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030 富奥股份 更新日期:2025-04-18◇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零部件 |1739418.83| 198807.85| 11.43| 105.62|
|内部抵消数 | -92579.61| -8462.49| 9.14| -5.62|
├────────────┼─────┼─────┼───┼──────┤
|底盘系统 | 838598.45| 74700.81| 8.91| 50.92|
|紧固件产品及其他 | 302291.89| 51089.86| 16.90| 18.36|
|汽车电子系统 | 243985.99| 32354.66| 13.26| 14.82|
|热系统 | 149308.56| 12904.57| 8.64| 9.07|
|发动机附件系统 | 114022.01| 18304.75| 16.05| 6.92|
|制动和传动系统 | 53370.00| 4617.66| 8.65| 3.24|
|转向及安全系统 | 37841.93| 4835.55| 12.78| 2.30|
|内部抵消数 | -92579.61| -8462.49| 9.14| -5.62|
├────────────┼─────┼─────┼───┼──────┤
|东北 | 899331.32| 91426.46| 10.17| 54.61|
|华东 | 273270.63| 28692.77| 10.50| 16.59|
|西南 | 220940.66| 32274.79| 14.61| 13.42|
|华北 | 177108.39| 21445.86| 12.11| 10.75|
|欧洲 | 76785.02| --| -| 4.66|
|华南 | 57998.72| --| -| 3.52|
|华中 | 16490.73| --| -| 1.00|
|北美洲 | 9957.84| --| -| 0.60|
|西北 | 4722.70| --| -| 0.29|
|南美洲 | 2121.47| --| -| 0.13|
|亚洲其他国家 | 691.35| --| -| 0.04|
|内部抵消数 | -92579.61| -8462.49| 9.14| -5.62|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零部件 | 800284.82| 88115.20| 11.01| 105.29|
|内部抵消数 | -40228.33| -542.15| 1.35| -5.29|
├────────────┼─────┼─────┼───┼──────┤
|底盘系统 | 372202.77| 31859.40| 8.56| 48.97|
|紧固件产品及其他 | 142476.77| 21319.13| 14.96| 18.75|
|汽车电子系统 | 108744.47| 12672.45| 11.65| 14.31|
|热系统 | 74599.40| --| -| 9.81|
|发动机附件系统 | 53653.78| --| -| 7.06|
|制动和传动系统 | 29715.28| --| -| 3.91|
|转向及安全系统 | 18892.35| --| -| 2.49|
|内部抵消数 | -40228.33| -542.15| 1.35| -5.29|
├────────────┼─────┼─────┼───┼──────┤
|东北 | 451488.99| 43432.99| 9.62| 59.40|
|西南 | 98111.74| 14663.81| 14.95| 12.91|
|华北 | 89950.55| 9030.94| 10.04| 11.83|
|华东 | 81841.19| 9147.94| 11.18| 10.77|
|欧洲 | 39492.89| --| -| 5.20|
|华南 | 27988.21| --| -| 3.68|
|华中 | 5814.70| --| -| 0.77|
|北美洲 | 3899.59| --| -| 0.51|
|南美洲 | 1233.71| --| -| 0.16|
|亚洲其他国家 | 398.27| --| -| 0.05|
|西北 | 64.98| --| -| 0.01|
|内部抵消数 | -40228.33| -542.15| 1.35| -5.29|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零部件 |1656013.45| 174498.22| 10.54| 104.53|
|内部抵消数 | -71750.85| -7660.21| 10.68| -4.53|
├────────────┼─────┼─────┼───┼──────┤
|底盘系统 | 809963.44| 57879.42| 7.15| 51.13|
|紧固件产品及其他 | 272789.55| 42304.65| 15.51| 17.22|
|汽车电子系统 | 223765.37| 28429.92| 12.71| 14.12|
|热系统 | 153734.77| 17759.49| 11.55| 9.70|
|发动机附件系统 | 99154.80| 17489.28| 17.64| 6.26|
|制动和传动系统 | 62163.90| 6658.32| 10.71| 3.92|
|转向及安全系统 | 34441.63| 3977.15| 11.55| 2.17|
|内部抵消数 | -71750.85| -7660.21| 10.68| -4.53|
├────────────┼─────┼─────┼───┼──────┤
|东北 | 877773.02| 87654.98| 9.99| 55.41|
|华东 | 265914.11| 27529.30| 10.35| 16.78|
