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597 金禾实业 更新日期:2025-05-24◇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食品添加剂、日化香料、大宗化学品、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
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食品制造 | 275301.45| 74755.33| 27.15| 51.91|
|基础化工 | 204784.28| 13067.95| 6.38| 38.62|
|其他 | 48327.12| 13880.71| 28.72| 9.11|
|贸易 | 1903.74| 65.59| 3.45| 0.36|
├────────────┼─────┼─────┼───┼──────┤
|食品添加剂 | 275301.45| 74755.33| 27.15| 51.91|
|大宗化学品 | 181759.15| 12917.96| 7.11| 34.27|
|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 | 23025.13| 149.99| 0.65| 4.34|
|其他 | 21351.90| 7089.56| 33.20| 4.03|
|电 | 16106.29| 4184.43| 25.98| 3.04|
|医药中间体 | 10868.93| 2606.71| 23.98| 2.05|
|贸易 | 1903.74| 65.59| 3.45| 0.36|
├────────────┼─────┼─────┼───┼──────┤
|内销 | 433041.18| 77462.57| 17.89| 81.66|
|外销 | 97275.41| 24307.02| 24.99| 18.34|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食品制造 | 133740.03| 36247.66| 27.10| 52.69|
|基础化工 | 94794.23| 9840.94| 10.38| 37.35|
|其他业务 | 24375.59| --| -| 9.60|
|贸易 | 918.53| --| -| 0.36|
├────────────┼─────┼─────┼───┼──────┤
|食品添加剂 | 133740.03| 36247.66| 27.10| 52.69|
|大宗化学品 | 83915.20| 10054.69| 11.98| 33.06|
|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 | 10879.03| --| -| 4.29|
|其他业务 | 10624.00| --| -| 4.19|
|电 | 7830.90| --| -| 3.09|
|医药中间体 | 5920.68| --| -| 2.33|
|贸易 | 918.53| --| -| 0.36|
├────────────┼─────┼─────┼───┼──────┤
|内销 | 210452.32| 40035.39| 19.02| 82.91|
|外销 | 43376.06| 12207.79| 28.14| 17.09|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食品制造 | 288952.17| 94671.39| 32.76| 54.41|
|基础化工 | 194172.30| 15644.54| 8.06| 36.56|
|其他 | 47522.24| 14235.98| 29.96| 8.95|
|贸易 | 464.88| 89.07| 19.16| 0.09|
├────────────┼─────┼─────┼───┼──────┤
|食品添加剂 | 288952.17| 94671.39| 32.76| 54.41|
|大宗化学品 | 177147.38| 18085.77| 10.21| 33.35|
|其他 | 21645.45| 6959.83| 32.15| 4.08|
|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 | 17024.93| -2441.23|-14.34| 3.21|
|电 | 14040.08| 3709.49| 26.42| 2.64|
|医药中间体 | 11836.71| 3566.66| 30.13| 2.23|
|贸易 | 464.88| 89.07| 19.16| 0.09|
├────────────┼─────┼─────┼───┼──────┤
|内销 | 408947.57| 82462.57| 20.16| 77.00|
|外销 | 122164.02| 42178.42| 34.53| 23.00|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食品制造 | 150854.05| 51273.52| 33.99| 56.40|
|基础化工 | 94041.50| 5353.92| 5.69| 35.16|
|其他业务 | 22586.49| 7526.54| 33.32| 8.44|
├────────────┼─────┼─────┼───┼──────┤
|食品添加剂 | 150854.05| 51273.52| 33.99| 56.40|
|大宗化学品 | 85378.56| 6998.16| 8.20| 31.92|
|其他业务 | 9993.75| --| -| 3.74|
|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 | 8662.94| -1644.24|-18.98| 3.24|
|电 | 6579.25| --| -| 2.46|
|医药中间体 | 6013.49| --| -| 2.25|
├────────────┼─────┼─────┼───┼──────┤
|内销 | 197458.98| 37694.18| 19.09| 73.82|
|外销 | 70023.06| 26459.81| 37.79| 26.18|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化工行业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所属行业概况
公司主要从事食品添加剂、日化香料、大宗化学品、中间体研发、生产和销售,主
要产品包括甜味剂、香精香料、大宗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
等。公司依托大宗化学品为主要原材料,打造了垂直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产业布局,
产业链不断向下游纵向延伸拓展,构建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战略性产业体系,
形成了面向食品饮料、日用消费以及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平台,致力于满足人类
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对先进制造领域所需关键材料的需求。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与代码》(JR/T0020—2024)规定
,本公司食品添加剂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已大于50%,因此公司所属行业为食品制
造业(代码C14)。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所处的行业未发生变化。
(二)行业发展状况
1、甜味剂行业
甜味剂是食品添加剂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食品饮料提供甜味,同时减少糖分
