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特(002324)概念题材

概念题材 投资亮点 财务分析 公司简介

普利特(002324)所属板块题材

  • 要点一:所属板块

    塑料制品 上海板块 专精特新 富时罗素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钠离子电池 核污染防治 固态电池 光刻机(胶) 新能源车 航母概念 长江三角 锂电池 新材料

  • 要点二: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橡胶制品销售;橡胶制品制造;软件销售;软件开发;机械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租赁;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建筑材料销售;金属材料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新型膜材料制造;新型膜材料销售;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要点三:高分子新材料产品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高分子新材料产品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明确了主要经营发展的三大产业板块:汽车材料业务、ICT新材料业务和新能源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精力聚焦于发展汽车材料和ICT材料板块,并且重组了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以发展新能源业务板块。普利特汽车材料产业板块主要产品包括改性聚烯烃材料(改性PP)、改性ABS材料、改性聚碳酸脂合金材料(改性PC合金)、改性尼龙材料(改性PA)、长短纤维增强类材料、各类阻燃材料以及特种工程塑料等。主要应用于汽车内外饰系统、发动机系统、照明系统、底盘系统、家电设备、电子电器等。普利特ICT新材料产业板块主要产品包括公司自主研发的液晶高分子材料(LCP材料),主要产品包括改性LCP树脂材料、LCP薄膜材料、LCP纤维材料,应用于5G高频高速高通量信号传输领域、高频电子连接器、声学线材、军工航天材料等;同时,公司投资的半导体、光刻胶材料产业以及导热、电磁屏蔽、吸波、绝缘材料产业也在积极研发或小批量供货中。普利特新能源业产业板块是以海四达为中心,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系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BMS)等。其细分产品主要包括三元圆柱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等,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智能家电、通信后备电源及储能等领域。截止本报告出具日,公司已完成了对海四达的重大资产重组,海四达未来将是公司战略发展新能源业务的重要产业平台。

  • 要点四:改性材料行业

    改性材料作为新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顺应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推动特色资源新材料可持续发展,加强前沿材料布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工程需求为导向,优化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环境,加强新材料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新材料应用水平,推进新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因此,改性材料作为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行业,受到多项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有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随着近年来行业内规模内资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与大型国际企业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部分企业以研究开发功能化、高性能化产品为抓手,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汽车轻量化”、“以塑代钢”等汽车行业趋势带动,叠加高性能环保汽车材料需求的增长和国产替代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改性材料行业仍存在极大的发展提升空间。

  • 要点五:技术与研发优势

    公司专注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领域保持研发和创新的投入,高度重视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产学研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公司与国内各大著名高校持续保持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公司研发中心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被上海市科委认定为上海市汽车用塑料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公司设立了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公司设立了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并已被中国科协认定。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中国授权专利173项,授权发明专利16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在申请专利169项,其中发明专利166项(2项PCT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项,1件软件著作登记证书。

  • 要点六:品牌与市场优势

    “普利特”品牌在国内汽车改性材料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巨大影响力,而且在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持续推进“双品牌、双引擎”战略,“高性能复合材料+绿色环保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已经在全球各大品牌车企车型上广泛应用,包括BMW(宝马)、DaimlerBenz(奔驰)等欧系车企;GM(通用)、Ford(福特)和Chrysler(克莱斯勒)等北美三大车企;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日产、广汽丰田等合资车企;吉利汽车、上海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广汽汽车、奇瑞汽车等自主品牌车企。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共21款材料进入DaimlerBenz全球采购清单;累计有23款材料进入BMW的GS93016宝马集团标准材料平台;累计共80款材料通过认证进入福特全球采购清单;公司积极推进Audi体系材料认证,并有多款内饰材料获得认可。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材料开发与推广,并已与多家造车新势力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多款材料获准认可及应用。报告期内,鉴于近几年与各个新能源主机厂的整车轻量化方案设计和新材料开发的项目逐渐落地,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材料的销售收入增长迅速。产品质量和供货稳定性得到了主机厂和零部件客户的广泛好评。

