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139 拓邦股份 更新日期:2025-04-14◇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电器产品智能控制、智能电源及其控制、高效照明产品及其控制、高效精密电
机及其控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智能控制电子行业 |1050121.98| 241231.80| 22.97| 100.00|
├────────────┼─────┼─────┼───┼──────┤
|工具和家电 | 798098.35| 184895.61| 23.17| 76.00|
|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 | 205174.62| 42897.76| 20.91| 19.54|
|机器人 | 46849.01| 13438.43| 28.68| 4.46|
├────────────┼─────┼─────┼───┼──────┤
|国外 | 684246.68| 171509.42| 25.07| 10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智能控制电子行业 | 501578.52| 119857.42| 23.90| 100.00|
├────────────┼─────┼─────┼───┼──────┤
|工具 | 195863.87| 48220.58| 24.62| 39.05|
|家电 | 177271.73| 41001.54| 23.13| 35.34|
|新能源 | 103995.71| 23624.66| 22.72| 20.73|
|工业 | 15560.28| --| -| 3.10|
|智能解决方案及其他 | 8886.92| --| -| 1.77|
├────────────┼─────┼─────┼───┼──────┤
|国外 | 323800.68| 83290.21| 25.72| 100.00|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智能控制电子行业 | 899234.22| 200601.77| 22.31| 100.00|
├────────────┼─────┼─────┼───┼──────┤
|工具 | 324149.96| 77089.74| 23.78| 36.05|
|家电 | 316649.42| 69854.11| 22.06| 35.21|
|新能源 | 214020.83| 41460.83| 19.37| 23.80|
|工业 | 25138.09| 6935.26| 27.59| 2.80|
|智能解决方案及其他 | 19275.92| 5261.84| 27.30| 2.14|
├────────────┼─────┼─────┼───┼──────┤
|出口 | 537692.23| 130858.53| 24.34| 100.00|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智能控制电子行业 | 425612.12| 91829.43| 21.58| 100.00|
├────────────┼─────┼─────┼───┼──────┤
|工具 | 162004.56| 38062.16| 23.49| 38.06|
|家电 | 150035.14| 30403.63| 20.26| 35.25|
|新能源 | 91436.07| 17401.12| 19.03| 21.48|
|工业 | 13671.30| --| -| 3.21|
|智能解决方案 | 7391.01| --| -| 1.74|
|其他 | 1074.03| 534.08| 49.73| 0.25|
├────────────┼─────┼─────┼───┼──────┤
|出口 | 262190.61| 61276.67| 23.37| 100.00|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基本情况
智能控制器是一种集成先进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微电子及电力
电子技术等的高科技产品,其在电子产品中扮演着类似人类神经系统的“神经中枢
”与“大脑”的角色。通过高效地收集、处理并分析各类信息和指令,智能控制器
能够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智能化驱动与控制,从而执行各种复杂任务。随着智能化替
代趋势日益显著,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革新了工作模式。作为智能化
的关键组件之一,智能控制器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涵盖了家用电器、智能家居、
智能楼宇、电动工具、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新能源以及医疗设备等多个重要领
域。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产业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场景的持续扩展,全球智能控
制器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的最新
研究数据,全球智能控制器行业呈现显著增长态势:2019年市场规模达15,462亿美
元,较2015年实现5.9%的年复合增长率。该机构预测,到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进
一步扩大至19,599亿美元。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中国凭借完善的电子供应链体系和
本土企业技术升级能力,逐步确立了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数据显示,中国
智能控制器市场份额已从2016年的16%跃升至2024年的30%以上,标志着全球产业格
局正经历"东升西落"的结构性转变,这一趋势预计将在未来持续深化。
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也为智能控制器行业描绘了一幅
更为广阔的前景画卷。我们正处于智能技术革命的前沿,智能控制器与人工智能、
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开启前所未有的可能
性。展望未来,随着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我们将见证更多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
式的涌现,这些都将为智能控制器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行业地位
作为全球智能控制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拓邦股份始终以"敏捷-创新-伙伴"为核心
价值观,凭借"四电一网"(电控、电机、电池、电源及物联网平台)技术矩阵,构
建了覆盖硬件开发到云端服务的完整技术生态闭环。公司深度服务工具和家电、数
字能源和智能汽车、机器人三大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持续巩固
行业标杆地位。
2024年,公司荣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智能家居控
制模块)"称号,标志着在细分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市场领导力获得国家级认可。同
时,公司连续多年稳居广东省制造业500强前列,2024年排名第62位,较2022年提
升5个位次,展现出持续增长的行业竞争力。
拓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平台化技术创新能力、伙伴式客户服务能力、体系化敏捷
服务能力”。基于这三大能力,公司逐步构建了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的全球化生
产基地网络打造了高效的供应链协同机制,这不仅推动了公司的持续进步和发展,
还帮助我们与众多行业的头部客户建立了紧密而持久的合作关系。目前,我们在工
具和家电行业智能控制解决方案中占据领先地位,并在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以及机