|西南 | 195769.83| 14530.12| 7.42| 12.36|
|华北 | 182220.40| 25034.26| 13.74| 11.50|
|欧洲 | 65839.66| --| -| 4.16|
|华南 | 46133.85| --| -| 2.91|
|华中 | 11733.97| --| -| 0.74|
|北美洲 | 7863.84| --| -| 0.50|
|亚洲其他国家 | 1304.87| --| -| 0.08|
|南美洲 | 1248.88| --| -| 0.08|
|西北 | 211.02| --| -| 0.01|
|内部抵消数 | -71750.85| -7660.21| 10.68| -4.53|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零部件 | 687607.04| 66248.27| 9.63| 105.15|
|内部抵消数 | -33680.34| -2394.47| 7.11| -5.15|
├────────────┼─────┼─────┼───┼──────┤
|底盘系统 | 327220.89| 21747.67| 6.65| 50.04|
|紧固件产品及其他 | 118926.72| 15962.67| 13.42| 18.19|
|汽车电子系统 | 86328.72| 10940.19| 12.67| 13.20|
|热系统 | 65144.88| --| -| 9.96|
|发动机附件系统 | 43756.44| --| -| 6.69|
|制动和传动系统 | 29912.17| --| -| 4.57|
|转向及安全系统 | 16317.21| --| -| 2.50|
|内部抵消数 | -33680.34| -2394.47| 7.11| -5.15|
├────────────┼─────┼─────┼───┼──────┤
|东北 | 339899.73| 31794.20| 9.35| 51.98|
|华北 | 126322.96| 10891.85| 8.62| 19.32|
|西南 | 90320.33| 6360.46| 7.04| 13.81|
|华东 | 68132.72| 9153.18| 13.43| 10.42|
|欧洲 | 37636.87| --| -| 5.76|
|华南 | 15034.51| --| -| 2.30|
|华中 | 5363.50| --| -| 0.82|
|北美洲 | 3522.16| --| -| 0.54|
|亚洲其他国家 | 649.23| --| -| 0.10|
|南美洲 | 608.20| --| -| 0.09|
|西北 | 116.84| --| -| 0.02|
|内部抵消数 | -33680.34| -2394.47| 7.11| -5.15|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汽车制造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 3,128.2万辆和
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
以上规模,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
(1)乘用车产销持续增长
2024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
8%。其中,国内销量2,260.8万辆,同比增长3.1%;出口495.5万辆,同比增长19.7
%,实现内销与出口双增长。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比同比明显提升,全年实现销
量1,797万辆,同比增长23.1%,市场占有率达到65.2%,较上年同期上升9.2个百分
点。
(2)商用车市场表现相对疲弱
2024年,由于投资减弱加之当前运价依然偏低,终端市场换车需求动力不足,商用
车市场表现仍相对疲弱。全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80.5万辆和387.3万辆,同比
分别下降5.8%和3.9%。其中,国内销量296.9万辆,同比下降9%;出口90.4万辆,
同比增长17.5%。
(3)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1,000万辆
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在政策利好、供给丰富、价格降
低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产销分别完
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
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 2023年提高 9.3个百分点。从销量的国内外结构
来看,2024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 1,158.2万辆,同比增长 39.7%;出口 128.4
万辆,同比增长6.7%。
(4)汽车出口再上新台阶
2021年以来,中国整车企业海外开拓持续见效,出口数量快速提升,成为拉动中国
汽车产销总量增长的重要力量。2024年仍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出口 585.9万辆,同
比增长19.3%。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495.5万辆,同比增长19.7%;商用车出口90.
