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设备 上海板块 富时罗素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小米汽车 新型工业化 高压快充 机器人概念 储能 换电概念 特高压 独角兽 工业互联 新能源车 工业4.0 人工智能 5G概念 充电桩 特斯拉 智能机器 智能电网 物联网 军工
一般项目: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输变配电监测控制设备制造,输变配电监测控制设备销售,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智能仪器仪表制造,智能仪器仪表销售,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开发,轨道交通专用设备、关键系统及部件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充电桩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通讯设备销售,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机械设备租赁,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实验,电气安装服务。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智能电气和智能制造两大板块,同时聚焦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1.公司作为电网公司的供应商,积极布局智能电网、新型电网的发展。核心业务产品覆盖电力系统主要环节,具备智能配电、智能变电、智能用电等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核心设备制造能力和工程服务能力。2.公司作为国内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先企业,深耕非标定制化智能装备、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在相关方案设计、模拟仿真、工艺创新等关键环节形成深厚行业经验积累和技术沉淀,能够为高端制造业领域下游客户配套符合实际生产要求的非标定制化装备及智能化生产线,产品主要涵盖机械手、AGV移动机器人及AGV+解决方案、智能巡检机器人、堆垛机等。
1.智能电气行业方面,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要尽快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电网主动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促进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结构,推动电网之间柔性可控互联,构建规模合理、分层分区、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提升电网适应新能源的动态稳定水平。2.智能制造行业方面,2021年12月29日,工信部公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当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疫情的长期反复加快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进程。在全球经济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智能制造成为少数仍保持快速增长的行业之一。
公司目前已实现在工业生产智能化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主要业务及产品涵盖智能电气、智能制造、新能源充换电等,能够为客户提供涵盖业务全链条的智能化、一体化的整体综合解决方案,打造工业智能化领域的“量身定制”,从而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平台。作为全国领先的工业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公司始终坚持“工业+智能”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探索工业领域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创新。通过将5G、AI等先进技术深度应用于物流机器人大规模集群控制、“5G+AI”智能终端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业制造过程智能控制、制造工艺大数据优化等核心应用场景,为综合能源、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基础工业、分布式光伏等行业客户打造创新的智能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助力传统生产模式,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公司具备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公司多年专注于工业智能化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74项发明专利,606项实用新型专利,81项外观设计专利,232项软件著作权。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配置完备、年龄结构合理、行业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优秀技术研发团队,有能力通过创新保持公司的技术领先优势。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公司高度重视与外部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积极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技术合作,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公司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以及中国电力科学院等知名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经验,通过联合创新实现了诸多技术突破,保证了技术的领先性。未来,公司将继续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吸引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持续保持公司的技术领先优势,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公司秉承“智能科技、智慧未来”的企业愿景和使命,专注各领域核心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努力做最符合客户需求、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产品,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诠释公司的企业追求。公司核心优势在于拥有业内核心技术,经验丰富、产品质量过硬,并且能够从引导客户需求开始,提出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的非标综合解决方案,通过机器人应用数据的积累,进行方案设计、研发、生产、安装调试和验收等全过程的服务。公司目前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健全的售后服务机制,售后服务网点覆盖全国,能够及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未来,公司将结合产品和服务实际情况进一步强化完善营销体系,着力强化销售定位,推进业务前端的整合和营销能力提升,优化各销售组织机制及流程,制定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的营销、服务管理模式,拓宽营销渠道。
2017年9月20日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上海英内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上海乾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43%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乾承机械由公司控股子公司成为全资子公司。同时,公司拟向京东锦泉、宏兆投资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60,000万元。英内物联是一家专业从事物联网领域射频识别(RFID)技术及相关产品、物联网大数据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2017年2月27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永乾机电有限公司近日与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下称蔚来汽车公司)签署了《换电站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期为自双方签署之日起至2019年3月30日。根据协议,本次合作是为完成蔚来汽车公司蔚来汽车换电站的研发和制造任务,达到换电站的持续降本,并最终实现量产推广的目标。来汽车公司注册资本5.54亿美元,其主营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相关零部件的技术研发等。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在新能源汽车换电站项目上开展长期合作,有利于拓展和延伸公司智能制造业务产业链,加快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业务拓展速度,提升公司工业生产智能化业务核心竞争力,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并有助于提高公司未来的业绩水平,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2015年12月18日公告,拟17.78元/股发行股份3149.61万股、支付2.4亿元现金,共计作价8亿元,收购上海冠致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拟发行3087.74万股,作价5.49亿元,收购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100%股权。同时,以19.74元/股发行4002万股股份,募集配套资金7.9亿元。
