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光电子 黑龙江 创业板综 预盈预增 机构重仓 QFII重仓 并购重组概念 第三代半导体 无人驾驶 无人机 核能核电 军工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功能玻璃和新型光学材料销售;表面功能材料销售;稀土功能材料销售;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销售;金属材料销售;高纯元素及化合物销售;仪器仪表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机械设备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模具销售;销售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金属材料制造;有色金属合金制造;金属加工机械制造;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淬火加工;模具制造。(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公司是从事红外光学及激光器件、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红外光学材料、红外光学镜头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舰船、电子信息、交通运输、核燃料加工设备制造、安防视频监控、车载物联网等领域。
1.公司红外光学业务产品主要为锗产品、硒化锌产品及红外镜头等。锗有很好的红外透过性,利用锗单晶加工而成的锗透镜等红外光学部件广泛用于各类红外光学系统中,包括红外锗镜头、热成像仪与夜视仪、光探测器、红外探测器、激光与红外雷达等。硒化锌是一种重要的红外激光材料,对红外波长具有低吸收性,是制作红外透镜、窗口、输出耦合窗口和扩束镜的首选材料。锗、硒化锌、硫化锌等都是红外光学产业系统中的关键材料,市场前景广阔。伴随全球信息化、智能化的高速发展,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在军用及民用领域都迈入高速增长阶段。红外材料、红外镜头作为红外热像仪等整机产品的必需原材料及配件,其需求量也将同步增长。2020 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包括《“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中国安防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年)》《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等文件,相关的产业政策为红外热成像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民用领域,红外光学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建筑、消防、执法、车载等领域,在安防视频监控、自动驾驶探测等方面有较大的发展前景。2.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铝加工行业高新技术的不断突破,我国铝冶炼及加工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加之铝合金行业下游的建筑、汽车、家电、电子电力、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国防军工、高端装备等行业的不断发展,对铝合金材料,尤其是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需求也是大幅提升。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坚持以前瞻性和创新思维为导向,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技术研发团队,为公司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长期专注于科技创新,目前已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和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022 年,公司持续提升研发投入比例,研发人员增至 392 人,同比增长 184.06%;累计研发投入 1.09 亿元,同比增长 157.4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拥有专利权共 230 项(其中发明专利 37 项、实用新型专利 189 项、外观设计专利 4 项)。
核燃料加工专用设备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先进性,鉴于核能领域的特殊性,参研单位以外的厂商很难进入该领域。作为核燃料加工专用设备领域一家重要的研发配套单位,公司所涉及的领域具有很高的准入壁垒和技术壁垒,细分行业外的铝加工企业很难成为该领域的合格供应商,所以相比较于细分行业外的企业,公司具备较强的行业先入优势。
硒、锗等稀散金属作为铜、铅、锌冶炼企业生产主产品过程中的副产品,年产量有限,且相对于其主产品来说价值量较低,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相关企业将这些粗原料对外销售,且一般会选择与采购规模较大的客户进行长期合作。由于每家粗原料供应商的供应量有限,因此硒、锗原材料供应商较为分散。公司已经与全球主要硒、锗等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能够保证公司稳定、可靠地采购原材料,降低公司原材料采购风险。
专用设备用铝合金材料主要包括主体结构材料和辅助结构材料,主体结构材料包括3种铝合金精模锻件和1种铝合金管材,辅助结构材料包括 29 种铝合金材料。中飞股份目前为专用设备提供了28种铝合金材料(辅助结构材料)。2011年公司为核燃料加工专用设备提供了小批量新规格7000系铝合金精模锻件和管材(主体结构材料)。此外,公司还为专用设备提供9种铝合金机加工零件。专用设备用铝合金材料共涉及多种规格品种的高性能铝合金材料。随着生产设备的逐步完善和客户需求的增加,公司将向客户提供所有规格品种的铝合金材料。公司所提供的高性能铝合金产品规格较为齐全,具有较为显著的规格品种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贯彻以质量为生命的经营管理原则,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理念,以质量零缺陷为目标,以管理精细化为准则,以生产精益化为手段,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公司产品从前期开发,到产品验证、量产等全过程均处于全面、科学、有效的监控状态,并完全符合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和GJB9001B-2009国军标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的要求。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公司产品的质量、性能良好,售后服务及时、高效,报告期内未发生过重大质量纠纷。
