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类产品、石墨烯及纳米碳、碳素类产品、耐火材料、活性碳类产品、烯碳新材料、稀土碳基复合材料、矿产品、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烯碳新材料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旅游服务、餐饮服务、住宿、房地产开发、装修装饰、建筑工程设计施工限分公司持证经营)。
公司主营业务范围为:石墨类产品、石墨烯及纳米碳、碳素类产品、耐火 材料、活性碳类产品、烯碳新材料、稀土碳基复合材料、矿产品、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烯碳新材料 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等。
21世纪碳材料全面发展,已突破应用瓶颈的碳纤维、碳复合材料等产品已经形成一定的行业规模,并开创多个新兴市场。未来材料替代将发生的更加迅猛,新的产业、新的市场将不断被发掘。石墨烯作为基材,同时也是性能最优异的材料, 其制成的相关产品在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复合材料加工、智能穿戴、洁净能源、航天军工、智能家居等领域有着广泛应 用,关联产业规模达数万亿元。总体而言,石墨烯产目前整体仍处在早期,公司根据创新的产业周期理论指导以平台的模式统领产业资源,分散投资 相关产业早期产品,重点抓住具有突破性潜力的拳头产品,这样从顶层设计上避开单一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占据全产业的制高点。
转型后公司打造以烯碳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是国内第一家正式提出并布局烯碳产业的上市公 司。在过去的两年里,公司制定了完善的战略规划,并对烯碳新材料行业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以及研讨,在明确方向后积极 开始布局产业链。
创新的商业模式适用于烯碳新材料开创的发展特点。烯碳新材料是个新兴产业,技术、产品、 企业等要素正在萌动集聚,处于产业的开创期,目前公司的商业模式以搭建石墨烯产业化平台,同时通过产业化基金投融资 获取优势资源,占领制高点,分享产业成长成果,并规避单一产品带来的风险。
公司通过产业经营,深入了解行业公司现状以及技术分布,与业内从业者以及技术专家保 持长期互动关系,并积极对外合作,形成了独有的行业技术资源优势。新型的先进碳材料属于高新技术密集、创新层出不穷 的产业,公司极其重视技术经营,在自身的专有专利技术基础上,整合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现有技术,并引进国际先进碳和石 墨烯技术,形成烯碳新材料的产业技术发展规划路线图,致力于把控全产业链的技术路线。
2017年3月13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沈阳银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在商议变更公司实际控制人及相关事宜。银基集团目前持有公司11.27%股权,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其实际控制人的变更将可能导致本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变更。
2016年12月13日公告,公司12月9日与鑫宇密封材料有限公司 (简称“鑫宇密封”或“乙方”) 、韩玉凤、陈瑞、陈庚签署《股权回购协议》。由乙方回购公司持有的鸡东奥宇烯碳石墨投资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总价款为人民币40873.81万元,公司表示,本次回购交易完成后,将彻底解决奥宇集团和奥宇深加工业绩未达乙方承诺且乙方没有补偿的历史遗留问题,也解决了因对方业绩下滑带来的亏损及减值。本次交易预计产生的收益约为7521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将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增强资产流动性,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
2016年5月23日公告称,由于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被审计机构出具了无法表示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导致此次重大重组短期内无法继续进行。经董事会审慎研究,重组各方协商一致决定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及涉及的相关协议。此外,公司将于5月26日下午15时至16时召开投资者说明会。 根据原重组方案,*ST烯碳拟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作价6.1亿元收购晨阳碳材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6.1亿元。据介绍,晨阳碳材属于人造石墨产业链,为目前国内产业链最为完整,产品最为丰富的先进碳材料制造企业,收购后将延长公司在烯碳领域的产品链。
2014年8月,公司与西太湖管委会合作设立烯碳产业基金,总规模20亿元。产业基金结构设置采用“搜索基金+产业基金”双层架构,首先设立搜索基金,负责项目前期发掘搜索;产业投资基金,负责直接投资具体项目。原则上以石墨烯暨先进碳产业及相关领域企业项目为主要投资方向。
根据2015年9月29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银基置业拟将持有的商务投资29.84%股权以1.2亿元转让给德志投资,本次股权转让后,公司不再持有商务投资股权。至评估基准日2015年8月31日,沈阳银基国际商务投资有限公司所有者权益评估值39605.71万元,增值率为50.45%。
五里河东方威尼斯项目占地65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接近200万平方米,计划分四期开发,规划中心思想是以高档住宅为主体,同时辅以五星级酒店,写字间和大型超市,是集居住,办公,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大型国际化水岸社区。二期在08年4月开工建设。
