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324 普利特 更新日期:2025-08-26◇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高分子新材料产品及其复合材料,以及三元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及其系统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改性塑料行业 | 303998.54| 52941.45| 17.42| 74.33|
|新能源电池行业 | 104979.32| 8408.83| 8.01| 25.67|
├────────────┼─────┼─────┼───┼──────┤
|通用改性材料类 | 181871.56| 31251.54| 17.18| 44.47|
|工程改性材料类 | 69713.57| 18034.67| 25.87| 17.05|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 | 63057.23| 3378.02| 5.36| 15.42|
|其他类 | 54585.35| 4351.50| 7.97| 13.35|
|三元圆柱锂离子电池 | 38266.61| 4086.73| 10.68| 9.36|
|镍系电池 | 1370.23| 198.28| 14.47| 0.34|
|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 | 113.32| 49.54| 43.72| 0.03|
├────────────┼─────┼─────┼───┼──────┤
|国外 | 28537.60| 4573.97| 16.03| 100.00|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改性塑料行业 | 632764.67| 117967.52| 18.64| 76.11|
|新能源电池行业 | 198589.02| 5338.98| 2.69| 23.89|
├────────────┼─────┼─────┼───┼──────┤
|通用改性材料类 | 379970.50| 61225.78| 16.11| 45.71|
|工程改性材料类 | 162953.67| 41234.64| 25.30| 19.60|
|三元圆柱锂离子电池 | 117438.11| 5299.78| 4.51| 14.13|
|其他类 | 94046.51| 15175.81| 16.14| 11.31|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 | 73897.11| 53.17| 0.07| 8.89|
|镍系电池 | 2721.22| 99.06| 3.64| 0.33|
|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 | 326.57| 218.27| 66.84| 0.04|
├────────────┼─────┼─────┼───┼──────┤
|国外 | 60937.95| 9329.74| 15.31| 100.00|
├────────────┼─────┼─────┼───┼──────┤
|直销 | 831353.69| 123306.51| 14.83| 10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改性塑料行业 | 288458.96| 52786.52| 18.30| 76.93|
|新能源电池行业 | 86528.26| 2027.80| 2.34| 23.07|
├────────────┼─────┼─────┼───┼──────┤
|通用改性材料类 | 161981.59| 25434.21| 15.70| 43.20|
|工程改性材料类 | 75797.35| 19937.46| 26.30| 20.21|
|三元圆柱锂离子电池 | 55201.63| 746.20| 1.35| 14.72|
|其他类 | 52443.95| 7997.62| 15.25| 13.99|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 | 28328.65| 709.36| 2.50| 7.55|
|镍系电池 | 1125.63| -71.84| -6.38| 0.30|
|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 | 108.41| 61.31| 56.56| 0.03|
├────────────┼─────┼─────┼───┼──────┤
|国外 | 31637.43| 5390.90| 17.04| 100.00|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改性塑料行业 | 666970.80| 106493.29| 15.97| 76.58|
|新能源电池行业 | 203966.65| 37199.74| 18.24| 23.42|
├────────────┼─────┼─────┼───┼──────┤
|通用改性材料类 | 334758.08| 49056.25| 14.65| 38.44|
|其他类 | 173566.48| 18359.04| 10.58| 19.93|
|工程改性材料类 | 165450.86| 42526.07| 25.70| 19.00|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 | 116500.36| 22624.25| 19.42| 13.38|
|三元圆柱锂离子电池 | 77860.71| 10384.88| 13.34| 8.94|
|镍系电池 | 2062.49| 319.17| 15.48| 0.24|
|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 | 738.47| 423.36| 57.33| 0.08|
├────────────┼─────┼─────┼───┼──────┤
|国外 | 69163.65| 12348.82| 17.85| 100.00|
├────────────┼─────┼─────┼───┼──────┤
|直销 | 870937.45| 143693.03| 16.50| 100.00|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
公司主要从事高分子新材料产品及其复合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
态电池及系统集成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业务板块主要分为三大方向
:改性材料业务、ICT材料业务和新能源业务。
(1)改性材料业务板块
改性材料业务板块主要产品包括通用材料类(改性PP、改性ABS、改性PS,改性PE
等),工程材料类(改性PA、改性PC/ABS、改性聚酯类等),特种工程材料类(改
性PEEK、改性PPS、改性PPA、改性PPO等),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
航空航天、二轮车、动力和储能系统、低空飞行、机器人等领域。
(2)ICT材料业务板块
ICT材料业务板块主要围绕高分子液晶聚合物(LCP)的合成和应用展开,LCP材料
属于特种工程材料,具体包括LCP树脂、LCP复合材料、LCP薄膜、LCP纤维,主要应
用于ICT相关行业,其中LCP复合材料应用于高频高速连接器、散热风扇等,LCP薄
