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326 永太科技 更新日期:2025-07-1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含氟医药、农药、新能源材料、含氟芳香类中间体的研发、生产。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业 | 318456.50| 47267.04| 14.84| 69.39|
|贸易 | 139362.67| 7957.62| 5.71| 30.37|
|其他 | 1120.61| -1444.91|-128.9| 0.24|
| | | | 4| |
├────────────┼─────┼─────┼───┼──────┤
|贸易 | 139362.67| 7957.62| 5.71| 30.37|
|医药类 | 113365.92| 30304.60| 26.73| 24.70|
|植保类 | 102949.44| 22314.08| 21.67| 22.43|
|锂电及其他材料类 | 102141.14| -5351.63| -5.24| 22.26|
|其他 | 1120.61| -1444.91|-128.9| 0.24|
| | | | 4| |
├────────────┼─────┼─────┼───┼──────┤
|国外 | 211230.32| 47263.58| 22.38| 100.00|
├────────────┼─────┼─────┼───┼──────┤
|直销 | 458939.78| 53779.76| 11.72| 10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业 | 133925.60| 39750.79| 29.68| 62.60|
|贸易 | 79488.40| 4912.30| 6.18| 37.16|
|其他 | 508.40| 179.64| 35.33| 0.24|
├────────────┼─────┼─────┼───┼──────┤
|贸易 | 79488.40| 4912.30| 6.18| 37.16|
|医药类 | 60499.34| 26722.28| 44.17| 28.28|
|锂电及其他材料类 | 42331.33| 2554.41| 6.03| 19.79|
|植保类 | 31094.93| 10474.10| 33.68| 14.54|
|其他 | 508.40| 179.64| 35.33| 0.24|
├────────────┼─────┼─────┼───┼──────┤
|国外 | 103907.88| 24804.76| 23.87| 100.00|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业 | 257750.80| 18046.69| 7.00| 62.44|
|贸易 | 153940.61| 16187.36| 10.52| 37.29|
|其他 | 1112.67| -123.17|-11.07| 0.27|
├────────────┼─────┼─────┼───┼──────┤
|贸易 | 153940.61| 16187.36| 10.52| 37.29|
|医药类 | 117564.09| 32327.16| 27.50| 28.48|
|锂电及其他材料 | 86507.73| -24490.37|-28.31| 20.96|
|植保类 | 53678.98| 10209.90| 19.02| 13.00|
|其他 | 1112.67| -123.17|-11.07| 0.27|
├────────────┼─────┼─────┼───┼──────┤
|国外 | 217790.76| 49938.26| 22.93| 99.49|
|其他业务 | 1112.67| -123.17|-11.07| 0.51|
├────────────┼─────┼─────┼───┼──────┤
|直销 | 412804.08| 34110.88| 8.26| 100.00|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业 | 130300.04| 29201.21| 22.41| 63.46|
|贸易 | 75025.49| 11107.00| 14.80| 36.54|
├────────────┼─────┼─────┼───┼──────┤
|贸易 | 75025.49| 11107.00| 14.80| 36.54|
|医药类 | 58551.73| 24546.04| 41.92| 28.52|
|锂电及其他材料 | 42698.08| -3620.42| -8.48| 20.80|
|植保类 | 28392.08| 8175.39| 28.79| 13.83|
|其他 | 658.14| 100.20| 15.23| 0.32|
├────────────┼─────┼─────┼───┼──────┤
|国外 | 116887.60| 27412.02| 23.45| 100.00|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化工行业的披露要求
(一)锂电行业
随着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市场价格机制的不断完善,锂电产业链正在逐步迈向更加稳
健协调的发展阶段。从上游来看,碳酸锂期货和期权市场的推出为碳酸锂现货市场
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发挥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公开透明的平台,为锂电产业
链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价格支撑。从下游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政策和市场
的双重驱动下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新能
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市
场占有率达到了40.9%,同比提高了9.3个百分点。
