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00600 青岛啤酒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1-09】
百年青岛啤酒(600600)征战国际化大品牌
深秋的青岛虽然有点潮,但是并没有一丝的凉意。
记者此行的目的地就是青岛的知名企业青岛啤酒(600600.SH),这家有着100
多年历史的企业不仅仅是青岛市的名片,也是中国向世界递上的一张品牌名片。
走进青岛啤酒,厂区中央的"百年颂"雕塑寓意着青岛啤酒已经走过百年。而由
阿拉数字1和两个相形酒桶0造型组成的百年颂,除了代表百年历史,还代表了"青
啤人永争第一的精神"。
做啤酒
像保护机器一样仔细
来青岛啤酒厂当然首先要看的则是青岛啤酒博物馆。在导游的带领下,记者开
始了寻觅青岛啤酒历史的见证。
在德式工业建筑楼内,巨大的西门子电机成为百年青啤的历史物证。"这就是
青岛啤酒最早使用的电机,目前也是世界上保持最好的一台电机,当时西门子想高
价买回,但是青岛啤酒厂觉得它代表了青岛的发展,因此婉言拒绝了西门子的要求
。"导游带有磁性的声音告诉记者。
而就在记者脚下踩踏的地方就是青岛啤酒当年的生产车间,在导游的提示下,
记者深呼吸似曾闻到一股淡淡的麦香味道。
"青岛啤酒注重的是细致,不仅仅在啤酒生产过程中要做到细致,各个环节上
也注重细节,而保存完好、并能运转的西门子就是证明。"跟随记者一起参观的青
岛啤酒人员表示。
而要酿造出一瓶可口的啤酒除了细致还要有好的材质。
"做啤酒最重要的是麦芽的质量,青岛啤酒都是进口澳州的麦芽,黑色的是经
过烘炒后变色的,用来生产黑啤酒。"在导游介绍的同时,记者第一次品尝到了麦
芽,吃小麦长大的记者,当咀嚼麦芽后吃惊不小,如同置身天然麦场,让记者忍不
住问了一句,"这里面没有添加香料吧"。当然,记者这句外行话被他们马上给否定
了。
青岛啤酒博物馆的设计,有历史景物也有现代装备。从麦芽的发酵到生产出一
瓶香醇的啤酒,博物馆还原了当时青岛啤酒厂的一景一物,以及穿着50-60年代深
蓝色衣服的工人塑像手拿铁锹铲麦芽的工作场景。从历史上的橡木桶到如今的万吨
升钢罐,青岛啤酒百年走来,已经从一个小企业成长为一家世界品牌的大企业。
每个人
都可以做青啤代言人
"用我们的激情酿造出消费者喜好的啤酒,为生活创造快乐!"这句写在生产大
楼上的标语,是青岛啤酒的公司使命,也让记者感受颇深。
在博物馆"啤酒吧"内可以喝到新鲜的生啤酒。从生产线上刚刚生产出的新鲜啤
酒,淡黄色的液体实在诱人,但记者因还要开车,故没有多饮,小小的品尝已经让
记者润彻心扉。一个八九岁男孩的表现给记者留下了难忘的一笔--竖起大拇指表示
好喝的男童高声赞许,"好喝好喝!比潍坊啤酒好喝多了…….。"男童的话把大家
逗乐了,也让记者感受到了青啤的"诱人",暗想,下次一定不开车来青岛啤酒公司
。
另外,记者也感受了青啤要"让每一个百姓都可以做青啤代言人"的豪言壮语。
来参观青啤的游客,可以通过工作人员手中的镜头把游客的照片与青岛啤酒的商标
合影,制作成一副个性商标贴上青岛啤酒的酒瓶上,而里面装的则是刚刚酿造出的
新鲜啤酒。
"这就是青岛啤酒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要让每位来青岛啤酒参观并喜欢啤酒的
消费者都来做青岛啤酒的代言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而记者也体会到了这其中
的含义。
让每一个人都是青岛啤酒的代言人也反映了青岛啤酒的愿景--成为拥有全球影
响力品牌的国际大公司。只有百姓接受的产品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青啤公司之
所以能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百年企业,就是因为百余年来视产品质量、品牌声誉为
生命。"青岛啤酒一高管表示。
一张地图
诠释青啤雄心
一张辐射全国的销售地图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作为一位山东人,也
知道青岛啤酒在中国的知名品牌,但是,秘密麻麻的箭头指向了全国各地,也让记
者惊叹不已,因为我知道,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啤酒品牌,如果渗透到各个地方,
无疑这里都有青啤的市常
另外,标在世界地图上的几个数字清晰的概括了青啤近年来的发展三个阶段。
1998-2001年是青啤的大名牌战略;2002-2006年是青啤的内部整合年;2007年至今
整合与扩张并举双轮驱动。
"青岛啤酒战略发展的三个阶段转变,前两个阶段,青岛啤酒获得了市场份额
的提升,并提升了公司的运营能力和净利润。而第三个阶段,公司又步入整合与扩
张并举阶段,通过投资和运营双轮驱动提高系统竞争力和市场扩张能力。公司已成
为世界第六大啤酒公司,是中国盈利能力最强的啤酒公司。"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
者。
海外建厂
做国际化大公司
众所周知,啤酒行业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的扩张建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这
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之前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师也表示,啤酒行业的扩张还将持
续5年左右,到那时,中国的啤酒企业就会产生新的座次排名,而这5年的时间,谁
是真心英雄到时候市场自有定论。
作为国内龙头啤酒企业的青岛啤酒在国内扩张不仅走在了行业的前头,海外建
厂也是青啤打响"第一枪"。
青岛啤酒在全国布局的同时,已经破先河的把厂房已经伸向国外,就在上个月
,青岛啤酒在泰国曼谷签订建厂协议,正式进军东南亚市常而这正是青岛啤酒奏响
国际乐章的三部曲之"向世界融进去"第三部曲的序曲。
"选择泰国建厂,是在青岛啤酒以要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
这一愿景支撑下的战略选择,也是公司对海外发展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董事
长金志国表示。
事实上,当年在香港和内地几乎同时上市的青岛啤酒,有了资本羽翼后便开始
腾飞,业绩也逐年上升,国内扩张和海外建厂无不彰显了公司的实力。而据公司20
11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完成啤酒销售375万千升,同比增长20.6%;实现销售收
入118.7亿元,同比增长21.1%;净利润9.9亿元,同比增长21.6%,保持了行业的领
先地位。另外,青啤的品牌价值也达到了502.58亿元,位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并
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走进青岛啤酒,走进中国知名品牌上市公司,让记者看到了青啤的百年发展历
史。而这张代表中国名片的上市公司,随着国际化步伐的迈出,未来的青啤如何演
奏国际化乐章,做国际化大企业,留给人们以期望。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10-28】
青岛啤酒(600600)前三季净利16.64亿
青岛啤酒(600600)今日公布三季报,201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8.3
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5亿元,增长22%;基本每股收益0.842元
。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10-18】
青岛啤酒(600600)泰国设立国际生产首站
青岛啤酒(600600)海外设厂项目计划搁置数年后重新启动。17日,青岛啤酒(
泰国)有限公司签约仪式在曼谷举行,公司将在泰国的龙仔厝府工业园设立首家国
外工厂。
目前公司在中国19个省份拥有59家啤酒工厂,标志性产品青岛啤酒分销于全球
70余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国内啤酒行业整合的逐步成熟以及国际市场对青岛啤酒需
求量的上升,公司认为加速国际化进程的时机已成熟。今年6月,公司董事长金志
国表示,将率先在文化相近的国家建立供应链,将以往的出口模式转变为“地产地
销”,全方位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青岛啤酒泰国工厂将充分利用泰国在东南亚所享有的特惠贸易优势,取得成本
竞争优势。公司此次选择泰国建厂,是以进军东南亚市场作为拓展欧洲乃至大洋洲
