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示☆ ◇601398 工商银行 更新日期:2025-04-21◇
★本栏包括【1.最新提醒】【2.最新报道】【3.最新异动】【4.最新运作】
【1.最新简要】 ★2025年一季报将于2025年04月30日披露
┌─────────┬────┬────┬────┬────┬────┐
|★最新主要指标★ |24-12-31|24-09-30|24-06-30|24-03-31|23-12-31|
|每股收益(元) | 0.9800| 0.7200| 0.4700| 0.2400| 0.9800|
|每股净资产(元) | 10.2300| 10.0355| 9.7900| 9.8293| 9.5500|
|净资产收益率(%) | 9.8800| 7.3275| 4.7650| 2.5150| 10.6600|
|总股本(亿股) |3564.062|3564.062|3564.062|3564.062|3564.062|
| | 6| 6| 6| 6| 6|
|实际流通A股(亿股) |2696.122|2696.122|2696.122|2696.122|2696.122|
| | 1| 1| 1| 1| 1|
|限售流通A股(亿股) | --| --| --| --| --|
├─────────┴────┴────┴────┴────┴────┤
|★最新分红扩股和未来事项: |
|【分红】2024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5-07-11 |
|【分红】2024年半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5-01-06 除权除息日:2025-01-07 |
|【分红】2023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4-07-15 除权除息日:2024-07-16 |
├──────────────────────────────────┤
|★特别提醒: |
|★2025年一季报将于2025年04月30日披露 |
├──────────────────────────────────┤
|2024-12-31每股资本公积:0.42 主营收入(万元):82180300.00 同比减:-2.52%|
|2024-12-31每股未分利润:5.65 净利润(万元):36586300.00 同比增:0.51% |
└──────────────────────────────────┘
近五年每股收益对比:
┌──────┬──────┬──────┬──────┬──────┐
| 年度 | 年度 | 三季 | 中期 | 一季 |
├──────┼──────┼──────┼──────┼──────┤
|2024 | 0.9800| 0.7200| 0.4700| 0.2400|
├──────┼──────┼──────┼──────┼──────┤
|2023 | 0.9800| 0.7200| 0.4800| 0.2500|
├──────┼──────┼──────┼──────┼──────┤
|2022 | 0.9700| 0.7100| 0.4700| 0.2500|
├──────┼──────┼──────┼──────┼──────┤
|2021 | 0.9500| 0.6900| 0.4600| 0.2400|
├──────┼──────┼──────┼──────┼──────┤
|2020 | 0.8600| 0.6400| 0.4200| 0.2400|
└──────┴──────┴──────┴──────┴──────┘
【2.最新报道】
【2025-04-21】银行机构优结构调资源 科技金融向“新”出发
2024年是金融业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首个完整年度。2024年年报显示,发力科技
金融正在成为上市银行共识,各家银行正逐步从组织架构、资源调配、考核机制、
构建生态圈等多方面入手,助力科技型企业更好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明显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企业
的服务模式更加精准。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周期长、风险高、轻资产化特征明显,单
一信贷难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正在成为金融机构布局的重点
。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科技型企业贷款增长快
记者在梳理年报时发现,2024年,各家银行把资源用在“刀刃”上,优化资产结构
,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以国有银行为例,2024年,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增幅超
过26%,农业银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增幅超20%,工商银行投向战略性新兴
产业贷款余额增幅为16.7%。
科技金融成为银行2024年信贷投放的最大亮点。比如,2024年光大银行信贷总规模
逼近4万亿元,年增不到1500亿元,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1123.74亿
元,增长42.06%;2024年,科技金融贷款占兴业银行总贷款比重提升至16.89%。
一家国有大行相关负责人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加快推动融资上量,通过单
列信贷规模、优化政策体系、加大资源投入等,确保金融“活水”更多流向科技型
企业,促进信贷投放、股权融资等业务实现较快增长。
为了支持科技创新,持续推进科技金融服务提质、扩面、增效,监管层近期集中发
布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鼓励银行加大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
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鼓励银行加大科技型企业信
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灵活设置贷款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对于经营现金
流回收周期较长的流动资金贷款,可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最长可达到5年。
完善内部管理架构
点燃科技金融创新引擎
行业分析难看懂、风险审批难定论、不符合传统授信审批模式,一度是银行服务科
技型企业的难题。2024年,金融机构着力完善内部管理架构,建立科技金融的组织
架构,以及专属的审批及考核机制等。
