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900 广联航空 更新日期:2025-10-29◇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制造。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 | 57124.02| 17884.70| 31.31| 99.02|
|其他 | 567.96| 10.38| 1.83| 0.98|
├────────────┼─────┼─────┼───┼──────┤
|航空工装 | 33334.31| 10860.91| 32.58| 57.78|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 | 23789.72| 7023.80| 29.52| 41.24|
|航空辅助工具及其他 | 567.96| 10.38| 1.83| 0.98|
├────────────┼─────┼─────┼───┼──────┤
|境内地区 | 57691.98| 17895.09| 31.02| 100.00|
├────────────┼─────┼─────┼───┼──────┤
|直销 | 57691.98| 17895.09| 31.02| 100.00|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 | 103588.21| 29705.32| 28.68| 98.83|
|其他 | 1224.60| 636.98| 52.02| 1.17|
├────────────┼─────┼─────┼───┼──────┤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 | 61090.26| 16976.44| 27.79| 58.29|
|航空工装 | 42334.76| 12746.55| 30.11| 40.39|
|航空辅助工具及其他 | 1387.78| 619.31| 44.63| 1.32|
├────────────┼─────┼─────┼───┼──────┤
|境内地区 | 104812.80| 30342.31| 28.95| 100.00|
├────────────┼─────┼─────┼───┼──────┤
|直销 | 104812.80| 30342.31| 28.95| 10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 | 44718.62| 16592.27| 37.10| 98.16|
|其他业务 | 836.14| 377.17| 45.11| 1.84|
├────────────┼─────┼─────┼───┼──────┤
|航空工装 | 23726.19| 7780.96| 32.79| 52.08|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 | 20831.95| 8800.01| 42.24| 45.73|
|航空辅助工具及其他 | 996.62| 388.47| 38.98| 2.19|
├────────────┼─────┼─────┼───┼──────┤
|境内地区 | 45554.76| 16969.44| 37.25| 100.00|
├────────────┼─────┼─────┼───┼──────┤
|直销 | 45554.76| 16969.44| 37.25| 100.00|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 | 73349.05| 31560.93| 43.03| 99.12|
|其他 | 649.18| -123.83|-19.07| 0.88|
├────────────┼─────┼─────┼───┼──────┤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 | 48859.85| 24235.69| 49.60| 66.03|
|航空工装 | 24144.24| 8311.62| 34.42| 32.63|
|航空辅助工具及其他 | 994.14| -1110.22|-111.6| 1.34|
| | | | 8| |
├────────────┼─────┼─────┼───┼──────┤
|境内地区 | 73998.23| 31437.10| 42.48| 100.00|
├────────────┼─────┼─────┼───┼──────┤
|直销 | 73998.23| 31437.10| 42.48| 100.00|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要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
转变”。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
景下,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
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路径。202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
型,为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以“海-
陆-空-天”全空间装备体系为核心架构,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
在多个关键领域展开积极探索与实践,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57,691.98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6.64%;营业成
本为39,796.89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39.22%;研发投入3,359.45万元,比上年同
期增长32.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84.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
.97%。
本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一)“海”域攻坚:船舶舰艇复合材料结构的制造先锋
