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002475)F10档案

立讯精密(002475)融资融券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立讯精密 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002475 立讯精密 更新日期:2025-08-23◇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8-|305040.1|86490.27|69742.21|   41.41|   10.69|    8.50|
|   21   |       0|        |        |        |        |        |
├────┼────┼────┼────┼────┼────┼────┤
|2025-08-|288292.0|41376.21|43160.11|   39.22|    5.43|    5.24|
|   20   |       5|        |        |        |        |        |
├────┼────┼────┼────┼────┼────┼────┤
|2025-08-|290075.9|38103.99|32193.13|   39.03|    3.00|    5.64|
|   19   |       4|        |        |        |        |        |
├────┼────┼────┼────┼────┼────┼────┤
|2025-08-|284165.0|59524.30|46544.75|   41.67|    6.22|    2.05|
|   18   |       8|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8-22】
科技阵营持续吸金 关注软件、果链等板块机会 
【出处】金融投资报

  在突破前期高点后,本周市场信心持续恢复,重心继续向上抬升,沪指于周五成功突破3800关口,两市成交量也有所放大。从近段时间的市场表现来看,科技阵营继续强势表现,吸金能力十足。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前期获得资金追捧的科技板块已有明显涨幅,后期热点可能出现切换,因此有机构建议投资者可关注软件、果链、低空经济等近期相对滞涨的科技板块。
  1
  工业软件:行业有望迎新发展机遇
  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支撑,其升级改造有望直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需要正视的是,当前我国工业软件领域仍存在短板和弱项,对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支撑力有待增强。在此背景之下,管理层也在积极推出政策支撑产业发展。
  之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工业软件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表示国家将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相关企业加大对工业软件的投入,推动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有分析指出,此次将工业软件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中银证券分析师杨思睿表示,随着我国制造业加快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工业软件正成为核心基础性工具,驱动着制造管理流程优化、生产模式改变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成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工具。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明确了工业软件和操作系统的更新目标,到2027年将更新完成约200万套工业软件和80万套操作系统,覆盖石油、化工、航空、船舶等关键行业。在产业有望迎来新发展机遇的背景下,建议投资者关注工业软件相关企业,包括赛意信息、今天国际、鼎捷数智、索辰科技、能科科技、中控技术、中望软件、广立微、浩辰软件等。
  赛意信息(300687)
  鼎捷数智(300378)
  索辰科技(688507)
  能科科技(603859)
  2
  果链:市场热度悄然升温
  随着进入苹果的新品发布周期,果链板块的市场热度也在悄然升温。据报道,苹果iPhone17系列新机型将于今年9月发布,预计将推出iPhone17、iPhone17Air、iPhone17Pro和iPhone17ProMax机型和AppleWatch系列、AirPodsPro3等新品。此外,2026年苹果有望推出折叠屏iPhone和AI眼镜等新品,折叠屏产品目前已经进入NPI阶段。
  可以看到的是,此前由于市场担忧苹果AI创新节奏放缓、关税风波等问题,果链板块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开源证券分析师陈蓉芳指出,随着关税问题落地、苹果加大AI投资和新品发布节奏,未来几年的果链板块有望进入估值修复与景气上行区间。
  华福证券分析师俞能飞表示,苹果对供应商的要求极为严格,国内果链设备公司具备不可替代性,苹果新建设产能或将大量采购国产设备。对于设备企业来说,苹果或将更多的资源投向有利于降本提效的柔性自动化、3D打印等新设备和新工艺;或者加速推广高端机型、折叠屏、眼镜等新产品,也有利于相关产线的新建和升级。
  随着果链热度的逐渐升温,核心供应商有望最先受益。陈蓉芳建议重点关注果链核心供应商,折叠屏、AI眼镜等新品弹性标的,以及果链设备厂商。受益标的有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领益智造、鹏鼎控股、东山精密、舜宇光学科技、瑞声科技、水晶光电、蓝特光学、珠海冠宇、统联精密、宜安科技、铂力特、华曙高科、华工科技、大族激光等。
  立讯精密(002475)
  歌尔股份(002241)
  蓝思科技(300433)
  领益智造(002600)
  3
  低空经济: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继2023年12月低空经济被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于2024年3月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低空经济的发展被提上新的高度。
  有行业人士指出,当下全国多地抢滩低空经济,打开新质生产力向上空间。有机构表示,未来低空经济发展将以“点—线—面”模式铺开并辐射至全国,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2万亿元。当下全球低空经济已进入普及阶段,在未来的万亿市场面前,相关产业链有望长期受益。
  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低空经济概念在一段时间内反复走强,虽然在此期间也有明显回调出现,但调整都是良性。从行情角度看,低空经济不是短期热点概念,而是国家顶层战略规划支持的重点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国家战略聚焦低空经济新赛道,各地相继出台低空经济发展纲领性政策。从应用场景来看,低空物流、低空旅游等应用场景先行,其他领域亦在积极探索过程中。头部eVTOL主机厂订单激增,产业链规模化发展态势清晰。西南证券分析师邰桂龙建议,关注细分领域的相关标的,其中上游部件建议关注卧龙电驱、英搏尔、宗申动力、应流股份;整机厂建议关注万丰奥威、绿能慧充;空管、雷达、飞控系统建议关注莱斯信息、众合科技、四川九洲、国睿科技、四创电子;配套服务建议关注广电计量、华测检测、威海广泰;运营维修建议关注中信海直、海特高新;项目总包建议关注深城交、苏交科、华设集团等。
  宗申动力(001696)
  万丰奥威(002085)
  莱斯信息(688631)
  广电计量(002967)