和热量的摄入。甜味剂产品的分类可以根据来源、营养价值和化学结构进行划分,
主要包括天然甜味剂、人工合成甜味剂以及功能性糖醇和稀有糖。
天然甜味剂主要包括植物提取甜味剂、糖醇类甜味剂和稀少糖类甜味剂等:甜叶菊
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甘草提取物等植物提取甜味剂凭借天然来源优势,展现出
高于蔗糖数百倍的甜度系数,其安全性和健康属性深受市场认可。糖醇类甜味剂如
木糖醇、赤藓糖醇、甘露醇等以及稀少糖类甜味剂如阿洛酮糖、塔格糖等,通过天
然糖类物质转化或生物发酵工艺制成,在保持适度甜度的同时,具有低热量、防龋
齿等特性,成为健康食品配方的重要载体。
人工合成甜味剂包括高倍甜味剂和低倍甜味剂,如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
蜜、三氯蔗糖等,这些甜味剂的甜度能够达到蔗糖甜度的几十倍到几千倍甚至更高
,且几乎不提供热量,广泛应用于饮料、糖果、烘焙食品等。山梨糖醇、异麦芽糖
醇等,它们的甜度接近或略低于蔗糖,但提供一定的热量。
全球健康消费趋势的深化正持续重塑甜味剂行业格局,消费者对低糖理念的认同推
动甜味剂需求进入新阶段。人工合成甜味剂凭借其稳定的物化特性与高性价比优势
,在食品工业中保持基础性地位。天然甜味剂则逐渐从细分市场向主流领域渗透,
其原料来源的可追溯性与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性,正在重构价值链竞争维度。两类
产品的互补发展为甜味剂市场开拓出了多元化的增长路径与可持续的发展纵深。
在全球范围内,甜味剂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全球甜味剂市场趋势与展望报告
(2024-2029)》,在全球范围内,甜味剂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天然
甜味剂市场将保持 15%以上的年增长率。而据《中国甜味剂市场深度分析报告(20
24年版)》显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消费市场之一,对甜味剂的需求也在不
断攀升,国内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元大关。
2、香精香料行业
香精香料是一类用于赋予产品特定香气的物质,它们在食品、饮料、化妆品、香水
、家居清洁产品等多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香气物质可以是天然提取的,
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或者是两者的混合。
天然香精香料通常来源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植物来源的香精香料可能来自花、
叶、果实、树皮、根或种子等部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提取得到。例如,玫瑰油
是通过蒸馏玫瑰花瓣得到的,而柑橘类的精油则是通过压榨果皮提龋动物来源的香
精香料,如麝香,通常来源于动物体内的腺体分泌物。微生物来源的香精香料则是
通过发酵等生物技术工艺生产的。
合成香精香料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得的,它们可以模仿天然香气,或者创造全
新的香味。合成香精香料的生产不受自然资源限制,成本相对较低,且能够大规模
生产。此外,合成香精香料的质量和产量相对稳定,不受季节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香精香料行业作为核心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动力源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
化。消费者对个性化体验、天然成分及可持续解决方案的追求,促使行业竞争方向
发生转变:天然香精通过生物技术强化健康属性,合成香精则持续优化环保工艺与
安全标准,共同推动产品体系向更精细的方向发展。在此进程中,中国企业通过技
术研发能力提升与全球市场资源整合,逐步突破高端香型技术壁垒,依托绿色生产
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不断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
依据国际香料协会(IFRA)发布的《全球香精香料行业年度报告(2024)》,全球
香精香料市场规模已超过千亿美元,且预计未来几年将以5%左右的年增长率持续增
长。在日化领域,消费者对香水、护肤品等产品的香味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香精
香料在该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在食品领域,天然、健康的香精香料需求不断增加,
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追求。
3、基础化工行业
基础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具备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
多、关联覆盖广的特点,其发展态势与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随着市场环境不断
变化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化工行业迎来一系列关键转型与升级,共同推动
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升级。
大宗化学品是基础化工领域的核心构成,聚焦乙烯、甲醇、硝酸、纯碱、硫酸等通
用性强、生产规模庞大的基础化学品。这类产品具有需求刚性强、市场稳定性高的
特性,下游广泛覆盖塑料、纺织、农业、建筑、汽车等传统工业领域,其发展主要
依赖汽车制造、基建投资、包装消费等终端产业的增长驱动。近年来,行业通过数
字化改造提升能效水平,结合环保政策推动的清洁生产工艺革新,进一步强化了其
作为现代工业基石的地位。
化学新材料聚焦具有特殊功能或卓越性能的创新材料研发,与大宗化学品成熟的产
业体系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典型代表包括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的超高纯电子级氢氟
酸、新能源电池材料及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等。这类材料主要服务于电子信息、生物
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新兴产业的快速
扩张,高性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生物基材料等领域将释放显著增长潜力,而国
产化替代进程的加速推进,正催生行业新的增长极。
面对市场需求升级,基础化工行业正呈现"传统产业筑基、新兴领域突破"的双轨发
展态势:在大宗化学品领域,企业持续发挥规模化生产优势,夯实产业基础保障能
力;在化学新材料研发方向,行业着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重点推进新能源材料、
半导体专用化学品等战略性功能材料的创新研发,这些高附加值领域正成为重塑产
业竞争格局的关键突破口。着眼未来,行业将依托大宗产品的稳定支撑体系,加快
在电子化学品、生物基材料等战略节点的技术突破,促进基础化工与先进材料制造
的产业链协同创新,逐步构建起技术密集、环境友好、效益显著的现代化工产业新
生态。
二、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依托多年的技术积累,通过持续研发创新和产业链整合在多个细分领域建立了
