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065 东华软件 更新日期:2025-04-22◇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专注于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和信息化服务的布局与提供。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金融健康行业 | 834611.60| 182876.55| 21.91| 62.65|
|政府及公共事业 | 257709.85| 52769.07| 20.48| 19.34|
|通信行业 | 102645.04| 20081.09| 19.56| 7.70|
|其他 | 75587.51| 7580.83| 10.03| 5.67|
|互联网及计算机服务行业 | 60751.52| 10935.45| 18.00| 4.56|
|非主营业务收入 | 954.55| 394.45| 41.32| 0.07|
├────────────┼─────┼─────┼───┼──────┤
|系统集成收入 | 956507.81| 115171.78| 12.04| 71.80|
|技术服务收入 | 261559.26| 90779.64| 34.71| 19.63|
|软件收入 | 113238.45| 68291.56| 60.31| 8.50|
|其他业务收入 | 954.55| 394.45| 41.32| 0.07|
├────────────┼─────┼─────┼───┼──────┤
|华北地区 | 830771.85| 180027.61| 21.67| 62.36|
|华东地区 | 175335.64| 32328.17| 18.44| 13.16|
|东北地区 | 93580.08| --| -| 7.02|
|西南地区 | 75022.14| --| -| 5.63|
|西北地区 | 60066.59| --| -| 4.51|
|华中地区 | 59203.20| --| -| 4.44|
|华南地区 | 37326.03| --| -| 2.80|
|非主营业务收入 | 954.55| 394.45| 41.32| 0.07|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金融健康行业 | 349752.57| 83534.74| 23.88| 61.11|
|政府及公共事业 | 125366.67| 27441.96| 21.89| 21.91|
|通信行业 | 40357.00| --| -| 7.05|
|其他 | 35858.01| --| -| 6.27|
|互联网及计算机服务行业 | 20747.28| --| -| 3.63|
|非主营业务收入 | 226.59| 162.33| 71.64| 0.04|
├────────────┼─────┼─────┼───┼──────┤
|系统集成收入 | 371749.79| 41875.14| 11.26| 64.96|
|技术服务收入 | 121388.29| 28378.01| 23.38| 21.21|
|软件收入 | 78943.44| 61486.69| 77.89| 13.79|
|其他业务收入 | 226.59| 162.33| 71.64| 0.04|
├────────────┼─────┼─────┼───┼──────┤
|华北地区 | 365392.16| 87052.93| 23.82| 63.85|
|华东地区 | 97684.81| 21353.47| 21.86| 17.07|
|西南地区 | 25909.36| --| -| 4.53|
|东北地区 | 22974.22| --| -| 4.01|
|西北地区 | 21923.61| --| -| 3.83|
|华中地区 | 21007.63| --| -| 3.67|
|华南地区 | 17189.73| --| -| 3.00|
|其他 | 226.59| 162.33| 71.64| 0.04|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金融健康行业 | 719916.37| 182762.92| 25.39| 62.47|
|政府及公共事业 | 228543.79| 54394.06| 23.80| 19.83|
|通信行业 | 86155.87| 19816.92| 23.00| 7.48|
|其他 | 68871.68| 8462.20| 12.29| 5.98|
|互联网及计算机服务行业 | 48309.84| 10461.17| 21.65| 4.19|
|非主营业务收入 | 563.86| 434.90| 77.13| 0.05|
├────────────┼─────┼─────┼───┼──────┤
|系统集成收入 | 781435.41| 100426.90| 12.85| 67.81|
|技术服务收入 | 260676.73| 105332.98| 40.41| 22.62|
|软件收入 | 109685.40| 70137.39| 63.94| 9.52|
|其他业务收入 | 563.86| 434.90| 77.13| 0.05|
├────────────┼─────┼─────┼───┼──────┤
|华北地区 | 722294.10| 181092.02| 25.07| 62.68|
|华东地区 | 152413.59| 33651.68| 22.08| 13.23|
|东北地区 | 80012.52| --| -| 6.94|
|西南地区 | 56760.90| --| -| 4.93|
|西北地区 | 54952.95| --| -| 4.77|
|华中地区 | 51772.65| --| -| 4.49|
|华南地区 | 33590.83| --| -| 2.91|
|非主营业务收入 | 563.86| 434.90| 77.13| 0.05|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金融健康行业 | 313541.67| 82133.32| 26.20| 61.15|
|政府及公共事业 | 112509.65| 28899.31| 25.69| 21.94|
|通信行业 | 35992.73| --| -| 7.02|
|其他 | 32109.15| --| -| 6.26|
|互联网及计算机服务行业 | 18525.52| --| -| 3.61|
|非主营业务收入 | 52.60| --| -| 0.01|
├────────────┼─────┼─────┼───┼──────┤
|系统集成收入 | 328212.60| 43941.74| 13.39| 64.01|
|技术服务收入 | 125269.15| 33729.80| 26.93| 24.43|
|软件收入 | 59194.18| 53423.81| 90.25| 11.54|
|其他业务收入 | 55.39| -8.87|-16.01| 0.01|
├────────────┼─────┼─────┼───┼──────┤
|华北地区 | 326285.76| 84742.79| 25.97| 63.64|
|华东地区 | 88326.98| 22554.51| 25.54| 17.23|
|西南地区 | 23370.73| --| -| 4.56|
|东北地区 | 20700.99| --| -| 4.04|
|西北地区 | 19694.04| --| -| 3.84|
|华中地区 | 18822.86| --| -| 3.67|
|华南地区 | 15474.56| --| -| 3.02|
|其他 | 55.39| -8.87|-16.01| 0.01|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2024年,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延续良好发
展态势,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稳健前行。
从产业规模来看,2024年我国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37,276亿元,同比增长10%,
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达92,190亿元,
占全行业收入的67.2%,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收入达14,088亿元,同比增长9.9
%,成为行业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在技术创新层面,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
关键数字技术加速发展,推动着行业的革新。以5G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
设在全国乃至全球加速布局,进一步深化了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变革。各行业
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企业为提升竞争力,加大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方面的投入
。制造业借助工业软件实现智能化生产管控,金融机构通过金融科技提升服务与风
控能力,政府在智慧城市、电子政务等领域的持续投入,也带动相关软件服务需求
的增长。
展望未来,随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以及全球
数字经济的持续扩张,行业产业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新兴技术将不断催生新的增
长点,推动高端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服务化转型,助力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