器人领域成为创新的引领者。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过去10年10倍的增长到跨越百亿,源于公司“敏捷-创新-伙伴”的品牌理念,以技
术创造价值为使命,以快速响应客户为经营理念,构建了“四电一网”(电控、电
机、电池、电源和物联网平台)技术平台能力和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流程体系,同时
我们坚信“智能化、低碳化、国际化”的长期趋势不变,加速出海,并加大在新兴
应用领域的投入。
在报告期内,公司立足于“四电一网”的核心技术体系,研发、生产和销售部件和
整机产品,其中部件产品主要包括智能控制器、高效电机和电池包,整机产品主要
包括充电桩、储能和AI硬件。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工具和家电、数字能源和智能
汽车、机器人三大类领域,不仅为全球客户提供创新、高效且可靠的定制化服务,
还为消费者带来绿色、智能且创新的产品。
智能控制器是拓邦的核心业务,2024年出货量1.78亿套,同比增长28.5%,累计出
货量达16.3亿套,在工具和家电行业智能控制解决方案中占据领先地位;拓邦的高
效电机聚焦于三类,包括应用于工具行业的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应用于汽车的激
光雷达电机以及应用于机器人的空心杯电机,2024年我们高效电机出货353万套,
同比增长100%,位居行业第一梯队;电池包是拓邦部件产品的第三大品类,应用领
域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工具及家电行业,还涉及E-Bike、车船载等多个业务场景,
2024年出货564MWh,同比增长27%。
在巩固智能控制部件领先地位的同时,拓邦积极培育产品和品牌能力,构建新的成
长曲线。公司整机产品以"四电一网"为技术底座,深度融合场景化需求,主要聚焦
AI领域,包括液冷超级充电桩、工商储一体机、家储一体机、AI抗衰美容仪、AI割
草机器人、商用AI炒菜机等,目前这些产品均已实现量产,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表
现。
1、公司核心技术:“四电一网”,即电控、电机、电池、电源技术和物联网平台
。
1.1电控技术电控技术是以微型电子计算机为核心实现智能化控制的技术,涉及传
感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通信技术、交互技术、功率和能量转换技
术、电磁兼容等多个技术领域。公司在自动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嵌入式计算
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运动控制技术等关键领域都
有深厚的积累。
公司已经形成数百种电控技术平台,可满足家电、工具、数字能源和机器人与智能
汽车等行业产品的多样化需求,电控技术广泛应用于控制器、机电一体、电源和智
能电池等产品中。
1.2电机技术电机技术,在智能控制系统中扮演着将电能转换为动能的关键角色。
公司重点围绕电机的高效、低噪声、高精度、高稳定持续创新,建立了从电机设计
和仿真、测试和验证到规模化制造的完整技术能力,形成了直流无刷电机(BLDC)
、空心杯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数十个先进的电机产品平台。
公司的电机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在电动工具和自动化设备领域,我们的
电机技术已经实现了行业领先,同时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已
经实现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空心杯电机被誉为电机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技术含量高,性能优势突出,拓邦
自2007年便开始从事有刷/无刷空心杯电机的研发与生产,是国内最早打破欧美日
垄断、成功实现空心杯电机量产的厂家之一。目前,我们的空心杯电机产品平台覆
盖外径Φ7~Φ40,拥有齐备的有刷/无刷产品阵容,并具备包含电机、减速箱、丝
杠、编码器、控制器等关键部件及其执行器模组总成的设计研发与生产能力,年产
能超百万台。其中,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电机及执行器已实现10家以上行业
龙头企业送样。
1.3电池技术电池技术是能量进行存储和管理的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电池材料应
用技术、电芯单体设计制造技术和电池系统集成技术。电池材料应用技术包括正、
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等相关应用技术;电芯单体设计制造包括电化学架构设计
以及涂敷、叠片/卷绕、化成等制造工艺技术;电池系统集成包括电池配组、热管
理、碰撞及漏电安全、电压/电流/温度等信号的精确测量、电池状态估算和电芯均
衡等一系列技术。该技术跨越材料科学、电化学、电子学和控制工程多个领域,公
司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从电芯技术(CELL)、电池管理技术(BMS)到电池包(P
ACK)系统的完整的设计、开发定制和生产技术能力。
在电池管理系统(BMS)方面,我们的技术实现了行业领先的精确度和可靠性。通
过先进的算法和控制策略,我们的BMS能够实现对电池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确
保电池系统的最优性能和安全运行。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使我们在为储能系统、
备电、换电、便携式设备等提供高效、安全的电池解决方案方面,处于市场领先地
位。
1.4电源技术电源技术,作为电能高效转换的关键,涵盖了模拟电源、开关电源和
数字电源技术。我们公司在这一领域拥有广泛的技术平台,专注于提供高效、可靠
的电源解决方案。
针对储能变流器(PCS),我们采用创新的能量管理策略和高精度的电能质量控制
技术,优化了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过程,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寿命。我们的PCS
技术支持广泛的电池类型和配置,满足不同规模储能应用的需求。在光伏逆变器技
术方面,我们通过先进的控制算法和高效的电能转换电路设计,显著提升了太阳能
电池板的能量转换效率,并支持多种通信协议。
在大功率直流充电桩领域,我们通过采用高效率的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和智能充电控
制算法,实现了快速、安全的电动汽车充电。我们的直流充电桩设计具有高功率密
度和优异的散热性能,确保了充电过程的高效率和稳定性。
1.5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技术,作为连接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关键,使我
们能够实现设备的智能连接和数据的高效管理。我们的物联网平台包括了从模块、
智能终端到应用程序(APP)和平台即服务(PaaS)的完整技术能力,为多个行业
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
特别地,我们在家庭能源管理云平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该平台通过智能分析和
处理家庭能源使用数据,帮助用户优化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的节约和高效使用。通
过与智能家居设备的无缝集成,该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面、易用的能源管理和
控制解决方案。
在光储充云平台的开发上,我们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太阳能发电、储能
和充电设施的智能协同工作。该平台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还为用户提供了
便捷的能源管理和使用体验,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
此外,我们的数字能源管理云平台,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工业、商业和
公共设施提供了全面的能源监测、分析和优化服务。该平台能够帮助用户降低能耗
