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设备 甘肃板块 昨日涨停_含一字 沪股通 融资融券 可控核聚变 超超临界发电 中俄贸易概念 储能 核污染防治 氢能源 天然气 一带一路 央国企改革 西部大开发 核能核电 新能源 煤化工 军工
许可项目:特种设备设计,特种设备制造,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货物进出口,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特种设备销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通用设备修理,通用零部件制造,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销售,船用配套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金属材料销售,金属结构制造,金属结构销售,金属制品修理,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机械设备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专用设备修理,普通机械设备安装,金属制品销售,工业设计服务,标准化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对外承包工程,金属切削加工服务,钢压延加工,淬火加工,喷涂加工,企业管理咨询,工程管理服务,特种设备出租,密封件制造,密封件销售,科技中介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业务涵盖传统能源化工装备(炼油化工、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新能源装备(核能、氢能、光伏光热及储能等领域)、工业智能装备(快速锻造液压机组、径向锻造机等)、节能环保装备(焊接式板式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等;工业三废治理、生物质资源化利用装置等)、金属新材料(高温合金、耐蚀合金、钛合金、精密合金、特殊不锈钢和特种结构钢材料等)的研发、设计、制造,技术服务(检测、检维修及石油化工工程设计服务)及EPC工程总承包。
(一)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变革的关键时期,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为能源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受上游行业带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行业持续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并产生新的市场增量空间。在传统能源化工装备领域,随着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持续深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炼化一体化技术升级加速以及EVA等化工新材料需求持续增加,带动大型气化炉、高压反应器、乙烯裂解装置等核心装备需求稳步增长。新能源装备领域,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核能、氢能、光伏及储能装备成为增长引擎,绿氢电解槽、碳捕集(CCUS)装置、高效储能储热技术装备投资大幅增加。工业智能装备领域,AI驱动的预测性维护系统、数字孪生技术渗透率显著提升,机电液一体化设计深度赋能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二)金属新材料随着金属材料在清洁能源、海工船舶、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应用场景的持续深化,高端金属新材料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2025年3月,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将“高温合金、钛基复合材料等前沿材料”列入产业化重点目录,要求加快标准研制与数字化转型,推动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耦合发展。在政策引领下,行业细分领域具有产业配套优势或优质产品壁垒优势的企业快速成长,并将持续拓展航空航天、燃气轮机、海工船舶、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高端增量市场。(三)技术服务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业态,已形成定制化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检验检测认证以及EPC总承包等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国内工程设计行业在生成式AI与数字孪生技术赋能支持下,向着跨区域协作与“设计+运维”闭环服务的方向发展;检验检测行业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远程实时监控与高附加值数据分析成为行业突破的新方向。行业内一系列变革标志着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正从单纯产品输出向“技术+服务+数据”的价值生态全面跃升,成为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四)EPC工程总包随着我国能源化工行业向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方向持续发展,行业相关的工程建设模式也历经深度变革——从传统设计、采购、施工分离的碎片化模式,全面升级为以EPC总承包为主导的集成化管理体系。该模式通过设计-采购-施工全链条协同,提供全周期一站式服务,显著提升项目效率与质量,成为推进行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引擎。随着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具有自主可控核心技术专利、数字化交付能力以及产业链资源协调能力的企业占据竞争优势地位。
(一)领先的制造能力和产能布局优势公司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机遇,完成了兰州新区高端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型装备研发设计制造及出口基地、新疆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嘉峪关核能装备制造基地、广东氢与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研发及装备制造基地以及超大型容器移动工厂的能力布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公司利用“五大基地+移动工厂”的优势产能布局,为沿线国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进一步融入国际化经济战略圈。公司通过重型承压装备智能制造项目及国内首个核能装备焊接数字化平台建设,推广应用自动化、数字化、协同化、智能化等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公司装备承制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自行研制的全液压大四辊卷板机为世界卷板能力最大的设备之一,最大卷板宽度3米、最大卷板厚度280毫米;天然气加热炉炉膛容积8米×9米×30米,最大载重1200吨;100吨封头堆焊用大型变位机和多台瑞典ESAB焊接机,可完成高压厚壁压力容器的自动焊接工作;90°弯管内壁堆焊机主要用于90°弯管的内壁热丝TIG环向堆焊,采用机器人技术,实现8轴联动;曲面板测量划线坡口数控切割机采用机器人六轴联动控制方式,测量精度在±0.5毫米以内,可实现曲面板(球壳板)的精密划线、切割;9MeV直线加速器可满足不大于350毫米厚度压力容器产品的无损检测;公司具备1200吨的起吊能力,用户现场具备制造直径10米以上的容器产品,能完全满足能源化工装备企业所需的超大直径关键核心设备的承制。(二)新能源产业布局优势在氢能装备领域,公司是国内较早涉足氢能相关技术及设备制造的企业,为煤化工制氢、工业副产氢领域相关客户提供了气化炉、PSA制氢反应器、脱氢反应器、POX制氢余热锅炉等多台套氢能领域相关设备。公司致力于构建“制、储、输、用(加)”一体的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现已研制完成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质子交换膜(PEM)电解制氢装置、全系列低压储氢球罐、高压气态储氢系列容器、加氢站用储氢容器、微通道换热器(PCHE)等产品,公司氢能领域相关产品基本涵盖氢能全产业链。(三)科技创新优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1651人(正高级工程师32人、高级工程师283人、其他高级职称12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5.62%;拥有技师及高级技师295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6.36%,形成了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技术创新、项目管理高层次科研队伍。同时,公司充分发挥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的科技支撑作用,通过建立科技人才专项激励等办法,多维度对科研项目立项及成果转化等作出奖励,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和机制逐步完善。