国际市场的第一站,标志着公司国际化战略的新升级,在跨国经营的征程上迈出了
重要一步。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11-08-15】
青岛啤酒(600600)中期净利9.9亿元 同比增长逾两成
青岛啤酒(600600)周日晚间披露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9亿元,同
比增长21.62%,每股收益0.733元。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0.5亿元,同比增长21.4%。
青岛啤酒表示,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销售量增长
。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1-08-15】
青岛啤酒(600600)上半年净利润增长21.6%
青岛啤酒(600600)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共完成啤酒销售375万千升,
同比增长20.6%;实现销售收入118.7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9.9亿元,同比增长21.6%。基本每股收益0.733元。
上半年,国内啤酒市场增速进一步加快,全行业共完成啤酒产量2350万千升,
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4%,增速同比提高了6个百分点。同时,为消化成本大幅上涨
的压力,公司上半年适度调整了中高端产品价格,市场销售仍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
头,主品牌青岛啤酒实现销量203万千升,同比增长23%。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8-11】
青岛啤酒(600600)石家庄项目一期投产
近日,青岛啤酒河北石家庄年产40万千升啤酒生产项目一期工程竣工投产。
作为拥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品牌,青岛啤酒和崂山啤酒近年来在河北市场发展
势头迅猛,尤其是赢得了石家庄及周边地区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厚爱,市场消费需
求和销售量逐年攀升,每年以40%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10年,青岛啤酒已成为石
家庄市场最大的啤酒供应商,领先优势明显。
青岛啤酒石家庄公司不仅拥有最先进的国际化啤酒生产线和严格的工艺技术标
准,还专程从青岛“迎娶”了可以保证正宗啤酒风味的灵魂——百年酵母。青岛啤
酒还将为石家庄市民提供一个啤酒文化、参观游览、互动体验有机结合的体验式工
业旅游景点。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8-10】
青岛啤酒(600600)石家庄公司竣工投产
继广东揭阳年产60万千升啤酒项目8月3日奠基之后,青岛啤酒(600600)项目
建设又有了新进展。8月9日上午,青岛啤酒石家庄有限公司一期年产20万千升啤酒
项目竣工投产仪式在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青岛啤酒方面介绍,石家庄项目不仅拥有最先进的国际化啤酒生产线和严格的
工艺技术标准,还专程派出酿造专家从青岛运来了可以保证正宗啤酒风味的灵魂—
—百年酵母。专家介绍,酵母是啤酒的灵魂,青岛啤酒“百年酵母”源自于建厂时
从德国引进的纯正酵母,公司每年都对百年酵母种群进行筛选与样品保藏,并逐步
建立了完备的酵母菌种库,成功地保证了德国酵母纯正基因的延续。
据悉,青岛啤酒石家庄项目竣工出酒之前,多名国家级品酒师对前期试生产的
酒液进行了严格检测和品尝,最终认定青岛啤酒石家庄公司各项技术指标,已具备
向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的条件。
仪式现场,青岛啤酒向河北省青基会捐赠50万元,用于改善石家庄经济技术开
发区周边小学体育设施、学生就餐环境、捐赠图书室等公益项目。
此外,青岛啤酒还将把石家庄公司打造成集啤酒酿造和工业旅游为一体的现代
化梦工厂,为石家庄市民提供一个啤酒文化、参观游览、互动体验有机结合的体验
式工业旅游景点。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6-27】
青岛啤酒(600600)60万千升新基地布局广东
继新安江项目40万千升、武威公司60万千升搬迁扩建项目之后,青岛啤酒(60
0600)在市场布局方面又有新动作。6月24日,青岛啤酒年产60万千升生产基地项
目落户广东揭阳,广东盛揭阳市及青岛啤酒相关领导出席了当日的项目签约仪式。
据悉,青岛啤酒揭阳公司总投资数亿元,年产能60万千升。该项目一期工程年
产能30万千升,计划在今年7月底开工建设,2012年7月份投产,主要生产瓶装及易
拉罐装青岛啤酒、山水啤酒。
据出席签约仪式的青岛啤酒副总裁黄克兴介绍,广东市场拥有高端消费群体和
消费能力,以及很强的消费意愿,而青岛啤酒在该地区的中高端产品市场表现力良
好,销售量逐年攀升。
“这个项目的签约标志着青岛啤酒在粤东地区进入了‘地产地销’的崭新发展
阶段,让当地消费者在家门口便能喝到地道、新鲜的青岛啤酒,是我们来此投资建
厂的初衷。”黄克兴介绍,揭阳地处粤东中心枢纽,交通便利,在这里布局战略生
产基地,有助于提高公司产品竞争能力和物流运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业内普遍认为,广东市场容量和发展空间很大,从战略布局的角度讲,进军珠
三角,也是贯通整个中国东南沿海的必然环节,青岛啤酒揭阳项目将为这一区域的
市场竞争格局带来新的变化。
据悉,为了快速而有效地实现青岛啤酒揭阳公司的本土化运作,该项目将聘请
国内一流的设计院和设计大师,充分融合青岛啤酒的激情文化与当地的潮汕文化,
按照生产纯生啤酒的标准进行设计。项目定位是标准化与艺术化相结合,高品质生
产与工业旅游相结合,高效率与低碳、绿色、环保相结合。
青岛啤酒揭阳公司将采用国际和国内领先的啤酒生产设备和技术,从原料处理
直至成品酒出厂,全过程自动化控制,节能、高效,将是国内啤酒行业设备最先进
、效率最高、最为节能环保的绿色工厂。
此外,该项目还规划了一个包括啤酒参观环形走廊及展示区在内的消费者体验
中心,消费者可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了解啤酒知识、解读青啤文化、体验生产流程
及品尝新鲜啤酒。
截至目前,通过搬迁扩建、兼并重组等低成本扩张模式,以及股权托管、持股
参股等创新之举,青岛啤酒在北京、上海、广东等19个盛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
酒生产基地,此次新基地落户广东将使其战略布局更加完善,产能及整体装备水平
亦得到双向提升。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崔晓莉
【2011-06-20】
青岛啤酒(600600)计划 3年内销量过千万千升
记者日前获悉,青岛啤酒已经在上周末产生了新一届董事会,刚刚获得连任的
董事长金志国表示,在未来3年,青岛啤酒的年产销量突破1000万千升,而现时的
数字只有635万千升。酝酿多年的海外建厂将破题。
去年毛利率43.54%
据了解,青啤新一届董事会由11人组成,其中5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
4名独立董事。其中首席独立董事一票否决制度的继续实施以及联席董事会秘书的
设置,将进一步强化青啤的风险控制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信息披露。
金志国表示,要达到上述这一目标,青啤将进一步推进管理模式的转型,进一
步提升企业在营销、制造、供应链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能力。他还透露,计
划多年的海外建厂也将破题。下半年青啤就会在泰国动工建厂。
据中信证券(600030)发表的研究报告,今年青岛啤酒将完成二厂、上海、深圳
、福州、珠海等工厂的扩建和石家庄工厂等新建,也就是说,今年新建和收购产能
合计将超过20%。
去年青啤毛利率约43.54%,今年有望增加至44.96%,而年内风险将来自经济减
速和天气异常对于消费造成的影响。
青啤新一届董事会表示,未来将一方面加快收购兼并、技改、搬迁扩建的步伐
,另一方面将通过运营整合、品牌提升以提升公司市场份额。上周五,青岛啤酒收
盘报33.03元或下跌3.05%。
【出处】广州日报【作者】