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始终专注于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和信息化服务的布局与提供。经过多年深耕,已
形成较为完备的产品体系和服务生态圈。公司主要业务涵盖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
信息技术服务及应用软件开发,广泛应用于医疗、金融、智算、智慧城市、水利等
多个领域。
一、主要产品及用途
(1)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
公司专注提供多元集成产品与解决方案。数字基础设施层面涵盖云计算、大数据、
算力数据中心建设、物联网集成方案等;行业应用领域覆盖医疗、金融、智算、智
慧城市、水利等。公司凭借领先的专业能力,可依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涵盖
咨询规划、架构设计、软硬件选型与集成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全方位助力客户实现
信息系统的升级与优化。
(2)信息技术服务
涵盖软件产品实施交付、客户化开发、信息系统运维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大数
据交易所建设和云计算服务等。通过为客户定制系统解决方案及长期维护,满足各
行业信息化发展需求。
(3)应用软件开发
医疗板块,基于 AI大模型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的智能电子病历系统,通过智
能体辅助决策与全流程自动化,实现了医疗流程的精准优化与服务质量的多维度提
升。金融板块,打造金融数据资产管理与AI应用平台,助力精准营销与风险管控。
智慧城市板块,推出城市综合管理与智慧交通系统,实现高效治理。智慧水利板块
,利用 AI赋能防汛抗旱、水资源调配、河湖治理、水利工程等核心业务,全方位
多维度助力水利高质量发展。
(4)网络产品
公司聚焦于为客户提供网络领域的软硬件产品,涵盖数据库审计系统、应用安全分
发产品在内的多元业务网络运维产品及网络安全产品,全方位满足客户在网络架构
搭建、维护与安全防护等方面的专业需求。
(5)运维管理
提供运维监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如:AI智能运维、IT综合监控、IT运
维流程、资产管理、运维自动化、数据中心可视化、机房动环监控等。
二、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公司以直销模式为主,主要服务医疗、金融、政务、水利、电信
等行业客户。公司紧密跟踪客户实时需求,提供标准化软件产品,开展个性化应用
软件定制及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服务。通过直销,公司与各领域客户建立起长期稳
定合作关系,有力提升行业知名度,推动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2)研发模式:公司研发部门立足技术前沿,研发各类通用软件产品,以契合用
户最新业务需求,同时为客户提供便捷的定制化开发服务。针对客户需求,研发部
门会开展需求细化与技术分析工作,经共同研讨后确定最终产品规划。随后,研发
产品部调配研发力量进行开发,直至完成产品交付。
(3)采购模式:公司严格遵循 ISO9001标准,在供应商管理上构建了严苛的筛选
与评估体系。这一体系不仅确保了产品质量上乘,还保障了交货的高准确率与服务
的高满意度。公司运用“货比三家”的采购策略,促使采购流程具备低成本、高效
率的显著优势。
(4)售后模式:公司秉持
“诚信、快捷、专业、理性”原则,为众多客户提供 IT运维服务。依托规范、高
效且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自主设计开发东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DHC-CRM),借
此增强服务科学性与专业性,提升定制及服务效率,以驻场技术支持高效排除客户
技术故障。
三、公司的市场地位
公司作为大型的综合性行业应用软件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和信息技术服务提
供商,是国内最早通过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CMMI)5级认证的软件企业之一,是
首批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 5级(CS5)企业、电子与建筑智能化专业承包一级
、软件服务商交付能力一级资质、安防工程企业设计施工维护能力一级、建筑装饰
装修专业承包二级、建筑机电安装专业承包二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安全
生产许可证、软件安全开发三级服务资质、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一级资质、ITSS二级
证书资质等,并取得了 ISO14001、ISO45001、ISO20000、ISO27001、ISO9001等质
量体系认证,拥有2,500余项软件著作版权。另外,公司为北京高新技术企业、中
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信用AAA级企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企业信用等级证书A
AA、北京安全防范行业协会会员单位、ITSS理事单位等,荣获2024北京软件企业核
心竞争力评价(平台赋能型)证书,最近几年先后荣获中国软件行业协会颁发的中
国软件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软件行业大数据领域领军企、中国软件产业贡献企业
、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发布的2024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
务竞争力百强企业(第24名),2024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优秀企业。经过长期的
耕耘,公司在主营业务领域具有较为全面的资质、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丰富的企
业客户服务经验,与供应商、客户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公司的业绩稳
定增长提供了长期有力的支撑。
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3,322,600,710.3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5.6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9,706,775.8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98%;归属
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1,487,099.3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0.80%。
1、医疗行业
东华医为始终专注于医疗大健康信息化软件产品的研发与创新,相继推出了数字化
医院(iMedical HO)、数字化区域医疗(iMedical HE)、智慧医院(iMedical HOS,
即医院综合业务操作系统)、城市智慧医疗(CMOS,即城市医疗综合业务操作系统)
、数字化医保(iMedical MI)、互联网医疗(iMedical lH)、数字化养老(iMedical
EC)等解决方案。
东华医为深耕医疗信息化行业25年,已拥有30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能
够为医院提供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目前,东华医为的客户数量超1,000家,分布
在中国大陆、中国澳门以及非洲埃塞俄比亚。其客户类型丰富多样,涵盖三分之一
的中国百强医院、大型医疗集团、县市级医院门诊部。
报告期内,重点工作如下:
(1)智慧医院
智慧医院解决方案(iMedical HOS),简称HOS,是东华医为基于医为方法论对医
院信息系统最新认知的成果,也是目前国内最为领先的医院信息化系统。HOS能赋
能医院将自身的 IT系统从业务信息化、条块化,向业务全面和系统地数智化的重
大升级转型。“HOS+订阅模式”,不仅是东华医为深入实施客户成功战略的核心举
措,更在实践中被不断验证是构建智慧医院的优选方案与最佳商业模式。
在报告期内,东华医为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与专业服务能力。共有34家医院客
户入围最新复旦版全国百强医院排行榜,在与这些百强医院的深度合作过程中,东
华医为凭借持续创新与深入实践,其产品内涵得以丰富,专业能力亦获得显著提升
。
同期,东华医为在市场拓展方面成绩斐然,成功与十余家顶级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协
议,其中包括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及山东省立医院等
业内知名医院。这一系列合作不仅彰显了东华医为的品牌实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其
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外,在项目签约方面,东华医为在报告期内斩获千万级以上的智慧医院合同超过