记者梳理发现,在组织架构上,大多数银行是在总行层面成立专门的科技金融委员
会或科技金融中心,授权部分科技资源富集地区所在一级分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并打造科技金融特色支行/网点,构建“总分支网”的架构,形成上下贯通的协同
推进机制。
例如,中国银行构建了全层级科技金融组织架构,即成立总行科技金融中心和24家
一级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在科技资源集聚区域打造科技金融特色网点,构建“总—
分—支”科技金融多层次组织体系。
再如,工商银行高级管理层成立了“五篇大文章”委员会及各领域专门委员会。工
行副行长张守川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回答上海证券报记者提问时介绍,工行总
行成立科技金融委员会,在同业中首家成立总行级科技金融中心,在全国设立25家
区域性科技金融中心,2024年新设6家,基本覆盖境内科创的“高地”。
与工行类似,交通银行在总行层面成立了科技金融委员会,初步建成“总分辖支”
四级组织体系,形成上下贯通、总分联合、母行与子公司协同的推进机制。
组织架构调整的同时,银行在配套专属的审批及考核机制,解决科技型企业“识别
难、准入难”等共性问题。
记者梳理年报发现,建设银行在加快推进科技金融专业化机构建设的同时,配套了
差别化审批与产品创新政策,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通过构建科技型企业全要
素数字化评价体系等,提升科技型企业融资可得性。
多家银行还优化内部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免除一线信贷人员的后顾之忧、激发科
技金融的内生动力。“加强考核引导,建立敢贷、愿贷的长效机制激发基层员工的
活力。”一家国有大行副行长说。
构建科技金融生态
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周期长、风险高、轻资产化特征明显,单一依赖信贷难以满足其
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多家金融机构发力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
环。
浙商银行创新“金融顾问综合化服务科创企业新模式”,积极对接政府部门及外部
机构,持续优化科技金融风险共担机制、推进“贷款+外部直投”、探索服务知识
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场景。
许多银行完善了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链条,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比如,宁波银行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公司-零售-投行”联动的科
创服务体系,打造科技型企业服务生态圈,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4年,我行构建‘1+7+N’科创金融专营体系,依托‘数据+专业化’双轮驱动
,自主研发科创企业成长性评估模型,加强科创金融生态圈建设,构建起支撑企业
科技创新的全周期、全链条金融服务生态。”杭州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明显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服务模式更
加精准。”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认为,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周
期长、风险高、轻资产化特征明显,单一依赖银行信贷难以满足其多样化的融资需
求,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势在必行。
【3.最新异动】
┌──────┬───────────┬───────┬───────┐
| 异动时间 | 2010-11-24 | 成交量(万股) | 17794.820 |
├──────┼───────────┼───────┼───────┤
| 异动类型 | 日跌幅偏离值达7% |成交金额(万元)| 60189.373 |
├──────┴───────────┴───────┴───────┤
| 卖出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机构专用 | 0.00| 177748714.67|
|机构专用 | 0.00| 158835724.60|
|机构专用 | 0.00| 114979753.64|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非营业场所)| 0.00| 93397780.08|
|机构专用 | 0.00| 92242043.48|
├──────────────────┴───────┴───────┤
| 买入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机构专用 | 88411500.00| 0.00|
|机构专用 | 47240247.44| 0.00|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美湖路证| 44991450.00| 0.00|
|券营业部 | | |
|机构专用 | 44393759.96| 0.00|
|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昌路营| 22798748.69| 0.00|
|业部 | | |
└──────────────────┴───────┴───────┘
【4.最新运作】
【公告日期】2018-05-18【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行)与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
称中信建投证券)于2018年5月16日签订日常关联交易协议(简称协议)。协议项下的
关联交易年度金额上限为人民币300亿元,其中,授信类交易年度金额上限为人民币2
00亿元,非授信类交易年度金额上限为人民币100亿元。该额度内的关联交易审批属
于本行高级管理层审批权限。实际发生的交易金额如果超出上述金额上限,则超出
部分将按照有关监管规定及双方内部要求履行相应的审批和披露程序。
【公告日期】2008-03-26【类别】资产交易
【简介】会议决定购买富通银行所持有的工银亚洲100,913,330 股普通股和11,212
,592 份认股权证,交易对价为港币1923856573.12 元。本次交易后我行持股比例
占工银亚洲全部已发行股份的71.21%,较本次交易前提高8.23 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