【2011-06-17】
青岛啤酒(600600)提出产销量突破千万吨目标
“未来三到五年,青岛啤酒的产销量将突破1000万千升,新一届董事会任期内
,计划多年的海外建厂也将破题,这将助推青岛啤酒国际化战略稳健前行,保持行
业领先地位。”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在新一届董事会媒体见面会上公布了未来的
战略规划。
青岛啤酒新一届董事会名单中,基于对宏观经济发展以及啤酒产业格局的把握
,公司引进了多位风险控制管理、金融、法律等专业人士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着
重强化风险控制管理,实施“董事会秘书联席”制度,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信息
披露。
金志国表示:“中国已经连续九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啤酒产销国,市场竞争格局
进一步加剧,未来中国啤酒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基于以上判断,青岛啤
酒未来将一方面加快收购兼并、技改、搬迁扩建等步伐,加大市场建设;另一方面
,抓紧“三位一体”的品牌推广模式,通过运营整合、品牌提升,不断开拓产品市
场,形成竞争优势,着力提升公司市场份额。
金志国介绍,啤酒产销量1000万千升的规模是衡量一个啤酒公司是否真正成为
世界级的啤酒行业优秀公司的标准,对公司来说这将是一个质的飞跃。
同时,公司酝酿多年的海外建厂将实现破冰。“从全球营销到全球地产将有实
质性的动作,打造全新的海外生产和海外销售全球供应链。”金志国表示,“首先
实现第一个国外建厂项目的破冰,获取海外区域文化、销售模式和市场环境的经验
的意义重大。”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6-17】
青岛啤酒(600600)提出1000万千升目标构筑国际高度
6月16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600600.SH)举行2010年度股东年会以及第
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金志国再次当选青岛啤酒公司董事长。在目前635万千升
产销量的基础上,未来三年,青岛啤酒的产销量将突破1000万千升。发布会上透露
的另一个消息也备受关注,新一届董事会任期内,计划多年的海外建厂也将破题,
助推青岛啤酒国际化战略稳健前行,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王飞鸽
【2011-03-31】
青岛啤酒(600600)2010年净利增22% 拟每股派0.18元
青岛啤酒(600600)周三晚间披露年报,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15.2亿元,同
比增长21.64%。拟每股派现金红利0.18元(含税)。
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98亿元,同比增长10.38%;每股收益1.1255元,
同比增长18.44%。
公司称,营业收入增加的原因,一是报告期内公司优化产品销售结构,主品牌
所占比重增加;二是公司主营产品销售量增长。
【出处】全景网【作者】林菡
【2011-01-12】
青岛啤酒(600600)人事变动不影响既定品牌战略
昨日,青岛啤酒(600600)营销团队换血的公告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市场甚至
认为青岛啤酒的营销策略会因此转向,但公司方面向记者否认了上述推测。
昨日公告显示,青岛啤酒接受公司副总裁兼营销中心总裁严旭辞职;由公司总
裁孙明波兼任公司营销中心总裁;同时,聘任王瑞永为公司营销中心常务副总裁。
严旭在业内享有“铁娘子”的美誉。1998年,她以“中国国有企业第一批公开
招聘的职业经理人”头衔加入青岛啤酒,担任副总裁兼青岛啤酒华南投资有限公司
总经理,负责青岛啤酒在华南六省的生产、销售和经营管理工作。在她的带领之下
,青岛啤酒在华南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青岛啤酒在华南市场的产销量从1999
年的4万千升,发展到2007年的84万千升,从1999年亏损3437万元,到2007年实现
利润4.5亿元,使青岛啤酒成为华南啤酒市场一支主要的竞争力量。
正因为严旭在业界的影响力,青岛啤酒昨日的人事变动调整引起了市场的广泛
关注。青岛啤酒在给记者的回复函中称,啤酒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作为
中国啤酒业唯一的女性营销总裁,严旭几年来几乎居无定所,常年在全国和海外市
场进行巡回诊断,及时发现市场机会,其个人在精力、体力甚至是心力上都接受着
超常规的透支,但严旭以其优秀的经营业绩和社会责任感赢得了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与尊敬。
在严旭就职青岛啤酒期间,其致力推行的“1+3”的品牌整合为青岛啤酒增长
做出了重大贡献,具体来说,“青岛”牌为主,以“山水”、“ 崂山”和“汉斯
”为副品牌,收购的地方性品牌要被“山水”替换。因此,此番人事变动引发了市
场对青岛啤酒营销策略转向的忧虑。但青岛啤酒方面明确向记者指出,公司的战略
是公司董事会及高层经营管理团队集体制订的,不会因为个人原因发生战略改变,
青岛啤酒实施“1+3”的品牌战略不会改变。
然而,安信证券昨日却撰文指出,近期,市场也感受到青岛啤酒营销策略已经
发生明显的变化。之前,采取的是“1+3”品牌战略,目前公司的品牌策略转变为
“1+X”,也就是公司新收购当地品牌后,在原品牌的基础上升级而不是再以“山
水”取代,如近期收购的趵突泉、烟台啤酒等。这种策略与燕京啤酒和英博百威的
品牌战略比较相似。这种入乡随俗策略是明智的,因为以一个并不知名的二线品牌
强行替代在当地很有基础的品牌的效果不见得好。
青岛啤酒称,总裁孙明波兼任营销中心总裁后,将和全体员工一道,在过去成
功的市场开拓和发展的基础上,持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保持青岛啤酒的市场领
先地位。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陈锴
【2010-12-10】
青岛啤酒(600600)高价吞并新银麦 山东霸主地位得以夯实
12月8日,青岛啤酒(600600.SH)披露关于收购山东新银麦啤酒有限公司100%
股权的公告。公告称,青岛啤酒受让银麦啤酒100%股权,受让价格18.73亿元,其
中,上市公司收购新银麦公司75%股权,支付对价人民币14.04亿元,其全资子公司
青岛啤酒香港贸易有限公司收购新银麦公司25%股权,支付对价等值于人民币4.69
亿元港币。
青岛啤酒董事会认为,本次交易符合该公司打造基地市场地位的战略需要,预
期新银麦公司可与该公司产生战略协同效应,对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本次转让对
该公司的资产、负债及盈利没有重大影响。
收购公告披露当天,青岛啤酒大幅上涨5.73%,收盘于36.01元;昨天该股小幅
回调1.06%,收盘于35.63元。
将夯实山东霸主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新银麦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注册资本为1876万美元,现由
新银麦啤酒(香港)有限公司和华祺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其71%及29%股权,现有生产
能力为年产啤酒55万吨,拥有中国驰名商标"银麦"品牌。截止2010年10月末,新银
麦公司啤酒产销量约40万吨,净资产为人民币34,657万元,净利润为人民币12,0
95万元。2009年,新银麦公司啤酒产销量约37万吨,净利润为人民币6,929万元;
而2008年,新银麦啤酒产销量约31万吨,净利润为人民币3,470万元。
国信证券分析师黄茂的研究指出,山东市场2009年啤酒产量是508万吨,新银
麦大约占7.3%,是目前山东市场上第二大啤酒生产商。从销售额上看,青啤山东和
新银麦分别占到山东地区2009年的41%和5%。收购新银麦后,青啤可以将其鲁南市
场和苏北徐州、宿迁等市场连成一片,抵御雪花和燕啤在山东的攻势。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向《证券日报》记者指出,对青啤而言,"割
麦"成功意味着其占据了银麦啤酒的市场份额,使其在山东市场的份额将达到60%左
右,夯实了其霸主地位;同时剥夺了雪花啤酒欲借银麦这个平台耕耘山东市场的可