4万辆,同比增长17.5%。出口结构上,传统燃料汽车市场表现优于新能源汽车,20
24年传统燃料汽车出口457.4万辆,同比增长23.5%;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
同比增长6.7%。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汽车制造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一)主要业务
富奥股份公司是中国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集团企业,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研
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在企业规模、产品系列、研发能力、客户覆盖、资源布局
均具有一定优势的混合所有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十三五”以来,公司以客户
市场为核心,以战略规划为前提,突出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全面布局符合公司战略
方向和整车技术发展趋势的新项目,集中精力开展传统产品的转型升级,主动求变
,积极应对,实现了规模化、国际化、高质量的发展。公司已经从传统零部件企业
,初步转型成为适应新技术趋势、新发展要求的国内知名零部件集团,为公司向“
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及网联化”方向全面发展,成为国际化零部件集团奠定了坚
实基矗
公司坚持走技术发展之路,通过市场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结构调整,形
成了以底盘系统、热系统、新能源、智能网联、发动机附件系统、转向及安全系统
、制动和传动系统、紧固件等系列产品为主导核心产品的产业格局,产品品种覆盖
重、中、轻、微型商用车和高、中、低档乘用车等系列车型;公司产品为众多国内
整车/整机企业配套,部分产品远销海外。
(二)产品系列
(三)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
同时根据客户需求情况储备合理的库存,以应对客户临时增量或其他风险。
2、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方式,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经营计划,与供应商
签订年度采购合同,采用持续分批的形式向供应商采购。公司与具有一定规模和经
济实力的原材料和配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且持续不断的优化供
应商资源,在公司采购管理部与各部门的共同配合下,实现采购成本和采购质量的
有效控制。
3、销售模式
公司的国内市场销售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面向整车、整机配套市场,由各分、子公
司为客户提供配套产品,实现销售;二是在备品市场上,依托富奥汽车零部件销售
(长春)有限公司,进行零部件的备品销售。在出口市场,公司主要通过直接销售
或代理商,向境外客户出口并销售。公司货款结算以现汇、银行承兑汇票等方式为
主。
零部件销售模式
公司的国内市场销售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面向整车、整机配套市场,由各分、子公
司为客户提供配套产品,实现销售;二是在备品市场上,依托富奥汽车零部件销售
(长春)有限公司,进行零部件的备品销售。在出口市场,公司主要通过直接销售
或代理商,向境外客户出口并销售。公司货款结算以现汇、银行承兑汇票等方式为
主。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汽车制造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1、市场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客户培育和市场开发工作,与国内外众多知名整车企业建立了战略合
作关系,当前客户涵盖乘用车及商用车两大领域,并积极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市场
结构不断优化。公司深入分析行业规律和发展趋势,在稳步提升一汽集团市场份额
的基础上,科学布局国内、国际市场,持续开发优质新能源客户,取得了卓越的成
果。2024年,公司大力扩展增收渠道,深入落实低成本改善工作,通过提升份额、
增加配套品种等方式,保证了销售收入稳定增长,其中外部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37%,外销收入占比提升至近 30%。在市场开发过程中,公司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在比亚迪、赛力斯、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宁德时代、零跑汽车等新能源优质市场
领域取得了大量订单,进一步丰富了吉利、奇瑞、长安等国内大型整车集团的产品
线,成功开发了斯堪尼亚等高端重卡龙头企业,在北美、欧洲、俄罗斯等海外市场
也取得了新的突破。2024年,公司共获取新增订单307项,其中外部市场订单142项
,外部订单收入占比达到 48%,新能源类订单占比超过80%,中标产品包括底盘、
热系统、泵类、紧固件、汽车电子等多个系列。同时,公司科学开展客户风险评级
工作,建立客户分级制度,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降低市场风险,保证未来收入增
长的持续性。
2、产品优势
公司产品系列丰富,业务范围覆盖广泛。目前公司在乘用车及商用车领域主要零部
件产品包括:底盘系统、热系统、发动机附件系统、新能源关键零部件产品、汽车
电子类产品、转向及安全类产品、制动和传动类产品、紧固件类产品。公司紧随汽
车“新四化”技术发展趋势,在“十四五”战略规划引领下,聚焦“轻量化、电动
化、智能及网联化”产品发展方向,突出自主研发能力建设,通过“原有产品转型
升级”和“新产品全新布局”两条发展路径,快速实现了公司产品系列的拓展与完
善,公司已经从传统零部件企业,转型成为适应新技术趋势、新发展要求的零部件
集团。
在“轻量化”方面,公司自主研发和投资建设了低压铸造铝合金底盘轻量化产品,
已经实现了稳定供货,其“一模两腔”的核心工艺水平领先于竞争对手。商用车产
品也在深耕轻量化技术,持续推进铝合金传动轴、少片单片簧、复合材料板簧等产
品的开发。
在“电动化”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热集成模块产品,产品设计方案获得客户高度