,提高能源使用的可持续性,支持企业和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2、公司主要面向“工具和家电、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机器人”三类行业提供定
制化部件、系统解决方案和整机产品。
公司的产品主要分类为部件和整机两大类,产品提供的模式是围绕工具和家电、数
字能源和智能汽车、机器人行业下游客户及消费者的需求,综合利用“四电一网”
核心技术,提供定制化部件、系统解决方案及整机产品。
2.1工具和家电业务公司主要为工具和家电行业的品牌客户提供从产品概念、设计
、开发到制造交付的一系列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所提供的产品主要包括控制器、
电机、电池和电源四大类关键部件,同时也包括一系列智能整机产品。这些产品应
用于几乎全品类家电中,并在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及各位专业工具领域有着广泛的
应用。
2.2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业务在数字能源与智能汽车业务领域,我们重点布局了储
充系统和智能驾驶场景。储充系统公司已形成了涵盖核心部件、整机和系统解决方
案完整的产品矩阵。在核心部件层面,公司已经完成“1充1芯3S”核心产品布局,
包括充电模块、电芯、BMS、PCS和EMS等。在整机层面,公司已经开发了充电桩、
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通信备电、便携储能等全系列的产品。在系统解决方案层
面,公司结合整机和云平台的核心技术能力,围绕光储充、零碳园区、家庭绿色能
源等场景开发了完整的解决方案,目前在国内外已实现多客户应用。在智驾场景,
我们提供激光雷达电机、汽车中控娱乐系统、热管理控制类产品,主要客户包含Ti
er1及汽车主机厂。
2.4机器人在机器人领域,我们主要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工业智能控制产品以
及高效电机,下游应用涉及3C电子、机器人、医疗设备、半导体设备、光伏、锂电
池行业等。
机器人是拓邦重点布局的领域,围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等应用
形态,目前已构建的伺服驱动+电机+运动控制、空心杯电机8mm和10mm的产品平台
,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且已实现批量供货。面向人形机器人,除了空心杯电机外我们
还储备了灵巧手执行器能力——集成了公司自主研发和定制的空心杯电机、编码器
、减速箱和滚珠丝杠传动等关键组件,重复定位与绝对定位精度行业领先,能精准
复现人类手指0.1mm级细微操作。公司看好机器人未来广泛的应用场景,在加大研
发的同时,加快市场推广,积极对接头部整机厂商,推动产品和场景的落地。此外
,在该领域公司也储备了整机的能力,如割草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
。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平台化技术创新能力
公司以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基因,将创新视为公司的核心能力。凭借业界领先的平
台化技术创新能力,我们构建了一个全面覆盖智能控制一体化解决方案各个核心技
术领域的技术平台。
我们的专业团队对各种控制机理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具备自主实现和持续创新的能
力。这涵盖了从智能控制算法、电机控制到锂电池、钠电池技术,再到传感技术、
人机交互界面、图像识别、数字电源管理、嵌入式软件开发以及温控(包括加热与
制冷)等广泛领域。通过这些核心技术的集成与应用,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先进的
智能控制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我们还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形成了众多经过量产验证的核心产品平台。
每一个产品平台都严格遵循质量保证流程,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和可靠性。基于这些
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平台,我们可以迅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高品质解决方
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具备业内独特的“控制器+电机+电池+电源+云平台”整体
解决方案能力。这种综合性的技术整合不仅使我们能够在单一领域内保持领先地位
,还能不断研发出新的品类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无
论是提高现有产品的性能还是探索全新的市场机会,我们都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最大
价值,帮助他们在各自的行业中实现创新制胜。
2、伙伴式客户服务能力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以价值共创、价值共赢为发展理念,与客户发展长期伙伴式关
系。公司以平台化技术创新能力为支撑,持续洞察客户需求,与客户深度共创,建
立组织式客户关系,构建了伙伴式客户服务能力。
公司通过多区域化布局,建立以珠三角、长三角、东南亚、北美、欧洲为主的国际
化生产基地,同时搭建国际市场平台从管理能力、资源配给等方面提升就近服务能
力,成立多个海外办事处与客户亲密合作,公司与各业务领域国内外优秀品牌客户
建立了深度合作的伙伴式关系,通过长期合作与共同发展,我们在业内已经形成了
良好的口碑和品牌美誉度,受到了广大客户的广泛认可和普遍赞誉。
3、体系化敏捷服务能力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和不确定性的增多,全球创新迭代的速度在加快,公司对客户
的服务越来越需要更加敏捷。公司基于对智能控制业务的深刻理解,从研发设计流
程IPD思想落地、供应链体系核心客户ISC变革、实验室和品质保障体系,以及智能
制造平台体系,打造了强大的平台体系,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将公司
的优势能力内化为敏捷的运营能力,而敏捷的体系将进一步强化公司的优势,两者
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增长。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在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关税预期加征的背景下,全球产业链继续“区域化”,国内
外市场迎来经济和市场格局重塑机遇。面对外部风险冲击,公司敞开“两步走”策
略,一方面紧抓客户需求,优化部件产品能力,强化创新赋能,实现头部客户份额
提升和新品类客户突破;一方面,深耕“四电一网”核心技术,积极拓展整机品类
应用机会,构建公司新的增长空间。同时,公司深化战略执行,聚焦优势管理资源
,打造海外工厂竞争力;加大新兴领域研发投入,探索新技术、新产品增量应用机
会,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展现出有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韧性,稳步前行。2024年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01亿元,同比增长16.78%,实
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71亿元,同比增长30.25%,实现扣非后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2亿元,同比增长25.42%。
(一)笃行不怠,跨越百亿
1、稳健增长成就百亿,多业务重塑战略版图
过去十年,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实现年度复合25%的增速。跨越百亿的突
破性进展,验证了公司在智能控制产品领域研发、生产、制造的全球竞争力。基于
对智能化、低碳化社会需求洞察,智能控制品类下的部件类产品和多应用场景的整
机品类共同构筑公司增长的核心动能。公司通过对光储充、液冷超充、电机驱动、