能性;应该说,此次收购利好显著。另外,对青啤而言,家门口市场的夯实也利于
企业全国战略布局的全面实施,企业能够抽调出更多的精力、人力和物力进行华东
、华北、华南、东南地区的耕耘。
目前,青啤仍然是"1+3"的品牌战略规划,即重点发展青岛啤酒主品牌和第二
品牌汉斯、山水、崂山。资深营销策划人,赢道顾问快消品营销中心高级顾问穆峰
预计,收购之后,"1+3"的品牌战略可能会变成"1+4",因为毕竟银麦在山东还是有
不少忠实消费者的。
当然,青岛啤酒收购银麦啤酒后,在产能上仍未超过雪花啤酒,两者的差距仍
然存在,并未对三巨头的竞争格局产生大的影响。周思然认为,此次收购的影响主
要是体现在山东的市场份额上,此次收购增加了青岛啤酒在山东的市场占有率,夯
实其市场地位;通过此次并购,青岛啤酒提高了其在山东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唐振伟
【2010-12-09】
青岛啤酒(600600)收购后保留银麦啤酒品牌
青岛啤酒(600600)日前宣布,联合全资子公司青啤香港公司,以18.7亿元的
价格收购山东银麦啤酒100%股权。受该消息影响,青岛啤酒12月8日市场表现强势
,收盘上涨5.73%,收盘价36.01元,盘中最高达到36.50元。
青岛啤酒证券部部长张瑞祥12月8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二
级市场的股价表现稍显乐观,银麦啤酒去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不算特别高,今年净利
润还未经审计,18.7亿元的高收购价格,未来的投资回报究竟如何也需要视后期整
合情况,本次收购之后将会继续保留银麦品牌。
强化山东霸主地位
银麦啤酒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具有年产啤酒55万千升能力,连续多年产量和利
润水平稳居山东省第二位,其2008年、2009年净利润分别为3470万元、6929万元。
截至今年前10个月,银麦啤酒产销量约40万千升,净利润1.2亿元。
张瑞祥表示,山东是公司的基地市场,此次收购对建设山东基地市场具有较大
的战略意义,目前公司在山东市场的占有率不足50%,收购之后份额可能会接近60%
,“但整合也需要时间。”
国信证券黄茂也认为,收购新银麦对于青岛啤酒整合山东市场,对抗雪花和燕
京的调整有重大意义,不过,银麦本身的盈利情况对青啤影响不大,更重要的是其
战略地位和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指示作用。
作为啤酒第一大省,山东市场2009年啤酒产量为508万千升,除了青岛啤酒之
外,国内其他两大啤酒巨头也已进入山东,2009年国内啤酒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雪花
啤酒大举进入山东市场,当前产能约达到70万千升,燕京啤酒在山东也拥有共计约
80万千升的产能。
据张瑞祥介绍,其他企业对于银麦啤酒也比较感兴趣,公司之所以高价拿下,
主要是认为在青啤的基地市场,对银麦收购后通过整合更能产生协同效应。本次收
购之后将会继续保留银麦品牌,“青岛啤酒主要立足中高端,银麦为纯低端市场,
和公司原有品牌形成互补,未来产品线会更完整,有利于公司市场的下沉。”
长江证券乔洋表示,在相继收购崂山啤酒、烟台啤酒、趵突泉啤酒、银麦啤酒
之后,青岛啤酒基本统一了鲁啤,将成为山东市场真正的霸主。按银麦啤酒去年69
29万元的净利润和青啤2.79亿A股股本计算,将至少贡献青岛啤酒每股收益0.25元
。
啤酒业进入后并购阶段
对于未来,张瑞祥同时表示,青岛啤酒的目标是做行业领导者,因此不会局限
于某一个区域,只要有合适的并购机会都会考虑,但只会考虑达到规模的企业。“
当然,假如没有合适的并购机会,公司也会在一些有增长潜力的市场采用新建的方
式进入,实际上新建比收购的方式便宜得多,但新建产能会增加当地的竞争压力,
而并购有利于减少竞争。”
事实上,青岛啤酒近年来已通过充分运用新建工厂、搬迁扩建、兼并重组、股
权托管、持股参股等方式走上再次大举扩张之路。
2010年以来,在靠规模产生效益的啤酒行业,已连续发生了青啤收购济南啤酒
、银麦啤酒,燕京啤酒收购河南月山啤酒,华润雪花收购河南悦泉啤酒、西湖啤酒
,嘉士伯收购重庆啤酒等事件,涉及销量达到300万吨,相当于目前国内全部销量
的大约7%。成为近年来整合力度最大的一年。
不过,随着各大品牌“跑马圈地”的深入进行,目前全国啤酒市场可供收购的
地方品牌越来越少,尤其是规模大的地方企业更少。
黄茂表示,国内啤酒市场已基本形成以雪花、青脾燕京、百威英博、珠江啤酒
、嘉士伯(重啤)在内的几大啤酒集团,共同占据了中国啤酒总产量的将近70%。
三得利和喜力系企业占据了销量的11%左右,其余20%都是收入规模不足5亿的小型
啤酒公司,完全独立的大型啤酒公司已经不多,主要是河南金星和河北蓝贝。
乔洋也称,从啤酒业实际情况来看,各区域小酒厂已被整合完毕,行业将进入
大公司并购大公司的后并购阶段。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王锦
【2010-12-08】
青岛啤酒(600600)逾18亿收购新银麦全部股权
令青岛啤酒(600600)昨日停牌的重大投资事宜揭晓。昨日青岛啤酒及全资子公
司青岛啤酒香港贸易有限公司与新银麦啤酒(香港)有限公司及华祺有限公司签订股
权转让合同,青岛啤酒及全资子公司分别受让收购后者持有的山东新银麦啤酒有限
公司75%、25%的股权。
考虑了新银麦的经营状况,根据对未来的经营估计,建立估值模型,双方协商
确定上述股权交易对价分别为人民币14.04亿元、等值于人民币4.69亿的港币,合
计人民币18.73亿元。
资料显示,新银麦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注册资本为1876万美元,现由新银
麦啤酒(香港)有限公司和华祺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其71%及29%股权,现有生产能力
为年产啤酒55万千升,拥有中国驰名商标“银麦”品牌。
公开信息同时显示,最近三年来新银麦公司的啤酒销量和盈利增长也非常可观
。2008年度新银麦公司啤酒产销量约31万千升,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审计,除税及少
数股东损益之前及之后经审计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4021万元及人民币3470万元。20
09年度,新银麦公司啤酒产销量约37万千升,经审计,除税及少数股东损益之前及
之后经审计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7936万元及人民币692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约100%
。
截至2010年10月末,新银麦公司啤酒产销量约40万千升,未经审计的净资产为
人民币3.47亿元,除税及少数股东损益之前未经审计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21亿元。
照此计算,此次青岛啤酒的收购行动的市净率为5.4倍,市盈率低于18倍,而
停牌时青岛啤酒的市净率为4.87倍,动态市盈率为22.6倍。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李坤
【2010-12-08】
青岛啤酒(600600)近19亿元买"老乡"
昨日,青岛啤酒宣布,以18.73亿元人民币收购山东新银麦啤酒全数股权,代
价将会以现金支付。山东新银麦啤酒主要从事中国山东地区的啤酒制造、销售及相
关业务,并拥有商标"银麦"品牌,现有年产能55万千升,截至今年10月底,该公司
啤酒销量约40万千升。
昨天,青岛啤酒H股下午重新交易后,以42.85港元收盘,微涨0.47%,而青岛
啤酒A股昨日因这项投资活动停牌。
青啤除了强调为了巩固山东地位外,还表示收购会带来战略协同效应。
据悉,这次收购的买方分别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啤香港公司,他们将
各占有银麦啤酒75%和25%的股权,青啤说对价是考虑了银麦的经营情况作出的。截
至今年10月底,银麦啤酒的净利润是1.21亿元。
记者了解到,在本次并购的背后,山东市场其实早已出现了青啤劲敌华润雪花
的身影。在去年,华润突然出手把山东琥珀啤酒厂并入囊中,以2.89亿元获得其90
%的股权或27万千升的啤酒年产能,这对青啤来说可谓一次家门口的突袭。在收购
前,华润在山东没有任何的啤酒工厂。
【出处】广州日报【作者】刘俊
【2010-12-08】
青岛啤酒(600600)18.7亿元收购山东银麦啤酒
12月6日晚,青岛啤酒(600600.SH/00168.HK)宣布12月7日有重大投资活动,
因此12月7日停牌一天。今日公司公告表示将联合全资子公司青啤香港公司,以18.
