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商业 山东板块 破净股 低价股 内贸流通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融资融券 统一大市场 冷链物流 互联医疗 区块链 医疗器械概念 养老概念 中药概念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除疫苗)、精神药品、麻醉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医疗用毒性药品、罂粟壳、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批发;Ⅰ、Ⅱ、Ⅲ类医疗器械的批发、零售;预包装食品(含冷藏冷冻食品)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日用品、健身器械、化妆品、消毒液的销售;药品的仓储、配送;普通货运;货物专用运输(冷藏保鲜);医用织物的生产加工、租赁、销售及洗涤配送;玻璃仪器、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学试剂(不含危险化学品)的批发;医疗器械租赁和技术服务;仓储服务(国家专项规定除外);经济贸易咨询;电子产品的销售;医疗设备维修保养;中药材加工;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药品、器械配送板块是公司的传统业务板块,负责药品配送服务及综合医疗服务业务,向客户提供 F to b to c 医药全流程解决方案。医学诊断板块业务覆盖生化、免疫、临检、凝血、微生物、病理、分子诊断、POCT(即时检验)等全领域。学术服务板块通过打造诊疗一体化创新业务团队,针对慢病、肿瘤领域、糖尿病、心脏病等特定病种,整合形成“检验、诊断、治疗、康复、教育”全过程的诊疗一体化方案。数字医疗板块紧跟医疗信息互联网领域的发展,通过建立“临床使用、采购供应、支付理赔、疾病管理”环节的合理用药管理,打造管理式医疗闭环。该板块业务包括:药品福利管理(PBM)、健康保险第三方服务管理(TPA)、院内物流(SPD)、医院信息化管理(HIS)、分级诊疗管理、慢病管理等业务模块。医药物流板块拥有药品和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资质,在为瑞康及旗下公司服务的同时,承接独立的第三方配送服务,获国家 5A 级物流资质、冷链物流国家标准试点企业、山东省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荣誉。在中医药领域,公司基于“治未病”的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中医药技术创新,同时布局中医药的终端服务和销售体系。上至药材种植、药材交易,中至中药饮片创新研发与生产、下至终端批发及销售,已基本贯穿中医药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产业,业务渗透中医药全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
国家《“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各省国家和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达 500 个以上,而国家医保局要求 2022 年每省达到 350 个以上集采品种,两年时间要达到 5 年计划的 70%进度,药品集采明显提速。2022 年 1 月 1 日,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正式执行,与 2021 年相比,共有 74种新药纳入新版目录,谈判药品平均降价 61.71%,该目录总药品种类达到 2860 个。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 4 年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已累计将 507 个药品新增纳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2021 年 5 月,国家医保局会同国家卫健委出台《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谈判药品的供应保障范围,并施行与医疗机构统一的支付政策。截至 2022 年 1 月 1日,全国已有 28 省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出台相应的落地政策。2021 年 4 月 13 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原本划入个人账户全部计入统筹基金;个人账户不再局限于个人,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2022 年 11 月《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第一版)》,明确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机构制剂、中药配方颗粒、医疗用毒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禁止通过网络销售。一系列政策进一步规范网售药品业务,监管一体化、线上线下相互协同发展的态势更加明确。
直销网络完善、终端直接覆盖能力强一直是公司最为突出的核心竞争优势。医院终端客户(尤其是三级、二级规模以上医院)是城镇医疗服务的中心,也是药械消费的主要场所。医院终端客户对药品、器械需求量大且需求稳定,不仅给公司带来直接效益,也因为在行业中核心地位和学术能力,为公司下属各业务板块项目的开展提供了业务协同。公司长期保持和加强与各核心医疗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已实现对山东省内三级、二级规模以上医院的全覆盖。公司与医院终端客户的良好合作,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不仅能促进公司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推动公司器械耗材、检验试剂及其他创新药,还能在中医药产品的市场开发、处方外延、互联网医疗、慢病管理、DTP 药店等新业务和合作的开展。
