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天前,成都刚刚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5月3日更是迎来了成都近60年来最早的高温日。《金融投资报》注意到,事实上,全国多地较往年已提前进入高温时段,业内人士分析称,受疫情对消费的影响,避暑概念带动的小家电、啤酒、乳制品、景区等相关上市公司有望率先迎来回暖。
啤酒
二季度有望加速回暖
青岛啤酒(600600,诊股)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营收下降20.86%,归母净利润下降33.48%。天风证券(601162,诊股)分析师刘畅指出,公司疫情期间通过无人配送、社区店等渠道方式,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体现了公司营销层面的灵活性。认为一季度为啤酒行业销售淡季,占全年比重相对较低,影响相对有限。随着国内疫情企稳及啤酒旺季逐步到来,终端动销有望逐步恢复,加之公司灵活的销售策略,未来业绩或逐季回暖,获得稳步恢复。
燕京啤酒(000729,诊股)一季度销量60.34万千升,同比下降48.88%;但受益于U8新品带动产品结构升级持续推进,一季度吨价达3323元/千升,同比增长13.73%。民生证券食品饮料团队分析师认为,公司积极营销策略叠加U8新品推广+高端化升级持续推进将有助于公司在接下来的旺季中部分对冲疫情冲击;长期看,高端化进程的持续助力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在北京、内蒙古、广西三大优势市场市占率均超75%,优势市场垄断地位是公司推动产品结构持续升级、盈利能力改善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