7亿元价格收购山东银麦啤酒100%股权。
据收购协议,公司以18.7亿元收购新银麦公司和华祺公司持有银麦啤酒的71%
和29%股权。其中青岛啤酒分别向新银麦公司和华祺公司购买持有银麦啤酒的71%和
4%股权,青啤香港公司向华祺公司购买其持有银麦啤酒的25%股权,收购完成后,
青岛啤酒直接持有银麦啤酒75%股权,通过全资子公司青啤香港公司间接持有25%股
权。青岛啤酒表示,此次收购符合公司建立中国山东基地市场地位的战略,有望对
青啤和银麦带来战略协同效应。
因此,美银美林发表研究报告称,就青岛啤酒斥资18.7亿人民币收购山东新银
麦啤酒的全部股权,由目标公司在山东省是具规模的啤酒公司,估计收购后,将令
青岛啤酒的总体及次品牌的销量各增加5%及15%,令青啤在全国市占率提高1%至14%
。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许洁
【2010-12-08】
逾18亿收购山东新银麦 青岛啤酒(600600)巩固"大本营"
因重大投资临时停牌的青岛啤酒今天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青岛啤酒香港贸
易有限公司,将以18.73亿元收购山东新银麦啤酒有限公司100%股权。
据悉,山东新银麦啤酒产量和利润在山东居第二;截至2010年10月末,新银麦
除税及少数股东损益之后净利润为1.2亿元。青岛啤酒称,本次交易符合公司打造
基地市场地位的战略需要。
近年来,外资并购或入股、增资中国啤酒企业屡见不鲜。世界第二大国际啤酒
商SAB、嘉士伯、英博啤酒集团等纷纷借此进入中国市常青岛啤酒此次股权收购,
显示资本运作谋略。
今天的公告显示,12月7日,青岛啤酒及全资子公司青岛啤酒香港贸易有限公
司与出让方新银麦啤酒香港有限公司和华祺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受让出让
方持有的山东新银麦啤酒有限公司100%股权。其中,青岛啤酒收购新银麦公司75%
股权,香港公司收购新银麦公司25%股权。上述事项已经青岛啤酒第六届董事会临
时会议批准。
新银麦公司1986年10月成立,现有生产能力为年产啤酒55万千升,拥有中国驰
名商标“银麦”品牌,产量和利润水平稳居山东省第二位。截至2010年10月末,新
银麦公司啤酒产销量约40万千升,未经审计的净资产为34657万元,除税及少数股
东损益之前未经审计的净利润为12095万元。2009年年度,新银麦公司啤酒产销量
约37万千升,经审计,除税及少数股东损益之后经审计净利润分别为6929万元; 2
008年年度,新银麦公司啤酒产销量约31万千升,除税及少数股东损益之后经审计
净利润为3470万元。
近年来,青岛啤酒充分运用新建工厂、搬迁扩建、兼并重组、股权托管、持股
参股等方式,尝试多种资本运营模式。此前,青岛啤酒还成功与烟台啤酒、济南趵
突泉啤酒实现战略合作;收购山东新银麦啤酒公司,有助于巩固青岛啤酒的“大本
营”山东市常不过,青岛啤酒今天同时表示,本次收购对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而
对公司的资产、负债及盈利没有重大影响。
受益于产能扩张和新品推出,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啤酒共完成啤酒销售528万
千升,同比增长6.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4亿元,同比增长10.8%。净利润15.
25亿元,同比增长12.94%。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阮晓琴
【2010-12-08】
青岛啤酒(600600)18.7亿"割麦":山东收购战"收官"
12月7日,因公布重大投资活动,青岛啤酒A股股票停牌一天。
当日,青啤与香港培新集团在济南山东大厦签署协议,青岛啤酒全资收购培新
集团持有的银麦啤酒100%股权。
银麦啤酒具有55万千升啤酒产能,市场主要分布在山东南部临沂、济宁一带并
辐射周边地区,产量及利润多年居山东省啤酒企业第二名的位置,为山东第二大本
地品牌。2006年4月,由香港培新啤酒有限公司投资控股的山东新银麦啤酒有限公
司成立,总资产5.86亿元。公司前身为当地政府投资的蒙阴啤酒厂,1986年10月建
厂,第二年产品投放市常
早在2010年初,业界即盛传青岛啤酒将收购银麦啤酒。签约现场,香港培新集
团董事长杨世航透露,两家谈判历时"十个月"之久,亦印证了外界的传言。
银麦联姻青啤,凸显地方品牌在集中度越来越高的啤酒市场将难有更大空间。
在银麦啤酒周边,国内三巨头已完成战略布局。2009年6月,继入股烟台啤酒
之后,青岛啤酒以2.5亿元价格收购济南趵突泉啤酒,2010年初,青啤日照基地30
万千升产能投产,距离银麦最大消费市场临沂仅在百公里左右,对银麦构成直接威
胁;另外两家,雪花则在收购完成琥珀啤酒后在聊城、烟台等地设厂,其在邹平的
基地几乎封堵了银麦北上的步伐;燕京收购三孔、无名及莱州啤酒后经营业绩虽不
理想,但由于地处济宁地区,对银麦的市场份额影响更大。换句话说,三巨头环伺
周边实际对银麦啤酒已形成合围之势。
此次收购对青啤战略意义更大。此前,山东三大强势地方品牌,趵突泉和烟台
已收入囊中,银麦归于青啤门下意味着其一举成为山东南部强势品牌。也意味着青
岛啤酒已基本扫清山东境内诸侯,对当地啤酒品牌收编进入"收官"阶段。
银麦约5亿资产、年约1亿元利润。青岛啤酒方面人士称,根据收购协议,公司
以18.7亿元收购新银麦公司和华祺公司持有银麦啤酒的71%和29%股权。收购完成后
,青岛啤酒直接持有银麦啤酒75%股权,通过全资子公司青啤香港公司间接持有25%
股权。按55万千升产能计算,合每千升收购价格3400元;目前通常收购价格约4000
元每千升。
此前,业界流传雪花收购银麦可能性更大。培新集团董事长在致辞中强调此次
收购他很讲"政治",两家联姻背后或有政府推手。
啤酒行业重组兼并中收购价格虽千差万别,但基本以吨收购价格计算。2006年
英博收购雪津曾创下58亿元的天价,折合每吨收购价为近7000元人民币,一场金融
危机将收购价拦腰砍下,2008年底,雪花收购琥珀啤酒价格下探至每吨2000余元以
下低价位。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李清宇
【2010-12-08】
青岛啤酒(600600):18.73亿收购银麦啤酒 欲借收购重回行业老大
青岛啤酒(600600)(600600.SH)开始强化大本营山东市常
昨日,青岛啤酒宣布,以18.73亿元现金收购山东第二大啤酒企业山东银麦啤
酒全数股权。
青岛啤酒公告称,截至2010年10月末,银麦啤酒产销量约为40万千升,未审计
的净资产为3.47亿元,除税及少数股东损益之前未经审计净利润为1.21亿元。截至
2009年12月31日,银麦啤酒的啤酒产销量约为37万千升。若以此计算,其收购市盈
率约为18倍。这是继哈尔滨和雪津之后,啤酒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之一。
"青岛啤酒排掉山东市场上最大的一颗雷之后,从此山东无战事。"银麦啤酒内
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银麦啤酒在渠道的市场份额约为15%,收购之后
青岛啤酒在山东省内的市场份额将达到60%~70%。
青岛啤酒和银麦啤酒联合声明显示,双方将继续保持银麦啤酒的品牌、营销模
式和经销商政策,保持并不断扩大银麦啤酒系列产品的销售区域,进一步做大做强
银麦品牌,并继续保持并稳定银麦啤酒经营管理团队、业务团队和管理模式。
"啤酒行业可收购的区域品牌已经不多了,尤其是资质很好的啤酒企业。"业内
人士认为,这次收购对青岛啤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青岛啤酒也称,此次收购有
助于建立山东基地市场地位。
在近期某券商组织的一次投资者交流会上,青岛啤酒董秘张学举曾表示,青岛
啤酒未来的目标还是要做行业老大,青啤的销量要想超过华润雪花等,还需要继续
并购,自建产能扩张不如并购快,年产能10万吨以下的工厂公司不考虑,只并购有
品牌、有市尝有盈利能力的工厂。
"观察华润雪花的发展史,今日的销量即是明日的利润。"海通证券(600837)