认可,实现了在热集成模块产品上的技术突破;减振器产品通过自主开发,实现了
电控减振器产品的技术升级,产品成功量产并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空气弹簧产
品已完成样件开发,为后续产品升级奠定坚实基础;转向产品通过联合开发的方式
,已实现全系产品电动化的转型升级,其中核心部件PPK产品技术正逐步实现自主
掌控。在推进原有产品转型升级的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全新产品系列,重点布局了
电驱动总成的逆变器产品,以大众MEB平台逆变器和红旗逆变器项目为载体,建设
了国际一流标准的逆变器制造资源;成立智慧能源公司和富奥天奇新能源科技有限
公司,布局了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和材料再生的新业态,目前该业务已进
入国家工信部拟定的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形成电池循
环产业链的关键布局;投资设立富奥鑫创新能源公司,新增电池壳体产品,并已进
入宁德时代市常
“智能及网联化”方面,富赛公司秉承着“成为智享出行的首选伙伴”的企业愿景
,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板块开展业务,专注于优化车内驾驶体
验,丰富人与汽车电子的互动方式,提升云平台及大数据的分析应用。富赛公司先
后通过了 CNAS国家级实验室认证、ASPICE软件三级认证和TiSAX网络安全认证,成
功取得了ISO9001和IATF16949证书,并连续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市“专精特
新”企业和省市技术中心等称号。2024年,富赛公司获得盖世汽车“最佳技术实践
应用奖”、高工智能“年度产品技术创新奖”和“年度智能座舱高成长供应商奖”
等多项行业认可。富赛公司成立至今发展迅速,2024年公司二期厂房竣工并逐步投
入使用,预计满产后,总产能将达到 60亿元。
公司不仅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系列,在产品成本上也极具竞争力。围绕公司构建
的低成本战略管理框架,从敏捷研发、高效投资、优质采购、精益运营、卓越营销
、科学人资六个方面多角度推进低成本工作,实现全员、全流程、全价值链的提质
增效。除以上措施,公司伴随主要客户在全国进行了区域布局,属地化供货及集群
效应使公司在客户服务质量提高和物流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国内在已有
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中南五大生产基地外,拓展了长三角地区和华中地区
;在海外拥有北美富奥墨西哥公司、紧固件德国公司。截至2024年底,全球范围内
共66个生产制造基地和12个非生产分支机构。公司海内外高效运转,发挥着区域布
局与产业集群优势,产品得到客户的充分认可。
3、研发优势
公司具备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公司始终高度重视企业的自主研发体系能力建设,
公司总部研发中心、各事业板块的研发部门及相关合作的研发院所、高校,在统一
的研发“目标管理”体系下,持续聚焦“三化”和新能源研发目标,聚焦关键核心
产品总成,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研发基地布局,持续开展前瞻技术分析、
研发数智化转型、专利申报等工作,强化重点研发项目管理,有效推进各项任务落
地,促进自主研发体系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研发资源具备一定规模优势。在多年持续投入下,目前已形成长春、辽源、吉
林、辽阳、大连、上海、苏州、武汉等地的研发基地布局,在全国范围内建有 10
家省级技术中心,1家市级技术中心,11个 CNAS认可实验室。在上海成立富奥智研
(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聚焦电控及软件开发,为电动化底盘、热泵空调及控
制系统、电驱动系统、电动泵等核心部件电动化转型开发奠定基矗
公司研发具有较高效率,研发成果突出。2024年公司以重点项目为载体,突破了 6
2项核心技术,并申请专利174项,其中发明专利 86项,研发成果显著。同时,公
司与多所国际知名研发机构建立战略上的研发合作、与国内顶尖大学联合攻关核心
技术、与战略客户联合开展研发创新工作,支持产品转型升级。各重点业务领域的
自主研发工作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底盘系统、热系统、电动系统、智能网联等产
品为主体的核心业务领域研发成果丰硕,部分产品的研发能力及制造技术在国内处
于领先地位。在强大的研发能力加持下,富奥股份公司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
可,有力支撑了新市场开拓。
4、品牌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全方位建立“富奥”品牌形象并扩大“富奥”品牌影响力。“富奥”
品牌经过多年打造和精心维护,在整车客户端,公司不仅做到了高质量供货,还能
够参与产品的同步开发,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被多个整车企业评为优秀供应
商,为“富奥”品牌赢得值得信赖的零部件战略资源;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富奥
”品牌是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在资本市场上,“富奥”品牌荣获中国
上市公司协会“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董办最佳实践案例”等奖项,连续三年获
得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A级(优秀)考评,是资本市场上值得选择的投资方向
;在党建方面,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
建设三年提升行动,持续深化“党旗飘扬 富奥远航”党建品牌建设,持续拓展“
支部立项”活动,持续推进党建联建共建,切实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动力和组织保障。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1)深耕市场结构优化,新能源领域持续突破
公司高度重视客户培育与市场开发,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与服务能力,与国内外众