机器人核心部件及系统、AI+智能硬件、变频控制技术等战略产品、优秀技术的沉
淀及海外工厂布局,为公司后续业务和市场拓展积势蓄能。2025年,海外产值持续
突破的目标、新技术带来的行业变革及行业机会,与工具及家电、智慧能源和智能
汽车市场的持续深耕形成战略呼应,这种新形势下的发展格局对公司“多业务品类
”的诉求,正在重塑公司新的业务版图。
2、智创未来,与时代同行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其与物联网(Io
T)的深度融合,正在为智能家庭、智慧能源、智能工厂等诸多领域注入前所未有
的活力,这一有望催生出功能更强大、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智能硬件产品,同时激发
下游市场的全新需求。在“AI+”的时代背景下,公司所处的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
的价值重估机遇。
自公司创立以来,我们始终紧跟智能化与低碳化的时代潮流,秉持着对智能控制系
统的创新追求,公司坚持用高比例的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新技术带来的广阔市场需求
。未来,随着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算法、人机交互、边缘AI以及机器人产品等前
沿技术逐步落地于硬件应用,智能控制行业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这些技术的融
合与创新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催生更多智能化场景的落地,推动社会向更
加智能、高效、绿色的方向发展。
3、双碳发展焕发新能,驱动智慧能源及智能汽车周边需求增长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智慧能源体系建设热度不减
,充电场景产品技术标准升级换代,带给行业新的增长。一方面,各国“双碳”政
策的持续推进与新型能源体系的加速建设,促使能源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的纵深
方向发展,为智慧能源行业注入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技术标准的快速迭代推动存
量设备进入更新换代期,进一步要求终端产品向集成化、联网化、智慧化转化,带
动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渗透率提升,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4、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1)工具和家电板块:报告期实现收入79.81亿元,同比增长25.48%,毛利率23.1
7%,同比提升0.25个百分点。其中,工具、家电收入相当,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
。
工具板块:该板块下游客户份额高度集中且主要在海外,作为电动工具行业的核心
中国供应商,公司为客户提供控制器、电机、电池包及整机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
动工具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全球电动工具经历了2022和2023年连续两年下
滑,2024年以来,新产品不断推出,下游渠道继续补库存,同时降息周期带动北美
房地产地产市场回暖,2024年全球电动工具整体市场大幅回升,实现同比正向增长
,全年出货量增长24.8%达到5.7亿台,带动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增至566.4亿美
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5.8%。预计未来市场延续稳步增长趋势,到2030年,全球电
动工具市场规模将达到987亿美元。在行业稳步增长的趋势、全球化布局带来的市
场机会下,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创新优势、可靠的交付能力及“出海”领先优势,
打造面向头部客户的全球化供应能力,公司市占率稳中有升。报告期美国降息解压
房地产市场,下游去库结束推动工具&OPE市场修复,工具行业锂电化、无绳化加速
,锂电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专业级工具、园林工具需求恢复增长。
家电板块:聚焦发展优势品类,在白色大家电(冰洗空)、厨卫电器、创新小家电
领域持续深耕,并拓展清洁电器、温控、商业场景等市场应用。报告期内公司核心
品类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新风机、温控器、洗地机等商用品类及创新场景个性化
需求品类实现份额提升。
随着AI技术的深度渗透,有望推动家电从“功能设备”到“家庭智能体”的发展进
程。通过多模态感知、边缘计算与自主决策能力的融合,家电产品有望突破单一功
能边界,进化为具备理解环境、个性化服务能力的智能设备。
(2)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报告期共实现收入20.52亿元,同比下降6.32%,毛利
率20.91%,同比提升1.52个百分点。
数字能源领域:报告期实现收入16.72亿元,同比下降17.16%。公司定位为全场景
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具备储能全场景的部件(BMS、PCS、EMS)、整机(充电桩
、车船载、备电、户储&工商储)和解决方案能力。产品聚焦储能整机、部件及云
端解决方案。受电芯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影响,数字能源板块收入下降,报告期公司
持续拓展工商储、家储、房车电器电源等定制化应用场景,深入绑定行业优质头部
客户,其中工商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已在捷克、日本东京、波兰等地进行典型应用;
同时基于整流/逆变技术、并网控制技术、模块串并联技术、电气安全与保护技术
积累,公司加大储能逆变器研发投入,开发出户用三相/单相混合逆变器、光伏并
网逆变器、工商储能逆变器及低压/高压一体化集成家储整机,叠加公司AI数能云
平台实现远程运维,提升产品安全性、可靠性,提升储能市场整体竞争力。市场推
广方面,公司搭建了海外市场营销平台,并积极参加各类展会,比如:“环球资源
香港电子展”、“第136届广交会”、“All-Energy Australia 2024”“北美RE+
国际能源展”“EESA上海储能展”“德国纽伦堡工业自动化展”“德国慕尼黑储能
展(EES Europe2024)”“英国伦敦电动汽车展”“上海宝马工程机械展”等展会
,展示公司“光储充”技术、“智慧充电产品”、AI数能云平台等产品,海内外市
场持续发力,并充分发挥产品经理及年轻团队的创新优势,为公司新品类的市场洞
察、产品迭代及业务拓展注入活力,贡献未来增长增量。
报告期,我们也在海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EESA展斩获“2024年度最佳储能BMS
供应商奖”,扩大了产品在海外大型储能电站领域的应用,海外储能BMS累计出货
超26GWh。同时公司的PCS(逆变器)产品已顺利取得CQC和TUV莱茵的认证证书和测
试报告,可满足海外大部分国家的安规以及并网要求。其中混合逆变器TB10K-H3P
和TB6K-H1P已取得IEC 62109、IEC 61000、EN 50549、VDE 4105国际标准认证。
未来三年,全球储能市场预计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储能需求总量将显著增加。同
时,储能技术将向高安全、低成本、大容量、高效率、集中式、数字化、智能化和
绿色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公司已完成产品的储备及海外市场平台的搭建,后续将借
助全球化的布局及快速响应能力,加速成为该领域的第一梯队。
智能汽车业务:报告期该领域实现收入3.80亿元,同比增长121.07%。公司主要围
绕电动化和高阶智驾应用,建立产品矩阵,核心产品有激光雷达电机和充电桩。
①激光雷达电机:报告期实现收入过亿元。面向智能驾驶系统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联合头部客户共同开发具备更强市场竞争力的新一代转镜激光雷达电机,产品在
