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控股(600186)F10档案

莲花控股(600186)相关报道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莲花控股 相关报道

☆公司报道☆ ◇600186 莲花味精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1-05】
欠款2.5亿 莲花味精(600186)三子公司将上拍卖台
    莲花味精今日公告,其下属三家子公司部分股权将被公开拍卖,用以偿还其所
欠上海浦东银行郑州分行及郑州城东路支行的2.5亿元贷款的本金及利息。
    莲花味精近日收到河南省高院《通知》,《通知》称: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郑州
分行及郑州城东路支行诉公司、河南省莲花味精集团一案中,原告方已将公司持有
的河南省项城佳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佳能热电”)95%的股权、河南莲花
面粉有限公司(下称“面粉公司”)90%的股权、河南莲花天安食业有限公司(下
称“食业公司”)49%的股权,委托河南省清风拍卖行有限公司进行公开拍卖,拍
卖时间为2011年11月11日,拍卖地点为郑州市铭功路83号豫港大厦27楼河南省产权
交易中心。
    本次拍卖源起于莲花味精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郑州分行及郑州城东路支行借款
纠纷一案。莲花味精2005年至2006年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郑州分行及郑州城东路支
行借款合计2.5亿元,莲花集团为该借款提供担保,并以上述三家子公司的股权为
该借款进行了质押。现这些股权拍卖所得款全部用于偿还原告方本金及利息,并判
决莲花集团承担法院在执行完莲花味精在佳能热电、食业公司、面粉公司股权后不
足款项部分的连带责任。
    据公告,佳能热电为莲花味精的全资子公司,截至今年9月30日(下同),净资
产11916万元,前9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5782万元,利润-2337万元。面粉公司为莲
花味精的全资子公司,净资产4148万元,前9月累计营业收入29189万元,利润247
万元。食业公司为莲花味精的参股49%的联营公司,净资产17158万元,前9月累计
营业收入35781万元,利润-892万元。
    从以上数据看,这三家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不理想。不过,公司公告称,上述公
司股权若拍卖成功,原纳入合并范围的佳能热电、面粉公司财务报表将不再纳入预
期合并报表范围。由此,公司预期财务报告的资产总额将减少,营业收入总额将减
少,净利润也将受到影响。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9-06】
莲花味精(600186)副总经理辞职
    莲花味精(600186)今日公告,公司接到副总经理牛文中先生的辞职报告,根据
有关规定,牛文中先生辞去副总经理职务的申请自辞职报告送达公司董事会时生效
。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8-04】
莲花味精(600186)拟投4149万元完善配套设施
    莲花味精(600186)公告称,公司为适应发酵新工艺全面推广及扩大出口鸡精
块的生产与销售,公司拟投资技改工程及扩建等四项目,预计总投资约4149.43万
元。项目所需资金均由公司自筹解决。
    为适应发酵新工艺全面推广,提升规模,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公司味精一区
、二区拟投资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技改项目,预计总投资688万元、440万元,为了保
证发酵生产所产生的母液能得到完全有效地处理,公司拟新建一套处理高浓度废水
的喷浆造粒生产线,预计总投资为2271.43万元。根据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目标任务
,有计划地进行扩大出口鸡精块的生产与销售,公司拟对原出口块状鸡精生产进行
扩产增量改造,该项目预计总投资为750万元。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6-23】
债务人破产清算 莲花味精(600186)计提预付账款
    莲花味精(600186)公告称,公司债务人润丰化工破产清算,公司部分预付款
将有重大损失,莲花味精拟对该款项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公告称,莲花味精预付润丰化工采购生产辅料款余额为3509万元,账龄3年以
上,已按20%的比例计提减值准备。公告称,根据公司债务人润丰化工的破产申请
,河南省项城市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润丰化工的破产申请。
    莲花味精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26.9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758.45
万元。公司2011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
净利润亏损3818.44万元。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张洁

【2011-06-23】
莲花味精(600186)债务人破产清算
    莲花味精(600186)今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债务人河南润丰化工有限公司破产
清算,可能导致公司部分预付账款重大损失。河南省项城市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润
丰化工的破产申请。润丰化工目前已停产,公司预付润丰化工采购生产辅料款余额
为3509万元,账龄3年以上,已按20%的比例计提减值准备。由于该款项存在重大损
失迹象,公司拟对该款项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0-11-26】
莲花味精(600186)获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
    记者从莲花味精获悉,日前,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审定,莲花味精成为首
批全国41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之一,为河南省唯一入选企业,也是味精行业唯
一的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
    公司总经理申宏伟介绍:“目前,莲花在国内注册商标61个,在国外注册商标
68个。”据介绍,对被确定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的,国家给予相应扶持政
策。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周帆

