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资源(002021)F10档案

中捷资源(002021)相关报道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中捷资源 相关报道

☆公司报道☆ ◇002021 中捷股份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04-27】
中捷股份(002021)一季度净利劲增三倍
    中捷股份(002021)今日发布的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9亿元,
同比增长75.0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2831.41亿元,同比增长317.74%;每股
收益0.06元。
    由于产品结构调整,主营业务毛利率提高,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将出现大幅增长
,中捷股份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将达到5800万元~6300万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3%~240%。
    中捷股份同时发布的年报显示,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35亿元,同比
增长120.2%;实现净利润5003.72万元,同比增长158.05%,成功扭亏为盈;每股收
益0.11元。
    中捷股份表示,由于下游行业回暖,工业缝纫机市场需求强劲。报告期内公司
积极开展生产、销售,使得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时与上工申贝、
德国DA公司进行缝纫机业务战略合作也加速了公司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张莹莹

【2011-03-12】
中捷股份(002021)1.2亿元募资转投两新项目
    中捷股份今日披露,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公司拟将变更1.2亿元募集资金用途
,投入直驱平缝机、绷缝机项目和直驱包缝机项目,达产后年净利分别为1531万元
和1549万元。
    中捷股份于2007年10月公开增发2800万股,募集资金净额4.26亿元,原计划投
入年产8200台特种机技改项目和年产1500台新型绣花机技改项目。然而,由于国际
金融危机及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公司2010年9月以来停止投入特种机项目;绣花
机项目计划总投资18187万元,已投入7751.44万元,投资进度为42.62%,未达到预
计收益。
    根据最新形势,中捷股份拟将1.2亿元募集资金改变用途,投资年产56000台高
速直驱电脑平缝机、绷缝机技改项目和年产30000台高速直驱电脑包缝机技改项目
。据介绍,平缝机、绷缝机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4990万元,第三年达产后,预计可
实现营业总收入18600万元,利润总额2041.5万元,按25%的所得税率计算,净利润
为1531.1万元,投资回收期(税后)4.5年;直驱包缝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第四
年达产后,预计可实现营业总收入12900万元,利润总额2065.9万元,按25%的所得
税率计算,净利润为1549.4万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 【作者】