保持高精度、高可靠性与快速响应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结构设计,显著降低
体积与成本,NVH等技术指标实现遥遥领先,助力客户在激光雷达进入高度竞争阶
段持续推出差异化产品,实现市场领先。该项目已全面进入量产阶段,并实现与智
能驾驶头部客户的稳定合作,并获得客户“最佳合作伙伴奖”奖项。未来公司将进
一步扩大激光雷达电机产品在智能驾驶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力争实现行业第一的市
场份额,强化公司在车载业务领域的技术影响力。项目将持续推动车规级电机平台
化开发,提升产品可扩展性和多车型适配能力,巩固公司在智能驾驶关键零部件领
域的客户卡位。
②充电桩:公司的产品以液冷超充为核心,融合交流桩、直流一体化充电桩的产品
矩阵,覆盖家庭、商用、公共交通、长途出行等全场景需求。拓邦已构建"设备+平
台+服务"三位一体解决方案,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和价值挖掘,可以从
多维度提升服务价值,如在充电领域,基于数据分析预测充电需求、优化充电策略
,对充电行为进行智能调度,提高运营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报告期
公司共销售交、直流充电桩近5万台,截至报告期末,累计销售超6万台;接入拓邦
AI数能云平台的累计充电量达117.17万度,其中,2024年度充电量55.07万度。针
对电动汽车产业大功率快充发展趋势,聚焦液冷散热、高功率输出、智能调度等关
键方向,研发高性能液冷超级充电系统。通过分体式主从架构,实现充电主机与终
端的灵活部署,提升在城市街角、高速服务区等多场景的适应性,全面增强用户充
电体验,构建公司在充电设备领域的核心技术与产品竞争力。目前,液冷超充系统
已实现商业化部署,在多个试点场站投入运营,整体充电效率提升超20%。系统采
用全矩阵功率调度设计,支持任一功率模块灵活分配至任意充电枪,显著提高设备
利用率。功率分配模块高度模块化,具备按需灵活配置的能力,满足多场景定制化
需求,项目已与公司“拓邦云充”平台深度融合,构建起“设备+平台”一体化运
营管理能力,实现端到端智能控制、数据互通与远程维护。
行业趋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
8.8万辆和1,286.6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占全球销量的70.5%,较2023年增加5.7个百分点,新能源车充电及智能化需求具有
巨大的市常在智能驾驶方面,当下诸多高端车型都配备了L2级别甚至更高级别的自
动驾驶系统,能够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环境下实现部分自动驾驶功能,系统通
过搭载先进的摄像头、激光雷达等高精度传感器对周围环境信息进行快速搜集,结
合先进的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对车辆行驶状态的精确控制。电控系统向智驾
3.0时代演变,预计激光雷达渗透率将继续提升。根据QYR(恒州博智)的统计及预
测,2024年全球汽车激光雷达市场销售额达到了950.27百万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
到9,420.35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2.39%(2024-2030)。
(3)机器人:报告期实现销售收入4.68亿,同比增长6.09%,毛利率28.68%,同比
提升0.58个百分点。
该板块主要聚焦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及设备提供控制、电机、驱
动及AI整机产品。公司储备的移动机器人底盘技术,涵盖机器人地图构建、定位、
规划、导航、移动、避障、多传感器融合、AI视觉感知、融合避障算法、RTK技术
、点云信息立体感知、人机交互等多项核心技术。目前该技术已在割草机、护理机
、扫地机等多个产品线上实现模块化集成应用,其中公司的割草机器人方案在国内
专业第三方市场出货量行业领先。该领域公司也储备了整机的能力,商用炒菜机器
人、教学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产品已实现整机的批量销售。
面向人形机器人,目前已构建空心杯电机8mm和10mm的产品平台,处于行业领先地
位且已实现批量供货。报告期公司加大低压多轴总线伺服驱动技术、灵巧手驱动模
组的投入,其中灵巧手驱动模组集成了空心杯电机、减速箱、丝杠及编码器等核心
部件,形成高精度、高出力、低功耗的小型模块化驱动单元。模组已实现单次出力
>10N、抓取寿命>10万次的稳定表现,位置控制精度≤0.5mm,重复定位与绝对定
位精度行业领先,能精准复现人类手指0.1mm级细微操作,并创新性采用纳米晶镀
层技术,在保证功率密度的前提下实现超轻机身设计,满足灵巧手多指节协同驱动
的结构力学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市场应用
。
公司看好机器人未来广泛的应用场景,在加大研发的同时,加快市场推广,积极对
接头部整机厂商,推动产品和场景的落地。
(二)创新产品占比提升,降本增效取得成效,毛利率及盈利能力提升。
2024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22.97%,同比提升0.66%。报告期工具和家电、数字
能源与智能汽车、机器人板块毛利率均同比提升,一方面通过管理赋能,持续提升
各基地运营能力;另一方面,公司搭建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内部系统性的技术协
同,实现平台化的技术共享机制,提升研发响应效率,提高优势品类产品毛利。
(三)坚持创新引领,拥抱智能产业,以创新谋发展。
当今世界,新兴技术层出迭代,商业应用不断创新,面向未来,数字化、智能化、
低碳化是确定性的发展趋势,智能世界正加速到来,2024年度,即使面临外部风险
加大、海外税收加大、全球经济放缓等多重挑战,我们依然坚持研发与客户需求双
轮驱动的创新机制,加大AI+、机器人、电机、整机、智能汽车等创新应用领域研
发投入,研发投入占比9.07%。累计申请专利3667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270件、
实用新型1844件、外观设计442件、国外专利51件,PCT 60件;公司及下属子公司
累计申请软件著作权共计307件、商标申请共计450件。
2024年,公司坚持多路径、多场景化的技术路线,发挥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优势,
聚焦AI+家庭护理、AI+家庭学习、AI+智能检测、智能陪护场景及智能汽车、人形
机器人机会,在工具及家电领域,积极布局机器视觉、语音识别、大数据应用等端
侧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通过在终端设备(端侧)部署或者接入云端大模型,提高
产品的智能控制和人机交互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性能,持续为产业创造价值
。同时,面向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变频空调等多个场景的智能控制系统、电机等
实现技术迭代,在印度市场直流变频空调市场实现能效大幅下降,高温工况下实现
ISEER>6.0,达到5星级标准。在数字能源与智能汽车领域,储充平台搭载自研云网
技术,构建“设备+平台”一体化运营管理能力,实现端到端智能控制、数据互通
与远程维护;面向智能驾驶系统快速发展诉求,推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新一代转镜
激光雷达电机,推动客户端激光雷达电机产品实现规模化应用。在机器人领域,发
挥空心杯电机产品优势,积极送样,开发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机器人应用产品,积极
把握新技术带来的创新品类机会。
(四)现金流管理可控,支撑业务稳健拓展
报告期公司实现经营现金流10.92亿元,对于去年下降25.51%。主要因为报告期内
前期备货的低价原材料消耗完毕,销售收入增长带来的库存原材料备货需求增长导
致。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业务边界、布局整机类新业务;增加新技术、新产品研发
资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综合公司业务规模扩张、新业务的发展潜力以及资金
的整体规划,公司现金流处于正常可控水平,各项业务开展稳健可持续。
(五)全球化提速,海外布局优势凸显
2024年度,依托海外制造平台的本地运营优势,公司就近交付、快速响应的服务优
