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328 交通银行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提供银行及相关金融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公司金融业务 |6459400.00|2509500.00| 38.85| 48.43|
|个人金融业务 |4957300.00| 750100.00| 15.13| 37.17|
|资金业务 |1858900.00|1425800.00| 76.70| 13.94|
|其他业务 | 61200.00| 5800.00| 9.48| 0.46|
├────────────┼─────┼─────┼───┼──────┤
|利息收入 |21396100.0| --| -| 33.05|
| | 0| | | |
|发放贷款和垫款 |13832500.0| --| -| 21.37|
| | 0| | | |
|公司贷款及贸易融资 |9108400.00| --| -| 14.07|
|金融投资 |5647900.00| --| -| 8.72|
|个人贷款和垫款 |4587100.00| --| -| 7.09|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2242900.00| --| -| 3.46|
|其他业务收入 |1361200.00| --| -| 2.10|
|拆出资金及买入返售金融资|1253900.00| --| -| 1.94|
|产 | | | | |
|投资收益 |1198900.00| --| -| 1.85|
|支付结算与银行卡 | 863200.00| --| -| 1.33|
|银行卡 | 788800.00| --| -| 1.22|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557700.00| --| -| 0.86|
|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 | 450300.00| --| -| 0.70|
|理财业务 | 412100.00| --| -| 0.64|
|代理类 | 230300.00| --| -| 0.36|
|担保承诺 | 172300.00| --| -| 0.27|
|贴现 | 137000.00| --| -| 0.21|
|投资银行 | 110700.00| --| -| 0.17|
|存放同业款项 | 104100.00| --| -| 0.16|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94400.00| --| -| 0.15|
|支付结算 | 74400.00| --| -| 0.11|
|资产处置收益 | 72200.00| --| -| 0.11|
|汇兑收益 | 20300.00| --| -| 0.03|
|其他收益 | 19300.00| --| -| 0.03|
|其他 | 4000.00| --| -| 0.01|
├────────────┼─────┼─────┼───┼──────┤
|长江三角洲 |4858100.00|2532800.00| 52.14| 36.43|
|中部地区 |1783200.00| 834500.00| 46.80| 13.37|
|环渤海地区 |1623700.00| 913700.00| 56.27| 12.17|
|总行 |1311700.00|-769400.00|-58.66| 9.84|
|珠江三角洲 |1238500.00|-381900.00|-30.84| 9.29|
|西部地区 |1145900.00| 629500.00| 54.93| 8.59|
|境外 |1005500.00| 727900.00| 72.39| 7.54|
|东北地区 | 370200.00| 204100.00| 55.13| 2.78|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公司金融业务 |12571900.0|6054100.00| 48.16| 48.39|
| | 0| | | |
|个人金融业务 |10259600.0|1919300.00| 18.71| 39.49|
| | 0| | | |
|资金业务 |3055900.00|2314300.00| 75.73| 11.76|
|其他业务 | 95200.00| 47400.00| 49.79| 0.37|
├────────────┼─────┼─────┼───┼──────┤
|利息收入 |45171200.0| --| -| 33.39|
| | 0| | | |
|发放贷款和垫款 |29812000.0| --| -| 22.04|
| | 0| | | |
|公司贷款及贸易融资 |19267800.0| --| -| 14.24|
| | 0| | | |
|金融投资 |11203800.0| --| -| 8.28|
| | 0| | | |
|个人贷款和垫款 |10170700.0| --| -| 7.52|
| | 0| | |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4091800.00| --| -| 3.02|
|投资收益 |2712500.00| --| -| 2.01|
|拆出资金及买入返售金融资|2702600.00| --| -| 2.00|
|产 | | | | |
|其他业务收入 |2672000.00| --| -| 1.98|
|支付结算与银行卡 |1633000.00| --| -| 1.21|
|银行卡 |1482600.00| --| -| 1.10|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153000.00| --| -| 0.85|
|理财业务 | 776400.00| --| -| 0.57|
|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 | 766700.00| --| -| 0.57|
|贴现 | 373500.00| --| -| 0.28|
|代理类 | 350200.00| --| -| 0.26|
|担保承诺 | 320200.00| --| -| 0.24|
|存放同业款项 | 299800.00| --| -| 0.22|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 245300.00| --| -| 0.18|
|投资银行 | 231600.00| --| -| 0.17|
|支付结算 | 150400.00| --| -| 0.11|
|其他收益 | 117900.00| --| -| 0.09|
|资产处置收益 | 87800.00| --| -| 0.06|
|其他 | 13700.00| --| -| 0.01|
|汇兑及汇率产品净收益 |-527500.00| --| -| -0.39|
├────────────┼─────┼─────┼───┼──────┤
|长江三角洲 |9535200.00|4137800.00| 43.39| 36.70|
|中部地区 |3702000.00|2114600.00| 57.12| 14.25|
|环渤海地区 |3337600.00|2074500.00| 62.16| 12.85|
|珠江三角洲 |2523800.00| 913300.00| 36.19| 9.71|
|西部地区 |2334200.00|1602900.00| 68.67| 8.98|
|总行 |1895700.00|-2222100.0|-117.2| 7.30|
| | | 0| 2| |
|境外 |1870700.00|1152700.00| 61.62| 7.20|
|东北地区 | 783400.00| 561400.00| 71.66| 3.02|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公司金融业务 |6330700.00|1962300.00| 31.00| 47.83|
|个人金融业务 |5213300.00|1424800.00| 27.33| 39.39|
|资金业务 |1638300.00|1350100.00| 82.41| 12.38|
|其他业务 | 52400.00| 21200.00| 40.46| 0.40|
├────────────┼─────┼─────┼───┼──────┤
|利息收入 |22803800.0| --| -| 33.11|
| | 0| | | |
|发放贷款和垫款 |15072100.0| --| -| 21.88|
| | 0| | | |
|公司贷款及贸易融资 |9752900.00| --| -| 14.16|
|金融投资 |5591500.00| --| -| 8.12|
|个人贷款和垫款 |5152700.00| --| -| 7.48|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2293300.00| --| -| 3.33|
|投资收益 |1391400.00| --| -| 2.02|
|拆出资金及买入返售金融资|1389400.00| --| -| 2.02|
|产 | | | | |
|其他业务收入 |1340400.00| --| -| 1.95|
|支付结算与银行卡 | 892300.00| --| -| 1.30|
|银行卡 | 802700.00| --| -| 1.17|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589600.00| --| -| 0.86|
|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 | 468100.00| --| -| 0.68|
|理财业务 | 412100.00| --| -| 0.60|
|代理类 | 212800.00| --| -| 0.31|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210800.00| --| -| 0.31|
|担保承诺 | 170500.00| --| -| 0.25|
|贴现 | 166500.00| --| -| 0.24|
|存放同业款项 | 161200.00| --| -| 0.23|
|投资银行 | 129900.00| --| -| 0.19|
|支付结算 | 89600.00| --| -| 0.13|
|资产处置收益 | 37700.00| --| -| 0.05|
|其他 | 7600.00| --| -| 0.01|
|其他收益 | 3500.00| --| -| 0.01|
|汇兑收益 |-272500.00| --| -| -0.40|
├────────────┼─────┼─────┼───┼──────┤
|长江三角洲 |4683000.00|2095000.00| 44.74| 35.38|
|中部地区 |1935200.00|1115000.00| 57.62| 14.62|
|环渤海地区 |1713200.00| 916000.00| 53.47| 12.94|
|珠江三角洲 |1239900.00| 338900.00| 27.33| 9.37|
|西部地区 |1212800.00| 656300.00| 54.11| 9.16|
