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050 三花智控 更新日期:2025-07-17◇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7-|288038.9|42892.41|30425.59| 22.92| 3.09| 5.10|
| 15 | 0| | | | | |
├────┼────┼────┼────┼────┼────┼────┤
|2025-07-|275572.0|16855.25|10905.32| 24.93| 0.97| 0.62|
| 14 | 7|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7-16】
三花智控涨超6% 公司有望本月入通 机器人领域积极布局开发机电执行器产品
【出处】智通财经
三花智控(02050)涨超6%,截至发稿,涨6.49%,报25.45港元,成交额9575.62万港元。
消息面上,三花智控此前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上半年实现营收150.4至177.8亿,同比增长10%至30%;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为18.9至22.7亿,同比增长25%至50%。东吴证券指出,因制冷空调业务受益市场需求增长,汽零业务通过标杆客户的示范效应持续拓展订单,且公司降本增效显著,公司Q2业绩超市场预期。另外,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有短期扰动但不改Tier1地位、未来利润弹性显著。公司配合开发全系执行器,深受大客户认可,主供地位明确。维持按照100万台出货测算(28-29年),执行器总成5万元,净利率10%,公司70%份额,可贡献35亿元利润,弹性巨大。
值得关注的是,恒生指数公司将在8月22日公布其2025年第二季度的恒生指数系列成分股检讨结果,其结果将9月8日起生效。华泰证券指,对于A+H两地上市股票,其港股无需等待定期调整,即可在价格稳定期结束调入港股通(港股IPO的价格稳定期通常为30天,从香港公开发售申请截止日的次日开始计算)。因此,三花智控对应港股入通时间更早,将于7月21日纳入港股通。
【2025-07-15】
A股上市公司中报预告披露渐入高峰
【出处】每日商报
商报讯(记者 苗露)近段时间,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预告加速披露。7月13日晚,紫金矿业、白云机场、中国神华等多家行业头部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给广大投资者打了一剂强心针。
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21时,A股共有510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301家预喜,预喜比例约为59.02%。
多家行业头部公司披露业绩预告
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21时,A股共有510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301家预喜,预喜比例约为59.02%。其中,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业富联”)等19家公司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下限高于10亿元。
从净利润规模来看,工业富联预计净利润规模在目前披露业绩预告的诸多企业中处于头部区位。公告显示,工业富联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9.58亿元到121.58亿元,同比增长36.84%到39.12%。其中,预计第二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7.27亿元到69.27亿元,同比增长47.72%到52.11%。
有“矿茅”之称的紫金矿业于7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32亿元,同比增加约54%。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0亿元,与2025年第一季度102亿元相比,将增加约28亿元,环比增加约27%。报告期内,矿产金、矿产铜、矿产锌、矿产银销售价格同比上升。
白云机场同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79亿元至8.3亿元,同比增加55.06%到89.51%。公司表示,随着航空市场需求的逐步恢复,白云机场生产经营数据较上年同期增长,2025年上半年实现飞机起降架次26.5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4003.5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6.89万吨,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7.03%、9.23%、1.96%,带动公司航空性业务收入和非航空性业务收入增长。
煤炭行业头部公司中国神华也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6亿元至256亿元,同比下降13.2%至20%。
此前,还有多家行业龙头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比如,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限高于30亿元。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限高于20亿元。还有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花智控”)、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科技”)、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限高于10亿元。
生物医药、半导体等行业表现亮眼
从行业角度看,生物医药、半导体、化工、人工智能、有色金属、食品饮料等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亮眼。
多家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在业绩预告中提及,产品价格上涨是推动上半年业绩增长的原因。
例如,利民股份7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亿元至2.8亿元,同比增长719.25%至782.27%。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和价格同比上涨,毛利率提升,参股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投资收益增加,推动净利润大幅上升。
生物医药方面,兄弟科技、圣诺生物、沃华医药、美诺华、药明康德、甘李药业等公司均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
在半导体行业方面,泰凌微、瑞芯微、芯动联科、芯朋微等公司均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0%。不过,也有大为股份、德明利等部分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亏损。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上半年业绩预告陆续出炉,相关企业基本面的真实成色逐渐显现,市场交易重心转向基本面验证。半年报行情已经正式启动,成为市场投资的核心主线之一。
【2025-07-15】
汽配“天团”挥师人形机器人万亿赛道: 解码传统制造业跨界跃迁“浙江样本”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任明杰
近日,智元机器人入主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智元机器人背后的“小伙伴们”,中大力德、均普智能、均胜电子、金固股份等上市公司,也成为投资者追捧的对象,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浙江汽配“天团”。
“人形机器人是我们转型升级的战略支点,也是我们努力打造的‘第二增长曲线’。”夏厦精密总经理夏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道出了浙江省60多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共同心愿:从“造车”到“造人”,围绕“大脑”“小脑”“肢体”,瞄准人形机器人万亿赛道,实现产业突围。
更重要的是,记者在浙江多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浙江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向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集体跃迁,提供了一条传统制造业向未来产业转型的“可复制路径”: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从本土产业“技术基因”出发,以政策为杠杆激活集群协同效应,用渐进式转型策略控制跨界风险,让传统产业实现“老树发新枝”,真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 本报记者 任明杰 罗京
瞄准万亿赛道进行产业突围
“我们1999年成立以来,走过了一条从电动工具小模数,到新能源汽车,再到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升级之路。我们的战略逻辑是利用两大领域零件需求的相似性,先以新能源汽车业务积累技术,再延伸至人形机器人产业,目标跻身行业第一梯队。”夏挺对记者表示。
夏厦精密的转型路径,正是浙江汽配“天团”向人形机器人产业集体突围的缩影。数据显示,目前浙江省拥有超过100家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其中A股上市公司超40家。从“不出省就能组装一台汽车”到“不出省就能组装一台机器人”,新质生产力的浪潮正推动着杭州湾沿岸的产业版图重塑。
在宁波,这座汽车零部件重镇(全市汽车及零部件相关企业5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23家)正加速向人形机器人赛道倾斜,夏厦精密、双林股份、均胜电子、拓普集团、宁波华翔等宁波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不约而同地将此作为了转型升级、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支撑。
“人形机器人,打开了公司新的成长空间,为公司勾勒出新的成长曲线。”双林股份董事长邬建斌向记者道出了宁波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共同“野心”。公司将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表面渗氮工艺创新应用于丝杠制造,3月13日发布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以撬动千亿级市场空间。
在杭州,人形机器人产业呈现“大脑+小脑+肢体”全链条布局的态势。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整机,阿里云的具身智能算法,金固股份的铌微合金材料结构件,以及兆丰股份等上市公司的核心零部件形成互补,加上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大力支撑,杭州人形机器人的创新体系已蔚然成型。
“公司和智元机器人的项目正顺利推进,相关样品已通过第三方实验室试验,并出具了报告,部分性能指标超过智元机器人的产品标准。公司将会配合智元机器人进行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发,为其提供应用阿凡达铌微合金材料制作的结构件产品。”金固股份董秘孙群慧告诉记者。
在金华,机器人产业作为全市未来十年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聚集了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9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44家,初步形成了“上游芯片和关键零部件-中游机器人整机制造-下游机器人系统集成”的产业链。国内汽车变速箱龙头万里扬等上市公司也正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万里扬从业务架构到相关产品的布局颇具代表性:5月成立机器人子公司,其谐波减速器已完成开发,行星减速器进入样机阶段。“如果说储能是我们的第二增长曲线,人形机器人将会是我们的第三增长曲线。”万里扬董事长黄河清的规划,凸显了浙江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跨界决心。
在湖州,这个唯一被浙江定位为发展智能物流装备产业的地市、全国最大的智能物流装备生产基地、全国排名前十的物流装备企业占据四席的智能物流装备重镇,有着自己的跨界底气:2024年,全市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链规上企业达173家,总营收达437亿元。
在智能物流装备龙头企业诺力股份的车间里,一台橘白相间的物流机器人准确地移动到货架旁边,将BOM上的目标物料迅速而准确地一一拣选出来,并搬运到目标工序。诺力股份董事长丁毅定下目标,“我们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向全球展示我们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成果,未来要把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30%!”