分析师赵勇认为,这一收购体现了青岛啤酒的市场份额导向,尽管净利润青岛啤酒
仍为第一,但是华润雪花的收入增速和净利润增速近几年要明显高于青岛啤酒,规
模效应以及整合之后产生的协同效应在华润雪花身上陆续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在
华润雪花加紧开辟新市场和加紧兼并收购的情况下,青岛啤酒与华润雪花的市场份
额差距可能越拉越大。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0-12-07】
青岛啤酒(600600)因重大投资临时停牌
青岛啤酒(600600)公告,今日公司将发生重大投资活动,该投资活动将在股
票交易时间内签署协议。为避免有关信息泄露而影响股价,故A股股票12月7日停牌
一天。公司将于12月8日公告披露相关信息并复牌。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李坤
【2010-12-01】
青岛啤酒(600600)、雪花啤酒共饮西湖啤酒
在雪花竞得杭州西湖啤酒朝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湖啤酒)45%
股权之前,一份来自朝日啤酒的授权委托书,让青岛啤酒拥有了西湖啤酒55%股权
的控股股东权利。
11月29日,雪花啤酒获得了杭州工投集团挂牌出让的西湖啤酒45%的股权及“
西湖”等16件注册商标。两大啤酒巨头共饮西湖啤酒的局面,让这场中国啤酒界旷
日持久的股权归属案尘埃落定。
而此前两天,朝日啤酒伊藤忠(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宣布其签署授权委
托书,委托青岛啤酒管理其持有的杭州西湖公司55%股权。
记者从青岛啤酒获悉,经过授权后,青啤将拥有西湖啤酒控股股东委托股权除
收益权和处分权之外的全部股东权利。此次授权委托书的出具,是青岛啤酒与朝日
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合作关系后的又一次深化合作的重要体现。
早在1999年,青岛啤酒与朝日啤酒在深圳成立合资公司,此后合作一直非常愉
快;尤其是2009年以来,朝日啤酒成为青岛啤酒的第二大股东,双方在品牌、市尝
管理等方面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合作。
记者了解到,此份授权委托书的出具,是在朝日啤酒公司和杭州工投集团于7
月份同意青岛啤酒对杭州西湖啤酒进行联合管理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达成的。作
为西湖公司的控股方,55%股权的委托管理将对青岛啤酒在浙江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青岛啤酒方面表示:“此次朝日啤酒伊藤忠公司委托青岛啤
酒公司经营其55%的股权,正是希望在原有联合管理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对浙江市
场进行有效协同,资源共享,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并为保证股东利益创造条件。”
记者了解到,华润雪花在浙江现已拥有五家啤酒厂,竞得西湖啤酒后,华润雪
花在浙江的产能将达到200万千升。这次西湖啤酒45%股权成功出让后,则意味着
开启了华润雪花与青岛啤酒在西湖啤酒公司的合作。两大巨头聚首西子湖畔,表示
共同致力于西湖啤酒的美好未来。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刘海民
【2010-11-30】
华润雪花竞得西湖啤酒45%股权 青岛啤酒(600600)受托管理另55%股权
在浙江老字号啤酒企业——杭州西湖啤酒45%股权的竞购战中,华润雪花“爆
冷”战胜青岛啤酒(600600)成为赢家。而颇具戏剧性的是,青岛啤酒已于11月27
日受托管理西湖啤酒大股东所持55%股权。国内啤酒业因此出现两大啤酒巨头共掌
一家地方啤酒公司的局面。
11月29日,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受让杭州西湖啤酒朝
日(股份)有限公司45%股权及“西湖”等16件注册商标,此两项受让网上竞拍价
格为2.68亿元。
雪花产能“扩编”
此次西湖啤酒45%股权及商标自11月1日起开始在杭州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挂
牌起始价为2.65亿元,此前市场各方均认为已经同杭州市政府有所接洽的青岛啤酒
将把该两项资产收入囊中。
西湖啤酒作为杭州的知名啤酒品牌,已经有50年的发展历史,并积累了一批优
秀的生产、技术、销售等方面人才。2010年,西湖啤酒预计产能30万千升,销量预
计约11万千升。
据华润雪花方面表示,华润雪花在浙江现已拥有五家啤酒厂,竞得西湖啤酒后
,华润雪花在浙江的产能将达到200万千升。受让后的华润雪花将拥有西湖啤酒45%
股权及“西湖”等16件注册商标的所有权。此次竞购将对华润雪花在浙江市场的进
一步发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目前,华润雪花总体产能约1360万千升。
统计数据表明,浙江市场啤酒容量接近300万千升,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列第三
,是名副其实的“啤酒大时,也是啤酒厂商的必争之地。加入此次竞购的还有青啤
等企业。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群表示:“浙江省是华润雪花的
主要市场之一,此次竞购成功进一步完善了华润雪花在浙江的市场布局,并将巩固
雪花啤酒在浙江销量第一的地位。”据了解,作为浙江市场份额最高的华润雪花啤
酒,截至今年10月底,销量已经超过100万千升。
两大啤酒巨头共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华润雪花进入西湖啤酒之后,将会出现两大啤酒巨
头共同执掌西湖啤酒的局面。
西湖啤酒其余55%股权由朝日啤酒伊藤忠(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为其控股股
东。而朝日啤酒同青岛啤酒之间也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目前朝日啤酒持有青岛
啤酒19.99%的股权,为青岛啤酒第二大股东。
更为戏剧化的是,在此次股权竞拍之前两日(11月27日),朝日啤酒伊藤忠(
集团)有限公司同青岛啤酒签署了授权委托书,委托青岛啤酒管理其持有的杭州西
湖啤酒公司55%股权,经过授权后的青岛啤酒拥有西湖啤酒控股股东委托权中除收
益权和处分权之外的全部股东权利。
两啤酒巨头正面“会战”西湖啤酒之后,将采用何种经营方式成为各方最为关
注的焦点。对此,目前双方都没有任何表态。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王锦
【2010-11-30】
雪花竞得西湖啤酒45%股权 遭青岛啤酒(600600)"化敌为友"
变幻莫测的商场竞争中,企业间的敌友关系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
昨日(11月29日),华润雪花以2.68亿元人民币受让杭州西湖啤酒朝日(股份
)有限公司45%股权及"西湖"等16件注册商标。据公开资料称,此次竞购中华润击
败的就是老对手青岛啤酒。
但戏剧性的变化随后发生。昨日傍晚,青岛啤酒给《每日经济新闻》发来声明
称,在11月27日,朝日啤酒方面委托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其持有的杭州西湖
公司55%股权,因此青岛啤酒可以拥有西湖啤酒控股股东除收益权和处分权之外的
全部股东权利。
杭州本地一位啤酒经销商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目前以杭州为主的浙北市