【2011-03-12】
1.2亿募投资金变道 中捷股份(002021)谋"新机"
    备受关注的中捷股份(002021)募投项目终于有了新进展,公司拟变更1.2亿
元募集资金用途,实施"年产5.6万台高速直驱电脑平缝机、绷缝机技改项目"和"年
产3万台高速直驱电脑包缝机技改项目"。
    2007年10月,中捷股份通过公开增发募集资金4.49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年产8
200台特种工业缝纫机技术改造项目"和"年产1500台新型机光电一体电脑绣花机技
术改造项目"。其中,特种机项目计划总投资2.44亿元,绣花机项目计划总投资1.8
2亿元。
    然而,上述两项目在实施中遭遇变故。以特种机项目为例,2008年~2009年,
缝纫机行业受世界金融危机、宏观经济形势恶化等因素影响,遭遇了深度调整,行
业低迷,市场需求下滑。公司也因此放缓了对特种机项目的深入研发和大规模投入
。
    2010年以来,缝纫机行业呈现快速复苏迹象,公司在重启募集资金项目时,却
发现现有的特种机产品技术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此,公司决定停止对现有特种
机项目的投入。截至2010年12月末,该项目实际投入募集资金4997.25万元,投资
进度为20.47%。
    根据现行经济环境和项目实际状况,中捷股份对上述两项目剩余募集资金的投
向作出改变,变更后的新项目为"年产5.6万台高速直驱电脑平缝机、绷缝机技改项
目"和"年产3万台高速直驱电脑包缝机技改项目"。其中,前者计划总投资4990万元
,后者计划总投资7000万元。
    中捷股份称,提高缝纫机电路的功率因素,节省电能十分必要,新项目符合目
前提出的节能政策要求。经过几年的改进和发展,直驱产品已日趋成熟,除用于平
缝机外,也逐渐在绷缝机、包缝机等产品上被采用。因此,直驱化将是今后缝制设
备发展的必然方向。
    按照项目可行性分析,直驱平、绷缝项目第三年达产后,预计可实现营业总收
入1.86亿元,利润总额2041.5万元,净利润为1531.1万元,投资回收期(税后)4.
5年;直驱包缝项目第四年达产后,预计可实现营业总收入1.29亿元,利润总额206
5.9万元,净利润为1549.4万元,投资回收期(税后)5.7年。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0-09-07】
中捷股份(002021)募投项目渐行渐远
    计划赶不上变化。仅仅三年,中捷股份(002021)就决定将已经砸进去数千万
元的主要募投项目突然中止,而公司的另一募投项目也未达到预期目标,命运未卜
。更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在退出募投项目的同时,如今大股东也打起了退堂鼓,
开始大规模减持。
    募投项目不成器
    中捷股份此前发布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决定放弃此前已投入数千万元的
原定的主打募投项目,而与此同时,公司的另一募投项目也不尽如人意。
    据悉,2007年10月,中捷股份以16.03元/股的价格增发2800万股新股,募集资
金总额44884万元。根据增发说明,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特种机项目和绣花机项目
。
    中捷股份称,特种机项目原计划总投资24413万元,截至今年7月末已累计投入
4985.49万元,投资进度为20.42%。对于"退出"原因,中捷股份称,募集资金到账
后,受金融危机影响,特种机市场需求大减。金融危机过后,随着技术升级,原募
投项目已经不具优势且未达到盈利预期,公司决定停止继续该项目的投资。
    不只是主打募投项目被废,就连当初确定的绣花机项目,中捷股份也没有达到
预期目标。公司称,绣花机项目计划总投资18187万元,截至今年7月末已累计投入
4493.06万元,投资进度为24.70%,未达到预计收益。
    被指缺乏长远目光
    当初轰轰烈烈通过增发确定的两个募投项目,一个中途被废,另外一个也没有
达到预期目标,命运难卜。这对于公司管理层来说,多少有些尴尬。而更让管理层
难堪的是,公司还为这两个募投项目砸进去了将近1个亿的真金白银。
    根据公告计算,截至7月31日,中捷股份已经为特种机和绣花机项目投入了947
8.55万元。除了被中止的特种机项目外,对于绣花机项目未达到预期收益的原因,
以及今后该项目将何去何从,中捷股份方面并未给出具体解释和说明。
    "当初轰轰烈烈的项目,现在说不投就不投了,损失由谁担?管理层负有不可
推卸的责任!"投资者黄先生显然对于自己手中持有中捷股份多少感到有些无奈。
他告诉记者,对于增发募投项目,上市公司应该本着为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充分综
合多方面因素再做决定,而不是一时发热将不成熟的方案推上市,最后闹得两个募
投项目一个失败,另一个也难成大器,这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
    大股东已萌生退意
    相比两个募投项目而言,更让中捷股份雪上加霜的是,如今大股东似乎已经对
公司萌生出了退意。
    公司近日公告称,实际控制人蔡开坚于3月29日减持公司股份4149418股,占公
司股份总额的0.95%,成交均价为8.99元/股;8月31日,蔡开坚再次减持3150582股
,占公司股份总额的0.72%,成交均价为6.74元/股。而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蔡开坚
目前尚持有中捷公司股份468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10.71%,但实际上4680万股
已处于质押状态。这意味着,蔡开坚实际上已经将手中能够用于出售的中捷股份的
股票几乎减持将尽了。
    不过,在重重负面消息面前,稍让投资者感到安慰的是,中捷股份今年中报终
于实现了扭亏。根据中报,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
长107.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53万元,而去年同期该项数据则为亏损
1127万元。
【出处】北京商报【作者】况玉清

【2010-09-03】
回应收购上工生产线质疑 中捷股份(002021)称"物超所值"
    针对日前有媒体质疑中捷股份收购上工申贝GC5550生产线是否溢价过高的问题
,记者走访了中捷股份公司相关负责人及缝纫机行业协会人士。
    中捷股份方面表示,为了立足长远发展,谋求共进和双赢,以应对缝制机械行
业的深幅调整,确立在全球缝制机械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中捷股份和上工申贝通过
以资产为纽带建立互为参股合资经营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资源整合,盘活存量,
必将进一步改善两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由于双方有效资产的相互注入,避免了
重复建设和增量投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存量资产的巨大潜能,增强企业综合竞
争力,促进企业未来经营业绩的提升。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何烨则指出,两家企业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
角度,就双方宽领域、多层面的合作达成共识,决定携手共谋发展,实现合作双赢
,这是一个富有远见卓识的重要决策和创举,是我国缝制设备行业调整重组的一个
标志性事件,协会给予高度评价。
    关于中捷股份收购上工申贝GC5550生产线一事,中捷股份方面称,尽管该生产
线是上工申贝16年前引进的,但目前在国内仍很先进。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效,生
产节拍90秒,且单班在线人员只需6人,年加工能力可达15万台,而目前大多数国
内同样生产能力的生产线需要数十人;二是自动检测功能,发生故障可自动报警;
三是自动输料功能,能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四是加工精度高。该设备自1995年
投入使用以来,累计加工缝纫机机壳不超过30万台,上工申贝由于该生产线使用率
低和维修费用高,最近一年已停止生产加工。此外,上工所有维护设备人员均曾前
往日本受训,该设备目前使用状况十分好,比国内包括日本兄弟、重机等中外企业
现有生产线水平都高,仍为当今缝制机械行业最先进的机壳加工线之一。所以,22
00万元的收购价格远远物超所值。杰克、宝石、杜马等企业都曾在之前与上工商谈
,都愿出高价格购买此线,其价值得到行业企业的普遍认可。
    另从中捷股份了解到,为了尽快发挥该设备的效能,目前该设备已部分搬迁至
买卖双方确认的吴江地区。在设备买卖合同未履行完毕之前,该设备的所有权不变
。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赵旭