十余个。这些项目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医疗机构,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人民医院智慧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通过智能化手段优化患者就医体验;海阳市
人民医院一体化管理及数字化智慧医院建设服务项目,致力于构建全面、高效的医
院管理体系;佳木斯市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推动中医医院的数字化转型与发
展;安庆院区(含新老院区)淮安院区一体化 HIS系统集中采购项目,实现医院信息
系统的整合与升级;航空总医院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提升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
水平;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信息化项目,助力新院区打造先进的信息化医疗环境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业务信息化扩容与提升开发服务项目,满足医院业务增长
对信息化的需求;连云港市中医院中医综合能力提升工程信息化项目,加强中医院
信息化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安徽省立医院北区信息系统一体化延伸建设项目
,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覆盖;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信息化服务项目,推动医
院信息化服务水平的提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医院二期项目,持续完善医
院信息化建设,为医疗服务提供有力支撑。这些项目的成功签约,不仅直观彰显出
东华医为于智慧医院建设领域的雄厚实力与深厚积淀,更预示着其将凭借前沿技术
、创新方案以及专业服务,深度赋能医疗行业,成为驱动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加速
迈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力量。
(2)数字化区域医疗
东华医为的城市智慧医疗操作系统(CMOS2.0),全面支撑常态化数字监管应用。
其涵盖城市医疗关键指标监测、医疗质量监管、医疗资源监管、公共卫生服务监管
等领域,并配备监管大屏与手机移动端展示功能。CMOS2.0完全适配国产化信创软
硬件环境,依托东华医为多年的评级经验,为用户提供专业的测评全流程咨询服务
。
报告期内,东华医为已助力全国110余家医院客户顺利通过互联互通测评。其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
院等17家医院客户成功通过五级乙等测评。
在医共体项目领域,东华医为成绩斐然。报告期内,成功中标广东省新丰县医共体
、乳源瑶族自治县医共体、贵州省三都县医共体以及云南省罗平县医共体等多个全
国范围内的医共体建设项目。
在医共体项目实际交付过程中,东华医为凭借丰富的项目经验与深厚的专业积累,
使创新的CMOS2.0解决方案在各项目中得以迅速、高效地落地实施。CMOS2.0方案借
助业务孪生技术与业务流程重构,创新性打造了集诊疗服务与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全
流程服务模式,实现了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深刻转变。这充
分彰显了东华医为在区域信息化项目建设中,不仅具备成熟、完善的产品解决方案
,还拥有丰富的项目实战经验。
(3)智慧后勤
报告期内,东华医为智慧后勤产品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成功上线,发挥了东华医为
HOS整合能力和全连接优势,提升了医院运营管理效率。结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多
院区特点,制定一站式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框架、在统一规划计算资源的基础上,
设计通过业务岗位划分和角色分权分域管理保障多院区间的职责权限及数据安全,
实现跨院区后勤服务协同的标准化。
借助物联网技术等将过去后勤管理工作中难以监管或管理效率低下的设备安全集中
监控、能源消耗精细化统计。积极响应“全院一张床”的医疗管理模式变革,依托
于结构化的房屋空间管理系统,以网格化思路将物理空间划分为五级并绑定场所码
,并继续结合BIM可视化及技术实现移动资产实际的物理位置定位和成本核算。
报告期内,智慧后勤产品同时还在包括粤北人民医院、东莞市东坑医院、福建昌财
医院在内的多家医院推广应用。
(4)数字化医保
本年度,东华医为在院端DRG/DIP综合业务管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新增上线并
成功落地于超过100家医院,涵盖了DRG/DIP医保付费、预分组、首页质控、医保结
算清单管理以及医保智能审核等全方位服务。同时,公司持续为超过200家医院提
供DRG/DIP产品的专业运维支持。
报告期内,东华医为的
DRG/DIP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在多家知名医院成功落地应用,包括清华长庚医院、北
京老年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德州市人民医院、大连旅顺口区总医院、威海市
中心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以及重庆口腔医院等,进一步显现出卓越的
产品实力。
在技术业务与信创方面,东华医为对DRG/DIP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
技术业务层面,实现了各个业务模块的深度整合与统一,包括统一架构、统一认证
以及统一用户界面,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流畅与优质的使用体验。在信创层面,产
品已全面适配国产化操作系统、国产数据库以及国产中间件等,全面满足信创要求
,展现出强大的兼容性与稳定性。
(5)互联网医疗
报告期内,东华医为互联网医院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高质量拓展,相继在首都
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友谊医院、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
以及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等众多医疗机构成功上线。
此外,东华医为还积极助力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锦州市
中心医院及颍上县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顺利通过互联网医院评审,全方位赋能这些
医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便捷性和满意度。
(6)数字化养老
报告期内,东华医为的智慧养老系统成功在威海中心医院康养苑、濮阳市第三人民
医院以及东莞市东坑护理院等多个关键项目中上线运行。
在推动养老业务数字化孪生的过程中,东华医为对健康评估、财务管理、后勤管理
和质量管理等多个核心环节进行了深入的优化与革新,显著提升了业务流程的效率
和效果。此外,养老业务与诊疗业务之间的联动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实现了
入注转床、退住等关键流程的深度融合,极大地丰富了养老产品的功能性和医养结
合模式的多样性。
2024年 12月,东华医为在泰安市泰山医养中心项目中成功上线了移动端应用,这
一创新举措使得长者家属能够方便地在线支付养老费用,有效解决了无法现场缴费
的难题,获得高度评价。
2、金融行业
(1)金融科技领域:专注于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2024
年公司凭借强大的科技服务能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成功中标百余家各类银行的系
统建设,成功立项三百余项,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金融科技市场的领先地位。特别
是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如智能金融风控、大数据、金融营销、智慧金融
等领域,公司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2)反洗钱领域:开展了新技术的储备和创新应用探索。完成了LLMOps的调研工
作,并进行了包括 langchain、Lora微调和向量数据库在内的相关基础技术和算法
的学习应用。公司还完成了通用开源大模型的本地化适配和调试,完成了征信法规
知识库、反洗钱法规库的标注工作,为后续打造适用于金融行业大型语言模型奠定
了基矗
(3)银行业务领域:产品方面打造标准化、场景化、一体化的信贷全流程系统,
覆盖零售信贷、小微信贷、对公信贷及移动营销场景。技术创新方面融合微前端、
大数据、电子签章、移动互联、智能风控、音视频技术及 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
深入挖掘信贷业务场景,优化业务流程,极大地提升了客户经理业务效率。本年度
对 20+全国各级全国性银行、省级农商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持续服务,同时拓展
了多家省级农信银行的全流程信贷的项目建设。对信贷系统群进行了迭代升级,更
好的对目前主流目标客群农信和中小商业银行进行深化服务。
