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859 能科科技 更新日期:2025-04-22◇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聚焦央企重工、半导体电子、汽车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四个行业,全面拓展
能源与基础设施、新能源等行业,提供云产品与服务、软件系统与服务等数字化转
型解决方案。
【2.主营构成分析】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央企重工 | 47758.24| 23095.30| 48.36| 33.87|
|装备制造 | 29972.45| 16011.95| 53.42| 21.26|
|半导体电子 | 26686.36| 13775.99| 51.62| 18.93|
|汽车及轨道交通 | 19790.83| 8351.00| 42.20| 14.04|
|能源动力 | 13320.00| 8082.27| 60.68| 9.45|
|消费品 | 2712.17| 1110.71| 40.95| 1.92|
|其他业务 | 733.29| 295.07| 40.24| 0.52|
|其他 | 30.28| 27.25| 89.99| 0.02|
├────────────┼─────┼─────┼───┼──────┤
|软件系统与服务 | 52517.86| 19210.66| 36.58| 37.25|
|云产品与服务 | 42954.34| 25084.75| 58.40| 30.46|
|工业工程及工业电气产品与| 42784.84| 25655.72| 59.96| 30.34|
|服务 | | | | |
|AI算力底座及AI行业应用 | 2013.31| 503.33| 25.00| 1.43|
|其他业务 | 733.29| 295.07| 40.24| 0.52|
├────────────┼─────┼─────┼───┼──────┤
|境内 | 139538.36| 70044.47| 50.20| 49.74|
|华东 | 71294.48| 36615.41| 51.36| 25.41|
|华北 | 22209.45| 15272.90| 68.77| 7.92|
|西南 | 15547.96| 6123.50| 39.38| 5.54|
|华南 | 11292.19| 3659.22| 32.40| 4.03|
|西北 | 8044.21| 3546.53| 44.09| 2.87|
|东北 | 5579.61| 1772.43| 31.77| 1.99|
|华中 | 5570.46| 3054.49| 54.83| 1.99|
|其他业务 | 733.29| 295.07| 40.24| 0.26|
|境外 | 731.98| 409.98| 56.01| 0.26|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软件系统与服务 | 26878.52| --| -| 36.72|
|工业电气产品与系统集成 | 22009.96| --| -| 30.07|
|云产品与服务 | 15370.93| --| -| 21.00|
|数字孪生产线与服务 | 8565.10| --| -| 11.70|
|其他业务 | 369.10| 192.41| 52.13| 0.50|
├────────────┼─────┼─────┼───┼──────┤
|境内 | 72538.42| --| -| 99.10|
|其他业务 | 369.10| 192.41| 52.13| 0.50|
|境外 | 286.09| --| -| 0.39|
└────────────┴─────┴─────┴───┴──────┘
【2022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央企重工 | 53356.42| 23616.70| 44.26| 43.19|
|高科技电子与5G | 26489.53| 12884.19| 48.64| 21.44|
|汽车及轨道交通 | 16254.22| 6522.28| 40.13| 13.16|
|装备制造 | 11901.19| 4598.47| 38.64| 9.63|
|能源动力 | 11883.24| 5578.65| 46.95| 9.62|
|消费品 | 2868.71| 994.66| 34.67| 2.32|
|其他业务 | 499.14| 136.64| 27.38| 0.40|
|其他 | 293.74| 21.39| 7.28| 0.24|
├────────────┼─────┼─────┼───┼──────┤
|软件系统与服务 | 75875.33| 31647.32| 41.71| 61.41|
|云产品与服务 | 20529.98| 11952.21| 58.22| 16.62|
|工业电气产品与系统集成 | 15289.22| 5632.75| 36.84| 12.38|
|数字孪生产线与服务 | 11352.53| 4984.06| 43.90| 9.19|
|其他业务 | 499.14| 136.64| 27.38| 0.40|
├────────────┼─────┼─────┼───┼──────┤
|境内 | 122422.68| 53896.31| 44.02| 49.77|
|华东 | 55167.34| 23717.98| 42.99| 22.43|
|华北 | 28584.44| 13126.80| 45.92| 11.62|
|西南 | 13516.18| 5952.58| 44.04| 5.50|
|华南 | 10555.12| 4596.60| 43.55| 4.29|
|华中 | 7284.80| 2998.37| 41.16| 2.96|
|西北 | 4403.42| 2101.68| 47.73| 1.79|
|东北 | 2911.38| 1402.31| 48.17| 1.18|
|境外 | 624.38| 320.03| 51.26| 0.25|
|其他业务 | 499.14| 136.64| 27.38| 0.20|
└────────────┴─────┴─────┴───┴──────┘
【2022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国防军工 | 20920.55| --| -| 39.04|
|高科技电子与5G | 11318.20| --| -| 21.12|
|装备制造 | 8044.32| --| -| 15.01|
|汽车及轨道交通 | 7402.98| --| -| 13.81|
|能源动力 | 3649.96| --| -| 6.81|
|消费品 | 1679.06| --| -| 3.13|
|其他 | 571.54| --| -| 1.07|
├────────────┼─────┼─────┼───┼──────┤
|软件系统与服务 | 30704.70| --| -| 57.30|
|云产品与服务 | 8743.96| --| -| 16.32|
|数字孪生产线与服务 | 8499.00| --| -| 15.86|
|工业电气产品与系统集成 | 5407.91| --| -| 10.09|
|其他 | 231.04| --| -| 0.43|
├────────────┼─────┼─────┼───┼──────┤
|境内 | 53291.21| --| -| 99.45|
|境外 | 295.41| --| -| 0.55|
└────────────┴─────┴─────┴───┴──────┘
【3.经营投资】