膜应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材、耳机振膜等,LCP纤维应用于高速电路板基材、线缆绳
索等。
(3)新能源业务板块
新能源业务板块主要从事三元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
态电池及系统集成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可用于电动工具、智能家电、通信
、储能、二轮车、低空飞行、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数据中心、算力中心、工程机
械、电动船舶等领域。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1)改性材料及ICT材料业务
公司采取集中采购的模式,由公司的集团采购部负责统一采购,具体模式如下:集
团采购部广泛收集市场信息,优选确定合格供应商后,根据公司销售订单确定采购
需求计划,拟定采购合同并向供应商采购,质检部门对来料检验合格后,最终由仓
库验收。具体如下:
①供应商的选择
采购部门广泛收集市场信息,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司的实际需求寻找合适的供方,并
定期对供应商评审考核。根据供应商的公司规模、产品价格、产品质量、付款账期
及服务质量等指标对其进行等级评定,确认材料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质量使用要求
,以及评审供方生产过程是否符合质量控制体系要求,以确定每类原材料拥有一定
数量的合格供应商以降低采购成本,保证长期稳定供货,并在售后服务上得到更有
力地保障。
②采购流程
采购需求计划根据销售订单由ERP系统自动生成;采购部根据物料的名称、数量、
技术要求、交货期等指标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询价,确定供应商,拟定采购合同
;质检部门对来料检验合格后入仓库;财务会计部按照采购合同的付款方式审核付
款。
公司采用战略采购和比价采购两种模式:
①战略采购:采购部通过收集市场信息结合经验判断,对主要原材料价格的未来走
势做出分析。公司管理层根据价格趋势采取提前采购或者缩短采购周期等手段来降
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②比价采购:随着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的不断提升,在确保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
,采购物流部通过寻找性能相似、价格更低的新材料作为替代材料,以降低原材料
成本。
2)新能源业务
海四达电源采购模式如下:
海四达电源生产的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铜箔、石墨、电解液
、隔膜等)和绝大部分辅助材料(导电剂、添加剂等)系向国内外生产厂商直接采
购;钢壳基带、粘结剂等部分辅助材料系向代理商采购。公司通过供应商基本信息
调查、评估,原材料样品检测或试生产,生产现场审核、评价(适用于直购厂商)
等环节认证合格供应商,对原材料质量、技术性能、交付能力和服务等方面进行全
面控制,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逐步形成了长期合作供应商体系。采购部定期对供应
商进行综合考评和分级管理,并在合格供方矩阵中通过竞价,招标等方式优选最优
性价比的供应商作为主供应商和战略供应商。
对于日常普通原材料采购,具体有以下步骤:制造管理部制定原材料需求信息、仓
库根据实际库存和安全库存确定原材料采购数量、采购部制定采购计划。主要原材
料价格均建立了定价公式,基于定价公式同时结合市场情况进行价格谈判。模式主
要有参照“材料成本+制造费用+运输费用+毛利”或以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基础上谈
判确定,其中原材料成本根据市场价格适时动态调整,主要价格谈判的空间就是除
材料之外的降本模块;同时采购部会根据主要材料的走势(如单边上升)会适时采
取战略采购来降低采购成本,在原材料单边下降通道中会采取刚需采购策略。
(2)生产模式
1)改性材料及ICT材料业务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在保证一定的安全库存的前提下,根据客户订
单安排生产计划,有效控制原材料的库存量和采购价格,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最
大限度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此外,对聚丙烯等公司使用量较大的原材料,公司会
根据材料价格变动而适量备货,以备生产所需,也可以在客户有特定需求且价格合
适时直接销售。
2)新能源业务
海四达电源生产模式如下:
海四达电源主要产品形式为锂离子、钠离子和镍系单体电池及其组合电池。对于标
准化产品(部分单体电池),海四达电源根据年度、季度、月度销售计划,并结合
实际生产能力编制相应生产计划、物料计划、出货计划,组织安排生产和出货;对
于非标准化产品(如组合电池)则需依据客户特定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定制,并
在接受订单后按客户确定的产品规格、供货时间、质量和数量及时制订计划并组织
生产。
(3)销售模式
1)改性材料及ICT业务
公司具体销售模式为:公司每年度制定销售目标,按月由客户经理与客户进行沟通
,了解客户月度计划,及时提交相应的采购计划,按需生产,并为客户提供全面周
到的售后服务,此外,对于聚丙烯系等原材料,作为大宗石化产品,公司既可以自
用也可以在市场有需求的时候向其他客户直接销售。对于长期合作客户,其付款方
式给予一定信用期间(账期)和信用额度,公司总体给予客户账期在30—90天;对
于新客户,采用现款方式。公司在发出产品,且对方签收后,确认销售收入。
2)新能源业务
海四达电源销售模式如下:
海四达电源采取直销模式将产品销售给客户。海四达电源销售的步骤主要分为:合
同签订和管理、产品定价、售后服务等,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①合同签订和管理
海四达电源通过各类专业展会及网络平台建立销售渠道、拓展销售网络。海四达电
源采用VCS客户管理办法,对VCP价值创造计划、CRP客户关系计划、友商信息进行
定期分享和回顾;对于标准化电池产品,采用“一对一营销”和“精细营销”的模
式量化管理企业市尝销售及服务过程,实现业务部门、生产部门及战略合作伙伴的
协同工作;对于非标准化产品,销售订单主要通过“一对一”谈判方式取得,实施
“顾问式营销”策略,根据客户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和其他需求特性,共同开发适用
电池产品。
②产品定价
海四达电源根据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工艺调整适时修正产品售价。公司销售部在
授权范围内与各类客户开展商务谈判并签订合同,以确定最终价格条款。
③售后服务
客户对电池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海四达电源为该类客户专
门组建了专业的售后支持团队,为客户提供即时响应的售后服务。
3、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及行业地位
(1)改性材料业务
公司深耕改性复合材料行业三十多年,已成为改性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上海