【2010-09-02】
中捷股份(002021)与上工申贝说辞矛盾 交易设备去向成谜
    本周二(8月31日),《每日经济新闻》独家报道了中捷股份(002021)准备
利用三年前的增发募集资金购买上工申贝(600843)16年前引进的"先进"生产线一
事,引起市场强烈反响。
    更为戏剧性的是,本周一(8月30日)下午记者在向中捷股份了解这条生产线
状况时意外获悉,尽管中捷股份上述购买资产的议案尚需股东大会同意才能生效,
但是上工申贝的这条生产线已经运到了中捷股份厂区。
    本周一记者在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中捷股份,证券事务代表姚米娜告诉记者,中
捷股份所在的台州市玉环县人力成本较低,GC5550生产线已经运到了公司厂区。
    这一表述立刻引起专业人士的质疑。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宋一欣律师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既然中捷股份在公告中已经声明,此次购买资产需要股东
大会审议批准才能生效,那么中捷股份这种操作在程序上就存在问题。合理的程序
是经过股东大会批准后,才将设备运过来,避免出现股东大会可能通不过、公司又
要将设备运回去的尴尬。
    记者还发现,据上工申贝30日公告称,受让方中屹机械需在合同签订后且在搬
运设备前,但不迟于8月31日支付首期设备款1200万元;9月30日前支付800万元;
余额则在12月31日前全部付清。另外,此次设备搬迁、运输、安装、调试、保险等
相关费用全部由中屹承担。万一中捷股份或上工申贝一方股东大会否决了这一买卖
生产线协议,那么中捷股份所付出的费用无疑将打水漂。
    有趣的是,当《每日经济新闻》昨日(9月1日)就该设备目前身在何处致电上
工申贝,却得到与中捷股份相矛盾的回复。
    上工申贝证券事务代表周勇强告诉记者,拟出售给中捷股份的GC5550机壳加工
流水线设备准确率很高,完全具备加工生产能力,不过目前尚未运到中捷股份。
    "由于这次准备出售的GC5550生产线设备规模较大,结构复杂,现正在拆解过
程中",周勇强表示,"设备目前并没有运到中捷那边,具体拆完后送到哪里,还需
双方股东大会通过后才能决定。"
    更让人感到蹊跷的是,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下午向姚米娜发送邮件,
再次询问设备是否已运送至公司时,得到的回复与周一的表述也不一致,其含糊地
表示,"目前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
    看来GC5550生产线设备目前到底安放在哪家公司的厂房,或许只有双方当事人
才清楚了。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王砚丹,杨可瞻

【2010-09-01】
百位股民维权终有果 中捷股份(002021)面临1830万赔偿
    今日,曾震惊A股市场的,股民因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违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而
提起民事赔偿的第一案基本落幕。经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调解,中捷股份(
002021)等被告方与绝大部分中小股民达成了和解意向。而上市公司面临的近1830
万无赔偿,也将由中捷集团一力承担。
    百位股民诉讼达成和解
    中捷股份今日公告称,截至8月27日,以公司、控股股东中捷控股集团、公司
实际控制人蔡开坚为被告的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以下简称中小股民诉
讼),经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调解,已达成和解意向128件(其中112件已收
到民事调解书,16件尚未收到),基本达成和解意向18件,尚未能达成和解意向4
件。
    公司表示,和各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意向的内容为:中捷股份、中捷控股于2010
年9月15日前向原告以现金形式支付赔偿金额;原告放弃对蔡开坚的诉讼请求。而
上述中小股民诉讼赔偿金额及相关诉讼费合计约1830万元,由控股股东中捷控股集
团全额承担,因此对上市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润无影响。
    违规行为重伤股民
    2008年4月22日,中捷股份突然公了一则"关于中捷集团违规占用资金导致中捷
股份可能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引发了市场的极大震动。公告称,
蔡开坚在未经任何审批程序的情况下,自2006年起多次直接或间接向中捷控股划拨
资金,月平均占用额资金额达到惊人的2亿元,使得公司股票交易面临可能被实行"
退市风险警示"。
    在2008年6月30日,证监会认定公司存在未按规定履行临时报告义务以及在多
份定期报告中虚假记载等问题,给予蔡开坚警告以及罚款等处分,认定蔡开坚为市
场禁入者,5年内不得从事证券业务或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
务。
    面对中捷股份等各方如此恶劣的违规行为,公司股价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
由于恰逢2008年大熊市,公司股价一度从事发时的4.6元一线一度跌至1.5元左右。
不少中小股民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从而踏上了维权之路,但是由于
具体损失金额难以预测,这一案件的审议过程十分的艰辛,直至近日才基本落幕。
    一位法律界人士表示,中小股民状告上市公司侵权一事其实并不少见,但是由
于双方力量的悬殊,作为弱势一方的中小股民往往无力承受长时间的诉讼带来的负
担。而从中捷股份这一案例来看,无论从参与诉讼人数以及获赔金额上,都属于是
比较圆满的结果。这位人士强调,之所以说比较圆满,一是由于小部分股民仍未能
达成和解意向,二是因为这些股民是在历经多年的维权后,最终还是无奈的选择了
放弃诉讼而换来公司的赔偿。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