还有嘉兴、绍兴、衢州、温州、台州、丽水、舟山……一幅幅未来产业的宏伟画卷正徐徐展开。
“由于广阔的市场前景,人形机器人被视作继新能源汽车后的‘第二增长曲线’。”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对记者表示,预计2025年、2030年、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和规模将分别达1.24万台、63.39亿元;34万台、超640亿元;500万台、超4000亿元。
产业爆发的信号已然显现:7月13日,优必选称自今年3月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发布后,在手订单已达百台;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日前中标1.24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乐聚机器人预计全年人形机器人总交付量将进入千台级别;松延动力总订单规模已超2500台,总合同额超过1亿元……
“我们预判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商业化爆发前夜。”夏挺的判断更直接,“首先,头部厂商如特斯拉、比亚迪等加速布局,推动核心零部件需求激增。其次,老龄化加速,以及制造业‘危险、肮脏、枯燥’岗位的劳动力缺口,将催生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需求。再次,技术收敛与成本下降的拐点正在临近,技术突破推动人形机器人成本从10万美元向2万美元下探,商业化门槛显著降低。”
传统优势产业积淀“跨界基因”
对于浙江汽配“天团”而言,向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转型升级,既是一次面向万亿赛道的大胆跨越,更是一场依托数十年产业积淀的顺势而为。
卢瀚宸的观点一语中的,“浙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之所以在向人形机器人产业转型过程中实现无缝衔接,在于技术同源性与供应链协同,汽车零部件与人形机器人在传感器、电机、机械传动、动力系统等领域核心技术高度重合,汽车零部件企业可复用汽车行业的成熟技术和供应链体系,降低研发成本。”
这种“同源性”的底气,来自浙江汽车产业的深厚根基。2024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营收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增速位列全省15个特色产业集群第一。同时,在近日公布的2025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均胜电子、拓普集团、宁波华翔、敏实集团、万丰奥威5家浙企上榜,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这背后,则是浙江汽车产业覆盖“材料-核心部件-整车-服务”的全链条生态。当人形机器人产业崛起时,这条历经市场验证的产业链,自然成为转型的“天然跳板”。
技术上的“无缝迁移”是最直观的体现。卢瀚宸表示,汽车制造中积累的精密加工、电机控制、传感器融合等技术,可直接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肢体”的研发。这种技术复用让企业不必“另起炉灶”,省去了从零构建技术体系的大量成本,大幅缩短了研发周期。
比如双林股份。谈到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初衷,邬建斌告诉记者,“主要是考虑到我们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HDM)与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在技术开发方面的同源性,以及在螺纹、齿轮加工等生产工艺的相通性,所以公司决定进军行星滚柱丝杠领域,打造业绩新增长点。”
他进一步解释说,双林股份的HDM产品在行业内具备较强竞争力,而HDM产品与行星滚柱丝杠的传动方式和力学原理接近,对运动的控制精度要求可比,因此公司HDM产品与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在技术开发方面有同源性,在生产工艺上有相通性。
供应链的“双向赋能”则让转型如虎添翼。夏厦精密便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夏挺告诉记者,“公司人形机器人客户与传统新能源汽车客户的重合度高达70%。主力新能源客户如比亚迪、舍弗勒均已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夏厦精密可直接通过现有供应链渠道切入机器人部件采购体系。”
再比如均胜电子。公司董秘俞朝辉告诉记者,“在供应链层面,汽车产业链非常成熟,车企可以借助现有成熟供应商,以车规级标准定制开发生产,提升性能的同时还可以确保品质。由于机器人与汽车技术同源、生态协同,均胜电子利用在汽车产业积累的技术与供应链优势,快速实现了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并降低了供应链构建的成本与风险。”
深度绑定头部车企的供应链资源,可以反向赋能机器人业务。比如,特斯拉的浙江零部件供应商,拓普集团、均胜电子、三花智控、旭升集团、宁波华翔、浙江荣泰……均已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而这些零部件上市公司,不少也深度参与了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构建。
成本的“先天优势”更让转型具备可持续性。以万里扬为例,黄河清告诉记者,“公司很多用于齿轮、轴的生产设备都能与机器人减速器的生产设备通用,大部分无需新采购,可以和现有生产设备共用。同时,公司现有汽车变速器业务每年要采购大量钢材,在大宗原材料的采购上有较大成本优势。”
汽车零部件和人形机器人高度重合的客户生态也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夏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通过越南/宁波双基地为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两类客户提供协同产能,这使得公司得以将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成本降至千元级,进一步强化了客户黏性。”
浙江汽配“天团”还通过持续收购,垂直整合,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比如,今年初,双林股份收购了主营行星滚柱丝杠关键加工设备精密螺纹磨床的科之鑫。对此,邬建斌告诉记者,“这一方面能实现上市公司对科之鑫的多方位协同支持,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上市公司的生产成本,提升了行星滚柱丝杠的量产能力。”
从“浙江实践”透视产业跃迁路径
浙江汽车零部件企业向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集体跃迁,不仅是一次区域产业的成功突围,更构建了一套传统制造业向未来产业转型的“可复制方法论”,为国内其他地区的产业迭代提供了从战略选择到落地执行的全链条启示。
一是锚定“技术同源赛道”,让“老本行”成新赛道“垫脚石”。
卢瀚宸对记者表示,浙江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转型的核心逻辑,首先在于精准识别“技术近亲”领域——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产业在精密制造、动力控制、传感器融合等核心技术上的高度重合,让数十年积累的工艺经验成为转型的“天然资本”。这种“从熟悉领域切入陌生赛道”的策略,大幅提高了产业转型的成功率。
近两年,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各地抢滩登陆的黄金赛道,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支点。业内人士表示,转型不必盲目追逐“风口”,而应深耕本土优势产业的技术基因,寻找技术路径相近的新兴领域,这也是中央多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
再比如,近年来,深圳宝安成为国内低空经济发展的高地,原因在于无人机的飞控系统、导航模块、传感器等核心部件,与消费电子的研发制造技术高度重合,而宝安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将电子制造、通信技术等核心能力迁移至低空经济领域,形成了“硬件制造+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
二是坚持“渐进式转型”,以“小步快跑”降低跨界风险。
仔细剖析会发现,浙江上市公司的人形机器人产业转型路径并不是“all in”式的冒险,而是采取了“主业保底、新业试错”的策略,渐进式迭代,以“技术验证-小批量试-规模化量产”的节奏稳步推进,避免因激进转型导致资金链紧张或主业失焦,最终实现“传统业务稳增长、新兴业务高成长”的双轮驱动。
比如,在产能投放上,夏挺告诉记者,“我们采取分阶段投资,优先投产技术成熟产品(如汽车齿轮),机器人产能随客户认证进度逐步释放。同时,公司采购高端数控磨齿机等设备,兼容多品类生产,产能利用率目标是达到85%以上。另外,公司与舍弗勒、比亚迪等大客户共建预测模型,动态调整产能。”
再比如,在研发资源分配上,丁毅告诉记者,“我们坚定执行7:3策略,70%资金投入到传统业务升级改造中,目的是确保现有业务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公司带来可靠的现金流;30%资金用于机器人等新业务的开拓。而且,我要求团队在项目立项申请资金时不能盲目投入,必须说清楚项目的可行性与潜在收益。”
三是做好“生态架构师”,以精准政策激活产业跃迁动能。
在浙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策支持的最大特点是“靶向发力”,而非“大水漫灌”:一方面,通过“精准画像”,摸清各地技术长板,针对性出台配套政策;另一方面,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加强金融等配套支持,降低企业转型的试错成本。
在顶层设计方面,引导各地“错位竞争、优势互补”,有序发展。《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发挥杭州、宁波专精特新企业集聚优势,提升执行控制部件、新型传感器、电子皮肤、先进材料等关键部件供给水平。支持温州、绍兴、丽水依托电机和轴承产业优势,发展人形机器人专用电机、机电执行器、轴承等零部件。支持台州、衢州等地结合产业优势,发展精密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新型编码器。发挥湖州、嘉兴长三角区位优势,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零部件配套产业。
“浙江对科技创新的响应速度极为迅速。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浙江果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当下,对于人形机器人这类极具发展潜力的未来产业,政府更是给予了全方位政策支持。不仅提供大量的研发资金补贴,减轻企业资金压力,还在税收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政府还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牵线搭桥。比如,我们跟浙江大学的合作,就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丁毅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指出,从汽车零部件到人形机器人,浙江企业的“二次创业”深刻证明:传统产业的技术积淀不是“包袱”,而是可以持续挖掘的“富矿”。当国内更多地区学会从本土产业基因中寻找跨界转型的密码,传统制造业向未来产业的跃迁,将不再是偶然。
【2025-07-14】
券商观点|机械设备行业点评报告:特斯拉机器人换帅背后-进入关键调整期,为量产保驾护航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7月14日,开源证券发布了一篇机械设备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特斯拉机器人换帅背后-进入关键调整期,为量产保驾护航。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特斯拉机器人换帅,进入关键调整期 6月7日,特斯拉Optimus项目迎来关键人事调整:原项目负责人MilanKovac宣布离职,现任AI软件副总裁AshokElluswamy全面接管Autopilot与Optimus机器人项目。我们认为,这一变动的背后,是特斯拉推动Optimus机器人全面走向量产落地的战略考量: 1、Milan奠定了Optimus的整体基础和硬件架构,以及供应链的初步搭建,但机器人走向量产仍需迭代:Milan自2016年加入特斯拉后,从Autopilot工程师逐步升任机器人项目副总裁,2022年从零组建Optimus团队,完整主导了一代产品的推出和二代的重要迭代,成功搭建起整体架构和供应链体系,贡献显著。但当前Optimus要迈向量产和实用化,仍需解决现有的问题:(1)硬件层面,关节电机过载和易过热、灵巧手灵活度和负载能力不足、传动部件寿命等问题尚未解决。(2)软硬件协同层面,机器人硬件与大模型和软件的匹配度有待提升,目前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可靠性不足,多任务协同能力尚未突破等。这些短板意味着,真正具备实用价值并实现量产的机器人,仍需进一步迭代升级。 2、换帅是“软件定义硬件”,对硬件方案来说是在此前基础上的优化调整,而非推倒重来:本次接任的Ashok自2014年作为首位工程师加入Autopilot团队,如今同时统筹Autopilot与Optimus项目,这一调整释放出多重关键信号:(1)战略地位升级:Ashok作为AI软件副总裁,职级高于前任Milan,这一组织架构变动明确传递出:人形机器人项目在特斯拉内部已被提升至与Robotaxi同等的战略高度,后续资源倾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2)技术协同赋能:Ashok可直接复用自动驾驶领域积累的算法、数据优势,为人形机器人注入新动能,加速软硬件深度融合;同时,也需基于现有硬件基础,开展针对性的优化升级,攻克当前的性能瓶颈。 xAI融资加码Grok、算力基建,强化AI实力为Optimus赋能马斯克旗下xAI近期完成新一轮融资,总额达100亿美元,资金将重点用于AI聊天机器人Grok和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进一步强化AI实力,为Optimus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1、Grok:赋予Optimus类人化感知与推理能力。Grok作为生成式AI模型,其最新版本Grok-4在高难度知识问答、数学推理及编程领域的测评中,表现已远超Gemini2.5Pro等同类模型。Grok集成至Optimus后,将赋予机器人精准的语言理解、多模态环境感知与上下文推理能力,与FSD协同发力,让机器人实现类人化的感知、交互与行动。 2、算力基建:为泛化能力升级提供底层支撑。人形机器人的泛化能力提升,离不开海量数据的持续训练,这对算力需求极高。xAI打造的Colossus数据中心,整合了20万块GPU,是全球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之一,将成为特斯拉机器人AI训练的核心基础设施,为数据处理与模型迭代提供充足算力保障。我们认为,Ashok接管机器人项目后,有望推动FSD和Optimus的深度结合;而xAI在Grok迭代与算力基建上的加码,将为Optimus提供更强大的AI能力与训练支撑。OptimusGen3的量产进程将加速推进,为2025年向特斯拉工厂部署和数据训练、2026年实现大规模量产落地筑牢根基。受益标的(1)总成:震裕科技、拓普集团、三花智控;(2)丝杠:五洲新春、金沃股份、雷迪克;(3)灵巧手:浙江荣泰;(4)轻量化:唯科科技、恒勃股份、肇民科技;(5)减速器:隆盛科技;(6)传感器:日盈电子、万通智控;(7)电机:长城科技、步科股份。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机器人量产不及预期;供应链发展不及预期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14】