【2025-08-22】
行业周报|消费电子指数涨7.15%, 跑赢上证指数3.66%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8月18日-2025年8月22日,上证指数涨3.49%,报3825.76点。创业板指涨5.85%,报2682.55点。深证成指涨4.57%,报12166.06点。消费电子指数涨7.15%,跑赢上证指数3.66%。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科森科技、胜蓝股份、光峰科技、智动力、领益智造。
  本周机构观点:
  **天风证券本周观点**:
  AI端侧:MetaConnect将于2025年9月举办,公司预计将推千元级带屏眼镜Celeste及多款新品,开放HorizonOS系统,构建AR硬件过渡+交互革新+元宇宙生态降本战略,新品AI眼镜有望超预期,看好端测AI及meta产业链。核心硬件看点包括(1)定位高端、售价千元级的单眼带屏智能眼镜MetaCeleste(代号Hypernova),MetaCeleste还有一款配套的腕带控制器,代号为"Ceres",可实现设备间交互。(2)Ray-BanMeta第三代产品推出近视镜架和飞行员墨镜款;(3)更专业的运动AI眼镜OakleyMetaSphaera;与Prada的联名则聚焦高奢市场。此外,台媒爆料Meta正与国内代工厂商华勤合作,计划开发搭载摄像头的智能手表,相应手表据称可以与Quest等XR头显及后续MetaAR眼镜联动使用,进一步扩展Meta的“元宇宙”愿景。软件层面看点包括(1)Meta为其社交平台HorizonWorlds桌面编辑器发布了新的生成式AI功能,包括“创作者助手”和“风格参考”;(2)Meta宣布将其Quest软件平台更名为MetaHorizonOS,旨在为开发者打造一个更开放的生态系统;(3)Meta或准备最终推出其长期研发的CodecAvatars技术。该技术旨在提供社交临场感。总体来看,Meta首先在硬件上用Celeste(带屏AI眼镜)过渡真AR眼镜,规避Orion因材料成本超万美元的量产困境;其次则是交互革命:以肌电腕带取代手柄,解决AR场景操控痛点,建立技术壁垒;最后是生态开发降门槛:通过更开放和更先进的元宇宙开发软件,将元宇宙创作成本进一步降低。
  AI端侧:苹果公司正处于门店制造用机械臂、家庭安防系统、对话型新Siri、追踪用户虚拟伴侣机器人及智能摄像头的研发阶段,加码布局端侧AI。苹果公司正研发用于门店和制造业的大型机械臂,筹备家庭安全生态系统及类亚马逊风格的摄像头。另外,苹果公司正研发具备对话功能的全新版本Siri。据悉,苹果人工智能战略的核心硬件是一款定位为“虚拟伴侣”的桌面机器人,外观类似于“安装在可移动机械臂上的iPad”,可以旋转以追踪在房间里的用户。除了桌面机器人外,苹果也在开发代号为J450的家用安防摄像头,支持面部识别和自动化执行任务。232关税苹果或被豁免,看好其新品创新周期及国内供应链的成本、效率优势。美东时间8月6日,苹果公司宣布,将向美国新增1000亿美元投资承诺,并发布全新美国制造计划(AMP),苹果股价大涨5.09%,创下自5月12日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苹果业绩大超预期,服务业务持续发力,国补促进中国市场回暖。苹果公司2025财年第三财季,收入达940亿美元同比增10%,iPhone、Mac和服务业务营收双位数增长,实现自2021年12月以来最强劲的季度营收增长。国补助力苹果中国区业务回暖,带动整体营收攀升。第三财季苹果在大中华区的总营收为153.7亿美元,同比增长4%,扭转了过去两个季度分别下滑2%和11%的趋势。
  建议关注:消费电子零组件&组装:工业富联、蓝思科技、鹏鼎控股、立讯精密、闻泰科技、领益智造、博硕科技、舜宇光学科技(港股)、高伟电子(港股)、东山精密、欣旺达(与电新组联合覆盖)、环旭电子、比亚迪电子(港股);
  消费电子材料:创新新材(与金属材料组联合覆盖)、思泉新材、中石科技、福蓉科技、世华科技;
  连接器及线束厂商:鼎通科技、立讯精密、华丰科技、中航光电(与军工组联合覆盖)、博威合金;线束:沃尔核材、新亚电子、兆龙互连、金信诺、电连技术;
  被动元件:洁美科技、国瓷材料;MLCC:三环集团、风华高科、达利凯普;电感:顺络电子、麦捷科技、铂科新材(金属材料组覆盖);
  晶振:泰晶科技、惠伦晶体;
  面板:京东方、TCL科技、彩虹股份、深天马A、联得装备(与机械组联合覆盖)、精测电子、奥来德(与机械、化工联合覆盖)、鼎龙股份(与基础化工组联合覆盖)、莱特光电(化工组覆盖)、清溢光电、菲利华、深科达、领中科技、汇成股份、新相微、天德钰、韦尔股份、中颖电子、易天股份;
  CCL&铜箔&PCB:胜宏科技、鹏鼎控股、沪电股份、生益电子、南亚新材、深南电路、建滔积层板、生益科技、金安国纪、华正新材、方邦股份、深南电路、兴森科技、景旺电子;
  消费电子自动化设备:科瑞技术、智立方、思林杰、大族激光、赛腾股份、杰普特、华兴源创、博杰股份、凌云光、精测电子;
  品牌消费电子:传音控股、漫步者、安克创新(与家电组联合覆盖)、小米集团(港股)(与海外、汽车联合覆盖);折叠屏产业链:
  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精研科技、统联精密、科森股份、凯盛科技(与建筑建材组联合覆盖)、长信科技、长阳科技、汇顶科技。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创新力度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冲突风险;消费电子产业链外移影响国内厂商份额风险。
  行业新闻摘要:
  1:工信部推动制定首个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强制性国家标准。
  2:消费电子行业复苏,预计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达1980万台。
  3:全球电子行业巨头加码上海,显示出对市场的信心。
  4:折叠屏手机逐渐从高端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5:非洲智能手机市场在第二季度增长7%,100美元以下机型激增。
  6:第二季度非洲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1920万部,显示出稳健增长趋势。
  7:机构预估2025年全球折叠手机铰链市场产值将达12亿美元。
  8: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益改善,继续在制造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9:用工旺季催化消费电子板块大涨,消费信心有所恢复。
  10:机构发布2025年中国消费电子模拟芯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市场空间广阔。
  龙头公司动态:
  1、工业富联:1)新款iPhone关键备货期,实探郑州富士康招工现场:时薪回落至26.5元,但仍高于往年。2)工业富联涨停!市值逼近万亿元。
  2、立讯精密:1)立讯精密:全球精密智造解決方案龙头,递交港股招股书。2)“果链”巨头立讯精密递表港交所。3)立讯精密正式递表赴港IPO 全球化步伐提速。4)立讯精密赴港IPO:年入2688亿,七成营收依赖单一客户。5)立讯精密递表港交所 于2024年收入为2687.95亿元。6)立讯精密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7)立讯精密递表港交所 拟于港交所主板上市。8)立讯精密递表港交所 中信证券、高盛、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9)立讯精密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10)立讯精密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消息称融资超 10 亿美元。11)立讯精密递表!“果链三巨头”有望会师港交所。
  3、蓝思科技:1)蓝思科技盘中涨超5% 股价再创上市新高 公司兼具新兴领域卡位优势。2)蓝思科技涨超6% 股价创上市新高 里昂给予公司目标价28.2港元。3)美银证券:下调比亚迪电子评级至“中性” 降目标价至42港元。
  4、影石创新:1)影石创新:全景无人机产品目前尚处于公测阶段。2)影石创新“老板给员工撒钱”惹争议 动态市盈率远超行业均值。3)两连板!千亿新股火速回应。4)影石官宣 8 月 21 日发布新品,预计为 Insta360 Go Ultra 运动相机。5)影石探入大疆“腹地”,市值突破千亿元。
  5、歌尔股份:1)歌尔股份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高增102.2%,盈利能力持续逐季改善。2)歌尔股份新设科技公司 含模具制造业务。3)歌尔股份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7% 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6%。4)大爆发!002241重回千亿市值。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8-051.47%0.96%2025-08-061.04%0.45%2025-08-070.10%0.16%2025-08-08-0.51%-0.12%2025-08-112.36%0.34%2025-08-120.09%0.50%2025-08-130.48%0.48%2025-08-14-1.69%-0.46%2025-08-152.16%0.83%2025-08-183.31%0.85%2025-08-191.11%-0.02%2025-08-201.11%1.04%2025-08-21-1.36%0.13%2025-08-22-0.59%1.45%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11.722023-12-2912.92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工业富联2.16%74.13%132.05%立讯精密10.65%12.10%13.56%蓝思科技18.36%21.72%73.35%影石创新18.08%62.57%45.60%歌尔股份14.31%25.45%48.75%华勤技术11.49%12.90%120.31%传音控股2.72%11.56%5.73%领益智造21.84%35.79%74.65%安克创新3.35%22.43%175.09%环旭电子12.51%30.11%23.18%长盈精密6.28%21.09%146.57%协创数据9.96%22.48%162.39%深科技11.20%15.39%70.70%联创光电3.61%12.94%172.86%绿联科技-1.73%46.31%149.13%视源股份3.34%13.02%45.00%信维通信2.58%11.80%50.31%光弘科技10.88%23.52%72.84%龙旗科技10.74%14.25%27.52%电连技术6.21%13.35%64.11%
  行业相关的ETF有华夏国证消费电子主题ETF(159732)、招商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159779)、富国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561100)、国泰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561310)、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561600)、易方达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562950)

【2025-08-22】
立讯精密:8月21日获融资买入8.65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8.68%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立讯精密8月21日获融资买入8.65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8.68%,当前融资余额30.5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00%,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21864902650.00697422122.003050401015.002025-08-20413762139.00431601057.002882920487.002025-08-19381039853.00321931273.002900759405.002025-08-18595243023.00465447492.002841650825.002025-08-15371429236.00449509671.002711855294.00融券方面,立讯精密8月21日融券偿还8.50万股,融券卖出10.69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51.01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2%,融券余额1747.25万,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214510111.003586150.0017472482.002025-08-202174715.002098620.0015709131.002025-08-191173000.002205240.0015262215.002025-08-182462498.00811595.0016498657.002025-08-152705159.002728313.0014472716.00综上,立讯精密当前两融余额30.68亿元,较昨日上升5.8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21立讯精密169243879.003067873497.002025-08-20立讯精密-17392002.002898629618.002025-08-19立讯精密57872138.002916021620.002025-08-18立讯精密131821472.002858149482.002025-08-15立讯精密-78062268.00272632801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21】
“果链巨头”立讯精密闯关港股IPO,最大客户收入占比超七成 
【出处】商业观察

  苹果供应链企业——立讯精密(002475.SZ)正冲刺港股IPO,其近日在港交所刊登了招股书。
  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立讯精密的收入主要依赖少数核心客户,其中,在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其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1568亿元、1745亿元、1901亿元及400亿元,分别占其同期总收入的73.3%、75.2%、70.7%及64.7%。
  招股书中仅将该客户称为“一家领先的全球消费电子品牌公司”,业内普遍认为这是苹果公司。
  立讯精密同时提示,“我们的客户较为集中,失去最大客户可能会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立讯精密在招股书中称,“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景,例如以2024年销量计,全球平均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每五部智能汽车中,就有一部使用我们的产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我们在精密智造解决方案(PIMS)行业中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大陆第一。”
  作为“果链巨头”,立讯精密的存货波动与减值准备变化同样受到关注。
  经济导报记者查阅上述招股书注意到,招股书披露,立讯精密的存货余额于不同期间有所波动,其存货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373亿元减少21.1%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294亿元,“主要是由于我们于2022年的战略储备增加,导致存货期初余额较高。”公司解释称。
  此后,立讯精密的存货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294亿元增加7.1%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315亿元。对此,公司表示,“主要反映了我们的存货有所增加,以履行更多手头订单。”
  根据披露的数据,立讯精密的存货由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315亿元增加9.6%至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345亿元,公司称,“主要是由于业务增长推动成品增加。”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以及2025年3月31日,立讯精密的存货余额,分别约占其同期资产总额的25.1%、18.2%、14.1%及14.5%。
  立讯精密在招股书中提到,存货控制的关键是平衡存货过剩的风险及可能的原材料供应短缺。
  立讯精密的存货主要由成品、原材料、半成品、消耗品、发出商品、外包加工材料、及在途物资构成。其中,成品始终为存货的最大组成部分,在2025年一季度已升至189亿元,占总存货比例超五成。
  与存货规模同步变化的,是减值准备的持续上升——2022年约为7.63亿元,2023年升至10.12亿元,2024年增长至12.09亿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达到14.83亿元。
  按照招股书解释,立讯精密在每一报告期末审查存货状况,“并对根据销售预测确认为不再适合销售或使用的过时及滞销存货计提准备。”
  在立讯精密的业务结构上,消费电子仍为主要收入来源,但来自汽车电子及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的收入也在增长。
  对于此次募集资金,立讯精密提到,将提高汽车电子业务的产能及升级其生产基地,专注于汽车线束、域控制器、智能驾驶系统硬件及智能底盘解决方案等主要产品;提高消费电子业务的产能及升级其生产基地等。