显著的竞争优势。食品添加剂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三氯蔗糖、安赛蜜、甲乙基
麦芽酚,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化工领域,公司从氨醇联产大宗
化学品起步,逐步发展成20+种大类产品的产业格局,在华东销售半径内具有显著
产销优势。
在深化核心业务布局的过程中,公司在甜味剂与香精香料领域同步发力:甜味剂业
务通过优化三氯蔗糖、安赛蜜等合成产品的生产工艺巩固了成本优势,并凭借先进
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甜菊糖等天然甜味剂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取得显著成果,公
司的酶改甜菊糖产能已扩至1200吨/年且获得FDA-GRAS认证,成功进入各大健康食
品饮料企业供应链。香精香料业务则以佳乐麝香等日化香料主导市场,同时开发出
开司米酮、高纯度圆柚酮、瓦伦西亚橘烯等高端萜类香料,通过卓越的品质获得国
际知名香精香料企业合作,行业竞争力持续攀升,稳居市场前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
1、2024年4月11日,公司年产15000吨安赛蜜项目取得了滁环办复[2024]90号环评
批复。
2、2024年7月19日,公司1500吨/年生物发酵类产品(一期阿洛酮糖)技改项目取
得了来环审[2024]39号环评批复。
3、2024年11月16日,公司10000吨/年生物绿色制造健康产业项目取得了来环审[20
24]69号环评批复。
4、2024年11月22日,公司年产20万吨年产20万吨合成氨粉煤气化替代落后工艺项
目取得了滁环办复[2024]296号环评批复。
5、2024年6月18日,金轩科技年产10000吨双氯磺酰亚胺项目取得了滁环办复[2024
]160号环评批复。
6、2024年7月31日,金轩科技年产4500吨佳乐麝香溶液扩建项目取得了滁环办复[2
024]191号环评批复。
7、2024年10月18日,金轩科技年产8万吨电子级双氧水项目取得了定环函[2024]32
号环评批复。
从事氯碱、纯碱行业
公司子公司金轩科技氯碱产业布局以定远县盐化工业园为核心,结合国家双碳政策
,利用金禾实业的研发优势,推动绿色工艺改进,节能降耗,2024年度能耗指标符
合行业标准。金轩科技电价按照市场价格购买,电价政策和价格对公司营业成本产
生一定影响。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创新与研发优势
金禾实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凸显核心竞争力,公司不仅拥有多个科技创新载体
和高素质干部队伍,还构建了一体化研发平台,涵盖从前端研发到产品应用的全过
程。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工艺改进,在食品添加剂生产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并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如三氯蔗糖、安赛蜜等产
品的生产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此外,公司积极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研发,与高
校等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利用外部研发资源,加速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进一步巩
固了在行业中的技术优势。
公司正积极探索AI技术在生产研发中的应用场景,以推动技术创新与业务发展的深
度融合,提升内部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2、产业链协同与成本领先优势
公司通过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张,成功构建了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布局。公司以
煤炭、硫磺、矿盐、生物质等为基础,深化产业链布局,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提高
了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同时,公司依托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实现了资源的循环
利用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显著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和能源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和经济效益。公司产业链协同效应不仅增强了公司的成本优势,还提升了市场中的
竞争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矗
公司从合成氨产品开始,沿着产业链方向不断延伸,积极向食品添加剂领域转型拓
展,全面提高资源、能源自给率,实现基础化工产品与食品添加剂产品之间的产业
链一体化,形成纵向稳定供应的产业格局。此外,公司还通过定远循环经济产业园
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形成上下游协同效应,促进公司未来
长远稳定发展。
3、品质管控与品牌优势
公司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采用高标准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公司主要产品通过了多项国际认证,如ISO14001、ISO9001、ISO4500
1等,食品添加剂系列产品还通过了 ISO22000、Kosher、Halal、FSSC- 22000等认
证,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高标准要求。
同时,公司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升研发技术、产品质量、销售服务及需求响应能
力,全方位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京达”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客户
覆盖率持续提升,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信誉度,为公司赢得了广泛的市场
认可和客户信赖。公司凭借自身的核心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理念、过硬的产品质
量及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已快速成
长为细分行业中较具规模、较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4、突出的规模优势
公司甜味剂和香精香料等主要产品的产能规模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部分大宗化学
品的产能规模在华东区域也占有较大的份额。大规模的生产不仅有助于公司发挥规
模效应,有效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与能源成本,还显著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
