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629 钒钛股份 更新日期:2025-04-10◇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钒产品、钛白粉、钛渣的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钛产品 | 689296.46| 43843.53| 6.36| 52.18|
|钒产品 | 417831.74| 43443.13| 10.40| 31.63|
|电 | 155075.57| 7713.50| 4.97| 11.74|
|其他 | 37147.51| --| -| 2.81|
|钢材及钢材制品 | 21532.81| --| -| 1.63|
├────────────┼─────┼─────┼───┼──────┤
|钒产品 | 417831.74| 43443.13| 10.40| 31.63|
|钛白粉 | 351688.96| 14966.78| 4.26| 26.63|
|钛精矿 | 262670.73| --| -| 19.89|
|电 | 155075.57| 7713.50| 4.97| 11.74|
|钛渣 | 73828.54| --| -| 5.59|
|其他 | 38255.74| --| -| 2.90|
|钢材及钢材制品 | 21532.81| --| -| 1.63|
├────────────┼─────┼─────┼───┼──────┤
|境外(含港澳台地区) | 206278.80| 9122.42| 4.42| 10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钛 | 367150.00| 26016.43| 7.09| 51.30|
|钒 | 214172.99| 20112.14| 9.39| 29.92|
|电 | 102999.33| 2437.34| 2.37| 14.39|
|其他业务 | 19762.91| --| -| 2.76|
|钢材及钢材制品 | 11672.90| --| -| 1.63|
├────────────┼─────┼─────┼───┼──────┤
|钒产品 | 214172.99| 20112.14| 9.39| 29.92|
|钛白粉 | 187292.96| 13014.14| 6.95| 26.17|
|钛精矿 | 139911.45| 7369.52| 5.27| 19.55|
|电 | 102999.33| 2437.34| 2.37| 14.39|
|钛渣 | 39456.92| --| -| 5.51|
|其他 | 20251.58| --| -| 2.83|
|钢材及钢材制品 | 11672.90| --| -| 1.63|
├────────────┼─────┼─────┼───┼──────┤
|境外(含港澳台地区) | 104544.52| 6004.50| 5.74| 100.00|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钛产品 | 657006.19| 51869.80| 7.89| 45.69|
|钒产品 | 523284.29| 143624.73| 27.45| 36.39|
|电 | 190528.51| 6752.29| 3.54| 13.25|
|其他 | 43970.33| 5074.97| 11.54| 3.06|
|钢材及钢材制品 | 23224.49| -179.75| -0.77| 1.62|
├────────────┼─────┼─────┼───┼──────┤
|钒产品 | 523284.29| 143624.73| 27.45| 36.39|
|钛白粉 | 342972.03| 36167.02| 10.55| 23.85|
|钛精矿 | 230936.28| --| -| 16.06|
|电 | 190528.51| 6752.29| 3.54| 13.25|
|钛渣 | 81761.75| 689.30| 0.84| 5.69|
|其他 | 45306.46| --| -| 3.15|
|钢材及钢材制品 | 23224.49| -179.75| -0.77| 1.62|
├────────────┼─────┼─────┼───┼──────┤
|境外(含港澳台地区) | 211175.10| 21899.42| 10.37| 100.00|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钛 | 341647.66| 17767.86| 5.20| 44.79|
|钒 | 284363.25| 90463.59| 31.81| 37.28|
|电 | 99961.34| 622.81| 0.62| 13.11|
|其他业务 | 24447.96| 1396.61| 5.71| 3.21|
|钢材及钢材制品 | 12299.10| 46.13| 0.38| 1.61|
├────────────┼─────┼─────┼───┼──────┤
|钒产品 | 284363.25| 90463.59| 31.81| 37.28|
|钛白粉 | 176150.90| 17037.33| 9.67| 23.10|
|钛精矿 | 118838.67| --| -| 15.58|
|电 | 99961.34| 622.81| 0.62| 13.11|
|钛渣 | 45831.46| --| -| 6.01|
|其他 | 25274.59| --| -| 3.31|
|钢材及钢材制品 | 12299.10| 46.13| 0.38| 1.61|
├────────────┼─────┼─────┼───┼──────┤
|境外(含港澳台地区) | 112390.08| 14713.92| 13.09| 100.00|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钒行业
