫌收受商业贿赂”等线索,涉及30余家医疗机构的超百名医生。被举报对象为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连日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多方的回应证实了此份文件的真实性,且不少业内人士指出,针对该事件进展,预计很快会有相应处置结果。
此次,涉事企业新天药业成立于1995年8月,2017年5月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交易。根据官方信息,新天药业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药制药企业,主要从事泌尿系统疾病类、妇科类及其他病因复杂类疾病用药的中成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
米内网数据显示,新天药业在2023年妇科用中成药医院端销售排名第二,2023年妇科用中成药药店端销售排名第八,综合(医院端+药店端)排名第二。
而这背后,有着新天药业高额的销售费用。尽管2022年底,新天药业开启研产销体系改革,财报数据显示,其销售费用连续两年实现同比超15%的下降,但2024年其销售费用仍高达3.72亿元,占当年营收比例43.34%。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创新药企业,新天药业2024年的研发费用仅为4047.39万元,占总营收的4.72%。
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统筹部署下,反腐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严厉打击“带金销售”等违规手段。合规经营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高额的销售费用
根据上述《通知》,四川省卫健委要求成都市、自贡市、泸州市等地卫健委及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多家单位进行核查,对发现违反卫生健康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查处,并于2025年5月25日前将办理情况上报。
《通知》显示,被举报对象新天药业成都分公司通过虚假病例收集、虚假科普项目、宴请医生及家属、邮寄礼品、超标讲课费等方式进行利益输送,共涉及37家医疗机构超百名医生。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式都较为隐匿,比如在虚假病例收集方面,新天药业通过某APP向医生分配问卷调查项目,每份问卷调查大约13个题,仅需1分钟便可完成,完成后医生可获取300元的调查费用。
再如,在超标支付讲课费方面,新天药业每月会举办线上会议约10场,每场会议包含主席/主持,讲者,讨论嘉宾。其中,主持1-5分钟获2000-5000元;讨论约5分钟获500-1500元,远高于行业标准。
针对这些举报事实,举报信还附带了平台结算情况、会议资料、医生信息等相关图文证据,但这些附件并未流出。
新天药业多次对媒体回应称,据业务部门初步了解,公司运营合规正常,举报信中有内容不实,公司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后续有新情况将及时披露。
业内将焦点聚焦到了新天药业高额的销售费用上。根据年报,自2022年底新天药业开启研产销体系改革,市场营销体系分别设立了营销业务中心、营销运营中心、商务中心等主要运营机构。目前主要品种在临床用药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应规模的市场,领先品种年销售规模已达到2-5亿元不等。
销售费用在2022年调整之后有所下降,但占营收比例仍然较高。财报显示,2022年,新天药业销售费用为5.32亿元,占总营收的48.93%。2023年和2024年,新天药业销售费用分别为4.38亿元和3.7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7.79%和15.06%,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45.86%和43.34%。
有业内专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整个行业看,高销售费用率背后,往往暗藏商业贿赂风险与经营合规隐患,当然不排除其中也有行业特性与市场竞争等所必需的支出。
“其实无论是对药企还是其他企业来说,销售费用本身的解释难度比较大。在经销商层级相对较多,经销商较为复杂的背景下,因复杂的经销商网络及部分经销商的配合度问题,加之商业秘密保护的需求,导致部分发票、流向单等关键资料难以获取。”该业内人士认为。
需要指出的是,新天药业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及福利、会议费均大幅增加。其中,2024年职工薪酬及福利达1.95亿元,而去年为5858.99万元,同比增超230%。与此同时,销售人数同比减少约13%,由2023年底的1206人减少至2024年末的1049人。
会议费则由2023年的277.15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111.32万元,同比增长约300%。另外,2024年新天药业市场开发与推广费为1.26亿元,2023年则为3.04亿元,同比减少约58%。
在研发方面,2024年的研发费用仅为4047.39万元,占总营收的4.72%,同比增长6.13%。而研发人员则由2023年末的213人减少至2024年末的160人,同比下降约25%。
整体来看,新天药业业绩在2022年到达高点,随后开始下滑,2023年-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9.54亿元、8.58亿元,同比下滑12.29%、10.1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87.11万元、5232.29万元,同比下降27.48%、35.30%。
合规是底线
在近日的答投资者问中,新天药业强调了2025年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将推进落实成本与费用管控目标,将“降成本、控费用”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同时,持续加大医院端临床销售渠道能力及产品终端医院的覆盖能力,将妇科系列主打品种通过“临床疗效+品牌打造+梯队组合”进一步做大做强。