力和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在市场开拓过程中,公司的规模优势凸显了其良好的
履约能力和品牌知名度,增强了获取订单的能力,巩固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公司
通过不断扩大产能和优化生产流程,进一步提升了其在行业中的规模优势和市场竞
争力。
5、客户资源与人才保障优势
公司拥有优质的高端客户资源,产品面向全球市场,成功开拓了众多优质高端客户
资源,主要客户涵盖饮料、调味品、健康食品、功能性食品等领域的知名食品饮料
制造企业。与下游客户的长期稳定合作,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
力,也为公司带来了持续稳定的订单和收入来源。同时,公司拥有高素质的管理团
队和研发团队,具备丰富的生产管理、品质管控、产品研发以及项目建设等实践经
验,对食品添加剂行业有深刻地理解,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模式。
公司围绕人才需求目标,制定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储备人才干部,并适时推出
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措施,激发人才队伍干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人才队伍
的稳定。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企业长久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金禾实业紧紧围绕“绿色化学+合成生物学”双轮驱动战略,深化“美好
生活”与“先进制造”两大产业布局,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持续推进技术创
新、产业升级和全球化拓展。公司以“夯实基储提质增效、创新突破”为核心,在
产业链整合、生物合成平台建设、先进制造布局、市场拓展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取得显著进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矗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0,316.59万元,较2023年度下降0.15%;实现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5,673.04万元,较2023年度下降20.94%。
其中食品制造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75,301.45万元,较2023年度下降4.72%;基础化
工实现营业收入204,784.28万元,较2023年度上升5.47%。
(1)产业链根基持续夯实,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2024年,公司聚焦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推动重点项目的落地与优化。
报告期内,由公司全资子公司金轩科技实施的定远二期项目年产60万吨硫酸、6万
吨离子膜烧碱、6万吨离子膜钾碱、15万吨双氧水等核心装置顺利投产,为公司在
新能源及泛半导体材料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原料保障。
同时,公司充分挖掘定远二期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在新能源材料和泛半导体材料
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报告期内,年产8万吨电子级双氧水项目顺利完成建设,持续
拓展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湿电子系列化学品;年产 1万吨新一代锂电池电解质前
驱体项目已完成全部审批手续,项目建设按计划快速推进。
公司将持续在定远基地推进新能源材料及泛半导体材料的品类扩充及产能建设,打
造“基础化工-高端材料-终端应用”的一体化产业生态,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
结构,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
报告期内,由公司子公司金禾研究院及金轩科技共同投资设立的安徽金绿碳科技有
限公司,作为公司进一步巩固在精细化工合成方面经验优势的小规模工业化生产基
地顺利建设并进入试生产阶段。并且,完成了开司米酮香料项目实现百吨级量产方
案的论证,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有望逐步进入高端日化市场;完成了凉味剂系列
产品工艺技术的开发,制备了公斤级的样品,并获得客户认可;围绕合成工艺,创
新开发了新的催化剂体系,顺利解决了该项目现有生产工艺的三废问题,该创新技
术已完成专利布局,部分专利已获得授权。
未来,公司将依托该平台,重点推进多环麝香香料、凉味剂、泛半导体材料等新兴
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的探索,为公司在食品饮料、日用消费、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附
加值产品的快速扩张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矗
报告期内,公司年产20万吨合成氨粉煤气化替代落后工艺项目于2024年底开工,预
计2025年底具备试生产条件,该项目采用先进的航天炉粉煤气化技术,替代传统工
艺,推动低碳化生产,为未来高端化工材料的发展奠定基矗
公司将以合成氨装置为核心,持续深化“资源-产品-高附加值应用”的产业链布
局,并进一步向高端领域延伸,此次工艺升级与成本优化,将进一步强化各环节协
同效应,推动产业链向精细化、高端化、低碳化纵深发展,并将助力公司重拾基础
化工业务在华东区域的优势地位。公司通过技术革新不仅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
标,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更将加速产品结构调整,扩大市场占有率,为业绩持
续增长提供强劲动能。
(2)生物合成创新平台加速发展,技术转化成效显著
2024年度,公司持续加大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投入,推动生物合成技术的产业化应
用。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生物合成柔性生产平台的建设,实现了菌株改造、发酵优化、
分离纯化等全流程覆盖,显著提升研发效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同时,以萜类、
黄酮类等化合物库为基础,围绕香精香料、功能性日化产品和天然甜味剂的产业化
,完成了小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成本论证、代谢产物分离测试以及法规应用研究,为
公司布局天然食品添加剂、食用及日化香料等高成长赛道,加快新兴产品商业化打
下坚实的基矗
这一平台的建成使公司在生物合成领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能够快
速响应市场需求,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生物合成产品,为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