|境外 |1022200.00| 684200.00| 66.93| 7.72|
|总行 |1008700.00|-1181200.0|-117.1| 7.62|
| | | 0| 0| |
|东北地区 | 419700.00| 134200.00| 31.98| 3.17|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公司金融业务 |12739900.0|5056100.00| 39.69| 49.46|
| | 0| | | |
|个人金融业务 |10674600.0|3347700.00| 31.36| 41.44|
| | 0| | | |
|资金业务 |2281500.00|1560700.00| 68.41| 8.86|
|其他业务 | 63500.00| -21400.00|-33.70| 0.25|
├────────────┼─────┼─────┼───┼──────┤
|利息收入 |45986100.0| --| -| 33.07|
| | 0| | | |
|发放贷款和垫款 |30615000.0| --| -| 22.01|
| | 0| | | |
|公司贷款及贸易融资 |19547700.0| --| -| 14.06|
| | 0| | | |
|金融投资 |11164700.0| --| -| 8.03|
| | 0| | | |
|个人贷款和垫款 |10679800.0| --| -| 7.68|
| | 0| | |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4714800.00| --| -| 3.39|
|拆出资金及买入返售金融资|2668000.00| --| -| 1.92|
|产 | | | | |
|投资收益 |2602800.00| --| -| 1.87|
|其他业务收入 |2462800.00| --| -| 1.77|
|支付结算与银行卡 |2013700.00| --| -| 1.45|
|银行卡 |1876200.00| --| -| 1.35|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239300.00| --| -| 0.89|
|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 | 800400.00| --| -| 0.58|
|理财业务 | 780800.00| --| -| 0.56|
|代理类 | 527400.00| --| -| 0.38|
|贴现 | 387500.00| --| -| 0.28|
|担保承诺 | 320100.00| --| -| 0.23|
|存放同业款项 | 299100.00| --| -| 0.22|
|投资银行 | 252100.00| --| -| 0.18|
|支付结算 | 137500.00| --| -| 0.10|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 118900.00| --| -| 0.09|
|其他收益 | 91700.00| --| -| 0.07|
|资产处置收益 | 79300.00| --| -| 0.06|
|其他 | 20300.00| --| -| 0.01|
|汇兑及汇率产品净收益 |-308700.00| --| -| -0.22|
├────────────┼─────┼─────┼───┼──────┤
|长江三角洲 |9147400.00|4754400.00| 51.98| 35.51|
|中部地区 |3684300.00|2078800.00| 56.42| 14.30|
|环渤海地区 |3082000.00|2073000.00| 67.26| 11.96|
|总行 |2635700.00|-1508600.0|-57.24| 10.23|
| | | 0| | |
|珠江三角洲 |2447100.00| 784200.00| 32.05| 9.50|
|西部地区 |2276300.00| 880400.00| 38.68| 8.84|
|境外 |1768300.00| 587300.00| 33.21| 6.86|
|东北地区 | 718400.00| 293600.00| 40.87| 2.79|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业务回顾
(一)发展战略推进情况
本集团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积极有效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
压舱石作用,深入推进实施“一四五”战略,落实落细“五篇大文章”,持续打造
业务特色,擦亮绿色底色,以上海主场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为战略突破口,优化信贷
结构、推进产品创新、加大资源投入、强化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
提升综合实力,战略推进阶段性目标基本达成。
科技金融。持续健全专项机制,建强专门机构,充实专业人才,推动各类金融资源
向科创领域聚集,发挥集团全牌照经营优势,建立“股贷债租托”(股权、信贷、
债券、租赁、托管)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组织架构方面,持续健全“总分辖支”四级服务体系,已有20余家分行组建了科技
金融专门推进组织,设立87家科技支行和科技特色支行。产品供给方面,持续丰富
“交银科创”品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包括贷款、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科技租赁
在内的全生命周期全链条接力式金融服务。渠道建设方面,分层分级分类打造科技
金融生态圈,与工信部火炬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同发起走进百园千企“五个一
”专项行动,持续延伸服务触角。配套政策方面,适配差异化授信投向指引、专项
审批政策和考核激励政策,给予科技企业贷款差异化不良容忍度,落实尽职免责制
度,强化健全激励约束。报告期末,本行已为6.8万户企业提供科技贷款支持,贷
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
绿色金融。围绕重点区域和领域,强化绿色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
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强绿色金融政策供给。持续发挥绿色金融发展委员会
牵头作用,明确全年绿色金融重点工作方向和任务,构建了涵盖考核评价、资源配
置、授信审查、组织架构、业务培训等方面的“一揽子”支持政策,加大绿色金融
支持力度。全力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充分发挥综合化服务优势,面向全量
市尝全量客户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报告期末,绿色贷款余额超过8,700亿元,较“
十三五”末实现较大提升。加大节能降碳领域重点客户授信支持力度,报告期末,
全行节能降碳产业余额较上年末增长6.58%,在中国境内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4
50亿元。前瞻布局转型金融发展。研究推动转型金融相关工作,明确转型金融发展
总体思路,加强政策供给与指导,积极利用绿色金融标准或转型金融标准,加大对
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绿色金
融数字化能力建设。在科技赋能绿色金融数据治理、风险管理等领域持续加强创新
探索,积极推进ESG评价、绿色信贷分类等系统建设,加强绿色金融数据应用,强
化碳核算基础能力,进一步扩大投融资客户碳排放量计量的覆盖面。加强自身绿色
低碳运营。建立绿色低碳运营指标体系,做好全集团自身运营碳排放盘查工作。推
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以浦江园区为试点积极推进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园区。有序推
动“低碳网点”建设,积极借助科技手段推进客户服务线上化、移动化。
普惠金融。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优化产品服务体系,加强对服务小微企业
、乡村振兴、提振消费等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支持力度,推进全行普惠金融业务高
质量发展。完善体制机制,释放改革效能。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推动信用卡属地经营转型落地增效,深化数字化经营模式改革,积极推动全员做普
惠,普惠金融实现扩面增量。普惠贷款余额8,524.0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78.17亿
元,增幅12.96%。优化产品服务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加强面向小微企业、民营企
业、个体工商户的产品创新,打造自然人一体化授信业务模式,推广主动授信和“
信贷+”服务,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投放。
加强“三农”领域信贷供给,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积极对接重点企业名
单、项目库,加强粮食、设施农业、农业科技、农业产业链等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迭代优化“益农e贷”产品体系,依托数字赋能打造线上化服务特色。切实巩固拓
展脱贫攻坚成果,交行定点帮扶工作连续7年获得“好”的评价。助力扩内需促消
费,满足人民群众消费信贷需求。
积极响应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全面升级惠民贷产品,加大文旅、健康、居住服
务、银发经济等多元场景的消费信贷产品供给,积极开展信用卡“以旧换新”“最
红星期五”等活动,推进汽车金融业务转型,信用卡分期余额同比提升20.2%。提
升财富管理水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收入。丰富普惠型财管产品供应,高标准做
好产品业绩管理,完善普惠保险体系,加大对亚健康、中低收入、新市民等特定群
体的保险保障供给力度。服务民生所需,提升基础金融服务能力。加强面向个体工
商户、新市民、老年人等群体的综合服务,完善消费支付服务体系,提升基础金融
服务能力。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推动消保工作提质增效。优化风险评估和授信
审批模型,应用AI等工具提高贷后管理质效,稳固资产质量。强化信用卡、零贷等