三花智控:7月11日获融资买入1.38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6.96%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三花智控7月11日获融资买入1.38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6.96%,当前融资余额26.9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85%,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11137730548.00155834841.002696221424.002025-07-1068272636.00119854190.002714325717.002025-07-09121543457.00102419919.002765907271.002025-07-0893817623.0096022486.002746783733.002025-07-0790076005.00111100340.002748988596.00融券方面,三花智控7月11日融券偿还4900股,融券卖出53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3.6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632.89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11136475.00126175.006328912.002025-07-101466734.00228780.006237636.002025-07-09244512.00282717.005009516.002025-07-08117162.00359127.005047721.002025-07-07100680.00893535.005227381.00综上,三花智控当前两融余额27.03亿元,较昨日下滑0.6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11三花智控-18013017.002702550336.002025-07-10三花智控-50353434.002720563353.002025-07-09三花智控19085333.002770916787.002025-07-08三花智控-2384523.002751831454.002025-07-07三花智控-21936782.00275421597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11】
行业周报|白色家电指数涨1.64%, 跑赢上证指数0.55%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7月7日-2025年7月11日,上证指数涨1.09%,报3510.18点。创业板指涨2.36%,报2207.10点。深证成指涨1.78%,报10696.10点。白色家电指数涨1.64%,跑赢上证指数0.55%。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朗迪集团、合肥高科、东贝集团、华翔股份、联合精密。
行业新闻摘要:
1:空调品类进入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目录,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2:国家补贴第二阶段于7月中旬正式开启,申领截止时间为12月31日,将有助于刺激消费。
3:近期因高温天气,空调销量大幅增加,部分商场日销翻三倍,显示出“清凉经济”的活力。
4:2025年国内空调市场出货量预计将破亿套,创历史新高,显示行业蓬勃发展。
5:各地纷纷推出政策补贴,推动家电消费,保亭发放百万补贴涵盖家电换新等领域。
6:空调价格战愈演愈烈,线上市场竞争激烈,美的、格力、小米位列销量前三。
7:2025年炎夏预计将推动全球空调需求景气向好,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8: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山东平度和上街区等地积极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9:高温天气刺激家电“出海”,出口业务表现良好,部分地区出口增长显著。
10:空调市场面临高温与补贴调整的双重推力,价格波动加剧,行业需适应新常态。
龙头公司动态:
1、美的集团:1)美的副总裁王建国:未来三年计划投入 500 亿元以上布局 AI 大模型。2)美的集团7月8日斥资1999.71万元回购A股27.67万股。3)美的集团7月7日斥资9099.97万元回购A股125.14万股。
2、格力电器:1)格力电器:近期通过赞助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 实现公司品牌高频曝光。2)三项数据解读格力电器技术革新与长期投资价值。
3、海尔智家:1)合作达成!海尔“牵手”重点高校。2)看重全球化前景 海尔智家同时跻身港股两大指数TOP10。3)看好海尔空调制冷快!桂林一高校下单1700套。4)海尔牵头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启动,累计行业最多。5)一提到海尔就想到家电?国证港股通给出评价,结果出人意料。
4、三花智控:1)港交所锣不够用了!5企同日上市,湖南女首富也去敲,年内港股IPO吸金已超1200亿。2)三花智控午后涨超4% 中期纯利预计增长最多50% 有望在7月进入港股通名单。3)机器人IPO,在港股扎堆。
5、海信家电:1)海信家电:7月4日获增持479.3万股,拟再增持692.81-1385.62万股。2)海信家电:海信通信拟继续增持693万股~1386万股公司股份。3)海信家电获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海信通信增持0.35%股份。4)海信家电拟获海信通信累计增持不低于692.81万股。5)海信家电: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拟增持692.81万股至1385.62万股公司股份。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6-241.96%1.15%2025-06-25-0.05%1.04%2025-06-26-0.49%-0.22%2025-06-271.20%-0.70%2025-06-300.06%0.59%2025-07-010.23%0.39%2025-07-020.24%-0.09%2025-07-030.58%0.18%2025-07-04-1.31%0.32%2025-07-071.12%0.02%2025-07-080.17%0.70%2025-07-09-0.35%-0.13%2025-07-10-0.40%0.48%2025-07-110.02%0.01%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25.152023-12-2926.18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美的集团-1.36%0.68%20.00%格力电器0.45%4.87%33.00%海尔智家-1.93%0.80%-3.02%三花智控0.31%-1.76%32.53%海信家电-0.95%-6.38%-5.46%和而泰-2.67%16.10%104.97%盾安环境0.26%2.65%4.77%TCL智家-1.63%-3.49%6.14%海立股份1.57%12.04%135.51%华翔股份7.04%10.48%84.28%深康佳A1.92%10.37%160.78%汉宇集团0.62%0.34%127.34%惠而浦3.05%9.11%60.29%热威股份1.60%4.06%10.83%东方电热0.00%-2.77%41.49%禾盛新材0.82%-13.18%141.94%天银机电0.30%-3.03%29.17%长虹美菱1.26%-0.41%1.40%澳柯玛0.14%0.87%62.85%顺威股份-0.39%34.03%79.95%
行业相关的ETF有博时龙头家电ETF(159730)、国泰中证全指家用电器ETF(159996)、广发中证全指家用电器ETF(560880)、富国中证全指家用电器ETF(561120)、易方达中证家电龙头ETF(159328)、华夏中证全指可选消费ETF(562580)
【2025-07-11】
三花智控:7月10日获融资买入6827.26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三花智控7月10日获融资买入6827.26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8.52%,当前融资余额27.1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91%,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1068272636.00119854190.002714325717.002025-07-09121543457.00102419919.002765907271.002025-07-0893817623.0096022486.002746783733.002025-07-0790076005.00111100340.002748988596.002025-07-04110091841.00120006272.002770012931.00融券方面,三花智控7月10日融券偿还9000股,融券卖出5.77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46.67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35%,融券余额623.76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101466734.00228780.006237636.002025-07-09244512.00282717.005009516.002025-07-08117162.00359127.005047721.002025-07-07100680.00893535.005227381.002025-07-041180820.00287504.006139828.00综上,三花智控当前两融余额27.21亿元,较昨日下滑1.8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10三花智控-50353434.002720563353.002025-07-09三花智控19085333.002770916787.002025-07-08三花智控-2384523.002751831454.002025-07-07三花智控-21936782.002754215977.002025-07-04三花智控-9080386.00277615275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10】
三花智控:7月9日获融资买入1.22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4.97%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三花智控7月9日获融资买入1.22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4.97%,当前融资余额27.6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96%,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09121543457.00102419919.002765907271.002025-07-0893817623.0096022486.002746783733.002025-07-0790076005.00111100340.002748988596.002025-07-04110091841.00120006272.002770012931.002025-07-0397667415.00106341204.002779927362.00融券方面,三花智控7月9日融券偿还1.11万股,融券卖出96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4.4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4%,融券余额500.95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09244512.00282717.005009516.002025-07-08117162.00359127.005047721.002025-07-07100680.00893535.005227381.002025-07-041180820.00287504.006139828.002025-07-03820336.00132396.005305783.00综上,三花智控当前两融余额27.71亿元,较昨日上升0.6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09三花智控19085333.002770916787.002025-07-08三花智控-2384523.002751831454.002025-07-07三花智控-21936782.002754215977.002025-07-04三花智控-9080386.002776152759.002025-07-03三花智控-7950272.00278523314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10】
东吴证券:机器人&AIDC趋势不改 继续看好第二增长曲线
【出处】智通财经
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人形机器人方面,年初特斯拉Musk给予全年5000-10000台机器人量的预期,供应链Tier1/2均陆续有小批量订单在下达,25Q2起贸易战、工程主管人事变动等导致量产节奏扰动,但不改产业大势。东吴证券认为H2重点是设计定型,关注Gen3产品发布及各零部件环节的增量变化,而后是量产节奏恢复和龙头定点。人形机器人推荐三花智控(002050.SZ)、拓普集团(601689.SH)、浙江荣泰(603119.SH)等股。
AIDC方面,分环节来看,柜内服务器电源海外订单Q3有望下达国内厂商,以及关注下一代Rubin架构对电源功率的升级迭代;国内有望配套国产算力、电源功率从3.3kW往5.5kW推进,交付结构优化有望带动相关公司利润率提升。柜外电源看好HVDC渗透率提升,阿里、腾讯先发多年,字节、运营商有望跟进,海外HVDC供给已经在酝酿、静待英伟达确定方案,26年预计是HVDC全球加速渗透第一年。
此外,变压器、开关柜、电能质量设备、上游元器件(继电器、熔断器等)跟随算力β有量增逻辑,而海外变压器短缺也有望享受更高溢价。AIDC推荐麦格米特(002851.SZ)、禾望电气(603063.SH)、中恒电气(002364.SZ)等股。
东吴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人形机器人:全球整机进入量产元年,重视供应链定点及零部件增量变化。1)整机:年初特斯拉Musk给予全年5000-10000台机器人量的预期,供应链Tier1/2均陆续有小批量订单在下达,25Q2起贸易战、工程主管人事变动等导致量产节奏扰动,但不改产业大势。我们认为H2重点是设计定型,关注Gen3产品发布及各零部件环节的增量变化,而后是量产节奏恢复和龙头定点。国内人形宇树、智元、优必选量产走在前面,小鹏、小米、赛力斯等车企人形产品静待正式发布,华为目前或更关注下游垂类领域的落地。2)零部件:灵巧手期待增量创新、方案变化斜率最陡(自由度提升,及微型丝杠、腱绳、电子皮肤、新型电机的应用);关节中丝杠重点解决内螺纹加工效率和良率(磨以外迭代车、铣等工艺);减速器技术路线未收敛(轻量化的摆线针轮有望在大关节渗透);力传感器新型量产工艺尝试中;轻量化材料PEEK、镁合金、PA等在外壳、减速器、丝杠的减重应用。
AIDC:海外链持续兑现高盈利,国产链静待算力卡问题解决。海外英伟达持续超预期,海外算力链公司持续兑现高盈利;国内云厂商CAPEX投资提升第一年,但H1受限于H20等禁令短期导致资本开支波动,新算力卡推出(海外B卡、国产卡)有望带动投资节奏加快,同时期待Q4 DeepseekR2等新模型以及推理侧应用对算力卡中长期拉动。分环节来看,柜内服务器电源海外订单Q3有望下达国内厂商,以及关注下一代Rubin架构对电源功率的升级迭代;国内有望配套国产算力、电源功率从3.3kW往5.5kW推进,交付结构优化有望带动相关公司利润率提升。柜外电源看好HVDC渗透率提升,阿里、腾讯先发多年,字节、运营商有望跟进,海外HVDC供给已经在酝酿、静待英伟达确定方案,26年预计是HVDC全球加速渗透第一年。变压器、开关柜、电能质量设备、上游元器件(继电器、熔断器等)跟随算力β有量增逻辑,而海外变压器短缺也有望享受更高溢价。