势凸显,海外制造平台产值超22亿元,增长超70%,为进一步深耕海外市尝拓展业
务版图、提升市场影响力奠定基矗
(六)顺应低碳发展,构建绿色运营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全力践行低碳发展理念,通过节能改造、产线升级和精细化管理等
措施,公司成熟园区成功达成能耗下降指标。同时,公司积极进行绿色供应链及绿
色企业认定,将环保标准纳入供应商筛选,并积极联动优质供应商,探索新型环保
原材料,力求在原材料端实现绿色变革;此外,公司将环保培训和绿色生产纳入公
司日常运营,提升组织碳排放及产品端碳足迹核算能力,助力下游达成绿色、低碳
、可持续发展目标。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社会发展趋势及2035年远景
1、智能化
在当今科技飞速变革的时代,IOT(物联网)、5G、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蓬
勃发展与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加速推动
社会智能化进程。在此时代浪潮下,我们企业凭借创新技术,积极投身于未来世界
的探索,在医、食、注行、企业运营、城市管理等各类应用场景中,全力挖掘并拓
展行业智能化的新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大模型和机器人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
,我们已然站在了智能化新时代的关键节点。以BERT、GPT等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
,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语言理解和逻辑分析能力。这一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极大
增强我们产品和服务的智能水平,还为我们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优化业务流程以及
创新用户交互方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学习,我们
可以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贴合其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还
能不断优化内部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在机器人技术领域,我们预见,随着AI算法的持续优化和机器学习技术的深度应用
,未来的机器人将具备更高的智能化和自主化水平。它们不仅能够熟练执行复杂的
物理任务,还能进行高级的决策和学习。在制造业中,智能机器人可以承担高精度
、重复性的生产任务,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服务业,机器人能够为客户提
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服务;在家庭场景中,机器人可以承担家务劳动、陪伴照顾等
工作;在医疗领域,机器人则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护理病人等。这些应用将全
方位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为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面对这一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公司将紧跟步伐,加大在AI和机器人技术方面
的研发投入。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些前沿技术深度融入到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中,
一方面提升现有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另一方面,积极
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市场机会,开拓全新的市场领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我们
将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推
动公司在智能化时代实现持续成长和发展,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2、低碳化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危机逐年加剧,全球各国正加速采取措施节能减碳。
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在能源生产、使用以及生态保护等环节累计投资将达到30
0万亿元人民币。这不仅反映了国家对低碳化的高度重视,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前
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作为一家领先的智能控制器企业,我们积极响应“双碳”政策号召,利用“四电一
网”技术(电力电子、电化学、电网及数字化网络),致力于抓住这一历史性的市
场机会。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实践,推动世界向低碳化发展迈进。
目前,我们正在深入研发并推广以电力电子、电化学及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绿色能源
解决方案。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提升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促进能源产业的
绿色转型。特别是我们提供的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集成了太阳能发电、能量存
储与智能充电技术,为实现零碳排放的能源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开发更多创新的低碳技术和解决方案,力求成为低碳化
转型的先锋。通过提供先进的技术和全面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全球客户
达成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我们深信,凭借不懈的努力,我们不仅能为全
球低碳化目标做出重要贡献,还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清洁、美好的未来。
3、国际化
在全球供应链变动加剧、安全风险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供应链正朝着多中心化的方
向发展,国际化进程也因此更加注重多区域的本地化策略。面对终端产品日益复杂
化、个性化及差异化的需求,市场对研发速度和产品交付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同
时强调了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中国的产业集群优势以及丰富的工程师资源促进了众多产业向国内转移,使得中国
在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方面占据有利地位。然而,国际贸易冲突与地缘政治因素带来
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了依赖单一中国产业链的风险。基于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中国为核心,逐步扩展至东南亚、北美等多区域发展
的新格局。
本公司深刻认识到这一变化,并积极应对供应链面临的全新挑战。我们致力于探索
并拓展多区域市场的新兴机会,加快国际化步伐。通过强化全球布局,优化供应链
管理,我们不仅能够降低因地缘政治等因素带来的经营风险,还能更有效地满足不
同地区客户的特定需求,推动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与稳健发展。
公司2035年远景2035年,公司的目标是通过深度洞察使用者、场景和行业的痛点,
