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投资增速稳步回升,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达到10.6%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9%,制造业投资同比-2.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0%。从三次产业投资来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6%,第三产业投资显著快于第二产业。投资结构调整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5%和9.1%。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大幅增长28.4%、22.4%;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大幅增长20.2%、15.2%。资本形成总额近4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3.1%。
7、进出口贸易逆势增长1.5%,连续7年是全球最大出口国
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6462.6亿美元,同比增长 1.5%,继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其中,出口25906.5亿美元,同比增长3.6%;进口20556.1亿美元,同比-1.1%。在全球贸易大幅萎缩的情况下,中国全年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双双增长并创历史新高,中国出口占全球的比重有望上升到14%左右,连续7年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贸易顺差5350.3亿美元,比上年扩大27.1%,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约15%。
8、CPI同比上涨2.5%,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低于上年2.9%的涨幅,也低于3.5%的年度控制目标。CPI全年走势前高后低,主要是受到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前期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生猪存栏量减少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物资运输,一季度猪肉价格大幅走高,同比涨幅呈高达135%,显著抬升了CPI涨幅。二季度之后猪肉生产供给逐渐提升,猪肉价格也随之下降,四季度同比涨幅跌到负值,对CPI形成下拉影响。剔除食品和能源以外的核心CPI波动相对较小,整体保持低通胀状态。
9、就业状况整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远高于预期目标
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显著高于9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低于6%左右的预期目标。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年同期持平,失业率已经恢复到疫情之前水平。稳就业、保就业作为“六稳”“六保”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十三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了6000万人,确保了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0、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决战脱贫攻坚达成目标
2020年末,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现象历史性消除。贫困地区农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20年贫困人口较多的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新疆七个省(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均高于全国农村居民增速0.2-1.7个百分点。在全面脱贫的基础上,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都完成了翻番目标,三大攻坚战取得重大突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