工控:国内需求H1已同比转正,弱复苏进行中,同时人形、出海贡献中长期增量。H1国内工控市场需求额同比已转正、受损较多的外资龙头厂商中国区自动化业务Q1降幅收窄到-1%。行业端,物流、包装、锂电、工程机械等表现较突出。我们预计全年需求有望+0-3%,但关税对下游CAPEX意愿的影响仍需持续关注、Q3可能也有短期扰动。格局方面,国产替代&国产厂商价格竞争仍在延续,同时龙头及二线在人形零部件(主要是电机电控、编码器)均有卡位,海外布局也在加速(光伏扬水、工程机械、电梯等),有望贡献中长期增量。
电网:国内特高压核准节奏H2加速、电力交易是新增方向;海外供给恢复中、转为量增阶段。1)国内:电网投资总量今年有望10%以上增长。结构性方向仍是特高压,计划开工“6直5交”、且高价值的柔直比例明显提升;受限于上游零部件供给&新能源送受端电价差收窄影响了项目核准的进度、特高压直流实际完工兑现预计只有3条,后续十五五规划数量仍值得期待。此外,电改政策密集出台,电力市场化+推动绿电加快入市,虚拟电厂等电力交易商业模式有望闭环,实现0到1突破。2)海外:欧美供给开始释放,市场从24H2起回归至量增阶段,只有紧缺的高压设备可以涨价,需求侧数据中心和电网仍有明显拉动。截至25M5变压器出口金额同比+33%,美国关税问题正通过海外多地建厂去对冲,影响待H2观察。
投资建议:1)人形机器人推荐三花智控、拓普集团、浙江荣泰、北特科技、震裕科技、斯菱股份、科达利、兆威机电、优必选、祥鑫科技、奥比中光、捷昌驱动等,关注峰岹科技、凌云股份、南山智尚等。2)AIDC推荐麦格米特、禾望电气、中恒电气、良信股份、金盘科技、科华数据、盛弘股份、中熔电气等,关注科士达、英维克、欧陆通等。3)工控推荐汇川技术、宏发股份、雷赛智能、儒竞科技、伟创电气、鸣志电器、信捷电气等,关注禾川科技、正弦电气等。4)电网推荐思源电气、三星医疗、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国电南瑞、中国西电、海兴电力、四方股份、伊戈尔、安科瑞等,关注:华明装备、威胜信息、望变电气、亿嘉和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景气度下滑,全球电网投资不及预期,原材料及运费涨价超预期,竞争加剧等。
【2025-07-09】
港交所锣不够用了!5企同日上市,湖南女首富也去敲,年内港股IPO吸金已超1200亿
【出处】时代财经
港交所的锣要敲不过来了!5家企业同日上市,年内港股IPO达到了沸点。
7月9日,蓝思科技(06613.HK)、FORTIOR(峰岹科技)(01304.HK)、极智嘉-W(02590.HK)、讯众通信(02597.HK)以及大众口腔(02651.HK)等5家公司,同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共同敲响上市锣。
上市首日,5只新股均录得上涨。FORTIOR(峰岹科技)涨幅领先,收涨16.02%;蓝思科技紧随其后,收盘涨9.13%;极智嘉- W、大众口腔分别收涨5.36%和3.5%;讯众通信涨幅相对温和,收涨0.22%。
此次上市的5只新股中,蓝思科技以近48亿港元募资额居首,获463倍超额认购,成为今年港股市场消费科技领域规模最大的IPO。蓝思科技创始人周群飞素有“玻璃女王”之称,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新财富500创富榜上,她以677.3亿元的持股市值,问鼎湖南富豪榜。
从整体市场来看,今年港股IPO募资总额已突破1200亿港元,同比激增 755%,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行业巨头为这一增量贡献显著。据时代财经梳理数据,截至目前,港交所主板年内已有51只新股上市,仅7月以来就有拨康视云-B、安井食品、富卫集团等8家企业接连登陆。其中,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A+H”两地上市。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向时代财经分析称,港股IPO市场火热,A股企业赴港二次上市的背后:一是A股“国九条”后强调投融资平衡,IPO节奏调整,企业为快速满足融资需求转向H股,因港股审批流程可能更快;二是很多A股龙头企业需国际化平台,港股可引入外资股东助力海外宣传,且港币换汇便捷,便于转换成外币支持海外作出相应投资布局,助力企业“走出去”,推动了港股IPO热度。
此外,港股市场今年整体行情向好。截至7月9日,恒生指数年内涨超19% ,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也有超17%的涨幅,良好的市场氛围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进一步推动了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情。
港股ipo火热,5家公司同日敲钟上市
7月9日,港股市场迎来年内最壮观IPO盛宴。蓝思科技、FORTIOR(峰岹科技)、极智嘉-W、讯众通信及大众口腔等,5家涵盖智能制造、芯片研发、仓储机器人及医疗服务的企业同日敲钟,合计募资总额超百亿港元。
作为当日最大规模的IPO项,消费电子玻璃龙头蓝思科技以47.68亿港元募资规模领跑全场,在香港公开发售获近463倍超额认购。招股书显示,该公司近三年营收从466.99亿元增长至698.97亿元,2024年净利润突破36.77亿元,兼具成长性与抗周期能力的财务表现,吸引了Green Better(小米集团附属公司)、UBS AM Singapore(瑞银资产附属公司)等知名基石投资者豪掷15亿港元,占总募资额超31%。
已在科创板上市的峰岹科技则以120.5港元/股高价亮相港交所,其在港股的证券简称为FORTIOR,IPO募资额达22.59亿港元;仓储机器人企业极智嘉-W近三年虽累计亏损超35亿元,但仍获雄安机器人、Eastspring Investments等机构加持,完成超27亿港元募资。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讯众通信与大众口腔两家中小企业合计募资不足7亿港元,其中后者未获基石投资者背书,反映市场对不同体量企业的风险偏好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5家上市企业中有3家具有A股或新三板背景。其中,蓝思科技作为消费电子玻璃龙头,此前已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FORTIOR(峰岹科技)则实现科创板和港股两地挂牌。而讯众股份在新三板挂牌后,曾尝试被收购、冲击北交所未果,后转向港股且两次递表后才成功上市,其在港交所证券简称为讯众通信。
事实上,2025年以来,除了蓝思科技以及FORTIOR(峰岹科技)以外,还有赤峰黄金、钧达股份、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以及安井食品等7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H股上市;与此同时,不少此前在A股IPO遇挫的企业转赴港股后,实现成功上市,如三度冲击A股未果的周六福,以及香江电器、云知声、派格生物医药-B等。形成“二次上市”与“突围转板”双轨并行的独特景观。
年内港股IPO募资超1200亿港元,还有200多家企业在排队
港股市场正迎来近年来最活跃的IPO周期。
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年内已有51家企业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较去年同期的35家增长近46%,仅7月以来就有8家公司成功挂牌。更引人注目的是,年内港股IPO募资总额1235.6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4.51亿港元飙升755%,居全球各大交易所首位。并且,该融资额已超越港交所2022年至2024年的每年融资规模。
这一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的集中登陆。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以410.06亿港元的募资规模成为年内最大IPO,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分别募资113.74亿港元和101.29亿港元,共同推高市场热度。
从行业分布视角来看,港股 IPO 市场呈现出多元化且重点突出的格局。以所属二级行业划分,今年上半年IPO公司主要来自医药生物、医疗设备与服务、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以及软件服务等行业 。
其中,医药与消费主题占据主导地位。在医药生物领域,以恒瑞医药、映恩生物-B等为代表的企业募资占比较高。消费领域同样成绩斐然,新消费企业的上市成为市场亮点。蜜雪集团作为新消费领域的典型代表,其申购冻资额超过1.8万亿港元,刷新了港股纪录,成为港股历史上的“冻资王”。
除了今年新上市的新消费企业以外,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新消费企业也受到市场热烈追捧,股价在今年创新高,与蜜雪集团一起被称为港股 “新消费三姐妹”,市值合计近7500亿港元。
从今年港股IPO的市场表现来看,新股股价涨跌分化明显。年内映恩生物-B、古茗、蜜雪集团、布鲁可等7只新股上市以来收益率超100%;但找钢集团-W、手回集团、拨康视云-B等个股则跌破发行价超40%。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IPO热潮仍在延续。时代财经据数据统计,目前港股IPO排队企业超过200家,其中赛力斯、兆易创新、亿纬锂能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计划赴港二次上市。
“下半年A股IPO市场将延续‘量稳质升’趋势,主要基于三大判断:其一,注册制改革深化将释放更多制度红利;其二,企业受理进入审核密集期,带动市场活跃度;其三,随着‘专精特新’企业加速对接资本市场,北交所全年受理量有望显著增加。”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向时代财经表示。
【2025-07-09】
2025年港股融资规模或超预期!A股公司赴港上市,哪些投资机遇值得关注
【出处】金融投资报
金融投资报记者 张璐璇
在经历了数年的低迷后,港股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终于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上半年分别上涨了20%、19.05%和18.68%,领跑全球。与此同时,港股IPO市场异常火爆,上半年新股首发募资金额超千亿港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时隔四年重返全球首位。
有机构分析认为,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的强势复苏,是政策优化、资本回流、优质企业供给增加和市场信心修复共振的结果,预计下半年的市场热度还将延续。
港股IPO融资额重回千亿
据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港股一共有42只新股IPO上市(不包括收购合并),较2024年同期增长了40%;新股首发募集资金累计约1071亿港元,已经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463亿港元、2024年全年的879亿港元。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港股IPO募资额在5月达到单月峰值,上市公司数量则是6月最多。具体来看,5月共有10家公司上市,募资金额超过570亿港元,这主要归功于宁德时代和恒瑞医药两个大项目的落地。数据统计,宁德时代港股IPO募资409.63亿港元,恒瑞医药港股IPO募资113.62亿港元,截至目前排名2025年港股IPO募资规模前二。6月共有15家公司上市,募资金额接近280亿港元,当月上市的海天味业募资规模超过100亿港元,三花智控募资规模也超过90亿港元。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家,截至目前,排名2025年募资额前十的还有蜜雪集团(39.63亿港元)、赤峰黄金(32.45亿港元)、新吉奥房车(30.48亿港元)、南山铝业国际(23.78亿港元)、古茗(20.22亿港元)和布鲁可(19.14亿港元)。
分行业来看,上半年来自医疗保健、可选消费、日常消费行业的新股分别有10家、8家、7家,加起来占比过半。
港股“打新”赚钱效应回升
上半年港股市场表现优异,港股“打新”的赚钱效应也随之回升。据数据统计,上半年在港股上市的新股的上市首日破发率为30.2%,比2024年全年的35.7%又有所降低,延续自2021年创出45.7%峰值以来的下降趋势。
具体到个股表现,上半年在港股上市的新股首日表现最好的是映恩生物-B,首日涨幅达到116.7%;然后是药捷安康-B,首日上涨78.71%;此外,云知声、蜜雪集团、佰泽医疗、布鲁可、沪上阿姨等7只个股上市首日的涨幅超过40%。记者注意到,首日涨幅排名靠前的个股多数来自生物医药、新消费等近期港股大热赛道,蜜雪集团上市以来涨幅超过160%,同为新茶饮品牌的古茗上市以来涨幅超过180%。
赚钱效应回升,港股IPO的认购也十分火爆。据记者粗略统计,布鲁可、蜜雪集团、沪上阿姨、药捷安康-B、IFBH五家公司的网上发行有效认购倍数超过1000倍。其中,布鲁可公开发售获得超过6000倍的超额认购,融资认购金额超过8000亿港元,申购一手中签率为10%。现象级IPO蜜雪集团的融资申购倍数达到5324倍,认购金额达到1.84万亿港元,申购一手中签率也是10%。
影响港股IPO的核心驱动力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徐经纬指出,香港对内地企业上市融资具有独特优势,即独特的投资人结构使企业能够接触多元投资者群体,同时借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超级联系人”的优势,助力企业拓展国际业务。此外,香港上市制度改革为创新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宽阔的融资道路,通过以高透明度的规则作为基础的审批制度、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推出科企专线、增设针对特专科技公司的18C政策等措施,持续提升上市确定性。徐经纬此前在出席活动时表示,港交所将继续提升上市制度的适应性和透明度,加强与内地监管机构的协同配合,推动跨境信息对接和监管互认,降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制度性门槛。
从机构的角度,长江证券认为,2025年港股IPO市场火爆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政策制度红利、港股市场活跃度上升、企业国际化的内在融资需求这三方面。政策方面,中国证监会推出5项鼓励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措施,港交所也优化规则并设立“科企专线”为生物医药和AI等特专科技公司提供上市便利,显著降低了上市门槛。此外,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促使部分企业选择香港作为替代或首选上市地。市场层面,港股本身在2025年表现强劲,其“新经济”行业占比更高,更契合行情主线,且红利资产估值普遍低于A股,更具吸引力;同时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极大提升了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企业需求方面,内地企业加速海外扩张,亟须通过香港市场筹集资金用于海外产能建设、品牌推广及研发;此外,港股汇聚了外资和熟悉内地资产的南向资金,后者在新兴产业的持股比例提升,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合理的估值和更强的流动性支持。
关注A股企业赴港上市可能带来的投资机遇