多知名整车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稳步提升一汽集团市场份额的基础上
,公司科学布局国内、国际市场,持续开发优质新能源客户,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2024 年,实现外部市场销售收入47.5亿元,同比增长13亿元,增幅达到 37%。外
部市场销售收入占比已提升至近 30%,标志着公司市场结构持续优化,逐步形成了
更为均衡、多元且更具抗风险能力的市场布局,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矗
在新增订单方面,2024年,公司在比亚迪、赛力斯、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宁德时
代、零跑汽车等新能源优质市场领域取得了大量订单,并进一步丰富了吉利、奇瑞
、长安等国内大型整车集团的产品线,成功开发了斯堪尼亚等高端重卡龙头企业。
全年新增订单 307项,其中外部市场订单142项,外部订单收入占比达到 48%;新
能源类订单占比超过80%,覆盖底盘、热管理、智能网联、泵类等多个产品系列。
同时,公司科学开展客户风险评级工作,建立客户分级管理体系,实施差异化营销
策略,降低市场风险,为收入持续增长奠定基矗
(2)聚焦“三化”、新能源及自动驾驶研发目标,加速产品转型升级及全新布局
公司研发体系聚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及网联化”研发目标,聚焦新能源及自
动驾驶产品研发目标,聚焦关键核心产品总成研发目标;加速产品转型升级及全新
布局,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自主研发能力提升。以研发目标为导向,以研
发规划为核心,以研发体系建设及能力评价为手段,以研发项目为载体,持续提升
自主研发能力。
研发团队建设方面,重点关注各领域研发领军人物及技术带头人等核心研发人才,
建立核心人才库,研发团队建设得到持续完善。本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1,174
人,其中电控开发人员500余人。
研发合作方面,深化拓展研发领域合作,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顶尖高校、先进企业
等共同开展项目开发。2024年,公司与中汽研华诚认证公司、吉林省工业技术研究
院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长汽大学共建驾评场地,并持续与中国汽车
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试验及认证资源共建
共享。
重点项目研发方面,各下属公司扎实推进,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62项,其中电控技
术30项;申请专利174项,其中发明专利86项。
(3)坚持战略引领,持续完善产品布局
2024年,公司在退役电池梯次利用业务基础上,重点谋划了电池材料再生利用业务
,成立富奥天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善电池循环生态产业链布局,进一步提升
电池回收服务综合能力。此外,公司与一汽集团基于战略共识,深度开展协同合作
,针对智能转向、智能悬架(含空气弹簧)产品线,分别与一汽股权公司合资设立
富奥智能转向公司、富奥智能悬架公司,借助公司已有的研发基础和一汽集团的资
源支持,转向和悬架两个产品线将加速实现全面电动化产品的量产落地。
(4)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打造核心业务板块
2024年,公司紧密围绕战略规划,聚焦核心产业布局,全力推进各业务板块协同发
展,成效斐然。
底盘事业部具备国内先进的底盘系统及部件开发能力,工艺水平达到国际领先。自
2016年完成整合后,销售收入从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0亿元,实现了跨越式突破
。在市场拓展方面,2024年获取了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的副车架及控制臂等产品订
单,底盘焊接产品已覆盖蔚来汽车三大品牌,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2024年安徽工
厂顺利建成投产,未来将进一步释放产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全面提升市场竞争
力。
热系统事业部专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制造,产品系列覆盖热管理全产业链
。事业部下辖1个研发中心、2家全资公司以及与法雷奥、翰昂、电装合作的4家合
资公司,为传统及头部车企配套前端模块、集成模块、空调箱、电动压缩机、热泵
系统、热管理集成控制等产品。以技术引领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高效换热器、
智能座舱热管理、R290/CO2 冷媒替代、集成化设计及 AI 热管理控制等领域积累
深厚技术优势。事业部深入践行“研发+制造+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积极
拓展低空经济与数字经济领域热管理解决方案,获得小鹏飞行器空调箱、京深深向
电动卡车系统等项目订单。
泵业事业部全面向电动化转型升级,依托多年的技术积淀,迅速突破电机、电控等
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电动水泵及电动油泵产品获得客户高度评价,已取得大
众、红旗、比亚迪等知名企业的多个订单。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 10亿元,其中外
部市场份额已连续多年超过40%。
E-事业部作为公司新能源战略的核心载体,以“绿色智造-安全未来”为发展理念
,构建了覆盖电驱、电池、电控全价值链的产业布局,打造“1+2+2”创新矩阵(1
个研发中心、2家全资子公司、2家合资企业)。事业部依托 150kW三合一电驱平台
等核心技术,集成ASIL-C级功能安全认证和逆变砖紧凑化设计,具备全栈式 AUTOS
AR软硬件开发能力及电机/减速器自主设计验证体系,打造了涵盖 400V/800V多合
一集成式动力总成系统、电池壳体/电池包、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的“三电+”产品生
态。市场开拓成效显著,相继斩获红旗鸿鹄混动平台、天工纯电平台等高端乘用车
订单,成功配套宁德时代-蔚来乐道L60项目,并突破轨道交通电池壳体配套领域,