【2010-09-01】
中捷股份(002021)实际控制人套现5854万
    中小股民索赔达1830万元
    中捷股份(002021)公告,公司于2010年8月31日收到实际控制人蔡开坚通知
,蔡开坚两次出售公司股份约1.67%,套现共计约5854万元。
    其中,蔡开坚于2010年3月29日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挂牌出售公司股份414.94
万股(占股份总额的0.95%),成交均价8.99元/股;8月31日,蔡开坚再次通过深
交所交易系统挂牌出售公司股份315.05万股(占股份总额的0.72%),成交均价为6
.74元/股。
    蔡开坚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截至2010年8月31日收盘,蔡开
坚尚持有公司股份4680万股,占股份总额的10.71%,其中4600万股处于质押状态。
蔡开坚承诺在未来连续六个月内通过交易系统出售的股份不高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
。
    公司同时公告中小股民诉讼进展情况,截至2010年8月27日,以公司、控股股
东中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蔡开坚为被告的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经浙
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调解,已达成和解意向128件(其中112件已收到民事调解
书,16件尚未收到),基本达成和解意向18件,尚未能达成和解意向4件。
    各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意向的内容为:中捷股份、中捷控股于2010年9月15日前
向原告以现金形式支付赔偿金额;原告放弃对蔡开坚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减半
,由中捷股份、中捷控股承担。
    上述中小股民诉讼赔偿金额及相关诉讼费合计约1,830万元。控股股东中捷控
股承诺全额承担上述赔偿金额及相关诉讼费用,因此上述诉讼赔偿案件对公司本期
及期后利润无影响。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王锦

【2010-09-01】
中捷股份(002021)中小股民诉讼案基本达成和解
    中捷股份今日公告,截至8月27日,以公司、控股股东中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蔡开坚为被告的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下称"中小股民诉讼"),经浙
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调解,已达成和解意向128件(其中112件已收到民事调解
书,16件尚未收到),基本达成和解意向18件,尚未能达成和解意向4件。
    公告介绍,各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意向的内容为:中捷股份、中捷控股于2010年
9月15日前向原告以现金形式支付赔偿金额;原告放弃对蔡开坚的诉讼请求;案件
受理费减半,由中捷股份、中捷控股承担。
    公司表示,上述中小股民诉讼赔偿金额及相关诉讼费合计约1830万元。控股股
东中捷控股集团承诺全额承担上述赔偿金额及相关诉讼费用,因此上述诉讼赔偿案
件对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润无影响。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郭成林