在海洋战略格局中,常规舰艇肩负着国家海洋防御、海上巡逻、资源勘探等一系列
关键使命,通过不断探索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来提升性能,复合材料的应用已成为
现代舰艇性能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
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
业深度转型升级,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在国家大力推
进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指引下,无人船、无人
潜航器作为海洋探测、环境监测及特种作业的核心载体之一,其结构性能对装备整
体效能起决定性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深度聚焦无人船、无人潜航器这一前沿领域,以服务国防现代化建
设为核心使命,严格遵循国家关于装备体系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复合材料在船体结
构、上层建筑等关键结构件的创新应用,通过轻量化设计提升船舶性能与燃油效率
,增强船体耐腐蚀性与结构强度,全力打造具备高隐蔽性、强自主性与卓越任务执
行能力的无人船平台,使其能在复杂恶劣海洋环境中稳定作业,切实响应国家“构
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宏观要求,为提升我国海上防御能力、筑牢国家
海洋安全屏障贡献坚实力量。水面及水下无人舰艇作为突破传统海洋作业局限、提
升海上态势感知与应急响应能力的核心装备,已成为筑牢国家海洋安全屏障的重要
力量,在此战略需求下武汉广联积极参与无人舰艇的整机结构平台研制工作,助力
水面及水下环境下无人舰艇进一步提升结构性能与综合作战能力,为我国海洋装备
现代化进程提供实际支持。
(二)“陆”基赋能:产学研融合驱动智能工装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报告
期内,公司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组建产业研究院,以“突破
关键技术、培育高端装备”为核心目标,构建起“高校科研+企业产业化”的协同
创新模式,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厚的科研积淀与公司自身的制造优势,积极探索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凭借先进的智能工厂体系,通过引入工业机器人、智能工
艺产线,实现航空航天装备生产流程的智能化管控,提升制造过程中的物料搬运、
加工操作及质量检测效率,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
率;同时积极对外输出智能工厂改造等系列服务,提供从前期规划设计、系统集成
,到后期调试运维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助力其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与智能
化水平。通过完善产品研发体系与市场转化机制,推动科研成果向智能化工艺装备
制造领域转化,构建起“基础研究-中试孵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生态,实现
从技术研发向产业化落地迈进,致力于构建工装智能化升级技术生态,形成了以智
能化工艺装备为基础,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产品为核心的多元化业务格局,为多领域
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三)“空”中拓展:打造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核心支撑,在国家战略引导下实现多元场景拓展。党的二十
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低
空经济列为新增长引擎。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智能无人飞行器、特种无人飞行器制
造,依托军用航空及民用航空零件及部段生产的技术积淀,全力投身无人航空器机
体结构的设计与制造工作。自贡广联、珠海广联作为公司无人装备核心制造主体,
积极投身于低空经济领域相关生产任务,充分借鉴航空器的精密制造标准,结合低
空飞行场景的特点,优化结构布局以提升气动性能与承载能力,依托成熟的工艺体
系,采用轻量化、高强度的材料及先进加工技术,精准把控机体的尺寸精度与结构
强度,为无人机的高效作业奠定坚实基础,推动无人机与通航产业的跨界融合,在
农林植保、物流运输、航空测绘、应急救援等场景形成应用能力,为低空经济的合
规有序发展提供可靠的硬件支撑,助力国家低空经济战略的落地实施。
(四)“天”际突破:从卫星核心部件到商业航天全场景赋能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商业航天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参与航天技术创新与
应用拓展。公司凭借在航空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持续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
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等客户进行航天产品技术交流,并参与研制微厘空间一号系
统(ALNES)北斗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组网卫星、天都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探
月卫星等航天产品的整体结构、主框架结构及内部复合材料结构等工作任务。报告
期内,公司实现从“关键部件供应商”到“商业航天综合服务商”的横向延伸布局
,构建覆盖设计研发、精密加工、检测服务的一体化产业体系,以严苛的质量管控
体系保障交付周期与产品性能,进一步深化贮箱等运载火箭核心部件等航天产品布
局,在商业航天制造领域构建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竞争力。