为客户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及产品,让世界更加智能和低碳。
未来是一个智能化社会,智能化将是一场长期持续、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变革,深度
影响现代生活,同时也在改变产品形态。我们紧抓智能化、场景化、绿色低碳的历
史机遇,积极创新商业模式,从部件、解决方案再到自主整机产品,围绕“四电一
网”技术,创新家电业务,培育蓝海市场,拓宽工具业务产品品类,保持领先市场
份额,加快发展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业务,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力提速机器人和工
业业务,实现规模增长。
(二)公司发展战略
1、聚焦战略,实现规模有效增长
基于2025年中期发展目标的框架,我们制定了未来十年的远景蓝图,并明确设定了
至2035年的长期发展目标。公司将以规模增长为核心目标,继续深化实施“客户亲
密、创新驱动、精敏运营和组织进化”五大战略方针,旨在构建金字塔利润模式,
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们在全球智能控制方案提供商中的领先地位,确保实现持续且
有效的增长。
为达成这些目标,我们将充分利用“四电一网”的技术优势,专注于“工具和家电
+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机器人”这三类主要行业领域。特别是在数字能源和智能汽
车行业,我们将加大业务开拓力度,致力于为全球领先的品牌客户提供一站式智能
控制解决方案和服务。同时,我们也会利用好资本市场平台,结合内生增长与外部
扩展的方式,加速推进机器人行业的业务发展,实现营收规模的快速扩张。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聚焦战略,集中资源于最具潜力的增长领域,不断优化
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我们将注重内部组织的灵
活性和适应性,推动持续创新,确保公司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
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我们有信心在2035年前达到既定的发展
目标,夯实行业的领导地位。
2、创新驱动,持续增强技术和产品竞争力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们公司始终致力于保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研发
投入,旨在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构建坚实的技术控制点。通过强化产品
线建设,打造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平台,同时注重专利和商业秘密等知识资产的保护
,逐步建立起更高的技术壁垒。
为了培育新的增长引擎并确保公司的长期竞争力,我们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与
发展。这不仅包括了对现有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提升,也涵盖了吸引全球范围内的
顶尖人才加入我们的队伍。此外,我们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AI应用层面上寻求创新突破,为AI硬件厂商提供配套的零件及模组,并自主研
发AI整机产品,以进一步丰富我们的产品线和服务能力。
面对“智能化”、“低碳化”等重要发展机遇,我们将积极探索机器人、物联网以
及绿色出行等新兴业务领域,不断夯实和扩展“四电一网”的核心技术能力。通过
提升市场洞察力与产品开发能力,我们能够更精准地发掘高价值市场机会,满足不
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为此,公司已经明确了各领域的重点“拳头产品”开发计划,聚焦于战略性机会,
围绕关键品类加大创新力度。无论是智能家居、智能工具还是数字能源与智能汽车
等领域,我们都将不遗余力地推进技术创新,力求推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和服务。
3、精敏运营,持续提质降本增效
为构建持续的竞争力,公司深化实施精敏运营战略,持续优化从战略、市尝研发、
销售、采购到售后等各环节的业务流程,提升端到端的运营效率。
在降本增效方面,公司将加大行动力度,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现对成熟产品的有效
降本。具体措施包括:在研发设计阶段,通过创新设计和优化产品结构降低成本;
在采购环节,加强供应商管理与合作,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在制造过程中,提
升生产自动化水平和工艺效率,减少浪费和提高生产效益。
同时,公司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助力运营。通过AI质检系统,能够快速、精准地
检测产品质量,有效提升产品品质,降低因质量问题导致的成本损耗。在运营效率
提升方面,发挥AI技术对生产流程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的效用,进一步优化了生
产计划和资源配置,提高整体运营效率。此外,我们还将利用AI在数据分析和预测
方面的优势助力公司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提前布局,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从而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的目标。
4、组织变革、流程型组织持续进化
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并保持公司的竞争优势,我们持续推行组织进化战略
,旨在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中后台支持体系以及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
型组织来实现持续进化。
首先,将重点放在快速提升关键岗位的人才质量上,特别是注重培养一批能够深入
理解市场需求、具备创新意识和产品管理能力的高潜力产品经理。这批优秀的产品
经理将成为推动公司自主整机产品成功的关键力量。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
洞察力,还需掌握先进的产品开发方法,确保我们的产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脱颖而出。
同时,我们将强化中后台能力建设,以更好地赋能前线的“铁三角”团队(即销售
、解决方案和服务交付)。通过构建强大的中后台支持系统,我们可以为前端团队
提供更高效的支持和服务,确保他们能够迅速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优质解决方案
。这包括但不限于改进内部沟通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流程以及增强数据分析能力等
措施。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致力于打造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这意味着所有业
务流程的设计与执行都将围绕满足客户需求展开,从最初的需求分析到最后的产品
交付和服务支持,每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无缝对接,从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5、加速国际化布局,构建全球多基地交付能力
以满足客户快速交付、就近交付的需求为核心,结合业务发展需要,加速推进国际
化布局。目前公司已在全球多地建立了运营中心、生产制造中心、研发中心及代表
处,形成了广泛的全球网络。在报告期内,公司加快了越南、印度规模化生产,并
加速墨西哥、罗马尼亚工厂的建设和量产导入,进一步完善了全球多基地交付能力
。
同时,公司积极践行Local for Local理念,加强本地化运营。在海外基地逐步构
建本地化的生产能力和服务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需求,提供更贴合当地客