【2010-11-02】
莲花味精(600186)凋谢 王亚伟缘何错配味精股?
    核心提示:王亚伟缘何会看错莲花味精?小小的味精行业中又究竟会蕴藏着怎
样的大秘密呢?
    几家欢喜几家愁。
    10月26日出炉的莲花味精(600186.SH)三季报让市场大跌眼镜,其三季度的
净利润为-4174.93万元。去年第四季度曾因重组传闻而遭遇机构游资轮番爆炒的
莲花味精,如今只能靠政府的财政补贴维持生存。
    事实上,随着阜丰集团(00546.HK)强势进入味精终端生产领域的扩张步伐不
断加快,国内味精三强之间的竞争态势已然发生剧烈的变化。
    作为正在借壳五洲明珠(600873.SH)的另一家味精巨头,梅花集团也在阜丰
集团的强势面前悄然丢失了行业老大的地位。
    颇为有趣的是,华夏系基金在这三家公司之间曾一度选择盈利能力最差的莲花
味精,此后又悉数撤离并换成五洲明珠。
    味精业三强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作为备受市场瞩目的华夏系基金,又缘
何会错配莲花味精?
    莲花凋谢
    莲花味精终究没能留住机构的心。
    三季报显示,最后一只基金"广发中证5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也已消失
不见。这只基金的离去意味着莲花味精在受到机构的短暂青睐后将重陷落寞。
    从去年四季度一直到今年一季度,莲花味精连续遭遇机构和游资的轮番爆炒,
从当年四季度开始时最低3.61元的价格,最高到11月26日7.31元的价格。短短两个
月内,莲花味精涨幅超过102.49%。
    而在2009年11月18日到25日的六个交易日内,莲花味精更是拉出五个涨停。而
其幕后推手正是华夏系旗下多只基金。
    据莲花味精2009年报显示,包括华夏红利在内的四只基金四季度新进入到莲花
味精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而华夏系旗下基金更是独占三席。其中华夏红利混合型开放式基金以1589.46
万股占据公司前十大流通股第四名,而王亚伟执掌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和华夏复兴
股票型基金,则分别以1400万股和1048.99万股的持股量分列第五和第七位。
    此外,益民创新优势混合型基金以787.02万股排名第十。
    受到王亚伟买入的信号刺激,莲花味精在其后还曾有过强势表现,但令市场意
外的是,手中的股票还没捂热,王亚伟便在2010年一季度开始大举减持莲花味精。
    莲花味精2010年一季报披露,除华夏大盘精选尚持有1000万股以外,其余几只
华夏系基金已悉数离常而唯一在当期增持的是广发中证5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
)。
    在华夏系逐渐撤离的同时,莲花味精的二级市场股价及其财务报表均未出现良
性变化。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沉稳者如王亚伟者为何在莲花味精上也做起了短线?华夏
系基金当初选择莲花味精的原因又是什么?
    "据有些媒体的报道说是根据莲花味精的重组预期,但我觉得他们买这么多的
话,不可能这么简单。"深圳某基金公司的一位基金经理告诉本报记者。据其介绍
,味精的价格在去年年中以后出现了爆发式上涨,"从7月份每吨六七千涨到年底一
万二以上。"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莲花味精作为味精涨价的主要受益方之一,又是目前A
股唯一的以味精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因而被华夏系大规模配置。然而,从事后
华夏系对莲花味精的操作显然可以看出,莲花味精或许可以被称之为被王亚伟看走
眼的一只股票。
    其后,益民创新优势混合型基金和广发中证500指数基金的悉数离场无疑均相
继证明了这一点。
    王亚伟缘何会看错莲花味精?小小的味精行业中又究竟会蕴藏着怎样的大秘密
呢?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郑世凤

【2010-08-26】
莲花味精(600186)信息披露屡屡出错
    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任职期满,进行换届选举本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
但是位于河南项城的
    莲花味精(600186)
    今年监事会换届选举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监事简历出错更正公告再出错
    8月11日,莲花味精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四届监事会于8月8日召开通讯会议,
鉴于第四届监事任期届满,监事会准备在公司临时股东大会上,选举第五届监事会
成员,并同时公告了5位监事会候选人的个人简历。
    就是这份普通公告,莲花味精竟然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昨日(8月25日
),公司发布更正公告称,监事候选人潘守前先生简历有误。在原来的公告中,公
司披露潘守前"1989年起在项城市宏泰纺织有限公司工作,现任项城市宏泰纺织有
限公司总经理。"而实际上,潘守前现任职务为莲花味精的小麦淀粉线经理,项城
市宏泰纺织有限公司仅是潘守前的前一个职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潘守前先生目前就在莲花味精出任监事。如果
潘守前改任了其他单位职务,而未通知上市公司,那么莲花味精所犯的错误还情有
可原;但是潘守前明明是莲花味精的员工,莲花味精却将他的职位"张冠李戴",这
就让投资者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昨日发布的更正公告中,莲花味精又犯了一个错误:第
一句本应是"2010年8月11日公司发布了监事会决议公告",错写成了"2009年8月11
日公司发布了监事会决议公告"。
    公司:忘记更改简历
    昨天下午,记者致电莲花味精证券部。证券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告之
所以出现差错,是因为潘守前在上一届监事会选举时就是候选人,目前也是公司监
事。在8月11日发布公告时,工作人员忘了更改简历,所以才出现了错误。而当记
者还想追问潘守前什么时候改任公司小麦淀粉线经理时,这位工作人员以"现在很
忙"为由,匆忙挂断了电话。
    一位私募人士指出,莲花味精一则如此简单的公告,就出现如此多的差错,而
且更正公告中又再次犯错,这已经不仅仅是"工作人员疏忽"的问题了,反映出莲花
味精的日常管理及公司治理都存在漏洞。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莲花味精就因信息披露问题被河南证监局立案调查,调
查的原因是"公司存在涉嫌虚增会计利润、重大诉讼事项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等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行为。"此外,昨日莲花味精还发布了另外一则公告,称公
司与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8月26日之前,公司将一次性
偿还所欠广东粤财3500万元债务,广东粤财对公司所欠的另外5915万元债务及相应
的利息、罚息、复利、诉讼费用予以豁免。一旦债务重组成功,公司将增加利润总
额5915万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王砚丹