不难发现,新天药业的改革仍在继续,强调控费和市场推广。而此次举报事件让业内更为关注新天药业的合规经营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对包括新天药业在内的医药企业而言,在相关战略落地实施的过程中,合规经营是必然要坚守的底线。
医药行业具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特点。医药代表、医药招标、医疗器械采销、医保支付等环节的腐败风险点分布广泛,导致权力寻租、收受回扣、行贿受贿等情况难以禁绝。近年来,相关部门持续加大打击力度,深入整顿医药领域乱象。
根据国家监察委员会在2024年12月底公开的《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在医药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处分4万人,移送检察机关2634人。其中,留置处级以上干部675人。
受贿与行贿是腐败的一体两面,行贿不查,受贿不止。因此,相关部门强调行贿受贿一起查,不仅要让贪腐者付出代价,还要让“围猎者”得不偿失。只有坚持对行贿行为的精准打击、有效打击,才能溯本清源。
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医药反腐将推动药企重视市场营销和推广方式的合规性,加速采用更多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市场活动,抓住行业洗牌的机会,关注患者教育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另一方面,中纪委今年2月发文指出严肃查处违规受礼行为。违规受礼行为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财物;二是收受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财物;三是以讲课费、课题费、咨询费等名义变相受礼。
实践中,违规受礼行为与受贿行为、受贿犯罪经常交织在一起,区分的核心看是否存在谋利事项,即是否具备权钱交易的本质特征。若无具体谋利事项,则一般定性为违规受礼;若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且收受的财物价值达到刑事追诉标准的,构成受贿犯罪;未达刑事追诉标准的,则构成受贿行为。
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各医疗机构可以建立“阳光采购”“阳光用药”“阳光物流”等制度;同时,完善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探索建立医务人员不良记录制度,深化医德医风建设。
【2025-05-29】
“百名医生收受商业贿赂”,多方回应
【出处】现代快报【作者】现代快报
近日,四川30余家医疗机构超百名医生遭举报收受一上市药企商业贿赂,四川省卫健委就此发核查通知。5月28日、29日,现代快报记者致电涉事的多家医院,其中,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回应称,院方正在调查此事,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机关纪委工作人员表示,事情还在核查当中,涉事医生目前并不在岗。
2025年5月中旬,一封名为《关于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向医生输送商业贿赂的举报信》引发热议。对此,四川省卫健委下发核查通知称,近期收到举报信,其中反映了“部分医疗机构医生涉嫌收受商业贿赂”等线索,涉及30余家医疗机构的超百名医生。通知要求成都市、资阳市等多地卫生健康委,以及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多家单位组织核查,对发现的违规行为依法查处。
5月28日、29日,现代快报记者致电涉事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安市人民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绵阳市人民医院、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院方正在调查此事,一旦查明确有违规违法行为,将会严肃处理。广安市人民医院值班人员则表示“不了解此事”。内江市人民医院表示“在调查当中,具体要等四川省卫健委的处理决定”。此外,记者还联系了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该局机关纪委工作人员称,目前正在对此事进行核查,涉事医生目前已不在岗。记者追问上百名医生是否均已不在岗,该工作人员没有透露。
5月29日上午,现代快报记者先后致电贵阳新天药业和四川省卫健委。新天药业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对于举报事宜“已经全部知晓”,但不会透露具体情况。四川省卫健委医政处、医疗应急处的电话均无人接听。
公开信息显示,贵阳新天药业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现代中药制药公司,同时也是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贵州省重点扶持单位、全国民族药定点生产企业。
【2025-05-29】
新天药业被举报商业贿赂超百名医生 销售人员降13%薪酬反增232%
【出处】长江商报
当前,新天药业(002873.SZ)陷入商业贿赂漩涡。
5月27日,网上流传一份四川省卫健委下发的《关于对举报材料进行核查的通知》。通知显示,四川省卫健委近期收到举报信,反映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存在商业贿赂行为,涉及37家医疗机构的超百名医生。
5月27日,有媒体致电四川省卫健委医疗应急处,对方工作人员表示此事正在调查中。
同日,长江商报记者向新天药业发去采访函,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5月28日,新天药业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已经关注到网传的相关内容。根据业务部门的初步了解,公司运营合规,相关信息存在内容不实,公司正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公司舆情预案已经启动。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23年和2024年,新天药业销售费用分别为4.38亿元和3.7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7.79%和15.06%,分别为同期营业收入约46%和43%。