作为锂电产业链的中游,公司将密切关注碳酸锂等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根据市场需
求适时调节供给,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产销效率;同时,依托锂盐原料、锂盐、添
加剂到电解液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增强公司
在锂电材料板块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医药行业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在我国人口老龄化
加剧的大背景下,对医疗保健重视程度的加强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民
众对药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医改的持续调整深化、多元化、国际化的
市场条件,又使得医药制造企业面临诸多挑战。
为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国家政府机关出台
了多项政策文件。“十四五”规划进一步鼓励医药创新研发,并提出发展高端制剂
生产技术,提高产业化技术水平,重点推动创新药和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除
了强调创新发展外,还重点提及了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促进仿制药质量提
升等话题。面对医改深化的发展现状,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并持
续在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基础上深入发展,打造产品链的垂
直一体化,同时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推进制剂国际化项目,并在国内市场大力推
进仿制药的报批和一致性评价,提高医药板块的盈利性、稳定性以及扩展性。
(三)植保行业
植保行业在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国家统计局
数据显示:从粮食产量角度考虑,202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同比增加526万亩,同比
增长0.3%,全国粮食总产量共计70,650万吨;从农药产量角度考虑,2024 年国内
农药行业已初现复苏迹象,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累计同步增长率较2023年提升明显;
从农药出口方面考虑,2024年尽管农药价格下降和成本压力加剧导致利润大幅收缩
,但我国农药出口量同比上升。
随着全球农药市场的逐步回暖和我国农药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预计我国农药出
口量将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同时,绿色植保理念的普及和绿色防控技术的全面推
广,我国植保行业将会向着环保化、多元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多方面发展,产业
链的整合和优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公司已在植保板块构建了从中间体、原药到制剂
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未来将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降低成本,同时发挥海外
平台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公司在植保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四)液冷行业
当前,液冷行业正处于技术升级与市场变革交汇的战略机遇期。从需求端来看,人
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及半导体先进制程的快速发展,驱动数据中心和芯片制造环节
的散热需求不断向高密度、低能耗方向迭代升级。浸没式液冷凭借其
高效热交换特性,加速市场渗透,而氟化液作为其核心冷却介质,需求持续增长。
在政策层面,四部门印发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通过绿色数据
中心建设目标强化能效标准,加速液冷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进一步催化市场扩容。
行业供给端则因国际巨头战略调整出现结构性缺口,促使全球供应链重构,为氟化
液的本土化发展迎来窗口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液冷行业也面临着高壁垒制约,包
括材料兼容性验证周期长、工艺集成复杂度高、跨领域应用标准不统一等挑战。目
前氟化液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同技术路线针对特定场景分化发展。未来,
液冷市场将在技术迭代、政策牵引与生态协同的多重作用下,向专业化、精细化方
向持续演进,形成分层竞争的市场生态。
公司目前在液冷行业布局的氟化液产品涵盖了相变式浸没液冷和单相式浸没液冷两
大应用方向。公司生产的电子氟化液具有环保、节能、安全、降噪等特点,不含“
永久化学品”PFOS、PFOA,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绝缘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根据不同型号的产品性能,可以适用于半导体制造、数据中心冷却、储能热管理
和芯片封装等细分场景。目前该业务在公司总体营收中占比相对较小,但公司将顺