公司结合多年来形成得网络、规模、业态及创新布局等优势,围绕聚焦转型、管理赋能、业务协同等关键举措,拥有高效、精益、安全、智能的分销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公司正在积极研发与慢病治疗相关的中医药产品及与糖尿病、心脏病等特定病症相关的医疗器械,并将进一步形成产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公司推行集团一体化管理模式,强化管理体系建设,设置科学高效的组织架构和制度流程,实现了战略组织化、组织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 IT 化、IT 生态化。持续提高预算管理、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账期管理、营收管理水平,调整负债结构,调整运营周期,加大资金回笼力度,缓解资金压力。公司已完成核心 SAP 业务系统 API 服务平台搭建,实现基础云服务平台运营优化和托管运维,以数字化来助力企业运营,提升产业链流通效率,助力加速完成企业战略转型,进一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响应速度。此外,通过战略调整,已大幅度化解了对外投资的管理风险及商誉减值风险,公司对各子分公司的把控程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公司是以山东省为目标市场、以规模以上医院及基础医疗市场的直接销售为主营业务、以商业分销为补充、具备药品现代物流资质和能力、可采用电子商务等现代化交易手段经营的医药商业企业。公司在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公布的全国医药商业百强排名中进入全国50强,销售收入位列第38位。按此商业排名,公司在山东省医药商业销售规模位列第三位,同时,公司在医院直配市场处于山东省医药商业领先地位。2008-2010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38.90%,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5.92%,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2008-2010年公司在高端医疗市场的覆盖医院数量和覆盖率均逐年提升。2010年通过直销模式对山东省84家三级医院、249家二级医院达成覆盖,覆盖率分别为97.67%、60.58%;规模以上医院覆盖率为67%,在山东省直销细分市场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公司基本实现了三级医院的全覆盖,二级医院的覆盖率仍有提升空间。此外,公司通过273家分销客户对全省未直接覆盖的医院和零售市场达成覆盖,总经销授权数量、分销业务量也是逐年上升。2008-2010年,公司来自高端医疗市场的收入分别为9.44亿元、12.97亿元、17.9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2.29%、80.97%和80.94%。高端医疗市场占比总体呈现稳定态势,波动主要因为基础医疗市场收入占比快速增长
受益于基础医疗市场的持续扩容和公司在基础医疗市场的精耕细作,2008-2010年公司基础医疗机构的覆盖数量由2008年的685家上升到2010年的988家,覆盖率由2008年的27.15%上升至2010年的39.16%,基础医疗市场覆盖率位居山东省内第一位。2008-2010年公司基础医疗市场收入分别为3279.40万元、5792.30万元和10524.49万元,占比分别为2.86%、3.62%、4.76%。新的基药招标制度的实施,未来基药流通领域将呈“扁平化”趋势,集中度将向医药商业龙头倾斜,作为山东省首批现代医药物流试点企业,公司将分享基药配送这块大蛋糕。
医用织物洗涤配送投资项目总投资为10800万元,建设周期为1年,达产后年新增营业收入4928万元、净利润1609.79万元,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7.18%,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后)为6.07年。医用织物生产项目总投资为9190万元,建设周期为1年,项目达产后,年生产能力为80万套,年新增营业收入6400万元、净利润1520.01万元,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7.91%,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后)为6.1年。通过此次定向增发,公司将进一步扩大主营业务规模,抢占市场先机,丰富服务品种,从而完善产品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为股东提供更多回报。
公司分别以募集资金21135万元、6278万元投资济南和烟台两个现代物流配送项目。公司现拥有仓储面积1.33万平方米,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现有的仓储能力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募投项目建成后将新增2.93万平方米的仓储能力,增加220.30%,有利于解决限制公司发展的仓储瓶颈。另外,济南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开拓山东中、西、北部市场,烟台项目有利于公司巩固山东东部市场,并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济南项目实施后,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35亿元,净利润1.06亿元;烟台项目实施后,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净利润3512万元。
公司业务的综合毛利率一直稳定在8%左右,高于同等医药流通企业。公司高毛利的产生是由于公司的商业模式决定的。公司采用直销的商业模式,流通环节少,有效提高公司的毛利率。同时公司直销对象是高端医疗市场,产品是高端药品品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直销模式是未来医药流通领域的新趋势,由于目前医药流通环节多、中间流通商追求利润,是导致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随着医药流通改革的不断推进,压缩药品流通环节,直销模式将逐渐占据市场。2008年-2010年,公司直销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6.20%、85.50%和86.71%。