报告期内,组织申报省市级科技创新项目21项,公司主导的“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成套系统及装备技术开发”、“冷径向锻造机机组研制”等10个项目获批2025年度省、市级计划项目。获批省市级以上奖项10项,超合金公司参与完成的“复杂使役难变形金属创制开发与成型控性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和兰石重装完成的“直径2.4m长度31m甲醇合成回路中间换热器”项目分别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等奖,重工公司荣获甘肃省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奖。公司“国产化No8810镍基厚壁(96mm)φ3.9×23m冷氢化反应器”、换热公司“核电用深波纹大型板式热交换器开发”分别获甘肃省工业优秀新产品二等奖。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28件,累计拥有有效专利449件。(四)专业资质及技术优势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在中国首家取得I、II、Ⅲ类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许可证及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颁发的ASME压力容器U和U2证书。公司拥有化工工程、石油及化工产品储运、炼油工程三个专业的甲级设计资质、石油化工工程总承包贰级资质、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公司拥有大型高压容器(A1)、球罐(A3)和超高压容器(A6)制造许可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证、承压类特种设备工业管道(GC2)安装许可资质等多个专业资质证书,为集成装备、检维修、EPC工程、超高压容器等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掌握了厚壁筒节成型、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宽齿距大螺纹的整体加工及检修、大直径厚壁反应器的现场组装等多项非专利技术。(五)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公司紧扣战略定位,立足传统优势产业,加强延链增值,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在上游设计与原材料供应端,公司拥有一家成功完成百余个石化工程项目设计的行业甲级设计院,公司与千吨级精品钢材生产能力的优质供应商华菱湘钢建立股权与战略协作关系,公司布局高品质锻件、高端特钢、高温合金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在中游设备制造端,公司立足石化能源装备主业,依靠“五大基地+移动工厂”的优势产能布局,积极拓展核能、氢能、光伏光热、储能新能源及金属新材料市场;在下游市场客户端,公司累计服务近万家客户,遍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各细分行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公司累计供应4万多台设备,并出口20多个国家、地区。借助科技创新、装备制造、管理服务、资本运作“四大平台”赋能式发展,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前端石油化工、煤化工工程和产品储运专业甲级设计院、全领域装备制造能力、原材料供应能力及EPC综合服务能力的产业链全流程覆盖企业,具备全方位的核心竞争优势。(六)品牌优势公司深耕能源化工高端核心装备制造行业70余载,在能源化工等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领域连续创造了多个国产化、大型化设备零的突破,用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为国内炼化装备配套与技术更新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石化机械的摇篮和脊梁”。“兰石”产品在市场中具有良好的口碑,部分重要产品和技术具备重要市场影响力。在兰石新时期“1333战略”引领下,以建设“百亿兰石”、“百年兰石”、“幸福兰石”为三大发展目标,以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国际化经营为三大路径,以人才支撑、精益管理、党的建设为三大保障,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高端能源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2017年5月2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拟自公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以不超过20元/股的价格,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其中增持金额下限为人民币30,000万元,增持金额上限为人民币100,000万元。
2017年2月23日公告,公司拟以11.74元/股的价格发行26,064,736股并支付现金10,200万元购买瑞泽石化51%的股权,交易价格初定为40,800万元。
2016年9月22日公司于9月20日签订柬埔寨500万吨/年炼油厂项目一期工程总承包合同,合同总价暂估为美元6.2亿元,约合人民币41.35亿元,占公司2015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265.43%。此次合同是公司截至目前签订的最大的EPC工程总包合同,创造了甘肃省装备制造产业单笔出口订单历史纪录。随着合同的执行,将对公司本年度以及未来会计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产生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
2016年9月14日公告公司于9月14日与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签署盘锦浩业120万吨/年芳烃项目EPC工程总承包合同,合同总价暂估为10亿元,占公司2015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64.19%。据介绍,兰石重装作为该合同承揽的牵头人,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作为联包方负责工程设计。该项目拟新建120万吨/年连续重整、140万吨/年加氢精制项目、120万吨/年加氢项目等公用工程及配套装置,计划在2018年3月31日完成项目中间交接。兰石重装表示,此次合同的签订将对公司本年度及以后会计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产生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是公司从单一装备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取得的重大成果,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技术研发、产业链延伸、项目运维能力,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奠定了基础。此外,截至公告日,公司2016年累计订货达到32.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6.97%。
2016年1月,公司完成15.71元/股的非公开发行。2015年5月5日公告,公司拟不低于15.71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0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2.50亿元,其中,4.5亿元用于青岛兰石重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核电装备生产厂房建设项目;1.5亿元用于兰石重装“出城入园”产业升级完善项目;3.5亿元用于新疆兰石重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建设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本次非公开发行后,将主要增加原有产能及扩大核电设备产能,扩大公司销售收入。青岛兰石重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核电装备生产厂房建设项目实施完成后,年均形成核电产品销售收入70020万元,年均净利润6800万元。兰石重装“出城入园”产业升级完善项目实施达产后,项目运营计算期内平均年营业收入为38111万元,年均净利润2592万元。新疆兰石重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年产18000吨气化炉、C3分离器等煤化工装置,年均销售收入81000万元,年均净利润8195万元。
2015年12月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张掖市晋昌源煤业有限公司发来的《中标通知书》,确定公司在“张掖市晋昌源煤业有限公司20万吨/年中温煤焦油加氢项目EPC总承包项目”中标,预计合计金额为5.5亿元。公司表示,该项目是公司继吉林省弘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5万吨/年煤焦油轻质化项目后的,公司采用EPC总承包模式承揽的第二个项目,标志着公司实施“由单一设备制造向工程总包转型”的战略转型取得重要成果。此次合同签订后,将为公司后续在煤焦油加氢领域的项目市场份额和项目实施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