应行业发展趋势与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积极开展产品的市场推
广,努力拓展该业务,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化工行业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以含氟技术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智能制造为驱动的含氟医药
、植保与新能源材料制造商,拥有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柔性化的综合生产平台和
专业化的研发创新团队。公司不仅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定制研发、生产及技术服务等
业务,还依托子公司上海浓辉的贸易平台,开展全球植保产品的销售,实现研发、
生产、贸易协同发展。
(二)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按照终端应用领域分为三类,包括医药类、植保类、锂电及其
他材料类。公司的含氟精细化学品系列品种十分丰富,主要应用于下游医药、植保
、新能源与电子材料等不同的终端市场领域,为国内外客户的产品供应多元化的重
要原料。其中,医药类产品涵盖心血管、糖尿并中枢神经、抗感染、抗病毒等领域
的关键含氟中间体、医药原料药和制剂;植保类产品主要有含氟类除草剂、杀菌剂
、杀虫剂中间体,以及农药原药和制剂;锂电及其他材料类产品主要有锂电池材料
、含氟液晶中间体、氟化液等。公司贸易业务的主要品种以除草剂、杀菌剂、杀虫
剂等农药原药、制剂为主,并开展碳酸锂等化工产品贸易。
(三)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1、化学合成工艺
公司主要产品按照应用领域分为医药类、植保类、锂电及其他材料类上百种主要产
品。其中,中间体、原料药和锂电材料的生产过程均以化学反应为主,每种产品的
工艺流程均不相同,主要工艺包括氟化、硝化、氯化、溴化等多种化学反应,以及
蒸馏、精制、分层、结晶等过程,主要的生产环节包括准备阶段、反应阶段和后处
理阶段,涉及的主要生产工序如所示:
2、制剂生产工艺
公司制剂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主要根据配方将原辅料混合,在严
格的质量控制系统中生产。以医药制剂产品为例,目前公司医药制剂产品以口服固
体制剂为主,包括片剂、胶囊剂等剂型,生产阶段分为以下环节:
(1)称量配料系统:原辅料经称量配料系统,部分原料经粉碎处理,各原辅料根
据不同配方要求经称量配料后待发。
(2)成型系统:配料后的原辅料经湿法制粒、干燥、整粒过筛得干颗粒。片剂制
备:干颗粒经总混后经压片得素片,素片经包衣、检片得包衣片。胶囊制备:干颗
粒进行胶囊充填,充填后称重检测后去包装系统。
(3)包装系统:根据产品不同包装要求,片剂、胶囊经塑瓶包装或铝塑包装得成
品,外包装后成品入库。
生产工艺流程如所示:
(四)公司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合格供应商准入制度确定原材料的供应方。合格供应商的评定工作定期进
行,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供货价格、及时供货状况以及包装质量、售后服务、配合度
等,公司按照评定结果确定合格供应商,作为年度原材料采购的对象。公司对每种
主要原材料至少确定两家合格供货商,以保证原料供应的稳定。
生产部根据当月的库存以及产能状况向总经理提交下月的生产采购计划,总经理在
此基础上依据市场供需情况进行调整,确定后采购计划下发至采购部,由其具体执
行。
公司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采取招标或议价的方式确定。日常主要原料的采购以招
标报价的形式为主,由专门的招标部门和人员负责组织招标、开标,规范公司的采
购工作,尽可能地节约原料采购成本;部分特殊原料通过议价的方式确定,供应商
如要调整价格需要提前发出书面的提价征询函,以便公司对于原料价格的变动提前
作出反应,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波动影响。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主要依据销售订单量订立下月的生产计划。此
外,公司也会依据市场状况对相应产品进行提前备货,同时依据销售预测保持合理
库存量。销售订单、备货和合理库存共同构成下月的计划生产量。
生产部是生产计划的制定部门,由其编制每月的生产计划,并下发至各个车间具体
执行。质量部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全程监督,并负责产品的质量控制,在
生产过程中进行中控,产成品入库前做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直销方式,由销售部负责国内外销售业务。一方面,公司在长期的经
营过程中已经建立起较为广泛的客户群,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保证了产品销售
。另外,公司销售部通过网络、展会等多种方式,及时捕捉市场信息,跟踪客户需
求,根据对市场状况的判断和公司的实际生产状况,拟定销售方案,产品的销售价
格主要依据市场价格确定,产品的生产也依据市场的走势作出相应调整。
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原材料一、
原材料三的采购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大幅下跌。
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
1、内蒙古永太年产200吨PONO项目(环评批复文号:乌环审[2024]1号)、110kV输
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评批复文号:内环表审[2024]104号)、年产15100吨植保系
列项目中年产1000吨肟菌酯、1000吨啶氢菌酯、500吨氟吡菌酰胺项目(环评批复