2012年8月,公司在海城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海城三岩镁金科技有限公司”。三岩镁金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人民币,主要经营金属镁,镁合金,稀土镁合金;镁质品新材料研究或研发,浮选;各种耐火材料,菱镁矿,金属镁制品,矿山开发;镁制品及耐火材料进出口贸易等。公司作为主营房地产开发的上市公司,因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的要求,计划涉足资源领域,拓展新业务,提高公司盈利能力。辽宁省海城市拥有的丰富菱镁矿资源,将为公司投资菱镁新材料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2012年8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城三岩镁金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城市马风镇投资建设年处理能力200万吨菱镁矿的浮选项目,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总投资22004万元人民币。项目建设期为1年。项目为投资建设年处理200万吨的菱镁矿浮选厂,项目是对低等级矿石或尾矿通过浮选进行提纯和去杂质后,生产出品质达到特级矿标准的精矿粉,用于对外销售和深加工。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出70万吨镁精矿,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人民币。该项目的投资建设符合公司优化产业布局的发展战略,项目投产后将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保证公司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项目不会对公司2012年度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2013年4月,公司与海城市镁和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资产置换协议》,公司将持有的银基发展(上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60%股权和海城三岩镁金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与海城镁和持有的海城市镁兴贸易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置换,本次资产置换的交易价格为5.34亿人民币。本次资产置换是公司与海城三岩于2012年7月17日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后续合作内容之一。公司拟通过与海城三岩资产置换进入菱镁矿产业,规划在未来五年内逐步加大投资,做强做大菱镁矿产业。项目包括菱镁矿开采、浮选、精炼、高档耐火材料以及镁合金等,最终形成从原料到产品的完整、高档产业链。置换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仍为房地产开发。
2013年4月,公司与奥宇集团在沈阳市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未来五年内逐步加大投资,与奥宇集团合作开发石墨新材料产业,协议的全面履行,将对公司优化产业布局,降低风险,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013年6月,参股公司连云港市丽港稀土有限公司在连云区板桥工业园区内建设稀土高科技产业园,将丽港稀土现有5000吨产能的稀土分离项目搬迁至产业园内,并建设8000吨稀土资源回收再生综合利用项目及稀土新材料应用生产项目:年产1000吨稀土荧光粉、500吨光学玻璃、3000吨的高性能稀土抛光粉项目及其它辅助项目等。
2013年11月,公司拟以不低于3.94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增发不超过3.3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2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石墨改扩建项目以及收购丽港稀土股权等多个项目。其中,用于4万吨鳞片石墨改扩建项目、1万吨球形石墨改扩建项目、增资和收购萝北奥星控股权、增资和收购奥星能源51%股权、收购丽港稀土11%股权、烯碳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项目、烯碳新材料研究院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资金分别为0.8亿元、1亿元、2亿元、1亿元、0.6亿元、4亿元、0.8亿元以及3亿元。公司表示,此次发行将会对公司主营业务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转型进入烯碳新材料领域,建立起以石墨产品及其深加工为主,以烯碳新材料产业园、烯碳新材料研究院为支撑,全方位一体化运营的烯碳新材料产业链。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各项政策和沈阳“金廊银带工程”的加快实施,沈阳基础设施的投资将大幅增加,投资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沈阳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将给公司提供难较大机遇,公司在东北地区的地产品牌有望进一步加强。
2017年12月8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银基集团之股东刘成文与远成集团签署了《关于沈阳银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银基集团10%股权以1,162.167万元的价格,转让给远成集团。同日,北京广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黄东坡与远成集团签署了《关于北京广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广纳投资100%的股权以1元的价格,全部转让给远成集团,股权转让完成后,远成集团通过广纳投资间接持有银基集团31.1%股权。上述股权转让事项完成后,银基集团股权结构将发生变更,刘成文持有银基集团20%股权,中青城投持有银基集团38.9%股权,远成集团直接、间接合计持有银基集团41.1%股权。远成集团成为银基集团的控股股东,由于远成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为黄远成,则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刘成文变更为黄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