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加码社区mini门店的同时,前置仓企业也开始进行调整、升级。疫情期间,前置仓企业订单暴增,但也暴露出不少服务能力上的短板。据悉,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头部企业在武汉、宁波的业务先后被迫关闭。有消息称,目前,前置仓企业除了加强自身供应链能力外,还计划布局社区小店业态。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无论是前置仓还是mini店,目前生鲜赛道上还没有跑通一个模式,但降本增效依然是行业主旋律。可以预见,小型社区门店的竞争会更加剧烈,成为生鲜领域的下一个主战场。
mini店是生鲜电商的终极模式吗?
“mini是生鲜电商的终极模式”。尽管新零售巨头掌门人的断言让小型社区mini门店成为行业焦点,但摆在眼前的事实是,所有的生鲜玩家都面临着谁能跑通模式、全面盈利的问题。
从巨头们2020年的规划来看,社区mini店是它们接下来加速扩张的利器,但批量复制的前提是模式已跑通。而盒马此次并未披露具体的运营数据,只是宣称坪效是永辉mini的3至4倍。
永辉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永辉mini店营收达5.5亿元,其中部分门店已经实现了盈利。截止到前三季度,永辉超市新增了510家mini门店,门店平均面积为440平米。然而,根据中金公司的预测,永辉mini店2019年全年亏损幅度在2亿元左右。
业内认为,mini门店面积更小,且生鲜占比超过50%,可以与零售商的其他业务在销售引流、物流仓储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协同效应。但值得注意的是,mini门店扩张面临着“密度”这一难题。
由于生鲜是刚需,社区门店具有足够的自然流量和需求。不过,因每个社区地理位置不同,人群不同,消费需求也不同,经常会出现千店千面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区域发展良好的生鲜品牌难以成为全国性品牌。
对于想要扩张全国的盒马mini而言,除了要面对更多社区业态的竞争,还要面临选址、不同地区租金成本的问题。而能否实现全面盈利,还有待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