文号:乌环审[2024]14号)、年产2000吨2,3-二氯硝基苯和4000吨2,5-二氯硝基苯
项目(环评批复文号:乌环审[2024]16号)、环保提升项目(环评批复文号:低碳
环审[2024]6号)、提纯包装技改项目(环评批复文号:低碳环审[2024]5号)、农
药制剂项目(环评批复文号:低碳环审[2024]8号)已取得批复。
2、永太手心年产80吨西他列汀(50吨酶法、30吨化学法)、70吨左旋多巴技改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于2024年2月审批通过,环评批复文号为台环建[2024]5号。
3、永太高新年产3150吨六氟磷酸盐、2500吨氟化冷却液、350吨含氟电解液添加剂
、120吨氟化钠项目于2024年10月17日取得环评批复。
从事农药行业
子公司上海浓辉主要负责农药原药、制剂的贸易,以出口为主,拥有境外农药登记
证1500多个。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横向覆盖多元行业,纵向贯穿完整产业链,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公司以含氟技术为核心,横跨无机和有机氟化工领域,其多元化的精细化学品行业
包括新能源锂电材料、医药及植物保护等。公司依托丰富的产品类型,纵向贯穿上
中下游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将医药、植物保护产业链向下游高附加值的原料药、制
剂领域延伸,形成了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将锂电材料产
品向上游的氟化锂原料、下游的电解液产品延伸,形成了从锂盐原料、锂盐到电解
液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能够有效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加强业务协同、保障原料供
应、提升成本优势,进而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
(二)多个创新技术平台,拥有专业化的研发创新团队及一系列领先技术专利
公司是国家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设有“国家级企
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省级工程研究中心”、“CNAS认证的安全实
验室”等研发创新平台,曾荣获中国专利金奖、专利优秀奖,多次获得盛市科学技
术奖,并申报了多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公司拥有高度专业化的研发创新团队
,在台州、杭州、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同时与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
关系,藉由多家高校及业内专家的密切合作,共同构建起完善、领先、高效的研发
体系。在持续创新的研发理念下,公司掌握了多项行业领先的综合性创新技术,包
括定向导入氟原子技术、手性酶催化反应技术、微通道反应技术、绿色反应技术等
先进技术。
(三)系列齐、品种全的产品结构,具备综合性生产平台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氟苯中间体产品的品种十分丰富,具有包含二氟、三氟、五氟
、六氟、邻氟和对氟等多个产品系列近百个产品,产品链上的品种绝大多数都可以
单独作为产品销售,具有独特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广阔的产品结构调整升级空间。在
锂电材料方面,公司已经布局锂盐原料、锂盐、添加剂、电解液等多种产品,并涵
盖固态产品、液态产品等多种产品形态。公司凭借综合性生产平台,形成了多个相
对完善的产品矩阵,能够提供多系列门类齐全的产品,产品质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有利于现有客户对所需的各类产品进行集中订购,同时齐全的产品结构也有利于
吸引新客户的采购。
(四)同一起始原料生产各种产品,成本优势突出
与行业内其他企业以外购的中间化学品为原料进行生产不同,公司完善的产品链带
来生产的一体化,生产从源头的基础原料开始,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避免外
购的中间产品因市场供应短缺或价格波动而遭受连带影响,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同时,生产的一体化使得互补型产品较多,公司可以依据市场需求状况灵活调整产
品结构,规避风险,并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凭借丰富的产品结构以及专有的联产
技术和设备,公司实现了“同一起始原料生产各种产品”的生产模式,能够将生产
环节中产生的副产品综合利用,生产出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进而降低了
总体生产成本。
(五)积累了长期、稳定的行业领先的合作伙伴
公司依托强大的技术、生产实力和定制化服务能力,获得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
认同,目前已经与德国默克、巴斯夫、拜耳、住友、默沙东、先正达等国际著名化
学企业,以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
凭借突出的产品品质、良好的交货记录和雄厚的技术实力赢得合作伙伴的信任;依
靠严格的环保、安全和质量保证体系,顺利通过合作伙伴的审计验证,保证了合作
关系的稳定,增强了客户的信任度。
(六)全国多生产基地布局,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市场需求
公司在浙江、内蒙古、福建、广东等地区布局了多个生产基地,以支撑公司未来核
心业务的增长。公司依托完善的产业链及产品储备,科学合理地调配产能,多生产