【2025-08-21】
立讯精密:全球精密智造解決方案龙头,递交港股招股书 
【出处】商业观察

  据立讯精密(002475.SZ)公告,公司已于2025年8月18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的申请材料。
  根据招股书中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立讯精密的精密智造解决方案(PIMS)行业中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大陆第一,并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各主要业务线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全球精密智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立讯精密拥有最全面及最多元化的产品组合。通过持续的卓越表现,公司于2023年至2025年连续三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盈利能力表现优异,ROE连续多年稳超20%
  立讯精密从消费电子领域的精密零组件起家,通过内生增长、外延收购及战略合作,不断拓展产品组合及应用领域,现在已发展成为跨领域一体化精密开发与智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的全栈式开发与智造平台汇集了二十余年的技术创新、行业洞察与管理经验,使得公司能够在庞大且复杂的国际化市场快速复制公司的成功经验。
  立讯精密在巩固消费电子产品领导地位的同时,公司率先将该模式成功复制到汽车电子和通信与数据中心等领域,并有能力把握其他前沿产业(如AI智能终端、3D打印、低空经济及机器人)的广阔市场机遇。
  财务数据显示,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立讯精密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140亿元、人民币2,319亿元、人民币2,688亿元、人民币618亿元。其中,自2022年至2024年,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线收入增长较快,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49.6%及19.6%。同期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05亿元、人民币122亿元、人民币146亿元、人民币34亿元。
  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备受投资者青睐。一般来说,长期维持高ROE的企业,往往具备稳健的经营策略和持续的盈利水平,并且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而立讯精密2019年至2024年平均ROE达24%,呈现出较高水平。
  展望未来,全球PIMS行业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人民币94,691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人民币121,827亿元。到2029年,随着技术的持续升级、智能零部件及模块制造解决方案的广泛应用,以及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市场规模预计将约为2024年的1.3倍,为立讯精密业绩增长空间奠定基础。
  全球布局稳根基,手握超1600专利
  立讯精密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领先源于公司的持续的投入。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合计达人民币252亿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超过20,000名专职研发人员,拥有6,996项专利,其中包括1,654项发明专利。仅在2024年,公司就成功注册了400多项发明专利。
  目前,立讯精密已构建覆盖全球的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物流等业务配套体系。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在29个国家拥有105个生产基地、28个自设研发中心、94个测试实验室及66个地方办事处,通过高效的跨境协同,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截至2025年3月31日,立讯精密已服务超过4,000名客户,从全球知名的消费电子品牌到新兴的初创品牌,公司的客户广泛分布于不同的业务领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为公司带来了多样化且增长空间巨大的业务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传统生产方式,立讯精密的自动化产线取得了革命性成果,得以提升生产效率,改善产品一致性,提高良率并降低制造费用。公司已在苏州昆山厂区率先打造出“黑灯工厂”示范样板,生产线上自动化机械臂精准执行复杂作业,智能自主移动机器人高效穿梭运输物料,各类先进智能设备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默契协同,实现全流程无人化高效生产。在自动化生产提升良品率方面,采用的地片无压力焊接为例,通过导入双头混合键合焊接取代人工操作,将良率大幅提升至约99%。
  此外,立讯精密还开发了适配中小批量订单的模块化机器人柔性单元,设备复用率提升了约60%,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传统方案的近1/3,突破了传统自动化生产线重资产、高定制的局限,让公司能够把握多样化的商业机会。
  借力港股资本,加固经营护城河
  本次借力港股资本,立讯精密将计划重点投入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及高速互连产品等关键方向的研发。这不仅有助于强化底层技术储备,更将显著缩短研发到量产的周期,确保领先技术快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为客户创造持续价值。
  其次,立讯精密致力于深化基础科学研究,涵盖声、光、电、热、材料等多学科领域。通过建立与全球顶尖客户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推动新材料验证、工艺优化与先进模组开发,有效弥合从概念到量产之间的技术鸿沟,构筑坚实且独特的技术护城河。
  另外,立讯精密也将操作投资上下游行业或相关产业的优质目标。此项投资将有助公司快速获取前端技术或新产品能力,业透过客户资源、销售渠道及供应链的协同效应,加快将现有产品或解决方案引进至新客户和行业,丰富公司的生态系统,提升公司于不同领域的整合能力。
  立讯精密此次进军港股市场,标志着公司发展迈入新阶段。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公司将加速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展望未来,公司有望不断拓展新的增长点,增强市场竞争力,确保长期发展势头。

【2025-08-21】
立讯精密盘中涨超5% 
【出处】本站7x24快讯

   A股立讯精密盘中涨5.09%,现报42.07元。

【2025-08-21】
立讯精密:8月20日获融资买入4.14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4.63%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立讯精密8月20日获融资买入4.14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4.63%,当前融资余额28.8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99%,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20413762139.00431601057.002882920487.002025-08-19381039853.00321931273.002900759405.002025-08-18595243023.00465447492.002841650825.002025-08-15371429236.00449509671.002711855294.002025-08-14401433266.00308872880.002789935729.00融券方面,立讯精密8月20日融券偿还5.24万股,融券卖出5.43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17.47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9%,融券余额1570.91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202174715.002098620.0015709131.002025-08-191173000.002205240.0015262215.002025-08-182462498.00811595.0016498657.002025-08-152705159.002728313.0014472716.002025-08-143159208.003871088.0014454549.00综上,立讯精密当前两融余额28.99亿元,较昨日下滑0.60%,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20立讯精密-17392002.002898629618.002025-08-19立讯精密57872138.002916021620.002025-08-18立讯精密131821472.002858149482.002025-08-15立讯精密-78062268.002726328010.002025-08-14立讯精密91899743.002804390278.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20】
用工旺季催化消费电子板块大涨,折叠屏今年出货或达1980万台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8月20日,A股消费电子板块走强。截至当日收盘,智动力(300686.SZ)“20CM”涨停,惠威科技(002888.SZ)、安洁科技(002635.SZ)、三安光电(600703.SH)“10CM”涨停,芯原股份(688521.SH)、星星科技(300256.SZ)、乐鑫科技(688018.SH)、水晶光电(002273.SZ)纷纷大涨。消费电子ETF(159732.SZ)上涨2.57%。
  消息面上,随着9月消费电子旺季即将来临,电子信息产业又到用工旺季,郑州富士康招工再现“长龙”,苹果iPhone 17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而最让市场期待的是苹果折叠屏手机的进展。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苹果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推出折叠产品,将助力折叠手机渗透率从2025年的1.6%提升至2027年的3%以上。
  每每苹果折叠屏产品进展发布,总能引发产业链相关环节异动,铰链概念股宜安科技(300328.SZ)、科森科技(603626.SH)已连续两日大涨。机构普遍认为,折叠屏手机作为消费电子创新的重要方向,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消费电子进入传统旺季
  金九银十,消费电子进入传统旺季。有报道显示,作为行业风向标,苹果iPhone 17正式进入量产阶段,而富士康的大规模用工也显示旺季正在来临。
  郑州富工联招聘公众号8月19日发布消息称,郑州两厂区高价招聘,其中郑州航空航区主要负责手机零配件组装、测试、检测等,目前主要有派遣工(返费工、小时工模式)全年最高价招聘中。返费工底薪为每月2100元,再加上加班费,以及在职满90天发放的最高8000元返费、1300元津贴和补贴,预估做满3个月工资在1.92万元~2.3万元之间。小时工最高时薪为26元,叠加2元/小时补贴和另外800元补贴,以9月份为例,每天出勤10小时最高可以拿到6500元~7700元。
  郑州富士康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透露,“今年的用工数量有所增加,员工待遇也有明显提升。”
  结合苹果此前公布的2025财年第三财季(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数据:营收和净利润纷纷大增,大中华区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增长4.4%,iPhone系列出货量显著提升。苹果还在持续发力中国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报道指出,在苹果的带动下,A股苹果供应链企业的业绩向好,立讯精密(002475.SZ)、 工业富联(601138.SH)、领益智造(002600.SZ)、鹏鼎控股(002938.SZ)等核心供应商在今年上半年均实现不错的业绩增长。
  在此轮行情中,消费电子板块中的果链公司涨势亦不俗。8月20日,科森科技、安洁科技“10CM”涨停,水晶光电、领益智造、蓝思科技(300433.SZ)、美盈森(002303.SZ)等大涨。
  不仅如此,二季度小米集团实现业绩大增也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消费电子板块的情绪。数据显示,小米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5%至116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大增75.4%至108亿元,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亿元,出货量连续8个季度正增长。
  但需要注意的是,从整体营收和毛利率来看,小米智能手机在第二季度同比去年有所下跌,这主要是受到智能手机平均销售单价下降的冲击。
  小米管理层表示,在今年年初或者去年年底,行业对整个手机市场的大盘普遍抱有乐观预期,各个品牌的目标也都是相对积极的。然而,上半年过去之后,大家发现整个市场的增长并未达到预期水平。当各品牌的进货量增多后,自然就引发了价格战,这其实是一种基本规律。
  小米也坦言,“到今年年中,各品牌的库存基本都处于合理水平了,下半年整个市场会变得更加理性。目前来看,全年全球手机市场大盘几乎不会有增长,或者只会有微乎其微的增长。”结合此前中芯国际的判断:“到今年年底,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及国内主流手机厂商总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这意味着,虽然消费电子有旺季情绪催化,但下半年成绩或会承压。
  折叠屏加速渗透
  那么,关于消费电子中最重要的智能手机市场,除了老生常谈的“AI+”,还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创新点?
  答案或许是折叠屏。苹果知名分析师郭明錤今年以来多次爆料苹果折叠屏进展,其在6月称,苹果供应商鸿海精密预计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初正式开始生产“折叠屏iPhone”。7月,他再度爆料,苹果为其首款折叠iPhone采用三星显示(SDC)的无折痕方案,并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量产其首款折叠屏iPhone。
  尽管国内外厂商的折叠屏手机已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但苹果历来多非产业创新前段推手,而是等市场蛋糕做大,再以差异化方式快速抢下市场。苹果入市意味折叠手机迈向成熟应用,核心竞争将转向制造效率、成本控制,以及供应链整合。
  集邦咨询预计,2025年折叠手机出货量将达1980万台,渗透率约1.6%,与2024年持平。而苹果入局将助力折叠手机渗透率从2025年的1.6%提升至2027年的3%以上。
  随着苹果进军折叠设备的时间日益临近,市场高度关注其可能采用的新材料与供应商。该机构称,折叠手机历经多零件铰链组装到一体化结构设计的技术演进,材质、结构和厚度的突破帮助机身变得更加轻薄,铰链技术的发展更成为竞争的焦点。
  综合多家机构研究来看,目前安卓系折叠机主要采用U形铰链和水滴形铰链两种形态;工艺上以MIM工艺为主。苹果入局推动铰链创新,有望引入液态金属和钛合金3D打印等创新材料和工艺。
  例如,最近行情看涨的宜安科技已具备液态金属成型能力。此外,领益智造、统联精密、精研科技等在铰链技术上有所布局。
  其中,领益智造在互动平台回应过相关话题。其称,公司碳纤维结构件作为屏幕支撑板的关键零件,具备高强度、低密度、模量好,兼具导电及散热佳的特性,逐步替代不锈钢材料进入折叠手机行业。行业头部客户的相关折叠屏及其他中高端手机机型已采用公司碳纤维结构件,并实现量产出货。
  柔性盖板也是折叠屏屏幕的关键组件,超薄柔性玻璃(UTG)是目前市场主流。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产业链人士了解到,蓝思科技负责为苹果折叠屏提供UTG屏幕。
  “随着苹果对折叠屏手机加速布局,我们认为一方面或将对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有较大的拉动,另一方面其有望引领折叠屏产业链的创新升级。看好折叠屏UTG及铰链等关键零部件,及3D打印等新工艺。”西部证券电子团队指出。

