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科技(002540)概念题材

概念题材 投资亮点 财务分析 公司简介

亚太科技(002540)所属板块题材

  • 要点一:所属板块

    有色金属 江苏板块 深股通 转债标的 大飞机 新能源车 3D打印 军工

  • 要点二:经营范围

    有色金属复合材料、铜铝合金材料、散热管、精密模具、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生产及销售(不含国家限制及禁止类项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要点三:汽车热管理系统材料、汽车轻量化部件铝材、高强度铝制结构材

    公司主营业务之一是汽车热管理系统材料,产品主要包含高性能空调管、复合管、无缝管、微通道管、电池液冷管、控制阀材料、膨胀阀材料、传感器材料、连接件材料等,满足汽车各类型热管理系统对高效率、低渗露、高耐压、高密封、长寿命材料的要求。公司主营业务之二为汽车轻量化部件铝材,产品主要包含车身结构型材、防撞系统型材、底盘悬架系统棒材料、制动系统材料、电池箱体型材、电机壳体型材等,满足汽车车身、底盘、动力、制动等系统对更高强度材质、更强结构、更轻质量、更高安全性的要求,为整车实现更安全、更轻质、更稳定、更智能提供关键助力。同时,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持续为行业客户提供高强度铝制结构材的开发与制造服务,满足客户对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的战略要求。

  • 要点四:汽车热管理行业、汽车轻量化行业

    1.随着全球范围各领域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广泛落地,汽车产业正向更高效、清洁、低耗、智能的方向深度迭代发展,而汽车热管理系统作为重要的能源管理模块,在更高效率、低能耗、高精密、高集成、高精控方向,迎来了全新机遇和挑战。公司作为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材料重要供应商,将顺应产业趋势,积极助力行业客户实现产品升级迭代、应用创新深化的要求,紧抓时代机遇。2.随着全球汽车产业链在新能源化、轻量化、智能化浪潮下的持续迭代与重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包括轻量化技术领域都迎来了全新机遇与挑战,并呈现出向头部集中的趋势;通过多年积累,国内轻量化技术领域供应商正逐步构建形成从材料、工艺、装备、测试、应用到量产的生态,为汽车轻量化的全面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凭借在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和轻量化技术的深厚沉淀,作为国内汽车轻量化部件铝材重要供应商,公司将在助力全球汽车及零部件低碳节能、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方面,发挥更重要价值。

  • 要点五:技术优势

    公司专注于工业铝挤压材研发与制造,多年以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创新的路线,以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公司及多家子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中心,有能力运用自身研发能力为客户提供各类高规格产品、非标准化产品的技术开发和生产服务,在“以销定产”的行业经营模式中,强大的研发设计能力保证了企业满足客户需求、扩大市场容量。公司在工艺、产品、管理体系等方面持续开发创新,报告期,公司共投入研发费用 22,551.62 元占营业收入的 3.35%;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人员 409 人、累积获得专利 441 项。正是由于公司拥有的先进、独特的工艺技术以及强大的开发设计能力,使得公司产品具有“多品种、多牌号、多规格”和“高技术含量”的特点。

  • 要点六:客户优势

    凭借在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技术沉淀,公司是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材料和汽车轻量化系统部件材料领域的重要供应商。在汽车热管理系统材料领域,公司已成为日本电装、德国马勒、康迪泰克、法国法雷奥、韩国翰昂、万都、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弗迪科技、SAAA 等头部客户的合作伙伴。在汽车轻量化系统部件材料领域,公司已成为德国博世、法国欧福、日本埼玉、美国顺普、西班牙海斯坦普、弗迪动力等客户的合作伙伴,应用终端包含理想、比亚迪、蔚来、小鹏、丰田、奔驰、宝马、大众等车企,是国内汽车轻量化系统部件铝材重要供应商。在助力全球汽车及零部件低碳节能、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方面,公司持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

  • 要点七:质量优势

    公司注重产品品质,已获得 BS EN ISO 9001:2015 / EN 9100:2018(技术等同于 AS9100D)航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 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格等多项体系认证。公司始终将质量保障视为企业的生命线,通过引进了一系列先进设备进一步来保障产品质量,公司拥有 800 吨至 10,000 吨级别的先进挤压设备,并拥有进口低压真空铸造系统(LPC)、除气除渣精练系统、全方位探伤系统等国内外先进熔铸系统来确保原材料的高端品质,基于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 要点八:扩大产能 

    公司分别以募集资金46350万元,5680万元投资“汽车用轻量化高性能铝合金一期项目”和“高性能无缝铝合金复合管研究及其产业化扩建项目”,将分别增加公司年产能精密热交换铝管2万吨,制动系统用铝型材1.2万吨,可锻高强度铝镁硅合金棒材1.5万吨,耐磨高硅铝合金棒材3千吨和高性能无缝铝合金复合管7千吨,共计新增产能5.7万吨,相比09年4.2万吨产能提升1.3倍。项目达产后,预计正常年销售收入分别为12亿元和2.8亿元,年税后利润分别为12293万元和3818万元。

  • 要点九:客户,区域优势突出 

    公司客户涵盖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已获得德国大陆集团,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法雷奥,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等国内国际共58家企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认证。其中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德国大陆集团等位于全球前十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行列。客户认证也反映了公司研发实力较强,产品质量过硬,成为亚太地区汽车轻量化材料的重要供应商。另一方面,公司所处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中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的长三角地区,汽车零部件产值比重达到全国37.2%,销售渠道更为顺畅。

