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965 中国汽研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汽车技术服务和装备制造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技术服务业务 | 171586.92| 83076.16| 48.42| 47.31|
|整车及传统零部件开发和测| 125308.55| 66355.51| 52.95| 34.55|
|评业务 | | | | |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开发| 30978.95| 14193.58| 45.82| 8.54|
|和测评业务 | | | | |
|测试装备业务 | 15299.41| 2527.08| 16.52| 4.22|
|汽车燃气系统及关键零部件| 8018.84| 1460.80| 18.22| 2.21|
|专用汽车改装与销售 | 6483.52| 524.70| 8.09| 1.79|
|轨道交通及专用汽车零部件| 4996.91| 1643.00| 32.88| 1.38|
├────────────┼─────┼─────┼───┼──────┤
|华东 | 65529.48| --| -| 34.29|
|华南 | 41274.10| --| -| 21.60|
|西南 | 40863.98| --| -| 21.39|
|华北 | 23205.01| --| -| 12.14|
|华中 | 8543.19| --| -| 4.47|
|东北 | 7420.31| --| -| 3.88|
|西北 | 3810.34| --| -| 1.99|
|国外 | 439.76| --| -| 0.23|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技术服务 | 412522.39| 199729.32| 48.42| 46.57|
|整车及传统零部件开发和测| 300849.28| 157697.21| 52.42| 33.96|
|评业务 | | | | |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开发| 74239.29| 35343.66| 47.61| 8.38|
|和测评业务 | | | | |
|测试装备业务 | 37433.82| 6688.46| 17.87| 4.23|
|汽车燃气系统及关键零部件| 26267.04| 4759.29| 18.12| 2.97|
|专用汽车改装与销售 | 21146.67| 585.93| 2.77| 2.39|
|轨道交通及专用汽车零部件| 6056.57| 1659.04| 27.39| 0.68|
|其他业务 | 3661.05| 2372.34| 64.80| 0.41|
|其他业务-其他 | 2178.37| 2038.63| 93.58| 0.25|
|租赁 | 1482.68| 333.71| 22.51| 0.17|
├────────────┼─────┼─────┼───┼──────┤
|华东地区 | 175414.21| 61926.62| 35.30| 37.35|
|西南地区 | 115282.41| 78978.83| 68.51| 24.55|
|华南地区 | 76055.92| 31052.40| 40.83| 16.19|
|华北地区 | 55240.20| 18622.51| 33.71| 11.76|
|华中地区 | 22023.18| 9009.08| 40.91| 4.69|
|东北地区 | 12433.75| 4231.54| 34.03| 2.65|
|西北地区 | 7869.86| 2515.58| 31.96| 1.68|
|其他业务 | 3661.05| 2372.34| 64.80| 0.78|
|国外 | 1673.13| 397.02| 23.73| 0.36|
├────────────┼─────┼─────┼───┼──────┤
|直销模式 | 452270.27| 205919.81| 45.53| 96.30|
|经销模式 | 13722.40| 813.78| 5.93| 2.92|
|其他业务 | 3661.05| 2372.34| 64.80| 0.78|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技术服务业务 | 162668.08| 76633.19| 47.11| 44.85|
|整车及传统零部件开发和测| 125000.85| 63205.55| 50.56| 34.46|
|评业务 | | | | |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开发| 25217.38| 10503.28| 41.65| 6.95|
|和测评业务 | | | | |
|专用汽车改装与销售 | 20606.45| 882.05| 4.28| 5.68|
|汽车燃气系统及关键零部件| 14238.94| 2601.50| 18.27| 3.93|
|测试装备业务 | 12449.85| 2924.36| 23.49| 3.43|
|轨道交通及专用汽车零部件| 2536.28| 1092.40| 43.07| 0.70|
├────────────┼─────┼─────┼───┼──────┤
|华东 | 71043.41| --| -| 35.51|
|西南 | 54423.05| --| -| 27.20|
|华南 | 33824.06| --| -| 16.91|
|华北 | 24307.68| --| -| 12.15|
|华中 | 9374.85| --| -| 4.69|
|东北 | 3803.99| --| -| 1.90|
|西北 | 2892.13| --| -| 1.45|
|国外 | 380.59| --| -| 0.19|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技术服务 | 330989.03| 160102.37| 48.37| 45.09|
|整车及传统零部件开发和测| 249703.18| 127912.43| 51.23| 34.02|
|评业务 | | | | |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开发| 51966.35| 24815.92| 47.75| 7.08|
|和测评业务 | | | | |
|专用汽车改装与销售 | 33594.12| 2555.13| 7.61| 4.58|