【2025-08-20】
立讯精密:8月19日获融资买入3.81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立讯精密8月19日获融资买入3.81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0.19%,当前融资余额29.0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02%,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19381039853.00321931273.002900759405.002025-08-18595243023.00465447492.002841650825.002025-08-15371429236.00449509671.002711855294.002025-08-14401433266.00308872880.002789935729.002025-08-13353562301.00393408152.002697375343.00融券方面,立讯精密8月19日融券偿还5.64万股,融券卖出3.0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17.3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5%,融券余额1526.22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191173000.002205240.0015262215.002025-08-182462498.00811595.0016498657.002025-08-152705159.002728313.0014472716.002025-08-143159208.003871088.0014454549.002025-08-133175380.002726685.0015115192.00综上,立讯精密当前两融余额29.16亿元,较昨日上升2.0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19立讯精密57872138.002916021620.002025-08-18立讯精密131821472.002858149482.002025-08-15立讯精密-78062268.002726328010.002025-08-14立讯精密91899743.002804390278.002025-08-13立讯精密-39328317.00271249053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20】
A股“优等生”借力港股平台拓展国际化业务 
【出处】证券日报

  8月18日,立讯精密、星环科技2家A股公司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的热情持续高涨。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年内港股55家新上市公司中有10家A股公司,首发募资额约893.39亿港元。此外,天岳先进已启动招股,还有约90家A股上市公司正筹划发行H股,目前进展包括提交备案资料、已递交招股书、等待聆讯等。
  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谌戈认为,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整体回暖,全球投资人及长线资金持续流入,市场估值与流动性显著改善,AH股价差收窄,进一步提升了港股IPO对于内地企业特别是A股上市公司的吸引力。
  涉及行业愈发多元
  今年在港上市的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10家A+H公司中,有5家上市首日市值超过千亿港元。
  近期,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迎来更多便利。继港交所5月份开通“科企”专线后,港交所IPO定价新规8月4日正式生效,适用于A+H发行人的初始自由流通量门槛由原建议中“占H股总数的10%”改为“占A+H股总数的5%”,进一步提升A股公司在港IPO的积极性。
  中国证监会对境外上市的备案审批速度也在加快。宁德时代的备案用时仅为42天,吉宏股份的备案用时为77天,最终这两家公司从递表到登陆港股用时仅三个多月。
  港股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也进一步吸引A股公司赴港上市。港交所官网数据显示,2025年前7个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3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86亿港元上升124%。
  从行业分布来看,拟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行业愈发多元,不仅包括生物医药、电力设备,还有新能源、通信、食品饮料等多领域。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A+H股累计达161家,分布在有色金属、医药生物、交通运输等领域。伴随更多A股公司赴港上市,科技、新经济企业陆续加入港股市场,将进一步提升相关行业的权重。
  随着更多A股“优等生”加入,A+H股有望进一步扩容。进入8月份以来,立讯精密、星环科技、卧龙电驱、军信股份、云天励飞等多家A股公司正式递表,均胜电子、万兴科技、普源精电、可孚医疗等A股公司也披露了赴港上市的计划及最新进展。
  从市值分布来看,大部分筹划赴港上市的企业市值规模较为可观,多数企业总市值在100亿港元以上,行业龙头总市值更在千亿港元以上。
  显露国际化强烈诉求
  除了融资需求,国际化业务拓展成为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一大动力。不少A股公司的境外收入占比超30%,在港上市募资主要用于海外产能建设及研发、拓展国际市场业务等。比如,均胜电子、露笑科技等公司在公告中提及,赴港上市有助于拓展海外市场,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
  在谌戈看来,港股市场拥有大量的国际长期资本,对科技企业的成长性具有较强的认同,可引入国际化的主权基金、长线基金及高净值投资人,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股东结构,完善符合国际化标准的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结构,为公司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助力。
  记者梳理发现,年内A股公司在港上市的基石投资者阵容较为强大,涵盖了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及产业资本等。比如,蓝思科技、恒瑞医药的H股IPO项目吸引了瑞银集团,宁德时代吸引了中东资本科威特投资局等,三花智控吸引了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等国际巨头。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表示,建议香港特区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强化香港金融服务业,包括提升股市流动性、吸引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同时加强对内地企业“走出去”的支援,并完善家族办公室生态圈。
  谈及拟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需提前进行哪些准备?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合伙人邓浩然表示,随着更多资金涌入香港市场,市场流动性大幅提升。有意把握这一机会赴港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应及早作出总体规划,密切关注两地监管机构最新出台的政策和指引等。
  在数据安全、跨境信息传输等方面,谌戈提醒,内地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要严格遵守内地和香港两地的合规要求,提前对数据合规性展开梳理,并就潜在问题进行整改。考虑到赴港上市中会引入境外投资人,应考虑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业务运营是否涉及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或禁止领域。
  邓浩然还提醒,A股公司在准备港股招股书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两地信息披露,包括财务信息披露的一致性以及协同安排。

【2025-08-20】
四十五家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年内股价涨幅亮眼 
【出处】证券时报

  受益于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近日新易盛、中际旭创、锐捷网络、洛阳钼业、仕佳光子、巨化股份等公司股价纷纷创新高。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8月19日,不含2024年以来上市的股票,按照半年报、业绩快报、预告净利润下限(无下限则取公告数值)计算,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创历史同期新高的公司接近350家。10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超百亿元,包括中国移动、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紫金矿业、中国电信等。
  上述公司中,上市以来半年报净利润连续增长的有45家。截至8月19日收盘,共有6家A股市值在千亿元以上,分别是中国电信、海光信息、立讯精密、东鹏饮料、杭州银行、中科曙光,这些行业龙头公司在各自领域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
  海光信息是国内领先的高端处理器设计企业,海光CPU与海光DCU系列产品广泛助力行业构建数据中心和算力平台的建设,已成功完成多代产品的独立研发和商业化落地。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
  部分中小市值公司业绩也展现出稳健增长态势,如青矩技术、广咨国际、德石股份等公司A股市值均不到50亿元。
  铁大科技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53.68%。8月19日收盘,该公司A股市值为24.2亿元。
  据数据宝统计,从估值水平来看,截至8月19日收盘,这45家业绩稳健增长的公司中,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的有22家。其中5家滚动市盈率低于10倍,分别是青岛银行、常熟银行、杭州银行、齐鲁银行和捷佳伟创。
  二级市场的走势体现出投资者对这些绩优公司的认可。截至8月19日收盘,上述45家业绩稳健增长的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平均上涨41.66%。
  5家公司股价年内涨幅翻倍,分别是涛涛车业、民士达、并行科技、匠心家居、福斯达。
  少数公司股价处于滞涨状态,威胜信息、立讯精密、中国移动等公司年内股价下跌。
  资金面上,近期A股市场两融余额持续攀升,其中融资余额已突破2万亿元大关。在此背景下,多家绩优公司获得融资资金大手笔加仓。
  据数据宝统计,上述45家业绩稳健增长的公司中,截至8月18日,8月以来融资净买入超亿元的有9家,包括海光信息、捷佳伟创、中科曙光、杭州银行、协创数据等。
  海光信息获融资净买入额17.29亿元,高居榜首。二季度末,该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陆股通持仓市值达到103.32亿元,排在第一位。
  (本版专题数据由证券时报中心数据库提供)