【2010-08-25】
莲花味精(600186)债务重组 有望增收5915万元
    莲花味精今日公告称,公司与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债务偿还协
议》,公司承诺于2010年8月26日前一次性偿还所欠广东粤财3500万元债务;承诺
豁免公司所欠广东粤财剩余的5915万元债务及相应的利息、罚息、复利、诉讼费用
。
    据悉,莲花味精于2006年1月向广东发展银行郑州花园路支行借款9415万元,2
006年10月31日该支行签署债权转让协议,将上述债权及从权利全部转让给广东粤
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截至2010年8月19日,广东粤财对公司享有的债权为本金941
5万元及相应的利息、罚息、复利、诉讼费用。
    公司今日表示,本次债务重组成功,公司将增加债务重组收益5915万元,公司
利润总额将增加5915万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吴芳兰

【2010-08-16】
莲花味精(600186):内外两套账孰真孰假
    莲花味精(600186.SH)的利空,带着一种陷阱的意味。
    2010年4月25日,莲花味精收到了中国证监会向其送达的《调查通知书》,因
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正式立案调查。
    第二天,莲花味精全天停牌。复牌后,这只在去年11月创下六个涨停的妖股一
下子尝到了跌停的滋味。转眼间,莲花味精盈利能力、业绩表现与行业背景严重背
离的情形便浮出水面。
    莲花味精营业收入达24.79亿元,同比增长20.85%,但实现的净利只有区区173
0万,扣除政府补贴994.12万元的政府补助、销售净利率只有0.297%,同比下降60.
62%。
    一时间,关于莲花味精隐藏内外两套账、私设小金库、隐匿关联交易、暧昧利
益输送、会计审计严重失效等职责纷至沓来。
    中国股东维权网首席律师臧小丽表示:"我认为莲花味精违法违规可能主要是
两个方面:信息披露不及时和涉嫌内幕交易。"
    臧小丽同时指出,"信息披露不及时问题与原大股东莲花集团的两次股权拍卖
事宜有关。这件事件的责任人不光是上市公司,还有可能包括农开公司、莲花味精
集团公司。另外,莲花集团公司第二次股权拍卖给神秘自然人李强也同样存在信息
披露不及时的问题。"
    莲花味精内部员工在大笔参股分红,盛传高管曲线MBO。这与社会公众股东所
受待遇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这表面的利空,可能暗暗蕴藏着背后利好的波涛汹涌。
事件过后公司治理的改善,加上之前隐匿的收入,可能反而会带来利润的回流。
    此外,莲花味精处在一个被淘汰的产业,重组需求越来越强烈,不排除此次利
空是破釜沉舟掏空公司,而达到卖壳重组的目的。
【出处】理财周报【作者】陆冰瑶

【2010-08-10】
莲花味精(600186)被列入"淘汰"黑名单
    工信部发布了的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两家河南上市公司榜上有名,
一个是老牌上市公司莲花味精,另一个是刚上市不久的中原内配。
    根据工信部的要求,三季度末莲花味精需淘汰2个80立方玉米储仓,4个80立方
淀粉罐,2个80立方糖化罐及烘干机、分离机、粉碎机等设备,产能为2.29万吨/年
。另外全资子公司河南莲花面粉有限公司也需淘汰6万吨/年的产能。
    有业内人士表示:淘汰落后产能虽然短期内将明显调低两家公司产能,但从长
期来看,有利于公司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公司转变发展方式,将会进一步提高公
司的生产效率。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宋丽萍