|测试装备业务 | 29319.50| 7374.03| 25.15| 3.99|
|汽车燃气系统及关键零部件| 24237.67| 4771.12| 19.68| 3.30|
|轨道交通及专用汽车零部件| 9427.29| 3618.33| 38.38| 1.28|
|其他业务 | 2413.80| 1061.83| 43.99| 0.33|
|租赁 | 1234.46| 76.71| 6.21| 0.17|
|其他业务-其他 | 1179.34| 985.12| 83.53| 0.16|
├────────────┼─────┼─────┼───┼──────┤
|西南地区 | 126625.01| 71332.16| 56.33| 31.60|
|华东地区 | 118478.90| 42792.59| 36.12| 29.57|
|华南地区 | 64279.66| 26018.98| 40.48| 16.04|
|华北地区 | 45377.71| 16415.71| 36.18| 11.33|
|华中地区 | 24366.03| 8287.62| 34.01| 6.08|
|东北地区 | 10101.89| 3652.62| 36.16| 2.52|
|西北地区 | 8599.25| 2433.95| 28.30| 2.15|
|其他业务 | 2413.80| 1061.83| 43.99| 0.60|
|国外 | 419.66| 113.33| 27.00| 0.10|
├────────────┼─────┼─────┼───┼──────┤
|直销模式 | 374697.26| 169107.17| 45.13| 93.52|
|经销模式 | 23550.84| 1939.79| 8.24| 5.88|
|其他业务 | 2413.80| 1061.83| 43.99| 0.60|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营业务为汽车技术服务和装备制
造业务。
1.汽车技术服务业务:聚焦“安全”“绿色”“体验”三大技术领域,开展汽车及
相关产品技术研发、测试评价、产品认证、软件工具、试验装备及技术咨询等业务
。主要为客户提供行业发展规划、法规标准研究、行业管理等技术支持和服务,为
客户新产品开发及改进、测试装备能力建设提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咨询和软硬件
集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满足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法规标准要求新产品公告申报、CC
C、进口车、汽车环保产品认定和排放、燃料消耗量等检测、认证服务,提供基于
政府服务及特有行业数据源的政府智囊、指数、软件数据、品牌推广等多元数据服
务。
2.装备制造业务:研发、生产和销售工程、物流专用车、环卫专用车及装备,燃气
汽车、氢能汽车系统及零部件,轨道车辆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及关键零部件。
(二)行业情况
1.汽车技术服务板块
汽车技术服务作为汽车工业的伴生行业,其行业发展与汽车工业趋势高度相关。20
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保持增长韧性,汽车工业总体延续良好态势,据中国汽车工
业协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
分别增长12.5%和11.4%,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在上半年度双超1500万辆,汽车产业
活力持续释放。
市场需求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
达到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
速增长带动三电系统、智驾系统等测试以及充电设施运维等技术服务需求的增长。
同时,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依旧保持增长态势,上半年汽车出口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汽车出口需求增长驱动海外尤其是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
测试认证需求持续增长。
政策法规方面,2025年2月,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
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强化汽车组合驾驶辅助
系统及OTA升级的产品准入和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并建立产品召回协同机制,进
一步规范汽车生产企业OTA升级活动,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促进新技
术规范应用,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保障行车安全,2025年5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轻型汽车自动
紧急制动系统(AEBS)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新
标准由推荐性转为强制性,适用范围扩展至N1类载货汽车,同时还首次将仿真试验
纳入验证体系。2025年6月,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示了关于征求《智能网
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意见的通知,拟明
确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性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而提高行业对于组合
驾驶辅助系统的试验技术水平,引导生产企业产品迭代升级和完善相关产品功能。
上述政策法规的实施带动强检市场扩容的同时,也将带来相关研发测试需求的增长
。
技术创新方面,汽车产业“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轨并进,加速行业技术迭代。
汽车动力电池与充电技术持续升级,全国新能源基础设施加速布局;智能驾驶技术