【2025-08-19】
引爆!爆iphone17已进入大规模量产  印度实现全系列本地化生产 
【出处】中国基金报【作者】张舟

  【导读】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临近,消息称苹果iPhone 17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一年一度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渐行渐近?
  ≌獬”怀莆翱萍冀绱和怼钡氖⒒幔衲曛鹘遣怀鲆馔馊越劢筰Phone 17系列。
  8月19日,有媒体称,苹果iPhone 17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作为苹果iPhone的主要代工生产商,富士康郑州厂区正同步启动旺季招工,为产能爬坡做足准备。
  在机型生产布局上,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等多方报道证实,苹果今年首次在印度实现iPhone 17全系列机型的本地化生产,包括四款机型(含Pro版本)均在印度工厂下线。
  据悉,苹果已在印度的五家工厂扩大iPhone生产,其中两家为近期新建的工厂,此举是为了降低美国市场机型对中国生产的依赖。
  投资端对苹果的态度呈现分化。根据最新13F文件披露,段永平管理的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LC.二季度增持苹果89.4万股,同期还增持了拼多多、谷歌、英伟达,减持西方石油和阿里巴巴,其持仓总市值从120亿美元微降至115亿美元。
  而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则选择减持苹果。其公布的二季度持仓报告(13F)显示,该公司减持了2000万股苹果,同时减持2631万股美国银行,并斥资16亿美元新买进联合健康。
  中信证券指出,根据媒体报道,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苹果公司CEO库克共同宣布,苹果公司将承诺对美国国内制造业新增1000亿美元投资,这是苹果进一步规避硬件产品未来面临惩罚性关税的措施。当前A/H股果链代表公司估值较低,看好果链阶段性利空落地带来的情绪修复。
  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公司近日已正式入驻小红书平台,简介写道:“你好,这里是Apple,在此和大家分享科技、创意与未来。”不过截至目前,该官方账号尚未发布任何与秋季新品发布会相关的信息。
  结合网传消息,iPhone 17系列发布会或定于9月10日凌晨1点举行,市场对新品的期待持续升温。

【2025-08-19】
立讯精密赴港IPO:年入2688亿,七成营收依赖单一客户 
【出处】南方都市报

  A股苹果供应链巨头立讯精密正式开启赴港上市之路。8月18日,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递交H股上市申请,计划在主板挂牌上市 。
  招股书显示,立讯精密近年来业绩增长稳健,2024年营收已逼近2700亿元人民币。其产品已深度渗透全球消费电子、汽车及通讯市场,招股书援引数据称,以2024年销量计,全球平均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就有一部使用其产品 。
  然而,亮眼的业绩数据之下,招股书也明确指出了其客户高度集中的潜在风险。此次叩响港交所大门,立讯精密寻求国际资本加持,为其全球化布局与业务多元化注入新动力的意图明显。
  寻找新增长点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核心财务数据,立讯精密的增长势头保持稳健。在2022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的收入分别为2140亿元、2319亿元和2688亿元人民币。同期的净利润也实现了稳步增长,分别为105亿元、122亿元和146亿元 。进入2025年,这一势头得以延续,其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7.9%至61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1.3%至34亿元 。
  招股书将其业务结构拆解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及其他四大板块 。其中,消费电子业务依然是其营收的绝对基石。2024年,该业务板块贡献收入233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高达86.7% 。
  但在消费电子这个基本盘之外,其对“第二增长曲线”的培育已见成效,汽车电子与通信业务正成为新的增长点。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立讯精密的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9.6%,2024年实现营收13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5.1% 。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更是高达98.9% 。为加速汽车业务的全球化进程,公司于2024年启动了对德国百年汽车线束厂商莱尼公司(Leoni AG)相关业务的收购 ,并于2025年7月完成 ,以加强其在欧洲、非洲及美洲的战略部署 。
  在通信与数据中心领域,受益于AI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市场需求强劲。立讯精密在此领域提供从铜互联、光互联、散热模组到完整功能系统的垂直一体化服务 。2022年至2024年,该业务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6%,2024年实现营收184亿元 。
  七成营收依赖单一客户
  尽管业绩持续向好且新业务增长迅速,但招股书也明确指出了公司面临的挑战,其中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问题尤为突出 。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立讯精密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73.3%、75.2%和70.7% 。这意味着公司超过七成的收入依赖于单一客户。
  尽管招股书中未披露具体客户名称,但结合其业务构成及过往财报,市场普遍认为其最大客户为苹果公司。这种高度依赖的模式,使得公司的经营业绩与主要客户的产品周期、销售表现及供应链策略高度绑定,一旦主要客户的业务发生重大变化,将可能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集中性不仅体现在客户端,也体现在供应链端。招股书披露,2024年,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的62.3%,其中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高达56.0% 。并且,这位最大供应商同时也是其最大客户 。
  对此,招股书解释了这种现象背后的“买售”模式:部分核心客户为控制整个采购流程以及原材料的成本与质量,会要求其供应商(包括立讯精密)向其自身或其指定的供应商采购若干核心零组件 。这种行业特性,导致了其在客户端与供应链端的双重集中。
  此次赴港上市,可以看作是立讯精密为应对全球化竞争和供应链风险,寻求业务进一步多元化和资本结构优化的关键一步。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募资用途,所得款项净额将主要用于几个核心方向:扩大并升级现有生产基地,特别是针对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业务的全球产能扩张 ;投资于技术研发,完善制造流程并提升智能制造能力 ;以及用于投资上下游产业链的优质标的 。此外,部分资金还将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及补充营运资本 。
  随着立讯精密正式递表,苹果核心供应链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会师”的趋势愈发明显。这也反映出产业链龙头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国际资本的共同需求,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这些企业正在寻求多元化发展路径以对冲潜在风险。

【2025-08-19】
立讯精密递表港交所 于2024年收入为2687.95亿元 
【出处】智通财经【作者】黄晓冬

  据港交所8月18日披露,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立讯精密(002475.SZ))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高盛、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立讯精密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精密智造创新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于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和其他领域的全球客户提供从精密零组件、模组到系统的跨领域垂直一体化开发与智造解决方案。
  公司凭借对广度、深度、精度的极致追求,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全栈式开发与智造平台,深度参与客户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以及售后等各个环节,以“摆渡人”的角色赋能了全球各领域顶尖的品牌客户,其中包括超过100家《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景,例如以2024年销量计,全球平均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每五部智能汽车中,就有一部使用公司的产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精密智造解决方案(PIMS)行业中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内地第一,并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各主要业务线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全球精密智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公司拥有最全面及最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公司通过持续的卓越表现,于2023年至2025年连续三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全球精密智造解决方案市场稳步扩张,预计将由2025 年的人民币9.47万亿元增至2029年的人民币12.18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5%。其稳步增长受多重因素驱动:需求端,终端市场(如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领域)对高精度产品的需求攀升,且对功能集成的要求不断提高,精密智造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此外,铜互联、光互联、散热管理、电源管理、AI智能终端、3D打印、低空经济及机器人等前沿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亦为全球精密智造解决方案市场打开了新的增长曲线;供给端,全球利好政策推动精密制造业发展,AI、算力基础设施和工业自动化等科技进步加速智能制造的普及,PIMS提供商竞相打造“未来工厂”,供给端的智能化升级为全球精密智造解决方案市场的发展注入强劲驱动力。
  财务方面,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及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140.28亿元、人民币2319.05亿元、人民币2687.95亿元、人民币617.88亿元。其中,自2022年至2024年,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线收入增长较快,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49.6%及19.6%。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04.91亿元、人民币122.43亿元、人民币145.79亿元、人民币33.77亿元。