【2010-06-22】
面对"暴雨"般质疑 莲花味精(600186)为何避而不见?
    董秘牧峻涛拒绝透露任何信息,专家称莲花味精应该站出来
    一纸《调查通知书》未音,河南乃至全国的知名企业,更是当地的纳税大户、
财政支柱莲花味精,更是不断被爆出有内外两套账、私设小金库的消息,并频频被
人质疑。
    面对专家和股民的质疑,莲花味精方面没有对外界给出合理的解释,不禁有人
会问:莲花味精如此沉得住气,不过到底能撑多久?
    说不清的"莲花"
    2010年4月29日莲花味精接到河南证监局《关于对莲花味精信息披露问题的监
管关注函》豫证监函【2010】97号,函称"通过非正式调查发现公司存在涉嫌虚增
会计利润、重大诉讼事项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行为,并
于2010年4月25日正式对公司立案调查"。
    记者联系到一位接近证监局的相关人士,其不愿意过多透露,只是表示莲花味
精相关事件较为复杂,从之前大股东长期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就已经开始,还有
可能涉及部分高管,目前仍然在调查阶段。
    食品行业分析师指出,味精行业成本较高并且有上升趋势、市场竞争激烈、行
业仍旧微利。
    近年来,能源价格的上涨也对企业运行成本产生了不利影响,粮食价格上涨幅
度较大,造成味精行业生产成本上升,上游原料供给波动风险增加。2010年味精过
剩局面可能会加剧,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味精行业供给逐年增加,
增速高于需求,产能已经出现少量剩余。由于2009年下半年味精行业回暖引发了阜
丰、梅花、伊品等企业又一轮扩张,大量新建的发酵、精制生产线即将陆续上马,
加之出口形势仍较低迷,市场竞争会愈演愈烈。
    莲花味精称,2009年累计实现各类产品销售收入24.78亿元,同比增长20.85%
,但将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损益、营业外收支剔除后,逾20亿元的营业收入仅实现23
3.4万元的营业利润,同比下降60.62%,更较2007年下降了92.33%。
    莲花味精盈利能力早已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盈利能力逐年大幅下滑,成本
收入率如此之高,确实令人费解。
    内外两套账
    莲花味精年报显示,计提巨额工资奖金的莲花食贸,2006年经营亏损325.61万
元,2007年,因莲花食贸亏损,莲花味精将当初对其投入的100万元注册资金悉数
计提了减值准备。而与莲花味精危机状况不符的是食贸每月都频繁密集地提取工资
奖金。
    有媒体调查指出,在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成本费用居高不下甚至虚增利润表象
的背后,身陷困境危局中的莲花味精,隐藏内外两套账、私设小金库、隐匿关联交
易、暧昧利益输送、会计审计严重失效等重大隐情。
    而与莲花味精不堪重负的基本面形成鲜明对比,与社会公众股民有着不公平待
遇的是莲花味精内部员工都在大笔参股分红,在内部"盛传"已久高管在曲线MBO。
    污染由来已久
    莲花味精集团原名周口味精厂,成立于1983年,主营味精及相关副产品的产销
。尽管莲花味精先后多次进行废水治理,然而污染问题一直为人所质疑。
    沈丘县的上游是河南省项城市,众所周知,坐落在项城的"莲花味精集团"当年
是淮河流域高浓度废水(味精尾液)最大的排放者。
    早在1997年,莲花味精就投入治污资金1.5亿元,却未见明显成效。2003年莲
花味精因偷排污水被处以1100多万元的经济处罚。莲花味精有治污设备,还排污的
原因是违法成本低,该企业每偷排1天污水,就能省下近10万元的排污费。莲花味
精曾因污染问题一度陷入停产危险。
    还记得6年前,莲花集团突遭到多家银行的逼债,上司公司也被冻结。债权银
行大军逼近,河南省政府当即出面协调,最终解除了三家银行的股权冻结申请。
    尽管当地政府已经在拯救莲花味精,加快不良不实资产的转化,而如今的莲花
味精恐也不是当地政府力所能助的范围。
    据了解,此次参与莲花味精的调查虽由河南证监局牵头,河南省其他政府部门
也牵涉其中。
    专家称莲花味精应该站出来
    记者致电董秘牧峻涛,其挂断记者电话并拒绝透露任何信息。其他相关高管也
不愿意正面回应。在遭遇外界严重质疑之际,莲花味精竟然选择保持沉默,实在令
人不解。
    而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对莲花味精3年以上应收款项只计提15%坏准准备的作法却
不闻不问,莲花味精收获的审计费用累计逾千万。
    中国股东维权网首席律师臧小丽表示:"我认为莲花味精违法违规可能主要是
两个方面:信息披露不及时和涉嫌内幕交易。而信息披露不及时问题与原大股东莲
花集团的两次股权拍卖事宜有关。这件事件的责任人不光是上市公司,还有可能包
括农开公司、莲花味精集团公司。另外,莲花集团公司第二次股权拍卖给神秘自然
人李强也同样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的问题。"
    人大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告诉记者:"作为上市公司应该及时站出来澄清问题,
公司高管不应该回避问题,对股民负责。"
    无论如何,在这个风口浪尖的关键时刻,莲花味精都该站出来给大家一个解释
。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贾丽

【2010-06-17】
莲花味精(600186)多年两套账?
    尽管莲花味精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立案调查至今尚无最终定论,但6月1
2日《21世纪》却报道称,在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成本费用居高不下甚至虚增利润
表象的背后,身陷困境危局中的莲花味精,却另有内外两套账、私设小金库、隐匿
关联交易、暧昧利益输送、会计审计严重失效等重大隐情。
    对于媒体的报道,兹事体大,莲花味精定势必要给投资者、监管机构等各方面
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0-05-08】
莲花味精(600186)利润"黑洞":虚增利润还是被人掏空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莲花味精(600186)没有对上述拍卖信息发布公告,人们
至今无法得知这一拍卖事件的真伪以及公司拥有的相关权益是否真的被处置,但有
一点确定无疑,那就是巨额债务诉讼纠纷的莲花味精(600186)一直在法律强制执
行阴影下岌岌可危地生存着。
    利润"黑洞"
    莲花味精2009年主营业务经营状况显示,除了味精、复合肥营业利润率同比下
滑外,其副产品、电力、热力、面粉、谷朊粉、麸皮等产品的盈利能力亦出现异常
波动。
    更让人无法放心的是,莲花味精公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收益质量进一步
恶化,其母公司财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4.66亿元,同比下降2.39%,净利润1136.
70万元,同比下降32.1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46.37万元,同比减少76.9%,期
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483.04万元,同比减少74.75%。
    母公司造血机能明显衰竭令其危如累卵的生存境遇雪上加霜,那么到底是什么
原因导致莲花味精如此深重的沉沦呢?
    莲花味精2009年主营业务经营状况显示,除了味精、复合肥营业利润率同比下
滑外,其副产品、电力、热力、面粉、谷朊粉、麸皮等产品的盈利能力亦出现异常
波动。
    2009年,莲花味精实现副产品营业收入1.09亿元,营业利润率从上一年的34.4
3%骤降至13.04%;实现电力营业收入1330.1万元,同比下降42%,营业利润率却从2
008年的20.89%猛增至93.81%;实现热力营业收入5557.64万元,营业利润率从上一
年的82.27%锐减至22%;实现面粉营业收入8651.19万元,营业利润率从2008年的10
.56%变为-5.47%;实现谷朊粉营业收入3478.55万元,营业利润率却从2008年的16.
94%一下子变为-45.35%;麸皮营业收入721.47万元,同比减少27%,营业利润率则
从上一年的18.96%降至6.78%。
    莲花味精主要产品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率大幅波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一个长
时间保持国内味精生产龙头地位的公司,其盈利能力为什么会如此反复无常呢?
    值得高度关注的是,莲花味精在年报公司主营业务及其经营状况一节中表述,
2009年味精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66%,营业成本同比上升30.60%,营业利润率比上
年减少13.08个百分点,但依据其主营业务(分产品)数据计算,莲花味精2009年
的营业利润率并没有比上年减少13.08个百分点。
    有关数据显示,莲花味精2008年味精营业收入14.66亿元,营业成本12.55亿元
,营业利润为14.36%,莲花味精2009年的味精营业利润率实际较上年只减少了1.29
个百分点。
    此外,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莲花味精超低的盈利能力亦非常令人生疑。
    2009年1-12月,在香港上市的山东阜丰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6.32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9.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21%和214.98%。阜丰集团2009年的销售毛利率
、销售净利率分别为30.02%和20.03%,而莲花味精的2009年的销售毛利率、销售净
利率则只有11.95%、0.69%。
    2009年,莲花味精主要产品复合肥的营业利润率仅为5.55%,而借壳五洲明珠
(600873)上市的梅花集团复合肥营业利润率却高达46%。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