青浦、上海金山、浙江嘉兴、重庆铜梁、湖北武汉、广东佛山、天津滨海、美国南
卡州、泰国春武里、墨西哥蒙特雷等共12个新材料生产制造基地,其中在建基地3
个,目前公司现有产能50万吨,预计未来年产能将超过100万吨。
在业务布局方面,公司以汽车板块为基础,延伸布局到非汽车板块等多个领域。汽
车和家电是改性材料的主要应用市场,目前公司改性材料业务中90%的收入来源于
汽车行业客户,在汽车业务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公司重点加大非汽车行业中改
性材料的开发和应用,重点突破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系统、家电、二轮车、电动工具
和机器人等领域,目前进展迅速,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技术积累方面,公司在轻量化材料、电气化材料、智能化材料等方面持续进行研
发和产品迭代升级。在轻量化材料领域,尤其是以塑代钢材料方面不断获得技术突
破,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在电气化材料方面,公司依靠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已
经形成新能源车三电系统完整的材料解决方案;在智能化材料方面,公司针对智能
驾驶相关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终端需求,持续研究可用于相关领域的材料方案,为
新能源车企提供全新的造型设计思路,并开发相关市场应用。未来公司将会继续不
断创新和开拓,以期在汽车材料行业实现更大的发展。
在下游客户方面,公司不断深耕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进一步拓展了主机厂客户,
并提供产品服务。在车用改性材料方面,公司已成为国内改性材料行业领军企业之
一,材料应用在绝大部分的国内外主机厂中。公司持续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前端设
计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公司产能,开拓下游客户,增加产品的市占率。
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公司目前的改性PEEK、改性PPS、改性PA、LCP、热塑性弹性体
等材料,可用于机器人等相关行业;碳纤维增强系列材料、PC合金等材料可用于低
空飞行等相关领域。在上述等新兴市场,公司正在积极与下游客户进行验证和设计
开发,部分产品已实现小批量供应。
(2)ICT材料业务
公司于2007年布局LCP产业,是国内首家LCP树脂聚合产业化企业,2018年开始着力
研发LCP薄膜产品,2019年布局LCP纤维产品并与核心客户共同申请专利。公司LCP
树脂布局涵盖Ⅰ型、Ⅱ型、Ⅲ型树脂,实现注塑级、薄膜级、纤维级树脂全覆盖;
公司的LCP薄膜全系列产品目前均已达到可量产状态。公司目前是全球唯一一家同
时具备LCP树脂合成、改性、薄膜和纤维技术以及量产能力的企业。公司目前具备
稳定生产可以对标日本宝理塑料株式会社和塞拉尼斯公司的树脂技术能力,同时也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K系列树脂。
公司不断强化从LCP树脂到薄膜再到纤维产品全产业链的专利保护,完善知识产权
保护体系,充分发挥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
司的LCP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持有美国PCT专利,授权发明专利15项,正在
申请发明专利15项,实现LCP专利从树脂合成、改性、薄膜、纤维的全覆盖。公司
经过17年自主开发及产业整合,在LCP领域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目前具有每年4000
吨LCP树脂聚合产能、5000吨LCP共混改性生产能力,300万平方米LCP薄膜生产能力
,以及1000吨(1000D)LCP纤维的生产能力。
在应用场景方面,公司LCP产品主要应用于以高频高速信号传输为核心的通信和信
号信息传输等产业中,随着新一代通信产业的建设和推广,公司LCP产品将在6G、
消费电子、汽车毫米波雷达、AI服务器、脑机接口、低轨卫星等有着更广泛应用需
求。在下游客户验证方面,公司LCP产品与国内外多家汽车电子、卫星通讯、医疗
、脑机接口等相关领域客户进行对接和验证工作。其中公司与电子通信行业相关客
户验证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可实现批量化交货;公司已与海外客户关于公司LCP
薄膜产品在脑机接口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共同开发以及验证工作;LCP纤维布产品利
用前期在某头部通讯类客户高频PCB硬板的开发经验和技术成果,同时借助于LCP电
子纤维布非常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等优异性能,以及独特的成本优势,公司也
在积极对接其他行业领域相关客户;LCP产品在低轨卫星、智能家居等领域中也实
现了批量交付。
(3)新能源业务
公司2022年收购海四达电源,形成“新材料+新能源”双轮驱动的经营模式。海四
达电源成立于1994年,专注电池研发31年,是国内最早的二次电池研发与生产企业
,覆盖关键材料、电芯、BMS和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目前已拥有圆柱年产能2.83G
Wh、方形年产能12.49GWh,合计年产能15.32GWh。
在小动力圆柱电池方面,公司的圆柱产品围绕高容量和高倍率展开研究,目前高容
量电池18系容量已达3.5Ah,21系容量已达5.6Ah;高倍率电池聚焦全极耳工艺的发
展,目前可支持实现10分钟80%SOC的超级快充。同时产品在补锂技术应用方面取得
突破,全极耳结构创新和工艺创新有实质进展,三款全极耳电池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
在储能电池方面,公司业务板块形成了涵盖方形电芯到模组PACK再到系统的全产业
链模式,构建了全系列的储能产品矩阵,包含室外光伏、铅替系列产品、通信后备
电源系统、户用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集装箱储能系统,提供从系统设计、
安装施工、合规和许可、运营维护值得信赖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新兴产品布局方面,公司重点布局了在工作温度范围、安全性、倍率等具备显著
技术优势的聚阴离子钠电和在安全性、能量密度更优异的固态电池。
在钠离子电池方面,公司钠电产业化进程加速,通过股权混改的方式将钠电板块独
立运营落户广州白云,成立了广东海四达钠星技术有限公司,并获得了国家新型储
能创新中心的战略投资,在产品认证体系方面,多款钠离子电芯及模组获得鉴衡、
GBT44265、UL、TUV、IEC等权威认证,并通过下游头部客户的广泛应用与验证;在
产品矩阵方面公司主营的46145-15AH、71173208-160AH产品获得大批量出货,新研
发的50160118-50AH进入小规模应用阶段;在市场应用方面,凭借聚阴离子材料体
系在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工作温度范围、倍率性能方面具备显著的差异化优势,广
泛运用在储能、备电、启停、特种车等领域,签约订单金额突破2亿元。2025年,
