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数据遭质疑
据了解,前述网络大V质疑牧原股份的点主要在于,为何固定资产/销售收入要远高于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
以2020年前三季度来看,牧原股份固定资产为404.61亿元,同期营业收入为391.65亿元,二者比值为104%。而同期温氏股份(300498.SZ)的固定资产为249.13亿元,营业收入为554.56亿元,二者的比值为44.92%;正邦科技(002157.SZ)的固定资产为115.43亿元,营业收入为326.05亿元,二者的比值为35.40%。
对此,牧原股份表示,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的生猪养殖采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而同行业上市公司多采用代养模式。代养模式因采用“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相对具有“轻资产”的特点;而全自养模式需公司自主投资建设生猪养殖场。故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固定资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固定资产周转率较低。
不过,《投资时报》研究员也注意到,牧原股份前三季度的负债合计已高达449.87亿元,同比增长161.58%;其中流动负债343.14亿元,同比增长140.45%;非流动负债106.74亿元,同比增长264.67%。
尽管“自繁自养”模式可以降低养殖成本,但在猪肉价格持续回落的过程中,也加重了资产的运营效率。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生猪行业参与主体以散养户和家庭农户为主,较为分散、行业进出壁垒低,导致供给侧冲击事件(如非洲猪瘟等疫病)时有发生,但当下各家生猪养殖企业的扩产规模已远远超出行业的增长速度,在周期下行过程中,容易面临利润大幅缩水或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此外,少数股东净资产收益率显著低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收益率,也被重点质疑。
据财报显示,牧原股份2020年三季度的少数股东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为15.10%,而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75%,二者差异较大。
对此,牧原股份解释道,2019年和2020年1—9月,公司与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合资成立的子公司均是在2019年末开始成立的,项目投资规模较大,但该部分子公司生猪养殖场的建设与产能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故导致少数股东权益较大但少数股东损益较低,加权平均少数股东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加权平均母公司股东净资产收益率,公司不存在利用少数股东损益调节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