2024年,新天药业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及福利达1.95亿元,较上年同期5858.99万元大幅增长约232%。然而,2024年年末,新天药业销售人员为1049人,同比下降约13%。
自称举报相关信息内容不实
5月27日,网上流传一份四川省卫健委下发的《关于对举报材料进行核查的通知》。通知显示,四川省卫健委近期收到举报信,反映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存在商业贿赂行为,涉及37家医疗机构的超百名医生。
据《通知》,四川省卫健委近期收到举报信,其中反映了“部分医疗机构医生涉嫌收受商业贿赂”等线索。其要求成都市、自贡市、泸州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南充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眉山市、资阳市卫生健康委,以及省中医药管理局、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组织核查,对发现违反卫生健康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查处,并在2025年5月25日前向该委医疗应急处报送办理情况。
根据举报信,新天药业成都分公司的违规行为包括借虚假病例收集、虚假科普项目向用药医生输送利益;鼓励员工不定期组织医生及医生家属开展宴请或者娱乐活动;违规开展科室会或摆拍科室会;不定期给医生邮寄礼品,以及超标的线上讲课费等。
5月27日,有媒体致电四川省卫健委医疗应急处,对方工作人员表示此事正在调查中。
同日,长江商报记者向新天药业发去采访函,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5月28日,新天药业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已经关注到网传的相关内容。根据业务部门的初步了解,公司运营合规,相关信息存在内容不实,公司正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公司舆情预案已经启动。
2017年5月,新天药业上市,是贵州省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中药制药企业。
业绩方面,2022年,新天药业实现营业收入10.88亿元,同比增长12.15%;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12.11%,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2023年和2024年,新天药业营业收入分别为9.54亿元、8.5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2.29%和10.11%;净利润8087.11万元和5232.29万元,同比分别下降27.48%和35.30%。
其中,对于2024年业绩下滑,新天药业表示,是受到公司内部改革及医药环境变化影响。
2025年一季度,新天药业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8.93%;净利润418.75万元,同比下降73.11%。
销售费占营收超40%
2024年年报中,新天药业介绍,自2022年开始,公司对市场营销体系进行了改革与调整,结合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重点,对架构调整与团队建设、产品经理系统化培训、产品与市场策略、品牌推广培训、市场协同、员工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新天药业表示,本次营销体系改革主要基于进一步推进规模效应下的市场营销体系“降本增效”,加强营销团队及产品营销推广的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等相关市场策略部署。
2017年上市当年,新天药业销售费用达3.86亿元,占同年营业收入6.82亿元比例约为57%。
2018年至2020年,新天药业销售费用居高不下,均超过3亿元。
2021年和2022年,新天药业销售费用分别为4.72亿元和5.32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均约为49%。
2023年和2024年,新天药业销售费用分别为4.38亿元和3.7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7.79%和15.06%,虽连续两年下降,但占营业收入比例依然较高,分别约为46%和43%。
新天药业表示,从结果来看,现阶段销售费用率的下降已反映了改革成果逐步显现,未来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和OTC市场占比的进一步提升,营销体系改革降本增效取得的成效将会进一步巩固。同时,公司对营销费用的管控与考核将作为长期的战略目标也在持续推进。
2024年,新天药业销售费用中,花费最大的分别为职工薪酬及福利、市场开发与推广费和会议费。其中,职工薪酬及福利达1.95亿元,较上年同期5858.99万元大幅增长约232%。
然而,2023年和2024年年末,新天药业销售人员分别为1206人和1049人。公司2024年在职工薪酬及福利大幅上涨之时,销售人员数量却下降约13%。
一位行业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新天药业或在“报行合一”等政策的要求下将推广费用透明化,“企业需通过正规化薪酬支出替代隐性推广成本,导致薪酬占比被动上升”。
2024年,新天药业市场开发与推广费达1.26亿元,与上年同期3.04亿元相比减少约58%。
同时,新天药业2024年会议费达1111.32万元,与上年同期277.15万元相比增长约3倍。
2023年和2024年,新天药业业绩虽在下滑,但研发费用分别为3813.46万元和4047.3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6.67%和6.13%。然而,截至2024年年末,新天药业研发人员为160人,较上年同期213人下降24.88%。
在此情况下,新天药业2024年的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达1834.41万元,较上年同期2119.84万元下降约13.5%。
此外,研发费用中,新天药业2024年委外研发费达980.36万元,较上年同期465.12万元增长约111%。
【2025-05-28】
新天药业回应“贿赂多位医生”传闻:相关信息存在不实,正积极配合调查