(4)信托业务领域:产品方面打造新一代消费金融系统,实现助贷平台“即插即
用”,对接抖音、京东、美团等头部平台,支持信托在消金业务上的快速展业,降
低客户对接周期和成本。通过技术创新赋能信托消费金融,推动其高效、合规、可
持续发展。技术创新方面积极引入AI大模型技术,为信托行业提供智能化、数字化
解决方案。公司持续推进服务信托业务系统的国产化适配,确保系统的高效性与安
全性。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软件产品与服务支
持。支持智能风控决策、统一数据管理及自动化运维,推动信托消金业务合规化、
规模化发展。
3、智算领域
神州新桥致力于行业 IT信息化建设,主要以咨询服务、敏捷业务、数据中台、业
务连续性、软件定义 IT基础设施、安全运营中心、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电子与智能
化等为主要业务方向。为企业提供IT全生命周期的云计算服务、应用迁移服务、安
全运营服务、运维服务等,并与多家世界知名的IT厂商紧密合作,为客户提供最优
质的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近年来公司基于“全IT、新IT”的战略方向,成长为业
内领先的基础设施、安全、系统、软件等多领域综合集成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端到
端的数据中心一站式交付服务。
报告期内,神州新桥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的技术团队,深入了解客户业务需
求、未来发展规划以及预算限制等因素,结合当下先进的数据中心架构和技术趋势
,为众多客户提供算力数据中心建设的全方位规划咨询服务,量身定制算力数据中
心建设方案。综合考量电力、制冷、存储容量以及网络带宽等方面,确保数据中心
具备足够的算力支撑客户业务的快速增长。在人工智能领域,公司成功中标并实施
了多个重大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体现了公司在大项
目综合支持能力上的优势,也进一步验证了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实力和技术
水平。
4、智慧城市
(1)智慧新城领域:践行国资委2022年79号文件总体目标,推进行业央、国企202
7年底实现100%信创替代任务,顺利交付张掖等亿级AI算力中心,在加速计算服务
器市场和信创行业持续发力,新签招商局等多个战略级项目。与通用大模型方、专
业大模型方、科研院所、互联网公司、高校、政府、国央企,英伟达、英特尔、摩
尔线程、隧源等芯片公司在郑州鹏银智算中心、新疆新星市智算中心、通辽智算中
心等项目中展开智算能力的构建。陕西人保财险微信公众号第三方运营支持服务采
购项目、某军队院校教学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等项目也相继中标。企业客户占比持续
提升达81%,复购客户合同数量占比提升45%。
(2)智慧农业领域:2024年10月《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公司旗下
发思特自主研发的AI神农新论大模型,落地农业政策、农业生产管理、农资农技、
作物生长建模、农产品加工和价格监测等行业垂直场景,“神农生物数据库系统V2
.0”荣获珠海市科技创新产品称号。发思特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完成《物联网智慧农
业数据传输技术应用指南》(GB/T 43440-2023)国标发布和实施实施。东华发思
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数据产品于报告期内正式获得广东省数据资产登记凭证,上架
广州数据交易所。
(3)智慧文旅领域:在三星堆、数字中轴、北京工体、大王山文旅、泉州文旅、
乐山大佛、长岛旅服、清源山等项目中持续交付或展开多期合作。公司小程序产品
发挥移动端的与身优势,和文旅行业深度融合,在满足客户多维度、多场景、多样
化需求的同时,实现灵活快捷交付。
(4)智慧交通领域:聚合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道路、城市建筑等多类城市数据,
为智能交通、智能停车、城市管理等提供支撑。深耕深圳轨交集团、广汽、中铁物
联、国航、深圳机场客户,持续交付千万级智慧交通项目,推进城市物联智控平台
、城市AI一体化平台、城市大数据平台技术服务,报告期内持续拓展长沙机尝珠海
机尝深圳航空、云南高速、深圳地铁、仓储码头等多个区域头部客户,携手腾讯云
推进车联网平台建设。
(5)智慧教育领域: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9日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
24-2035年)》,强调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
围,健全教育战略性投入机制,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高于4%。公司积极参与高校整体智慧校园建设,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南大学等知
名院校展开深入合作,顺利交付华北电力大学、牡丹江大学、怀化学院、常德职业
技术学院等项目,新签湘南学院大数据平台等项目,单体项目规模提升58%。
同时,公司业务稳步向数据要素、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产业延展,签署数据要
素流通与跨链开放平台、城市信息模型、卫星集群网络测试、宽带卫星基础运营平
台等十余个项目。深度参与十五五课题规划和设计落地,面向安全应急产业新质生
产力构建需求,推进安全应急产业数据要素体系建设,充分参与安全应急产业企业
、应用、场景、产品、方案、知识产权等各要素数据的挖掘和沉淀,构建安全应急
产业数据生产、分发、确权、交易、服务等全数据生命周期应用标准和平台,提高
产业数据应用能力。
5、水利行业
公司水利信息化板块多年来一直沿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路径深耕细作,紧跟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在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数字孪生流域、
水库数字化矩阵、防洪四预、水利工程白蚁防治、AI河湖治理、水利行业数据交换
、数字化转型等方面重点发力。
在国家宏观利好政策指引下,公司水利信息化项目的数量与规模均处于上升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一批智慧水利、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数字孪生流域、水库数
字化矩阵、防洪四预、水利工程白蚁防治项目。根据水利部的统筹部署,承接了全
国水利工程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普查信息化平台,实现水利部、部直属单位、省市
县水水利单位对水利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现状普查与监管。公司作为长期合作伙伴,
长期承担水利部工程建管、水利安全监督、水利市场信用监管、农村水利、安全度
汛等全国水利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与运维保障工作。公司持续保障了水利部、长委
、黄委、淮委、海委、珠委、松辽委、太湖局等数据交换平台稳定运行,目前该平
台作为水利行业指定产品积极向全国推广应用。公司与中国水科院深入合作,延续
“数智水科院”项目,承接了中国水科院数据底座平台及资产管理系统,构建了数
据资产管理体系,建设了中国水科院资产管理智慧应用。基于水库运行管理矩阵要
求,运用数字孪生、水利专业模型、人工智能等技术,完成了辽宁省水库运管矩阵
平台,被水利部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基于水利四预要求,完成了宁夏小流域
山洪灾害“四预”平台,作为提升防汛业务体系的重点产品,正积极推进其他地区
项目落地。成果建设长沙智慧水利、山西智慧水利全业务平台、安康河长制平台。
参与珠三角智慧水利工程二期、引绰济辽智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智慧水利工程建
设,获得业主好评与行业领导高度认可。
公司在水利行业顶层设计、资源整合、智能应用研发、系统集成方面拥有突出优势
,聚焦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汛抗旱减灾、引调水工程建设与运行、河湖治理、城乡
供水一体化、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等水业务领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和全链条
系列产品,为推动与促进智慧水利发展提供新质生产力。
6、全面预算
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企业对精细化管理、高效资源配置以及智能化决
策支持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尤其在钢铁冶金、煤炭能源、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
产业升级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促使企业迫切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经营绩效
,为东华厚盾的业务拓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凭借卓越的产品与服务,东华厚盾在本年度成功与南方航空、北金所、上海核工院