场,华润雪花拥有60%左右的市场份额,西湖啤酒的市场份额也是相当可观。此次
华润雪花收购西湖成功之后,在浙北市场基本上就是一家独大了。
青岛啤酒提供的资料显示,经过授权后,青啤将拥有西湖啤酒控股股东委托股
权除收益权和处分权之外的全部股东权利,加上并不十分悬殊的持股比例,这将意
味着双方将不得不进行更多的合作。
合作的关键,在于持有西湖啤酒55%股权的朝日啤酒,其正好是青岛啤酒的第
二大股东。
朝日啤酒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润雪花竞购成功的消息也是刚刚知道
结果,尚未同华润雪花进行接触,所以对华润雪花与青啤在浙江市场的未来发展趋
势还不好做出评价和预测。
对此,国信证券分析师黄茂表示,目前青啤在杭州市场的实力还很弱,即使拿
到了西湖啤酒剩余股权对其帮助也不大,但是对于华润雪花夯实其在华东的地位却
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不排除二者相互合作的可能,因为华润雪花与对手百威英博
始终相差无几,与青啤联手可以很好地抵御来自百威英博的市场压力。
营销专家刘超表示,两个巨头能够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合作,不排除企业高层之
间的一些约定,但关键因素还是市场环境的改变,例如国外品牌在华东市场大力投
入。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
【2010-11-09】
西湖啤酒2.65亿挂牌 "内定"青岛啤酒(600600)入主?
杭州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杭州西湖啤酒朝日(股份)公司(下称"西湖啤酒"
)中方股东挂牌出售旗下45%股份和"西湖"等16件注册商标,挂牌价格2.65亿元。
股权转让方为杭州市国资委旗下杭州市工业资产经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而西
湖啤酒剩余55%股份为朝日啤酒伊藤忠(集团)有限公司所有。尽管各当事方对于
潜在交易三缄其口,但是青岛啤酒(600600.SH)接盘基本已成定局。
西湖啤酒前身为杭州桃园岭啤酒厂,2000年朝日啤酒正式入股。同年6月,公
司更名为西湖啤酒。目前,其在杭州地区拥有一定市场基矗
根据挂牌信息,以2010年3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西湖啤酒资产总额5.22亿元
,负债总额2.41亿元,所有者权益2.81亿元,转让部分对应的评估值为1.34亿元。
而受让方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注册和有效存续的,企业
截至2009年12月31日净资产人民币5亿元(含)以上、近三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
以上、资产负债率60%以下的企业法人"。
昨日,西湖啤酒和青岛啤酒方面均拒绝对潜在交易做出评论。青岛啤酒方面表
示有并购消息将会按照规定公告。不过据内部人士透露,西湖啤酒和青岛啤酒早已
谈妥,挂牌仅是按规定"走流程"。
作为西湖啤酒大股东,朝日啤酒表示近期并无股权变动计划。至于股权变更以
后西湖品牌的去留,朝日方面表示暂无变动计划。有消息称,作为青岛啤酒的股东
,朝日是本次交易的幕后推手,对此朝日方面未予置评。
在经历了一个调整期,并且痛失行业老大地位之后,青岛啤酒今年开始新一轮
的大扩张。7月5日,青啤福州连江年产能40万千升的工厂开工;7月9日,青啤广东
珠海公司与当地政府签订搬迁协议,总投资7.2亿元建年产啤酒60万千升的新厂;7
月26日,青啤公告称,将委托北京朝日生产青岛啤酒;8月5日,青岛啤酒在河北石
家庄新增40万千升项目一期工程开工;9月10日,青岛啤酒与嘉禾啤酒合作项目签约
仪式在太原举行。
海通证券酒类行业分析师赵勇表示,青岛啤酒若收购西湖啤酒将体现青岛以市
场份额为中心的策略,"眼下青岛啤酒正处在产能扩张期,青岛啤酒急切需要提高
产销量以巩固其市场地位,类似并购案还会发生。"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0-10-20】
李旭利彻底退出青岛啤酒(600600) 多家基金买入
啤酒巨头青岛啤酒今日公布了2010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业绩依然保持了近
10个百分点的增长,单季实现净利润6.9476亿元,同比增长9.18%,单季每股收益
为0.5143元。1~9月,公司实现净利润15.248亿元,每股收益达到了1.1287元。
但令人意外的是,李旭利执掌的重阳3期阳光私募,却在青岛啤酒业绩稳步增
长之时,彻底退出了前十大股东名单。与此同时,多家基金选择了买进,股东户数
较中报时大幅减少。
经营状况:进入平稳增长期
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啤酒加快了市场扩张的步伐,一方面利用啤酒销售旺季,
大力开拓市场,推动了旗下品牌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加快产能扩充,在珠海、厦门
、福州、石家庄等地启动了搬迁扩建、新建项目,在太原收购了嘉禾啤酒有限公司
下属工厂。2010年1~9月,公司共完成啤酒销售528万千升,同比增长6.8%;实现主
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61.4亿元,同比增长10.8%。
公司发挥青岛啤酒的品牌和质量优势,继醇厚型高端产品"奥古特"啤酒成功上
市之后,公司又推出纯生啤酒系列高端产品——"逸品纯生"。2010年1~9月,"青岛
"品牌啤酒销售277万千升,同比增长17%,高端品种"青岛"纯生、小瓶、易拉罐啤
酒销售74万千升,同比增长24%,带动了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的持续增长。
不过,分析人士表示,在国际大麦价格上涨的背景下,青啤的成本上涨压力加
大,未来将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重阳3期:近四个季度不断减持
说起青岛啤酒,就不得不说李旭利的重阳3期阳光私募。
2009年三季报显示,李旭利掌舵的重阳3期首次现身青岛啤酒,青岛啤酒从此
开始踏上长达一年的牛途。不过此后重阳3期开始大幅减持,至今年三季报,已经
完全退出了前十大股东。
在2009年9月末,重阳3期持有807万股青岛啤酒,10月初,重阳3期增持青岛啤
酒至1146万股,这也是有公开记录显示的重阳3期在青岛啤酒上最大的持股量。但
是到了2009年末,重阳3期的持股量陡降至813万股,显示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李
旭利已经着手减持了青岛啤酒。
今年一季度末,重阳3期持有青岛啤酒的股份进一步下滑至795万股,较2009年
末减少了18万股。今年6月末,重阳3期持股量再度降低至649.93万股,二季度减持
了145.07万股。
根据最新的三季报披露,9月末前十大股东中,持股量最小的景顺长城精选蓝
筹基金,持有494.215万股,这表明李旭利可能已经完全撤离了青岛啤酒。
"李旭利今年一直看好周期性股票,并不看好消费类股票,因此退出青岛啤酒
也符合李旭利的投资逻辑,而近期重阳3期重仓的宝钢股份、中国南车、华侨城等
周期性股票表现出色,李旭利转战周期性股票再次获得了成功。"一位熟悉重阳投
资的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虽然李旭利选择了撤退,但是公募基金依然扎堆青岛啤酒,今年第三季度,上
投摩根内需动力、华安策略优癣诺安价值增长等基金新进入前十大股东名单,股东
户数也从中报的25658户降低至20093户。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2010-10-20】
青岛啤酒(600600)2010年前三季每股收益1.13元
青岛啤酒(600600)20日公布的三季报显示,由于加快市场扩张步伐和推出高
