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980 华盛昌 更新日期:2025-10-28◇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5-10-28】
股东追踪|东方红京东大数据混合A等新进华盛昌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华盛昌发布2025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3位股东新进,3位股东退出,1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增加,3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东方红京东大数据混合A本期持有8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8%;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本期持有47.6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47%;黄祖超本期持有45.5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45%。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林松青上期持有74.0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74%;林云业上期持有72.6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72%;上海一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一村投资华盛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上期持有42.5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42%。自持流通股份增加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于炜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32.30%至59.51万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东台华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6.54%至525.1万股;东台华航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7.22%至415.5万股;鬲晓鸿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37.63%至55.18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袁剑敏2520万股25.11%不变流通A股东台华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525.1万股5.23%-6.54%流通A股东台华航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15.5万股4.14%-7.22%流通A股车海霞350万股3.49%不变流通A股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182万股1.81%不变流通A股东方红京东大数据混合A80万股0.8%新进流通A股于炜59.51万股0.59%32.30%流通A股鬲晓鸿55.18万股0.55%-37.63%流通A股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47.65万股0.47%新进流通A股黄祖超45.54万股0.45%新进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10-27】
华盛昌: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142.03万元,下降53.11%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华盛昌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1.81亿元,下降20.70%;净利润为2142.03万元,下降53.11%。前三季度营收为5.3亿元,下降5.49%;净利润为6489.43万元,下降40.94%。
【2025-10-17】
华盛昌亮相 2025 香港秋季电子展,赋能测量领域智能化革新
【出处】华盛昌官微
10 月 13 日 - 16 日,第 45 届香港秋季电子产品展(以下简称 “2025 香港秋季电子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作为洞察产业趋势、链接全球市场的全球电子行业年度焦点盛会,本届展会汇聚前沿科技与创新产品,吸引了全球上千家领先企业及专业买家参加。
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华盛昌”,股票代码:002980)长期深耕电子测量仪器仪表自主设计、研发与生产,此次携电子电力、能源化工等领域专业检测仪表、解决方案及 AI 智能新品亮相5C C02展位,集中展现了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创新实力与技术积淀。
01
深耕电子领域,筑牢技术创新根基
作为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华盛昌创新实力突出,不仅仪表品类丰富,而且开发了众多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其产品覆盖电工电力、环境检测、汽车 / 医疗检测、传感器及新能源等多元领域,深受客户信赖。
在电子电力行业深耕 30 余年,华盛昌的核心产品优势显著:其通用型数字万用表、钳形表几乎覆盖全电子测量参数,具备真有效值、VFD 变频、自动量程及全量程保护功能,可精准测量交直流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等多类参数,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炼、电子制造等场景。
同时,华盛昌掌握各类型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关键技术,具备热成像机芯模组及红外热像仪整机的全自主开发与量产能力 —— 其研发的红外热像仪、测温仪,能帮助电力行业高效探测设备与线路热缺陷,有效预防重大安全事故。近年推出的声热成像仪更以 128 通道设计、高频信号实时处理、声画同步呈现的特点,为带压气体泄漏检测、局部放电检测、工业无损检测及智能家居噪声控制等场景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02
AI 深度赋能,引领测量技术新变革
在夯实传统测量技术优势的同时,华盛昌敏锐捕捉消费电子市场对 “智能化诊断 + 主动安全防护” 的需求增长,积极布局 AI 领域,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