、北京轨道交通、中煤科工、山东省轨交院、中国能建山西院、山钢财务公司、河
西国资集团、北京静态交通、首发承平京平公司等众多新老客户达成合作。这些客
户广泛采用了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综合经营管控、项目经营管控、合同管理、费
控管理、经营分析、业财一体化等系统,有效推动了企业管理流程的优化与管理价
值的释放,充分验证了公司产品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中的适用性与有效性。
产品与服务持续获得客户认可,为淮河能源建设的全面预算管理案例成功入寻财政
部管理会计案例库”并荣获“优秀案例”称号。
在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上,东华厚盾依托自主研发的企业数智化基础平台,与国内
头部大模型厂家紧密合作,积极探索大模型在产品中的创新应用,在企业绩效领域
率先开展智能客服、智能分析、应用智搭等创新实践,为产品赋予了智能化竞争力
,并已经实现了商业落地。全面预算管理产品荣获中国软件协会年度“优秀产品奖
”。
面对央国企在信创领域的严格要求,东华厚盾积极布局,全力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产
品的生态融合。与麒麟操作系统、宝兰德中间件、中创中间件、黄河服务器、阿里
Oceanbase数据库、达梦数据库等主流国产厂商完成了全面兼容认证,并与华为在
操作系统、数据库、处理器、服务器等全生态层面实现技术深度融合。这一系列举
措不仅为央国企客户提供了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也为公司
在信创市场的持续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矗
此外,东华厚盾坚定践行降本增效策略,从多个维度提升运营效率与产品质量。通
过加速专业技能培训与业务流程优化,显著提升了产品应用能力、成熟度、实施效
率以及交付质量,有效提高了单位效率与人均产值。在技术支持方面,通过持续优
化系统性能、升级架构以及强化系统安全,为产品的稳定运行与持续创新提供了全
方位的技术保障。
7、东华工业4.0研究院
(1)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系统项目以解决园区办公安全、人员车辆通行、日常运营效率,设备能耗
及人员体验等园区典型问题入手,从提升效率降低园区综合运营成本、改善体验及
提升园区安保水平出发,运用当前各类先进的ICT技术(云计算、物联网、GIS/BIM
等)实现本项目的各项功能需求,实现园区人车物事件等的可视可管可控,通过数
字化手段对园区进行精准运营,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连接,建
立一个一体化的智慧园区管理运营平台,不再强调单一智能子系统设备的技术先进
性和功能的优越性,而是侧重各智能子系统的功能集成、网络集成、界面集成、业
务集成等,实现“跨界融合”,最终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工作环境,让园区的管理
和运营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释放资源和效率;设备高效节能、安全稳定地运
行,实现对设备、人员和环境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从而实现各智能子系统之间信
息资源的共享和管理,各应用系统的互操作、快速响应与联动控制,以达到自动化
监视与控制的目的。
(2)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智能化IBMS解决方案
公司基于BIM的3D建筑智能化IBMS监控系统是一个高性能、实时、智能、集中式的
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系统可从集团角度对集团内所有建筑智能化子系统进行全局
化的集中统一式监控和管理,将各集成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报警和管理
在智能化集成统一平台上。在全局化集中监控和管理的同时,保持对各子系统进行
分散式控制,保持各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协调各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需要能够
同时与实时获取不同控制系统的各种运行数据,同时实时的对不同系统进行状态控
制以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管理。平台可集成包括暖通空调、变配电、给水排
水、公共照明、夜景照明、视频监控、电梯运行、防盗报警、能耗计量、停车管理
、门禁管理等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平台建设基本功能是提升建筑楼宇的能效和管
理,简化系统协同、降低能耗以及削减成本。因此需要将防火、救生、安保、门禁
、电梯、照明、能源、监控、HVAC以及通讯等建筑智能化相关子系统从物理网络到
数据统一的集成到一个平台进行集中管理,解决“信息孤岛”现象。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长期技术深耕与创新能力迭代优势
公司在多个行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持续创新,精准把握行业需求,不断推出契
合市场的产品与服务,助力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巩固自身市场地位。
在医疗领域,东华医为正式推出了其最新版本的数字化医院产品——iMedical HO/
R9.2。该产品深度融合了智慧医疗、智慧服务与智慧管理理念,并创新性地运用业
务孪生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手段,致力于全面优化医院的业务流程,实现资源的精准
配置。这不仅能显著提升医院管理的效率与安全性,还极大地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在本年度,iMedical HO/R9.2已在全国范围内多家大型医疗机构成功上线,其中
包括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首都医
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以及上海泰康申园康复医
院等知名医院。实际应用结果显示,该产品性能卓越,系统架构稳定可靠,运行效
率较以往有了显著提升,产品的可配置能力也大幅增强。这些成果充分彰显了东华
医为在医疗信息化领域长达二十五年的深耕细作所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以及对各
类业务场景的系统化表达能力。
在金融领域,公司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积累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
术,智能风控算法与大数据处理技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先进技术不仅是公
司在金融行业稳健发展的基石,更为后续的产品创新与业务拓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
支撑。面对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公司积极响应,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
势,成功推出了一系列契合市场与政策要求的创新产品。其中,区块链跨境支付平
台凭借其安全、高效、合规的特性,为金融机构的跨境业务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智能信贷审批系统则借助先进的算法模型,实现了信贷审批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
化,大幅提升了审批效率与风险控制能力。为进一步赋能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发展,
公司深度融合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精心构建了多维度金融科技服务生态系统。在此
生态体系下,已成功衍生出八十多款金融软件系统及平台,覆盖了金融机构日常运
营、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全方位助力金融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
级,持续引领金融科技发展新潮流。
在智算领域,神州新桥擅长集成各类先进的操作系统,根据客户的算力环境与业务
负载特点,优化操作系统的内核参数,提升资源调度效率。公司在算法与模型方面
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可部署基于客户业务模型得算力模型及进行典型模数化的模
型转换。在智慧城市领域,旗下发思特将AI大模型与农业信息化融合,研发出神农
新论AI大模型,升级大数据平台,拓展物联网控制平台应用场景。发思特在智慧农
业、文旅、交通等细分行业持续拓展业务,还参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并向数据要
素等产业延展。在水利领域,公司沿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路径长期深耕,在
数字孪生水网、防洪“四预”等方面成果显著。其中,辽宁省水库运管矩阵平台被
水利部推广应用。
2、聚焦关键行业与优质客户服务优势
公司长期专注于医疗、金融、水利、智慧城市等关键行业,在持续深耕过程中,积