主要业务领域诉点治理,创新金融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消保科技赋能,提升全行消
保工作质效。
养老金融。制定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以“打造长者友好型银行”为养老金
融发展愿景,推进建设覆盖养老产业金融、养老金金融、养老财富金融、养老消费
金融、金融服务适老化提升五大领域的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发
展,养老产业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提升。报告期末,全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较上年
末增幅21.39%。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养老金金融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社保卡、
个人养老金业务规模大幅提升,养老金托管规模居行业前列。养老财富金融供给更
加丰富,助力居民养老储备保值增值。旗下子公司在养老目标基金管理规模、养老
理财产品收益率等细分领域保持优势。探索构建养老生态,将金融服务融入养老生
态体系。养老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服务在全国多地落地。建设长者友好型银行做法
入讯中国银行保险报》金融消保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荣获《亚洲银行家》2025年
度“中国最佳养老金融服务”奖项。
数字金融。强化规划制定与体制机制改革。修订数字金融行动方案至2027年,提升
数字金融产品服务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适配度和普惠性。成立数字
化经营中心,建强数智驱动的金融业务运营体系,形成线上直营线下拓展、线上赋
能线下交付的协同经营机制。以“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数字金融和服务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覆盖供应链金融、跨境服务、平台
经济等领域的开放生态,以传统支付和创新支付双轮驱动,深化支付场景建设。丰
富“数字+”产品供给,深化业务流程再造,创新科创普惠主动授信模式,锻造跨
境金融“一站式”综合服务。批量打造数字员工,升级数智化平台工具,提升数字
化经营管理质效。报告期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超过2,860亿元,互联网
贷款较上年末增长8.52%。
发挥上海主场优势。从建强金融服务功能切入,坚持以“一件事”思维和数字化手
段重塑服务模式及业务流程,全力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支持上海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与60个市级重大项目、118个区级重大项目建立合作关系,深度融入上
海金融市场建设,达成“债券通”交易超4,880亿元、“互换通”交易超4,910亿元
;持续推进跨境人民币基础设施建设,CIPS标准收发器合作客户数保持市场领先;
获批债券“南向通”托管清算银行资格,助力提升上海跨境资金枢纽地位;与上海
清算所联合发布上海清算所交银理财科技金融债券指数,并发布国内首只挂钩该指
数的理财产品。全力服务上海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定实施本行稳外贸行动方案,创
新打造“交银航贸通”平台,探索“流贷+衍生品”的外贸快贷升级方案。持续打
造科技金融特色,在上海设立23家科技特色支行,实现上海地区科技金融服务触角
全覆盖;建强“股贷债租托”,新增上海地区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超27亿元,牵头
承销银行间市场上海市首单科技创新债券。持续推广数字人民币,作为唯一入选银
行机构,推动上海申通地铁、上海磁悬浮闸机改造项目;作为独家合作银行落地上
海地区首单数字人民币燃气费缴纳场景。
(二)公司金融业务
◆持续推动信贷投放总量增、结构优。报告期末,集团公司类贷款较上年末增加3,
647.87亿元,增幅6.55%。其中,科技型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养老产业贷款
增幅分别为12.73%、11.45%、21.39%,均高于集团贷款平均增幅。
1.客户发展
持续开展对公客户分层分类经营,搭建精细化、专业化服务体系。报告期末,境内
行对公客户总数29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75%。集团客户方面,加大对科技金融、
制造强国、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农业强国等重点领域客户的服务与支持力度,建
立全集团一体化协同服务机制,持续优化集团客户服务政策和授信流程,提高服务
水平和经营合力。报告期末,集团客户成员12.05万户,较上年末增加0.87万户。
政府机构客户方面,积极参与数字政府建设和城市数字化转型进程,助力提供便捷
化政务服务,打造智慧政务产品体系。报告期末,政府机构客户8.2万户,较上年
末增加1,358户。小微基础客户方面,搭建对公长尾客户线上经营链路,畅通外呼
、企业微信等多渠道线上触客,聚焦高频业务场景,持续提升开户、转账、收付结
算等服务体验,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机制,实现数字化金融服务精准支持。报告
期末,小微基础客户265.29万户,较上年末增加9.21万户。
2.场景建设
以数字化思维深耕场景建设,在医疗、资金监管、跨行资金管理等细分领域成效显
现。
信用就医已先后在上海、大连、广州、厦门、淄博等103个城市上线,通过“先诊
疗后付费”新模式,解决人民群众就医排队难题。持续提升交银e监管数字化集成
服务平台核心能力,为用户提供安全、灵活、精准、高效的全周期资金监管服务,
累计上线项目近4,000个。构建云跨行财资管理生态体系,打通境内外超230家商业
银行账户直联能力,累计为1,314家集团单位提供银企支付、企业代发、智慧记账
、跨境结算等综合化跨行资金管理服务,通过持续优化服务矩阵与技术创新,形成
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差异化服务优势。升级“交银电网通”2.0一站式场景方案,
纵向新增充电桩服务场景,横向持续以“融资+结算”全面服务电网集团及上下游
客群在售电、电工、电建、用电环节的金融需求,新增客户2,222户,较去年同期
增长28.89%;当年融资新发放359.8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94%。
3.普惠型小微企业服务
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有效发挥“总分辖支”四级专班作用,结合
与工信部火炬中心联合开展的走进千企万户“五个一”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千企
万户大走访”活动。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重点领
域的投放力度,持续推进普惠信贷供给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丰富交银展业
通和交银益农通的品牌内涵,提升“展业e贷”和“益农e贷”系列产品的线上化水
平,实现标准化产品与场景定制产品双轮驱动。深化“信贷+”服务模式,持续开
展“交银展业通周周奖”专项营销活动,强化公私联动营销,为小微客群提供结算
、代发、融资等综合服务。持续做好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两篇大文章的融合发展,
完善“科创易贷”科技型小微企业专属产品线,将主动授信服务对象从科技型小微
企业推广至更广泛的小微客群。加快数据赋能,进一步提升数字化风控能力,加强
贷后管理和合规经营,严守风险合规底线。
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493.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72.45亿元,增
幅11.45%;有贷款额的客户46.10万户,较上年末增加4.48万户。上半年新发放普
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2.99%。
4.产业链服务
立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需要,打造“交银蕴通·易链”品牌产品序列,为产
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数字化、场景化、便捷化的产业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助力实
体经济强链补链延链。以客户为中心,聚焦央国企、战略客户、产业龙头企业等重
点客群,推进“智慧交易链”平台二期建设,持续推进与核心企业及第三方供应链
平台系统对接,打造产业链金融数字化场景化服务特色。创新“秒级”融资产品线
,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不断提升产业链金融数字化、场景化水平。
报告期内,产业链金融业务量3,191.63亿元,同比增长4.90%。服务产业链上下游
企业3.82万户,同比增长3.99%。
5.科技型企业服务
积极对接科技强国战略,推动建立健全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
高度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统筹运用好债权、股权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
命周期全链条接力式金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重点围绕战略
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等重点产业,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聚集,助力科技
金融高质量发展。聚焦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专
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
等重点客群,健全“总分辖支”四级服务体系,丰富全生命周期全链条产品体系,
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报告期末,科技贷款获贷企业数量较上年末增长11.12%;获