公司以“海-陆-空-天”全空间装备体系架构为战略锚点,以多域无人装备的研发
制造为纽带,将国家政策红利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实现技术同源性与产业协同性的
有机联动,在各领域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使公司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布局,顺应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彰显公司在“制造强国”建设
中的使命担当,为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公司将继续以技
术创新为内核,以产业升级为路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深化探索,为我国制
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注入实践动能,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国
家科技竞争力贡献广联力量。
1、主营业务及产品
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制造,是国内知名的民营航空航天工
业配套产品供应商。产品覆盖军用和民用领域,主要为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
与无人机产品,其中复合材料工艺装备、零部件和部段的加工制造技术处于行业先
进水平。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黑龙江省制造业单
项冠军企业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目前已获得AS9100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
各类开展业务所需的资质认证。
公司参与了国家批复的多个大型飞机研制项目,是C919大型客机的零部件、成型工
装供应商和C929货舱门等零部件及中机身壁板组件装配生产线的供应商,设计制造
了AG600水陆两栖飞机的总装配生产线,此外还为多种型号军用飞机、航空发动机
、燃气轮机、航天器以及无人机研制航空航天配套产品。
(1)航空工装
航空工装,是指用于飞机零部件成型或部段、整机装配的专用工艺装备。航空工装
设计在飞机生产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工装设计水平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周期和产
品质量。按照产品用途,公司的航空工装产品可以分为成型工装和装配工装。公司
承接了航空工业集团下属主机制造厂和科研院所众多型号军用飞机、民用飞机、通
用飞机及无人机的航空工装研制。
1)成型工装
成型工装,是指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成型的专用工艺装备,尤其是复合材料产品成
型过程中所需使用的各类工装。出于导热均匀性、轻量化的需要以及产品成型过程
中所面临的外形复杂、曲率变化大、难于脱模等问题,成型工装目前普遍采用薄壳
式焊接结构。通过持续对复合材料预浸料加工生产、热固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与热
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发以及复合材料产品轻量化应用等项目开展科研立项和技
术攻关,公司在大型复合材料成型工装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工艺制造经验,如
为C919在飞机研发阶段和定型阶段承制其主要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装研制任务,为各
飞机主机厂商、科研院所等客户提供各主力机型的大型、超大型复合材料成型产品
。
2)装配工装
装配工装,是指在完成产品从零件到组件、部件以及总装过程中,用以控制其几何
参数所用的具有定位功能的专用工艺装备。装配工装是一种协同工艺设计,主要包
括工艺模型编制、工艺表单样式定制及生成、工作流程管理、工艺知识库维护和使
用等功能。装配工装具有定位、夹紧等功能,其作用是对飞机各类部段的装配、铆
接进行支持,最终完成飞机结构的总体装配。公司所研制装配工装大多采用先进的
柔性支撑定位系统,以此来定位飞机各大部段,用以完成飞机前机身、中机身、后
机身的精准对接,中央翼与中机身、中央翼与外翼、尾翼与后机身的精准对接,以
及起落架、发动机的安装等。
装配产线,是指用于飞机各个部件和组件的制造和装配的生产线,采用高度自动化
和智能化的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装配质量。飞机总装智能装配生产线在航空制
造领域的应用是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公司设计制造了AG
600柔性自动化总装配生产线,采用站位式总装集成,分别进行大部件对接、起落
架安装、发动机安装、系统安装调试等工作;承接了高压电机自动化装配产线,使
高压电机由传统的装配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装配模式转变。数字化车间配备的ME
S系统,可以与SAP、IWMS、PLM及车间微软件深度融合,实现车间智能排产、AGV及
RGV运输车统一调度、定转子自动合装、生产可视化等一系列智能管理;承接的C92
9中机身壁板组件装配产线,在项目执行中将交付首条国产自研宽体客机壁板生产
线的关键工艺装备,为我国航空工业远程宽体客机国产工艺装备制造开创先河,为
公司工艺装备发展注入新的引擎。
3)航发工装
航空发动机工艺装备,指航空发动机产品研发和量产所必备的生产准备工具,包括
夹具、量具、模具、工位器具及转运装备等。在夹具领域,公司可完成机匣、盘轴
、叶片、钣焊、导喷、热表、装配等加工装备的生产制造,可通过零点定位快换系
统及液压控制技术,实现各类夹具的快速换装,提高零件刚性,保证加工的稳定性
,缩短生产准备时间;在量具领域,可完成机匣测具、盘轴测具、钣焊测具、叶片
测具、导喷测具、精铸测具、装配测具等测量器具的生产制造,通过采用不同主体
材料、定位装置,机械结构等实现多种零件的高效测量,实现自动数据传输;在模
具领域,专注于钣金模具、弯管模具、辊轧模具、热锻模具、精铸模具及叶片电极