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报告期内,公司以合成生物研发中心为平台,完成了“高效甜菊糖苷合成菌株”的
研发,推动公司葡萄糖基甜菊糖苷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市
场开拓明显提高。
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安徽拾揭榜挂帅”和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主导“
天然甜味剂及香料生物合成制造关键技术的研发”项目,获得政府专项支持,推动
产学研深度融合。该项目的落地体现了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
力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能够进一步整合
各方资源,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先进制造领域持续突破,高端材料布局深化
2024年度,公司依托基础化工优势,加速向新能源、泛半导体等高端领域延伸。通
过滁州启金产业基金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及高端材料领域,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针对泛半导体等领域“卡脖子”材料完成技术研发攻坚,顺利迈入
中试放大和前期验证测试阶段,为下一步量产夯实基础,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生物质能源板块,纤维素乙醇千吨级试验线已完成方案设计和论证,生物质收储规
模预计突破百万吨,已与国内外产业巨头接洽合作事宜。未来公司将依托定远基地
的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打造“生物质原料-绿色材料-新能源”全链条闭环,全力
推进碳中和领域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设立滁州启金翌鑫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总投
8亿元,公司作为LP出资2.40亿元,投资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向,聚焦集成电
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5G/6G、空天信息、云计算和大数据、软
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量子科技等重点领域及其材料、设备等产业链上下游。
截至目前,公司联合基金管理团队开展了部分项目调研和筛选工作,推动在2025年
内达成投资落地,同步促进公司在精细化工、生物合成及新材料业务基础上,拓展
高附加值的电子化学品、特种材料、功能性材料等产品和领域的布局,提升公司整
体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产业+资本”双轮驱动,公司持续提升精细化工
、新材料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绿色智造与高端材料国产化提供战略支持。
(4)全球市场布局深化,销售体系持续优化
2024年度,面对全球竞争,公司深化市场改革,提升品牌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设立和完善基础化工与精细化工两大专业销售事业部,实现市场策
略精准化、客户服务定制化。公司通过扩充高素质销售团队,完成东南亚、非洲等
新兴消费市场的开拓和布局,使得公司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客户的需求,扩大
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
同时,在新兴健康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添加剂领域,公司已成功进入国内标杆企业供
应链,萜类及黄酮类生物合成产物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日化香
料板块,佳乐麝香已实现国际香料企业供应链体系的全面准入,市场认可度显著提
升。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数字化营销升级,完成了CRM系统上线,优化销售流程
,提升客户管理效率。CRM系统的引入使公司的销售管理更加科学、高效,能够更
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管
理水平,为公司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5)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并重
2024年度,公司持续强化研发体系,推动技术转化,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生物合成柔性生产平台的建设,构建“平台研发-中试验证-
产业落地”全链条创新体系,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并成功获取安徽省内首
张“一址两用”食品生产许可证,该许可证的获得,使得公司能够在同一地址同时
从事研发和生产,并将公司新产品的问世时间至少节约 6个月,也将更好地控制公
司新产品从研发到产业化的经济成本,降低投资风险。
公司通过扩充高校导师库、共建联合实验室,完成了“合成生物创新中心”20人技
术团队组建,涵盖分子构建、发酵优化、分离纯化等核心环节。该技术团队的组建
为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能够更好地开展相
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获国家卫健委批准为工业用
酶制剂新品种,该酶是催化 D-果糖生产阿洛酮糖的关键技术,该项成果对阿洛酮
糖安全合规在国内食品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支持,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丰富市场
无糖、低糖食品添加剂种类;三氯蔗糖药用辅料通过CDE备案,打开医药市场空间
;甲基麦芽酚在高端烘焙香精配方突破;通过持续的客户拓展和应用研发,公司所
生产的葡萄糖基甜菊糖苷进一步覆盖食品、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细分品类;公司通过
对圆柚酮产品的应用测试和法规论证,完成了切入高端驱蚊应用的方案制定。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41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PCT国际专利申请2件,进
一步巩固技术壁垒。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授权专利321件,其中发明专利236件
,实用新型专利84件,外观专利1件。
专利的大量授权和国际专利申请的推进体现了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成果和实力,
通过加强专利布局,能够有效保护公司的技术成果,防止技术被侵权和模仿,提升
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报告期内,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维持安赛蜜337调查裁决,维护公司在国际市场