1.行业整体情况
2024年我国钒行业整体延续供大于求的态势,供需结构均发生了一定变化。据国家
钒钛产业联盟统计,2024年国内钒产量约16.5万吨(以V2O5计,下同),较2023年
增长约1.9%,其中钒渣提钒增长约4.1%,而包括石煤及二次资源提钒产量减少约13
.4%。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24年国内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1.7%,尤其是螺纹钢产量
同比下降13.6%,造成钒在钢中的消耗减量,但 2024年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装机量大
幅提升,对应钒的实际需求也大幅上升。总体上,2024年全年国内钒需求总量增长
约4.2%。另外,2024年钒的出口也整体呈增长趋势。
2.行业发展趋势
上游主要钒渣提钒企业钒产量出现增量,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在下游应用领域
,参照冶金规划研究院对2025年各下游对钢材需求预测结果,机械、能源、造船用
钢增加,而包括螺纹钢筋在内的建筑用钢需求减量 3.2%,对钒氮合金需求存在减
量的可能性;但国家将普通热轧螺纹钢筋标准GB1499.2在2024年 9月25日由推荐性
标准转变为强制性标准,市场监督部门将加强对螺纹钢质量监督工作力度,有望对
钒氮合金需求量形成支撑。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
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要求不得将
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预计将对长寿命、
安全性更高、全寿命周期成本更具竞争优势的全钒液流储能技术在独立储能和用户
侧储能领域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公司积极拓展钒在储能领域的应用,继2023年、
2024年与战略合作伙伴大连融科顺利完成合作计划后,2025年与大连融科再次签订
年度储能用钒原料供应框架协议,供应量上升至20,000吨。
(二)钛行业
1. 行业整体情况
钛白粉是重要的无机化工颜料,在涂料、油墨、造纸、塑料等工业中有重要用途。
2024年国内钛白粉产线升级及新建产能的投产,产能规模继续扩大,行业集中度持
续提升。2024年国内钛白粉产量约 476.6万吨,同比增长14.6%,产量再创历史新
高,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信息来源:钛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但由于
主要原料钛精矿和硫酸价格高位运行,钛白粉企业毛利率普遍下降,全行业平均产
能利用率仅 80.64%,较往年进一步下滑(信息来源:钛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需求方面,报告期内房地产行业景气不足,房屋施工面积和房屋竣工面积同比
分别下降12.7%和27.7%(信息来源:国家统计局);2024年中国涂料行业总产量较
上年同期同比降低 1.60%(信息来源: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塑料领域对钛白粉需
求有所增加,国内市场总体上仍延续了供大于求的格局。据海关数据统计分析,20
24年钛白粉出口数量达到190万吨,同比增长15.8%,但2024年7月欧盟委员会对原
产于中国的二氧化钛作出了反倾销初裁,10月巴西外贸委员会管理执行委员会决定
对原产于中国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征收不超过6个月的临时反倾销税,印度、沙特
也相继提出了反倾销调查,这为我国钛白粉后续出口增加了不确定性。
钛精矿由于钛白粉及海绵钛产量增加带来需求增量,产量及进口量均有所增加,国
内供应延续偏紧态势,价格延续高位运行。根据中国铁合金在线网站数据统计,20
24年国内钛精矿总产量709万吨,同比增长8.1%;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进口
钛精矿505万吨,同比增加18.2%。
2.行业发展趋势
供应端钛原料行业集中度高,全球范围内产能释放增量有限,而下游钛白粉及海绵
钛产能继续扩张及释放,对钛精矿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在国内钛白粉需求尚未出现
明显改善、海外厂家又相继诉求当地政府对华钛白粉发起反倾销的情况下,进一步
加大了钛白粉行业的市场竞争压力。但国外暂无新增产能,东南亚等新兴发展中国
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需要依靠中国供应来弥补需求
缺口,从长期看,中国钛白粉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仍蕴含较大的国际市场发展空
间。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和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钒、钛和电,其中钒、钛是公司战略重点发展业务,
主要是钒产品、钛白粉、钛渣的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主要产品包括
氧化钒、钒铁、钒氮合金、钒铝合金、钒电解液、钛白粉、钛渣等。公司是国内主
要的产钒企业,同时是国内主要的钛原料供应商,国内重要的钛渣、硫酸法和氯化