2013年11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结合现金支付的方式以5.26亿元的价格收购永乾机电100%股权。公司向蔡剑虹、珠联投资等11名交易对象以11.18元/股的价格发行3999.28万股,并支付7888万元现金完成交易。此外,公司还将向特定对象黄明松发行1565.30万股,募集配套资金1.75亿元,其中的7888万元用于支付上述现金价款,剩余的9612万元则用于增资永乾机电补充其营运资金。永乾机电主要从事工业生产智能化,在工业生产机器人应用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收购永乾机电意味着公司将借此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
2012年5月,公司拟以16.17元/股的价格发行不超过710万股股票及支付现金1,500万元购买自然人陈文军和闻娟合计持有的力诺电气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力诺电气100%股权,并通过力诺电气间接持有龙波电气60%股权。力诺电气100%股权的预估值为1.28亿元,其账面净资产值1718万元,增值率为647.18%。本次交易间接收购的龙波电气目前是我国配电断路器开关领域的知名企业,在配电中压断路器产品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是国内为数较少能生产中高端断路器产品的企业。通过收购,公司将产品从现有的配用电自动化二次设备拓展到智能开关等一次设备领域。同时交易对方承诺:力诺电气2012年、2013年、2014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934.55万元、1,063.66万元、1,331.42万元;其中以龙波电气2012年、2013年、2014年实现的归属于力诺电气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959.55万元、人民币1,088.66万元、人民币1,356.42万元。
2015年4月21日发布资产收购方案,公司拟以17.45元/股,非公开发行合计1071.26万股,作价18693.50万元收购正信电气49%股权。交易完成后,正信电气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据介绍,正信电气及控股子公司自成立以来定位于配电自动化领域,是一家专业从事配电自动化软硬件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的企业,是国内既熟悉我国配电网运行状况又掌握核心技术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产品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主要产品为智能综合型配电自动化产品、智能简易型配电自动化产品、一体化智能开关以及其他产品(铁路电力自动化、配网自动化其他创新产品、未来外延发展方向的新培育产品)等四大类。根据方案,转让方任建福、世邦投资、陈智育、张吉勇、任建君、左晓亮、宋静波承诺:正信电气2015年度至2017年度合并报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2550万元、3315万元和4310万元。同日科大智能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司拟向共计216名激励对象,授予合计673.2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总股本的4.11%,授予价格为18.45元/股。该激励计划绩效考核目标为:以2014年净利润为基数,公司2015年至201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0%、100%和140%。
公司首发募集资金净额为44908.08万元,超募资金为28656.08万元。截止2011年6月15日已确定计划金额4400万元,尚未确定计划24256.08万元。
本次募资投入11296.0万元于“智能配电网通信与监控终端产业化建设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中压配电载波通信系列产品15000套、配变监测与计量终端系列产品40000台及馈线监控终端产品2500套的综合生产能力,预计实现年利润总额8531.8万元,建设期24个月。2490.0万元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期12个月;2466.0万元于“市场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建设期12个月。
2011年11月,为了抓住智能电网发展机遇,抢占市场先机,完善公司产品结构,增强公司的盈利,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司计划使用超募资金共11332万元投资新项目,项目分别为:(1)使用超募资金7,332万元建设智能一次开关设备产业化项目(项目预计2016年全部达产后年净利润增加3450万元,净利润率15%)、(2)使用超募资金1,000万元设立科大智能南京电力自动化研发机构、(3)使用超募资金2,000万元成立成都子公司、(4)使用超募资金1,000万元成立北京全资子公司。
2012年6月,公司中标河北省电力公司输变电项目2012年第三批设备材料中系统集成项目,中标额为2899.26万元,占最近一年经审计营业收入总额的15.03%。此次中标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存在积极影响,其合同的履行不影响公司经营的独立性。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压配电载波技术的研发及其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公司生产的中压配电载波通信系统相比国内外同类产品,具有更多的通信信道,可支持20个以上的独立信道。由于采用了先进的R-S编解码技术,具备超强的纠错能力。另外,具有信道环回测试和信噪比检测等自检功能,具备较强的网管功能,且具备大规模组网能力。
公司的核心产品电力线多址载波通信机是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产品,其通信速率、误码率、无中继传输距离、接收灵敏度、抗雷击、抗高温等多项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由于掌握了核心的中压配电载波通信技术,并且参与了中压配电载波通信相关产品标准的研讨和制定,该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先进性和对中国电网的适用性,在全国电力行业得到规模化应用。
目前公司在中压配电载波通信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南瑞水情、许继电控设备公司、深圳业通达实业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四方研究所等。根据国内有关城市配电自动化建设情况估算,公司2008-2010年在中压配电载波通信系统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约为40%-50%。
2022年9月28日公司对外公告,为满足日常经营需求,公司拟向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松江支行(以下简称“江苏银行松江支行”)申请最高不超过人民币3,750万元各类融资业务授信额度,期限半年,公司全资子公司科大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器人公司”)与江苏银行松江支行签订了《保证担保合同》,就该授信为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机器人公司此次为公司提供担保事项公司需在机器人公司履行审议程序后予以披露,无需提交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
公司控股股东安徽东财投资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所持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收购该部分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黄明松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人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收购该部分股份;36个月锁定期满后,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不超过本人所持有的股份总数25%;在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有的公司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