【2010-04-30】
莲花味精(600186)遭调查涉两宗罪 华夏系三基金接盘显蹊跷
    莲花味精被立案调查的原因终于揭晓:涉嫌虚增会计利润、重大诉讼事项未及
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同时,市场传言高位接盘的华夏基金现身前十大股东之列。
    莲花味精今天公告,于2010年4月29日接到河南证监局《关于对莲花味精信息
披露问题的监管关注函》,函称"通过非正式调查发现公司存在涉嫌虚增会计利润
、重大诉讼事项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行为,并于2010年
4月25日正式对公司立案调查"。4月25日,中国证监会曾向公司送达了《调查通知
书》。
    莲花味精是去年11月间的妖股,当月股价从3.89元涨至最高7.3元,而11月下
旬更是6天5个涨停。此后,市场关于莲花味精的传闻很多,包括味精价格飙升、华
夏系多只基金建仓、大股东股权拍卖早有内定人……今天,随着莲花味精2009年年
报及一季度以及证监局函的公布,这一切也揭开了谜底。
    关于重大诉讼事项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009年12月10日,莲花味精的权
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公司第三大股东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于2009年11月20日与
郑州市商业银行签订《债权转让合同》及《补充协议书》,郑州市商业银行将自己
对第一大股东河南省莲花集团的2.7亿元债权转让给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200
9年12月7 日,在法院调解下,河南省莲花味精集团将所持5400万股限售流通股抵
偿给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受让上述股份后,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将成为
莲花味精的第一大股东。如此重要的债权转让信息,在20天之后才公布。而从11月
18日开始,莲花味精股价就急剧上扬,直到11月26日。股价上涨期间,莲花味精只
提及被郑州市商业银行冻结的5400万股将进入拍卖程序,并未告之11月20日河南省
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已经受让郑州商业银行债权的事。
    此外,莲花味精2009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华夏系三只基金华夏红利、华
夏大盘、华夏复兴分别以1589万股、1400万股和1049万股的持股量,进入前十大股
东之列。同时,一季报显示,华夏系已进行了减持,前十大流通股中只剩下华夏大
盘,持股量降至1000万股。
    相关成交榜显示,去年11月24日,在莲花味精3个涨停后,有两机构专用席位
高位入场,当日累计耗资16065.77万元,买入价在6.43元/股左右,折合股数2490
万股。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阮晓琴

【2010-04-29】
莲花味精(600186)09净利增近四成 生产经营稳步发展
    莲花味精(600186)周四晚间披露年报,因生产经营平稳运行、持续增长,公
司09年净利增加近四成。
    200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9亿元,同比增加20.85%;实现净利润1730.53
万元,同比增加38.69%;每股收益0.016元,同比增加33.33%。
    公司表示,净利增加首先因营业收入增加所致;其次,公司报告期内财务费用
及资产减值损失均同比减少,且投资收益增加,有利于促进净利增加。
    2010年,公司预计将完成各类产品销售收入25亿元,生产经营预计总成本为21
亿元,预计销售费用1.2亿元、管理费用1.25亿元、财务费用0.3亿元左右。
    年报称,公司2009年度拟不进行现金利润分配。
    莲花味精周四收报5.59元,涨0.18%
【出处】【作者】

【2010-04-27】
莲花味精(600186)被立案调查
    莲花味精(600186)公告,4月25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向公司送
达的《调查通知书》, 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立案调查。
    公告称,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调查工作,并及时履行信
息披露义务。(牛洪军)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牛洪军