由于专用设备行业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供应商未来所占市场份额的变动情况将取决于供应商各自的产品质量和产品价格等,即在当前的市场竞争格局下,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越高、价格越低,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将会越高。因此,如何以较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出较高质量的产品,成为行业内企业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公司通过持续的管理与技术革新,逐步树立起成本控制优势,主要体现在:在人力资源方面,公司员工队伍精干,人力成本控制较严;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公司通过采取原材料库存与原材料价格联动的调节机制,优化采购管理,同时,通过多方比价和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降低了采购成本;在产品生产方面,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工艺流程优化,加强原材料耗用的精细化管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损耗,提高投入产出水平。通过以上成本控制措施,公司成本控制优势凸显,体现出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核燃料加工专用设备对于核能发展的意义重大,国家已将其列入重点工程项目。目前,公司已完成核燃料加工设备用新规格材料的产业化研制。为满足核电产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和客户的批量化生产进程,开展新规格材料的批量化生产线建设成为公司当前的发展机遇和当务之急。该项目主要为了满足核能领域的新增市场需求,并按照用户的需求和相应的市场份额进行建设的,建成后将与下游用户的需求构成合理的配比关系。项目立足于公司的现有主营业务,在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以现有技术为依托,综合考虑了未来市场发展方向及公司发展战略做出的投资计划。项目总投资41,496.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5,953.00万元,建设期利息 1,4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143万元。项目已于2011年度完成土地征用及相关报批工作,并于2011年 10 月开始厂房建设,设备和公辅设施计划在2015年1月开始陆续试车投产。项目建成后计划用三年达到设计产量。 项目完全达产年(投产期第3年)不含税年营业收入为36,322万元,运营期年平均利润总额8,509万元,年平均净利润7,232万元,总投资收益率21.3%,项目投资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0.80%,项目投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8.5%,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7.4年。
公司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价格连续5个交易日(除权后的当日加权平均价格,不含大宗交易,下同)低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除权后,下同)时,则公司启动第一项稳定股价措施“说明与沟通”。 公司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价格连续10个交易日低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时,则公司启动第二项稳定股价措施“主要股东增持”。 公司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时,则公司启动第三、四项稳定股价措施“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回购”。
公司实行积极、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公司利润分配应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并兼顾公司当年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可持续发展,公司不断健全现金分红制度,保持现金分红政策的一致性、合理性和稳定性。 公司可以采取现金、股票或者现金与股票相结合的方式分配利润,优先考虑现金分红方式,利润分配不得超过累计可分配利润的范围,不得损害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公司一般进行年度分红,董事会可以根据公司的资金状况提议公司进行中期现金分配。如无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发生,公司采取现金方式分配利润,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若公司快速成长,且董事会考虑公司成长性、每股净资产的摊薄等合理因素,认为公司股票价格与公司股本规模不匹配时,可以在满足上述现金股利分配的同时,提出股票股利分配预案。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杨志峰先生及其关联股东周烔成先生、王宏杰女士、李宏宇先生,主要股东王珏女士、李念奎先生及其关联股东崔英为女士承诺: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公司股东高新投资(SS)、深创投、红土科力、韩忠健、刘士平、龚涛、朱莹、张晓洁、李伦、易敬、马勇、冯玉兰、潘平英、赵玉丹、孙顶志、张尔刚、潘蕊、岳洪滨、王琳、范长龙、宋丽娜、刘宏丽、王启晨、潘宝军、潘宝坤、孙宝辉、孙宝金、刘鹏飞、任海峰、李莉、潘峰、蒲海滨、权刚刚、党超承诺: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王春雨、李海兵、王桂香、张勇、高树增、张春波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一年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本人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
2018年9月10日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颁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经审定,公司具备从事许可范围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的资格。许可范围有所增加,证书有效期自证书签发之日起五年内有效。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先后取得《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格单位证书》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此次证书的取得,使公司能够在许可范围内承揽军品业务,为公司开拓军品市场以及未来在军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9年4月9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杨志峰与粤邦投资签署股份转让意向协议,杨志峰拟将持有的公司62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832%)转让给粤邦投资,并将其仍持有的其余1,860万股限售流通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4959%)之表决权委托给粤邦投资。该事项如能落实执行将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