海四达钠电亮相2025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并荣登2025SMM全球Tier1钠电榜单;在鑫椤
咨询发布的2025年1-6月国内钠离子电池产量排行榜中排名第4;公司钠电产品获得
全国首张鉴衡GB/T44265电力储能电站钠离子电池认证。此外,公司已与海外客户
签订钠离子电池战略供应协议,预计公司钠离子电池将在各相关应用领域获取的订
单数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一直积极研发多种固态电解质体系的产品和技术,与客户密
切配合进行产品开发和应用研究,相关产品已在客户端进行测试验证。同时公司正
在规划全固态电池的中试生产线用于未来的产品交付。公司也开始布局固态钠离子
电池开发工作,为未来在大规模储能系统、备用电源、特定工业与消费电子领域等
相关产业的应用做充足准备。公司将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
重大战略方向,与固态电池头部企业卫蓝新能源展开合作,共同为新型固态电池及
系统结构件材料的研发提供支撑,抢占固态电池新赛道,加快固态电池产品推出和
应用落地、加速培育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并打造新能源领域更多增长路径。2025
年上半年,在海四达珠海基地实现了全球首次实现314Ah大容量半固态电池的量产
,拉开了二次电池“半固态时代”的序幕,填补了国内大容量半固态电池规模化生
产的空白。同时,海四达携全球首款半固态电芯及系统级解决方案亮相德国慕尼黑
TheSmarterEEurope2025展会,引起行业热烈反响。
4、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深耕新材料行业三十多年,依靠产品性能、品牌效应等优势,在通讯、电子、
家电、汽车等行业积累了大量的产业和客户资源;在资本市尝企业资本运营及投融
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资源与实力。为拓宽自身实力,充分发挥公司的优势,
上市公司通过对海四达电源的战略重组新增了新能源业务板块,并对其增资8亿元
。目前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改性材料、ICT和新能源三大板块。
改性材料方面,公司作为国产改性材料的领军企业,是各大汽车主机厂改性材料的
首选供应商。公司近些年重点布局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板块,积极开拓新能源主机厂
市场份额。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和国产汽车主机厂份额的快速增加,公司改
性材料产能供不应求,公司积极投资建设多个新材料生产基地,为更多的下游主机
厂提供改性材料。在规划建设方面,2025年公司规划布局投资建设普利特华南总部
及研发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年产能预计40万吨;在现有产能方面,公司目前公司拥
有50万吨改性材料产能;在建产能方面,公司在安徽马鞍山5万吨的新材料工厂预
计2025年四季度投产;天津滨海15万吨的新材料工厂预计2026年初实现投产。随着
公司新材料新增产能的建成投产,将为公司未来汽车材料业务继续快速稳定增长,
以及在机器人、低空飞行等新兴市场方面材料的验证和批量,带来稳定的供应保障
。
ICT材料方面,公司LCP产品主要包括LCP树脂、LCP复合材料、LCP薄膜、LCP纤维。
公司LCP复合材料的下游市场主要为连接器,国补政策叠加消费电子市场的复苏,
将带动下游精密零部件市场对公司LCP复合材料的需求增加;随着新一代通信产业
的建设和推广,公司LCP产品将在6G、消费电子、汽车毫米波雷达、AI服务器、脑
机接口、低轨卫星等有着更广泛的应用需求。随着LCP产品在以上各个领域的验证
和批量应用逐渐落地,LCP业务未来将成为公司非常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以锂电池作为基本盘,将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作为公司未
来重点的战略发展方向。在钠离子电池方面,公司在特种工程车、储能、启停电源
等领域均已获得批量订单,并在持续交付中。另外中标国内当前最大规模的聚阴离
子钠电储能示范项目,并在积极对接数据中心备电项目的客户验证工作。与此同时
,钠电板块单独成立广东海四达钠星技术有限公司,并引入战略投资者入股,为钠
电公司的发展全面赋能;在固态电池方面,目前公司首批方形314Ah半固态电池下
线并实现批量交付,成为国内首家完成该技术从实验室到量产线贯通的企业。公司
一直积极研发多种固态电解质体系的产品和技术,与客户密切配合进行产品开发和
应用研究,相关产品已在客户端进行测试验证。同时公司正在规划全固态电池的中
试生产线用于未来的产品交付。公司也开始布局固态钠离子电池开发工作,为未来
在大规模储能系统、备用电源、特定工业与消费电子领域等相关产业的应用做充足
准备。
公司持续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牢牢把握作为基石的改性材料业务,提升公司产能
,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同时加速布局机器人、低空飞行、脑机接口、AI服务器等
新兴市场;抓住LCP应用领域的重大机遇,积极进行市场开拓和订单落地;战略调
整公司新能源业务规划,将钠电池和固态电池作为海四达电源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
。
5、报告期内工作实施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8,977.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06%;实现营
业利润22,526.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2.46%;实现利润总额22,540.60万元,比
上年同期增加55.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29.14万元,比上年
同期增加43.94%。
报告期内,公司为践行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尝提振投资者信心”
及国常会提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
,着力稳市尝稳信心”的指导思想,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情况及财务情况,为
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披露了
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海四达电源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2.5GWh圆柱项目。通过出海
,更好的满足电动工具、智能家电等领域客户对高性能电池需求,进一步扩大在全
球的市场份额,增强公司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占
有率。
报告期内,为加快公司在新能源业务板块钠离子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充分调动新