【2010-04-20】
莲花味精(600186)660万限售股遭拍卖
    莲花味精股权拍卖卷土重来,公司原控股股东莲花味精集团公司660万限售流
通股将于4月29日上午10时,在郑州市花园路21号金质大酒店十六楼会议室拍卖。
    莲花味精集团股权拍卖可谓步履蹒跚,去年12月14日,因河南省莲花味精集团
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债务纠纷,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委托北京中招国际拍卖公司
拍卖的莲花味精集团持有的莲花味精1750万股限售流通股已于2009 年12 月1 日拍
卖成交。
    去年12月7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河南隆源拍卖有限公司公开拍卖公司
股东河南省莲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莲花味精5400万股限售流通股遭流拍。
    就在今年2月2日,莲花味精公告称,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通知,因中国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与莲花味精集团、项城市天安科技公司债务纠纷,法院轮候冻结
莲花味精集团持有的莲花味精4566万股限售流通股、轮候冻结项城市天安科技公司
持有的莲花味精7826万股限售流通股,轮候冻结起始日为2010年1月29日,冻结期
限为两年。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刘相华

【2010-03-11】
莲花味精(600186)将获政策扶持
    记者从莲花味精获悉,近日,河南莲花股份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国家商标战略实
施示范企业,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
    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的示范期初步定为三年,期满后可申请
继续示范。国家工商总局将给予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一定的扶持政策,如为
其提供有关商标注册信息统计服务、提供商标咨询服务、加大对其商标的注册和保
护力度、帮助和支持其解决商标在境外被抢注问题等。(周帆)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2-26】
莲花味精(600186)成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
    近日,河南莲花股份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这是河南
省唯一一家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
    据介绍,今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将在各盛自治区、直辖市确定一个城市和
一家企业作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通过发挥其先进典型的指导
和示范作用,促进国家商标战略的广泛实施。
    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的示范期初步定为三年,期满后可申请
继续示范。国家工商总局将给予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一定的扶持政策,如为
其提供有关商标注册信息统计服务、提供商标咨询服务、加大对其商标的注册和保
护力度、帮助和支持其解决商标在境外被抢注问题等。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1-07】
莲花味精(600186):长城资产公司高位套现超亿元
    莲花味精今日发布权益变动报告称,股东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分别于2009年
12月30日、12月31日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系统出售所持668.92万股,占总股份0.63
%。本次变动后仍持有5263.41万股占总股本4.956%,持股不足5%。
    报告显示,长城资产管理公司2009年11月26日至2009年12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
交易分六次出售1877.85万股,占莲花味精公司总股本的1.77%,价格在6.04元至6.
94元之间。按此粗略计算,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套现过1亿元。(吴芳兰)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12-29】
莲花味精(600186)身缠三大问号
    虽然莲花味精股权拍卖和重组的雾气已渐渐消散,但仍有三个疑问尚待解决:
既然公开拍卖已一锤定音,为何神秘买家迟迟不愿现身?面对收购传闻,现已为大
股东的河南农开公司为何迟迟不对莲花味精重组?为何调味品市场开始逐步涨价,
身为行业龙头的莲花味精却称对公司盈利能力影响不大?
    为何事隔25天
    李强才现身?
    12月1日拍得莲花味精1750万股的神秘买家令人印象深刻,投资者都想知道是
谁拍得这部分股权,但在成交日过去两周后,15日拍卖公司仍然以买家未付全款项
而拒绝透露买家身份。由于拍卖公司两次拒绝透露,神秘买家迟迟没有现身。
    但在12月26日,莲花味精公告称,接公司股东河南省莲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莲花集团”)通知,因莲花集团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债务纠纷,北京市第
二中级人民法院委托北京中招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的莲花集团持有的公司1750万
股限售流通股已于12月1日拍卖成交,竞买方为自然人李强,目前已完成过户,李
强现持有公司限售流通股17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5%。
    对于为何拍卖后将近一个月才透露买家身份,莲花味精董秘牧峻涛昨日在接受
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也是才得到消息,一直在与股东沟通中,但是肯定是在合
法的程序中完成股权过渡,至于李强的身份背景,我们也不清楚。”
    以常态来论,买家应在拍卖成交之后7天之内交付完全部款项,但成交两周后
买家仍未交全款,事隔25天才给出定论,显然已经超出规定期限。拍卖公司又为何
一再拒绝透露买家信息,李强的背后是什么,购得这部分股权又出于什么目的?
    莲花味精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知道的是自然人李强,但是具体背后的力
量是机构、公司还是只是个人仍不得而知。”
    有媒体指出,李强的名字同时名列其他上市公司股东前十列: 巢东股东大流
通股东位列第二位,大恒科技十大流通股东第八位,万向德农十大流通股东第四位
,总上榜金额达3550.09万。
    如果是单纯自然人斥资拿下莲花味精1750万股,对个人而言压力也是不言而喻