的生产制造,通过不同的成型工艺、结构设计、介质替代等方式可实现模具成型精
度高、结构稳定、适应性强、生产效率高、易于加工维护和更换等要求;在工位器
具及包装箱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包括零部件装配车、发动机部件及整机运输车、装
配战架、发动机部件、整机吊具及发动机单元体、整机、零部件转运装备等。
(2)航空航天零部件
航空航天零部件是直接组装在飞行器上的零部件,按材质可以分为金属零部件和复
合材料零部件。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的主要客户包括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
、中国商飞、中国兵工、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下属多家主机厂、总装厂及科研院所
等。
公司长期从事航空工装设计制造、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等工作,技术团队经过长期
的经验积累,在设计经验、工艺技术、生产流程、制造风格等方面,拥有了丰富的
操作经验、稳健的机制以及优良工艺设计习惯,公司与多家主机厂及科研院所开展
战略合作。
1)金属零部件
金属零部件原材料大多为专用的钛合金、铝合金、不锈钢和高强度耐热合金等,需
要加工成各种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如飞机肋类、梁类、框类,航天器各类舱体以及
两机机匣类、盘类、环类等零部件,其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加工精度和产品质
量可靠性要求高。
因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镍基高温合金、高强度钢等材料,材质轻、难加工的
特性,且本身尺寸跨度大,很容易发生变形。因此,在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制造中,
数控加工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公司在金属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方面,尤其在大型零
件加工和工艺技术上领先,公司具备独有的金属零部件加工策略和加工技术,保证
了薄壁航空航天零部件的质量和周期。
2)复合材料零部件
复合材料零部件主要是以碳纤维、玻璃纤维等为增强体,合成树脂等为基体制造的
航空航天零部件。相比传统金属零部件,复合材料零部件在比强度、比模量、耐疲
劳性、耐腐蚀性等技术指标具有一定优势,可有效减轻飞行器重量、提升飞行器产
品性能。
公司复合材料零部件主要通过热压罐成型工艺制造而成。热压罐成型工艺是目前航
空航天系统最为常用的复合材料零部件成型方法,生产的产品具备刚度强度高、内
部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等特性。因此,热压罐成型工艺主要应用于结构效率高、尺
寸较大、性能要求稳定、制造难度大的复合材料零部件或整体结构件。公司在复合
材料零部件制造方面,基于在成型工装研发上的优势,具有先进设计理念和创新的
复合材料产品生产工艺能力。
(3)无人机平台
依托公司长期在成型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的技术积累与经验优势,第一阶段公司
通过将自行生产的航空零部件组装成航空部段,研制生产无人机部段;第二阶段公
司成功研制无人机机体结构平台,完成最大起飞重量60至3,500公斤的多种无人机
机体结构平台的研制,第三阶段,公司具备了无人机整机结构设计与整机结构制造
能力,能够完成产品结构设计、工装设计制造、产品生产、部段装配和总装装配任
务;第四阶段,公司凭借无人机整机结构的整体装配能力及全产业链制造优势,能
够完成从生产初期所需工艺装备到无人机整体产品的研发制造,将客户需求形成终
端产品交付。
2、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模式为按需采购。公司编制采购计划,下达采购订单,分批向供应商采购
。公司建立了专职的采购部门,负责公司业务所需原材料采购。采购部门根据批准
的用料计划单组织采购,将采购计划进行比价,与供货方签订采购合同。采购物资
运到公司时,先由采购部门对照核对采购计划,经确认无误后,交质检部门进行质
量检验,检验合格的物资交仓储部进行核对办理入库手续。财务部门审核相关单证
后进行付款。对于常用材料,如部分钢板、常用标准件等公司会进行备库以保证及
时供应。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在初选供货商时,公司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考
察,重点了解供货商的实力、专业化程度、货物来源、价格、质量及目前的供货状
况。公司对其采购产品投入生产后的使用情况进行质量追踪,由生产、技术部门反
馈,同时对供货单位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工作,进行业绩评价,对其采购的产
品进行检验。公司与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供应商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建立了稳定的采购渠道。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保证了原材料的及时供应
,并实现了对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
(2)生产模式
公司技术部门根据客户提供的数模、图纸、技术参数等进行工艺分析,完成产品设
计,确定工艺方案,编写工艺规程,送客户审定并取得客户确认;生产部门确定生
产任务后根据合同约定时间进行生产排程,生产各职能部门、生产班组按照技术部
门制定的工艺规程及作业指导书,严格执行生产控制程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生产
任务;在生产过程中,公司质量部门对各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确保产品
的质量。
生产过程中,根据客户要求,公司通过召开生产调度会的形式对生产任务及模具参
数进行及时调整,以确保订单的如期保质履行。对于特别复杂的工艺和编程技术,