A股上市公司赴港IPO的热潮尤为值得关注。据记者粗略统计,2020年—2024年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数量分别为3家、2家、4家、1家、3家,而2025年光是上半年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数量就达到了8家,分别是南山铝业、三花智控、海天味业、吉宏股份、恒瑞医药、宁德时代、钧达股份和赤峰黄金。此外,2024年二季度以来,已有60多家公司公告计划赴港上市,其中40多家已经在递表阶段。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茜芝指出,随着港股市场的活跃和A+H上市企业数量的持续增长,这一模式对内地企业上市融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马茜芝认为,A+H上市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首先,港股资本市场的活跃为内地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机会;其次,内地和香港两地的政策支持为A+H上市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A+H上市模式不仅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还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知名度。同时,通过引入基石投资者和优化股东结构,企业能够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投资的角度,长江证券建议关注龙头企业赴港上市为A股带来的机遇。历史数据显示,A股企业赴港上市前,股价往往有较高的上涨概率,2025年初以来上涨行情尤为明显。不妨以赴港上市事件作为驱动因素,以此构建策略,提前布局A股上市公司。此外,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后的“入通”机遇也值得关注。历史数据显示,有机会进入港股通的潜在公司在“入通”前的上涨概率较高,特别是电力设备、国防军工、农林牧渔、商贸零售等行业的相关公司。
中资券商占据港股保荐市场主导地位
2025年上半年的港股保荐市场呈现中资机构主导格局。上半年保荐规模排名前五的机构里有3家是中资机构,其中中金公司以保荐13单、保荐规模214.6亿港元的成绩居首,排名第二的华泰国际保荐9单、保荐规模133.9亿港元,中信建投保荐了3单,保荐规模超过110亿港元,排名第四。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认为,中资券商在港股保荐市场的崛起,一方面得益于港股IPO中A股企业赴港上市项目增加,中资券商对A股公司的资源积累更具优势;另一方面也与近年外资机构活跃度降低,外资中介对海外投资者的覆盖优势削弱等因素相关。
从递表企业披露的保荐信息看,中资机构也占据上风。据粗略统计,中信证券国际、中金公司、华泰证券的保荐数量分别为62家、57家、25家,成为保荐“主力军”;中信建投、国泰君安、招银国际等中资机构的保荐数量也都超过10家。
展望下半年,德勤中国认为,若当前利好的市场态势能够持续,2025年香港市场的融资规模将超出此前预期。普华永道认为,下半年港股IPO会继续保持升势,预测2025年全年将有90—100家企业在香港上市,筹资金额有望超过2000亿港元。
【2025-07-09】
三花智控午后涨超4% 中期纯利预计增长最多50% 有望在7月进入港股通名单
【出处】智通财经
三花智控(02050)午后涨超4%,截至发稿,涨3.48%,报23.8港元,成交额5308.12万港元。
消息面上,6月24日,三花智控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上半年实现营收150.4至177.8亿,同比增长10%至30%;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为18.9至22.7亿,同比增长25%至50%。东吴证券指出,因制冷空调业务受益市场需求增长,汽零业务通过标杆客户的示范效应持续拓展订单,且公司降本增效显著,公司Q2业绩超市场预期。
此外,恒生指数公司将在8月22日公布其2025年第二季度的恒生指数系列成分股检讨结果,其结果将9月8日起生效。申万宏源指出,由于A+H上市架构公司的H股纳入港股通享有快速通道,因此近期密集上市的此类公司入通时间无需受到恒生综合指数调整时间的制约,预计三花智控将会在7月被纳入港股通。
【2025-07-09】
三花智控:7月8日获融资买入9381.76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8.30%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三花智控7月8日获融资买入9381.76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8.30%,当前融资余额27.4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94%,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0893817623.0096022486.002746783733.002025-07-0790076005.00111100340.002748988596.002025-07-04110091841.00120006272.002770012931.002025-07-0397667415.00106341204.002779927362.002025-07-02103135867.00119994541.002788601151.00融券方面,三花智控7月8日融券偿还1.41万股,融券卖出46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1.72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3%,融券余额504.77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08117162.00359127.005047721.002025-07-07100680.00893535.005227381.002025-07-041180820.00287504.006139828.002025-07-03820336.00132396.005305783.002025-07-0215456.001385888.004582266.00综上,三花智控当前两融余额27.52亿元,较昨日下滑0.0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08三花智控-2384523.002751831454.002025-07-07三花智控-21936782.002754215977.002025-07-04三花智控-9080386.002776152759.002025-07-03三花智控-7950272.002785233145.002025-07-02三花智控-18344648.00279318341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08】
三花智控:7月7日获融资买入9007.6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三花智控7月7日获融资买入9007.60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8.52%,当前融资余额27.4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98%,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0790076005.00111100340.002748988596.002025-07-04110091841.00120006272.002770012931.002025-07-0397667415.00106341204.002779927362.002025-07-02103135867.00119994541.002788601151.002025-07-01116070753.00138190443.002805459825.00融券方面,三花智控7月7日融券偿还3.55万股,融券卖出4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0.07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1%,融券余额522.74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07100680.00893535.005227381.002025-07-041180820.00287504.006139828.002025-07-03820336.00132396.005305783.002025-07-0215456.001385888.004582266.002025-07-01246844.0089284.006068240.00综上,三花智控当前两融余额27.54亿元,较昨日下滑0.7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07三花智控-21936782.002754215977.002025-07-04三花智控-9080386.002776152759.002025-07-03三花智控-7950272.002785233145.002025-07-02三花智控-18344648.002793183417.002025-07-01三花智控-21989140.00281152806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08】
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频预喜 科技赛道增长动能强劲
【出处】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截至7月7日,已有5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及主要经营数据,科技等行业表现亮眼。
具体来看,57家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24家预增、14家略增、3家扭亏、5家续盈。其中,在24家预增公司中,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兄弟科技、泰凌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凌微”)等预计净利润增幅超100%。
从盈利规模看,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精密”)、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均超10亿元。其中,立讯精密以64.75亿至67.45亿元的盈利区间暂居首位,彰显行业龙头的稳健盈利能力。
以半导体、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科技制造领域增长动能强劲,其业绩高增长得益于技术突破、产品多元化与场景拓展的深度融合。以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4%左右。公司“功率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战略成效显著,DC-DC、Driver等新产品线增速远超传统AC-DC业务,非AC-DC品类营收同比提升70%以上;工业市场营收增长55%,且利润率高于传统市场,新市场增长潜力凸显。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推进“全面拥抱AI”战略,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00%至26.76%,AI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成为增长引擎。
泰凌微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67%左右。报告期内,泰凌微新推出的端侧AI芯片凭借卓越性能与创新特性,迅速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和青睐,并进入规模量产阶段,二季度的销售额已经达到千万元规模;公司的Matter芯片在海外智能家居领域开始批量出货。
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已经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科技板块表现亮眼,这是产业升级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科技领域中,技术迭代速度与市场需求升级形成正向反馈,企业通过“研发投入—产品创新—场景落地”的闭环持续兑现增长。头部企业通过强化核心竞争力,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但与此同时,也有企业面临业绩压力。在上述57家披露半年报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还有3家预减、2家略减、5家首亏、1家增亏。
具体来看,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5400万元至4200万元。报告期内,在主动深化业务优化与聚焦高价值领域的转型过程中,公司经营成果阶段性承压,营收与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调。
雪天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6478万元至7774万元,同比减少76.34%到80.29%,主要受市场变化影响,公司部分产品市场价格同比下降。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业绩分化的核心在于“行业生态重构”。科技板块的高增长缘于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突破,溢价效应持续释放;而传统行业承压则反映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依赖单一产品、缺乏迭代能力的企业在需求升级下盈利收窄。周期行业内部的“冰火分化”,本质是转型期企业对新兴产业链“适配性”竞争的结果。
“从未来趋势看,这种结构性分化可能进一步延续。科技板块中,具备核心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能力的企业,将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深化与全球产业链重构,尤其是在半导体、AI应用等领域,技术溢价仍有释放空间;而周期行业的分化会更加明显,那些完成绿色转型、与新兴产业链深度绑定的企业,有望在行业波动中保持韧性,反之则可能持续承压。”余丰慧说。
【2025-07-07】
机器人IPO,在港股扎堆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港股正加速成为国内机器人企业融资的宝地。
根据21世纪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10家机器人以及相关产业链企业选择在香港联交所披露了招股书。
这些企业也并非“无名之辈”,其中不乏业内响当当的新锐独角兽,如仓储物流机器人AGV/AMR的国内龙头企业极智嘉;国内酒店机器人的龙头企业云迹科技等。
而如工业机器人知名企业埃斯顿(002747.SZ),机器人关节企业兆威机电(003021.SZ),知名海外人形机器人厂商配套企业三花智控(002050.SZ),家庭清扫机器人头部企业石头科技(688169.SH)则在A股机器人板块“成名已久”,并纷纷致力打造A/H双上市平台。
其中,三花智控作为近期最受关注的A+H机器人企业,已经率先于6月23日完成IPO,其IPO后股价一度冲击26.90港元/股,H/A折价更一度接近消失,可见机器人行业在港股之火爆。
机器人企业在港股“扎堆”上市,与当前国内企业IPO生态,以及机器人企业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
市场人士指出,港股成为机器人企业上市宝地,主要得益于香港市场融资环境相对宽松,包括对新兴科技企业接受度较高,上市门槛较低等。但另一方面,机器人企业扎堆上市也折射相关公司处于行业发展关键期,需要通过资本市场加速商业化进程等。
纷纷卡位细分“第一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机器人企业在短短两个月中扎堆冲刺上市,但每家企业都在尝试切分自己在资本市场的专属“蛋糕”。
如极智嘉、斯坦德机器人、仙工机器人均属于移动机器人赛道。但细分来看,极智嘉为AMR(自主移动机器人)领域的全球性龙头企业,为“AMR第一股”。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的收入计,极智嘉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且已连续六年保持这一领先地位;其客户包括806家全球不同企业,交付数量累计达到56000台。
另一家移动机器人企业斯坦德机器人则聚焦3C、汽车制造、半导体等场景,致力成为“工业具身智能第一股”。灼识咨询数据显示,按销量计算,截至2024年,斯坦德机器人为全球第五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3.2%)及第四大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而与斯坦德赛道相似的仙工智能,虽然也聚焦移动机器人板块,但使用场景更偏向重型制造业,其品类聚焦智能叉车,顶升机器人等。