以自主可控的技术创新能力持续为客户提供新能源核心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减振器平台是国内领先的悬架减振系统供应商,电控减振器产品覆盖赛力斯旗下多
款车型,同时为红旗、吉利、奇瑞、长安汽车、小鹏汽车等众多整车企业配套,20
24年电控减振器收入同比增长5倍,实现电控减振器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稳居行
业头部企业。提前布局空气弹簧产品,实现新产品的完全自主开发,并凭借过硬的
产品质量与技术优势,顺利获得客户订单,为后续发展开拓了新的增长路径,持续
巩固其在悬架减振系统市场的优势地位。
富赛公司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获得盖世汽车“最佳技术实践应用奖”、高工
智能“年度产品技术创新奖”和“年度智能座舱高成长供应商奖”等多项行业认可
。同时,积极参与并成功配套长春“车路云一体化”项目,以实际行动引领智能网
联新时代,为智能交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产品研发与生产方面,富赛公司在屏幕
、仪表、雷达、天线、控制器等多个产品系列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持续推进智能网
联技术攻关,智能通信域控制器产品持续获得国内新能源品牌车型订单,已实现量
产配套,进一步巩固了产品布局。随着市场份额稳步拓展,富赛公司收入规模实现
快速增长,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 24亿元,经营业绩大幅提升。
(5)强化两级公司协同,促进低成本战略与全价值链业务融合
2024年公司坚定不移地推进低成本战略工作,组织机制常态化循环运转,两级公司
协同强化,促进低成本战略与全价值链业务融合。召开工作部署会议,引领年度工
作方向;工作组牵头,研发、投资、采购、运营、营销、人力资源六大体系联合,
针对 20家所属公司开展评审促进工作;以月度为周期常态化开展职能体系月会点
检和所属公司月报点检,推进各单位措施落地;组织先进单位现场交流、建设云展
厅案例库、开展年度优秀案例评比发布等,强化交流、提升降本氛围。职能体系引
领驱动,所属公司积极开展,多措并举、提升效能,从推进BOM成本优化、注重投
资效率效果、采购体系深度对标等多角度严控成本,支撑公司年度利润目标达成。
(6)技术管理双轮驱动,数字转型赋能发展
公司秉持技术与管理双轮驱动策略,高效推动数字化转型。技术层面,严守信创原
则,稳步开展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国产化替代,加速业务系统上云,巩固绿色低碳基
础设施建设,为业务系统高效运行夯实基矗管理层面,构建项目预评审机制,完善
业务流程标准化,推进业务流程全面线上化,实现采购SRM系统、生产 MES系统、
财务报表管理系统、ERP自主实施项目顺利上线运行。通过夯实技术底座、提升管
理能力以及一系列“智改数转”项目的实施,公司运营效率显著提升,为公司实现
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7)坚持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狠抓产品实物质量改进和质量体系能力建设
公司全体员工始终牢固树立“质量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红线、底线”的理念,聚
焦质量绩效和质量成本的攻坚及改善,扎实推进质量体系基础能力建设,致力于成
为客户信赖的首选汽车零部件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公司全力推进新项目质量
成熟度建设工作,强化产品开发阶段的设计评审环节,组建专业评审团队,从多维
度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设计的科学性与前瞻性;积极开展“双归零”工
作,针对产品质量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实
现问题归零与管理归零。同时,大力推动各单位完善新项目历史问题横展机制,促
使各单位从过往项目问题中汲取经验教训,全面提升设计成熟度,切实保障产品设
计源头的高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产品质量育成度。
(8)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公司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2024年,公司全面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工作,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打造核心业务
板块,智能悬架、智能转向项目被吉林省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评选为“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经典案例”。实施多元激励政策,创新性实施智慧能源项目员工
跟投,为发展创新业务注入“源头活水”。持续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效能,荣
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董办最佳实践案例”等荣誉
。持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连续三年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评价最高评级“
A”级,树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发展趋势
1、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2024年,中国汽车工业在重重挑战下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创造了令人瞩目
的成绩。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 3,128.2
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总量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
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1,200万辆,同比增长约3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