【2025-08-19】
液冷概念龙头曝光! 
【出处】证券时报数据宝【作者】陈见南

  液冷概念成为近期最强题材。
  AI硬件方向成为近期最强题材。截至昨日收盘(8月18日),液冷服务器、玻璃纤维、光模块、服务器、覆铜板、算力租赁等概念指数均大涨超10%,位居概念涨幅榜前列。其中,液冷服务器指数大涨超29%,高居AI硬件概念首位。
  消息面上,7月初,CoreWeave宣布率先部署英伟达GB300 NVL72系统,成为首家提供该系统的超大规模AI云服务提供商,标志着首款GB300 NVL72服务器正式出货。
  业内人士指出,领先AI芯片产品全面拥抱液冷,或将带动整个算力产业链的液冷需求显著提升。
  液冷需求有望暴增
  GB300是英伟达今年发布的面向高性能计算和云服务领域的一款AI推理架构新产品,算力性能持续提高的同时,功耗也大幅增加,为此GB300采用了完全液冷式机架规模设计。此外,近日华为昇腾发布的重磅384超节点服务器集群也采用了液冷+微结构导热方案。
  液冷技术是指利用液体取代空气作为冷却介质,与服务器发热元器件进行热交换,将服务器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带走,以保证服务器工作在安全温度范围内的一种冷却方法。伴随着AI芯片性能升级造成功耗持续提升,数据中心液冷已成大势所趋。近期,产业需求、政策驱动及预期差出现的边际变化三重共振,催生了液冷板块高景气的行情。
  华西证券认为,随着海外算力需求爆发,主要CSP厂商资本开支上行趋势明确,GPU和ASIC需求均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液冷需求空间广阔。同时,考虑到CSP厂商的降本需求,国内液冷相关供应商有望在海外市场实现突破以及提升份额,持续看好已和海外大厂有合作经验或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的液冷系统解决方案及零部件厂商。
  液冷概念龙头曝光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市场上液冷服务器概念股合计有122只,市值接近3.7万亿元。其中,工业富联市值超过8800亿元居首。今日早盘(8月19日)该股继续创出历史新高,市值突破9000亿元。此外,立讯精密、中兴通讯、中科曙光等市值均超千亿元。
  从股价表现来看,液冷概念股年内平均涨幅超56%,远强于大盘同期表现。其中,思泉新材、华光新材、利通科技、飞龙股份、科创新源等股价翻倍。
  从概念股液冷成色来看,飞龙股份、大元泵业、英维克、银轮股份等个股的业务相关性更强。
  大元泵业在调研中称,目前公司液冷温控业务主要涵盖新能源汽车、储能风电、算力服务三大领域,公司2025年相关业务将明显受益于2024年完成的部分重点客户拓展。后续公司将继续加大投入,挖掘其他新兴领域的液冷温控需求,紧跟并抓住科技发展的机遇。
  源达信息认为银轮股份作为汽车热管理龙头企业,向液冷领域拓展,具备技术、客户资源优势。源达信息称公司液冷产品矩阵齐全,有望受益于液冷行业放量,带来业绩释放。
  机构关注这些滞涨股
  滞涨股会否补涨?数据显示,合计有21只液冷概念股年内涨幅不足20%且有机构评级。从市值角度来看,四方科技、永贵电器、恒为科技、八亿时空等市值均不足百亿元。
  永贵电器在互动易中透露,公司液冷快换接头UQD标准接口主要应用于算力服务器领域,数据中心连接解决方案的开发及应用是公司布局方向。
  四方科技在其年报中表示,公司新型集装箱式V型干冷器在IDC数据中心展进行展出,并为多家企业提供了测试用样机。

【2025-08-19】
立讯精密递表港交所 拟于港交所主板上市 
【出处】中国上市公司网

  中国上市公司网讯 8月18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精密”)在港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请,公司上市材料被正式受理,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高盛和中金公司。
  公开数据显示,立讯精密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精密智造创新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于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和其他领域的全球客户提供从精密零组件、模块到系统的跨领域垂直一体化开发与智造解决方案。
  公司凭借对广度、深度、精度的极致追求,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全栈式开发与智造平台,深度参与客户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以及售后等各个环节,以「摆渡人」的角色赋能了全球各领域顶尖的品牌客户,其中包括超过100家《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景,例如以2024年销量计,全球平均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每五部智能汽车中,就有一部使用公司的产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精密智造解决方案(PIMS)行业中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大陆第一,并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各主要业务线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全球精密智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公司拥有最全面及最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公司通过持续的卓越表现,于2023年至2025年连续三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2025-08-19】
立讯精密:8月18日获融资买入5.95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7.69%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立讯精密8月18日获融资买入5.95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7.69%,当前融资余额28.4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99%,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18595243023.00465447492.002841650825.002025-08-15371429236.00449509671.002711855294.002025-08-14401433266.00308872880.002789935729.002025-08-13353562301.00393408152.002697375343.002025-08-12228890433.00237333224.002737221194.00融券方面,立讯精密8月18日融券偿还2.05万股,融券卖出6.22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46.2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9%,融券余额1649.87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182462498.00811595.0016498657.002025-08-152705159.002728313.0014472716.002025-08-143159208.003871088.0014454549.002025-08-133175380.002726685.0015115192.002025-08-121564970.006870600.0014597658.00综上,立讯精密当前两融余额28.58亿元,较昨日上升4.8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18立讯精密131821472.002858149482.002025-08-15立讯精密-78062268.002726328010.002025-08-14立讯精密91899743.002804390278.002025-08-13立讯精密-39328317.002712490535.002025-08-12立讯精密-13664991.002751818852.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19】
立讯精密递表港交所 中信证券、高盛、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出处】证券时报网

  立讯精密已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由中信证券、高盛、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
  公司致力于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领域提供垂直一体化开发与智造解决方案,深度参与客户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
  据统计,2024年全球平均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每五部智能汽车中,就有一部使用了立讯精密的产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立讯精密在2024年以收入计,在精密智造解决方案(PIMS)行业中位列全球第四、中国内地第一。公司连续三年(2023—2025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全球精密智造解决方案市场预计将稳步扩张,并受益于终端市场对高精度、高集成产品的需求以及前沿科技(如AI、机器人、低空经济等)的发展。
  2022年至2024年,立讯精密的收入从人民币2140.28亿元增至2687.95亿元,其中汽车电子和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线的收入增长尤为显著。同期,公司年内利润也呈现增长趋势,从2022年的人民币104.91亿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145.79亿元。

【2025-08-18】
立讯精密递表!“果链三巨头”有望会师港交所 
【出处】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消息】8月18日,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立讯精密)公告称,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 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
  根据招股书,立讯精密致力于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和其他领域的全球客户提供从精密零组件、模组到系统的跨领域垂直一体化开发与智造解决方案。
  按2024年收入计,立讯精密在精密智造解决方案(PIMS)行业中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大陆第一。
  以2024年销量计,全球平均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每五部智能汽车中,就有一部使用立讯精密的产品。
  2023年至2025年,立讯精密连续三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另外两家“果链”(苹果供应链商)巨头已经先行冲刺港股,蓝思科技已于7月9日正式挂牌港交所,歌尔股份则拟分拆子公司歌尔微赴港上市。若顺利,“果链三巨头”将在香港市场会师。