累了大量稳定且优质的客户资源。基于对各行业特性的深刻洞察,凭借卓越的行业
业务理解能力,公司为客户提供包含咨询、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数据服务在内的
全方位服务,精准契合行业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与客户建立起紧密依存、协同发展
的稳固合作关系。
凭借广泛的政企客户基储全面的业务覆盖范围、紧密的生态合作网络、充足的研发
人员储备以及良好的业内声誉,公司充分借助政府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主动
与国有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本土及科创独角兽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全力构建战略
同盟。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品牌价值,拓展了业务范畴,还显著增强了
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话语权。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公司持续优化服务,不断为
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巩固了自身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
聚焦关键行业与优质客户崭露头角,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与引领者。
在深化合作层面,公司进一步强化与腾讯云的协作,积极推进新三年战略协议的落
实,促进双方在 AI应用与产业数字化领域的深度融合。报告期内,双方达成深化
战略合作意向,将依托各自优势,在公有云、混元大模型、腾讯云基础技术产品、
融合创新产品、应用软件交付服务等方面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截至目前,公司已
顺利完成数十个企业微信和政务微信项目的建设及维护工作;在腾讯会议、Tstack
、腾讯云相关维保等核心产品项目上,合作数量增长率达200%,项目合作规模同比
增长超100%,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
3、管理与研发团队的协同卓越优势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管理团队与研发团
队紧密协同合作,在市场洞察、战略规划、资源调配及技术创新等关键环节发挥着
核心作用。公司管理团队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他们持续
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深入分析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数据分析等重点领域的发展趋
势,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据此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与产品规划,为研发工作指
明方向。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管理团队科学调配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类资源,有
力保障各项研发任务高效、有序开展。
在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公司不断强化技术能力优势。目前,已获得超2,500项软
件著作权。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管理与研发团队深度协
作,将前沿技术与业务发展紧密融合,积极开展创新探索,持续提升公司在这些领
域的技术应用水平。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公司与各地政府开展深度合作,从基础
施工、硬件搭建,到业务场景构建、算力模型优化以及运维保障等多个环节全面发
力。积极参与多地智能算力中心的运维及场景落地推广工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实
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正是这种卓越的协同优势,推动公司在产品创新、服务优化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为客户提供高品质解决方案,助力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持续迈向新的发展
高峰。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
1、人工智能领域
公司要积极拥抱大模型时代,继续紧抓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的历史性
机遇,牢牢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产业发展带来的历史性契机。持续致力于打造实
用、高效且受用户青睐的行业定制化大模型产品,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产
业体系贡献力量。随着大模型性能与效率稳步提升,预训练成本逐步降低,人工智
能赋能产业转型的潜能得到了极大激发。大模型与多模态融合技术,整合文本、图
像、音频等多种数据形式,促进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拓展了人工智能
的应用范围与能力极限,有力推动各行业向智能化迈进。尤其是在区域智慧城市建
设和产业应用领域,大模型展现出了提升行业效率、造福民众的巨大潜力。展望未
来,公司将充分发挥在智慧城市、农业、教育、文旅、气象、应急、金融、医疗、
水利等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厚优势,联合优质生态合作伙伴,推出更多具有示范效应
的大模型场景应用产品,推动大模型在行业中的深度应用,助力构建“智慧+城市
”与“智慧+产业”的全新格局,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与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
智慧方案。
2、医疗领域
(1)打造自主可控的新一代医用数字化装备系统
医用数字孪生装备、医用软件服务是加快国家基础建设,提升国家核心实力和保障
医疗健康的重要基矗在新环境、新趋势、新背景下,如何充分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
,助力医用装备数智化升级,实现医用装备软硬件系统的自主可控,是实现医疗机
构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
报告期内,东华医为正式开启了医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iMedical Computer Int
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iCIMS)产品的研发工作。这一创新产品是由物理
装备、数字装备、孪生数据、软件服务以及连接交互五个核心部分构成的未来医用
智能化数字装备。通过深度融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iCIMS旨在推动医用系统在
全生命周期内,包括设计与验证、制造与测试、交付与培训、运维与管控以及报废
与回收等各阶段,实现数智化升级。这一产品将使医用系统具备自感知、自认知、
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优化等一系列智能特征,显著提升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
东华医为的研发团队将充分利用医院数字孪生模型、孪生数据和先进的软件服务,
通过数模联动、虚实映射和一致性交互等机制,实现了数字装备的一体化多学科协
同优化设计、智能治理与数字化交付、智能运维等功能。这不仅将帮助医疗机构实
现更高效、更智能的管理,还将拓展医用系统的应用范围,提升其整体价值。
展望未来,东华医为将凭借自身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深厚积累,全力以赴推进iCIM
S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工作,为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更多的智慧。
(2)持续迭代,探索iMedical AIGC的更多应用
病历不仅是患者病情的记录,更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法律遵循的重要依据。然而,传
统的病历书写和质控过程存在诸多挑战:医生花费大量时间在文档处理上,影响了
诊疗效率;病历书写中的重复性工作和信息不一致问题,以及质控工具、方法的局
限性,难以满足高质量病历书写的需求。
iMedical AIGC 作为一款基于生成式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医疗文书处理系统,展现了
在病历生成和内涵质控方面的显著优势。
首先,产品将通过完成病历生成任务的微调、完善病历内涵质控任务、使用RLHF技
术优化生成结果、支持多模态和具有感知能力的 Copilot等措施,不断提升系统的