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同比提高 9.3个百分点;汽车出口成为拉动汽车
增长的主要因素,2024年汽车出口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
在国内稳定且连续的政策助推下,随着“双碳”战略的稳步推进以及智能网联汽车
的提速发展,中国汽车市场仍将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
,2025年汽车总销量将达到3,29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将达到1,600万辆,出口620
万辆。
2、新能源技术持续突破,自主品牌汽车强势崛起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能源技术不断迎来新的突破。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
动力车型,因无续航焦虑且价格亲民,将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关键力量。预
计 2025年,上述车型在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接近50%。
随着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自主品牌车企牢牢把握新能源、智能网联转型契机,
实现产品和品牌竞争力双提升:
2024 年,自主品牌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全年市场占有率超 60%。比亚迪表现亮眼
,超越大众成为中国最畅销汽车品牌,同时超越上汽集团,跃居中国最大规模车企
。合资企业在华业务步入密集调整期,部分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边缘化,或仅能维
持特定细分市常唯有积极融入中国本土产业生态,采劝中国研发,全球销售” 模
式的合资品牌,才能有望适应国内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维持一定市场份额。
3、智能化进入全面加速期
2024 年,国内智能化汽车数量增多,厂家宣传力度加大,带有 NOA 功能的高阶智
能化配置已下沉至10-20万元主流市场区间,汽车智能化加速普及,市场需求从“
从无到有”迈向“从有到优”。2025 年初,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驾技
术,智驾门槛降至10万元以下;2月底,特斯拉FSD(全自动驾驶功能)正式进入中
国市常同时,AI技术在汽车产业研、产、供、销、服等环节应用更加广泛。
在驾乘体验上,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经过多年积累,逐步攻克智能悬架、线控转向等
底盘车身类产品技术,这些创新与技术突破将为自主品牌汽车的操控与乘坐体验带
来全新升级。
4、汽车供应链发展探索新生态
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各大主机厂为保障供应链稳定、提升自身竞争力,
均着力构建自主、安全且可控的零部件体系,强调零部件企业与整车的同步发展。
整车企业对零部件体系的日益重视,将加速零部件企业间的整合进程。具备核心技
术优势、产品质量过硬、创新能力突出的零部件企业将有机会脱颖而出,升级为0.
5级供应商,不断拉近与整车企业的合作距离,逐步扩大配套规模,在动态变化的
供应链格局中,通过优化合作关系、提升协同效率,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
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继续贯彻“绿色、智能、安全”的战略发展理念,
继续坚持“稳中求速”和“承继、引领、开放、创新、共享”的经营理念。到 202
5年,将富奥打造成为以“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及网联化”产品为主,具备自主
核心技术能力和全球资源布局的国际化零部件集团。
(三)2025年经营计划
2025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转型升级仍需加速,技术创新更
加迫切,诸多因素叠加,对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为全力保障公司全
年经营指标顺利实现,公司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谋划未来发展,加速重点项目实施
(1)“十五五”规划编制
全面启动公司“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综合考量行业发展趋势、股东诉求以及公
司自身发展方向,秉持实事求是、担当作为的态度,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2)重点项目后续推进
推动富奥股份公司大底盘战略落地,重点开展市尝制造、研发端资源共享,大力开
拓外部市场,树立富奥股份公司提供底盘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品牌形象。聚焦智能悬
架、智能转向及电池材料再生利用项目,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落地,重点关注新项目
开发进度和内外部市场订单取得。
2、科学优化市场结构,保障收入快速增长
(1)落实收入保障
顺应汽车市场销量结构变化,持续扩大收入规模,优化市场结构,实现集团内、社
会配套、海外及备品业务均衡发展。集团内市场方面,密切关注产量变化情况,稳
步提升配套份额,全力争取新项目订单,稳固公司收入的基本盘;外部市场方面,
重点关注自主品牌客户,全力拓展国内新能源领域龙头企业以及比亚迪、吉利、奇
瑞等规模化客户,共享销售资源,制定“一企一策”差异化营销策略;海外市场方
面,重点推动联合营销,借助区位优势,内外协同开拓海外市场;备品业务方面,
创新思考,构建全新营销模式,力争实现备品收入快速提升。
(2)强化风险管控
充分识别政策法规、客户经营动态、应收账款等风险,及时研判、预警,并制定应
对预案。
3、持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速核心技术突破
(1)强化研发项目目标管控
产品项目在满足客户需求实现量产的同时,在产品开发阶段充分开展竞品对标,完
成竞争力分析。通过工艺、技术或产品结构创新等方式,实现研发阶段降成本,打
造领先竞争优势。
(2)加快核心电控产品开发
加快空气悬架、冗余转向等底盘系统核心电控产品的开发进度,并积极与整车厂商
开展深度合作,为后续大规模生产和市场推广奠定坚实基矗
(3)优化研发费用管理