【2025-08-18】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8月18日,据港交所文件显示,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2025-08-18】
立讯精密:8月15日获融资买入3.71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2.85%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立讯精密8月15日获融资买入3.71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2.85%,当前融资余额27.1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97%,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15371429236.00449509671.002711855294.002025-08-14401433266.00308872880.002789935729.002025-08-13353562301.00393408152.002697375343.002025-08-12228890433.00237333224.002737221194.002025-08-11309675898.00458733466.002745663985.00融券方面,立讯精密8月15日融券偿还7.07万股,融券卖出7.01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70.52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6%,融券余额1447.27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152705159.002728313.0014472716.002025-08-143159208.003871088.0014454549.002025-08-133175380.002726685.0015115192.002025-08-121564970.006870600.0014597658.002025-08-115515251.00368697.0019819858.00综上,立讯精密当前两融余额27.26亿元,较昨日下滑2.7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15立讯精密-78062268.002726328010.002025-08-14立讯精密91899743.002804390278.002025-08-13立讯精密-39328317.002712490535.002025-08-12立讯精密-13664991.002751818852.002025-08-11立讯精密-143304934.00276548384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17】
行业追踪|消费电子市场(8月11日-8月17日):中国台湾电子指数——电子零组件环比大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消费电子市场价格/销量变动情况如下所示:消费电子相关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中国台湾电子指数——电子零组件5.1622.832025-8-15314.51点费城半导体指数(SOX)1.320.992025-8-155752.74--中国台湾电子指数——电子1.196.712025-8-151388.17点中国台湾电子指数——半导体0.623.372025-8-15700.96点注:其中费城半导体指数为全球半导体业景气主要指标之一,而中国台湾电子指数则反映台湾电子产业股票行情波动轨迹,中关村电子信息产品指数是以实体电子市场450家经销商及大型电商做为数据采集点,以其销售的市场热销品销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指数,是反映电子市场波动趋势最有影响的电子信息产品指数。
  需要关注上游材料价格变化对相关公司的成本影响,若上游材料价格涨幅过大,下游终端厂商的成本压力将上升。   本周上游产品价格异动情况如下:上游产品价格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Wafer(256Gb)1.982.802025-8-41.54美元Wafer(128Gb)1.691.692025-8-41.20美元DRAM(DDR4 8Gb)-1.67-4.732025-8-151.59美元Module(DDR4 UDIMM 8GB)-0.205.992025-8-416.80美元27寸显示器面板0.000.002025-8-563.00美元/片14.0寸笔记本面板0.000.002025-8-526.90美元/片
  除原材料之外,还需要关注下游相关产品的产销数据,手机产业是消费电子行业的核心产业之一,目前消费者对手机的需求从刚性需求逐渐转变为替换需求,使得我国手机出货量持续减少,但其他产品如可穿戴设备等拓宽了消费电子下游应用领域。   本周下游产销数据异动情况如下:下游产销数据一览表(按季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季涨跌幅(%)年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中国平板电脑出货量8.40--2025-3-31852.00万台全球PC出货量8.236.542025-6-3068400.00千台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3.63-3.632025-6-3069.00百万台受消费电子市场价格/销量变化影响的公司一览表股票名净利润(亿元)机构预测年度净利润(亿元)截止日期产品名称产品收入占比(%)产品毛利率(%)立讯精密--165.24--消费性电子87.4611.36工业富联--289.36--3C电子产品99.728.24歌尔股份--32.61--电子元器件98.3714.16闻泰科技--24.37--智能终端79.908.71传音控股--63.79--手机93.4920.92蓝思科技--38.58--电子元器件制造业10012.98领益智造--24.13--消费电子95.5316.55安克创新--25.82--消费电子业10035.72环旭电子--19.04--消费电子类产品33.799.05盈趣科技--5.08--创新消费电子产品60.9830.22(注:财务数据截止到该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日期)
  消费电子产业链
  消费电子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芯片、半导体、传感器、显示屏、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中游为消费电子行业,主要产品有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下游通过线上及线下销售渠道最终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8-15】
行业周报|消费电子指数涨5.10%, 跑赢上证指数3.4%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8月11日-2025年8月15日,上证指数涨1.7%,报3696.77点。创业板指涨8.58%,报2534.22点。深证成指涨4.55%,报11634.67点。消费电子指数涨5.10%,跑赢上证指数3.4%。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影石创新、绿联科技、胜蓝股份、奥海科技、昀冢科技。
  本周机构观点:
  **财信证券本周观点**:
  市场行情回顾:2025年7月12日至2025年8月11日,申万电子指数+9.0%,排名申万一级行业第6。申万电子二级行业指数涨跌中位数为+8.1%,申万消费电子指数+13.5%。申万电子三级行业指数涨跌中位数为+8.4%,涨跌幅前三分别为印制电路板(+21.7%)、品牌消费电子(+14.7%)、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13.3%),涨跌幅后三分别为LED(+5.9%)、面板(+2.3%)、半导体设备(+1.6%)。
  2025年6月全球及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延续增长。2025年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599.10亿美元,同比+19.60%,环比+1.50%;中国半导体销售额为172.40亿美元,同比+13.10%,环比+0.80%。受益于AI、新能源汽车等结构性需求拉动,预计未来全球及中国半导体销售额有望延续增长。
  2025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2025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2.95亿台,同比+1.03%,环比-3.18%;中国智能手机出货0.69亿台,同比-4.00%,环比-3.63%,此次同比下滑结束了此前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六个季度的增长势头,主要由于2025年初国家补贴计划所带来的出货节奏变化所致。
  2025Q2全球PC出货量同比+4.43%。2025Q2全球PC出货量达到6,322.50万台,同比+4.43%,环比增长7.26%;全球PC累计出货量为1.22亿台,同比+4.59%,市场呈现复苏态势。
  2025年7月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27.35%。2025年7月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6.20万辆,同比+27.35%;1-7月销量累计822.00万辆,同比+38.52%,新能源汽车成为PCB等电子元器件需求的重要推动力。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消费电子行业“领先大市”评级。阿里在WAIC2025发布夸克AI眼镜,标志着阿里在AI领域的又一次战略性下注,代表了其AItoC战略正从软件领域延伸至多形态硬件,推动AI硬件创新加速。苹果公司宣布追加1000亿美元对美投资承诺,标志着其未来四年投资总额将高达6000亿美元,显著加速其在美投资步伐,换取对印度组装iPhone惩罚性关税的豁免,果链板块估值有望修复。折叠屏产业链建议关注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等;AI眼镜板块建议关注水晶光电、蓝特光学、歌尔股份等;AIPCB板块建议关注沪电股份、胜宏科技、深南电路等;服务器ODM建议关注工业富联;端侧SOC板块建议关注瑞芯微、恒玄科技、乐鑫科技;被动元件板块建议关注三环集团、顺络电子。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国产替代不及预期;应用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经贸摩擦等外部环境风险。
  **天风证券本周观点**:
  232关税苹果或被豁免,看好其新品创新周期及国内供应链的成本、效率优势。美东时间8月6日,苹果公司宣布,将向美国新增1000亿美元投资承诺,并发布全新美国制造计划(AMP),苹果股价大涨5.09%,创下自5月12日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芯片材料、服务器等领域是AMP主要目标,苹果增加对美投资至6000亿美元,联合多家企业构建美国本土完整端到端半导体供应链。传统消费电子模组整机组装环节回流美国生产概率较低,可能利好中国电子制造业发展。苹果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仍根深蒂固。苹果业绩大超预期,服务业务持续发力,国补促进中国市场回暖。此外,苹果在AI方面积极布局,苹果推出新功能并开放开发者权限。苹果公司公布了2025财年第三财季(截至6月28日)的财报,收入达940亿美元同比增10%,iPhone、Mac和服务业务营收双位数增长,整体表现超华尔街预期,实现自2021年12月以来最强劲的季度营收增长。服务业务持续发力,而Mac业务成为增长最快板块。国补助力苹果中国区业务回暖,带动整体营收攀升。中国部分地区的消费补贴对公司产品起到了明显提振作用。第三财季苹果在大中华区的总营收为153.7亿美元,同比增长4%,扭转了过去两个季度分别下滑2%和11%的趋势。AI方面积极布局,推出新功能并开放开发者权限。苹果计划“大幅增加”人工智能领域投资。苹果推出“开发者可为自定产品页面添加关键词”的新功能。
  OpenAI发布新旗舰模型GPT-5,QuestMobile发布中国AI应用市场半年报,看好多模态应用落地、推理侧需求释放。这一新一代旗舰模型采用统一系统架构,整合高效基础模型与深度推理模块(GPT-5Thinking),通过实时路由系统自动判断何时快速响应或深度思考,消除了手动选择模型的复杂性。GPT-5在编程、创意写作和健康领域展现出革命性突破。模型安全性与可靠性获得里程碑式提升,交互体验创新开启个性化AI新时代。商业化策略体现普惠与生态整合双轨并行,GPT-5首次面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QuestMobile发布2025年AI应用市场半年报,AI应用持续快速发展,迎来新业态。整体而言,2025年上半年,AI应用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形成“四大梯队”格局:第一梯队为AI搜索引擎和AI综合助手;第二梯队包括AI社交互动和AI专业顾问;第三梯队为AI效率办公和AI图像处理;第四梯队涵盖AI创作设计、文案写作等。移动端AI应用月活跃用户规模达6.8亿,插件形态用户规模超越原生App。三类形态AI应用上半年复合增长率直击“场景必须度+用户替代成本”问题。AI搜索赛道及AI综合助手赛道的超头现象,预示着“搜索+服务”的融合将成为流量入口新范式。
  PCB:CoWoP有望以低成本、高效率特性撬动高端PCB需求,助力产业链快速响应AI设备放量。据预计,CoWoP用大尺寸PCB面板替代了单价高昂的ABF基板(传统基板占封装成本40%以上),整体可以使得成本降低30%-50%,并且利用成熟的PCB产线可以缩短交付周期。而且,PCB扩产周期仅需6-12个月,远低于传统基板的2年,可快速响应AI算力设备激增需求。CoWoP对PCB技术提出更高要求,良率与工艺门槛挑战显著,短期替代路径仍具不确定性。CoWoP相较CoWoS具有主板技术门坎大幅提高;返修与良率压力剧增;系统协同设计更复杂,增加开发成本;技术转移成本高等挑战。
  面板行业需求放缓,7月价格价格小幅下修,龙头公司表现出较强韧性:TrendForce预计7月电视面板需求放缓,32吋、43吋价格下跌1美元,50吋、55吋、65吋、75吋下跌2美元;显示器面板需求进入Q3后放缓,OpenCell及模组价格全面持平;笔电面板需求转乐观但价格持平,后续走势取决于品牌与面板厂议价。25年Q1京东方折叠屏供应超三星显示成第一,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上半年预报亮眼:25Q1京东方在iPhoneOLED面板供应商排名前列,同时在折叠OLED屏幕领域,京东方已超过三星显示,成为行业第一。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上半年净利润超46亿元(同比+70%),大尺寸领域受益供给优化及高端化趋势盈利增强,中尺寸t9产能爬坡带动IT产品增长,小尺寸OLED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且完成t11并入及华星光电股权收购;其他业务稳健,公司整体营收同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1%-101%。
  建议关注:消费电子零组件&组装:工业富联、蓝思科技、鹏鼎控股、立讯精密、闻泰科技、领益智造、博硕科技、舜宇光学科技(港股)、高伟电子(港股)、东山精密、欣旺达(与电新组联合覆盖)、环旭电子、比亚迪电子(港股);
  消费电子材料:创新新材(与金属材料组联合覆盖)、思泉新材、中石科技、福蓉科技、世华科技;
  连接器及线束厂商:鼎通科技、立讯精密、华丰科技、中航光电(与军工组联合覆盖)、博威合金;线束:沃尔核材、新亚电子、兆龙互连、金信诺、电连技术;
  被动元件:洁美科技、国瓷材料;MLCC:三环集团、风华高科、达利凯普;电感:顺络电子、麦捷科技、铂科新材(金属材料组覆盖);晶振:泰晶科技、惠伦晶体;
  面板:京东方、TCL科技、彩虹股份、深天马A、联得装备(与机械组联合覆盖)、精测电子、奥来德(与机械、化工联合覆盖)、鼎龙股份(与基础化工组联合覆盖)、莱特光电(化工组覆盖)、清溢光电、菲利华、深科达、领中科技、汇成股份、新相微、天德钰、韦尔股份、中颖电子、易天股份;
  CCL&铜箔&PCB:胜宏科技、鹏鼎控股、沪电股份、生益电子、南亚新材、深南电路、建滔积层板、生益科技、金安国纪、华正新材、方邦股份、深南电路、兴森科技、景旺电子;
  消费电子自动化设备:科瑞技术、智立方、思林杰、大族激光、赛腾股份、杰普特、华兴源创、博杰股份、凌云光、精测电子;
  品牌消费电子:传音控股、漫步者、安克创新(与家电组联合覆盖)、小米集团(港股)(与海外、汽车联合覆盖);折叠屏产业链: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精研科技、统联精密、科森股份、凯盛科技(与建筑建材组联合覆盖)、长信科技、长阳科技、汇顶科技。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创新力度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冲突风险;消费电子产业链外移影响国内厂商份额风险。
  行业新闻摘要:
  1:2025年3D打印行业新浪潮:消费电子驱动下的市场变革。
  2:消费电子行业8月月报:关注硬件创新及果链估值修复。
  3:半导体自动化测试设备ATE市场剖析:现状、挑战与未来趋势。
  4:3D打印、消费电子行业深度报告:3D打印在消费电子的6个落地场景(新材料、新设备、新应用、新企业)。
  5:2025年全球AI Server出货量将增长逾20%。
  6:2025年中国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发展历程、市场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行业步入繁荣发展期。
  7:预估2025年AI Server出货量年增逾20%,智能手机、笔电等终端产品陷入成长困境。
  8:报告: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
  9:电子中期策略:GB200/300与ASIC需求共振,继续看好Ai-PCB及核心算力硬件。
  10:金属3D打印的规模化革命,2025 Formnext深圳增材展前瞻。
  龙头公司动态:
  1、工业富联:1)市值4个月暴涨5000亿元!工业富联AI狂欢背后,低毛利率“硬伤”依旧无解。2)算力龙头工业富联强势涨停 总市值超过8674亿元。3)算力板块集体狂欢:英伟达松绑+AI炸场,寒武纪868元封神。4)寒武纪辟谣后,股价继续涨,飙至860元,有人2天或赚超9亿元。5)“苹果链”+“英伟达链”加持 工业富联强势涨停 冲刺万亿市值。6)工业富联A股市值升至第八位。7)工业富联半年报背后的秘密:年复合增速迎来拐点 营收市值超万亿可期。8) GB200系列产品实现量产爬坡 鸿腾精密再涨超10% 比亚迪电子涨超7%。9)旗滨集团、工业富联等目标价涨幅超20%,燕京啤酒获6家券商推荐。10)工业富联乘算力东风半年赚121亿 云服务商服务器单季营收增150%。11)从“苹果链”到“英伟达链”,7000亿工业富联业绩创新高。
  2、立讯精密:1)汇聚科技涨超5%再创新高 预计中期纯利增长最多60% 母企立讯精密计划赴港上市。2)立讯精密:不向下修正“立讯转债”转股价格。
  3、蓝思科技:1)蓝思科技:正配合客户开发下一代盖板玻璃,将应用创新配方。2)蓝思科技正在配合客户开发下一代盖板玻璃 称合作格局不会改变。3)蓝思科技:一块透明玻璃里的“创新密码”。4)蓝思科技:目前正在配合客户开发下一代盖板玻璃。5)蓝思科技涨超4% 苹果宣布扩大与康宁合作 公司有望受益玻璃原片后道加工。
  4、歌尔股份:1)重点转向AI/AR?歌尔1亿美元支持收购境外显示厂商。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7-290.05%0.33%2025-07-30-1.29%0.17%2025-07-310.83%-1.18%2025-08-010.71%-0.37%2025-08-040.64%0.66%2025-08-051.47%0.96%2025-08-061.04%0.45%2025-08-070.10%0.16%2025-08-08-0.51%-0.12%2025-08-112.36%0.34%2025-08-120.09%0.50%2025-08-130.48%0.48%2025-08-14-1.69%-0.46%2025-08-152.16%0.83%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11.722023-12-2912.92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工业富联22.60%68.58%124.08%立讯精密5.90%4.92%5.70%蓝思科技7.60%6.12%50.21%传音控股-6.08%8.59%14.14%歌尔股份14.30%16.08%30.06%影石创新31.30%33.74%23.31%华勤技术7.69%-6.24%93.89%安克创新4.06%13.20%173.62%领益智造6.75%11.82%49.93%环旭电子4.85%17.41%12.85%长盈精密-3.06%15.72%127.24%协创数据16.06%5.91%131.08%深科技4.27%3.77%45.73%绿联科技30.76%44.44%135.67%联创光电11.92%8.24%145.00%视源股份8.04%11.99%36.12%信维通信8.94%18.12%46.78%光弘科技0.43%12.02%51.24%电连技术-0.13%10.89%50.61%龙旗科技3.71%5.77%9.47%
  行业相关的ETF有华夏国证消费电子主题ETF(159732)、富国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561100)、国泰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561310)、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561600)、易方达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562950)、招商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159779)