户的产品和服务。
(三)2025年经营计划
1、全球化提速:2025年,公司将全力推动市场团队的国际化进程,积极拓展海外
市常不仅要抓住全球订单转移的机遇,更要深入挖掘和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以此
同时,我们将持续增强海外基地的运营能力及NPI导入能力,进一步优化全球供应
链布局,不断提升海外基地的产值及在总体交付中的占比。
2、部件业务扩大份额:智能控制器、高效电机和电池包等部件在巩固现有领域地
位的同时,依托“四电一网”技术积极探索更多新领域,在更多领域成为“隐形冠
军”,以扩大我们在部件领域的优势。
3、AI+整机业务突破:2025年公司将加大AI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积极推动基于
自身核心能力与市场洞察相结合的AI端侧应用发展。针对整机产品线,公司将推行
产品经理负责制,组建年轻化团队,并配套相应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以促进新品的
培育与推广,逐步构建并提升品牌能力。
(四)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
公司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在设备升级、扩大产能、海外业务发展等方面有较大的
资金需求。公司在银行的信贷信誉良好,能够及时得到银行的有力支持。2025年公
司将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及发展战略,合理利用各种筹集途径筹集公司发展所需资
金。
(五)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环境等外部风险
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会对商业信心和投资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可能持续
面临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我们对各业务、各区域将进一步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及
时调整策略,使外部影响最小化。
2、技术更新换代的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智能控制器行业技术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快、生命周期较短,虽
然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已拥有多项发明型及实用型专利,但仍可能存在技术更
新不及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或滞后于竞争对手推出新品,导致公司市场份额和盈
利水平下降的风险。
3、汇率风险
公司外销收入占比近60%,为应对人民币波动风险,公司将通过开展人民币套期保
值业务、国际化采购、新产品重新定价等方式减少和对冲外汇风险。
4、其他风险
当前国际、国内大的宏观环境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存在一些对公司经营不利的因素
,如中美贸易战、原材料短缺或价格上涨、人工不足、客户信用风险都将增加公司
经营的不确定性。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深圳市拓邦数字能源有限公司| 1000.00| -| -|
|深圳拓邦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 500.00| -| -|
|TOPBAND MEXICO, S.DE R.L. | 2000.00| -| -|
|DE C.V. | | | |
|惠州拓邦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30000.00| 27098.85| 453831.00|
|拓邦(香港)有限公司 | 15500.00| -| -|
|深圳拓邦投资有限公司 | 5000.00| -| -|
|尤能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 50.00| -| -|
|深圳市拓邦自动化技术有限公| 3500.00| -| -|
|司 | | | |
|杭州智动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 150.00| -| -|
|深圳拓邦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1000.00| -| -|
|深圳市拓邦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100.00| -| -|
|惠州市拓邦锂电池有限公司 | 200.00| -| -|
|上海熠动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 -| -|
|深圳拓邦电机有限公司 | 1000.00| -| -|
|TOPBAND INDIA PRIVATE LIMI| 196000.00| -| -|
|TED | | | |
|深圳市拓邦锂电池有限公司 | 10000.00| -| -|
|泰兴拓邦锂电池有限公司 | 10500.00| -| -|
|TUNNU INNOVATION, INC | 1.00| -| -|
|深圳市敏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760.00| -| -|
|泰安煜城鑫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 -|
|深圳市景菲投资有限公司 | 1000.00| -| -|
|惠州市玖畹绿园农业有限公司| 500.00| -| -|
|TOPBAND SMART DONGNAI (VIE| 3350.00| 22976.58| 96833.05|
|TNAM) COMPANY LIMITED | | | |
|深圳森选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东莞市俱进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 -|
|Q.B. PTE. LTD. | 1.00| -| -|
|惠州研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5000.00| -| -|
|深圳众里咨询有限公司 | 200.00| -| -|
|深圳市研盛软件有限公司 | 150.00| -| -|
|深圳研控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 6000.00| -| -|
|公司 | | | |
|TOPBAND JAPAN Co.,Ltd | 3000.00| -| -|
|深圳市合信达控制系统有限公| 5600.00| -| -|
|司 | | | |
|深圳突鹿创新有限公司 | 1000.00| -| -|
|南通拓邦锂电池有限公司 | 10000.00| -| -|
|惠州市驰顶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 -| -|
|拓邦数字能源技术(惠州)有限| 100.00| -| -|
|公司 | | | |
|深圳跃上机器人有限公司 | 1000.00| -| -|
|TOPBAND SMART EUROPE COMPA| 2018.16| -| -|
|NY LIMITED S.R.L. | | | |
|YOLANESS AFRICA (PTY) LTD | -| -| -|
|宁波拓邦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 30000.00| -| -|
|拓邦(青岛)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1000.00| -| -|
|深圳市腾翼实业有限公司 | 100.00| -| -|
|突鹿创新(香港)有限公司 | 1000.00| -| -|
|深圳市大咖光电有限公司 | -| -| -|
|重庆拓邦实业有限公司 | 5000.00| -| -|
|重庆拓邦易数能源技术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Topband Germany GmbH | 2.5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