【2024-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业务主要聚焦央企重工、半导体电子、汽车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四个行业,
全面拓展能源与基础设施、新能源等行业,提供云产品与服务、软件系统与服务等
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其中:
1、云产品与服务主要依托公司自主研发的“乐世界”产品,包括乐仓生产力中台
、乐造企业应用、乐数数据资产平台、乐研研发效能平台等,通过基于大模型的生
成式AI场景应用,以微服务组件和敏捷迭代开发为实现思路,基于各应用系统数据
,结合企业客户业务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客户的应用流程和系统实现数字化重构,
帮助企业建立基于生成式AI与云原生的微服务架构的业务中台、企业应用前台、数
据资产平台等重要应用架构与系统,实现二维表单性数据和三维结构化数据的融合
。同时,公司也通过aPaaS、SaaS等产品的形式,将中台和企业应用的能力提供给
生态软件商和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使用。
2、软件系统与服务主要通过以本地部署的形式,结合行业知识和服务经验,通过
业务咨询、整体方案设计、软件应用与定制、软件系统集成、上线调试、人员培训
和运行维护等全流程系统服务。
3、AI算力底座及AI行业应用主要基于公司数字化转型的业务能力,围绕生态合作
伙伴的算力底座及基础大模型,通过对模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联合生态
伙伴共同开发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业的AI大模型算法,构建工业企业研发设计、生产
制造和运维服务等环节的AI落地应用。
4、工业工程及工业电气产品与服务主要涵盖数字化制造装配产线、数字孪生测试
台,以及大功率高压变频器、工程型变频器、高压软启动器等工业电气产品。工业
工程产品基于制造装配工艺、半物理仿真、传动与测试等技术能力,秉承虚实互联
的数字孪生理念,以三维设计、虚拟仿真验证、虚拟调试、数据采集与管理等虚拟
系统,配合标准化或非标定制零部件、设备、测试设备和测试系统等,快速交付虚
实结合的生产线和测试台等解决方案。工业电气产品围绕公司在电气传动、机械传
动、自动化控制、数据采集等方面的技术优势,聚焦于工业电气领域的电能控制和
电源系统。
(二)行业情况
1、坚持科技强国战略目标,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
报告期内,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
习近平讲话指出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要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
制高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
等领域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
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报告期内,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提出实施意见,意
见中明确提出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发展未来产业,围绕装备、原材料、消费品等
重点领域,面向设计、生产、检测、运维等环节打造应用试验场,以产品规模化迭
代应用促进未来产业技术成熟;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加快推动产业
链结构、流程与模式重构,开拓未来制造新应用;发挥中央企业丰富场景优势,加
快建设多元化未来制造场景。
2、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报告期内,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企业座谈会,落实全国新
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
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夯实人工智能赋能底座,推动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加
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大力发展基于大模型的智能装备、软件等智能产品,加强人
才、标准、检测能力、开源机制等支撑体系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赋
能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报告期内,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提出要加快建设信息软件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培
育世界一流的信息软件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息软件产业集群,夯实工业
软件根基,支持将巨量化、碎片化的工业知识、行业经验转化为工业软件模型,培
育工业知识加工企业;加强工业软件协同研发,支持北京工业软件企业与全球行业
用户结对攻关,利用大模型技术重新开发工业操作系统、PDM、MOM、PLM等工业软
件。
3、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业设备更新改造加大投入
报告期内,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实现62,350
亿元,同比增长11.50%,软件业利润总额7,347亿元,同比增长15.70%。按领域情
况看,信息技术服务收入42,224亿元,同比增长12.60%,在全行业收入中占比为67
.70%。
2024年7月,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
表示将坚持能给尽给、应给尽给原则,加大出资人政策支持力度,指导中央企业紧
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在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中发挥表率引领作用;
未来五年,中央企业预计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元。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动能加快成长,高质量发展取得
新进展,经济稳定运行、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的时代机遇,新型工业化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顺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公司致力于成为全面服务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
