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光电子 安徽板块 沪股通 融资融券 玻璃基板 柔性屏(折叠屏) 央企改革 固态电池 华为概念 3D玻璃 OLED 国企改革 新材料
ITO导电膜玻璃、真空镀膜玻璃、盖板玻璃、柔性薄膜、显示模组、触控模组等电子产品、光电产品及配件的开发、研究、生产、销售、系统集成(不含限制项目)。新材料的技术转让、开发、咨询及技术服务;精密陶瓷、精细化工及电子行业用硅质、铝质粉体材料的生产及销售;化工原料、建筑材料、机械设备销售;信息咨询;本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出口,本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进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有两大业务板块,即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显示材料业务联合凯盛集团在电子玻璃方面的资源优势,已形成紧密的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关系,延伸出超薄电子玻璃、柔性可折叠玻璃、ITO导电膜玻璃、柔性触控、面板减薄、显示触控一体化模组较为完整的显示产业链。公司应用材料产品主要围绕锆、硅、钛三种元素,立足锆系产品,如电熔氧化锆、硅酸锆、稳定锆等,在此基础上扩大产品系列,如球形石英粉、高纯合成二氧化硅、纳米钛酸钡、稀土抛光粉等产品。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的显示材料属于制造业下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C39),公司的应用材料业务板块属于制造业下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行业代码:C30)。显示材料与应用材料两大业务均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显示材料作为数字与信息交互的重要媒介,是我国加速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依托。随着万物互联到万物显示时代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为新型显示的创新带来了更多机遇和可能,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随着国家产业升级加快,应用材料近年来在光伏、半导体、集成电路、高端光学、生物医疗等行业领域应用加速、迭代加速,为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加强自主创新及补足产业短板方面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而且还在加强前瞻布局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储备方面提早谋划,成为公司面向未来持续增长的内生保障。报告期内,公司成立先进材料应用研究中心,面向市场及行业需求,与终端客户深入开展迭代技术研发攻关,持续开发新一代柔性UTG、UTG一次成形玻璃原片、屏幕定向发声、玻璃基Mini-Led背光、高强透明微晶玻璃、车载智能驾舱、超纯二氧化硅、电子级硅溶胶、纳米复合氧化锆等多种新技术。
公司在中国建材、凯盛集团的支持下,充分利用中研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玻璃新材料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行业顶级的研发平台优势,深耕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领域。公司也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组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16个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05件,其中发明专利55件,实用新型专利250件,软件著作权5件。公司坚持人才强企战略,通过培养和引进,建设了一支富有活力、年龄梯队合理、专业素质强的技术创新团队,拥有包括省“115”产业创新团队、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团队等在内的19支省级以上人才团队。
1.显示材料方面,产品多样化,产业链变“长”:公司在国内较早开展ITO导电膜玻璃业务,进入液晶显示模组领域后,经过多年的持续深耕,已成为新型显示行业细分领域领先企业。目前,公司显示材料业务形成了从玻璃原片到一体化模组(液晶/OLED面板除外)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从而在成本控制、质量一致性、柔性生产、快速响应等方面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能为终端大客户提供具有优势的显示触控整体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成立显示材料销售中心,一方面通过销售中心形成合力,深入推进内部业务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各项主业之间互为支撑、相互促进,持续构建和增强以产业链为核心的规模优势、协同优势、集成优势、成本优势等,不断提高外部市场占有率及显示材料业务核心竞争力。2.应用材料方面,产品系列化,产业链变“宽”:充分发挥电熔氧化锆行业龙头地位的优势,立足锆系产品,扩大硅系、钛系产品,应用领域从传统陶瓷、耐火材料向芯片、集成电路封装、光伏、半导体及生物医疗等高附加值电子应用材料转型升级,技术含量更高,市场前景更好。
2016年5月17日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省蚌埠华益导电膜玻璃有限公司(简称“华益公司”)年产2400万片2.5D手机保护盖板生产线于今年3月底如期建成,经过一个多月的安装调试,于今日正式投产。目前产能达到设计产能的80%,良率达到95%以上,已直接或间接为国内外知名手机品牌批量供货。该项目投产后,华益公司手机保护盖板业务产能已达到华东地区最大,成为华益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5年12月1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以募集资金投资建设的3000吨微纳米氧化锆生产线已于日前正式投产,投产后目前已实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预计未来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介绍,该项目采用的技术和产品质量均领先于国内水平,产品具有纯度高,粒径分布窄,杂质含量少等特性,为高纯度、高分散性、窄粒度分布的高端氧化锆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色料、氧化锆结构陶瓷、锆宝石等生产所需,未来销售前景广阔。