能源事业部管理层和公司主要骨干员工的积极性,建立与企业共享、共担的长效激
励和约束机制,提升子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四达电源拟与公司新能
源事业部管理层和公司主要骨干员工共同投资设立广东海四达钠星技术有限公司,
并引入战略投资者入股,主要从事钠离子电池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共同快速
推进公司钠离子电池业务的蓬勃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孙公司海四达钠星收到了海外客户的钠离子电池采购订单,采
购总量不低于1GWh的钠离子电池模块,主要用于住宅、工商业和电信应用。预计在
2025年7月至2029年12月内进行分批交付。
报告期内,公司以现有总股本剔除已回购股份15,073,540.00股后的1,097,262,708
.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0.50元人民币现金,共计派发现金54,863,135.
40元。
报告期内,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二个锁定期届满,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
员会将在第二个锁定期届满后根据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的规定和市场情况
择机对已解锁股份进行处置。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与研发
公司成立于1999年,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2022年收购海四达电源,形成“新材料
+新能源”双轮驱动的经营模式。公司将继续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新材料
的研发和应用,以及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推动产业战
略转型和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将改性材料业务作为长期发展的稳定基石
业务,ICT材料和新能源业务则是普利特未来快速增长的重要板块。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中国授权专利349项,授权发明专利227项,实用新
型专利106项;22件软件著作登记证书。
公司继续加大材料以塑代钢的技术创新和开发,碳纤维增强材料的相关技术已经形
成系列产品,同时开发的改性PPS,改性PEEK,改性PA等高性能材料,在与下游相
关客户进行积极的对接,未来有望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低空飞行等领域中获得
较多应用。
公司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领域获得重要突破,成功开发多个品级的注塑表皮材料,
未来有望在汽车仪表板和机器人等部件获得应用机会,为公司未来空白市场的拓展
提供了新的方向。
公司开发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多家头部客户中。同时在热管理系统
的电子水泵市尝新能源车薄膜电容器市场以及工业机器人市场已实现量产。
公司在低碳环保方面继续加大投入,整合了中美两地的资源以及多年来的技术积累
,形成了完整的低碳材料解决方案,陆续开发了多梯度全系列的低碳再生材料产品
,并广泛地推广到各主流车企的内外饰及动力系统零部件中,多个系列的低碳产品
已获得高端主机厂认可,已经或即将在多个主流车型的零部件中实现量产。
公司获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的《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强化LCP树脂到薄
膜再到纤维产品全产业链的专利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充分发挥自主知识
产权优势,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深入了解LCP薄膜和纤维市场,积极开拓更多的高频高速应用场景,与客户一
起进行对接和前沿设计验证,不断开发LCP薄膜和纤维的应用并取得市场突破。在
注塑改性产品方面,公司围绕高频通讯的要求,深入开发介电可调LCP产品、超高
流动超低翘曲产品,不断拓展LCP应用范围。
公司的LCP电子纤维布产品,拥有非常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等优异性能。公司
利用前期在某头部通讯类客户高频PCB硬板的开发经验和技术成果,积极与其他行
业领域相关客户对接LCP纤维产品。
公司布局固态电池研究,构建了“混合固液-准固态-全固态”三级研发体系,进行
固态电解质在新产品中应用的尝试,展开对外技术合作、联合开发。目前半固态电
池已处于量产阶段。
公司方形314Ah半固态电池率先实现投产下线,作为广东省的第一条半固态储能电
池专用产线,全球首次实现314Ah大容量半固态电池的量产,拉开了二次电池“半
固态时代”的序幕,填补了国内大容量半固态电池规模化生产的空白。
在补锂技术应用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突破,应用补锂技术的产品开发已进入
C样阶段,循环寿命分别提升30%以上,LFP电池1C/1C循环有望超过万次以上。
公司圆柱电池容量不断突破,开发并批量交付了INR18650-32ER、INR18650-35ER、
INR21700-50ER等标杆性高容量产品;全极耳电池在原有多极耳圆柱电池结构上突
破创新,21700/18650全极耳结构创新和工艺创新有实质进展,三款全极耳电池即
将进入量产阶段。
公司前沿钠电技术进展迅速,在倍率性能、安全表现和循环寿命方面不断突破,公
司的71173208-160AH聚阴离子钠电是国内首个获得GB/T44265储能用钠离子电池认
证的产品,并通过了严苛的UL9540A标准测试,产品预期循环寿命可达12000次以上
,下一代高容量长循环宽温域钠离子电池产品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完成研发上市
。
公司投资的锐腾新材料,专业研发和生产导热、吸波、屏蔽、隔热、粘接等高性能
材料,能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通信数据基站、AI服务器、消费电子、医疗、储能
、工业制造、半导体等众多领域。
2、品牌与影响力
在新材料业务:公司作为新材料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军者,依托三十余年的技术沉淀
,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动力,促进品牌的深入发展。通过前瞻性的市场洞察和精准化
的市场定位,公司成功实现在全球众多知名品牌汽车企业中的车型材料认证,并广
泛投入应用。
公司荣获2024年上海市制造业单项冠军、2024上海百强成长企业50强(第38名)、
202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第55名)、2024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第22名)、
2024上海新兴产业企业100强(第35名)、2024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第42名)、
