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 四川板块 专精特新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央企改革 华为汽车 大飞机 新能源车 无人机 国企改革 西部大开发 锂电池 军工
许可项目: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设计和生产;检验检测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模具制造;模具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本公司及旗下子公司以工模具设计、研制和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航空零部件生产为主业。主要产品是工装模具及汽车零部件、航空零部件,工装模具目前主要是汽车模具。
1.2023 年汽车模具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汽车模具行业总体产能过剩导致市场激烈竞争的总体态势仍将继续,客户对模具生产周期、技术性能以及产品质量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汽车总体形势稳步增长,汽车模具在高端车型、新能源及国外等细分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公司作为中国汽车覆盖件模具重点骨干企业,建有成都市汽车车身工程技术中心,拥有众多冲压行业专业技能人才,冲压成型经验积累丰富,具备整车模具开发与匹配协调能力,承继并转化应用先进的航空制造技术,在汽车模具制造领域居领先地位。2.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相关统计预测:2023 年我国航空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671 亿元。随着民营企业的大量进入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加之客户采购模式的转变,订单价格持续下降趋势仍将延续,但降幅有所收窄;同时客户在工艺技术准备、成本管控和服务响应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公司基于多年对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领域的专注,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制造流程、精密数控加工等方面均已达国内先进水平;逐渐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特色的汽车模具制造技术,建成省级技术中心,并拥有专利权或软件著作权 80 余项;具备整车模具开发与匹配协调能力,采用全参数三维设计、全数字化制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
公司承继并转化应用航空工业先进、成熟的航空制造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在同行领域居领先地位,拥有功能全面、性能优良、适用性广的数控加工设备,在成型分析、数控加工和模具调试等技术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能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的要求,在产品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方面形成了一定竞争优势。
公司航空零部件业务承继并应用航空工业先进、成熟的航空制造技术,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高速加工技术经验,具备成熟的飞机结构类零件工艺技术,加工材料可覆盖铝合金、钛合金和蜂窝芯复合材料,尤其擅长高难度、高价值零件的工艺技术解决方案。公司航空数控加工产品的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与核心客户一脉相承,体系运行稳定,技术质量可靠,多次获得客户的“优秀供应商”称号。
2014年12月12日,因停牌等待资产重组批复的成飞集成却等来了“坏消息”。公告称,因重组方案未能在股东大会之前获主管部门批准,公司将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告显示,12月12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中航工业的书面通知,内容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于2014年11月17日收到国防科工局就你公司资产重组中涉军事项复函国务院国资委的抄送件。该抄送件认为,该重组方案符合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总体要求,有利于促进军工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核心竞争力,但按照该方案实行后,将消除特定领域竞争,形成行业垄断,建议中止本次资产重组。”
2014年5月,公司拟采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由公司向中航工业、华融公司及洪都集团三家资产注入方定向发行股份,购买沈飞集团100%股权、成飞集团100%股权及洪都科技100%股权,标的资产预估值达158.47亿元。在此次重组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将变更为以歼击机、空面导弹等研制为主。根据公告, 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拟采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由公司向中航工业、华融公司及洪都集团三家资产注入方定向发行股份,购买沈飞集团100%股权、成飞集团100%股权及洪都科技100%股权。同时,本次重组还将实施配套融资,即公司拟向中航工业、华融公司、中航飞机、中航机电、中航投资、中航科工、中航电子、中航技、航晟投资及腾飞投资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现金,配套融资总额不超过本次交易总额的25%。作为此次重组标的沈飞集团、成飞集团和洪都科技三者资产预估值高达158.47亿元。交易完成后,中航工业及其下属企业将合计持有本公司约141,370.80万股股份,约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87.37%,而中航工业仍为本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公司表示,本次资产注入后,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公司得以整合中航工业防务装备业务板块雄厚的技术资源、市场资源以及优秀的人力资源,通过丰富产品类型、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协同效应,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公司拟不低于9.7元/股定向增发不超过1.06亿股,募资不超过10.2亿元,将全部用于增资控股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建设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预计占本次增资完成后中航锂电63.63%的股权。与其共同增资的还有中航投资,裕丰投资及/或其管理的投资基金,洪都航空及中航工业等其他投资者。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6.8亿AH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能力。预计年均净利润为3.74亿元。中航锂电成立于09年9月14日,已与国内多家汽车整车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其产品已运用于电动车,机车,储能等民用领域及军用电源等军工领域。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中主要的巡游花车以及部分警用巡逻车,新能源公交车,道路清扫车和游艇均采用了中航锂电生产的动力电池模块。
2013年1月,公司拟以12.58万元/股的价格向深圳市中科远东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以及雷雨成等36名自然人发行不超过3,985.24万股股票,收购其合计持有的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0.8618%的股权;同时,拟支付不超过4,340万元现金收购中科远东等21家企业以及雷雨成等36名自然人合计持有的同捷科技7%的股权;另外,拟向不超过10名其他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6,711.44万元。同捷科技成立于1999年10月10日,注册资本为18,777.9万元。经营范围为汽车整车、零部件、汽车高新技术及机电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截至2012年9月30日,资产总额为114,163.42万元,负债总额为62,366.75万元,净资产为51,796.67万元,2012年1-9月营业收入为21,052.49万元,利润总额为899.3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70.8万元。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业务将向汽车产业供应链的更前端延伸,新增汽车设计业务将使公司更早地介入客户的新车型开发,并拥有更多的主导权。同时,能使公司对汽车产业有更深刻的理解,并通过汽车设计等前端供应链业务,更好地带动公司向检具、焊接夹具、冲压件、焊接总成件、其他汽车零配件业务扩展。
2012年7月,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拟与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市政府开展三方战略合作,在杭州市范围内实施2万辆电动汽车私人租赁项目,采取电动汽车(裸车)租赁和提供优惠充换电服务的基本运营模式,租车给杭州市消费者。按照整个项目的运营计划,中航锂电负责提供适用于项目的动力电池单体电芯,2万辆电动车充换电需配备电池箱约9万组,约合单体电芯216万支。若项目总体完成,根据车辆投放计划,在项目按计划实施并由中航锂电成功中标全部项目所需电池的情况下,预计2012年可实现销售收入约2亿元人民币,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约7亿元人民币。
公司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制造质量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充分发挥在CIMS应用方面优势,实现汽车模具冲压工艺设计,结构设计,程序编制,数控加工,测量全过程数字化传递,建立冲压数据库(专家库),实现冲压工艺方案知识积累和数据共享,将运动仿真,过切检查等仿真技术成功应用于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中,在模具设计技术方面已具备100%三维设计能力,掌握数控高速切削,等高加工,样件扫描,铸造空冷钢,刃口堆焊等先进模具加工技术。
公司最早将高速铣削技术应用于汽车覆盖件模具生产,已广泛在模具型面精加工中采用,在行业内居于领先地位,已经装备多品种,性能先进数控加工设备,拥有数控机床数量多,成新度高,有三分之二都是02年以后新添置的,为适应数控加工发展趋势,率先在国内模具企业中配备五坐标高速铣床,大大提高模具型面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