在技术人员制定后,公司召开制造工艺评审会,按评审后方案修订工艺技术文件。
公司及时、准确、真实地记录工艺数据。成品入库后,将入库单与合同检查核对,
办理产品发运手续。公司按合同和用户要求办理产品发运。
根据公司与客户签署的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来料加工协议内容,客户委托公
司按照其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定制加工,加工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如钢材、铝材
、复合材料等由客户提供,加工费根据客户每次的具体加工要求,综合考虑加工难
度、加工风险、工艺设计、工序、工装耗用、辅材提供、交付进度等因素确定。来
料加工在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领域属于常规业务模式,如爱乐达等同行业可
比公司均存在该类模式业务。
(3)销售模式
国内飞机主机制造厂商均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在选择供应商时,飞机主机制造
厂商仅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挑选部分优质供应商进行综合评选,供应商的产品设计
制造经验、加工制造能力是获取业务的重要支撑。公司已成为航空工业集团、中国
商飞、航天科工等国内航空工业核心制造商的供应商。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
等产品均需按客户的要求设计、制造,产品差异化程度高,部分产品需要在客户生
产线进行调试验收,因此公司产品的销售采取直销方式。公司主要通过各主机厂的
任务分派、综合评标、议标和公开竞标等方式获取订单。
公司设立了专门的销售部门,负责销售工作的开展。公司销售人员进行日常市场信
息的收集和分析。客户提出实际需求后,销售部门联合技术部门、生产部门审核客
户的需求,安排签订合同。销售部门按规定程序下达项目生产令并及时送往各执行
部门,生产部根据项目生产令的重要程度、生产的难易程度和客户的时间要求,科
学合理地组织生产,销售部门同时与技术质量部门配合,对质量要求高、生产难度
大、时间要求急的产品进行现场跟踪,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产品完工入库后,销售
部门按合同要求制定发运计划,保证产品按时、安全运到客户处。销售部门负责搜
集客户质量信息反馈,并及时处理。
3、行业地位
公司深耕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类产品领域十余载,以具有突出技术优势的航
空复合材料工装为基础,积极开拓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类产品业务,已实现了
航空航天高端工艺装备研发、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航空航天器机体结构制造协同
化发展的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了跨度较深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是国内专业化
程度高、技术积累丰富、广受认可的民营航空、航天配套产品供应商,在国内航空
、航天工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是多家主机制造厂商的战略供应商以及金牌供应商
。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全产业链布局优势
经过多年的科研生产实践,公司形成了以航空工装业务为基础,航空、航天复合材
料产品为核心,无人机整机结构研制为目标的全产业链布局。
航空工装方面,具备航空航天制造所需全部工装(机加夹具、成型工装、装配夹具
、装配工装、总装配线)的设计及制造能力,公司航空工装设计实现了数字化、参
数化和自动化,形成了独有的设计规范,设计效率不断提高。是少数具备从航空航
天产品设计、工装设计、产品生产到产品实现能力的民营企业。
公司利用在航空工装领域长期深耕所积累的技术优势和渠道优势,掌握了制造航空
器、航天器等产品复合材料零部件和金属零部件的经验与技术。在复合材料零件制
造方面具有与世界同步的设计理念和复合材料产品生产工艺能力,能够快速自主开
发生产航空、航天零部件的配套工装,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压缩了生产周期。公司复合材料零部件研制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能够为客户提
供复合材料零部件研制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无人机全部成型工装、装配工装设计与制造能力,产品工装方案、零件加
工方案同时提出,降低了无人机的制造风险,减少了无人机研发和制造成本、缩短
了研制周期,掌握了无人机总体、结构、旋翼、传动、试飞及燃滑油系统等一系列
关键技术,具备了实际应用的型号设计、大批量稳定生产能力,能够为全行业提供
无人机系统研制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2、复合材料产品设计与制造优势
公司专业从事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在业内不断发展壮大并
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少数民营企业,已被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
术企业、黑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已经实现从航空
航天复合材料工装、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零部件、无人机整机结构等复合材料产品研
制的多元化产品布局。
目前,公司多项复合材料产品相关专利成功运用于C919、C929国产大飞机零部件、
部段的研发试验上,是国产直升机的复合材料零部件外包供应商。此外,经过多年
的发展,公司建立了科学、高效、标准化的精确制造流程,采用了先进的ERP控制
管理手段,对原料采购、加工、质量检测等关键工序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公司持续
引进技术水平较高的精确制造设备,引进的龙门式五轴联动数控铣床、五轴联动镗