在产业链环节上,仙工智能更聚焦机器人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领域。根据灼识咨询,公司2023年-2024年为全球机器人控制器销量第一,控制器适配300+种零部件,服务1500+集成商与终端客户等,可谓“机器人控制器第一股”。
而在服务机器人赛道,云迹科技,石头科技均为行业翘楚。
其中,云迹科技深耕酒店场景,以酒店送餐机器人打开市场,并通过场景深挖,场景延伸等接入清扫等场景。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3年其机器人智能体的收入为1.38亿元,市场占有率为9%,其在酒店场景的机器人智能体市场及智能体市场均排名全球第一。
不过,云迹科技显然不满足于这个细分赛道。在招股书中,云迹科技披露,2024年,公司在机器人智能体市场拥有可适应三维多层空间的机器人参与者中、在线机器人数量及服务消费者数量排名全球第一,其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单日高峰超过3.6万台。
除以上“第一股”外,机器人配套企业也均为各细分赛道的第一股。如埃斯顿为重负载工业机器人第一股;三花智控为机器人热管理赛道第一股;兆威机电为一体化微型传动系统第一股,石头科技为扫地机器人“A+H”第一股等等。
打响港股IPO翻身仗
从以上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看,由于处于高研发投入和高竞争环境之下,机器人企业短期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
根据数据显示,在以上10家于近期申请IPO的企业中,多达七家企业当前处于亏损状态,仅三花智控,兆威机电,石头科技三家公司2024年处于盈利状态。
具体来看,极智嘉、埃斯顿2024年亏损均超8亿元人民币,主要原因是移动仓储,制造业行业终端机器人需求有限,行业竞争加剧;而云迹科技2024年亏损超1.8亿元人民币,主要因高研发投入尚未完全转化为公司业务。
其他拟港股IPO企业中,乐动机器人、卧安机器人、斯坦德、仙工智能也均在2024财年出现亏损,原因也与行业竞争加剧有关。
根据高工咨询,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30万台,同比下滑5%,主要受下游光伏、锂电等行业投资收缩拖累。此外,2024年6kg负载六轴机器人降价明显。同时,大量企业开始尝试跳脱国内存量博弈市场,并探索在海外扩张的可能。
从资本化节奏来看,港股IPO也是这些企业在竞争中增厚商业化资本,增加海外知名度,以期获得未来具身智能时代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
港股100强研究中心专家余丰慧认为,从企业自身经营角度来看,上市可以为机器人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以加速技术研发、市场扩展及品牌建设等多方面的投入。此外,公开上市也能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对于一些依赖重资本投入的机器人企业而言,通过港股上市筹集的资金可以帮助它们缓解财务压力,优化资本结构,从而更加稳健地推动业务发展。因此,选择在港股上市是这些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步。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经济学家郑磊则指出,港股对未盈利企业的包容性较强,部分板块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机器人企业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和市场拓展,尚未实现盈利,港股的这一政策为它们提供了上市融资的机会。
他还表示,目前港股机器人板块的估值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分化态势。部分头部企业由于其在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获得了较高的估值。从行业整体来看,机器人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对其未来发展潜力有较高的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企业的估值。
香港上市流程短也是吸引内地机器人企业赴港上市的一个主要原因,众多机器人公司去香港上市,更容易形成完整的机器人板块,获得投资者关注,得到合理估值。
【2025-07-07】
三花智控:7月4日获融资买入1.10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三花智控7月4日获融资买入1.10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3.44%,当前融资余额27.7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94%,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04110091841.00120006272.002770012931.002025-07-0397667415.00106341204.002779927362.002025-07-02103135867.00119994541.002788601151.002025-07-01116070753.00138190443.002805459825.002025-06-30161924631.00124450438.002827579515.00融券方面,三花智控7月4日融券偿还1.12万股,融券卖出4.6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18.0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6%,融券余额613.98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041180820.00287504.006139828.002025-07-03820336.00132396.005305783.002025-07-0215456.001385888.004582266.002025-07-01246844.0089284.006068240.002025-06-301268878.00332388.005937690.00综上,三花智控当前两融余额27.76亿元,较昨日下滑0.3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04三花智控-9080386.002776152759.002025-07-03三花智控-7950272.002785233145.002025-07-02三花智控-18344648.002793183417.002025-07-01三花智控-21989140.002811528065.002025-06-30三花智控38475142.00283351720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04】
行业周报|白色家电指数涨1.19%, 跑输上证指数0.22%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4日,上证指数涨1.4%,报3472.32点。创业板指涨1.5%,报2156.23点。深证成指涨1.25%,报10508.76点。白色家电指数涨1.19%,跑输上证指数0.22%。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秀强股份、海立股份、华翔股份、惠而浦、海尔智家。
行业新闻摘要:
1:2025上半年热泵渠道迎来大爆发,新模式不断创新。
2:政府采购空调产品的需求标准正在制定中,影响行业规范。
3:洗衣机市场整顿,洗烘套装价格低至2000元,引发关注。
4:由于高温天气,局部地区空调销售暴增超900%,推动换新消费。
5:废热回收技术的突破,集成空调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坐标。
6:政策补贴恢复,将继续推动家电市场扩容,第二批申请重启。
7:第六代制冷剂价格因政策配额收紧与供需博弈加剧而暴涨。
8:智能电视信源选择标准的正式实施,将提升观看便捷性。
9:家用电冰箱能效门槛提升,促使企业加速技术研发。
10:由于存在电击隐患,喜格丽牌多功能电蚊拍被召回。
龙头公司动态:
1、美的集团:1)美的集团楼宇科技TRUE大会举行 发布五大新品解决方案。2)美的集团7月3日斥资1033.49万元回购14.27万股A股。3)美的集团通过自身扩岗及产业链带动扩大就业岗位供给。4)美的集团7月2日斥资775.34万元回购10.78万股A股。5)美的集团:聚焦核心需求 差异化应对空调市场竞争。6)美的集团7月1日斥资7498.6万元回购A股104.07万股。7)美的集团公布回购 A 股股份进展情况。8)美的集团6月30日斥资6839.3万元回购95.67万股A股股份。
2、格力电器:1)格力电器门店升级加速 “卖生态”成家电行业新趋势。2)董明珠笑答刘姝威:“现在开始我尽量少说话”。3)董明珠:以后我尽量少说话。4)董明珠回应格力独董刘姝威:以后尽量少说话。5)时隔不到一年半 格力集团董事长再度变更。6)格力集团再度换帅 邹晖接替康洪出任董事长。7)最新!格力迎新董事长。8)格力董明珠称“将尽量少说话”,透露将为“年轻人让出更多舞台”。9)董明珠,话少了。10)格力电器:格力钛新能源汽车已在全国240多个城市运营。11)格力“健康家”落子石家庄。12)格力市场总监朱磊批出海“内卷化”:只能卷死自己。13)格力朱磊称中国制造全球85%的压缩机,却无话语权。
3、海尔智家:1)海尔智家:2024年北美地区占全球收入比例为27.8%。2)25亿元买机器人企业 海尔意在重构工业互联网版图。3)中国冰箱出海抢市场 海尔冰箱已居西班牙第一。4)海尔智家:6月份累计回购公司A股股份19394800股。5)一期264户!三翼鸟在潍坊交付智慧家庭示范社区。
4、三花智控:1)Baillie Gifford & Co增持三花智控583.94万股 每股作价约25.1港元。
5、海信家电:1)海信洗衣机以中国创新定义全球健康洗护标准。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6-17-0.08%-0.04%2025-06-180.48%0.04%2025-06-19-0.97%-0.79%2025-06-20-0.80%-0.07%2025-06-230.75%0.65%2025-06-241.96%1.15%2025-06-25-0.05%1.04%2025-06-26-0.49%-0.22%2025-06-271.20%-0.70%2025-06-300.06%0.59%2025-07-010.23%0.39%2025-07-020.24%-0.09%2025-07-030.58%0.18%2025-07-04-1.31%0.32%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25.152023-12-2926.18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美的集团1.66%1.97%20.26%格力电器3.36%3.13%34.93%海尔智家4.07%4.07%-0.38%三花智控-1.42%-1.95%29.45%海信家电2.33%-5.49%-7.47%和而泰-3.77%18.91%123.83%盾安环境0.43%1.84%20.71%TCL智家0.41%-2.57%13.36%海立股份10.79%8.34%144.01%华翔股份6.60%3.69%83.07%深康佳A2.35%6.53%148.57%汉宇集团-4.37%-1.70%129.89%惠而浦4.24%9.08%59.44%热威股份-1.77%3.53%19.69%东方电热-0.57%5.32%45.46%禾盛新材1.03%-10.53%127.27%天银机电-0.94%4.07%28.39%长虹美菱3.17%1.42%2.14%顺威股份1.71%34.78%75.34%澳柯玛1.75%-1.28%66.91%
行业相关的ETF有博时龙头家电ETF(159730)、国泰中证全指家用电器ETF(159996)、广发中证全指家用电器ETF(560880)、富国中证全指家用电器ETF(561120)、易方达中证家电龙头ETF(159328)、广发中证全指可选消费ETF(159936)
【2025-07-04】
三花智控:7月3日获融资买入9766.74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1.20%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三花智控7月3日获融资买入9766.74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1.20%,当前融资余额27.8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92%,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0397667415.00106341204.002779927362.002025-07-02103135867.00119994541.002788601151.002025-07-01116070753.00138190443.002805459825.002025-06-30161924631.00124450438.002827579515.002025-06-27153433226.00179523028.002790105322.00融券方面,三花智控7月3日融券偿还5100股,融券卖出3.16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82.03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8%,融券余额530.58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03820336.00132396.005305783.002025-07-0215456.001385888.004582266.002025-07-01246844.0089284.006068240.002025-06-301268878.00332388.005937690.002025-06-27851508.00401016.004936741.00综上,三花智控当前两融余额27.85亿元,较昨日下滑0.2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03三花智控-7950272.002785233145.002025-07-02三花智控-18344648.002793183417.002025-07-01三花智控-21989140.002811528065.002025-06-30三花智控38475142.002833517205.002025-06-27三花智控-25653093.00279504206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03】
三花智控:7月2日获融资买入1.03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三花智控7月2日获融资买入1.03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5.58%,当前融资余额27.8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95%,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02103135867.00119994541.002788601151.002025-07-01116070753.00138190443.002805459825.002025-06-30161924631.00124450438.002827579515.002025-06-27153433226.00179523028.002790105322.002025-06-26306081163.00209586610.002816195124.00融券方面,三花智控7月2日融券偿还5.38万股,融券卖出6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55万元,融券余额458.23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0215456.001385888.004582266.002025-07-01246844.0089284.006068240.002025-06-301268878.00332388.005937690.002025-06-27851508.00401016.004936741.002025-06-26603372.00485832.004500032.00综上,三花智控当前两融余额27.93亿元,较昨日下滑0.6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02三花智控-18344648.002793183417.002025-07-01三花智控-21989140.002811528065.002025-06-30三花智控38475142.002833517205.002025-06-27三花智控-25653093.002795042063.002025-06-26三花智控96550013.00282069515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02】
