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钾国际(000893)概念题材

概念题材 投资亮点 财务分析 公司简介

亚钾国际(000893)所属板块题材

  • 要点一:所属板块

    化肥行业 广东板块 深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深成500 供销社概念 一带一路 生态农业

  • 要点二:经营范围

    肥料销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生物有机肥料研发;基础地质勘查;复合微生物肥料研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供应链管理。

  • 要点三:可溶性粉末结晶状氯化钾和颗粒状氯化钾

    公司主要生产产品为可溶性粉末结晶状氯化钾和颗粒状氯化钾,用于农业直接施用,或者用作复合肥、复混肥生产原料。公司是第一家实现境外钾盐项目工业化生产的中资企业。依托原有老挝甘蒙省35平方公里、折纯氯化钾资源量1.52亿吨的钾盐矿开采权,公司于2022年3月实现老挝100万吨改扩建项目的稳产达产,成为我国境外首个百万吨级的钾肥项目,也是东南亚地区最大规模的钾肥项目,该项目建成投产仅用了17个月的时间,不仅为后期产能扩建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我国境外钾盐开发企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 要点四:钾肥行业

    东南亚地区钾肥生产集中在老挝,除中国企业在老挝投产的钾肥项目已释放部分产能以外,其他东南亚各国钾肥消费全部依赖于进口。近年来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国际地缘政治影响及美元汇率、油价等因素,棕榈油等东南亚农产品的价格出现波动,相应影响了钾肥需求。目前境外疫情的日趋常态化,全球经济已出现明显复苏回暖迹象,全球农产品价格也逐步恢复正常水平,种植利润相应反弹。未来东南亚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环境改善和产品价格恢复,将带动钾肥需求提升。钾盐矿产属于我国严重短缺的矿产资源,主要为青海、新疆、西藏的盐湖型液态钾盐资源,品位与境外固体钾矿相比较低。虽然近年来通过钾肥资源和生产能力的挖潜,钾肥自给能力有所提高,钾肥自给率勉强达到50%,但总体自给率趋势已有明显下降。由于我国钾资源总体稀缺,钾盐资源储量逐年减少,产量增长乏力,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改变。受全球钾肥供应紧缺、物流贸易受阻、俄乌冲突与制裁等因素影响,2022年钾肥进口量较前两年略有减少,2022年1-5月份进口总量345.58万吨,同比下降14.45%。同时,国内港口库存也出现同比和环比均下降情况。7月第一周,港口氯化钾库存约为170万吨,较6月底减少2万吨,同比减少约55万吨。随着老挝中资企业产能提升,上半年自老挝进口量占比达到历史最高的8%。我国资源型钾肥产能扩张的可持续性面临压力,钾盐资源全球化配置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十四五”期间,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多元化战略合作,开发利用境外钾盐资源,加速推进现有境外优势项目进展,切实提升境外钾肥生产能力,逐步建成规模化境外钾盐生产供应基地,是保障我国钾肥供应和粮食安全的核心举措。

  • 要点五:资源优势

    公司拥有老挝甘蒙省他曲县东泰35平方公里以及彭下-农波179.8平方公里的两个优质钾盐矿开采权,合计钾盐矿石总储量约49.37亿吨、折纯氯化钾资源储量约8.29亿吨,是亚洲拥有最大钾盐资源量企业,约占亚洲总储量的三分之一。矿区矿层分布连续、范围广,产状相对平缓、厚实,矿床埋藏较浅,使得矿石的易采性良好,适合机械化、规模化开采。

  • 要点六:区位优势

    老挝地处东南亚地区核心位置,与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中国接壤,辐射范围涵盖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公司以东南亚、东亚作为钾肥产品销售的核心市场,根据Argus统计,2021年东南亚、东亚及南亚地区氯化钾需求合计3,000万吨,未来亚洲地区钾肥需求增速仍有望继续保持在4-5%。与加钾、俄钾相比,公司项目地处老挝中部,离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及印度等农业国家较近,靠近我国市场,具有临近需求地、运输成本低的绝对区位优势。同时,贴近消费市场的竞争优势还体现在公司可以采用小、零、快的发货方式,满足东南亚地区多样化的需求,并享受老挝作为东盟成员国和RCEP成员国在地区经贸环境、进出口和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势。