项目通过工艺改进、设备国产化,大幅度降低了投资,投产后在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产品多样化,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2015年3月31日公告,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欧木兰等15名国显科技股东合计持有的国显科技75.58%股权。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向液晶显示产业链下游延伸,进一步拓展在液晶显示产业链上的布局范围。经交易各方协商,本次交易标的国显科技75.58%股权作价暂定为52905.06万元。本次交易中,上市公司支付现金对价8481.01万元,以18.11元/股发行股份2453万股。交易对方承诺国显科技2015-1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7000万元、8750万元、10500万元。
2015年中报披露,公司氧化锆业务由于下游需求减少,竞争加剧,行业内企业降价出货、行业利润率水平持续下滑。期内,子公司中恒公司利用生产技术上优势,丰富产品系列、降低生产成本,相较同类企业取得较好业绩;子公司华洋公司硅酸锆产品销量较同比增长35%。硅基院生产的产品逐步获得市场认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期内,新材料业务实现营收2.39亿元,同比增长2.84%,毛利率增加0.40个百分点,达到39.49%。
2015年中报披露,期内由于全球移动终端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受终端产品价格倒逼,上游产品价格下滑,子公司华益公司将部分产线通过搬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期内新型显示器件产品实现营收1.61亿元,同比减少1.21%,毛利率同比减少6.82个百分点。
2014年8月,公司3500万元设立方兴电子信息材料公司(占70%),新设公司拟投资4995万元,兴建一条年产2000吨纳米钛酸钡生产线。项目建设期12个月,建成后可实现年平均销售收入10790万元,年均总成本费用7359万元,年均利润总额2625万元,投资回收期2.64年,总投资收益率52.55%,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钛酸钡作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属于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是新型元器件材料的重要原材料,可用于电子陶瓷、PTC热敏电阻、电容器等多种电子元器件的配制,可满足半导体技术、绝缘技术等电子工业上的生产和使用,属于高附加值的电子陶瓷工业原料。
公司生产的ITO导电膜玻璃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光电平板显示行业,计算器,移动电话,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微电子,光电子和各种光学领域等领域,年产量10万平方米,子公司华益导电膜公司(占71%)开发的减反射超透膜玻璃将拓宽显示玻璃的应用范围。华益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产品包括TN,STN,C-STN,TP,AR,手机玻璃等。华益公司已完全掌握导电膜玻璃的核心生产技术,开发出STN型ITO导电膜玻璃,触摸屏面板玻璃,AR抗反射膜玻璃等业内高端玻璃品种。
2011年6月,证监会核准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2011年3月,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将重大资产置换暨关联交易决议有效期延期一年至2012年1月31日。2010年2月,公司股东大会通过以浮法玻璃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与蚌埠院所持中恒公司60%股权,华洋公司100%股权,中凯公司100%股权以及部分土地使用权,房屋进行置换。本次交易完成后,浮法玻璃业务将置出公司,原先的ITO导电膜玻璃业务及手机模组业务仍然保留在方兴科技,同时方兴科技的业务将增加电熔氧化锆及相关产品,超细硅酸锆以及球形石英粉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另蚌埠院与方兴科技约定若在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含当年)的三年内,如果中恒公司,华洋公司每年的实际盈利数没有达到相关报告中所预计的当年收益数(中恒公司2011年,2012年,2013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利润预测数分别为838.05万元,878.96万元和961.42万元,华洋公司2011年,2012年,2013年的利润预测数分别为239.55万元,286.17万元和315.95万元),则蚌埠院就差额对公司进行补偿。今后,蚌埠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及上市公司的发展需要,将新能源领域的相关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蚌埠院下属新能源领域资产包括广东凯盛光电技术装备公司(65%),广东凯盛光伏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100%)以及中航三鑫太阳能光电玻璃公司(30%)。
2012年6月,公司拟以不低于19.89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10名的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4500万股(含4500万股)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含发行费用)。此次募集资金拟投资于中小尺寸电容式触摸屏项目、高纯超细氧化锆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20000万元)。中小尺寸电容式触摸屏项目的拟投入募集资金为50000万元,建设期为1年,投产后第三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在项目计算期内,年均销售收入为6528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16556.80万元,年均税后利润12417.60万元。内部收益率为29.36%,投资收益率为28.30%,投资回收期(税后)4.63年(含建设期)。高纯超细氧化锆项目的拟投入募集资金为30000万元,建设期为1年,投产后第二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在项目计算期内年均销售收入为58226.72万元,年均利润总额12931.97万元,年均税后利润10992.17万元。内部收益率为47.74%,投资收益率为42.66%,投资回收期(税后)3.2年(含建设期)。此次发行将进一步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2017年11月27日公告,公司拟以评估价2591.46万元收购关联方安徽华光光电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池州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在池州实施产业布局,并尽快建设3D玻璃盖板生产线。