【出处】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近日,网络曝光了一份四川省卫健委下发的《关于对举报材料进行核查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中称,四川省卫健委近期收到举报信,其中反映了“部分医疗机构医生涉嫌收受商业贿赂”等线索。其要求成都市、自贡市、泸州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南充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眉山市、资阳市卫生健康委,以及省中医药管理局、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组织核查,对发现违反卫生健康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查处。文件中提到被举报对象为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涉及医院共37家,分布在四川省内多地。
5月28日,四川省卫健委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该文件属实,属于该单位正常工作流程,该文件是要求对举报信息进行核查,目前相关核查工作正在开展中。
被举报的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系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分支机构,后者于2017年5月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交易,股票简称新天药业,股票代码002873。据介绍,新天药业公司属于医药制造业的中成药生产行业,拥有通过GMP认证的硬胶囊剂、合剂、颗粒剂、凝胶剂、片剂、糖浆剂、酒剂、露剂等八个剂型生产线及中药饮片A线、B线两条饮片生产线。
5月28日,新天药业证券部工作人员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已经关注到网传的相关内容。根据业务部门的初步了解,公司运营合规,相关信息存在内容不实,公司正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公司舆情预案已经启动。相关新闻报道是否会影响到企业业务?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后续有新的情况,会及时向市场发布,暂时没有更多信息。
记者查询新天药业公司披露数据,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11%,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大减35.3%。
【2025-05-28】
新天药业分公司被举报大范围行贿医生
【出处】经济观察网
5月27日,界面新闻报道称,四川省卫健委近期收到举报信,反映当地部分医疗机构医生涉嫌收受商业贿赂,被举报对象为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下称新天药业),以及30余家医疗机构的医生。
27日晚,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亦出现落款为四川省卫健委的文件《关于对举报材料的进行核查的通知》及附件,附件为举报信形式,列举了新天药业的商业贿赂的对象,包括四川省内的绵阳、广安、遂宁、宜宾、成都等地医院。
网传举报信称,新天药业通过虚假病例收集、虚假科普项目向用药医生输送利益;鼓励公司员工不定期组织医生及医生家属开展宴请或者娱乐活动;违规开展科室会或摆拍科室会,“通过伪学术给带金销售披上合法的外衣”,支付超标的线上讲课费,以及以现金方式鼓励医生多开处方药品。举报信还提到新天药业区域经理兼学术经理等公司人员姓名,以及具体药品“坤泰胶囊”。
根据新天药业(002873.SZ)2024年年报披露,该公司目前主要从事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古代经典名方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特别关注女性青春与健康维护、男性健康、生殖系统疾病等细分市场,已实现相关系列产品线的联动发展格局。公司旗下和颜坤泰胶囊、坤立舒苦参凝胶、宁泌泰宁泌泰胶囊、即瑞夏枯草口服液等多个主打品种均为国内独家品种和国家医保目录品种,凭借突出的临床疗效,已经实现单品过亿的市场规模。
新天药业年报称,坤泰胶囊为妇科类产品,是用于“卵巢功能衰退”相关临床症状改善(含更年期综合征相关临床症状改善)的纯中药专利产品,治疗机理清楚,疗效显著。据米内网数据显示,坤泰胶囊在2023年妇女更年期中成药医院端、零售端均排名第一。在品牌TOP10排行榜中,和颜坤泰胶囊作为独家品种,位列前三。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新天药业营收为8.58亿元,净利润为0.52亿元,销售费用为3.72亿元,研发费用约0.4亿元。公司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为43%,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为4.6%。2024年公司妇科类产品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约71%。
据新天药业披露,公司实控人董大伦现年61岁。1984年7月至1992年6月先后任贵阳生物化学制药厂工程师、厂长;1992年7月至2002年12月先后任新天智药法定代表人、经理、执行董事,2005年5月至今任新天制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截至5月28日午间,新天药业尚未公开回应“行贿举报”,中午收市时新天药业报收8.85元,下跌2.43%。
【2025-05-26】