  • 要点七:交通优势

    公司老挝钾盐项目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北距老挝首都万象380公里,东距越南边境180公里,西距老泰3号友谊大桥40公里,矿区东侧紧邻连接柬埔寨和越南的重要交通干线13号公路。13号公路为老挝主干道,由北到南贯通老挝全境。13号公路向北可通往万象,公司产品可销售至老挝本地、缅甸客户;向西连接老泰友谊大桥,公司产品可直销泰国;向东对接越南万安港、格罗港及海防港多个港口,销售至越南本地及通过海运销往国内及东南亚等地。已于2021年底通车的中老铁路更是为公司打通了钾肥铁运回国的直接通道,钾肥产品从老挝直达回国更为便捷,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深耕云贵川等省的钾肥市场,并降低物资及人员流通成本。同时,正在规划的泛亚铁路中路通道也与矿区临近,途径甘蒙省、连接老挝万象以及越南永安港的老越“万永铁路”预计将于2022年11月启动建设,未来铁路投入运营后,公司现有公路运输段将升级为铁路运输,将为公司产品带来更加便捷的运输路径。

  • 要点八:东陵机械

    2016年1月15日公司因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开始停牌。公司本次发行股份购买的标的资产为广州东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简称“东凌机械”)全部股权。东凌机械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不含汽车动机制造),控股股东为广州东凌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要点九:对外投资

    2016年2月2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农国际钾盐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中农国际”)拟出资人民币 100 万元在云南省昆明市设立全资子公司云南中农钾盐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云南钾盐”),云南钾盐设立目的系为中农国际在老挝投资建设的钾盐开采业务提供物资采购、调运及人员调遣服务。

  • 要点十:股权转让

    2015年9月8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津滨津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津鹏公司”) 为了充分调动粤阳公司股东管理积极性,并提高公司管理效率,根据双方股东协商,津滨公司同意全资子公司深圳津滨津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转让其持有的粤阳公司的 2%股权,另一方股东深圳市粤华企业有限公司同意受让该股权。此次交易的总价款人民币 8,571,360 元。

  • 要点十一:员工持股计划完成

    2015年7月21日公告,公司推出2015年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对象为公司员工,总人数不超过 125 人,筹集资金额不超过 7,200 万元。本员工持股计划设立后将委托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管理,并全额认购由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设立的广发原驰驰东凌粮油 1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简称“东凌粮油 1 号”)。东凌粮油 1 号主要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包括大宗交易以及竞价交易等方式)等法律法规许可的方式取得并持有东凌粮油股票,不用于购买其他公司股票。

  • 要点十二:收购钾肥资产 布局大农业

    2014年8月25日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以10.44元/股,发行股份购买中农国际100%股权,从而获得中农国际间接持有的中农钾肥90%股权,交易作价为36.9亿元;同时公司拟以10.44元/股发行1.18亿股,募集配套资金12.3亿元,用于中农钾肥扩产及补充流动资金。此次重组完成后,中农集团将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据介绍,中农国际成立于2014年7月,自身尚未开展任何业务活动,旗下的主要资产为通过中农香港控制的中农钾肥90%股权。中农钾肥主要业务则为氯化钾的开采、生产和销售。截至2014年7月31日,中农国际的账面总资产14.76亿元,评估价33.97亿元。

  • 要点十三:大豆加工龙头

    公司下属的大豆压榨企业有广州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广州植之元油脂有限公司。“植之元”历经十年发展,以其稳定的质量,优良的服务在市场中享有崇高的品牌声誉。公司目前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注册交割库,在保障本区域粮食安全及城乡居民菜篮子工程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 要点十四:股票增值权

    公司同时对2名非中国大陆居民计划对象授予60万份股票增值权,占当前公司股本总额2.22亿股的0.27%。每份股票增值权可在行权日以预定行权价27.55元/股和行权条件执行一次增值权收益,如行权日公司股票收盘价高于行权价,每份股票增值权可获得每股价差收益,公司将以现金支付差额。股票增值权不涉及实际股份,以公司股票作为虚拟股票标的。该计划有效期为自授权日(2011年7月26日)起四年,计划对象自授权日起12-24个月,24-36个月,36-48个月按33%:33%:34%的行权比例分三期行权。行权条件与股权激励计划相同。

  • 要点十五:芝加哥设子公司 延伸上游产业链

    2013年12月,公司将上游"前端触角"伸向了谷物原产地美国芝加哥,公司全资子公司智联(香港)有限公司,拟在美国芝加哥设立控股子公司友联谷物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谷物等饲料原料的采购、物流装运等业务。公司表示,友联谷物的设立,一方面可以从源头上获取市场动态,与当地信誉良好、品质稳定的谷物供应商建立业务往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帮助公司及时、准确地获取国际市场资讯。