准确性和实用性。其次,通过现有成果的积累,iMedical AIGC将逐步实现对CDSS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功能的支持。通过集成多种数据源、建设医学知识库、构建
智能推理引擎,系统能够提供全面、实时的临床决策支持。具体实现措施包括模型
结构调优、算法调优以及有效训练和微调,确保大语言模型在不同任务中的表现,
形成模型群集,提高整体性能和稳定性。最后,iMedical AIGC将朝着构建临床思
维的技术路线发展。通过定义临床思维过程、构建数据标签体系、模型训练、迭代
优化和临床验证,使模型具备医学逻辑推理和决策能力,逐步模拟临床思维过程,
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展望未来,iMedical AIGC不仅将继续巩固其在病历生成和内涵质控方面的优势,
还将通过技术创新,逐步实现更智能、更全面的临床决策支持,成为医生诊断和治
疗过程中的得力助手。通过不断优化和迭代,iMedical AIGC将在医疗文书处理和
临床决策支持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为医疗行业的智能化和现代化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
3、金融领域
公司秉持“技术赋能,数据驱动”的核心战略,深度聚焦金融科技行业领域,将继
续围绕“智能化升级、信创化转型、生态化协同”三条关键主线,构建起覆盖监管
合规、风险控制、数据服务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体系,助力金融机构达成“合规零风
险、运营高效率、决策智能化”的目标。在大模型领域,公司与腾讯、华为等业内
头部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智能尽调、智能风控、知识库及智能化查询等前
沿应用场景。通过合作,不仅显著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与智能化水平,还进一步优
化了业务流程,有效增强了风险控制能力。在信创领域,公司持续深化与腾讯云、
华为鲲鹏、阿里云等头部厂商的合作,顺利完成全部核心产品的信创认证,覆盖数
据库(达梦、人大金仓)、操作系统(统信UOS)、中间件(东方通)等关键组件
。此举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未来的持续稳健发展筑牢了坚实根
基。
4、水利领域
公司将围绕智慧水利、智慧水务、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水库数字化矩阵、水利业务
“四预”等核心需求,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优化完
善水利智能产品。重点包括:一是持续加大数字孪生水利业务场景的开发,融合大
模型、机理模型、知识图谱等算法,优化数字孪生平台、丰富数字孪生工程、数字
孪生流域产品;二是在水利大数据治理平台的基础上,针对天空地水工等水利监测
数据,提升数据的接入、处理和服务能力,夯实水利数据底板系列产品;三是强化
前沿技术与水利行业应用的融合研发,应用大模型与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智能应
用产品,形成水利工程智能运行维护、河湖治理智能监管、水利工程故障智能分析
预警、水利知识问答等虚拟数字人应用;四是打造水利生态朋友圈,构建智慧水利
数字孪生的生态产业链,开展水利业务仿真预演、水利模型算法、水利四预功能等
智能应用的研究。
5、智慧城市行业
公司将深入探索新工具的应用。凭借多年在行业内的深耕积累,充分发挥对产业链
创新发展的深刻理解,精准洞察客户在数字化升级方面的需求。同时,积极与全球
先进的 AI技术平台加速融合,全力打造行业智能场景化的一体化服务平台,该平
台覆盖从前端入口到后端管理的全流程,确保信息和数据能够在特定的行业场景中
充分释放价值潜能,在研发交付方案以及产品技术矩阵等方面,为客户带来超出预
期的体验。
报告期内,公司已与多家基础软件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协同作业。全面升级 H
arryData大数据一体化平台、农业大数据平台、文旅大数据平台等多个产品,完成
数奴智聊子系统、中子星代理子系统、数据上报子系统、新一代数据集成平台的研
发与发布。随着HarryData大数据产品成熟度不断提高,推动项目毛利润率整体提
升65%,将数字智能化分析和决策能力赋能到零售和生物等新业态,成功交付直播
电商运营、消费券、朋友圈广告投放、新生儿筛查和抗体产业化项目,开启数字生
命模拟系统、遗传代谢病智能系统、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品牌获客推广、舆情管控
、分销系统维护等多个典型场景新合作。
公司还将利用自研体系建设中组织架构灵活的优势,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升级需
求。把数以千计的项目案例经验不断沉淀到一体化解决方案当中,打造一支既懂行
业知识、又精通技术,还能把握价值创造的多元化管理团队。为青年人才搭建创新
平台,为客户提供从咨询规划到落地实施的一站式服务,持续为数字经济发展以及
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案例,贡献宝贵经验,以应对未来市场的动态变
化。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技术创新风险
公司紧紧围绕大客户需求、重点行业发展、模式创新探索、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以
及自身数字化转型进程,全方位开展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工作,以此稳固并提升公司
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然而,当下随着AIGC、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
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新兴技术迅速普及,公司所处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正步入一
个高速发展的全新阶段。与此同时,客户需求也呈现出快速迭代更新的态势,这无
疑给公司技术创新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应对上述风险,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大力加强技术储备工作,通过
多元化渠道扩充技术资源池,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广纳行业内优秀人才,全面提
升公司对新技术的敏锐捕捉与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将建立高效的信息收集与分析
机制,力求及时、精准地洞察行业走向、技术革新趋势以及产品发展脉络。坚定不
移地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对行业前瞻性研究的投入,优化产品规划
流程。紧密围绕市场最新变化趋势以及客户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精心打
造更具卓越品质的产品,制定全方位、个性化的解决方案,确保公司产品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强劲的竞争优势,持续引领市场发展潮流。
2、人力资源的风险
在行业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新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公司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工作
,在很大程度上倚重核心技术人员以及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这使得公司人员成本
承受着持续增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的难度也相应增加。
为应对上述风险,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广泛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构建高
质量的人才核心队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其次,持续优化人才发展机制,不仅
致力于提升员工业务能力,还注重综合素养的塑造。最后,公司着力于持续优化福
利待遇,深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此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
属感,稳固人才根基。
3、市场竞争风险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成熟,行业竞争尤为激烈。虽然公司凭借多年来积累的
领先优势,在业内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但当前仍面临行业竞争持续加剧的风险。
为应对上述风险,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内部管理上,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
平,推进部门改革与升级,深度挖掘并激发业务潜能。在技术创新层面,持续加大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关键技术领域的投入,致力于创造更多创新性产品。与此同