基地协同作战,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市场需求。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一)总体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58,939.78万元,同比增长 11.18%;扣非后净利润-4
4,387.17万元,亏损同比收窄36.26%。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锂电材料板块:2024年度营收规模同比增长 18.07%,毛利率由-28.31%回升至-5.2
4%。本报告期,随着公司
电解液项目产销规模稳步爬升,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带来的产品间的协同优势以及规
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正逐步强化。虽然产品价格仍处于低位,板块净利润尚未
扭亏为盈,但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工艺改进,深化落实降本增效举措,以期板块业绩
进一步回升。
植物保护板块:2024年度营收规模同比增长91.79%,毛利率同比增加2.65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部分植保项目顺利投产,叠加下游需求回暖,产销规模进一步扩
大。
医药板块:2024年度营收规模同比下降3.57%,毛利率同比减少0.77个百分点。报告
期内,受部分医药原研药专利到期影响,相关仿制药、原料药市场供应量的增速明
显,公司相关产品价格有所下降,进而影响公司营收和毛利。但公司在医药领域有
稳定的下游合作伙伴,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拓宽销售市场,业绩同比虽有下滑但降
幅较校
(二)2024年度主要工作回顾
1、专注布局与开拓,提升综合竞争力
本报告期,公司医药板块坚持国内国外双路并举的发展策略,继续向具有较高附加
值及稳定性的原料药和制剂系列产品梯队发展建设。报告期内,子公司永太手心通
过了美国FDA的cGMP现场检查(主要涉及原料药产品加巴喷丁的生产制造);子公
司美国永太向美国FDA申报的非诺贝特胶囊获得了ANDA批文;子公司永太药业生产
的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磷酸西格列汀片、盐酸莫西沙星片获得了国家药品监
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cGMP现场检查的达标以及医药制剂产品的
有效批文为公司持续拓展国内外销售市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加速国内外制剂报批审核的同时,公司加大了销售端的布局。本报告期,永太药
业组建了专门的制剂营销团队,销售网络覆盖了2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了集采主要
联盟所有地区),通过四个终端分渠道管理、销售省区经理负责制的方式,系统布
局各级市场,形成了以联盟集采续标销售为核心,带动商业公司、零售药店、第三
终端以及电商平台等各级渠道的销售模式。2024年度,公司加巴喷丁胶囊、艾司奥
美拉唑镁肠溶胶囊、阿立哌唑片中标了部分联盟集采。2024年底,永太药业与深圳
市海普瑞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产品分销协议,授予海普瑞集团或其关联公
司在美国全境商业化加巴喷丁胶囊的销售许可,国外销售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2、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规模化效应逐步显现
本报告期,公司聚焦核心板块,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优化产业链布局,规模化
效应逐步显现。2024年初,公司年产6.7万吨液态双氟磺酰亚胺锂进入试生产阶段
,丰富和完善了公司锂电材料板块产品矩阵,与其他锂电材料产品锂盐、电解液的
协同效应进一步得到强化,深化了公司的成本优势,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市场份
额。根据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锂电池电解液出货量开始进入国内前十
。同时,随着锂电材料产品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在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
成本逐渐降低,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显现,公司的市场综合
竞争力不断增强。
本报告期,随着子公司内蒙古永太部分植保类产能项目的投产,公司在植保板块的
规模化效应逐步显现,不仅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更为公司在行业内的长期发展
奠定基矗同时,公司充分利用上海浓辉海外农药登记证资源,将生产制造和贸易业
务有机衔接起来,扩增了市场份额。
3、凝聚核心力量,驱动长远发展
本报告期,公司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与此同时,公司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以提升人才使用效能,进一步增强公司团
队综合能力。2024年公司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
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在内的302人授予了1,164万股限制性股票,调动了核心
骨干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核心力量,驱动公司长远发展。