贷科技型中小企业3.23万户,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2.93%。
6.投行业务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集成境内外债券、股权、并购等多元化投融资产品,积极服务
科技创新、绿色低碳、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报告期内,承销NAFMII口
径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770.40亿元。为科技型企业和科技相关产业提
供债券承销、并购、股权投资、租赁等投融资服务393.44亿元。加强集团股权投资
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力度,持续构建上海股权投资主场优势。2025年上半年
共签署45亿元上海市重点项目股权投资协议,累计实缴金额28.9亿元。
(三)个人金融业务
◆个人存贷款及AUM规模稳定增长。报告期末,个人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6.18%。
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83%。其中,境内银行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增幅保
持行业领先,市场份额较上年末提升0.80个百分点。AUM规模较上年末增长5.52%。
1.零售客户及AUM
深化客户分层分类经营,持续扩展优质场景、客户服务、产品供应的覆盖度,建强
获客、活客、留客的全生命周期经营管理模式,发挥专业化、智能化优势,不断提
升客户服务的便利性、满意度和覆盖率,夯实客户基础,促进AUM规模持续稳健增
长。报告期末,境内银行机构零售客户数2.02亿户(含借记卡客户和信用卡客户)
,较上年末增长1.30%,达标沃德客户283.2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76%。AUM规模5
7,925.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2%。
2.财富管理业务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建强投研、产品、销售、服务全链条经营能力,增强财富
管理的普惠性。丰富产品供应,积极代销首批新型浮动管理费率产品,进一步完善
普惠保险产品品类,让兼具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金融产品惠及更广大客户。
强化产品业绩管理,持续打造“沃德优驯产品口碑,保持“沃德优驯系列产品业绩
领先优势。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开展财富管理“百城万户”专项活动,扩大财富管
理服务覆盖面。强化科技赋能,优化财富管理平台等数字化工具,提升客户体验。
报告期末,代销个人公募基金产品余额2,131.61亿元,代销个人理财产品余额10,0
44.77亿元,代销个人保险产品余额3,535.3亿元。
3.场景与支付
实施支持提振消费行动方案,聚焦以旧换新、文旅、电商购物、生活消费等群众高
频消费场景,开展线上线下银行卡促消费营销活动,深入开展文旅大戏专题推广活
动,助力提升客户消费意愿。落实国家关于提升支付便利化的要求,优化支付结算
产品功能,推出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交行金融服务,上线地铁刷卡
闪付功能,创新推广手机POS项目。支持城镇化进程,持续丰富新市民群体服务,
配备多项优惠权益。报告期末,借记卡累计发卡量较上年末净增425.99万张,新市
民主题借记卡累计发卡量252.33万张。
4.个人贷款
积极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各项政策,强化与重点优质渠道全方位合作,
推进房贷业务全流程优化。报告期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4,695.83亿元,较上年
末增长0.20%;报告期内,房贷业务发放超1000亿元,其中二手房贷业务占比超四
成。
积极落实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要求,全面升级惠民贷产品,加大文旅、健康、居
住服务、银发经济等多元场景的消费信贷产品供给,服务好新市民等重点客群。持
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品牌总对总合作,加大信贷支持,助力绿色金融发展。报告期末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857.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82%。持续加大对经营主体的
支持力度,优化个人经营贷产品体系,持续推动信用类业务扩面上量,“惠商贷”
荣获《亚洲银行家》2025年度“中国最佳普惠金融项目”奖项,针对专业市场客户
创新推出领域级场景产品“商圈惠贷”。报告期末,个人经营贷款余额4,390.55亿
元,较上年末增长6.15%。
持续推进零售贷款业务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企业架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
化能力优势,创新完善产品应用和经营模式,覆盖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零售贷款
模型统一管理体系荣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颁发的“金融行业人工智能模型风险管
理能力卓著奖”。
5.私人银行业务
以客户为中心,以投研为引领,完善合作机构筛选机制,持续优化私人银行产品体
系,加大普惠低波稳健产品供应力度,增强多元资产配置服务能力,“私银甄驯产
品业绩表现优于市场同类。家族财富管理业务增长较快,养老服务信托、慈善信托
、股权家族信托等创新服务加快发展。持续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围绕客户财
富管理需求组织路演活动,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举办“高质量、低成本、
广覆盖”的客户活动,活动场景与客户覆盖面持续扩大,客户满意度有效提升。报
告期末,集团私人银行客户数10.2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8.94%;集团管理私人银行
客户资产13,888.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0%。
6.信用卡
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政策要求,围绕文旅、美食、购物、出行等民生
消费领域,积极开展全卡普惠活动,深化“最红星期五”品牌场景生态布局。推动
服务下沉,开展“百县万店惠民生”县域信用卡营销活动,聚焦县域高流量消费聚
集地,新增超万家商户开展形式多样的惠民生用卡营销活动,打造提振消费的新增
长点。精细化客户经营,推出超逸白金信用卡,以“权益3+1”的创新组合模式重
新定义年费产品权益体系。通过“全量客户普惠服务”与“优质客群定制方案”相
结合,分层运营、精准施策,实现业务稳健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末,境内行信用卡透支余额5,325.82亿元,在册卡量6,009.85万张;报告期
内,信用卡累计消费额10,966亿元。
7.养老金融服务
以“打造长者友好型银行”为发展愿景,构建产品、渠道、服务、队伍、生态友好
的业务体系,筑牢服务主体稳、产品准入稳、配置策略稳、财产安全稳、服务品质
稳的“五稳”业务根基,全面构建养老生态,将金融服务融入养老生态体系中。
养老产业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提升。优化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和银发经济领域信贷
政策,积极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各地相关担保政策,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和银
发经济主体发展。
报告期末,全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1.39%。
养老金金融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大力推广社保卡、个人养老金业务,构建“账户开
立+资金缴存+产品投资+综合服务”一站式个人养老金服务体系。持续强化全国社
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职业)年金的账户管理和托管服务,养老金托
管规模居行业前列。
养老财富金融供给更加丰富。持续完善“颐养优驯,累计上线382款适老化财富管
理产品,覆盖储蓄、基金、保险和理财等品类,产品总数居行业前列。发挥综合化
经营优势,在养老目标基金管理规模、养老理财产品收益率等细分领域保持优势。
加大对养老消费金融支持。放宽老年人车贷和信用卡办理年龄限制,在部分地区面
向长者客群推出消费支付优惠,促进银发消费。
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不断提升。打造长者友好型网点,提升适老化设施与服务。持
续完善“关爱版”手机银行、云上交行等线上渠道,方便长者用户足不出户在线办
理业务;持续开展老年客户防诈防骗教育。
探索建设养老金融生态。大力推广养老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服务,在全国多地落地
。围绕银发人群“医、食、注行、游、养、学”等核心生活场景,打造“养老+金
融”生态圈。
(四)同业与金融市场业务
◆积极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入参与我国债券、货币、外汇等金融市场发
展,提升做市报价能力,深化金融要素市场业务合作,做优托管专业服务,将金融
市场产品转化为满足各类客户需求的优质服务,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1.同业业务
做深做透金融要素市场服务,支持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支持银行间市场提高结
算效率,广泛拓展中央对手代理清算、外汇交易结算银行等业务。助力黄金市场注
入保险等长期稳定资金,首批为保险资金投资黄金市场提供结算服务。持续提升证
券、期货市场结算服务智能化水平,支持资本市场安全稳定运行。报告期内,上海
清算所代理清算业务量、上海黄金交易所代理结算业务量以及证券、期货等要素市
场结算业务量市场排名前列。
丰富同业合作场景,共同服务实体经济。服务资本市场建设,与108家证券公司开