端新品,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5亿元,同比增长了1
2.94%;基本每股收益1.1287元,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每股收益0.5143元。
三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快市场扩张步伐,一方面利用啤酒销
售旺季,大力开拓市场,推动了旗下品牌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加快产能扩充,在珠
海、厦门、福州、石家庄等地启动了搬迁扩建、新建项目,在太原收购了嘉禾啤酒
有限公司下属工厂。
在产能扩张的同时,公司发挥青岛啤酒的品牌和质量优势,不断推出新品。继
醇厚型高端产品“奥古特”啤酒成功上市之后,公司又推出纯生啤酒系列高端产品
——“逸品纯生”。2010年1-9月,“青岛”啤酒销售277万千升,同比增长17%,
高端品种“青岛”纯生、小瓶、易拉罐啤酒销售74万千升,同比增长24%,带动了
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的持续增长。
受益于产能扩张和新品推出,2010年1-9月,青岛啤酒共完成啤酒销售528万千
升,同比增长6.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61.4亿元,同比增长10.8%。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牛洪军
【2010-09-20】
青岛啤酒(600600)发力高端 外资垄断有望打破
高端啤酒市场被外资主导的时代正被打破:一款包装透露着浓厚中国文化气息
的啤酒――青岛啤酒“逸品纯生”18日于上海正式上市。在此之前,青岛啤酒几番
大手笔扩张产能。眼下无论是产能扩张还是对高端市场的进军都表明,在蛰伏多年
以后,青岛啤酒发力了。
中国啤酒市场向来不缺乏火药味道。经过长时间的混战,市场格局初定。中低
端市场成为本土品牌的肉搏战场,中高端市场则为百威、喜力、嘉士伯等外资品牌
所把持。在中低端市场获得胜局的国内品牌已经不满足既有地盘,开始对利润相对
丰厚的高端市嘲蠢蠢欲动”。青岛啤酒最新发布的这款定价20元的产品正是国产啤
酒发力高端的一个信号。
海通证券酒类行业分析师赵勇表示,中国啤酒若能成功直面进口啤酒,提升行
业利润空间,其价格战将出现转机,未来全国高档啤酒竞争格局有望转变。
在中低端市场常年的价格战侵蚀了国产啤酒的利润,而高端市场虽然总体份额
不大,却是利润高点。这正是青岛、雪花们摩拳擦掌的原因。此外,赵勇表示低端
啤酒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未来几年可能出现负增长,而高端市场随着消费提升,增
量可观。因此,无论从未来预期增量还是利润率方面考量,高端市场对于一向关注
利润的青岛啤酒而言,诱惑可想而知。
推出高端新品只是青岛啤酒近期一系列动作之一。7月5日,青啤福州连江年产
能40万千升的工厂开工,7月9日,青啤广东珠海公司与当地政府签订搬迁协议,总
投资7.2亿建年产啤酒60万千升的新厂。7月26日,青啤公告称,将委托北京朝日生
产青岛啤酒。8月5日,青岛啤酒在河北石家庄新增40万千升项目一期工程开工。9
月10日,青岛啤酒与嘉禾啤酒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太原举行。
历史上,青岛啤酒曾有过一段疯狂扩张期,曾在5年间吞下47家公司。但是过
度扩张带来的结果是资金的紧张以及盈利下滑。此后青岛啤酒经历了一个调整期,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华润雪花超过青岛啤酒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出处】第一财经日报【作者】惠正一
【2010-09-13】
青岛啤酒(600600)加快整合扩张落子太原布局山西
9月10日,青岛啤酒太原战略投资项目曁青岛啤酒与嘉禾啤酒合作项目签约仪
式在太原举行。此举将改写青岛啤酒在山西地区没有工厂的历史,并进一步完善青
岛啤酒的战略布局。
根据青岛啤酒太原战略投资协议,青岛啤酒在获得嘉禾太原啤酒工厂相关资产
后,会进行相应的设备改造和工艺提升,导入青岛啤酒的独特管理模式和文化,山
西消费者将很快就能够在家门口品尝到国际品质的新鲜青岛啤酒。
据了解,青岛啤酒太原工厂位于国家级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工业园内,占
地170亩。一期10万千升工程2004年底投产,二期10万千升工程2008年5月投产。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赵瑞东
【2010-08-30】
青岛啤酒(600600):世界级好啤酒
青岛啤酒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一直保持着品牌国际化的愿景与实际行动
。
公司成立于1903年8月,当时的名字是日尔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岛公司。自创立
起,青岛啤创造了多项之最。早在1906年,在慕尼黑国际啤酒博览会上,青岛啤酒
就荣获金奖;50年代出口欧洲以来,青岛啤酒也先后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西班牙马
德里获得国际金奖。
自建立以来,青岛啤酒从未停止过国际化的步伐。1948年,青岛啤酒开始大批
量出口至新加坡;1954年,青岛啤酒开始大批量发往香港;1972年,青岛啤酒进入美
国市场,1988年在美国的销售量已达124万箱,到现在仍然是美国市场上销量最大
的亚洲啤酒品牌。
1992年青岛啤酒在意大利成立欧洲办事处,1994年迁至法国巴黎成立青岛啤酒
(欧洲)贸易有限公司。2007年青岛啤酒在欧洲的销售量比1997年时增加了80%。
青岛啤酒是进入家乐福、欧尚等主流渠道的唯一亚洲啤酒品牌。
截至目前,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
巴西、墨西哥等世界62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经形成北美、欧洲、东南亚三个强
力出口三角架。
作为中国民族品牌的代表,青岛啤酒在海内外一直代表高端品牌。目前,青岛
啤酒居中国啤酒出口量首位,占到中国啤酒出口量的50%以上。
1993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成为
国内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近20年,青岛啤酒作为国内一线啤酒品牌,畅销依旧;而作为上市公司的青岛
啤酒,不但延续着青岛啤酒历经百年打造的至高产品声誉,并以此为依托,进行着
快速的扩张和发展。近月来,青岛啤酒在石家庄、福建连江、珠海等地频频建厂扩
张,显然,公司正抓紧进行新的全国市场布局计划,可能正在由全国产能优先向区
域集中的战略转变。
在扩张的同时青岛延续着自己注重产品品质的传统。自2002年起青岛啤酒就开
始实施产品结构、品牌结构、组织结构和价值链结构的调整,旗下在54家工厂实施
"口味一致性"工程,将54家啤酒厂做成"一家啤酒厂"。同时,青岛啤酒将产品策略
也开始更多转向高端市常
2010年上半年,公司啤酒销售311万千升,同比仅增长2.9%;而销售收入达到98
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青岛啤酒销售165万千升,同比增长14.9%,高端品种
青岛纯生、小瓶、易拉罐啤酒销售增长26.7%,并且新开发的青岛冰醇系列新产品
销量激增,上半年达14.9万千升。对于公司业绩的增长,公司董事长金志国表示,
这正显示结构调整的神奇力量。
【出处】投资者报【作者】任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