  • 要点十六:植之元公司

    公司全套引进比利时De-Smet(迪斯美)公司的大豆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从原粮接收到产品出厂,全部自动化控制,每天可加工处理7800吨大豆,年加工能力超过220万吨。公司拥有干散货库容9万吨,油罐2.5万吨,自备3000吨级泊位一座和1000吨级泊位两座,物流配送体系完善,日发货能力达16000吨。植之元公司目前有南沙,新塘两个生产基地,其中南沙生产基地为植之元公司所在地,新塘生产基地为植之元公司下属新塘植之元所在地,目前两生产基地日加工大豆能力为7800吨,年大豆加工能力为220万吨。南沙生产基地的大豆加工二期项目已完成立项审批并已启动前期工作,预期该项目建成达产后,南沙生产基地可形成300万吨/年的大豆加工能力。

  • 要点十七:股东回报规划

    2014年10月25日公司公布未来三年的股东回报规划(2015年-2017年),公司可以采取现金、股票、现金与股票相结合或者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分配股利。公司现金分红优先于股票股利分红。具备现金分红条件的,应当采用现金分红进行利润分配。公司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应当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

  • 要点十八:控股股东拟转让11.05%股份 公司控制权将生变

    2019年3月25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东凌实业拟向国新基金与北京年富投资计划共同设立的合伙企业转让其持有的8365万股,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50%,占公司总股本的11.05%。若此次股份转让及一致行动安排最终达成协议,新设合伙企业将成为公司单一可以实际支配表决权股份数量将达到167,298,54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10%,新设合伙企业将成为公司单一可以实际支配表决权股份数量最大的股东,公司控制权将发生变更。

  • 要点十九: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

    2013年5月,公司拟向激励对象授予权益总计1230万份人民币A 股普通股,约占本激励计划签署时公司股本总额的4.61% ,其中730万份股票期权,500万股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14.42元,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13.22元。首次授予/授权日起满12个月后,满足解锁/行权条件的激励对象可以在未来3年内按20%、30%、50%的比例分三期解锁/行权。2014年8月,公司调整股权激励期权行权价为9.412元/份(原14.268元/份)、期权数952.5万份(原635万份);同时,预留股票期权数由65万份变更为97.50万份。其他股权激励事项不变(除期权外,公司还授予500万股限制性股票,行权价13.068元/股,占总股本的1.87%。2015年12月,回购注销600万股限制性股票。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导致注册资本减少600万元。

  • 要点二十:投建综合产业园区

    2014年3月,出于公司全国性布局的战略考虑,公司拟在江苏省启东市吕四港内投资筹建粮油食品综合产业园区,项目的总投资约20亿元。该粮油食品综合产业园区主要开展油脂及相关食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油料、谷物的经营,港口与第三方物流等业务。公司表示,拟通过该建设项目,使公司走出华南市场,实现跨区域发展,同时丰富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扩大加工与贸易规模,为公司粮油食品产业多元化发展打造生产和物流基地。此外,公司拟在广州设立全资子公司广州植之元特种油脂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特种食用油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等业务,该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 要点二十一:牵手中农集团拓展产业链合作

    2014年9月29日公告称,公司于9月29日与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各自优势互补,在大豆、谷物等农产品贸易;植物油加工;钾肥产销等方面深入开展互信、互惠、互利的合作。

  • 要点二十二:拟出售大豆加工业务相关资产

    2015年10月16日晚间公告,拟将其所持有的植之元实业100%股权和东凌销售100%股权转让给控股股东东凌实业的全资子公司植之元控股。植之元实业预估值为71546.88万元,东凌销售预估值为1274.31万元。本次交易公司拟出售大豆加工业务相关资产。 植之元实业和东凌销售2014年度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3969.55万元和-1655.46万元。 公司主营业务为大豆油脂加工与销售。本次交易拟出售大豆加工业务的相关资产,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将变更为谷物贸易、国际船务及物流、钾盐的开采、生产及销售等三大板块。本次交易旨在通过资产出售实现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战略转型,改善公司现有经营状况,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公司今后的做大做强奠定基础。

  • 要点二十三:控股股东提议回购公司股份

    2018年6月22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东凌实业今日提议公司开展回购公司股份计划。根据公告,公司拟通过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回购价格不超 过6元/股,回购总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2亿元,回购的股份全部予以注销,从而减少公司的注册资本,并提升每股收益水平。

  • 要点二十四:拟2亿元投资扩建老挝钾盐项目

    2019年1月22日公告,拟以自有资金2亿元投资老挝钾盐项目。预计老挝甘蒙省东泰矿区100万吨/年钾盐开采加工项目总投资约为6.87亿美元,因建设资金未能到位等原因无法顺利建设投产。项目实际已投资约6亿元,公司目前拟投资的2亿仅能满足对现有装置采取技改等措施,不能满足整体需求。关于剩余的资金问题,公司仍在协商解决中,资金尚未落实。

  • 操作说明:手指放在表上向左滑动可以查看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