向入门级产品下沉,功能普及与场景复杂度同步提升;叠加车用芯片国产化、AI交
互辅助、智能座舱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突破,多维度驱动相关测试验证服务需求快
速增长。
2.装备制造板块
专用车业务:在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的背景下呈现结构性增长与新能源分化。根据中
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09.9万辆和212.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新能源商用车继续保持高
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35.8万辆,同比增长56.9%。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
以及基建工程复苏释放了部分市场需求,公共安全体系的加速建设带动应急救援类
车辆需求增长,纯电动商用车续航能力提升以及智能化应用持续落地,使得新能源
商用车在港口、矿山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景下的渗透率进一步上升。
燃气系统业务:在“双碳”战略推动下,燃气汽车行业迎来发展期。2024年5月,
国务院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明确将天然气定位为交通领域
低碳过渡能源,燃气汽车经济性优势凸显,但燃气汽车行业同时也面临新能源汽车
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氢能产业方面,2025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
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将遴选部分项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工作,进
一步推动创新氢能管理模式,探索氢能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但氢燃料电池仍处
商业化规模应用早期,成本控制及技术瓶颈尚待突破。
轨道交通业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规模持续回落,新增运营里程处于低位。根
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共计新增运营线路6条,新增城
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20.7公里,同比恢复性增长13.7%,累计运营里程达11,127.6
公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大规模建设不再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更
好发挥现有规模优势,打造高效交通网络体系将成为未来主要趋势。
(三)行业地位
中国汽研是我国汽车行业国家级科技创新和公共技术服务机构,是我国汽车测试评
价及质量监督检验技术服务的主要供应商,拥有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替代燃料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国家智能清洁
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国家机动车质
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国家氢能动力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机动车质量检验
检测中心(广东)、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南)等国家级平台,
致力于为我国汽车行业科技创新和企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持和发挥引领作用,在我国
汽车技术服务领域拥有较高的行业地位。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紧围绕“三攻坚一提升”关键战役,持续打造公司影响力提
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1亿元
,实现利润总额5.30亿元。
(一)经营发展稳定有序运行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锚定重点目标,开创“区域化统筹、协同
化服务”模式,重塑营销体系,专项攻坚高效推进。公司以高层互访为牵引,持续
巩固核心客户关系,完成集团大客户100%走访覆盖,专班机制稳步显效。区域改革
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区域+事业部高效协同体系,实现市场资源集约化配置与运营
效率跃升。
检测工程事业部谋定市场发展,持续提升客户价值,提前介入技术服务,深化实施
“一企一策”,持续夯实法规业务基本盘,同时强化资质拓展,在产业链“价格内
卷”的变局中抓难点,突重点,保障业务健康发展。
信息智能事业部抢抓信息智能领域战略机遇期,总体业务及新签订单显著提升,在
智驾新规趋严的背景下,聚焦造车新势力和科技企业,实现多元化、定制化服务突
破,深化区域战略布局,同步支撑部委、地方项目研究,持续提升公司影响力。
能源动力事业部围绕电、氢、储三大核心领域,聚焦测评、装备以及关键零部件,
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能效分级、气电增程等增量业务市场开拓工作
初见成效,高品质动力电池性能分级认证、全球充电兼容服务、氢能产业化业务等
创新产品稳步推进。
零部件事业部成立后持续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搭建专业化市场营销团队,明确
重点主机厂专项工作机制,创新农机、特种车等业务领域跨界合作;成功举办2025
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大会,进一步扩大行业品牌影响力。
海外事业部成立后进一步加速公司海外网络布局推进,与乌兹别克斯坦、尼日利亚