的合法权益。该维权胜利不仅维护了公司的商业利益和声誉,还向国际市场展示了
公司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
了有力的保障。
防范技术泄密和侵权行为也是知识产权保护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报告期内,公司制
定和完善商业秘密合规保护体系,严格内部控制机制,包括保密协议、数据访问控
制和员工培训等,以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
(6)安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2024年度,公司始终将安全环保作为经营核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数智化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标准化体系,隐患整改率显著提升
。通过数智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公司的安全管理更加科学、精准,能够及时发现和
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的安
全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环保管理强化,开展“六查”活动,提升全员环保意识,确保
合规运营。环保管理的强化体现了公司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态度,通过开
展各项环保活动,能够提升全员的环保意识,确保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环保要
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支出金额超过 500万元,通
过支持乡村振兴、教育公益等事业,将发展成果与社会共享,提升了公司的社会形
象和美誉度,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发展战略和目标
2025年,公司将围绕“战略聚焦、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的经营方针,坚持“加强
管理、夯实基储提升素质、规范程序、堵塞漏洞、挖潜革新、提质增效、优化环境
、确保安全”的工作总基调,深化资源整合,加速技术转化,推动数字化与绿色低
碳转型,全面提升经营质效。
聚焦“美好生活”与“先进制造”两大产业方向,优化业务结构,探索高附加值业
务模式。强化循环经济产业一体化布局,巩固总成本领先优势,保持市场份额领先
地位。加速生物—化学合成产业平台建设,推动绿色化学与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
增强核心竞争力。
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突破营养健康配料、香精香料、电子化学品及高性能材料等关
键技术。强化研产销协同,提升技术转化效率,优化客户定制化服务能力。推进数
字化升级,以智能化手段赋能生产、研发和供应链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深化精细
化管理,夯实基储规范流程、挖潜降本,提升经营质量。践行绿色低碳发展,优化
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安全与合规管理,筑牢风险防
线,确保企业稳健运行。
2025年,公司将持续向“成为基于化学与生物技术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愿景
迈进,为食品饮料、日用消费、医药健康、农业环保及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客户创造
更高价值,推动企业迈向更具韧性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整合研发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突破基因编辑、代谢调
控等核心技术,完善实验室-中试-量产创新链条,打造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
2025年度,公司将整合优化现有研发资源,构建更加高效的创新平台。通过对现有
研发体系的重新组建,实现研发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协同创新。我们将重点加强工程
放大中心的建设,完善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生产的完整创新链条,确保技术成果
能够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2025年度,公司将聚焦合成生物学、绿色化学等前沿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通
过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重点突破基因编辑、代谢调控等关键技术瓶颈。
我们将加快推进生物合成产品的产业化进程,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公司将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通过柔性
研发机制的建立,提升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我们将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保障,构建有金禾特色的研发创新生态。
2、巩固食品添加剂领先优势,加快香精香料产品升级,推进新能源材料和电子化
学品产业化,培育健康食品等新兴业务,构建多元化产业格局
2025年度,公司将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我们
将重点加强食品添加剂和香精香料产品的品质升级,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同时,积
极开发新型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实现公司传统业务领域的稳定发展。
2025年度,公司将加快泛半导体材料和湿电子化学品的发展步伐。依托现有产业基
础,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拓展。我们将重点推进泛半导体材料项目的建设,打造新
的业务增长点。同时,持续完善湿电子级化学品的生产体系,提升产品竞争力,推
动公司在新兴产业领域的突破。公司将充分发挥合成生物学平台优势,推动传统产
业转型升级。通过生物技术的创新应用,开发更加环保、高效的生产工艺。我们将
重点培育健康食品等新兴业务,构建多元化的产品结构。
3、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优化全球销售网络,加强客户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数字
化营销转型,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2025年度,公司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国际化战略,
通过优化销售网络布局,深化与战略客户的合作关系。我们将重点加强新兴市场的
开发力度,提升全球市场份额。同时,不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增强客户黏性。
2025年度,公司将强化技术品牌和市场品牌的双轮驱动,通过参与国际展会、行业