【2010-08-31】
中捷股份(002021)高溢价收购上工申贝16年前落后设备
    经过近半年时间,中捷股份与上工申贝的战略合作终于接近尾声。
    昨日(8月30日),中捷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通过议案,同意将三年
前增发项目--年产8200台特种工业缝纫机技术改造项目剩余募集资金1.3亿元,改
用于购买上工申贝拥有的部分工业缝纫机加工设备GC5550机壳加工流水线等三项投
资。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中捷股份此次高溢价买入的GC5550机壳加工流
水线并不像公司所称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实际上上工申贝早在1994年就已经买入
,目前该生产线在国内只属中档水平。
    三年前增发八成募资未使用
    2007年10月,中捷股份以16.03元/股公开增发2800万股,募集资金净额4.26亿
元,拟用于投资年产8200台特种机和年产1500台新型机光电一体电脑绣花机技术改
造项目。但到目前为止,这两个项目进展缓慢,均未达到预计收益。截至7月31日
,公司尚有3.53亿元增发募集资金本息存放在银行,占募集资金净额的82%。
    此次中捷股份利用与上工申贝合作之际,停止特种机项目,并将该项目剩余募
集资金1.94亿元中的1.3亿元,用在与上工申贝的合作。根据计划,中捷股份旗下
子公司中捷欧洲将以863.26万欧元的价格受让上工申贝的全资子公司上工欧洲所持
德国DA公司29%股权;另一家子公司中屹机械以2200万元的价格购买上工申贝工业
缝纫机加工设备GC5550机壳加工流水线。此外,中捷股份还将与上工申贝、德国DA
公司共同设立DA吴江公司,中捷股份以现金382.5万美元出资,持股比例51%。
    中捷股份表示,此次收购DA公司29%的股权,将提升公司在全球布局中的战略
地位,而购买上工申贝生产线将解决产能瓶颈。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仔细阅
读公告并查阅有关资料后发现,中捷股份此次与上工申贝合作是否划算,还需待时
间检验,不过最蹊跷的是,公司此次花2200万元买入的GC5550机壳加工流水线并不
像公司宣称的那样,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实际上上工申贝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
经买入。
    购入16年前设备公司称"先进"
    据公告显示,上工申贝早于1994年就用IPO募资1.73亿元从日本重机购入该设
备--GC5550机壳加工流水线。其由车头、底板、拼装共32台设备组成,年产能为15
万机壳。但上工申贝因该生产线开机生产和维修费用过高,最近一年已停止生产加
工。截至2010年3月31日,GC5550机壳加工流水线及配套设备账面原值为1.73亿元
,净值为1020万元,评估价值为1985.55万元。这意味着,该设备评估值较净值高
出近966万元。为何一套有16年历史的设备还能溢价这么多?而中捷股份收购价格2
200万元比评估价格还要高出10%。
    中捷股份认为,该流水线为直线型刚性流水线,适合标准型的高速平缝机类产
品的机壳加工,加工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业处于优势地位。公司购买后可解决产能
瓶颈。
    昨日午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中捷股份证券事务代表姚米娜。她向记
者解释称,公司高管已考察过上工申贝,且对对方设备很了解。高管也认为GC5550
这条机壳生产线代表目前国内最先进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设备购于1994年
,但一直都得到了较好的维修和保养。公司不可能随便动用募集资金进行投资。
    "评估主要是根据综合因素进行的",姚米娜表示,"这里面要考虑到实用性、
成新度等问题。一方面,因该设备账面价值一直在折旧,导致账面价值较低。但其
自1995年投入使用至今,仅生产缝纫机机壳约50万台,因此评估时成新率较高,故
最后会产生相应溢价。"
    但业内人士对中捷股份溢价购买的上工申贝旧设备并不看好。
    为搞清楚该设备真实情况,《每日经济新闻》昨日特意致电中国缝制机械协会
,其业务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指出,事实上很早之前就有GC5550设备,现在
已经过时。不过中捷股份所购流水线因由多台设备组成,不仅可生产GC5550也可生
产其他设备,因此目前仍具备一定加工能力,属于国内中档水平。
    DA公司业绩"上蹿下跳"
    除此之外,中捷股份此次变更募集资金收购的DA公司也颇为"神秘"。
    公告显示,截至6月30日,DA公司股本总数为820万股,已在德国交易所上市。
上工申贝的全资子公司上工欧洲持有其94.7%的股权;其余流通股东持有5.3%的股
权。
    2009年,DA公司出现巨额亏损。中捷股份披露,去年DA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77
万欧元,折合人民币8.01亿元(按照2009年12月31日外汇牌价1欧元=9.8元人民币
估算);净亏损则高达2117万欧元。今年一季度,DA公司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
8万欧元,折合人民币43.96万元(按照3月31日人民币中间价1欧元=9.1588元人民
币估算)。不过,中捷股份在公告中并未披露DA公司的中期业绩,而记者在查阅上
工申贝半年报后惊奇地发现,DA公司今年二季度业绩出现大增。1~6月,DA公司实
现净利润797.32万元,这意味着二季度,DA公司净利润达到753.36万元,季度环比
增长达16倍。
    尽管DA公司业绩突然出现高速增长,但中捷股份仿佛并不知情。在公告中,中
捷股份还表示,"DA公司2009年度亏损2.12亿元,若DA公司无法扭亏,2010年持续
亏损,中捷股份受让29%股权后将因该项投资降低公司利润。"
    而姚米娜昨日对记者表示,公司披露投资DA公司公告只需要一季度数据,在记
者打电话之时她还不知道DA公司半年报情况。"你可以看看上工申贝的半年报,里
面应该有披露。"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王砚丹,杨可瞻