、匈牙利、泰国和马来西亚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汽车海外出口质量服务平
台,解决出海认证流程长、法规壁垒高等痛点问题,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后市场事业部聚焦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检测需求,“安心检&安心拍”系统全国上线
;完成便携式容量检测设备、电池仿真教学设备样机开发,并开展试点测试验证,
同步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初步形成了覆盖检测、教学、运维的全链条产品矩阵。
装备事业部聚焦汽车领域头部企业,客户黏性增强;通过行业活动、标准工作等举
措带动低空业务发展,市场开拓凸显成效;凯瑞机器人公司获批筹建重庆市无人机
系统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二)精益管理提升核心价值
公司持续完善信息化建设,围绕综合办公、业务执行、审计风控等场景开发管理智
能化应用,同时完成财务共享中心实体化运行,有效提升管理效能;公司强化降本
增效,进一步细化完善项目管理机制,通过优化试验排期和设备管理,减少关键设
备挤兑问题,并对部分设备的改造升级进行国产化替代;公司聚焦人才能力打造,
开展专项培训,完成组织架构优化调整,队伍效能稳步提升。
(三)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势能
公司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有效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牵头申报的车网多能
低碳融合V2G示范项目获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成功研制交付氢能装备(
电堆测试台)。公司科技奖励实现新突破,成功获得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资格
、10项省部级行业科技奖励;发布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首
批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单位;获批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检测技
术及装备产业创新综合体”。
(四)品牌赋能提升行业影响
智库价值方面,公司积极服务国家部委,独家获批《沙盒监管深度测试机构评价管
理》研究委托函、动力电池事故调查与缺陷分析系统承建,成功推动2项新能源汽
车国标立项并牵头研制;支撑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
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标准指数方面,公司牵头制
定并成功立项ITU、IEEE国际标准各1项,牵头制定并发布实施纯电动汽车火灾分析
等国家标准2项,主导成立全域安全协会(IADS)行驶安全技术委员会并推动3项团
标立项,联合Euro NCAP举办指数国际交流会。品牌传播方面,深化央媒和地方媒
体战略合作,策划多场行业焦点专题报道,成功举办“极智长测”首站活动,并正
式启动“极热夏测”项目。
(五)能力建设推动布局完善
报告期内,公司以能建为抓手,强化战略支撑,提升属地化技术服务能力,华东总
部基地正式开园并召开华东能力发布会,围绕战略布局、生态构建、技术攻关等维
度集中呈现核心成果,区域战略布局迈入新阶段;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收购的
南方试验场公司正式完成交割,并有序推进建设期收尾工作,投产后将进一步丰富
公司试验场资源。此外,公司持续推进专业化整合,积极开展项目投后管理工作,
实现平稳过渡与融合,同步按规划加速资源整合进程,助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专业资质优势。公司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授权的国家级资质认定(CMA)检
验检测机构、国家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CCC
)指定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部授权的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汽车公告)检验检
测机构、交通运输部授权的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检测机构、生态环境部授权的新
生产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检验机构
和实验室,拥有健全的汽车检验检测资质和能力,为广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提
供独立、专业的检验检测服务。
2.技术创新优势。公司是国家级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与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了完善的
科技创新体系,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及检测中心,并设有博
士后科研工作站。面对汽车产业“新四化”发展趋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
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全力推进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安全、绿色、体验”三大技术主线,持续开展课题研究和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
目23项,获得省部级及行业科技奖励10项,获得专利授权75项,软件著作权26项。
3.战略布局优势。公司着力构建以重庆本部为中心,覆盖全国主要汽车产业集群的
属地化、一体化技术服务和参与国际汽车技术服务市场竞争的能力。重庆本部聚焦
