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猪肉价格的下滑,一面是积极扩张的产业投资,以“自繁自养”模式运营的牧原股份遭质疑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近日,一位拥有8万多粉丝的网络大V发表了一篇名为《牧原会是惊雷吗?》的文章,引起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这篇文章针对A股生猪养殖龙头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牧原股份,002714.SZ)提出多项财务质疑,如少数股东净资产收益率(ROE)显著低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收益、固定资产/销售收入比远超同行等等。
也许是受獐子岛(维权)(002069.SZ)、雏鹰农牧等农业股造假事件的影响,此篇文章一出使得牧原股份连跌两天,市值蒸发愈百亿。面对雪球大V的质疑,国信证券研报表示,继续看好牧原股份。
不过,《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牧原股份2021年1—2月的商品猪销售均价为26.95元/公斤,较2020年12月环比下降10.61%,较去年同期下滑17.08%。而从牧原股份披露的历月价格走势来看,其商品猪销售均价在2020年7月创出35.23元/公斤的高点后,便开始呈现下滑态势。
同时,从中国农业农村部官网最新数据也可以发现,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在12个月内形成三个价格波峰后,呈下降趋势(三点连线)。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牧原相较于其他猪肉企业而言,有规模及成本控制的优劣,但由于猪肉属性和白酒不同,本身并没有明显的竞争差异,受周期影响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据Wind数据显示,2020年6月末,牧原股份机构股东(合并同机构股东)还有111家,时至2020年末,机构股东变为40家。其机构持仓亦从中报时的10.55亿股,下降至2020年年末的6396.45万股,降幅达93.93%。
3月17日,牧原股份最新公告回复了雪球大V的质疑,其股价迎来反弹。但截至2021年3月18日,该股报收于109.94元/股,较前期高点回落16%,市值为413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