法钛白粉生产企业。
(二)产品用途
1.钒产品
钒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主要用于钢铁工业、储能领域。含钒钢具有强度高、韧
性大、耐磨性好等优良特性,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造船、铁路、桥梁、电
子技术等行业。钒可用于生产可充电氢蓄电池或钒氧化还原蓄电池,全钒液流电池
具有长寿命、高安全性、长时储能等优势,是新型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钒还可以
作为催化剂和着色剂应用于化工行业。目前公司钒产品主要销售到钢铁,钒储能,
钛合金,催化剂,玻璃等领域。
2.钛产品
钛白粉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具有良好的遮盖力和着色力,广泛应用于涂料
、塑料、造纸、油墨等众多领域。目前公司钛白粉主要销售到涂料,塑料,油墨,
造纸等领域。目前公司钛渣主要用于生产钛白粉和海绵钛。
(三)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劣势
作为国家级资源类开发试验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内的核心企业,公司
坚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多金属共生的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
道路,是世界主要的钒制品供应商,中国主要的钛原料供应商,中国重要的钛渣生
产企业,中国重要的硫酸法、氯化法钛白粉生产企业。
1.钒产品
公司通过稳定钒渣资源,同时积极采购外部片钒资源加工合金,钒产品规模继续保
持全球前列。拥有钒铁、钒氮合金、钒铝合金、高纯氧化钒、钒电解液等拳头产品
,其中钒铁、钒氮合金获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此外,
公司海内外销售渠道布局合理,国内销售对象主要为长期直供或战略客户,国外出
口亚洲、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战略用户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市场竞争
力强。
2.钛白产品
公司是国内主要的钛白粉供应企业,硫酸法钛白粉产能 22万吨/年,形成了通用产
品与专用产品相结合的产品体系;氯化法钛白粉拥有基于攀西钛资源制备高品质钛
白的全流程工艺及装备技术,随着2024年6万吨/年熔盐氯化法钛白粉项目建成,公
司氯化法钛白粉产能达到7.5万吨/年,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公司控股子公司生
产的主要钛白产品中塑料专用R-248、R-249、R-5568、CR-340产品,造纸专用R-55
67产品,通用型R-298、R-5569、CR-350产品等在中国钛白粉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
,在涂料、塑料、造纸、油墨行业中得到用户广泛认可。
3.钛渣及钛精矿
公司是国内主要钛原料供应企业,公司钛渣产品和经营的钛精矿产品在产品质量和
经营规模方面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钛精矿经营量185万吨(含自
用),居国内前列。随着公司6万吨/年熔盐氯化法钛白项目、攀钢集团高端钛及钛
合金用海绵钛扩能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对钛渣需求有所增加,公司将进一步提升钛
渣产量以满足自身及市场需求。
公司主要原料钛精矿由公司控股股东攀钢集团提供,攀钢集团拥有攀西四大矿区中
的攀枝花、白马两大矿区,钒钛资源充足,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四)业绩驱动
公司依托自身拥有的技术,采用“资源依托+工厂生产+产品直销(代理)”方式从
事各类钒、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公司对控股股东生产的钛精矿按市场化原则买断自用和对外销售。
公司的业绩主要来源是通过生产产品出售来获取增值价值。2024年年业绩驱动要素
是生产规模扩大、品种结构优化与生产成本控制,以及稳定销售渠道缓解了销售压
力。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行业地位突出。公司旗下有四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目前国家批准设立的唯
一一个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龙头企业,公
司利用自身的资源、技术优势,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将有力助推攀西钒钛产业发展
。作为国际钒技术委员会重要成员,公司可与世界各主要钒生产企业进行交流,了
解钒产品市场和应用技术的最新动态,掌握全球钒产业发展和变化。同时,依托国
际钒技术委员会,可长期支撑关键矿物钒的技术创新,拓展钒的应用领域,以推动
钒的需求,并在全球舞台上倡导支撑钒的政策,共同推动钒产业创新可持续发展及
全球市场增长。
(二)研发优势。公司拥有两个省级技术创新平台及一个创新团队,即:四川省企
业技术中心、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重庆市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在钒钛制品研