汽车风洞、氢能检测、OTA暗室、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了高端、完善、综合、全
面的测试研发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华东总部基地正式开园,将构建起覆盖新能源
智能网联汽车“材料-芯片模组-零部件-整车”全链条一站式服务能力,并结合试
验场资源,打造全链路检验检测认证研发平台,以属地化技术能力赋能长三角区域
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司联合关联方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实现对南方试验场控股,
填补公司在华南区域大型综合场地资源的短板。海外市场方面,伴随国产汽车出海
进入新阶段,公司于报告期内新成立海外事业部,致力于完善标准法规、推动产业
协同,以提升中国汽车品牌的海外市场竞争力,并联合控股股东中国中检海外资源
和行业组织初步建立涵盖欧洲、东南亚、日韩、中东等重点地区海外服务网络。
4.业务创新优势。公司创新建立“指数+数据”发展模式,重点聚焦“体系线、行
业线、国际线、社会线、应用线”推进工作,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报告期内,“
体系线”方面,完成3大指数2026版规程框架及4个专项测评规程升级或框架编制;
“行业线”方面,与Euro NCAP联合主办国际专家交流会,深化交流合作;“国际
线”方面,与欧盟Green NCAP签订合作备忘录;“社会线”方面,上半年完成近30
款车型测评结果发布,策划特色IP形象,开展相关“科技向善”公益活动。“应用
线”方面,积极探索推动指数研究成果在车辆保险领域的应用。
5.人才资源优势。公司始终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核心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
企战略,通过持续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与发展机制,着力打造一支适应企业
战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报告期内,公司引进博士和技术骨干12人,截至报告
期末,公司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392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1,138人,形成了
兼具专业深度与创新活力的人才梯队,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6.管理创新优势。公司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统一部署,深化改
革释放发展动能,纵深推进“科改行动”、“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等
专项改革工作,持续激发组织效能和创新动能。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国务院国资委
“科改行动”2024年度专项考核“标杆”评价。公司逐步推进子企业监事会改革,
持续完善公司治理。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与政策风险
主要风险:一是汽车行业已逐渐步入存量竞争时代,车企降本增效压力向全产业链
传导,可能减少技术服务需求和预算,市场价格受到挤压;二是行业集中度提升,
产品丰富度下降,可能提升客户议价能力;三是汽车市场准入改革,探索自检自证
,可能导致法规检测业务减少,行业竞争加剧;四是国际贸易政策波动(关税调整
、贸易壁垒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可能削弱我国车企国际竞争力,影响出口业务表现
。
应对策略:一是加强非法规类创新业务布局,加快技术服务模式革新与业务结构优
化,通过差异化产品及服务提升客户需求黏性;二是深化大客户战略,构建区域管
理网络,强化核心客户产业链战略协同,形成长期合作共赢关系;三是加强技术前
瞻布局与研发投入,重点攻关新能源、智能网联、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技术服务能力
,形成核心竞争壁垒;四是构建国际化服务网络,积极参与国际汽车标准研究,持
续提升国际市场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2.技术风险
主要风险: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加速,技术迭代周期缩短、产业
格局重构提速,车企由价格战转向技术竞赛,如高端智驾、超混系统等,为检测机
构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要求检测机构同步升级服务能力,存在技术和产业化落后
风险。公司持续在新能源、智能网联及汽车数据应用等前沿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但受核心技术攻关周期长、研发成本高、技术壁垒高等因素制约,存在技术成果
转化效率不及预期的潜在风险。
应对策略:一是聚焦核心主业,集中创新资源突破关键领域技术瓶颈,构建差异化
技术优势与护城河。二是加大科技人才引育力度,打造覆盖前瞻技术、核心攻关领
域的专家级团队。三是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深化产学研用协同网络,联合产业链伙
伴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实现研发效能与成果转化效率双提升。
3.人才风险
主要风险:在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与建设汽车强国双重背景下,行业面临高端人才
供需结构性矛盾。智能电动技术、数据算法、系统集成等领域复合型人才缺口扩大
,公司在顶尖人才引进与留存方面面临激烈竞争,可能影响技术突破与业务拓展进
度。
应对策略:一是构建多维人才供给体系,实施“内部培养+精准引进”双轨策略,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产学研协同引才渠道,打造覆盖技术研发、产业运营的阶梯式