伴,围绕工业企业新一代数字化架构,构建了自主可控的“乐世界”云原生工业软
件产品及服务能力,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助力工业企
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公司2024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1、持续研发自主创新产品,以数字化推动新型工业化
报告期内,公司云产品与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0,186.1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33
%。公司在深耕央企重工行业基础上,继续拓展汽车与轨道交通、半导体电子等行
业,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
报告期内,乐仓智能体(AI Agent)上线,具备AI百科、AI创造及AI搜索能力,能
够快速进行应用创造;乐造通过与华为云iDME平台的紧密合作,成功开发了MPM应
用,实现了设计、工艺、制造的融合,助力企业在产品研发与生产过程中实现高效
协同;公司基于华为云底座发布了“乐易”SaaS应用,将原本采用本地私有化部署
的工业软件系统,通过微服务架构进行拆分,从而打造针对不同行业需求、功能更
加专注的公有云应用解决方案;该应用具备“千人千面、快速实施”等优势,以较
低的软件投入和实施成本,为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2、不断推进“生成式AI+工业软件”战略,携手华为赋能制造业新未来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深入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全面融入华为生态合作伙伴体系,在
已形成“能科+华为”合作全链条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与华为在技术能力、客户
资源等方面互补。公司基于华为盘古大模型,结合能科“乐世界”产品,打造了AI
+研发、AI+设计、AI+工艺、AI+验证、AI+维护等面向汽车及轨道交通、半导体电
子及装备制造等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并发挥多年制造业数字化成功落地经验,
聚焦制造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维护等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通过AI
使装备研制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有竞争力,降低产品研制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
加速创新,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报告期内,公司与某(集
团)公司签订“AI大模型、软件工具链及私有云建设项目”合同,金额1.24亿元(
含税),标志着公司“生成式AI+工业软件”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落地和落实,打造
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样板工程,为公司下半年后续相关AI订单的落地奠
定了坚实基矗
3、加强营销能力建设,实现品牌价值构建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立体化、精细化的营销体系,涵盖了从品牌建设、市场调
研、客户关系管理到销售执行的全流程,打造了专业化、职业化的销售团队。在市
场拓展方面,公司坚持深挖洞、广积粮,优势行业做深做强,挖潜行业项目标杆推
广价值,扩大优势行业合作深度,注重客户层级提升,提高优势行业销售规模和占
有率。在品牌建设方面,公司持续注重产品及服务品质,开展品牌宣传,提高市场
知名度。公司自主举办了100余场市场活动,受邀参与了华为云生态大会2024、华
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4、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4、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4
)、首届西门子可持续发展论坛、2024西门子大中华区Realize LIVE用户大会、亚
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2024等众多全国性重大论坛活动,荣获华为中国政企“智能制
造行业突出贡献奖”、华为智能制造“伙伴行业能力构建奖”和“制造深耕亿元俱
乐部伙伴”、华为重庆代表处“重大贡献奖”、华为陕西代表处“2023行业优秀合
作伙伴奖”、西门子FY23FA数字化业务合作伙伴潜力之星奖、“SAP大中华区最佳
新合作伙伴奖”等重要奖项。
(二)业绩变动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云产品与服务快速增长,AI算力底座及AI行业应用业务快速落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347.22万元,同比下降3.89%;实现毛利率48.19%
,同比增长2.75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上市公股东净利润9,313.74万元,同比下降
9.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732.77万元,同
比下降12.88%;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981.14万元,同比增长38.23%。其中:
1、云产品与服务收入同比快速增长,主要源于央企重工、汽车及轨道交通、半导
体电子等行业客户对于自主可控和业务上云的需求,公司“乐世界”产品得到了行
业客户的普遍认可,该业务在去年较高基数上持续增长。
2、工业工程及工业电气产品与服务在核电、矿山、冶金、能源化工等相关关键领
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国内国外市场不断拓展。2024年上半年,该产品在核电领域连
续中标1.86亿、1.50亿重大合同,市场竞争力不断显现。受交付节奏等因素影响,
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充足的在手订单将有力推动该业
务快速增长。
3、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率48.19%,较去年同期增长2.75个百分点,主要
系云产品与服务收入快速增长的影响。
4、公司在持续保持研发及市场投入基础上,持续开展降本增效。报告期内,管理
费用4,466.68万元,同比下降9.09%;销售费用5,465.16万元,同比上升37.81%,
主要系公司2024年加大了云产品与服务、工业工程及工业电气产品与服务的市场拓
展力度,不断扩大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研发费用10,217.26万元,同比上升24.