发方面历史悠久,氧化钒、钒铝合金、钛原料等产品的生产与技术研发一直保持优
势。公司技术雄厚,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重大关键
技术研发任务,在钒钛领域产业化技术及钒钛磁铁矿综合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重大
突破,获得多项省级以上科技成果。
(三)技术优势。公司依靠自主创新探索出难利用、低品位、多金属共生的攀西钒
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道路,形成了钒氮合金等钒制品制备、多牌号钛白粉生产、多品
种钛渣冶炼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特别是在钒氮合金、高钒
铁生产、大型电炉冶炼钛渣、钛白粉新产品开发及应用性能研究、高炉渣提钛等方
面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高钒铁市场占有率保持国内第一。
(四)品牌凸显。钒产品品种齐全、品质优良,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
市场影响力。公司控股子公司生产的主要钛白产品中塑料专用 R-248、R-249、R-5
568、CR-340产品;造纸专用 R-5567产品;通用型 R-298、R-5569、CR-350等产品
在中国钛白粉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产品在涂料、塑料、造纸、油墨行业中得到用
户广泛认可;钛渣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
(五)原料稳定。公司主要原料钛精矿和粗钒渣由公司控股股东攀钢集团提供,攀
钢集团占据了攀西四大矿区中的攀枝花、白马两大矿区,确保了公司生产原料来源
稳定。
(六)积淀深厚。公司长期从事钒钛产品生产研发,形成了独有的产品文化、生产
文化和历史文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生产、技术人才队伍,在钒的深加工和钛白
生产研发方面经验丰富。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一)生产方面
报告期内,全面落实打造鞍钢集团“第三极”排头兵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建世界
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形势,全面推进销产研财高效协同,
坚持结构优化、效益优先,均衡稳定做好生产组织。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完成钒制
品(以V2O5计)5.34万吨,同比增长 7.27%;钛白粉25.29万吨(其中氯化钛白粉2.
69万吨),同比增长0.76%;钛渣18.18万吨,同比下降5.99%。
(二)经营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0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1.71亿元,同比下降
8.15%;营业成本 122.0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02亿元,同比下降 0.83%;营
业毛利 10.0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0.69亿元,同比下降51.62%,主要是钒产品
价格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5亿元,较上年减少7.72亿元,同比下
降73.03%,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钒产品价格下降。
(三)经营环境与经营对策
1.经营环境
钒产业方面,在2023年我国钒行业供给出现较大幅度增加情况下,2024年同比继续
有所上升,而报告期钒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钢铁行业对钒的需求继续有所减少,钒
产品价格延续了下滑态势。2024年平均价格同比下滑24.51%(中国铁合金在线)。
钛白粉方面,2024年产量创历史新高,主要原料钛精矿和硫酸价格高位运行,钛白
粉企业毛利率普遍下降。2024年钛白粉市场价格整体呈现先涨后跌走势,其中年初
因厂家库存低位,在 1-2月份价格连续上涨,3-4月份平稳运行,5月中旬开始价格
持续下行至年末。
钛原料方面,受钛白粉和海绵钛产量同比增加的带动,报告期内市场对钛精矿的需
求增加,钛精矿价格保持高位。
2.经营对策
报告期内,钒产品综合考虑品种效益情况,减少钒氮规模,在储能用钒增长的情况
下,加大外购原料保持钒铁、钒铝等合金产量规模。钛白粉提升高效益产品产销规
模并快产快销,加快存货周转率;不断开拓优化渠道,实现 6万吨氯化法产品产线
投产后的产品快速投放市常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所处行业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
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
试验区重点企业之一,依靠自主创新,探索出难利用、低品位、多金属共生的钒钛
磁铁矿综合利用道路,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形成了钒氮合