人才梯队。二是完善市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对标行业标杆的薪酬绩效体系,设
计股权激励、项目跟投等长效激励工具,搭建技术专家工作室、创新孵化平台等职
业发展平台,形成人才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共赢生态。
4.经营风险
主要风险:受国内宏观经济大环境稳中承压,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存在一定风险;近
年来公司聚焦整体战略布局,资本性开支较大,可能对现金流产生一定冲击,同时
面临技术标准动态严谨、产业生态成熟度不足等挑战,存在项目投资回报不及预期
的潜在风险。
应对策略:一是优化市场营销机制,并明确区域协同机制,完善销售团队打造,加
大回款催收力度。二是强化客户信用管理,坚持动态评估和风险预警,从源头降低
坏账风险。三是严格把控资本性支出,对立项项目做好可行性研究分析,充分识别
项目风险,保障项目经济效益;对于已实施项目,做好过程监督和投后管理,建立
闭环追责机制。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中汽院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 5000.00| 599.09| 11966.22|
|(湖南)有限公司 | | | |
|中检汽车测评技术(深圳)有限| 90000.00| -158.10| 10022.14|
|公司 | | | |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试验中心| -| -| -|
|(北京)有限公司 | | | |
|中汽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 1421.26| 20773.52|
|长春凯瑞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 500.00| -| -|
|重庆西部汽车试验场管理有限| 5000.00| 332.56| 9919.63|
|公司 | | | |
|重庆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孵| 10000.00| -29.77| 10054.69|
|化有限公司 | | | |
|重庆凯瑞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 1000.00| -| -|
|重庆凯瑞科信汽车销售有限公| 2000.00| -| -|
|司 | | | |
|重庆凯瑞特种车有限公司 | 15177.91| 378.68| 32110.42|
|重庆凯瑞测试装备有限公司 | 8000.00| 1198.10| 57172.96|
|重庆凯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20000.00| -1279.37| 28094.03|
|重庆凯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 24.64| 30639.99|
|中汽院凯瑞检测认证(重庆)有| 5000.00| 207.59| 5000.07|
|限公司 | | | |
|重庆凯瑞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 11184.19| 559.09| 35553.28|
|车百中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1800.00| -205.70| 1101.51|
|河南凯瑞车辆检测认证中心有| 1000.00| 854.28| 10169.52|
|限公司 | | | |
|广东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10000.00| 2983.60| 41763.47|
|天津天鑫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 500.00| 7.13| 1395.03|
|公司 | | | |
|天津天浩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 200.00| -222.87| 244.16|
|公司 | | | |
|天津天检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 -| -| -|
|司 | | | |
|天津天平质量检测发展有限公| 5000.00| 1342.92| 13276.70|
|司 | | | |
|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 200316.11| 272.11| 212654.80|
|车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 | |
|北京中汽院科技有限公司 | 742.00| 59.99| 865.25|
|中认车联网技术服务(深圳)有| 2000.00| -1252.53| 6479.87|
|限公司 | | | |
|中环汽研(北京)低碳科技有限| 300.00| 8.08| 1375.30|
|公司 | | | |
|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 2000.00| 3874.94| 24275.90|
|司 | | | |
|中汽院车城融合(武汉)科技有| 2000.00| -139.42| 1987.10|
|限公司 | | | |
|中汽院(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 -68.06| 3175.30|
|中汽院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45867.25| -1422.22| 16792.84|
|中汽院(江苏)汽车工程研究院| 54393.18| -1173.36| 139230.93|
|有限公司 | | | |
|中汽院(江苏)新能源科技有限| 3300.00| -91.88| 7620.21|
|公司 | | | |
|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10000.00| 7425.73| 70300.32|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