2025年第二批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总部、示范区(首批)知识创新型总部企业、中国
民营科技促进会“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
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攻关三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自主
研发的5个产品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
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可挤出成膜的液晶高分子复合材料纳入2024年度《上海市创
新产品推荐目录》;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荣获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创业奖二等奖;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荣获国家
高新技术企业资质(重新认定)。国家政府的认可使得普利特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
度不断得到提升,也为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公司已对旗下商标执行了全面的跨类别及跨地域注册,以确保品牌效益得到全面保
障。截至报告期结束时,公司已成功完成了62项商标的注册工作。其中,32项商标
在中国境内完成注册,另外30项覆盖了海外关键市场,保障了“普利特”品牌在全
球各大重要市场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在新能源业务:子公司海四达电源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
将技术创新力与团队执行力深度融合。海四达电源拥有材料、零部件、电芯、电池
管理系统、电源系统集成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建有覆盖锂电池产业链CNAS专业测
试实验室及TUV认证安全实验室,拥有行业领先水平全系列智能化的中试平台。建
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工程技术中心、省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研制的
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等产品通过了UL、CE、GS、TUV、CRCC、TLC等认证,在同行业
中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被评定为国家5G工厂、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24年度出海先锋企业、20
24年钠电电池年度TOP10企业、2024年中国最佳钠电优质企业、2024年钠电量产年
度先锋品牌;全极耳电芯获得2024年度高工锂电创新技术产品金球奖,钠电聚阴离
子电芯获得高工钠电年度创新金球奖;海四达电源钠电连续通过UL、泰尔、IEC测
试认可。
海四达电源的“HIGHSTAR”品牌已在国内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知名度,系主流锂离子
电池厂商。24年面对全球市场,海四达电源对品牌文化的内核进行了深挖和再定义
,对品牌战略表现和气质进行了重塑,以增加海四达电源在全球市场的辨识度。
3、人才
公司始终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人才管理理念。公司持续推行
内外部专项课程培训、交叉轮岗、中美人员轮岗互派等系列措施,并且针对招聘的
新员工,公司培训以训战结合为原则,以上岗实践为基础,以师傅带教为辅助,加
强培养新员工的普利特文化价值观,帮助新员工快速掌握岗位基本技能并胜任岗位
工作,对未来发展有初步认识,形成与普利特相辅相成、共同成长的职业发展方向
。
公司针对人才和干部未来潜力和发展工作继续提升,建立以总裁、副总裁带队指导
的长期管理培训生培养计划,以训战结合为原则,以上岗实践为基础,建立普利特
公司管理干部的储备池。
公司针对未来的人才管理规划,将继续坚持人才管理理念,招聘有志之士,做好公
司人才的选育用留。公司将持续贯彻落实对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的干部培训
计划,坚定执行以总裁、副总裁亲自带队指导的长期管理培训生培养计划,持续建
设一支精耕细作、攻城略地、无为而治、绩效卓越的干部队伍。报告期,公司构建
多维度的激励体系、优化薪酬管理体系、持续保持核心管理团队的稳定性。
海四达电源通过构建“标准-人才-组织-激励”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在人才管理
领域实现了三个层面的战略突破:其一,以专业任职资格标准为基石,搭建起人才
能力与战略需求精准匹配的度量体系,将个体成长通道与公司技术攻坚方向深度耦
合;其二,通过干部标准建设与组织架构优化,推动管理层级从“经验驱动”向“
战略引领”转型,形成适应新能源产业快速变革的敏捷型组织形态;其三,激励机
制的立体化设计,不仅强化了短期目标达成的牵引力,更通过战略项目激励、多元
化激励、外派补贴等差异化机制,为海外市场拓展、核心技术攻关等战略重点储备
长效动能。
4、质量与服务
公司自创立起就将“争创世界一流”立为公司质量方针的核心内涵,并持之以恒加
以坚持和发扬光大。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零缺陷的产品和服务,确保客户充分满意
。
在质量管理上坚持以顾客为中心,以满足顾客要求为目的,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
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公司维护和实施IATF16949:2016、ISO14001:2015、ISO45001
:2018、ISO/IEC17025:2005等管理体系认证。美国PRETAdvancedMaterials,LLC维
护和实施IATF16949、ISO9001、ISO14001、ISO/IEC17025等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按
照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的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对产品实现全过程进行严格管控,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拥有国
内同行领先的检测实验室,配置了目前国际先进的专用检测装置。以实现我们的质
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达到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和顾
客信赖。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为客户提供“高性能复合材料+绿色环保材料”的解决方案,