【2010-08-30】
中捷股份(002021)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向
    中捷股份(002021)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变更募集资金投向暨对外投
资、购买资产的议案》,同意使用年产8200台特种工业缝纫机技术改造项目剩余募
集资金1.3亿元新投资三大项目。
    根据计划,中捷股份决定对中捷欧洲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投资863.26万欧元,用
于受让上工(欧洲)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所持德国杜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29%股权
。中捷股份还将对中屹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2200万元,用于购买上工申
贝(600843)工业缝纫机加工设备GC5550机壳加工流水线。此外,中捷股份还决定
以现金382.5万美元出资,与上工申贝、德国杜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共同设立杜
克普爱华制造(吴江)有限公司,其中中捷股份持股51%。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张珈

【2010-08-28】
中捷股份(002021)虚假陈述系列案达成调解协议
    8月26日,经杭州市中院调解,中捷股份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赔偿纠纷150件系列
案件中的127件案件,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因中捷股份控股股东中捷控股、实际控制人蔡开坚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而未
履行相应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2008年7月1日,证监会认定中捷股份存在未按
规定履行临时报告义务、虚假记载等违法行为,对中捷股份给予警告,并处30万元
罚款等处罚。
    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间,蒋某等150名原告陆续向杭州中院提起诉讼,称因
中捷股份上述虚假陈述行为导致原告在交易过程中受误导而遭受损失,故请求判令
中捷股份、中捷控股、蔡开坚赔偿损失并承担诉讼费用。
    据悉,该系列案件原告人数众多、散布于全国各地,案件总标的达2500余万元
。杭州中院通过与原、被告各方当事人反复沟通,做了大量的庭前调解工作,促使
各方当事人同意以协商方式解决纠纷。
    8月26日,127件案件的各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协议:中捷股份、中捷控股于2010
年9月15日前在原告诉讼请求的基础上按71%的比例以现金形式向原告分别支付赔偿
金额,原告放弃对蔡开坚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由被告承担。
    据悉,剩余尚未结案的23件案件中,19件已达成调解意向,近日可签调解协议
,4件经当事人协商择日调处。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吴正懿

【2010-05-20】
中捷股份(002021)民事赔偿案诉讼时效即将到期
    至2010年7月1日,投资者诉中捷股份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的诉讼时效将到期。
截至目前,十数起相关案件已由浙江杭州中院受理。诉讼时效到期后,法院将开庭
审理。
    早在2008年7月1日,中捷股份公告称,其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
。中国证监会查明,中捷股份存在以下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一、未按规定履行临时
报告义务,二、2006年中期报告、2006年年度报告、2007年中期报告虚假记载。因
此,依据《证券法》第193条,中国证监会决定:一、对中捷股份给予警告,并处
以30万元的罚款;二、对中捷股份原公司董事长蔡开坚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的
罚款;三、对中捷股份原公司董事、财务总监唐为斌给予警告,并处以5万元的罚
款。同日,中捷股份还公告,中捷股份股东、原公司董事长蔡开坚收到中国证监会
《市场禁入决定书》。
    此前的2008年4月22日,中捷股份发布《关于中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违规占用
资金导致中捷股份可能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内称,4月16日,公
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蔡开坚向有关部门汇报了中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占用公司资
金的违规事实,称其在未经任何审批程序及公司董事会不知情的情况下,自2006年
起指示相关人员多次直接或间接向中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划拨资金,相应资金月平
均占用额约2亿元。4月18日,公司接到浙江证监局立案调查通知书。
    2008年4月30日,中捷股份发布《关于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称截至200
8年4月21日,大股东中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已经直接或间接归还所占用公司的全部
款项,故未计提坏账准备,因此对上年度的经营成果无影响。5月16日,中捷股份
发布《致歉公告》,称因被查出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而
未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中捷股份、中捷控股集
团有限公司、蔡开坚、唐为斌等人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对独立董事及有关高管给
予通报批评的处分。5月27日,公司公告称,蔡开坚等公司及独立董事余明阳、姚
海峰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6月17日,中捷股份发布《关于收到中国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中捷股份的上述行为已经构成虚假陈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与最
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
定》,凡是权益受到损害的中捷股份投资者都可以委托律师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该案也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违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民事赔偿第一案。
    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宋一欣律师、张瑜律师曾于当年向广大权益受损的中
捷股份投资者公开征集诉讼委托,接受其委托并代理提起对中捷股份、中捷控股集
团有限公司、蔡开坚等的证券民事赔偿诉讼。
    该案的虚假陈述实施日为2006年8月23日中捷股份《2006年中报》公布日至200
7年8月31日中捷股份《2007年中报》公布日之间,虚假陈述揭露日为2008年4月22
日,即中捷股份发布《关于中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违规占用资金导致中捷股份可能
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之日。符合起诉条件的中捷股份投资者必须符
合下列交易条件:2008年4月22日前买入该股票并持有且存在损失的。诉讼时效自
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两年,即至2010年7月1日止。
    中捷股份投资者应向律师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深圳证券交易所股东卡复印件、
买卖中捷股份股票的对账单原件(经证券公司营业部盖章)、联系电话手机及地址
邮编。(一心)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0-04-14】
中捷股份(002021)预计2010年一季度净利润600万至1100万元
     中捷股份公告称,2010年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
润600万至1100万元。由于2009年同期公司亏损247.49万元,因此已顺利扭亏为盈
。公告称,国内缝纫机市场需求快速上升,使公司2010年第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较
上年大幅增加;同时,公司控股的中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2010年第一季度实现经纪
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也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3-26】
中捷股份(002021)与上工申贝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上工申贝昨日与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就双方互为参股合资经营的战略合作
关系签署了《关于缝纫机业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
    双方合作的方式是上工申贝以其持有的上海上工蝴蝶缝纫机有限公司约40%股
权及相关生产设备等资产经评估后作价向中捷股份的全资子公司中屹机械工业有限
公司增资。增资完成后,上工申贝将成为中屹公司的参股股东,中屹公司将成为上
工蝴蝶公司的参股股东,中屹公司的菀坪工厂也将成为合作双方的重要生产基地之
一。同时,中捷股份以现金方式受让上工申贝的境外全资子公司上工欧洲所持DA公
司的43%股权。交易完成后,中捷股份将成为DA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上工申贝今日发布的2009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6.31亿元,同比减少27.02
%;营业利润亏损3.2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3341万元,而2008年同期为亏
损3226万元。全年公司产品出口创汇8716万美元,同比下降9.84%(不含境外企业
)。营业收入减少的原因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缝制设备制造行业遭受严
重冲击,去年缝制设备内销和出口的低迷局势仍在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
损2.8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为5344万元,同比下降。公司资产减值损失7264万元,
同比增加1674.06%,主要系本期计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所致;营
业外收入为3.38亿元,同比增加774.27%,主要系同比增加地块处置收益及债务重
组收益所致。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09-12-19】
中捷股份(002021)大股东大宗减持"解渴"
    中捷股份今天公告,公司控股股东蔡开坚12月17日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出
售公司股份100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2.29%,成交均价为7.37元/股。
    本次减持后,蔡开坚仍直接持有公司股份631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14.45%
,其与中捷控股集团合计持有公司34.33%股,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据悉,此次减持
是为缓解中捷控股集团资金紧张的局面。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彭飞