时,要积极拥抱大模型时代,继续紧抓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的历史性
机遇,持续打造好用管用愿用的行业专属大模型产品,赋能千行百业解决痛点难点
,继续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做贡献。
4、政策变动风险
行业发展与国家政策关联紧密,软件行业尤甚。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软件行业,国务
院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构建起良好政策环境,有力推动软件产业
迅猛发展。然而,行业内企业若不能及时依据政策变更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就可能
给自身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为应对上述风险,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公司将深度挖掘并充分利用当下利好的
信息产业政策环境,时刻保持对国家政策动态的密切关注。适时、精准地调整自身
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并全力顺应国家对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号召。在发展进程中
,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加速自身发展步伐,以此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
稳固公司在各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动公司持续、稳舰高质量发展。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深圳市贝尔加数据信息有限公| -| -| -|
|司 | | | |
|深圳市至高通信技术发展有限| 10000.00| -| -|
|公司 | | | |
|泰安东华合创软件有限公司 | 3800.00| -| -|
|河南豫资东华信息科技有限公| -| -| -|
|司 | | | |
|河北东华慧创科技有限公司 | 20000.00| -| -|
|江西东华指尖数字技术有限公| 10000.00| -| -|
|司 | | | |
|武汉东华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3000.00| -| -|
|德州东华软件有限公司 | 10000.00| -| -|
|广西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 -|
|广西东华软件有限公司 | 10000.00| -| -|
|广西东华云数据信息技术有限| 10000.00| -| -|
|责任公司 | | | |
|广纳东华(广州)有限公司 | -| -| -|
|广州赫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 -|
|广州东华软件有限公司 | 5000.00| -| -|
|广州东华博泰科技有限公司 | -| -| -|
|山西东华软件有限公司 | 5000.00| -| -|
|山西东华合创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0| -| -|
|安徽东华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有| 10000.00| -| -|
|限责任公司 | | | |
|宁波星东神启企业管理合伙企| -| -17787.51| 35280.44|
|业(有限合伙) | | | |
|宁波和丰鲲鹏产业园开发经营| -| -| -|
|有限公司 | | | |
|奇秦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 -|
|太仓德智东华科技有限公司 | -| -| -|
|天津东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 -| -|
|大同东华科技有限公司 | 30000.00| -| -|
|哈尔滨东华软件有限公司 | 2000.00| -| -|
|吉林省东华软件信息工程有限| 2000.00| -| -|
|公司 | | | |
|友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 -|
|南阳东华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3000.00| -| -|
|南昌东华软件有限公司 | 5000.00| -| -|
|南京东华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华金在线股份公司 | 10000.00| -| -|
|华创(山东)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1000.00| -| -|
|北京银企汇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 -| -|
|北京通州东华软件有限公司 | 5000.00| -| -|
|北京能源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有| -| -| -|
|限公司 | | | |
|北京联银通科技有限公司 | 20000.00| -| -|
|北京神州新桥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0| 16702.67| 461504.44|
|北京快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 -| -| -|
|北京威锐达测控系统有限公司| 5000.00| -| -|
|北京卓讯科信技术有限公司 | -| -| -|
|北京东华易时科技有限公司 | 2000.00| -| -|
|北京东华商务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 -| -|
|北京东华合创香港有限公司 | 1000.00| -| -|
|北京东华合创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0| -| -|
|北京东华厚盾软件有限公司 | 1000.00| -| -|
|北京东华信创科技有限公司 | 30000.00| -| -|
|北京东华亚普信息科技有限公| 2000.00| -| -|
|司 | | | |
|内蒙古东华软件有限公司 | 5000.00| -| -|
|东华软件(长沙)有限公司 | 20000.00| -| -|
|东华软件(沈阳)有限公司 | 10000.00| -| -|
|东华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5000.00| -| -|
|东华软件(扬州)有限公司 | 3000.00| -| -|
|东华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 16100.00| -| -|
|东华软件威海有限公司 | 5000.00| -| -|
|东华软件合肥有限公司 | 1000.00| -| -|
|东华软件(厦门)有限公司 | 10000.00| -| -|
|东华至高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10000.00| -| -|
|东华网络股份公司 | 10000.00| -| -|
|东华电子信息产业(宁波)有限| 10000.00| -| -|
|公司 | | | |
|东华智慧城市科技(苏州)有限| 5616.05| -| -|
|公司 | | | |
|东华智城云计算有限公司 | 5000.00| -| -|
|东华慧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 -| -|
|东华总部(山东)软件有限公司| 30000.00| -| -|
|东华合创软件有限公司 | 5000.00| -| -|
|东华合创信通软件股份有限公| 6000.00| -| -|
|司 | | | |
|陕西空港云谷科技有限公司 | 1464.82| -| -|
|东华医为科技有限公司 | 26982.30| 10259.53| 141605.35|
|东华互联宜家数据服务有限公| 20000.00| -| -|
|司 | | | |
|东华云都技术有限公司 | 50000.00| -| -|
|重庆东华慧渝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0| -| -|
|重庆东华合创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 -| -|
|东华云计算有限公司 | 10000.00| -| -|
|东华九思科技有限公司 | 20000.00| -| -|
|郑州东华诚信软件有限公司 | 10000.00| -| -|
|东华丝路科技有限公司 | 51000.00| -| -|
|三亚东华云信数据服务有限公| 3000.00| -| -|
|司 | | | |
|DHC DIGITAL SINGAPORE PTE.| 1.00| -| -|
|LTD. | | | |
|贵州东华云数据科技有限责任| 10000.00| -| -|
|公司 | | | |
|西安东华软件有限公司 | 5000.00| -| -|
|蚌埠东华软件有限公司 | 20000.00| -| -|
|苏州东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 -| -|
|福建腾蓝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 -| -|
|湖北武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