实施客户创造价值(VCS)销售模式,有效运营并持续改进普利特标准化管理体系
(简称PSMS),建立集团全球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运营效率;同时,依托综合项
目管理部平台,简化内部沟通流程,使得外部需求能够得到快速有效地解决。公司
从标准化管理体系着手,建立了质量激励机制,加强精益制造理念,不断为客户提
供更优质完善的服务。
报告期内,海四达电源持续践行“质量是企业价值和尊严的基石”的核心理念,围
绕战略抓质量、关注顾客提质量、全员参与强质量、聚焦现场稳质量,将质量管理
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面对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加剧的挑战,公司以“零缺陷
、全周期、高可靠”为目标,推动质量管理从“合规性”向“价值创造”转型;通
过全员质量文化宣贯、管理层质量责任制考核,将质量意识深植于研发、生产、服
务的全流程。
报告期内,海四达电源被评为2024年度江苏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获得南通市市
长质量奖提名,通过覆盖锂电池产业链(电芯材料、电芯、电子器件、PCM、PACK
)的CNAS专业测试实验室及TUV安全实验室认证;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荣获“江苏精
品”认证。
5、节能环保
“聚焦材料科技、创造绿色未来”是普利特的使命。在汽车环保材料方面,公司不
断地探索创新和努力,通过材料配方的优化、工艺的选择、设备的改进等方面的提
升,使得公司可以实现批量化生产出低气味、低VOC的改性复合材料。
公司通过完善环境保护及防治污染相关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防
治污染相关设施设备进行了日常维护保养,持续加强环保设施运维管理,定期开展
环保设施运行状态检查。公司根据环保工作安排和计划按照日常工作内容有序推进
,保障各项防治污染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响应国家“双碳”战略,2023年普利特也制定了自己的“双碳”目标,在2025年之
前加快绿色产能布局,建设绿色生产基地。同时拓宽和完善产品线,持续开发低碳
产品序列,并且不断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持续实施碳减排。2030年单位改性塑料
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30%以上,全球低碳材料产量达到25万吨。2060年之前实
现企业碳中和。推动产业链技术升级,提升低碳产品竞争力,打造产业链低碳产品
领先地位。
6、数字化运营
2025年度,公司持续深化应用开发、技术研发、战略研究三层次的研发架构建设,
聚焦研发投入、平台优化和成果转化三大创新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公司创新能力。
同时,公司持续完善全球化运营能力建设,中美协同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在全球
项目、集团客户、CAE协同、采购共享和制造能力提升等多维度上取得实质性进步
,全球化进程明显加速,有效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公司积极推动新质生产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数字化战略实施。利用OA、BI、ERP、W
MS、TMS、PLM等多种模块工具,搭建了完整的数字化业务系统,实现了从营销、研
发、制造、运营全流程的数字化运营,以经营客户化导向和管理流程化导向,对标
企业,领先行业,建立全面数字化智能化体系,形成数字共生、知识共创、能力共
享的高效运营平台能级。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及行业形势风险
公司产品的销售会受到国家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汽车、消费电子、电动工
具、储能电站等行业变化的影响,与经济周期呈现一定的关联性。汽车材料制造是
公司的基础与核心业务,同时公司产品主要面向的是国内市场,因此公司业务的发
展也与国内汽车生产制造业的荣枯休戚相关。如果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导致行
业产生较大波动或受其他系统性风险影响,未来汽车产业市场再次发生行业性波动
,将间接影响汽车用改性材料的需求,由此可能影响公司盈利水平。同时新能源电
池业务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存在受行业政策的刺激和影响,影响下游厂商
的需求,从而导致公司的盈利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面对宏观及行业变化趋势,一方面,公司将不断发挥自身在技术、制造、营销、质
量等方面的优势,不断通过产业整合,优化自身产业结构,持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
力;另一方面,不可回避的全球化和产业趋势,公司应顺势而为,把握汽车产业结
构调整方向,抓住改性材料、ICT材料及电池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机,通过自主创新
、自主研发,替代进口,化危机为机遇,从容应对行业格局变化。全球锂电池板块
在政策指导下,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新进入者增多,行业处于激烈的竞争中,
存在行业格局调整的趋势。面对上述挑战的不确定下,公司作为新进入者不断地夯
实自身的基础,将进行前瞻性的布局,同时通过市场调研以及市场分析,脚踏实地
稳扎稳打。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新材料业务的主要原料合成树脂的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有着较高的关联性。受
国际政治与经济原因的影响。原材料价格的变动通过公司产品销售价格调整对下游
客户的产品价格传导具有滞后性,公司无法快速地通过调整销售价格来达到增加公
司毛利率的目的。公司新能源业务的主要原料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与公司产品价
格调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及下游厂商去库存和需求波动的影响,导致公司的盈
利存在波动性。
面对国际政治和经济的诸多不确定性及其所致的国际原油价格可能出现的快速上涨
,公司应积极对原材料市场价格走势进行预测和反应。另外,公司需要建立适度原
材料库存政策,削减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同样公司对上游碳酸锂价
格的波动,进行一定的跟踪和采购适当的原料和确定适当的价格,同时公司积极拓
展钠电池业务,减少碳酸锂价格对公司原材料成本的影响,并开拓新能源业务的第
二曲线。
(3)知识产权风险
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产品的配方和工艺,公司目前已经拥有了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