  • 要点七:管理与人才优势

    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基础,普利特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将人才作为我们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普利特坚持加大人才投入,持续对销售、生产、研发等领域人员招聘,储备后备人才资源,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公司高度重视优秀管理团队的搭建和高、精、尖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始终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人才管理理念。公司通过合理和科学的评估方法,选拔优秀的人才,提拔与晋升有理想、有激情、有能力、有潜质的干部,建立满足公司战略发展要求的人才梯队,并对各位干部从心胸宽度、志向高度、见识广度、悟性深度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公司将持续贯彻落实对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干部的培训计划,坚定执行以总裁、副总裁亲自带队指导的长期管理培训生培养计划,以训战结合为原则,以岗上实践为基础,建立普利特公司管理干部的储备池。报告期,公司构建多维度的激励体系、优化薪酬管理体系、持续保持了核心管理团队的稳定性。

  • 要点八:拟募资9.5亿元加码主业 实控人认购六成

    2016年6月13日公告,公司拟以23.63元/股向周文、国禹资管、丁劲松和池驰共4名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020.31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5亿元,拟用于高性能环保型塑料复合材料生产项目、偿还并购借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周文认购数量不超过2454.51万股,认购金额约为5.8亿元,约占此次募集资金总额的61.05%;国禹资管认购数量不超过1269.57万股,丁劲松认购数量不超过211.60万股,池驰认购数量不超过84.64万股,分别对应认购金额约为3亿元、0.5亿元和0.2亿元。公司拟投入募集资金4.85亿元用于高性能环保型塑料复合材料生产项目。该项目拟投资总额4.94亿元,主要生产PP、ABS、PC/ABS等高性能改性高分子塑料复合材料,年产各种产品15万吨。据测算,该项目在计算期10年内年平均销售额18.88亿元,平均每年净利润1.37亿元。

  • 要点九:并购重组拟4.3亿元赴美并购 

    2015年1月6日发布重组预案,公司全资子公司翼鹏投资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WPR公司及其下属的威尔曼塑料和DC Foam的全部股权,交易对价为7045.1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33亿元。据介绍,WPR公司注册地位于美国特拉华州,是一家领先的环保与可持续再生石油基材产品制造商,其通过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生产塑料产品。其中,再生工程塑料树脂业务主要针对汽车用改性塑料市场,PET业务主要回收加工生产高质量PET瓶片,可以广泛应用于饮料包装、工业打包产品等塑料制品。其业务主要分为三类:再生工程塑料树脂业务、PET业务以及羊毛脂业务。截至2014年9月27日,标的公司总资产为7364.14万美元,净资产为1486.58万美元,其2012年度、2013年度和2014年1-9月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2亿美元、1.64亿美元和1.24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560.64万美元、765.26万美元和612.66万美元。

  • 要点十:车用改性塑料龙头 

    公司是国内专注于生产汽车用改性塑料产品的主要企业,产品主要供应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已与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等众多国内知名汽车制造商建立了业务关系,产品已进入福特汽车公司的全球采购目录,并被一汽-大众列为A级特殊供应商,正在推进产品进入通用汽车全球采购目录的工作。截至2010年末,公司生产能力达到6.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33%。

  • 要点十一:扩大产能 

    公司以募集资金27396.82万元分别投资年产5万吨汽车用高性能低气味低散发聚丙烯(PP)技术改造项目(10246.11万元),高性能聚碳酸酯(PC)塑料合金技术改造项目(10655.58万元),通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高性能化技术改造项目(6495.13万元)。共计建设生产线24条,其中PP项目12条,PC合金项目6条,ABS项目6条,项目2015年完全达产后,分别增加上述产品产能5万吨,2万吨,3万吨,公司总产能将达到12万吨。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16.9亿元,净利润(所得税率15%)1.95亿元,(所得税率25%)1.72亿元。(截止2010年末共投入募资9238.99万元,预计2011年12月31日完成)