展第三方存管业务合作,与93家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存管业务合作,与147家期
货公司开展银期转账业务合作,为企业、个人客户参与资本市场投资交易提供结算
等服务。持续加强与跨境清算公司合作,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创新产品应用部
署。作为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支持合作银行成功发行数字人民币金融债,充分发
挥数字人民币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便利市场主体投融资
。
2.金融市场业务
综合运用投资及交易等手段,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需求给予支
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首批达成以科技型企业为参考实体的信用衍生品交易,落地首批支持绿
色业务的专项同业借款,首批开展上金所香港黄金新合约交易等创新业务,继续保
持市场活跃交易银行地位。
3.托管业务
持续做好养老金三支柱托管服务,着力增强对企业客户的年金托管服务能力,助力
企业年金提质扩面,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加强公募基金托管服务,落地市场首批
浮动管理费产品、科创综指ETF、自由现金流ETF等创新产品托管,助力公募基金行
业高质量发展。以私募股权托管业务为抓手,用好综合金融服务,支持科创企业发
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升托管体制机制改革效能,获批债券“南向通”托管
清算银行资格,围绕跨境互联互通设计交行特色托管服务方案,为境内外投资者“
走出去”“引进来”提供专业、安全、高效服务。
报告期末,资产托管规模16.84万亿元。
(五)综合化经营
◆本集团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体,金融租赁、基金、理财、信托、保险、境
外证券、债转股等业务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报告期内,子公司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5.61亿元,占集团净利润比例
9.91%。报告期末,子公司资产总额7,847.31亿元,占集团资产总额比例5.08%。
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本行全资子公司,2007年12月开业,注册资本200亿元
。
主要经营航运、航空及交通基建、能源电力、装备制造、民生服务等领域的融资租
赁及经营租赁业务,为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以及上海市银
行同业公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专业化、国际化
、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深耕航运、航空、设备租赁等业务板块。报告期末
,公司总资产4,679.54亿元,租赁资产4,107.48亿元,净资产511.40亿元。公司船
队规模479艘,航运租赁资产余额1,663.70亿元,保持全球最大金融船东地位;机
队规模310架,航空租赁资产余额990.37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7
9亿元,同比增长11.09%;实现净利润23.22亿元,同比增长8.19%;先后获得各类
荣誉16项,选送的“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讲好‘中国金融故事’案例”,入选金融
业年度优秀品牌案例之品牌传播年度案例。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转型创新,实现新基建、新能源租赁业务投放201.03亿元
,占设备租赁业务投放规模近70%,落地公司首单动力电池经营租赁项目,并建立
公司首个动力电池资产管理系统,实现“电池-车辆-车队”的多场景数据监控及管
理;切实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科技租赁业务投放57.76亿元,占设备租
赁业务投放规模近20%,涉及科技型企业客户53户;积极服务“制造强国”战略,
报告期末,制造业租赁资产余额318.87亿元,占设备租赁业务资产余额比重约22%
,牵头举办“中国智造·金融赋能——C919/C909全球推介与金融解决方案交流会
”,助力“航空强国”建设。公司持续深化转型创新,报告期末,经营租赁资产占
比51.80%,直接租赁业务占比57.96%,均保持行业领先。
报告期内,公司与本行25家省直分行联动融资规模231.09亿元;与本行上海市分行
落地集团内首笔“数链金租”业务,有效构建“总行技术赋能+分行场景触达+子公
司专业服务”的三维协同体系,推动科技金融与普惠金融在租赁场景中的深度融合
,打造银租联动新模式;协同本行上海市分行落地公司首单零碳氢氨项目租赁业务
,该项目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绿电直连氢氨一体化示范工程,项目产出的绿氢、绿氨
产品采用离网型生产模式,各项指标严格符合欧盟REDII认证标准,绿色环保属性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2007年10月开业,注册资本57.65亿元,本行和湖北交通投
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85%和15%的股权,主要经营信托贷款、股权投资信托、证
券投资信托、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受托境外理财(QDII)、家族信托
、慈善信托等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稳字当头,以打造“最值得信赖的一流信
托公司”为战略目标,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发展,深化集团协同。报告期
末,公司总资产211.22亿元,净资产172.49亿元,管理信托资产规模6,444亿元,
同比增长7.05%;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3.98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认真落实监管政策要求,综合运用信托贷款、债券投资、股权投资
、服务信托等方式,持续加大科创债券、绿色债券投资力度,完成交盈汇芯基金扩
募,积极培育科技创新耐心资本。公司坚持回归本源,聚焦发挥信托制度和功能优
势,成立家庭服务信托95单,落地养老服务信托65单,设立公益慈善信托10单,为
乡村振兴、养老助幼、教育医疗等领域提供爱心关怀。
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注册资本2亿元,本行、施罗
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比例分别为
65%、30%和5%,主要经营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业务。公司坚决贯彻落实
党中央及监管机构关于“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
等决策部署,报告期末,旗下主动含权基金共76只,合计管理资金规模992亿元,
占非货基金总规模的39%。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84.30亿元,净资产72.16亿元,
管理公募基金规模4,982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4.09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关于践行长期投资理念
、强化投资行为稳定性的要求,以投资者需求为根本,将核心定位聚焦于“稳健型
”基金产品服务主力供应商,致力于构建“风险可控、收益可期、长期主义”三位
一体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专业价值与投资者财富增长的共建共生、行稳致远。
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本行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注册资本80亿元。主
要面向客户发行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和混合类理财产品。报
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投资理念,建立以母行为主体,开放、多元的全
渠道体系,持续打造以低波、稳舰确定性强为主体的理财产品线,为投资者创造稳
定的、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报告期末,公司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17,013.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5%;公司总
资产154.57亿元,净资产147.94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7.73亿元,同比增长
8.73%。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资产与负债“双轮驱动”,专注产品业绩和投资能力的提升,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守牢风险底线,助力集团打造财富金融特色。公司先后获得
金蟾奖、介甫奖、金誉奖等多个奖项,公司“书送光明”、“交银理财声誉风险全
流程管理案例”获《中国金融》杂志社颁发的“第七届金融业年度优秀品牌案例”
。
交银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10年1月成立,注册资本51亿元,本行和日本MS&AD保险集
团分别持股62.50%和37.50%,在上海市以及设立分公司的地区经营人寿保险、健康
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以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等。报告期末,公司
总资产1,689.91亿元,净资产93.78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保险主责主业,积
极响应市场需求,加快推进产品升级和业务转型,累计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4.12亿