。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也不排除有机构进入的可能,此前莲花味精的股价已经
经过一番炒作,大股东股权拍卖和产品价格暴涨引发游资的热炒,市场对于莲花味
精的重组猜想还未完全泯灭。”
    先保壳后重组?
    一直以来市场上关于收购莲花味精的传闻不断,莲花味精方面也曾表示,确有
投资者有意收购或者参股,却因为公司股权分散、债务缠身等“麻烦事”一直没有
实质进展。
    保壳关键时刻,公司原先的三股东农开公司跳出来将莲花味精的一身麻烦包揽
。12月10日郑州商业银行将享有的对莲花集团2.72亿元债权以1.58亿元转让给农开
公司。转让后,农开公司持有莲花味精股份占总股本的11.90%,成为新的控股股
东。而莲花味精是否就此翻身?
    一直以来,由于莲花集团难以还债,唯一可行的方式便是通过股权变现来还债
。就股权变现来说,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二是将手中所有股
权整体转让。
    农开公司在莲花味精无人问津的艰难时刻跳出保航,打包收购莲花味精,占总
股本的11.9%,成为新的控股股东。
    农开公司全称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其是河南省政府设置的专业从事农业
领域投资的投融资平台。但农开公司也对外明确表示“无购买或置换资产的明确重
组计划”。难道其仅仅是出于保壳考虑吗?
    资料显示,莲花味精似乎一直以来主业缺乏成长性,业绩平平。要想迅速改变
不太理想的基本面并不容易,将来河南农开公司会否将旗下部分资产置入莲花味精
或者直接向莲花味精注入资金?
    牧峻涛告诉记者:“具体下一步动作大股东农开公司没有具体打算,我们会积
极与股东层面进行沟通。”
    调味品价格开涨
    公司却称影响不大
    莲花味精是驰名商标,在全球性农产品涨价以及诸多消费品涨价过程中,调味
品市场也开始逐步涨价。本应给行业龙头的莲花味精带来相当的利好,然而前景堪
忧。 
    国信证券食品分析师黄茂告诉记者:“味精行业一直以来相对稳定,今年以来
产量增加不大,相对集中在部分公司,供给增长不快。”
    他指出:“导致价格上涨,渠道囤货可能是一个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也有一
部分影响,味精行业过去受忽视,价格上涨明年年初很可能就会回落,同时味精生
产污染较大,与政府在治理污染方面的举措有关。”
    此前莲花味精针对市场专业分析人士纷纷指出的业绩大幅上涨,以自产麸酸的
主要原料玉米供应紧张,难以采购,对公司自产麸酸能力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公司对
外购麸酸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予以否认,指出味精价格上涨对公司盈利能力影响不
大,预计2009年度盈利能力同比不会有较大变化。
    而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莲花味精的说法“驴头不对马嘴”:“莲花味精所
说的麸酸,也就是谷氨酸有一半是能够自给自足的,这部分是有很高的利润的,业
绩大幅上涨是必然的。”
    据了解,莲花味精目前已成功实施了以小麦取代玉米的产业链条的组合,以生
产味精带动小麦种植,再以小麦加工成味精等;然后对生产废水进行生物技术加工,
变成优质饲料,用加工处理后的饲料养牛,再将牛肉,牛奶和皮革制品销往国内外,
实现四次加工增值和生态循环。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09-12-15】
买家"神秘"依旧 莲花味精(600186)1750万股归属成谜
    莲花味精今日公告称,北京中招国际拍卖公司以北京市二中院未下达协助执行
通知书为由,拒绝透露1750万股限售流通股竞买人信息。
    12月1日成功竞得1750万股的买家"神秘"得甚至有些蹊跷。此前,莲花味精12
月2日披露,北京市第二中院及北京中招国际拍卖公司因竞买人未交足余款,拒绝
透露竞买人信息。根据有关规定,应在7个工作日内交足余款。截至目前,距离12
月1日已经过去将近两周,不料,今日拍卖公司又以另一理由再次拒绝透露。
    莲花味精今日还披露,莲花味精集团以股抵债的5400万股限售流通股,已于12
月11日过户给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目前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持有公司12
643.48万股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90%,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12-11】
莲花味精(600186)重组悬疑
    莲花味精(600186)的故事仍在升级。此前关于莲花味精重组还迷雾重重给外
界留有诸多想象,如今莲花味精迎来了新东家。
    莲花味精12月10日披露,郑州市商业银行将享有的对莲花味精集团2.72亿元债
权,转让给农业开发公司,转让价格为1.58亿元。该次转让完成后,河南省农业综
合开发公司(下称“农开公司”)将持有公司12643.48万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
的11.90%,成为新的控股股东。
    12月9日,农开公司的相关知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至于是否重组
还有待进一步讨论,但是收购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莲花味精,此次收购体现政府在
保护莲花味精品牌和壳资源上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
    而农开公司此前是莲花味精的三股东,如今跃居控股股东之位,是否有意如市
场期待重组莲花味精呢?
    突如而来的打包收购
    莲花味精突如其来的股东变更,也使得围绕莲花味精的种种后续故事发展更为
曲折。而此笔债权收购更是让人疑问重重。
    据莲花味精公告,莲花味精第三大股东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与郑州市商业
银行签订了《债权转让合同》及《补充协议书》,受让郑州市商业银行享有的莲花
集团27202.95658万元债权。
    此前农开公司持有莲花味精6.82%的股份,是其第三大股东。该次转让完成后
,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将持有公司12643.48万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的11.9
0%,为第一大股东,享有相应的大股东权益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农开公司表示:本次收购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府投资主体的作用,保持莲花味
精的稳定发展。
    此前还一度流拍不知下家的大股东所持有上市公司的5400万股权也有了着落。
12月7日,莲花味精大股东莲花集团所持此笔5400万股,还在拍卖台上等待着最终
归属宣判,因无人办理竞买登记手续而流拍。当日,莲花集团与河南省农业综合开
发公司在郑州市中院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莲花集团所持有的5400万股莲花味精限
售流通股抵偿给债权人农开公司,以清偿本案所有债权债务。