新天药业2024年全年每10股派0.6元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30日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财经讯 新天药业发布公告,公司2024年全年权益分配实施方案内容如下:以总股本23529.78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6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1411.79万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26.98%,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5月30日,除权除息日为6月3日。据新天药业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称,公司营业收入8.58亿元,同比下降-10.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32.29万元,同比下降-35.30%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24元,去年同期为0.35元。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中成药新药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坤泰胶囊、苦参凝胶、调经活血胶囊、宁泌泰胶囊、热淋清片、夏枯草口服液、黄柏胶囊、感冒止咳胶囊、当归益血口服液、龙掌口含液、欣力康胶囊、欣力康颗粒。(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5-25】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5月19日-5月25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002.922025-5-232993.36--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茎木类3.603.252025-5-251732.88--动物类-2.50-2.772025-5-253390.35--矿物类-0.95-0.952025-5-253745.40--全草类0.580.042025-5-251453.24--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19-1.132025-5-251770.13--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22】
新天药业(截止2025年5月20日)股东人数为22208户 环比增加0.90%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5月22日,新天药业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5月2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22208人,较上期(2025-05-09)增加198户,环比增长0.90%。从持仓来看,新天药业人均持仓1.08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1.08万股,环比下降0.89%,户均持股趋向分散。一般而言筹码趋于分散,不利于股价走强。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5-18】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5月12日-5月18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小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1.533.462025-5-153001.61--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动物类-0.23-0.322025-5-183477.29--全草类-0.21-0.832025-5-181444.81--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09-1.662025-5-181773.45--茎木类-0.01-1.342025-5-181672.60--矿物类0.000.002025-5-183781.30--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13】
新天药业(截止2025年5月9日)股东人数为22010户 环比减少0.40%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5月13日,新天药业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5月9日,公司股东人数为22010人,较上期(2025-04-30)减少88户,环比下降0.40%。从持仓来看,新天药业人均持仓1.08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1.08万股,环比增长0.40%,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5-11】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5月5日-5月11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小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1.240.542025-5-92954.31--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全草类-0.33-0.622025-5-111447.88--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23-1.982025-5-111774.98--动物类-0.07-0.132025-5-113485.32--茎木类0.00-2.182025-5-111672.71--矿物类0.000.002025-5-113781.30--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06】
新天药业(截止2025年4月30日)股东人数为22098户 环比减少0.90%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5月6日,新天药业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4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22098人,较上期(2025-04-18)减少200户,环比下降0.90%。从持仓来看,新天药业人均持仓1.08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1.07万股,环比增长0.91%,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