4、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
公司在浙江台州、杭州、上海均成立了研发中心,其中杭州研发中心的AI智能化药
物研发平台已完成自动化合成平台、AI计算平台、研发管理系统的建设,并成功应
用于多个制备工艺开发项目中,有效提升了公司研发效率和生产转化能力。除此之
外,公司与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度合作模式,合作设立了
联合研究开发中心及实验室,为公司引进和培育科研人才、提升研发水平和技术创
新提供了平台保障。
本报告期,公司成功推行多个科研成果向生产端转化和应用,有效优化了产品的生
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高度重视知
识产权保护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通过申请专利、商标等知识产
权,保护公司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形象。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2
1项,其中已授权专利171项。
5、加强安全生产和环保治理,严控生产经营风险
公司始终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和环保法规,本报告期,公司加强安全生
产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风险管理培训
,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严控生产经营风险;定期组织安全环保检查,对
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采用先进的
工艺和设备,推进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及标准化,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稳健运
营。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氟化工是指产品分子结构中含氟元素的化工子行业,是我国具有特色资源的优势产
业。氟化工产品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能够为高端制造业、环保、新能源、新材料
等众多战略性产业提供支持。从行业角度区分,氟化工可以分为无机氟化工行业和
有机氟化工行业。无机氟化工行业作为化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电子、
冶金等下游行业的重要原料、辅料供给来源,其主要产品有氟化盐、电子级氟化物
、其他无机氟化物;有机氟化工行业作为化工行业发展最快、最具高新技术和最有
前景的行业之一,服务于工业制造、医药研制、新型材料研发、农业生产等众多重
要领域,其主要产品有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等
。
氟化工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作为化学工业,受行
业供给周期、下游消费周期、宏观周期波动的影响,产品价格呈现高波动且持续承
压,供需格局尚待改善。另一方面,在环保政策压力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动下,氟
化工行业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应用,加之汽车、电子、新能源、环保对于高性能氟
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刚性需求,氟化工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公司主要从事的含氟精细化工,处于氟化工的尖端领域,具有高技术壁垒、高附加
值的特征,下游产业不仅涉及含氟医药、植保、染料、制冷剂、电子化学品等民生
领域,还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新能源、军工、航天技术等重要领域,因此
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
(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1、持续深耕含氟新能源锂电材料、含氟医药和含氟植保业务,进一步提升市场规
模,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其中:锂电池材料板块,公司将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加
大锂盐原料、锂盐、添加剂、电解液等产品的研发和布局,为客户搭建相对完善的
电解液材料一站式采购平台;医药板块,公司将立足于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平台,继
续依托定向导入氟原子、手性酶催化、微通道反应等核心技术,在心血管、糖尿并
抗病毒、消化系统等领域深度发展;植保板块,公司将在农药中间体、原药和制剂
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产品、产能布局,持续开发低碳环保的生产
工艺,充分发挥农药登记证资源优势,致力于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高效能的植
保解决方案。
2、紧抓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发展机遇,以新质生产力建设为导向,围绕含氟化学
品这一核心主业,打造新的增长曲线。公司氟化液产品可以用于半导体生产制造、
浸没式数据中心冷却、以及储能电池热管理等领域,目前产品矩阵已覆盖相变式浸
没与单相式浸没两大技术路线,未来公司将加速技术迭代与应用创新,同时积极开
拓市场,推动氟化液业务成为公司在新质产业赛道的重要增长极。
3、持续提升核心生产平台管道化、自动化、密闭化、循环化水平,强化成本优势