论坛等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我们将重点打造在细分领域的专业品牌形象,增强
市场认可度。推进数字化营销转型。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市场趋势和客户需
求。我们将建立更加灵活的营销机制,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同时,加强营销团队建
设,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4、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过程安全管理,完善环保治理设施,推进清洁
生产工艺改造,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
2025年,公司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全过程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风险分
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公司将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升级改造环保治
理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维护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同时,公司将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工艺改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公司还将重点开展碳足迹管理工作,探索开发低碳产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5、推进精细化管理升级,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供应链协同,提升企业运营效
率和抗风险能力
2025年度,公司将推进精细化管理向纵深发展,通过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持续改
善经营质量。公司将重点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完善风险防
控体系,确保企业稳健运行。
2025年度,公司将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创
造活力。我们将重点加强研发和市场队伍建设,为战略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
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
6、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核心技术专利布局,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推动知
识产权成果转化,提升创新成果保护水平
2025年度,公司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优化从申请到维护的全流程管理
机制。公司将重点加强在合成生物学、泛半导体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
构筑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网。
同时,公司将持续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定期开展侵权风险评估
,坚决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公司还将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运营新模式,通过技术许可
、作价入股等方式,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保障公司核心
竞争力。
2025年,公司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将以更
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推动创新,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促进发展
,向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不断迈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价值
创造,我们必将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股东、员工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
值。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环保治理风险
公司生产过程主要为化学合成过程,产品品种较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诸多环保风
险。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环境保护力度不
断加强,环保政策日益完善,环境污染治理标准将会日趋严格。主管部门对化工生
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行业内环保治理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公司面临着环
保投入进一步增加的风险;同时公司若未能够达到新的环保标准和要求,可能会受
到相关部门的处罚,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已建立了一整套环境保护和治理制度。近年来,公司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
综合利用,保证了“三废”的达标排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
持续做好环保管理工作和环保设施的投入,确保在环保治理方面达到国家标准。
2、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生产所需的部分原料、半成品为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均存
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风险。虽然公司取得了相关产品的安全生产许可资质,配
备了较完备的安全设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事故预警、处理机制,整个生产过程处
于受控状态,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排除因设备及工艺不完善、物品保
管及操作不当和自然灾害等原因而造成意外安全事故的可能,从而影响生产经营的
正常进行。公司在安全生产方面,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并建
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安全专项检查,隐患排查。对消防设施、防护
用具、安全附件以及连锁和报警装置等,足额配备并定期检查。