元,同比增长13.06%;实现营业收入42.23亿元,同比增长21.17%;净利润6.36亿
元,同比下降19.29%。
报告期内,公司发挥保险专业优势,强化行司战略协同,深化“普惠、养老、财富
”三大业务特色。普惠金融方面,扩大普惠保险覆盖广度和深度,连续第三年参与
“沪惠保”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的共保工作,期末普惠保险覆盖人数达21.1万
人。养老金融方面,完善商业保险年金等产品体系,扩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供给
,报告期末,养老保险存量产品保单件数达64,860件,存续规模达131.36亿元。财
富金融方面,以保险金及保险金信托为抓手,巩固行司长效合作机制,优化高客服
务品牌,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满足客户在集团内的一站式服务需求。
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本行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注册资本150亿
元,系国务院确定的首批试点银行债转股实施机构之一,主要从事债转股及其配套
支持业务。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745.64亿元;净资产265.74亿元。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账面净利润5.32亿元,同比下降64.45%。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本集团“十四五规划”的指导要求,发挥股权投资功能优
势,夯实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基储机制基础,助力全行加快打造科技金融特色。重点
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等领域,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公司通
过优化对接服务机制,强化与分行的业务联系,形成了分行推荐项目和公司落地项
目双向互动、横向沟通、同步进退、协调发展良好格局。公司积极擦亮“上海主潮
显示度、巩固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报告期内新增制造业投资52.92亿元,占上半年
投资99.63%。公司联动投资规模75.88亿元,实现集团联动收入0.57亿元,保持较
高水平。报告期末,公司通过附属机构交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备案基金41只,认缴
规模262.60亿元,增幅41.72%,进一步增强股权投资业务发展动能。
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原为交通证券有限公司,2007年5月更名
为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17年5月1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主要经
营证券经纪及保证金融资、企业融资及承销、资产管理及顾问、投资及贷款业务。
报告期末,本行对该公司持股比例为73.14%。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努力
减少经营亏损,持续推进经营转型。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68.09亿港元,净资产
8.01亿港元。报告期内,公司亏损比上年同期减少,净亏损为2.83亿港元。
中国交银保险有限公司本行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注册资本4亿港元。
主要经营经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批准的一般保险全部17项险种。报告期末,公司总资
产12.41亿港元,净资产5.83亿港元。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915万港元,同比
下降15%。
公司紧密集团联动,推动保险主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香港居民在居注出行、医
疗等领域的风险保障需求,为公立医院、社区、学校等提供财产保险及责任保险,
为中小企业实体经济提供商业综合保险保障;持续助力海上风电、新能源汽车、光
伏等领域保险保障;联合内地保险同业为境内老年人提供个人意外保险保障;积极
参与香港中资保险业协会及香港保险联合会各项活动,深入研讨创新科技、低空经
济、粤车南下、跨境保险、气候风险等议题,积极为香港国际风险管理中心建设贡
献力量。
(六)全球服务能力
◆本集团拥有覆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横跨五大洲的境外经营网络,在全球设有24
家境外分(子)行及代表处,境外经营网点67个。
◆报告期内,境外银行机构实现净利润61.52亿元,占集团净利润比例13.37%。报
告期末,境外银行机构资产总额12,635.61亿元,占集团资产总额比例8.19%。
1.国际化发展
本集团积极应对内外部形势变化,稳妥有序开展经营管理工作,持续优化发展结构
,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交行境外银行机构发挥区位优势,完善功能定位,为符合国
家战略的“走出去”中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积极搭建联通内外的金融桥梁,不断
完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
2.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
积极助力稳外贸稳外资。面向外贸客户,打造交银航贸通平台,推出“游客版+开
户版”双界面模式,构建跨境金融服务新生态,切实推动中小外贸企业服务质效跨
越式发展。对标普惠客户的外贸特征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支持小微外贸客户
融资和汇率避险需求,报告期内,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涉外保函业
务量同比增长24.47%。
提升场景金融服务能级。推出“航运管家”(中远版),通过“银企付”接口与中
远海运集运打通发票数据交互,首次实现跨行外币全自动、不落地汇款;打造“智
汇班列”场景金融方案,提供自动申报、发票匹配、汇率管理、融资支持等一揽子
服务。累计落地跨境/境内产业链对接项目15个,业务量同比增长54.32%,高效满
足重点客户贸易金融的集约化、自动化财务管理需求。报告期内,本行国际结算量
2,999.65亿美元,同比增长24.38%。
3.境外服务网络
境外服务网络布局稳步推进。报告期末,本集团在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东
京、法兰克福、卢森堡、悉尼等地设有24家境外分(子)行及代表处,境外营业网
点67个(不含代表处),为客户提供包括存款、贷款、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外汇
兑换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报告期末,本行与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的1,093家银
行总部建立境外银行服务网络,为30个国家和地区的93家境外人民币参加行开立17
6个跨境人民币账户;在32个国家和地区的67家银行开立29个币种共114个外币清算
账户。
4.跨境人民币业务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本行作为境内首批试点行上线跨境支付通业务,该业
务扩大了人民币在跨境场景的应用,提升了陆港两地的跨境人民币汇款体验。交通
银行香港分行首批落地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RMB TFLF)融入业务,该安
排是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的重要举措。报告期内,
境内银行机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37万亿元,同比增长56.65%。
积极服务自贸区建设。持续推进构建“投资者+承销商+信托人+清算行+结算行”的
五位一体自贸区离岸债券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保持清算量市场排名第一。持续推进
自由贸易账户FTU单元建设,积极参与自由贸易账户扩围工作。
5.离岸业务
深化离在岸业务一体化发展和非居民账户一体化经营,充分挖掘长三角一体化、上
海自由贸易区临港新片区等业务潜力。报告期末,离岸业务资产余额137.19亿美元
。
(七)渠道建设与经营
◆以客户视角为切入点和出发点增强数字化经营能力。借助AI、大数据等技术手段
提升数据驱动的业务决策和资源配置能力,打造线上线下协同服务体系,持续提升
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便利性和可得性。
1.企业网银及企业手机银行
拓展企业电子渠道基础服务,提升组装迭代效能,快速响应市场,先后推出离岸、
财政、普惠等专版企业网银、企业手机银行。报告期末,企业网银(银企直联)签
约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4.96%,报告期内累计交易客户数同比增长6.85%;企业手机
银行签约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5.33%,报告期内累计交易额同比增长11.64%、累计
交易客户数同比增长2.15%。
2.个人手机银行
围绕“普惠、简洁、好用”的理念,持续做优移动金融服务。业内首批试点上线跨
境支付通服务,实现线上便捷操作。业内率先推出手机银行非实时投保服务,将原
需柜面办理的更多投保业务迁移至线上,突破传统柜面服务的时效限制。推出小微
企业融资一键测额功能,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报告期内,个人手机银行月度活
跃客户数(MAU)4,912.28万户,同比增幅8.63%。
3.买单吧
围绕“美好生活”理念,持续完善线上服务和场景,致力于打造集金融和生活为一
体的一站式数字化服务平台。积极落实国家提振消费战略方针,推出买单吧“国补
专区”,覆盖家电、数码、家装家居等多个品类,以“国家补贴+银行补贴”双重
优惠形式促消费。紧抓文旅消费热点,建设买单吧属地特色文旅场景,引入地方旅
游年卡、门票、酒店权益等优质资源,形成集“吃、注游、购、娱”为一体的线上