  • 要点十:“铝锭价格+加工费”售价模式 

    公司产品采取“铝锭价格+加工费”的售价模式。铝锭价格参照上海长江有色金属现货交易所价格。通常取订单日均价,订单月均价或交货日上月均价。加工费的大小取决于产品工艺的复杂程度以及生产流程的时间长短。管材的工艺复杂,生产流程长,其加工费在三种产品中最高。2010年上半年,管材类产品的加工费为1.4万元/吨。型材与棒材的的加工费分别为0.7万元/吨和0.6万元/吨。管材收入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同时管材产品的毛利率相比型材和棒材也是最高的,有30%左右(型材和棒材产品毛利率都在10%以下)。

  • 要点十一:新扩建年产8万吨轻量化高性能铝挤压材项目 

    2013年4月,公司拟在无锡新区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新扩建年产8万吨轻量化高性能铝挤压材项目。项目达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213,676万元人民币(含税25亿元人民币)、税前利润29,519万元人民币。项目回收期(静态)为6年。该项目若能够顺利实施,公司现住所的产能将实现转移整合,以满足公司进一步发展而扩展生产空间的需要,从而为公司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推进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

  • 要点十二:汽车“铝化”成为发展趋势 

    铝合金质量较轻而强度较高。典型的铝质零件一次减重效果可达30~40%,二次减重则可进一步提高到50%。研究表明,汽车每使用1公斤铝,可降低自身质量2.25公斤,减重效应高达125%。铝合金制造发动机可减重30%,铝质散热器比相同的铜制品轻20%-40%,轿车铝车身比钢材制品轻40%以上,汽车铝车轮可减重30%左右。铝合金代替铸铁和钢材制品件有显著的减重效果。随着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全球汽车“铝化”步伐逐渐加速。09年,中国每辆车用铝量只有100公斤左右,低于全球平均112.6公斤和北美148公斤的水平。

  • 要点十三:重大合同 

    2012年5月,公司与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华电新疆喀什2X350MW间接空冷岛总包项目管束用铝管采购合同。该合同约定公司向华电重工提供合同总金额约915.9272万元人民币的管束用无缝铝管。该合同的产品管束用无缝铝管用于电力工程项目,标志着公司产品进入电力行业有了新的业务突破,对公司拓展除汽车行业外的其他领域的业务有着重要意义。

  • 要点十四:投资建设年产9,900吨热交换平行流铝合金管生产线 

    2011年9月公司为优化产品结构,拟利用现有厂房和部分设备,并新增设备投入,建设形成年产9,900吨热交换平行流铝合金管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采用检测和控制技术生产的产品主要为汽车空调冷凝器用热交换喷锌平行流铝合金管,该产品是汽车空调平行流冷凝器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在汽车空调平行流冷凝器中逐步应用,替代汽车空调储液器,从而使管带式冷凝器和空调储液器合二为一,不但节约材料,而且整体结构缩小,换热效果更好。年产9,900 吨热交换平行流铝合金管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本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14,218.60万元,资金来源于公司超募资金,超过项目投资额时由公司自有资金解决,研发、建设周期为3年,预计在2014年6月底前完成投入使用。实施后,将形成9,900吨的年生产规模(其中新增年生产规模5,000吨),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5,640万元、利润总额4,300万元。该项目在加快公司产品研发速度、提升研究开发能力等方面都将发挥积极的意义,可以进一步调整公司产品结构,增强公司的生产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实力。

  • 要点十五:收购股权 

    2011年11月,公司于近日与转让方重庆市博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意向协议》。公司将收购转让方所持有的博赛安信达(无锡)铝业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公司在此次收购之前不持有目标公司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目标公司100%的股权,目标公司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双方将在对目标公司进行审计评估后,协商确定最终的股权转让价格。预计股权转让价格不超过4000万元。

  • 要点十六:收购博赛安信达铝业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为了进一步优化铝挤压材的生产链特别是熔铸生产、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合理布局生产基地。公司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3118万元收购博赛安信达(无锡)铝业有限公司100%股权项目,同时拟使用超额募集资金11882万元向该公司增资。

  • 要点十七:自愿锁定股份 

    公司实际控制人周福海,于丽芬,周吉及周福海和周吉共同控制的无锡市吉伊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公司股东深圳市南海成长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湖南唯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兰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湖南新大新股份有限公司和罗功武,李志军,浦俭英,张俊华,陈国琴,陈位峰,朱锡秋,肖明,周益新,秦芳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

  • 要点十八:拟设立合资公司 

    2014年3月,公司与美国DM3D科技有限公司于当日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无锡市设立一家中外合资经营的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将从事3D打印等相关业务。合资公司总投资50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166.67万美元。其中公司认缴116.67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70%。合资公司经营范围为:3D 打印设备、3D 打印成品、机械零部件的 3D 打印修复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表示,利用合资公司的3D技术对模具进行修复有利于公司现有铝挤压材的生产对模具的需求,从而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提高现有的生产经营效率;同时,该项目的实施将推广3D技术在其他相关行业的使用。

  • 要点十九:实际控制人拟最高不超过2亿元增持自家股份

    2018年6月20日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周吉计划未来6个月内,拟出资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不超过2亿元增持自家股份,并承诺在本次增持计划实施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 要点二十:拟启动不超过2亿元股份回购计划

    2018年6月20日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启动5000万元——2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10元/股,用于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依法注销减少注册资本等,按回购金额上限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2000万股, 约占公司目前已发行总股本的1.57%。

  • 操作说明:手指放在表上向左滑动可以查看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