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服务 上海板块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预盈预增 工业母机 工业互联 3D玻璃 工业4.0
计算机软件、电子及机电产品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计算机软硬件、通讯设备、仪器仪表、机电产品的销售。运动控制系统的组装生产。各类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自有房屋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是一家提供数字化制造核心技术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业运动控制系统、伺服驱动系统和工业物联网。产品目前主要应用在数控机床上。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2021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虽遇疫情散发、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高涨、电力供应紧张等多种困难影响,但全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产品生产基本稳定。其中,机床工具行业延续了2020年下半年以来的回稳向好趋势。受2020年基数影响,机床工具行业营业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前高后低,全年同比增速仍处高位,行业近十年来的下行走势有望扭转。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统计数据反映,2021年1-12月,行业整体运行保持稳定增长,运行效益持续提升。全年总体呈现增速前高后低,分行业间差异逐渐加大的特点。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2021年1-12月累计完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2%,增幅比上年扩大23.2个百分点。
传统数控技术应用于机械零件加工领域,主要面向直线、圆弧、平面的运动控制问题。与传统数控技术相比,雕刻雕铣技术面向的是复杂曲面曲线的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其各项指标要求更高,因此控制系统在设计理念、技术手段等方面与传统数控技术存在较大区别。目前,该技术的世界先进水平可以达到100米/分钟甚至更高的运动速度,以这样的速度沿着复杂的空间曲线运动,要求控制算法必须做到“瞻前顾后”;速度规划必须考虑众多约束条件,否则将出现明显的跟踪误差,甚至由于巨大的惯性力导致执行机构损坏;对于形状复杂的运动轨迹,每条运动指令只能描述几个微米的距离,因此每毫秒要处理几百条运动指令,算法的实时性要求很高。正因为如此,面向复杂曲面曲线的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被誉为运动控制技术领域的“明珠”。公司是目前国内少数完整掌握该项核心技术并提供成熟商品化产品的企业之一。
运动控制技术属于典型的综合技术门类,涉及计算机软件、实时计算、自动控制理论、微电子、机械动力学、电机驱动技术等多个学科,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学科齐全的研发团队支撑,因此一些国内企业以采购第三方运动控制软硬件为内核,再通过二次开发向客户提供运动控制解决方案。与此类企业不同,本公司拥有运动控制技术从软件到硬件的核心知识产权。由于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与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可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个性需求快速提供灵活多样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多层次需求,从而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专利受理14件,专利授权且有效1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件,外观专利授权1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3件;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总计专利受理310件,专利授权且有效170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90件,有效实用新型专利39件,有效外观专利39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76件。
随着应用领域的日益丰富和竞争的加剧,运动控制市场的发展日益细分化,而市场细分化带来的产品定制化需求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之一。公司综合考虑技术实现的可行性与性价比,在通用产品的基础上,积极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一方面,本公司拥有技术链上的完整知识产权,配合公司完善的研发体系,可以从底层技术上保证了产品差异化的快速实现能力;另一方面,本公司拥有一批长期服务于客户第一线、能够快速准确反馈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技术工程师以及一批行业经验丰富的研发工程师,能够确保准确有效的运用相关技术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公司与客户之间建立了更加稳定、长久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研发团队通过为客户提供产品技术服务进一步丰富了行业经验,为后续产品升级与创新累积了充实的技术沉淀。
本项目为在上海市奉贤区建设厂房等生产办公场地及配套设施,利用公司自主研发的运动控制技术,实现一体化控制器批量化生产,形成年产1.1万套的生产能力,为公司进一步扩大运动控制系统市场的占有率打下基础。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公司的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项目投资总额为人民币5,560.36万元,其中3,745.47万元用于建设投资及购买设备及软件,1,514.89万元用于铺底流动资金,项目建设期为2年。项目投产后第一年可实现设计产能的35%,第二年可实现设计产能的70%,第三年可全部实现设计产能。
本项目旨在在公司已有技术平台的基础之上,顺应未来运动控制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建设研发中心将公司的现有产品、新产品与国家产业政策及运动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密切关联,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发展新型运动控制技术,实现高速高精度控制、五轴联动插补、多通道控制和车铣复合技术的新一代中高档运动控制系统。项目投资总额为4,146.98万元,预计建设期2年。
本项目将以公司产品目标市场的客户分布为重点,结合公司现有营销网络布局及未来业务拓展方向和进程,在上海市奉贤区建设全国营销中心,将原有的12家营销分支机构进行扩建扩编,并在全国范围内新设立15家营销分支机构。项目建成后公司全国营销网络主要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西部地区4大区域。长三角区域是以公司总部为核心,辐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地区;珠三角是以深圳为核心,辐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江西、湖南、云南、香港、台湾等地区;环渤海是以济南为核心,辐射山东、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南等地区;西部地区是以成都为核心,辐射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区。项目目标是通过建立起公司对全国市场大范围覆盖的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在未来几年逐步实现公司营销服务能力和销售收入规模的倍增。项目总投资2,992.97万元,包括总部营销中心建设、现有分支机构升级建设以及新增分支机构建设三个子项目,建设时间预计为24个月。
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积累了丰富的运动控制类产品研发经验。本项目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伺服驱动技术,通过研产销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伺服驱动器年产10万套的生产能力。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提供包括控制器和驱动器在内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减少客户的选择和调试成本,可以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并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项目投资总额为人民币5,371.41万元,其中3,187.19万元用于建设投资及购买设备及软件,1,884.22万元用于铺底流动资金,预计建设期1年。项目投产后第一年可实现设计产能的25%,第二年可实现设计产能的50%,第三年可实现设计产能的80%,第四年可全部实现设计产能。
公司实行同股同利的股利分配政策,股东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额获得股利和其他形式的利益分配。公司实施积极的利润分配政策,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并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公司可以采取现金或者股票等方式分配利润,利润分配不得超过累计可分配利润的范围,不得损害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公司采取现金、股票或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分配股利,并且在公司具备现金分红条件的情况下,公司应优先采用现金分红进行利润分配。公司主要采取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政策,即公司当年度实现盈利,在依法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后有可分配利润的,则公司应当进行现金分红;公司利润分配不得超过累计可分配利润的范围;总体而言,倘若公司无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发生,则单一年度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度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20%。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汤同奎承诺: 自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在本次发行及上市前本人已持有的发行人股份、本人在上海玲隆鲸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所持有的份额以及本人通过玲隆鲸投资间接所持有的发行人股份(在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公开发售的部分股份除外),也不要求发行人或者玲隆鲸投资回购该前述股份或份额。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郑之开承诺:自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在本次发行及上市前本人已持有的发行人股份(在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公开发售的部分股份除外),也不要求发行人回购该前述股份。
自公司股票挂牌上市之日起三年内,若出现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格均低于公司上一个会计年度末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的情形时,则公司将通过公司回购、控股股东增持、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等方式稳定公司股价。
2022年10月31日公司对外公告,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2年5月5日披露了《关于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股份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公告编号:2022-026)。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汤同奎先生计划减持本公司股份不超过2,700,000股,占本公司总股本比例2.9699%。其中,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进行减持的,将于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3个交易日之后的6个月内进行(2022年5月11日—2022年11月10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减持的,将于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之后的6个月内进行(2022年5月27日—2022年11月25日)。2022年5月20日公司实施权益分派,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股,其计划减持数量同比例变更为3,24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9699%。2022年8月26日,公司披露了《关于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股份减持计划时间过半的公告》(2022-038)。公司于近日收到该股东出具的《股份权益变动告知函》。截至2022年10月27日,其累计减持1,331,000股,达到公司总股本的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