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只要信息披露就可以上市吗?
中国的市场实际决定了,仅仅靠形式上的充分披露信息还不够,中国股市有1.8亿个人投资者,这是哪个国家都没有的,我们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国情市情出发来考虑问题。我们始终强调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在审核中对信息披露质量严格把关。同时,我们还要考虑板块定位问题、是否符合产业政策等等。我们认为,这是当前阶段的必要务实之举。
六、对IPO“带病闯关”严肃处理,决不允许一撤了之
最近,在IPO现场检查中出现了高比例撤回申报材料的现象,据初步掌握的情况看,并不是说这些企业问题有多大,更不是因为做假账撤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保荐机构执业质量不高。
从目前情况看,不少中介机构尚未真正具备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还在“穿新鞋走老路”。对此,我们正在做进一步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将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带病闯关”的,将严肃处理,决不允许一撤了之。总的要进一步强化中介把关责任,督促其提升履职尽责能力。监管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加快完善相关办法、规定。
七、谈IPO排队现象
有观点认为,既然实行了注册制,发行就应该完全放开,有多少发多少。我们认为,排队现象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总体上反映了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活力和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在逐步增强。
这与历史上的“堰塞湖”是有区别的,以前IPO停停开开,预期不明朗,有的排队要两三年;注册制改革后,注册审核周期已经大幅缩短,接近成熟市场。要实现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投融资的动态积极平衡。只有一二级市场都保持了有序稳定,才能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新股发行生态。
八、谈市场关注热点,美债收益率等
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部分学者、分析师关注外部因素远远超过国内因素,对美债收益率的关注超过LPR、Shibor和中国国债收益率,对境外通胀预期的关注超过国内CPI。对这种现象我不作评价,但对照新发展格局,建议大家做些思考。
九、防范外资大进大出
对于资本正常的跨境流动,我们乐见其成,但热钱大进大出对任何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是一种伤害,都是要严格管控的。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加强研判,完善制度,避免被动。
十、妥善处置中概股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寻求与美方相关监管机构加强合作,多次提出解决方案,但始终未得到全面的积极的回应。我们坚信,合作是共赢的选择,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坐下来,分歧只能通过协商来解决,别无他路。
// 前期公开讲话一览 //
易会满主席自2019年1月份上任以来,在各大场合,发表了多次重磅讲话,为资本市场提供了积极的推进方向。可一张图看清:
//今年IPO融资明显减小//
此次易会满主席演讲信息量巨大,从上面要点也能看出来涉及很多方面。尤其是对A股IPO热点问题更是详细地阐述了监管动向,可谓重中之重。
以网上发行日期来看,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2个多月,A股IPO共发行93家,首发合计募资727.55亿,而去年一季度则发行了54家,融资806.41亿。可见同比上,虽然今年数量上有所增加,但规模却出现小幅下降。
此外从环比上看,去年四季度,A股共发行99只,首发融资943.21亿,可见环比上,IPO发行数量和规模都在快速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