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行业 浙江板块 破净股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380 中证500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互联金融
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经营;危险化学品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货物进出口;合成纤维制造;合成纤维销售;服装制造;服装服饰批发;针纺织品及原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纺织专用设备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热力生产和供应;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主要从事各类民用涤纶长丝的生产、销售,以及涤纶长丝主要原料之一的 PTA(精对苯二甲酸)的生产。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各类民用涤纶长丝,包括涤纶 POY、涤纶 FDY、涤纶DTY、涤纶复合丝、ITY、中强丝六大系列一千多个品种,覆盖了涤纶长丝产品的全系列,在行业中有“涤纶长丝企业中的沃尔玛”之称。
聚酯涤纶长丝行业在国内经过四十年的迅猛发展,已进入技术、工艺成熟,运用领域广泛的稳定阶段,我国也已经成为世界上涤纶长丝产量最大的国家,并随着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的完善,聚酯涤纶长丝行业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根据中国化纤协会统计,2022 年化纤产量为 6488 万吨,同比微减 0.55%,这是近四十年来化纤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粘胶长丝、腈纶产量分别同比增加 7.45%、16.70%外,其他主要产品的产量均呈现负增长,其中涤纶长丝产量 4276 万吨,同比减少 0.24%。从终端需求来看,纺织品服装内销市场需求不足,但出口额再创新高。
聚酯长丝行业竞争激烈,单一产业链的竞争无法能够让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公司在现有聚酯长丝产业基础之上,向上游延伸至 PTA、MEG、纺丝油剂、石油炼化、热力工程等领域。产业链的延长一方面可以让公司获取多个环节的经营利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平滑公司整体的利润波动;最后产业链的延伸可以保证公司的相关上游材料自主可控,稳定公司整体生产和经营活动。
公司涤纶长丝产品包含 POY、FDY、DTY、ITY、中强丝和复合丝六大系列 1000 多个品种,规格齐全,被称为“涤纶长丝企业中的沃尔玛”,产品差别化率连续多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多产品矩阵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公司在细分市场获取超额利润,另一方面又可以尽可能满足客户对于各类丝品的全部需求,有助于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公司销售渠道建设。
2001-2022 年公司连续 22 年在我国涤纶长丝行业中销量名列第一,具有较大的市场话语权,且市场份额逐年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一方面是企业规模经济的体现,另一方面随着公司市场占有率以及整个行业集中度的提高,行业竞争态势逐渐从较为分散的垄断竞争过渡到寡头竞争,作为涤纶长丝行业的龙头企业未来利润中枢将会逐渐上移。
2016年12月12日公告,公司拟以不低于12.47元/股发行不超过8019万股,合计募资不超过10亿元,用于“年产 30 万吨功能性纤维项目”、“年产 20 万吨多孔扁平舒感纤维技改项目”及“引进全自动智能化包装流水线建设项目”。公司股票将于12月13日起复牌。
2016年3月9日公司公告,拟启动年产30万吨功能性纤维项目,项目建设年2年,总投资为9.92亿元,进口设备使用外汇约8900万美元,项目的聚酯装置日生产能力为900吨,预计年产30万吨聚酯熔体。估算销售收入38亿元/年,正常年的利润总额为4.4亿元,投资回收期(不含建设期、税后)约2.54年。
2015年年报披露,期内聚酯涤纶行业:一是整体盈利,上半年运行情况好于下半年;二是库存处于可控水平,与上半年相比,下半年库存呈增加趋势,年末企业加大检修力度维持合理库存;三是产品利润空间加大,运行质量优于2014年,但两极分化严重;四是新开工项目及固定资产投资有回暖趋势。
2014年5月,公司将子公司恒隆国际收购香港诚晖所持外资股权事项,调整为由公司以合计9309.12万元收购香港诚晖持有的恒通公司25%股权(8486.36万元)。收购完成后,恒通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恒通注册资本3780万美元,经营差别化纤维及聚酯纤维的生产、销售。2015年,恒通公司净利润121.8万元。
2015年11月1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拟调整非公开发行预案,其中发行底价拟由21.27元/股下调为11.18元/股,发行数量上限拟由1.41亿股上调为2.68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仍为30亿元不变。公司股票将于11月18日复牌,停牌前股价为13.05元/股。经调整后,公司募投项目保持不变,仍为“年产4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年产38万吨DTY差别化纤维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同时桐昆控股仍拟以现金方式参与此次认购,认购金额仍为3亿元。2016年1月,上述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中国证监会核准。
2019年1月22日公告,2018年12月14日-2019年1月21日间,控股股东桐昆控股出售其所持有的桐昆转债1,972,660张,占发行总量的5.19%;其一致行动人盛隆投资出售其所持有的桐昆转债1,243,190张,占发行总量的3.27%;一致行动人陈士良出售其所持有的桐昆转债584,150张,占发行总量的1.54%;桐昆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出售桐昆转债3,800,000张,占发行总量的10%。桐昆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现仍合计持有桐昆转债5,418,610张,占发行总量的14.26%。
2019年3月13日公告,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3亿元可转债,募资用于年产50万吨智能化超仿真纤维项目和年产30万吨绿色纤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