三花智控:7月1日获融资买入1.16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三花智控7月1日获融资买入1.16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9.31%,当前融资余额28.0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91%,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01116070753.00138190443.002805459825.002025-06-30161924631.00124450438.002827579515.002025-06-27153433226.00179523028.002790105322.002025-06-26306081163.00209586610.002816195124.002025-06-25300368319.00260005873.002719700571.00融券方面,三花智控7月1日融券偿还3400股,融券卖出94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4.6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4%,融券余额606.82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01246844.0089284.006068240.002025-06-301268878.00332388.005937690.002025-06-27851508.00401016.004936741.002025-06-26603372.00485832.004500032.002025-06-25879468.00911256.004444572.00综上,三花智控当前两融余额28.12亿元,较昨日下滑0.7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01三花智控-21989140.002811528065.002025-06-30三花智控38475142.002833517205.002025-06-27三花智控-25653093.002795042063.002025-06-26三花智控96550013.002820695156.002025-06-25三花智控40464155.00272414514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02】
上半年九家浙企登陆港股 “走出去”收获满满
【出处】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聂英好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延续2024年的强劲态势,凭借良好的融资环境持续吸引内地企业目光。其中,浙江企业表现尤为亮眼,9家浙企成功登陆港交所,以多元化产业布局为资本市场注入新动能,展现出浙江经济的蓬勃活力。
9家浙企成功赴港上市
上半年港股IPO火热。据港交所数据,2025年上半年港股共有42只新股上市,同比增长40%,融资总额创2021年以来新高,超越2024年全年的876亿港元。
从地域分布看,浙江成为上半年港股上市企业最多的地区。数据显示,浙企上市数量达9家,较2024年同期增加7家;募资金额方面,浙江企业IPO募资合计144亿元,仅次于福建,且同比增幅显著(2024年同期仅10.16亿元),彰显浙江企业“走出去”的加速态势。
就行业分布而言,上半年在港股上市的浙江企业涵盖医疗、消费、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浙江企业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具体来看,上半年赴港上市的9家浙江企业分别为脑动极光-B、新吉奥房车、古茗、绿茶集团、派格生物医药-B、三花智控、圣贝拉、曹操出行、泰德医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以来,浙企在港股上市的速度显著加快。三花智控、曹操出行和圣贝拉三家公司,分别在6月23日、6月25日和6月26日登陆港股。其中,三花智控是全球热管理领域的隐形冠军;吉利旗下出行平台曹操出行是目前港股最大的出行平台;圣贝拉号称“月子界爱马仕”。
符合香港市场“审美”
今年上半年在港股成功上市的浙江企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港股市场投资者的“审美”。例如,在香港投资者看重的新消费领域,出现了来自浙江台州的古茗。
2月12日,古茗在港交所鸣锣上市,发行价为9.94港元/股,成为继奈雪的茶、茶百道之后的“新茶饮第三股”。上市首日,古茗开盘价为10港元/股,市值一度超230亿港元。按2023年的商品销售额(GMV)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门店数量计,古茗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2024年前9个月,古茗的GMV达到166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20.4%。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分析,港股投资者喜爱具有品牌优势、稳定现金流和高效运营能力的新消费企业。这些企业的营收及净利润保持高速增长,受到广大机构及个人投资者欢迎,上市后公司股价表现理想,出现了较大的赚钱效应。
今年以来,A股龙头企业来港上市成为新趋势。浙江绍兴企业三花智控的上市,正是A股龙头企业加快赴港上市的典型案例。
6月23日,三花智控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三花智控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和领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制造商。本次港股上市,三花智控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4.14亿股,发行价为每股22.53港元,筹资约92亿港元,发行市值超910亿港元。此次IPO共引入17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5.62亿美元(约44.12亿港元)。
德勤报告显示,目前有近70家A股公司计划“A+H”上市,今年已上市的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等行业龙头的募资规模,占港交所上半年总集资额近70%,成为新股市场“压舱石”。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华东区上市业务合伙人鲍捷表示,鼓励内地龙头企业来港上市、简化A股公司的申请上市程序等,成为推动香港新股市场走强的动力。
连接境内外资源
今年上半年,港股IPO融资额夺得全球第一。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港交所以1021亿港元的IPO融资额夺得全球第一,纳斯达克和纽交所紧随其后,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排名第七、第八。
上半年港股市场表现亮眼,一方面缘自国际资金助力,另一方面离不开内地与香港的政策支持和上市制度优化措施。具体来看,内地监管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条件和审核流程、缩短问询周期,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便利。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核心枢纽,而港股IPO市场通过连接境内外资源,为全球资本参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高效透明的对接平台,企业与资本实现“双向奔赴”。
业内人士指出,从行业角度看,港股市场的国际化属性可为企业提供直接支持。作为连接全球资本的重要平台,赴港上市能有效助力企业拓展多元化海外融资渠道,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和提升全球产业链协同效率。
2025年下半年香港IPO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热度。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IPO融资额有望达2000亿港元,主要集中在科技、传媒及消费领域。欧振兴表示,目前香港有超过170宗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个案,预计2025年香港新上市公司达80家。
【2025-07-01】
上半年9家浙企登陆港股市场 浙江资本加速布局国际市场
【出处】证券时报网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延续2024年的强劲态势,凭借活跃的融资环境持续吸引内地企业目光。其中,浙江企业表现尤为亮眼,9家浙企成功登陆港交所,以多元化产业布局为资本市场注入新动能,展现出浙江经济的蓬勃活力。
上半年9家浙企成功赴港上市
上半年港股IPO情绪火热。据港交所数据,2025年上半年港股共有42只新股上市,同比增长40%,集资总额创2021年以来新高,超越2024年全年的876亿港元。
从地域分布看,浙江成为上半年港股上市企业最多的地区。数据显示,浙企上市数量达9家,较2024年同期激增7家;募资金额方面,浙江企业IPO募资合计144亿元,仅次于福建(384.66亿元),且同比增幅显著(2024年同期仅10.16亿元),彰显浙江资本“走出去”的加速态势。
就行业分布而言,上半年在港股上市的浙江企业涵盖医疗、消费、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浙江企业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具体来看,上半年赴港上市的9家浙江企业为脑动极光-B、新吉奥房车、古茗、绿茶集团、派格生物医药-B、三花智控、圣贝拉、曹操出行、泰德医药。
值得一提的是,6月以来,浙企在港股上市的速度显著加快。三花智控、曹操出行和圣贝拉三家公司,分别在6月23日、6月25日和6月26日登陆港股。其中,三花智控是全球热管理领域的隐形冠军;吉利旗下出行平台曹操出行目前成为港股最大的出行平台;圣贝拉号称“月子界爱马仕”。
新消费领域与“A+H”双平台成趋势
今年上半年在港股上市的浙江企业,也代表了当下港股投资偏好方向。例如,港股市场偏好的消费板块迎来上市窗口期,新消费领域掀起赴港上市浪潮,来自浙江台州的古茗在港交所挂牌印证了这一趋势。
2月12日,古茗在港交所鸣锣上市,发行价为9.94港元/股,成为继奈雪的茶、茶百道之后的“新茶饮第三股”。上市首日,古茗开盘价为10港元/股,市值一度超230亿港元。按2023年的商品销售额(GMV)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门店数量计,古茗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亦是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店品牌。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分析,投资者偏好具有品牌优势、稳定现金流和高效运营能力的新消费企业。这些企业的营收及净利保持高速增长,因而受到广大机构及零售投资者欢迎,上市后公司股价表现理想,给予投资者巨大的赚钱效应。
得益于中央政策持续支持和香港着眼长远的主动谋划,A股龙头企业来港上市实现“A+H”双平台模式成为新趋势。浙江绍兴企业三花智控的上市步伐,正是A股龙头加快赴港上市的典型案例。
6月23日,三花智控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三花智控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和领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制造商,已在A股上市,此次在港股上市形成“A+H”股格局。本次港股上市,三花智控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4.143795亿股,发行价为每股22.53港元,筹资约92亿港元,发行市值超910亿港元。此次IPO共引入17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5.62亿美元(约44.12亿港元)。
德勤报告显示,目前有近70家A股公司计划“A+H”上市,其中今年已上市的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等行业龙头的募资规模,占港交所上半年总集资额近70%,成为新股市场“压舱石”。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华东区上市业务合伙人鲍捷表示,鼓励内地龙头企业来港上市、简化A股上市公司的申请上市程序,以及更理想的估值、更佳的市场流动性及资金承接能力,均成为推动香港新股市场的动力。
上半年港股市场IPO融资额全球居首
今年上半年,港股交易情绪大幅走热,IPO融资额夺得全球第一。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港交所以1021亿港元的IPO融资额夺得全球第一,纳斯达克和纽交所紧随其后,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排名第七、第八。
上半年港股市场表现亮眼,一方面源自国际资金助力,另一方面则离不开内地与香港的政策支持和上市制度优化措施。具体来看,内地监管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条件和审核流程、缩短问询周期,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便利。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核心枢纽,而港股IPO市场通过连接境内外资源,为全球资本参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高效透明的对接平台,企业与资本实现“双向奔赴”。
业内人士指出,从行业角度看,港股市场的国际化属性为企业提供直接支持。作为连接全球资本的重要平台,赴港上市能有效助力企业拓展多元化海外融资渠道,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和提升全球产业链协同效率。
2025年下半年香港IPO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热度。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IPO集资额有望达2000亿港元,主要集中在科技、传媒及消费领域。欧振兴表示,目前香港有超过170宗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个案,预计2025年香港新上市公司达80家,集资约2000亿港元。
【2025-07-01】