。公司将继续严守“安全”、“环保”、“质量”三条红线,持续推动循环化生产
、配套化建设,以实现产品及副产品的循环化、生产工艺的密闭化,推广节能低碳
工艺,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及综合生产成本,提高公司整体市场竞争力。
4、发展高质量创新平台,培养高水平技术团队,形成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
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将持续深化高质量研发平台的建设,并与诸多高校和科研
机构保持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公司引进和培养科研人才,进一步探索高校技
术产业化提供可能性。
5、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深入挖掘战略客户。公司将进一步发挥产业协同优势,
纵向深化产业链协同效应,横向拓宽产品覆盖维度,强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
发展长期战略合作客户并围绕这些战略客户挖掘更多需求。
6、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版图,加快全球业务布局。公司将进一步扩张海外业务,
加快发展医药制剂国际化平台以扩大医药产品业务;同时利用在60多个国家取得的
1,500多个海外农药产品登记证强化植保产品和贸易业务;在新能源材料业务方面
,计划开拓能够享受到新能源行业政策红利的国家。
(三)2025年工作规划
1、以产品创新为引擎、市场布局为支撑,驱动“走出去”
2025年,公司在“走出去”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在产品和产能方面的优势,
结合国际市场的需求特点,实现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向技术、品牌和价值的输出,拓
展国际市常一方面,产品创新是公司“走出去”的核心驱动力。公司可以加强技术
研发和思维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除了和国
际知名企业合作,公司还要积极拓展其他海外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另一方面,市场布局是公司“走出去”的重要支撑。公司需结合自身客户资源优势
、药证资源优势与目标市场特点,制定长期、系统的市场布局策略,优化资源配置
,兼顾风险控制,提升供应链效率,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响应速度与灵活性,为
全球化运营奠定坚实基矗
2、深化核心业务布局,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2025年,公司将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产能布局,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推动各业务板块高质量发展。在锂电材料板块,公司将根据市场行情,科学排产
,持续深化锂盐、电解液等产品降本增效。在医药板块,公司将依托氟化学合成、
生物酶催化等核心技术,深化原料药与制剂类高附加值产品的布局,完善国内外市
场销售网络,拓宽医药产品市场份额。在植物保护板块,公司将稳步推进相关项目
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整合产销资源,强化产销协同。与此同时,公司致力于通过上
下游资源的统筹管理,进一步实现采购端、生产端与销售端的协同优化,巩固核心
业务领域的竞争优势。
3、推进新质产业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5年,公司将依托氟精细化工领域的技术积淀与客户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氟化液
项目以及中长时锂电池技术开发项目,打造新质生产力增长极,引领高质量发展新
征程。氟化液是公司的新兴业务,2025年,公司将聚焦该业务半导体制造、数据中
心冷却、储能热管理和芯片封装等细分场景,强化产品精准适配能力,以差异化技
术路线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商业化进程提速。同时密切跟踪行业动向与政策导向
,适时推进氟化液项目的建设工作,同时积极与客户沟通接洽,努力拓展该块业务
,以确保一旦市场条件成熟,能够迅速响应客户需求,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供应。中
长时锂电池技术开发项目系公司与复旦大学展开的技术合作,积极开拓延长锂电池
寿命新技术。目前该项目处于初期阶段,公司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技术协
同和资源整合,推动项目技术成熟度持续提升。同时依托公司在新能源锂电材料的
客户资源和渠道优势开展前瞻性市场布局,为开拓锂电池材料领域战略增长提供核
心动能,筑牢公司可持续发展根基。
4、强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不断夯实技术壁垒
公司将持续投入研发资金,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端的转化应
用,推动产业的不断升级;同时,公司将强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完善核心专利布
局,确保技术创新的独占性和可持续性。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积累,不断优
化生产工艺、提升副产品利用率,着力增强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这不仅有助
于公司在现有领域深耕细作,还可以为拓展新业务、开拓新市场奠定坚实基础,从
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