  • 要点十二:增添新的TLCP盈利点 

    公司拟实施建设年产1.3万吨液晶高分子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建项目,该项目总体投资规模25384万元。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外国公司能够生产TLCP,本公司拥有TLCP的自主知识产权,已初步形成小规模生产能力。此次投资将推进公司TLCP项目的产业化及市场推广。TLCP具有刚性的全芳族链结构和特殊的凝聚态结构,因而成为高性能材料。该材料的特点在于:“液态时呈有序排列,应力下易流动,易取向”,主要应用于通讯电子,汽车,机械,化工,医疗等领域,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截止2010年一期项目已投入3610.51万元)

  • 要点十三:国际合作 

    07年10月,公司与SABIC签署《购销协议》, 受托生产SABIC PPcompound产品,服务于中国汽车市场。SABIC是世界500强企业,是全球第五大非石油类化工企业,是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前两位塑料原料供应商之一,是全球保险杠与长玻璃纤维增强型聚丙烯技术的市场领袖。公司通过与SABIC等国际巨头的合作,有助于公司消化吸收世界一流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思想。

  • 要点十四:股权激励1 

    公司拟授予42位激励对象300万份股票期权,股票期权标的总数占本激励计划签署时公司股本总额的2.22%,其中首次授予270.2万份,预留29.8万份。行权价为39.92元/股。行权条件为:2011年-2013年净利润增长率相比上一年不低于25%,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1%,产品销售量增长不低于30%,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计划分三期行权,行权数量分别占授予股票期权总量的30%,30%,40%。

  • 要点十五:技术优势 

    公司是上海市第一批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仅有20家)中唯一的中小企业。截至2010年底,拥有27项发明专利,另有111项正在申请注册的发明专利。公司生产的“高韧性PC/ABS合金材料”,“耐划痕橡胶增韧滑石粉填充聚丙烯”,“高抗冲耐热ABS材料”,“增韧,填充增韧聚丙烯材料”4项产品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其中“高韧性PC/ABS合金材料”获得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公司还担任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7年第六批标准计划之《汽车用聚丙烯专用料》中“门板”部分的第一起草单位。

  • 要点十六:行业需求 

    我国汽车产量已经连续多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随着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蝉联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新车消费市场。根据《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对我国乘用车市场的预测,2015年我国汽车销量将达到2258.47万辆左右,预计我国乘用车年度需求2020年将达到2583万辆,2025年达到2924.57万辆,2030年达到3523万辆。除了汽车行业本身的市场空间外,我国单车的塑料使用量同国外相比也有较大的提高空间。1公斤塑料可以替代2~3公斤金属,此外汽车自重降低10%,耗油将降低6%~8%,轻量化以及节能环保是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 要点十七:高性能复合材料生产项目

    2013年4月,公司投资全资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高性能环保型塑料复合材料生产项目”。高性能复合材料项目拟投资2.97亿元,其中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1亿元,尚需筹措资金1.97亿元。此项目的投资有助于落实公司以重庆为中心加快拓展西南地区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市场的发展规划和布局,更好地满足公司和行业快速增长的要求,形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 要点十八:股东回报规划 

    2012年7月,公司制订股东回报规划(2012-2014年)。未来三年内,公司采取现金、股票或者现金与股票相结合的方式分配股利。在公司实现盈利且现金流满足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公司应采用现金方式分配股利,向股东现金分配股利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公司可以进行中期现金分红或股利分配。

  • 要点十九:自愿锁定股份

    公司控股股东周文,股东郭艺群,周武,李结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其持有的股份。公司股东胡坚,黄巍,张祥福,卜海山,孙丽,张世城,何忠孝,李宏,张鹰,李明,唐翔,高波,王建平均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其持有的股份。

  • 要点二十:股票回购

    2021年6月3日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逐项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拟在此次董事会审议回购股份方案起不超过十二个月内,使用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并将回购的股份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截至2022年6月2日,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6,444,94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0.64%,考虑分红除息影响后,最高成交价为13.35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0.4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79,346,753.74元(不含交易费用),本次回购股份计划已实施完毕。

  • 操作说明:手指放在表上向左滑动可以查看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