三花智控:6月30日获融资买入1.62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3.52%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三花智控6月30日获融资买入1.62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3.52%,当前融资余额28.2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92%,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6-30161924631.00124450438.002827579515.002025-06-27153433226.00179523028.002790105322.002025-06-26306081163.00209586610.002816195124.002025-06-25300368319.00260005873.002719700571.002025-06-24171229756.00223975594.002679338125.00融券方面,三花智控6月30日融券偿还1.26万股,融券卖出4.81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26.89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20%,融券余额593.77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6-301268878.00332388.005937690.002025-06-27851508.00401016.004936741.002025-06-26603372.00485832.004500032.002025-06-25879468.00911256.004444572.002025-06-24490870.001084540.004342863.00综上,三花智控当前两融余额28.34亿元,较昨日上升1.3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6-30三花智控38475142.002833517205.002025-06-27三花智控-25653093.002795042063.002025-06-26三花智控96550013.002820695156.002025-06-25三花智控40464155.002724145143.002025-06-24三花智控-53109009.002683680988.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6-30】
港股“上市热”半年报:涌入43家公司,这些行业吸金百亿
【出处】新京报
6月30日,港交所再次迎来“三连钟”,IFBH、云知声、泰德医药三只新股首日均上涨,其中,前两只新股首日涨幅靠前,超过40%。
此前四天,周六福、圣贝拉以及颖通控股三家公司同样集体在港交所上市。今年以来,港股正刮起上市热风。上半年,43只新股登陆港交所,新股数量和融资金额均实现显著增长。其中,融资金额超千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凭借着这一成绩,港交所融资额也时隔4年在全球交易所中位列第一。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据梳理发现,年内港交所上市企业含金量出现较大提高,宁德时代、海天味业等7家A股企业登陆港股二次上市。数据显示,宁德时代以410亿港元的融资额高居榜首,创下了今年港股募资的新纪录。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的IPO融资额也跻身全球IPO融资额前十。
与此同时,不少此前在A股IPO受挫的企业成功转战港股,包括三度折戟A股的周六福,以及香江电器、云知声、派格生物医药。
融资千亿跑赢上年全年,4家公司吸金跻身全球前十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新股数量和融资金额相比上年同期出现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上半年43只新股登陆港交所,同比增长43%,融资金额超千亿元,同比攀升689%。相比之下,2022-2024年的全年融资金额分别为1046.22亿元、463.34亿元和881.47亿元。上市热情高涨,港交所融资额也时隔4年重返第一宝座。
从行业来看,资本货物行业最吸金,3家企业成功登陆港股,融资505.76亿港元。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行业紧随其后,6家企业上市融资156.30亿港元,食品、饮料与烟草行业位列第三,3家企业融资超过百亿港元。而材料行业上市公司达到5家,但融资金额仅63.43亿港元。
相比之下,电信服务、媒体、房地产、多元金融、运输、公用事业、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能源等几大行业未能纳新。
从个股来看,宁德时代以410亿港元的融资额高居第一,创下了今年港股募资的新纪录。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蜜雪集团的融资额分别为114亿港元、101亿港元、93亿港元和40亿港元。
其中,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4家公司的IPO融资额均跻身全球IPO融资额前十,宁德时代的融资额更是高居榜首。
与此同时,逾20只新股的实际融资总额不到10亿港元。手回集团、香江电器、容大科技、江苏宏信、舒宝国际等个股实际融资不超过2亿港元。
多家公司A+H股上市,首日大涨背后三成“破发”
上市热潮涌动,外界眼中,港交所的“锣”敲不过来了。
贝壳财经记者据梳理发现,自去年9月以来,前往港股成功上市的A股公司已有10家,包括三花智控、海天味业、吉宏股份、恒瑞医药、宁德时代、钧达股份、赤峰黄金、顺丰控股、龙蟠科技、美的集团。而上一轮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热还是在2014和2015年。
从整个新股来看,目前港交所上市个股逾2600只,平均市值为273亿港元,年内上市的内地企业含金量大幅提高,平均市值超过600亿港元。
截至6月30日,20只新股最新市值超过100亿港元,其中,宁德时代市值最高,以1.27万亿港元的市值排名第12位;恒瑞医药紧随其后,以逾3700亿港元的市值位列第36位;海天味业在新股中位列第三,市值排名第53位。蜜雪集团、三花智控两家上市公司的市值也超过千亿港元。
在今年赴港上市的公司中,不少是折戟A股IPO后选择切换市场。6月26日在港股鸣锣的周六福,自2019年起先后3次在A股申请IPO,均未能成功上市。2024年6月,周六福选择转战港交所最终成功登陆港股。
此外,6月上市的香江电器、云知声,5月上市的派格生物医药均曾谋求A股上市。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作为中国最早一批AI创业公司,其于2020年11月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科创板“AI语音第一股”。然而,仅仅3个月后,公司撤回了IPO申请,随后转战港股上市。
从上市首日表现来看,今年冲击港股的公司整体呈现涨多跌少趋势。上半年,9家公司首日涨幅超40%,其中,涨幅最高的是创新药企映恩生物-B,涨幅达117%。药捷安康-B涨超79%位居第二,云知声涨超45%排在第三位。
这些个股也为打新者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益。映恩生物-B上市首日上演“暴涨神话”,不计手续费及佣金,以收盘价计,当天一手赚1.1万港元。
不过,也有三成个股上市首日出现“破发”,10只个股首日跌幅超过10%,海螺材料科技首日跌幅最大,接近50%。拉长时间来看,从上市后10个交易日来看,超过一半的个股出现下跌,13只个股跌幅超过10%。
冲击港股队伍仍在扩容,下半年机遇还是风险?
港股上市“后备队伍”还在扩容。
据港交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港交所受理的新申请企业达到117家。除了已经上市的新股之外,截至今年5月底,港交所已获上市委员会批准、待上市的企业有18家,另外还有138家处理中的企业,这也就意味着港股IPO市场还将持续火热。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认为,A股企业赴港上市源于两方面原因,从宏观层面来看,A股在“国九条”后提出投融资相适宜的发展方向,鼓励更多中长线资本入市,并适当调整IPO节奏,很多企业基于短线融资需求,选择赴港上市;从微观企业来讲,港股上市有利于企业引入外资股东,帮助其在海外宣传和发展,同时港股上市也便捷换汇,方便其在海外做出相应的投资和布局。所以越来越多的龙头上市公司在港股二次上市,以获得更大的国际化发展空间。
据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预测,2025年全年香港新股市场可从80只新股融资2000亿港元。除了年内或会录得25只A+H新股外,大部分上市项目将会来自科技、传媒和电信,以及消费业。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上市业务华北及华西区主管合伙人任绍文指出,“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司,包括来自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正积极利用香港融资平台,拓展全球资本、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出海’的战略。同时,随着‘科企专线’等政策新措施落地,将有更多生物科技及特专科技企业来港上市,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长动能。”
“我们对港股持谨慎乐观态度,港股突破前高需要新的催化剂。”东吴证券指出,首先,港股还处在震荡趋势中,流动性过于宽松给到市场炒主题的机会,但这种超宽松的流动性不会一直持续,最近港币已经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已下场操作,市场流动性会边际收紧。其次,部分海外机构或将继续回流美股。第三,市场即将进入数据验证期,将会更关注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面。
银河证券则认为,在全球权益市场中,港股绝对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水平、估值分位数处于历史中上水平,中长期配置价值仍然较高。展望后市,建议关注三大条线,一是科技板块依然具备较高投资机会。二是在国内促消费政策刺激下,消费行业业绩增速预期改善,当前估值水平相对较低的港股消费股有望上涨,重点关注医药行业和可选消费行业。三是在海内外不确定性因素的扰动下,高股息标的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较为稳定的回报。重点关注能源行业和金融行业。
【2025-06-30】
三花智控:公司未与浙富控股有业务合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6月30日讯,有投资者向三花智控提问, 尊敬的董秘,您好!请问贵公司是否与浙富控股有业务合作?谢谢?
」净卮鸨硎荆萘私猓ㄖ强匚从胝愀豢毓捎幸滴窈献鳌8行荒怨镜墓刈ⅲ
〉慊鹘虢灰姿俜交ザ教ú榭锤?
【2025-06-30】
三花智控:公司香港上市将有利于实现全球战略布局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6月30日讯,有投资者向三花智控提问, 能不能做下市值管理?港股发行上市价22.53港元,对于A股股份是不是不公平,投资A股的投资者损失哪个承担?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香港上市将有利于实现全球战略布局,能更好地助力国际业务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架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长远来看将增厚公司全体股东利益。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6-30】
一天16家企业递表!香港IPO募资创3年新高
【出处】券商中国【作者】杨庆婉
港股IPO狂飙。
近日,港交所同一天接收了16家内地企业的IPO递表申请,其中有5家已在A股上市,包括石头科技、用友网络等,股票融资热度持续火爆。
今年以来,香港股票市场融资额已超440亿美元,IPO融资额接近140亿美元,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排名第一(按交易所排名)。截至6月底,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额已经超过了2022年、2023年、2024年的全年融资规模。
一天16家企业递表
6月27日,16家企业在港交所递表,申请在港股主板上市,这16家企业全部来自内地,除了劲方医药-B、健康160、乐欣户外,其他13家都是第一次递表。
其中,16家递表企业中有5家已在A股上市,属于“A+H”上市申请,包括扫地机器人品牌石头科技、软件与智能服务提供商用友网络、智能手机ODM厂商龙旗科技、国产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埃斯顿、全球前十大Fabless半导体公司之一豪威集团。
从行业分布来看,16家递表企业中,有10家来自科技行业、4家来自医疗健康行业、1家食品行业、1家消费(户外)。
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剔除申请失效、撤回的企业,申请港交所上市的递表企业多达188家,还有11家已通过聆讯未上市。
而“A+H”热潮是今年港股IPO融资井喷的主要推动力,目前超过30家A股企业已递交了H股上市申请,还有超过20家A股企业宣布H股上市计划。
上半年港股IPO融资井喷
据港交所相关统计,2025年以来,香港股票市场融资额已超过440亿美元,其中40多家公司实现IPO上市,融资额接近140亿美元。按交易所排名,香港市场融资额今年以来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排名第一。
数据显示,今年港股市场股票融资额已经超过去年,大幅增长的不仅有IPO融资,还有再融资配售。
截至6月29日,上半年港股市场IPO上市企业共40家,融资规模约1047亿元;配售数量171家,融资金额1379亿元,均超过去年全年。
其中,IPO上市融资企业家数并未超过2024年,但由于宁德时代和恒瑞医药等大额融资项目,平均单个IPO融资规模较大,因此上半年港股IPO融资总额不仅超过了2024年全年,还超过2023年和2022年全年,创下融资额新高。
就单个项目募资规模来看,今年以来港股募资规模超过100亿港元的IPO项目就有5个,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募资规模20亿—100亿港元的IPO项目共有7个(包括已募资未上市的企业),包括三花智控、蜜雪集团、富卫集团、赤峰黄金、安井食品、南山铝业国际、古茗。
港交所董事总经理徐经纬表示,港股IPO今年比较活跃的主要是四大板块,分别为消费零售业、高科技、新能源以及医疗。香港市场的吸引力在于,上市公司可以接触各种类型的投资者,其中很多投资者来自美国、英国及欧洲其他地区。
【2025-06-30】
三花智控:6月27日获融资买入1.53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三花智控6月27日获融资买入1.53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5.41%,当前融资余额27.9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92%,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6-27153433226.00179523028.002790105322.002025-06-26306081163.00209586610.002816195124.002025-06-25300368319.00260005873.002719700571.002025-06-24171229756.00223975594.002679338125.002025-06-23229779119.00114804980.002732083963.00融券方面,三花智控6月27日融券偿还1.54万股,融券卖出3.27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85.1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0%,融券余额493.67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6-27851508.00401016.004936741.002025-06-26603372.00485832.004500032.002025-06-25879468.00911256.004444572.002025-06-24490870.001084540.004342863.002025-06-23781550.001332800.004706034.00综上,三花智控当前两融余额27.95亿元,较昨日下滑0.9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6-27三花智控-25653093.002795042063.002025-06-26三花智控96550013.002820695156.002025-06-25三花智控40464155.002724145143.002025-06-24三花智控-53109009.002683680988.002025-06-23三花智控114326327.00273678999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