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并建立了相关专利授权和登记的相关措施来保护公司的知
识产权。但公司无法逐一地对众多专利申请保护,而且发明专利审查公告周期较长
,因此公司相当部分的技术是作为技术诀窍进行保护,不能排除有关人员违反公司
规定对外泄露配方或被他人窃取的可能。
公司一方面在技术机密的管理上设置权限,禁止不相关人员接触受保护的技术机密
。公司积极开展薪酬和绩效管理,通过管理层与员工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达成共识
,形成承诺,明确了每位员工的岗位说明书、绩效管理和员工发展评核表,建立实
施宽带工资制度,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公司实施包括员工持股计划、核
心团队价值创造与红利分享激励计划、事业合伙人制度等多种方式在内的多层次激
励措施,来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公司业绩持续稳定增长,推进公
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4)人民币汇率风险
公司部分原材料来自国外进口,采用美元结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将继续对
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公司将通过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走势,适当加大人民币结算的材料
采购比例;充分运用财务金融工具降低美元敞口风险;争取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
资金,降低美元负债比例;或者通过将美元负债转换为人民币负债等手段,将人民
币汇率风险降至最低。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D.C.Foam Recycle Incorpora| 10.00| -| -|
|ted | | | |
|Highstar New Energy Techno| 1852.08| -| -|
|logy Co., Limited | | | |
|Highstar (THAILAND) Co., L| 106.30| -| -|
|TD. | | | |
|PRET Advanced Materials, L| 2032.50| -| -|
|LC | | | |
|PRET ADVANCED MATERIALS, S| 70.83| -| -|
|. DE R.L. DE C.V. | | | |
|PRET COMPOSITE MATERIALS, | 68.29| -| -|
|S. DE R.L. DE C.V. | | | |
|PRET Composite (THAILAND) | 2800.77| -| -|
|Co., LTD. | | | |
|PRET Europe GmbH | 769.65| -| -|
|Pret Holdings LLC | 0.07| -| -|
|VIETNAM Highstar Battery C| 143.77| -| -|
|o., Limited | | | |
|Wellman Lanolin LLC | 0.71| -| -|
|WPR Holdings LLC | 0.71| -| -|
|上海普利特伴泰材料科技有限| 1000.00| -437.92| 5520.77|
|公司 | | | |
|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 9578.95| -1100.06| 22262.80|
|司 | | | |
|上海普利特半导体材料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上海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10000.00| -| -|
|上海翼鹏投资有限公司 | 10000.00| 1683.08| 86419.75|
|上海高观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
|南通力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400.00| -| -|
|启东明悦电源配件有限公司 | 1000.00| -| -|
|启东明辉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 300.00| -| -|
|启东浩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500.00| -| -|
|天津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000.00| -364.01| 16053.77|
|宁波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14200.00| -| -|
|宁波联合燕华化工股份有限公| -| -| -|
|司 | | | |
|广东海四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 20000.00| -| -|
|司 | | | |
|新疆华之源科技新能源有限公| -| -| -|
|司 | | | |
|江苏海四达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60000.00| -| -|
|江苏海四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50000.00| -| -|
|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 | 44203.90| -37918.23| 497138.10|
|江苏省新动力电池及其材料工| 300.00| -| -|
|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 |
|浙江普利特供应链管理有限公| 1000.00| 1500.04| 5768.23|
|司 | | | |
|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70000.00| 18424.43| 153169.69|
|浙江燕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1000.00| 155.84| 6643.25|
|海四达智慧能源(江苏)有限公| 10000.00| -| -|
|司 | | | |
|湖北檀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1000.00| -| -|
|湖南海四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 100000.00| -| -|
|司 | | | |
|珠海隆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10000.00| -| -|
|苏州理硕科技有限公司 | -| -| -|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000.00| 354.90| 47879.34|
|锐腾制造(苏州)有限公司 | -| -| -|
|高州力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