【2025-08-15】
立讯精密:8月14日获融资买入4.01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1.49%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立讯精密8月14日获融资买入4.01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1.49%,当前融资余额27.9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00%,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14401433266.00308872880.002789935729.002025-08-13353562301.00393408152.002697375343.002025-08-12228890433.00237333224.002737221194.002025-08-11309675898.00458733466.002745663985.002025-08-08227507097.00210976595.002894721553.00融券方面,立讯精密8月14日融券偿还10.06万股,融券卖出8.21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15.92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7%,融券余额1445.45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143159208.003871088.0014454549.002025-08-133175380.002726685.0015115192.002025-08-121564970.006870600.0014597658.002025-08-115515251.00368697.0019819858.002025-08-08663208.004882960.0014067224.00综上,立讯精密当前两融余额28.04亿元,较昨日上升3.3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14立讯精密91899743.002804390278.002025-08-13立讯精密-39328317.002712490535.002025-08-12立讯精密-13664991.002751818852.002025-08-11立讯精密-143304934.002765483843.002025-08-08立讯精密12019683.00290878877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14】
立讯精密:8月13日获融资买入3.54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6.45%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立讯精密8月13日获融资买入3.54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6.45%,当前融资余额26.9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97%,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13353562301.00393408152.002697375343.002025-08-12228890433.00237333224.002737221194.002025-08-11309675898.00458733466.002745663985.002025-08-08227507097.00210976595.002894721553.002025-08-07406538887.00615453372.002878191051.00融券方面,立讯精密8月13日融券偿还7.11万股,融券卖出8.28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17.5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7%,融券余额1511.52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133175380.002726685.0015115192.002025-08-121564970.006870600.0014597658.002025-08-115515251.00368697.0019819858.002025-08-08663208.004882960.0014067224.002025-08-077937088.002750586.0018578043.00综上,立讯精密当前两融余额27.12亿元,较昨日下滑1.4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13立讯精密-39328317.002712490535.002025-08-12立讯精密-13664991.002751818852.002025-08-11立讯精密-143304934.002765483843.002025-08-08立讯精密12019683.002908788777.002025-08-07立讯精密-203434975.00289676909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13】
立讯精密:8月12日获融资买入2.29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4.70%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立讯精密8月12日获融资买入2.29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4.70%,当前融资余额27.3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99%,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12228890433.00237333224.002737221194.002025-08-11309675898.00458733466.002745663985.002025-08-08227507097.00210976595.002894721553.002025-08-07406538887.00615453372.002878191051.002025-08-06248235967.00191279679.003087105536.00融券方面,立讯精密8月12日融券偿还18.00万股,融券卖出4.1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56.5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1%,融券余额1459.77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121564970.006870600.0014597658.002025-08-115515251.00368697.0019819858.002025-08-08663208.004882960.0014067224.002025-08-077937088.002750586.0018578043.002025-08-061354254.001292697.0013098533.00综上,立讯精密当前两融余额27.52亿元,较昨日下滑0.4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12立讯精密-13664991.002751818852.002025-08-11立讯精密-143304934.002765483843.002025-08-08立讯精密12019683.002908788777.002025-08-07立讯精密-203434975.002896769094.002025-08-06立讯精密56924235.00310020406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13】
并购重组持续升温 产业进阶向实向优 
【出处】本站7x24快讯

   A股市场并购重组潮持续升温,近一周已有超过40家上市公司披露重组进展,立讯精密、滨海能源、光库科技等企业均在稳步推进。据统计,今年以来,首次披露并购重组事项的上市公司已突破百家。从上市公司转让控制权以更多聚焦硬科技领域,到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通过并购参与产业整合;从地方政府出台配套政策助力企业转型,到估值体系回归理性遏制“高溢价埋雷”,市场各方在政策引导下形成了服务实体的共识,产业进阶呈现出“向实向优”的特征。这场生态重构,让资本褪去浮躁,将在扎根细分领域、推动技术升级过程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证券时报)

【2025-08-12】
汇聚科技涨超5%再创新高 预计中期纯利增长最多60% 母企立讯精密计划赴港上市 
【出处】智通财经

  汇聚科技(01729)涨超5%,高见11.48港元再创历史新高。截至发稿,涨5.52%,报11.47港元,成交额3980.51万港元。
  消息面上,汇聚科技发布公告,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纯利将较2024年中期报告所披露的纯利录得约50%至60%的增长。此次增长主要是由于电线组件分部内数据中心的销售订单增加,从而推动了公司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立讯精密拟发行H股赴港上市,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2月,立讯精密通过其子公司香港立讯精密有限公司收购汇聚科技,收购完成后,立讯精密持有汇聚科技74.67%的股权。此外,华泰证券预计19只股份或于9月初被纳入港股通,其中包括汇聚科技。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立讯精密(002475)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