强化研发团队及研发人员的绩效管理,持续激发团队活力。对研发费用、研发人员
等研发资源持续精细管理,落实管控责任,确保研发资源精准配置。
4、持续推进低成本战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1)低成本战略再升级,持续深化全价值链降本增效,明确各体系工作重点,通
过两级公司管控,推进业务深入开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经济效益。
(2)持续开展深度对标,组织各体系对标一流企业,寻找差距,提出切实可行的
改善点和提升建议。
(四)面对的风险
1、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战争频发、逆全球化思潮
进一步加剧,阵营划分、贸易保护等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强。对于拓展海
外业务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而言,将带来诸多挑战。企业不仅需要具备更强的经营
管理能力和资金管控能力,还需要深入了解海外法律环境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
国内汽车市场也将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大压力。
2、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带来风险与机遇。汽车行业“四化”技术加速迭代,新产
品、新技术、新工艺被快速应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对汽车及零部件企
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汽车零部件企业,不仅要准确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深耕
轻量化、新能源、智能与网联等领域,还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找准契合自身实际的创新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采埃孚富奥底盘技术(长春)有| -| 17803.69| 94944.85|
|限公司 | | | |
|鑫安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 -| -|
|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 -| 70186.77| 2344237.42|
|有限公司 | | | |
|长春东睦富奥新材料有限公司| -| -| -|
|长春富奥万安制动控制系统有| -| -| -|
|限公司 | | | |
|长春富奥东睦粉末冶金有限公| -| -| -|
|司 | | | |
|长春富奥汽车机电有限公司 | -| -| -|
|长春富奥石川岛增压器有限公| -| 25051.23| 179460.85|
|司 | | | |
|长春富奥秦川汽车电器有限公| -| -| -|
|司 | | | |
|长春富石川岛增压器有限公司| -| -| -|
|长春市旗智汽车产业创新中心| -| -| -|
|有限责任公司 | | | |
|长春惠享投资有限公司 | -| -| -|
|长春智享投资有限公司 | 0.10| -| -|
|ABC Umformtechnik GmbH | 41.84| -| -|
|ABC Umformtechnik GmbH & C| 81.92| -| -|
|o.KG | | | |
|一汽东机工减振器有限公司 | 12373.62| 19210.01| 195833.29|
|一汽光洋转向装置有限公司 | 15145.31| -| -|
|一汽-法雷奥汽车空调有限公 | 8400.00| -| -|
|司 | | | |
|吉林省新慧汽车零部件科技有| -| -| -|
|限公司 | | | |
|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有限公司| -| -| -|
|天合富奥商用车转向器(长春)| -| -| -|
|有限公司 | | | |
|天合富奥汽车安全系统(长春)| 10400.00| 31015.38| 243737.24|
|有限公司 | | | |
|天津富奥电装空调有限公司 | -| 11949.00| 130048.95|
|富奥东臻精铸有限公司 | 9000.00| -| -|
|富奥墨西哥汽车零部件有限责| 2203.13| -| -|
|任公司 | | | |
|富奥威泰克汽车底盘系统有限| 46620.65| 7151.33| 244659.48|
|公司 | | | |
|富奥慧志(海南)人力资源服务| 150.00| -| -|
|有限公司 | | | |
|富奥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6500.00| -| -|
|富奥智研(上海)汽车科技有限| 500.00| -| -|
|公司 | | | |
|富奥智能悬架系统(长春)有限| 20000.00| -| -|
|公司 | | | |
|富奥智能转向系统(长春)有限| 38078.75| -| -|
|公司 | | | |
|富奥汽车零部件销售(长春)有| 1000.00| -| -|
|限公司 | | | |
|富奥法雷奥电动汽车零部件( | 35000.00| -| -|
|常熟)有限公司 | | | |
|富奥泵业(湖北)有限公司 | 5000.00| -| -|
|富奥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 891.75| -| -|
|富奥翰昂汽车热系统(长春)有| 6302.92| -| -|
|限公司 | | | |
|富奥翰昂汽车零部件(长春)有| -| -| -|
|限公司 | | | |
|富奥辽宁汽车弹簧有限公司 | 4997.92| -| -|
|富奥鑫创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15000.00| -| -|
|富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40000.00| 12258.25| 179372.35|
|富赛益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 -| -|
|成都富奥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 -| -|
|蒂森克虏伯富奥汽车转向柱( | -| -| -|
|长春)有限公司 | | | |
|蒂森克虏伯富奥辽阳弹簧有限| -| -| -|
|公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