铣加工中心等设备,解决了航空复合材料工装复杂空间曲面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平衡
问题,优化了加工空间,使制造过程具有最佳的畅通性和更高的可视性;引进的进
口高性能热压罐、预浸料生产线、复材铺丝机、先进自动下料机、超声波复合材料
蜂窝铣床、激光铺层定位系统、大型固化炉和多尺寸热压罐及上千平方米的复合材
料无尘净化车间,为复合材料工装和复合材料零部件的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
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保证了复合材料产品的质量和供货周期。公司将在现有研发
技术和创新体系基础上,通过募集资金投资和项目持续建设,围绕航空新材料、航
天领域新技术、大型军用无人机等产业发展方向,继续加大新产品开发和投入力度
,凝聚和培养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将公司研发中心建设成为技术研发创新的重要基
地,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储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客户优势
航空航天工业配套产业中,核心客户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客户壁垒很高。整机研
制对航空工装、零部件、飞行器部段产品的可靠性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主机制造厂
商和航空、航天科研单位选择供应商时均较为谨慎,一般会对其进行较长时间的考
察和严格的审核认定,只有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录的单位才有资格为其提供各类产品
。航空、航天产品研制周期较长,供应商往往需要在预研阶段介入,并在后续的产
品研发、生产阶段持续参与。由于上述原因,下游客户一旦选定供应商后,一般不
会轻易更换。对于军用航空、航天相关产品而言,基于安全保密和更换成本的考虑
,更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公司已经拥有优质的客户群体,包括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商飞、中国航发等国内航
空工业核心制造商旗下的各飞机主机制造厂商,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工、
中国兵装、中国船舶等军工央企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及科研生产单位。凭借优秀的产
品和服务质量,公司获得了核心客户和市场的广泛认可。
4、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研发设计团队。对于航空航天零部件、无人机等新业务,公司
每年通过公开招聘和行业人士推荐的方式从航空业各大国有企业、研究所引进专业
人才,再由外部引进的专业人才带动内部既有技术员工,形成了不断更新和富有活
力的研发队伍。公司技术工人老中青骨干经验丰富,核心加工制造技能手手传承,
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具备了成熟扎实的工艺技术。同时,公司定期聘请各大
主机厂商和高校的专业人员到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多年来在行业内的稳步发展,公司培养了一支具有竞争力的核心团队。团队核
心技术人员大多毕业于国内主要航空航天类院校,并在航空航天领域内积累了丰富
的研发生产及管理经验。核心团队对航空航天产业的深刻理解将助推公司未来的可
持续发展。
5、资质优势
航空工业、航天工业是一国科技实力最为直接的展现,产品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国
家和行业通过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对供应商进行管理,确保各级供应商提供的产品
质量达到标准。对于通过质量认证的供应商,下游客户会对供应商进行持续的考评
,跟踪供应商的质量稳定性、及时交货能力以及新产品研发能力。只有技术含量高
、产品质量稳定、生产组织和管理良好的企业才能够持续获得客户的认证。公司重
视质量体系认证和客户认证工作,目前已同时获得AS9100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
证、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从事相关产品生产和销售需要取得的各类
资质,在行业内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公司已被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商飞、中国
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工、中国兵装、中国船舶的下属单位列入供应
商目录。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军品订单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要业务的最终用户为军工企业或军方,其订单的下达受到国内外形势变化、
军方审批程序、研发采购计划等多种因素影响,并非均匀发生,导致收入存在一定
的波动性。
若国际形势发生转变,军方相关采购政策或审批程序发生变化,或者公司的军用产
品的品种、型号和技术更新计划变更,或者军方改变了产品交付时间,则军方和军
工企业对军用产品的需求数量将存在不确定性。若未来军品的订单产生波动,将对
公司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保持军品市场的开拓力度,不断完善技术研发体系,提高客
户需求的转换效率,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
(二)规模迅速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张,公司组织架构也日益庞大,管理链条较长,导致管理
难度增加,可能存在因管理控制不当遭受损失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净资产大幅