文旅生态,激活信用卡客户文旅消费潜能。依托分行经营特色及优势,积极拓展商
户免息分期业务,引入音乐充值、听书充值等高频生活服务,构建更加完善的“金
融+生活”服务生态,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报告期末,买单吧APP累计绑卡用户8,04
8.67万户,月度活跃用户2,659.97万户。
4.开放银行
深耕开放银行生态建设,探索“平台经济、跨境贸易”G-B-C联动展业新模式。围
绕场景需求打造集账户、保理、保函、票据、信用证等产品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方案
,为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和终端用户提供结算及融资等服务,通过
开放银行线上链金融服务发放融资金额1,435.64亿元,同比增长6.32%。加速培育
跨境电商、智慧班列等外贸新动能,创新数字化跨境结算产品供给,通过开放银行
实现当年交易量284.69亿元(折人民币)。
打造金融生态云服务矩阵,形成数智政务、数智小微、数智园区、数智民生、数智
科创五大服务方案,累计上线15项云服务,累计签约机构8.01万家。
5.云上交行
持续推广“云上交行”品牌。创新应用音视频和AI技术,通过屏对屏线上服务,实
现机构在线、员工在线、服务在线、产品在线,突破传统银行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
制,创新银行服务新模式,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报告期内,云上交行
远程视频营业厅提供服务129万笔,同比增长90.86%。
提升“交通银行”微信小程序、“交行贷款”微信小程序、云管家等新媒体渠道获
新转化能力,增强新媒体渠道协同经营效果。报告期末,“交通银行”微信小程序
用户规模5,447.17万人,较上年末增长11.91%;“交行贷款”微信小程序用户规模
1,082.83万人,较上年末增长26.36%;云管家用户规模1,070.55万人,较上年末增
长9.41%。
6.数字化经营
把握数字科技重塑金融服务格局新机遇,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零售客
户经营领域的应用。打造数智化基础客群经营模式,报告期末,基础客群AUM季日
均余额同比提升8.66%,产品持仓规模同比提升10.39%。基于风控模型主动授信,
提升对客线上直营精准性和有效性,将服务模式由“被动等待”升级为“主动触达
”。构建统一的零售风险特征变量库,风险建模效率提升近50%。建设线上渠道交
易智能化风控体系,针对涉诈欺诈类案件构建AI模型及规则,报告期内,线上渠道
交易风险防控体系挽回客户欺诈损失累计超过1亿元。
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对客服务效率。增强个人信贷服务供给便利性,实现贷款业务
授信申请、资质认定、资料提交、协议签署、出额放款等全流程线上化,客户一次
申请即可得到消费贷、经营贷等多项产品的综合授信方案。构建智能运营系统,引
入RPA和语音机器人、智能质检、OCR等数字技术,通过人机协同提升作业效率。报
告期末,惠民贷授信审核效率提升63%,放款审核效率提升75%。积极响应“以旧换
新”政策,支持家居家电消费升级,在个人手机银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看、领、
查、用”消费券的服务。
(八)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
1.建强数字基础设施与安全防护屏障
完善基础设施布局,稳步推进多地多中心建设。优化灾备系统架构,强化开展灾备
真切实练,增强业务连续性保障。提升自主可控能力,积极推进核心技术攻坚,金
融市场业务前中后台一体化建设阶段性顺利完成,涵盖拆借、回购、债券三大类业
务。持续筑牢网络和数据安全屏障,推进集团网络统一安全管控、统一安全运营,
完善终端安全防护体系,强化集团数据安全一体化管理,加强数据传输、数据合作
、数据下载等重点领域数据安全管控,常态化开展数据安全监测。
2.夯实数据治理与融合应用能力基础
持续夯实数据基础,围绕业务重点领域加大外部数据拓源,深化内外部数据治理、
整合和共享应用,基于企业级数据中台提供指标、标签、模型计算等统一数据服务
。持续完善企业级数据资产目录,打造数据资产地图,探索建立大模型驱动的数据
分析智能体,推动查数可视化、用数智慧化。
3.提升科技赋能重点领域服务质效
加快“人工智能+”布局,围绕“1+1+N”人工智能建设框架,以“一件事”思维推
进科创普惠、跨境金融、信贷风险、营运客服等重点领域端到端应用,强化人机协
同、打造金融智能体,进一步释放生产力。深化系统集成和改革创新思维,集成跨
境结算、结售汇等高频跨境金融服务场景,上线“交银航贸通”平台,创新全线上
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模式,提供秒级金融支持,更好服务内外贸双循环。“主动授信
”拓面增效,挖掘客户潜在需求、优化客户产品对位,提升信贷产品线上化、批量
化和信用化水平。以传统支付和创新支付双轮驱动,深化支付场景建设,迭代优化
“云跨行”“司库”等支付结算产品服务,创新跨境支付通为陆港两地客户带来“
零距离”“秒触达”的新体验。
二、风险管理
本行董事会将“稳舰平衡、合规、创新”确立为全行总体风险偏好,对信用、市尝
操作、流动性、银行账簿利率、信息科技、国别等各类风险设定具体风险限额指标
,严格控制各类风险。报告期内,本集团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推
进风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扎实做好资产质量管控,强化集团统一风
险管理,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推进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以高质量风险管
理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
(一)风险管理架构
本行董事会承担风险管理最终责任和最高决策职能,并通过下设的风险管理与关联
交易控制委员会掌握全行风险状况。本行高管层设立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委员
会,以及贷款评审、风险资产审查两类业务审查委员会,业务审查委员会接受全面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委员会的工作指导,定期向其报告工作。各省直分行、境外行
、子公司参照上述框架,相应设立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委员会,作为研究防控
本单位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决策风险管理重大事项的主要载体,确保全面风险管理
体系在全集团延伸落地。
(二)风险管理工具
本行持续推进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以面向市尝面向客户、面向基层为导向,进一
步聚焦当前“内部管理新要求、外部监管新形势、技术应用新突破”,致力于打造
全流程、全覆盖的数字化风险管理体系,筑牢全行风险数据底座,完善企业级风险
管理应用,加强风控能力的共享复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辅助风险管理的应用场景
,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报告期内,发挥风险计量中心重要作用,强化战略领域计量模型供给,建设统一模
型管理系统,推进风险监测系统建设,持续提升全集团风险计量和监测能力,支持
业务高质量发展。
按监管要求,持续完善资本新规相关工作。
(三)信用风险管理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积极服务实体经济,优化信贷资产结构,
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不断完善授信
政策框架体系,积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与监管要求,完善授信与风险政策纲要、行
业信贷政策、区域信贷政策;持续提高授信流程线上化、自动化程度,利用数字化
风险管理推动信贷全流程优化,放款管理质效不断提升,征信合规保持良好成效;
巩固风险管理“四早”质效;严格做好资产风险分类,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本行加强风险识别,加速风险处置。不断深化重点客户授信经营主责任机制,信贷
业务审批准入持续加强;探索推进贷(投)后管理、风险监测数智化发展,系统工
具不断升级;重点领域信用风险排查和管理不断加强。持续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
力度。报告期内,本行充分发挥专业处置能力,稳妥有序推进风险项目处置。累计
处置不良贷款378.3亿元,同比增加27.9%,其中实质性清收203.7亿元,同比增加5
4.3%,清收处置质效提升。
本行恪守监管要求,保持严格的资产风险分类标准,资产质量基础不断夯实,资产
质量水平稳中提质。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余额1,150.36亿元,不良贷款率1.
28%,分别较上年末增加33.59亿元、下降0.03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占比较上年
末有所上升。本集团对逾期贷款采取审慎的分类标准,逾期60天以上的境内对公贷
款均已纳入不良贷款,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贷款,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
不良贷款的78.82%。
公司类逾期贷款余额624.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1.89亿元,逾期贷款率1.05%,较
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个人逾期贷款余额646.3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11亿
元,逾期贷款率2.28%,较上年末上升0.14个百分点。
本集团针对各区域经济特点,实行一行一策差异化管理,动态调整业务授权。
报告期末,逾期贷款余额1,271.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0.04亿元,逾期率1.41%,
较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其中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906.73亿元,较上年末增
加149.64亿元。
信用风险集中度报告期末,本集团对最大单一客户的贷款总额占集团资本净额的3.