5、优化人才机制与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能
公司将以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健全激励机制,通
过股权激励计划激发核心骨干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在管理层面,公司将持续推进生
产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强化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优化供应链协同与库存周
转效率,降低综合生产成本。此外,公司将优化质量管控体系减少生产损耗,提升
产品合格率与市场信誉,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6、严守安全环保底线,筑牢可持续发展基础
公司始终将安全生产与环保治理作为经营管理的核心任务,严格执行国家法规要求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与应急预案,通过强化全员安全培训、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及推
进生产流程标准化建设,确保生产运营安全稳定。同时,公司将持续推进绿色生产
工艺升级,深化清洁能源应用与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企业向低碳化、可持续化方向
发展,为长期稳健经营奠定坚实基矗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杭州永太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1000.00| -| -|
|杭州沐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 -| -| -|
|有限合伙) | | | |
|永太科技(美国)有限公司 | 1425.62| -| -|
|江苏汇鸿金普化工有限公司 | 4486.00| -| -|
|江苏苏滨生物农化有限公司 | 7460.00| -| -|
|浙江手心制药有限公司 | 2034.82| 9674.32| 57960.96|
|浙江永太手心医药科技有限公| 20000.00| -9369.11| 65387.29|
|司 | | | |
|浙江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 | 10000.00| -| -|
|浙江永太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30000.00| -| -|
|浙江永太氟乐科技有限公司 | 12000.00| -| -|
|浙江永太药业有限公司 | 30000.00| -6772.70| 17621.92|
|海南鑫辉矿业有限公司 | 3500.00| -| -|
|滨海永太科技有限公司 | 16000.00| -| -|
|滨海美康药业有限公司 | 10000.00| -| -|
|福建永太氟源科技有限公司 | 15000.00| -| -|
|贵州巴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 -|
|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30000.00| -15430.03| 181001.19|
|重庆和亚化医创业投资合伙企| -| -| -|
|业(有限合伙) | | | |
|重庆永原盛科技有限公司 | 17000.00| -| -|
|AGRO JUNTOS COLOMBIA S.A.S| 18000.00| -| -|
|. | | | |
|BAJONTA INTERNATIONAL CHEM| -| -| -|
|ICALS LIMITED | | | |
|ETONG AGROTECH NIGERIA LIM| 990.00| -| -|
|ITED | | | |
|E-TONG CHEMICAL CO.,LIMITE| 10.00| -| -|
|D | | | |
|E-TONG CHEMICAL(HONG KONG)| 1.00| -| -|
|CO.,LIMITED | | | |
|E-TONG CHEMICAL (PHILIPPIN| 70.00| -| -|
|ES) INC. | | | |
|ETONG CHEMICALS (PVT.) LTD| 2000.00| -| -|
|. | | | |
|FARMALINE CROPCARE BANGLAD| 1090.00| -| -|
|ESH LIMITED | | | |
|LIDEAL MINES LIMITED | 1000.00| -| -|
|MONAGRO CROPSCIENCE CO.,LT| 10.00| -| -|
|D. | | | |
|PT.ETONG CHEMICAL INDONESI| 1000000.28| -| -|
|A | | | |
|QUANG HOP BIOCHEMICAL COMP| 10.00| -| -|
|ANY LIMITED | | | |
|上海安必生制药技术有限公司| -| -| -|
|上海永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2500.00| -| -|
|上海永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上海浓辉化工有限公司 | 1000.00| -| -|
|上海科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 -|
|佛山手心制药有限公司 | 21315.00| -| -|
|内蒙古永太化学有限公司 | 59100.00| -| -|
|宜昌诚邦药业有限公司 | -| -| -|
|山东沾化永太药业有限公司 | 10000.00| -| -|
|杭州永太手心生物制药有限公| 20000.00| -| -|
|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