度增加,公司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在资源整合、科技开发、资本运作、市场开拓
等方面对公司的管理层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层业务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
适应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及
时调整、完善,未能充分发挥决策层和独立董事、监事会的作用,将给公司带来较
大的管理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优化组织结构流程,加强内控建设,提高
整体管理水平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应对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带来的管理难度。
(三)应收账款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的客户分布较为集中且主要为军工央企,应收账款周转率
较低。应收账款能否顺利回收与主要客户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密切相关。如未来应收
账款增长速度较快,公司将面临更多的呆账、资产减值风险;如不能及时回款,将
会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影响资金周转,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监控应收账款客户的财务状况,加大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
并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计提坏账准备,有效降低回款风险。
(四)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由于我国航空制造尤其是军品领域开放时间较短,且行业进入有一定要求,行业内
竞争者数量尚不多,但随着国家支持民营军工企业和加快航空产业发展等系列政策
的实施,未来随着更多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如果公司后续发展资金不足,无法持续创新,生产规模及管理水平落后,无法保持
市场份额,将可能被同行业或新进的其他竞争对手赶超,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产生
重大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充分发挥既有的规模、技术、人才及资源优势,突出精细化管理
及降本增效,通过技术革新、市场开拓、加强经营管理等途径保持技术优势、产品
优势和品牌优势,持续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五)主要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公司对前几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如果部分客户经营情况不利
,降低对公司产品的采购,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将受到较大影响。
应对措施: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延伸现有产品链,拓展新
的业务领域,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降低对主要客户的依赖。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 -| -| -|
|司 | | | |
|北京方硕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 -| -| -|
|司 | | | |
|哈尔滨卡普勒广联航空复合材| 3079.36| -| -|
|料有限公司 | | | |
|哈尔滨正朗航空设备制造有限| 1200.00| -| -|
|公司 | | | |
|四川聚能同辉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 -| -|
|广联(北海)无人机科技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广联航发(沈阳)精密装备有限| 10000.00| -| -|
|公司 | | | |
|广联航宇(哈尔滨)新材料科技| 1000.00| -| -|
|有限公司 | | | |
|广联航空(南昌)有限公司 | 3000.00| -| -|
|广联航空(天津)有限公司 | -| -| -|
|广联航空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10000.00| -| -|
|广联航空工业(北京)有限公司| 500.00| -| -|
|广联航空(晋城)有限公司 | 10000.00| -| -|
|广联航空(海南)有限公司 | 500.00| -| -|
|广联航空(珠海)有限公司 | 10000.00| -| -|
|广联航空(自贡)有限公司 | 10000.00| -1148.95| 58619.00|
|广联航空装备(武汉)有限公司| 3000.00| -| -|
|广联航空装备(沈阳)有限公司| 10000.00| -| -|
|广联航空(西安)有限公司 | 40000.00| 622.15| 68537.38|
|成都广联启航科技有限公司 | 4000.00| -| -|
|成都航新航空装备科技有限公| 2000.00| 994.23| 24804.53|
|司 | | | |
|景德镇航胜航空机械有限公司| 7180.00| 2579.62| 22311.99|
|沈阳优创禾火智能装备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西安中捷飞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500.00| -| -|
|贵州航新航发装备科技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