3、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食品添加剂、日化香料和大宗化学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
食品饮料、医药、农药、轻工、染料、农业、环保等领域。其中大宗化学品受宏观
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如宏观经济出现滞涨甚至下滑,行业或其下游行业景气程度
降低或产能严重过剩,可能影响下游客户对公司大宗化学品的需求,导致公司产品
销售价格或销售数量的下滑,公司业绩将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对于大宗化学品板块
,公司原则上将不再新增现有大宗化学品产能,以基础化工产业链构建的循环经济
、公共设施完备的产业平台以及部分原材料供应来源为基础,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向下游精细化工业务延伸,努力成为在多个细分领域具有龙头地位的综合性技术企
业,避免宏观经济对公司业绩带来较大波动影响。
4、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原材料主要为大宗化工原料,如煤炭、硫磺等,主要产品中直接材料占生产成
本比重较高,受到能源双控等影响,近年来公司所采购的煤炭、硫磺等大宗物资原
料的价格波动较为明显,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应对原材料价格波
动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将积极跟下游客户协商沟通,共同承担和应对,同
时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体系和供应商准入制度,为保障原料物资的供应,公司积
极对市场情况及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判断,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和订单价格,降低原材
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5、国际形势变化风险
我国出口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同时叠加经贸冲突、贸易保护
主义、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进出口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公司的食品
添加剂及部分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产品出口海外,贸易保护、经贸冲突对公司的
销售造成一定的影响。面对上述影响,公司一方面积极和客户沟通;另一方面,客
户若要替换供应商需要一个长期的认证过程,因此中短期内对公司影响较小;同时
,公司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增加薄弱地区的业务占比,分散风险,降低因贸易摩擦
给公司业绩产生的不利影响。适时调整和优化产品市场结构,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有
序进行。
6、产品价格下跌风险
受宏观经济波动等因素影响,大宗化学品存在价格下跌的风险;同时行业新竞争者
陆续释放产能,会导致供需失去平衡,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产品价格存在下跌风
险,从而影响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为应对价格下跌风险,公司在夯实自身专业技
术的基础上,增强内部综合治理能力,整合内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公司向
食品添加剂领域转型,降低成本,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抵御风险,实现公司长远发
展。
7、下游市场食品安全风险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呈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但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下游应用
市场存在不合规、不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产品,造成下游食品安全风险,最终影响
公司产品销售。公司将严格把关客户质量,跟踪客户使用情况,与客户共同开发下
游市场,及时调整产品使用并控制下游食品安全风险。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南京金禾益康生物科技有限公| -| -| -|
|司 | | | |
|南京天汇英才医药产业投资基| 2200.00| -| -|
|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上海金昱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300.00| -| -|
|滁州金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 -|
|金禾实业国际(香港)有限公司| 670.00| -| -|
|金禾益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 500.00| -| -|
|公司 | | | |
|上海弈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 -|
|滁州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3563.50| -| -|
|滁州金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4000.00| 7187.71| 38617.51|
|金之穗(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 3000.00| -| -|
|司 | | | |
|安徽金轩微电子有限公司 | 5000.00| -| -|
|来安县金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 9500.00| -| -|
|司 | | | |
|安徽金禾绿碳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 -| -|
|来安县金晨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 -| -|
|安徽金禾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3000.00| -| -|
|美国金禾有限责任公司 | 6601.75| -| -|
|定远县金轩新能源有限公司 | 20000.00| -| -|
|滁州金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安徽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0| 7073.45| 252928.79|
|金禾亚洲(新加坡)有限公司 | 52.30| -| -|
|安徽金禾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 3500.00| -| -|
|公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