56%,主要系2023年底开发支出结转无形资产新增摊销费用所致。
三、风险因素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面向央企重工、半导体电子、汽车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先进工业
,宏观经济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我国工业的兴盛繁荣,从而影响公司业务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等政策的推动下,工业制造领域需求持续复苏,同时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为主线的工业革命,进一步催生了数字经济赋能
工业的市场需求。
2.政策变动风险
国家产业政策及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影响较大。我国目前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
制造强国”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必然推动了新型工业化的
发展要求。报告期内,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工业经济的产业政
策,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为公司业务带来较大发展机会,但受这些政策落地执
行进度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产
生不利影响。
3.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随着传统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趋势逐渐明显,国内外解决方案提供商会加大对中
国市场的投入,市场竞争正在逐渐加剧。公司为客户建设符合其产品工业需求的数
字化体系,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服务能力,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但
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若公司不能持续跟进市场和行业的最新动态,持
续为客户提供创新服务,则可能存在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4.核心人员流失风险
公司所从事的工业软件业务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相关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需要具
备工业行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和相关软件能力,因此人才的储备对公司发展意
义重大。公司已建立了一支技术背景扎实、行业经验丰富的业务团队,并不断引进
优秀人才,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对优秀人才的争夺会日趋激烈,若未来公司及下
属子公司出现核心人员离职的情形,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5.技术革新风险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入融合,成为新一轮工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公司从事的业务对公司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对业务中出现的
新技术、新问题加强研发力度,如果公司不能持续保持技术创新、实现技术和产品
升级,将削弱已有的竞争优势,对公司的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造成不利影响。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精准把握产业技术趋势
公司经历从传统工业电气业务到工业软件与工业电气双轮驱动,从软件系统实施服
务,再到国内率先打造新一代云原生架构工业软件产品与服务。公司凭借多年深耕
行业的经验,精准把握政策方向和技术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落地“人工智能
+工业软件”应用新范式,实现公司业绩可持续、高质量增长,助力工业企业发展
新质生产力。
(二)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与生态开拓
公司一贯注重自主创新,重视研发积累,建立了完备的技术体系,是国家高新技术
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截至报告期末,公
司拥有有效专利100余项,有效软件著作权500余项,核心技术覆盖了产品研发管理
、工艺管理、仿真管理、生产制造管理、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等多个关键业务环节
。
凭借专业的技术能力和行业积累,公司加入了华为、西门子、Amazon等生态体系,
形成了多元化产品矩阵及联合解决方案。在华为生态体系中,公司的“乐世界”产
品与华为软、硬件开发生产线深度融合,互为生态、相互拓客,并形成了面向工业
企业的基于算力底座的AI行业应用,助力工业企业数智化转型。
(三)持续投入核心团队建设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核心技术团队成员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曾就职于IBM、西门子
、腾讯、小米等全球知名企业,在工业软件开发与应用领域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人均具备超过10年的行业实践经验。
(四)长期深耕行业客户
长期以来,公司深耕高端装备制造业,对行业客户的特定需求有深刻的理解,以数
字化咨询为牵引,以平台化产品为载体,构建了贴合行业特性的解决方案,赋能行
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场景的需求与应用。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广泛应用于央企
重工、半导体电子、汽车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能源与基础设施、新能源等多个
行业。公司服务客户超过3,000家,包括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航空工业、中国航
发、华为、广汽、比亚迪、上海电气、远景动力等知名企业。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贵州能科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 1600.00| -| -|
|能科联宏(上海)信息科技有限| 2307.70| 1020.57| 33196.44|
|公司 | | | |
|能科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 2876.27| -| -|
|能科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100.00| -| -|
|能科瑞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00.00| -| -|
|能科特控(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2000.00| -| -|
|能科物联(北京)智能技术有限| 2000.00| -| -|
|公司 | | | |
|能科云时(深圳)数字科技有限| 3000.00| -| -|
|公司 | | | |
|能科云旗软件(东莞)有限公司| 5000.00| -| -|
|联宏创能信息科技(香港)有限| 1.00| -| -|
|公司 | | | |
|江苏联宏创能信息科技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北京能科瑞元数字技术有限公| 15000.00| 4369.31| 191353.83|
|司 | | | |
|北京能科云翼数据技术开发有| 2000.00| -| -|
|限公司 | | | |
|北京瑞德合创科技发展有限公| 3000.00| -| -|
|司 | | | |
|北京博天昊宇科技有限公司 | 2000.00| -| -|
|上海能隆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2000.00| -| -|
|上海能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2000.00| -| -|
|上海能传电气有限公司 | 5000.00| 4565.55| 52514.84|
|上海德雷弗软件有限公司 | 100.00| 3155.67| 9935.02|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