【2009-12-13】
中捷股份(002021)股东所持公司股份质押及解押
    一、2009年12月11日,中捷股份接到公司控股股东中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通
知,该股东已于2009年12月9日将其质押给浙江科永化工有限公司的公司股份86,88
7,620股解除质押。为获得贷款,中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又于12月10日将86,887,60
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89%)股份质押给江西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质押的
期限为2009年12月10日始至质权人申请解除质押登记为止。截至2009年12月11日,
中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累计股份质押86,887,6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89%。
    二、2009年12月11日,公司接到股东蔡开坚的通知,该股东已于2009年12月10
日将其质押给江西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股份30,000,000股解除质押。截至
2009年12月11日,蔡开坚尚存在股份质押累计33,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56
%。
【出处】【作者】

【2009-12-08】
中捷股份(002021)公司股东所持公司股份质押
    (002021)中捷股份:公司股东所持公司股份质押
    2009年12月8日,中捷股份接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蔡开坚(截止2009年12月8日,
直接持有公司73,102,015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6.74%)的通知,为使中捷控
股集团有限公司获得贷款,蔡开坚将其持有的公司的部分股份质押给江西国际信托
股份有限公司。本次股份质押共计30,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87%,累计股
份质押共计63,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42%。蔡开坚已于2009年12月7日办
理完成股份质押登记手续,股份质押的期限为2009年12月7日始至质权人申请解除
质押登记为止。
【出处】【作者】