77%,对最大十家客户的贷款总额占集团资本净额的18.44%。
(四)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是指因利率、汇率、商品价格和股票价格等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外业
务发生损失的风险。本集团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是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本集团市场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根据董事会确定的风险偏好,主动识别、计量、监测
、控制和报告市场风险,通过采用限额管理、风险对冲和风险转移等方法和手段将
市场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合理范围内,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平衡。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及实施要求,本集团市场风险
资本计量适用标准法,过渡期内非银行类子公司和巴西子行适用市场风险简化标准
法。市场风险资本计量覆盖本集团交易账簿中的违约风险、一般利率风险、信用利
差风险、股票风险,以及全账簿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资本计量结果应用于限额监
控、绩效考核、风险监控和分析等。
报告期内,本集团持续完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优化风险管
理系统,强化产品管理,优化限额设置,完善衍生品业务风险管理。密切关注金融
市场波动,强化市场研判和风险监测预警,加强风险评估和排查,严守市场风险各
项限额,不断提升市场风险管理水平。
(五)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
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影响流动性风险的
主要因素包括:存款客户提前支取存款、贷款客户延期偿付贷款、资产负债结构不
匹配、资产变现困难、融资能力下降等。
本集团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治理结构包括:由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高级管理层组
成的决策机构,由监事会、审计监督局组成的监督机构,由财务管理部、金融市场
部、风险管理部、营运与渠道管理部、各附属机构、各分支机构及各项业务总行主
管部门等组成的执行机构。
本集团每年根据经营战略、业务特点、财务实力、融资能力、总体风险偏好及市场
影响力等因素,确定流动性风险偏好,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
报告期内,本集团不断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适时灵活调整流动性管理策略及
业务发展结构与节奏;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发行较长期限债券补充稳定资金;严
密监测流动性风险指标,确保流动性安全及指标平稳运行。定期组织开展流动性风
险应急演练,提高反应速度及流动性风险处置能力。
本集团定期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充分考虑可能影响流动性状况的各种因素,
合理设定压力情景,测试结果显示本行在多种压力情景下的流动性风险均处在可控
范围内。
本集团2025年二季度流动性覆盖率日均值为135.38%,一季度末净稳定资金比例季
末值为111.64%,二季度末净稳定资金比例季末值为113.19%,均满足监管要求。有
关流动性覆盖率及净稳定资金比例计量的更多信息。
(六)操作风险管理
本集团操作风险管理坚持“内控优先,合规为本”理念,遵照监管要求,结合本行
业务性质、规模和产品复杂程度等,持续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强化规范操作风
险事件管理、自评估、关键指标等管理工具运用,加强操作风险识别、评估、监测
、计量、控制、缓释、报告,防范操作风险。报告期内,持续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相
关制度,配套优化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功能,完善外包管理机制,强化业务连续性管
理。
(七)合规与反洗钱
本集团建立与经营规模、业务范围、风险水平相适应的合规管理体系,持续强化合
规风险识别、监测、防控和化解能力,提升合规管理质效,切实保障依法合规经营
与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进一步完善内控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内控合规监督检查和问题整改
,优化内控合规评价问责机制,持续夯实内控合规文化,推进内控合规数字化转型
。深入推进反洗钱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反洗钱客户尽职调查质效,加强集团一体化
管理。
(八)声誉风险管理
本集团严格遵循监管要求,坚持预防为主、有效处置、及时修复、全面覆盖的管理
策略,强化全流程管理和常态化建设,完善优化集团声誉风险长效管理机制,加强
境外机构声誉风险管理,防范化解声誉风险,积极维护集团声誉和市场形象。报告
期内,声誉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声誉风险管控得当。
(九)跨业跨境与国别风险管理
本集团建立了“统一管理、分工明确、工具齐全、IT支持、风险量化、实质并表”
的跨业跨境风险管理体系,各子公司、境外行风险管理兼顾集团统一要求和各自监
管当局特别要求,防范跨业和跨境经营可能引发的风险。报告期内,针对外部形势
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强境外机构风险管理,完善制度体系,优化风险指标监测
工具,强化各类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保障业务平稳运营。加强境外机构流动性、
业务连续性和资产质量等重点领域工作。
加强并表管理,细化各级附属机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充分发挥各项风险管理工具效
用,深化集团风险偏好和各项管理举措向附属机构的传导,强化对经营管理的实质
影响。加强国别风险管理,开展国别风险评估、评级及压力测试,持续关注并及时
响应国别风险事件,引导经营单位优化国别维度的资产负债结构,将国别风险管理
要求贯穿相关业务发展全过程。
(十)大额风险暴露管理
本集团认真落实原银保监会《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要求,推进管理系
统建设,持续监测大额风险暴露情况,严格落实各项限额管理,提升集团防范系统
性区域性风险的能力。报告期末,本集团大额风险暴露各项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
(十一)气候和环境风险管理
本集团积极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气候和环境风险进一步融入全面风
险管理体系,根据董事会确定的风险偏好,持续完善治理架构、强化制度约束、加
强风险评估、优化管控手段,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低碳转型带来的新挑战
。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提升碳数据管理能力。搭建投融资客户碳排放量计量系统,借
助数字化手段完成最新一轮投融资客户碳排放量计量工作,首次将房贷、车贷等零
售资产纳入计量范围,进一步扩大碳排放量计量覆盖面。本行稳步推进气候风险情
景分析与压力测试,深化资产组合转型计划研究,不断强化“双碳”战略培训宣导
。
三、展望
当前,银行业经营发展的外部环境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但中国经济长期向
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各项政策逐步协同发力,预计下半年将保持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下阶段,本集团将继续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在落实“四稳”要求、助
力达成国民经济发展目标任务上作出更大贡献,坚定实施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发
展,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做实做细“五篇大文章”,持续打造业务特
色。提升资本使用效能,深入落实一揽子金融政策,因地制宜做好“五篇大文章”
,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金融服务;加快推动绿色金融提质上量
,以数字化手段扩大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农”领域服务覆盖面;全方位支
持养老产业金融、养老金金融、养老财富金融、养老消费金融、金融服务适老化提
升等领域发展。
二是加力夯实上海“主潮优势。服务好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
以做强上海主场为牵引打造业务特色。健全组织服务体系提升科技金融能级;加强
产品服务创新,巩固扩大金融市场业务领先优势;聚焦资源整合和丰富功能,打造
离岸金融、跨境金融特色;培育贸易金融服务新优势,助力贸易中心建设提质升级
;深度参建航贸数字化平台,支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持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
极服务现代化城市体系建设。通过做优做强上海主场建设,实现立足上海、服务全
国、辐射世界。
三是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赋能转型发展。推进金融服务嵌入数字化场景,扩大金
融服务覆盖面,实施数字化经营模式改革。锻造科技支撑能力,建强数据能力,以
“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驱动服务效能提升,赋能重点领域发展。
四是动态优化调整业务结构。保持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提升质效,推动资产负债业
务量价协同发展、结构优化,推动主要业绩指标同业可比。继续服务好长三角、京
津冀、大湾区、成渝都市圈等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提升交行贡献度和显示度。
五是推进客户基础提升工程。完善客户经营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线上线下融
合,强化G-B-C协同联动发展,持续提升批量获客能力。加大代发、社保、养老等
源头资金业务协同拓展力度,聚焦消费、支付结算等领域,深化场景生态建设,提
升客户服务体验。
六是守牢底线有效防控风险。强化集团一体化、穿透式管理,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
理机制。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落实“四早”要求,严防外部冲击。有效管控
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 1500000.00| 53200.00| 7456400.00|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 8850000.00| -| -|
|司 | | |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 34400000.00| -| -|
|期股份有限公司 | | | |
|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1137755.10| -| -|
|大邑交银兴民村镇银行有限责| 23000.00| -| -|
|任公司 | | | |
|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 576500.00| 39800.00| 2112200.00|
|新疆石河子交银村镇银行股份| 15000.00| -| -|
|有限公司 | | | |
|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 301497.89| 116400.00| 38901500.00|
|限公司 | | | |
|浙江安吉交银村镇银行股份有| 18000.00| -| -|
|限公司 | | | |
|交银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 510000.00| 63600.00| 16899100.00|
|西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331963.50| 8000.00| 6158400.00|
|交通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 4500000.00| -| -|
|青岛崂山交银村镇银行股份有| 15000.00| -| -|
|限公司 | | | |
|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 273439.20| -28300.00| 1680900.00|
|交银巴西控股有限公司 | 70000.00| -| -|
|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00.00| 40900.00| 843000.00|
|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 800000.00| 77300.00| 1545700.00|
|交通银行(卢森堡)有限公司 | 35000.00| -| -|
|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 2000000.00| 232200.00| 46795400.00|
|中国交银保险有限公司 | 40000.00| 915.00| 124100.00|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