2017年12月20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凯盛信息显示材料(池州)有限公司3D玻璃盖板生产线于2017 年12 月19日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0310万元人民币,年产量300万片,生产用于手机外壳的3D曲面玻璃。公司表示,与金属相比,3D玻璃更适合与OLED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相配合,具备减少信号干扰,提升智能终端的用户体验等优势。
2018年6月19日公告,公司2015年建成投产了年产85万片电容式触摸屏生产线。晟光科技成立于2010年11月,2011年-2013年建设投产了87万片电容式触摸屏生产线。凯盛科技与晟光科技两家公司均位于蚌埠市。凯盛科技拟以拥有的电容式触摸屏生产线相关的主要资产向晟光科技进行增资,同时也可能引入其他战略投资人向晟光科技共同增资。双方拟共同委托中介机构对凯盛科技拟入股资产及晟光科技净资产等标的资产进行审计评估,并以评估值为基础,确定最终交易对价。
2019年3月14日公告,公司控股资子公司方兴光电拟投资7620.79万元,在蚌埠市高新区现厂区内,建设年产3000万片柔性触控模组项目;全资子公司蚌埠中恒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拟投资2700万元在蚌埠市龙子湖区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进行球形石英粉生产线扩建项目。公司同日披露年报,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30.48亿元,同比降14.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07.74万元,同比降44.35%。
该项目于2017年11月27日获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详见公司2017-041号公告),并于2017年12月13日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项目新购置土地、办理各项手续后,于2018年5月底完成土建招投,6月正式开工建设,期间受雨水天气等因素影响,工程进度有所延迟。目前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主体设备已采购,正在进行净化车间和公辅工程建设,预计2019年4月设备进场安装调试。
该项目于2017年11月27日获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详见公司2017-043号公告)。项目于2017年12月开工,2018年11月完成净化车间建设,目前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正在进行试生产。3、年产1500万片炫彩曲面手机盖板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12月28日获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详见公司2017-055号公告)。项目目前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正在进行试生产。
2018年12月19日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东通知,根据国务院国资委下发的《关于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通知》,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之一。中国建材集团将根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准确把握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定位,抓紧制定试点改革方案,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2019年6月12日公告,全资子公司黄山显示拟投资5552万元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经济开发区高新电子产业园黄山显示原厂区内建设年产3000万片5G手机后盖炫彩镀膜项目。 公司同日公告,全资子公司池州显示拟投资8762万元在安徽省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设超大屏触控模组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厂房以及建设两条超大屏触控模组生产线,年产20-55寸超大屏触控模组23万片、55-100寸超大屏触控模组7万片。
2022年10月14日公司对外公告,公司拟分别与控股股东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盛集团”)所属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研院”)、安徽华光光电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光集团”)签订《股权托管协议》,受托管理中研院所持安徽凯盛基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盛基材”)70%股权、受托管理华光集团所持凯盛石英材料(太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湖石英”)100%股权以及凯盛石英材料(黄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山石英”)70%股权。本次股权托管构成关联交易。本次受托的三家标的公司均为凯盛集团应用材料板块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企业,公司将充分发挥其对公司应用材料板块产业延伸的作用,更好地实现产业链协同,进行产品联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有助于公司应用材料向更多市场应用领域拓展,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