【2009-12-07】
中捷股份(002021)控股股东蔡开坚将继续减持
    中捷股份今日公告称,为缓解中捷控股集团资金紧张的状态,控股股东蔡开坚
拟自2009年12月9日起减持公司股票,并预计未来六个月内继续减持将达到或超过
中捷股份总股本的5%,即2183.90万股。
    截至目前,蔡开坚持有中捷股份7310.20万股流通股,占总股本的16.74%,其
与中捷控股集团合计可控制36.62%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此前中捷股份曾披露,今年6月和8月蔡开坚合计减持5209463股。其中,截至2
009年6月9日收盘,蔡开坚通过深交所挂牌交易出售2365690股,平均价格9.09元/
股;截至2009年8月26日收盘,蔡开坚再次通过深交所挂牌交易出售2843773股,平
均价格5.77元/股。
    不过,由于蔡开坚持股比例较大,再度减持将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变更。公司20
08年年报显示,蔡开坚持有中捷控股集团30.25%的股权,其女蔡冰持有中捷控股集
团69.75%的股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12-06】
中捷股份(002021)控股股东拟减持股份的提示
    (002021)中捷股份:控股股东拟减持股份的提示
    2009年6月9日-8月26日,中捷股份控股股东蔡开坚先生通过二级市场出售股份
合计5,209,463股。
    为缓解中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紧张的状态,控股股东蔡开坚先生拟自2009
年12月9日起减持公司股票,并预计未来六个月内继续减持中捷股份股票将达到或
超过中捷股份总股本的5%(即21,839,040股)。
    蔡开坚先生在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期间曾做出承诺:至2010年9月7日,若其通过
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挂牌出售股票,出售价格不能低于每股人民币12.99元
(2005、2006、2007、2008年度利润分配及公积金转增股本后,该承诺出售价格调
整为每股人民币4.43元)。
【出处】【作者】

【2009-08-27】
中捷股份(002021)澄清重组传闻
    本报讯8月21日-26日的三个交易日内,中捷股份(002021)股价累计涨幅22%
左右,交易活跃。近日,部分媒体中出现了有关“某某基金抢仓中捷股份”、 “
神秘股东黯然撤退”等多篇报道,指出公司股价表现蹊跷,并提及某某基金以压注
重组股闻名,推测其增仓背后的隐情。针对上述报道,公司进行了认真自查现郑重
声明并澄清,截至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没有重大资产重组、重大资产收购等
计划,也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其他重大信息。(范 彪)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8-26】
中捷股份(002021)再续涨停 神秘股东"黯然"撤退
    中捷股份演绎的戏剧性一次又一次超过市场的想象。
    上周五及昨日,本报刊出两篇独家新闻,追踪报道了华夏基金及其余5位神秘
股东重仓买入中捷股份事件。上周五,中捷股份强势涨停,换手率达到12.7%,抄
底游资慕名而来,而华夏基金却于当天火速撤退。昨日,中捷股份继续涨停,换手
率放大至16.2%,成交回报显示两位神秘股东以及抄底游资全线撤退。
    中捷股份昨日开盘一分钟即下跌5%,后被大额买单拉起,尾盘更是封上涨停。
公司股票全天成交6435万股,成交金额达3.5亿,振幅超过15%。晚间,深交所公布
交易信息,卖出金额前5个席位分别是:国泰君安深圳益田路营业部、东方证券深
圳金田路营业部、东方证券杭州龙井路营业部、中信建投宜昌解放路营业部和安信
证券南昌胜利路营业部。
    仔细对比成交回报此前的数据,记者惊讶地发现,五家营业部中前两位是8月7
日与华夏系基金一同买入中捷股份的神秘股东,后三位则是21日慕华夏之名而来的
抄底游资。
    8月7日,国泰君安深圳益田路营业部净买入1064万元,25日净卖出1632万元,
以25日涨停价折算合计售股278万股,与中捷股份第六大股东白林英(截至8月18日
)持有的287万股较为接近。
    同在8月7日,东方证券深圳金田路营业部净买入1023万元,25日净卖出1124万
元,以25日涨停价折算合计售股194万,与中捷股份第七大股东张茶妹(截至8月18
日)持有的208万股较为接近。
    8月21日,东方证券杭州龙井路营业部净买入1034万元、中信建投宜昌解放路
营业部净买入576万元、安信证券南昌胜利路营业部净买入456万元,至25日上述三
家分别净卖出1045万元、534万元与466万元,交易数据亦相当匹配。
    另一方面,中捷股份昨日的股价表现也显得非常蹊跷。按成交回报的数据,卖
出前五家营业部合计套现超过4800万元,而买入前五家营业部合计买入仅为883万
元。在前五位买卖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中捷股份竟能以涨停报收,是什么力量
解救了神秘股东以及抄底游资?
    此外,8月25日,中捷股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基本面没
有任何改变,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依旧。而且在他看来,整个行业的出口形势今年
并没有明显好转。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8-26】
中捷股份(002021)限售股份持有人出售股份情况
    (002021)中捷股份:限售股份持有人出售股份情况
    2009年8月26日,中捷股份接到股东蔡开坚先生通知:
    1、截止到2009年6月9日收盘,蔡开坚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公司
股份2,365,690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0.95%,平均价格9.09元/股;
    2、截止到2009年8月26日收盘,蔡开坚再次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
公司股份2,843,773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0.63%,平均价格5.77元/股。
    截止8月26日收盘,蔡开坚尚持有公司股份73,102,015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1
6.31%。
【出处】【作者】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中捷资源(002021)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