金生产技术、攀枝花高钙镁钛渣熔盐氯化等一批国际国内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专有技术。
钒产业方面,钒在钢铁领域约70%用于钢筋,随着国家对高强钢筋的强制应用推广
等政策实施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钢材性能不断升级优化,按照国内10亿吨粗钢
规模计算,预计到2025年钢铁领域对钒产品需求仍有部分增长空间。在非钢领域,
全钒液流电池及航空工业未来对钒的需求将出现较大增长,其中新能源战略推动储
能用钒需求增长;全球航空工业快速发展,国内军民融合、大飞机战略落实,将提
升钒铝合金需求;非钢用钒前景可期。
钛渣方面,随着公司6万吨熔盐氯化法钛白项目、攀钢高端钛及钛合金用海绵钛扩
能项目建成投用,将对钛渣需求形成有效支撑。
钛白粉方面,随着国内钛白粉产能的进一步扩张,产量进一步释放,国外产量进一
步减少,产能利用率进一步降低,2025年钛白粉产业总体持续以销定产格局。需求
方面,预计全球与2024年基本持平。
(二)机遇与挑战
1.机遇
(1)国家经济增长方式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以及更加严苛的环保政策持续深入,有助于钒钛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改善。
(2)国家正在加快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公司的发展重点与国
家战略高度匹配,将对公司钒钛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和难得的机遇。
(3)国家鼓励氯化法钛白发展,为公司通过高炉渣提钛工艺或熔盐氯化法钛白工
艺,大力发展氯化钛白提供了机遇,将进一步促进公司对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
利用水平。
(4)国家政策鼓励发展新型储能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的产业化速度加快,钒的用
量将取得大的突破。
(5)环保带来的竞争力效益明显。环保政策明显趋严,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有利于行业整合和公平竞争。
2.挑战
(1)国家对安全环保生产监管趋严,虽然会限制同行业企业盲目发展,但也会抬
升公司生产成本。
(2)钒钛磁铁矿资源企业加大提钒规模,钒渣提钒产能快速释放,可能影响钒的
供需平衡。
(3)下游行业发展放缓。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缓必将影响到钢铁行业的发展,从
而间接影响钒的用量。
(4)各企业均在大力发展氯化法钛白产业,国内产能及产量在近几年可能会迅速
放大,在市场方面竞争预计将更加激烈。
(三)公司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协同资源、做强基体、做大产业、绿色发展。
发展愿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钒钛新材料上市公司。
发展目标:打造国际最具影响力的钒产品供应商、国内最具竞争力的钛产品供应商
,全力以赴建设世界一流钒钛新材料企业。
(四)业务发展计划
2025年公司业务发展计划为:完成钒产品(以V2O5计)5.25万吨,硫酸法钛白粉22
.55万吨,氯化法钛白粉6.45万吨,钛渣19.2万吨;力争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
公司将持续打造基于攀西钒钛资源的低成本、高值化、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的技术
创新型企业,以构建先进技术体系、推进管理变革、实施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推
动低成本绿色发展作为核心,打造一流先进材料企业;继续实施生产经营精细化管
控,坚定提升制造系统保障力,坚持“均衡、稳定、经济、高效”生产组织原则,
以产线高水平稳定运行确保规模释放、指标优化、成本降低。
1.钒产业
(1)全量消化区域资源,优化钒生产工序,保持业内产量领先
公司在稳定现有钒产品规模基础上全力提高产品产量和品位。对钒产品生产基地进
行产线设备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及处理能力。钒生产工序方面,首先,公司将
深化与行业先进水平对标,查找薄弱环节。通过工艺流程优化,提升作业效率,进
行降低综合能耗的专项攻关并制定具体降本措施,有效降低工序成本;其次,加大
技术改进和工艺优化,系统提高钒收率。研究开发特定焙烧产业化工艺,优化各工
序,减少过程钒损失,加强对各工序含钒废料和含钒尾渣的回收利用。公司将继续
加强与行业上下游企业的交流协同,深化合资合作,发挥龙头企业的行业引领作用
,推动钒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2)巩固钒在钢铁领域的应用,拓展非钢领域应用
公司在巩固钒在钢铁领域应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国家钒钛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攀
钢新材料研究院、钒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等平台和研发力量的作用,加大产业研究力
度,加快高纯五氧化二钒、电解液、精细化工等项目的产业化进程,拓展非钢领域
的钒应用。建立产-学-研-用全产业链联合实验室。与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研究院