    据了解,2009 年11 月19 日,农开公司就已经召开一届董事会四次会议,作
出同意公司以适当价格将郑州市商业银行对莲花集团的债权进行打包收购,取得莲
花味精5400万股股权的决议。
    莲花味精公告称,农开公司与郑州市商业银行于2009年11月20日签订了《债权
转让合同》及《补充协议书》,郑州市商业银行将享有的对本公司第一大股东莲花
集团27202.95658万元债权转让给农开公司,转让价格为15800万元。由于郑州市商
业银行于2006年7月6日已申请郑州市中级人法院强制执行上述标的债权,郑州市中
级人法院依法冻结了莲花味精集团所持有的5400万股莲花味精股权。因此,本次标
的债权转让给农开公司时,债权项下的权利同时转让给农开公司。 
    为何莲花味精原第三大股东农业公司与郑州商业银行于2009年11月20日就已经
签订《债权转让合同》,但直到12月9日才发布公告,而这是否符合信息披露的法
律有关规定?
    中国股东维权网创始人、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臧小丽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
表示:“该《债权转让协议》转让的标的是商业银行所拥有的债权,不是股权,协
议本身并不直接导致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的变化,因此,中国证监会没有明确将此纳
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临时报告范围。另外,根据我国《合同法》关于
债权转让的规定,债权转让由债权人与受让人达成一致并通知债务人即可,无需征
得债务人同意。”
    她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郑州商业银行11月20日与原第三大股东农开公司
签订的这份合同不需要征求债务人莲花集团公司的同意,也不必让上市公司知道,
只要事后告知就行。但是如果上市公司之前就知晓相关事宜,也有避规嫌疑。”
    也许不能说是巧合的“巧合”是,莲花味精的股价在此前后也主要受重组预期
影响,惊人出现六度涨停,从11月2日的3.75元涨至12月1日的7.12元,一月间涨幅
达90%。
    而有关于莲花味精近日几番股价异常波动业界也报道不断,甚有相关数据显示
有“牛人”“布局获利53%后转而布局换班板块,并笔笔盈利”。
    知名律师周爱文告诉记者:“上市公司股价在此期间出现剧烈波动,有提前泄
露消息的嫌疑,实际也侵害了中小股民的利益。”
    农开公司为何肯接手莲花味精这无人问津的盘子?此前当时拒不付款落得“虚
名”购得1750万股的“神秘”人虽已不重要,但其身份和意图仍然是个谜团。
    无论如何,莲花味精的步步举动,与异常的股价一般显得不那么寻常。
    “换主人”是否意味着重组?
    历史上形成的巨额大股东占用问题后续作用力似乎还在,在债权人、投资者、
公司等各方利益主体激烈博弈的大背景下,经历过一嘲浩劫”的莲花味精迎来实质
性重组终究还需要经历层层考验。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莲花味精股东的变更,实际上当地政府考虑保证国有资产
保值前提下的选择。
    据了解,莲花味精是确定的520 家重点企业之一,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
化重点龙头企业,是我国最大的味精和谷朊粉生产与出口基地。截至2008年底,莲
花味精总资产34.8 亿元,年销售收入20.5 亿元。不仅 “莲花”商标和莲花味精
享誉全国,也一度是当地财政支柱。
    知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政府对于莲花味精还是相当重视,‘以股
抵债’是公司摆脱困境重要途径。莲花味精是地方龙头企业,具有一定品牌效应,
政府牵头解决债务问题,实现重组才能根本改变莲花味精劣势局面。”
    公开资料显示,农开公司于1992年1月成立,注册资本66878万元,总资产10.9
2亿元。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授权经营的不具有金融职能的省属国有独资政策性投资
机构,是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由河南省财政厅管理并全额持有公司资本金,实行
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农开公司作为河南省唯一专业投资于农业产业化的国有投资公司,旨在以投资
于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为切入点,以参股为主要投资方式,以阶段性持股为经营理念
,以经济效益与会效益兼顾为财务目标,打造河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开公司
作为省府重要的投融资平台,按照省府部署,体现当地政府意志。
    此前农开公司就以河南省政府扶持莲花味精的姿态入驻,自2004 年5 月以来
,针对莲花味精发展遇到的严重困难,农开公司斥资入股莲花味精实施救助,为莲
花味精注资1亿元助其恢复生产,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同时推动实施了企业产权改
制、股权分置改革和转移经营机制等措施,功劳可见一斑。 
    农开公司表示,收购莲花集团拍卖的5,400万股莲花味精受限流通股,有利于
避免控制权旁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促进莲花味精的稳定发展和地方经济稳定
。
    莲花味精
    已丧失决定命运的权利
    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是否注入资产还不得而知,但是仅从莲花味精的基
本面来看,还不算很差,莲花味精主业仍有长期发展的可能性。”
    据了解,味精属于调味品行业,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农产
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味精市场的激烈竞争,味精行业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莲
花味精的业绩一直没有好转。
    目前农开公司累计投放资金余额26亿,逐步形成以畜牧加工、生物技术、矿产
加工、高科技等为特色的投资格局,并已发展成为拥有5家全资、控股子公司,6家
参股子公司,10余家关联企业,集资本运营、资产运营为一体的战略性投资机构。
至于是否重组莲花味精还不得而知。
    莲花味精内部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作为一家国有控股的企业,上市
公司本身已经丧失了决定命运的权利。”
    记者注意到,在12月10日莲花味精公告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明确提到
,农开公司无在未来12 个月内改变莲花味精目前的主营业务或对其主营业务做出
任何重大调整的计划。并且无对莲花味精或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
、与他人合资或合作的计划,也无购买或置换资产的明确重组计划。
    “保护莲花味精是第一位的,剩下的还是如何增强其持续经营能力,政府不会
坐视不管。”该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莲花控股(600186)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