公司为山东省首批药品现代物流试点企业。药品现代物流试点资质的获得有利于公司争取和获得基本药物的配送权,且有利于公司在全省药品挂网招标采购中获得更多的配送授权。公司已具备医药商业企业所需各业务层面的完整信息化服务体系。如公司可以进行“零库存”管理和智能仓储配置;实时在线的电子商务平台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即时订单服务,进行价格磋商,查询库存情况及在途订单状态等;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真实市场信息;在业内率先完成对供应商和医院的网上信息服务和供应链延伸服务,实现与上下游客户的数据交换;此外,公司还拥有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这也为公司未来开展网络销售业务提供了资质保证。
2012年6月,公司拟制定未来三年(2012-2014)股东回报规划。未来三年内,公司将坚持以现金分红为主,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和本规划有关规定和条件,同时保持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的情况下,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应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此三个连续年度内,公司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公司董事会可以根据公司盈利情况及资金需求状况和有关条件提议公司进行中期现金分红;如果未来三年内公司净利润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公司可提高现金分红比例或者实施股票股利分配,加大对投资者的回报力度。
2014年7月,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张仁华及汇添富基金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2亿元,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发行价格为40.56元/股,发行数量合计为2958.58万股。根据方案,其中张仁华出资4亿元认购986.19万股,汇添富基金通过设立资产管理计划出资8亿元认购1972.39万股。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张仁华、韩旭夫妇合计持股比例由44.50%降至42.12%,仍为公司控股股东,而汇添富基金持股比例则将由2.11%增至15.90%。公司表示,本次发行完成后,假设其他科目保持不变,按照公司一季度财务数据测算,本次发行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将由64.42%降低至51.42%,流动比率将由1.40上升至1.79,速动比率将由1.19上升至1.59。瑞康医药表示,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补充流动资金,有助于解决公司扩大营业收入的资金需求,进一步推动公司快速发展。
公司实际控制人张仁华、韩旭及公司股东青岛睿华方略医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公司股东TB Nature Limited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
2015年4月17日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该计划参与员工总数预计不超过2800人,预计持有公司股票上限约266.3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6%。根据方案,公司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筹集资金总额为不超过6667万元,资金来源为第一大股东借款:公司第一大股东张仁华拟向员工持股计划提供全部借款支持,借款期限为员工持股计划的存续期。该计划设立后拟全额认购长信基金设立的“长信基金-海通证券-瑞康医药员工持股资产管理计划”的劣后级份额。该资管计划份额上限为2亿份,按照2:1的比例设立优先级份额和劣后级份额。公司第一大股东张仁华承诺为该资管计划中优先级份额的权益实现提供担保。
2015年10月8日晚间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1亿元,其中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张仁华承诺认购比例不低于10%且不超过20%,发行完成后,张仁华、韩旭夫妇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股票将于10月9日复牌。根据方案,公司拟投入募集资金18.94亿元用于医疗器械全国销售网络建设项目,该项目主要通过位于北京、上海、广州等11个城市的子公司,分别在当地租赁适合场地作为医疗器械配送仓库,并同步完善立体配送货架、拣选设备、输送设备、配送软件系统等现代物流设施以及辅助设施和项目所需铺底流动资金。项目建设期1年,预计全部达产后可新增年营业收入230亿元,新增年净利润9.98亿元。
2018年8月6日公告,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成员计划自2018年8月6日起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允许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等)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3600万元。
2018年12月12日公告,公司拟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从二级市场回购公司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20,000.00万元,不超过40,000.00万元,回购价格不高于13元/股。回购期限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