所、钢铁企业等开展长期技术合作,建立产-学-研-用联合实验室。一方面利用好
攀钢集团全产业链优势,联合推动新技术就近成果转化,形成示范,另一方面加强
基础理论研究,共同推进工业试制,推动在国内重要钢企产业化放量应用,形成成
套体系技术和应用方案。
(3)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构建以“高效、高质、绿色、智能”为核心的第三代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并且定期进行工艺评估,持续开展工艺技术优化,提
升工艺技术水平。公司将持续聚焦重大前瞻性技术创新。研究、储备高效清洁提钒
新工艺,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开展高端钒铝合金产品研制、高性能钒电解液制备技
术开发,实现规模化生产,延伸产业链,在丰富产品品种结构的同时,培育新的经
济增长点,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奠定基矗
2.钛产业
(1)扩大钛原料自产规模,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公司自身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提供原料保障。适时利用现有产线改造或新建产线
,扩大钛渣生产规模,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提供原料保障。在技术层面,公司将加强
高钛型高炉渣开发利用,尽早攻克并优化高炉渣提钛大规模产业化相关课题,最终
实现攀西钛资源利用最大化。综上,公司力争以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对国内钛原料
市场的竞争力,打造国内规模领先的钛原料供应平台。
(2)优化钛产品工艺,提升产能规模,打造品牌形象
公司计划将现有两条硫酸法钛白粉产线的产量稳定在22万吨/年水平,同时响应国
家对氯化法钛白粉工艺的鼓励政策,加快推进攀钢 6万吨/年熔盐氯化法钛白项目
的达产达效攻关工作,并适时启动建设6万吨/年氯化法钛白产线二期项目。以大幅
提升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产品品质为目标,形成完善的氯化法钛白粉质量控制及管
控体系。按照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钛白粉供应商的产业定位,公司将全力实现钛白
粉产品在国内主要应用领域产品质量领先的目标,树立优质的品牌形象。
(3)加强科技创新,深入挖掘生产及研发潜力
钛原料领域,公司将继续开展高效冶炼钛渣工艺技术攻关,优化大型电炉钛渣连续
高效冶炼技术,进一步降低钛渣炉前电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钛白
粉领域,公司将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清洁生产产业链为目标,强力推进钛产业“
三废”的资源化利用,实现节能降耗、工厂绿色化生产。开发一批新型专用钛白产
品在新的应用领域,做好水性涂料专用产品 R-288、涂料用氯化产品CR-360和高耐
候涂料专用产品CR-380等的产业化推广,丰富公司钛白粉产品品种结构,使公司产
品保持在市场领先行列。公司以集中化、标准化、信息化为工作思路,深入挖掘生
产及研发潜力,实现公司的高效运营,力争使关键技术及经济指标达到行业前列。
3.钒钛产业智能制造
公司结合自身产业实际与行业特点,坚持流程再造与管理深彻变革,把“四化”思
维融入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打造经营管理横向覆盖、生产管控纵向到底的数字化
智能化体系,实现智能制造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通过补齐自动化、信息
化短板,开发先进控制模型,探索数字化产线建设和智慧运营的创新模式,树立行
业标杆,做钒钛领域智能制造的引领者。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攀钢集团西昌钒制品科技有限| 110400.00| 11831.86| 220567.56|
|公司 | | | |
|四川金雅汇科技有限公司 | -| 68.02| 3240.33|
|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3161.00| 166.03| 5474.33|
|攀钢集团重庆钛业有限公司 | 66873.39| 4573.87| 151786.48|
|攀枝花市国钛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 -74.34| 6925.38|
|攀钢集团重庆钒钛科技有限公| 10000.00| 48.29| 7422.57|
|司 | | | |
|攀枝花东方钛业有限公司 | 30000.00| -390.01| 127828.87|
|攀枝花市阳润科技有限公司 | 6000.00| 966.36| 16374.52|
|攀钢集团北海特种铁合金有限| 6600.00| 953.26| 15811.85|
|公司 | | | |
|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 | 479300.00| 85.22| 336449.65|
|攀钢集团成都钒钛资源发展有| 40000.00| 1305.49| 70751.85|
|限公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