目前,华盛昌已推出多款 AI 创新产品:A 级高端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 AI-7760 可智能分析电网数据、诊断潜在故障并生成优化建议,提升电能质量管理效率;端侧 AI 拉弧检测系列具备深度自学习能力,能结合设备工况进行判断,精准识别异常电弧并;面向 C 端的 AI 工业眼镜则拥有 AI 大模型互动、语音交互、第一视角拍摄等多种功能。另外,多款 AI 家用智慧医疗产品也同步落地,为用户提供更主动、更智能的家庭健康管理方案。
更值得关注的是,华盛昌成功打造全国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仪器仪表测量类垂直领域大模型 ——DeepSense 深度感测大模型,其核心价值贯穿多场景:在仪器仪表领域,它是 “智能测量专家系统”,可融入设备使用场景,解析测量需求、解答专业问题,为操作、维护、校准提供实时支持;在专业检测行业,它是 “检测流程优化引擎”,能优化流程、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助力企业实现自动化实时监控与异常检测,降低人为误差;在设备运维领域,它是 “全周期运维决策中枢”,可剖析运维问题、预测故障风险并提供专业建议,帮助企业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03
华盛昌电子展蓄力,AI + 测量启新航
此次香港秋季电子展,成为华盛昌展示 “AI + 测量” 成果、链接全球市场的重要契机。展会现场,其创新产品吸引了国内外专家与参展商驻足,不少人专程前来体验咨询。
作为全球电子产业重要交流平台,本届展会不仅为华盛昌搭建了展示核心实力、链接全球资源的窗口,更让公司通过集中呈现测量技术与 AI 创新的融合成果,进一步巩固 “AI + 测量” 领域战略布局,精准捕捉新能源安全、工业数字化等领域的市场需求。
展望未来,华盛昌表示将持续紧跟全球能源转型与工业数字化浪潮,深化精密测量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创新,为全球各行业客户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智能化产品与服务,助力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2025-10-17】
华盛昌亮相第138届广交会,携多元产品矩阵智绘测量仪器行业未来
【出处】华盛昌官微
10 月 15 日 - 19 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在广州盛大举办。作为连接国内外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合作的核心平台,本届广交会吸引了全球众多优质企业参与。
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华盛昌”)携多款明星产品和专业解决方案亮相,展位设于14.2F37-38电子电气产品区,旨在以技术积淀与实用型产品矩阵,与全球客商展开深度交流,进一步拓展行业合作空间,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01
精研测量仪器,技术实力构筑市场根基
当前国内测量设备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规模飞速增长,智能化、高端化、定制化成为发展大趋势。
华盛昌自1991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测量仪器仪表领域产品的自主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打造出覆盖电子电力、环境检测、汽车 / 医疗检测、传感器及新能源等多元领域的产品矩阵,凭借持续创新的技术实力与严格的品质管控,在行业内积累了扎实的市场口碑。
在测量测试仪器领域深耕多年,华盛昌已掌握多领域核心技术,涵盖电子电力测量技术、红外测温和成像技术、激光测距技术、PM2.5 及温湿度等环境检测技术、人体测温及分子诊断等医疗检测技术,以及 MEMS 传感器技术等,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够同时提供电力电子、红外热成像、环境监测、医疗测量类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之一。
其中数字万用表、钳形表、红外测温仪、电能质量分析仪等主要产品的核心指标更是足以对标全球测量领域头部厂商,并已在海内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市场认可。
02
多元产品矩阵亮相 现场交流氛围浓厚
围绕本届广交会主题,华盛昌重点展出电力检测、环境检测、新能源等系列核心产品,精准匹配不同场景需求。
在电力检测领域,华盛昌有用于电流、电压、电阻等关键电参数的精准采集,支撑线路状态诊断、故障定位与日常运维工作的数字万用表、钳形表;可用于非接触式温度监测,直观呈现设备热分布状态,助力提前排查电气元件过热、线路异常等潜在故障的红外热成像仪;可精准捕获三相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谐波含量等核心参数,适配工业级电能质量监测需求的高端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 DT-7760等。
环境检测类产品矩阵怎包含了专业的多功能空气粒子计数器,可精准检测噪音、光照、温湿度、风速、空气质量、核辐射等多维度环境参数的功能型环境检测仪表,既能满足室内办公、家居环境的日常监测需求,也能适配户外基建施工、环保部门现场巡检、特殊场所防护监测等专业场景,全方位覆盖室内外各类环境指标的实时、精准监测诉求,深度呼应 “双碳” 政策下环境治理与安全防护的市场刚需。
展出的新能源系列产品则有具备高兼容性、高稳定性特点,可适配多元化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可以为多个电子设备同时充电的大容量便携式户外移动电源,以及各种高效检测光伏组件热斑、电气连接点过热、设备异常发热等隐患的专业光伏储能检测仪器。
展会期间,华盛昌展位持续吸引大量参展观众与客商驻足。工作人员针对产品功能特性、操作方法及适用场景展开细致讲解,不少客商围绕产品参数、应用场景痛难点等问题展开深入咨询 —— 电力行业客商重点关注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的检测精度与数据传输能力,环保领域客户则聚焦空气粒子计数器的便携性与续航表现,现场交流互动频繁,充分体现市场对华盛昌产品实用性的认可。
03
立足市场需求 稳步推进未来发展
此次参展不仅是华盛昌展示产品实力的窗口,更是洞察行业趋势、对接市场需求的重要契机。未来,华盛昌将持续聚焦核心技术研发,不断创新发展,打造更多优质精品,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矩阵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为中国测量仪器行业的自主可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2025-10-05】
测量仪器龙头切入AI+赛道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智能AI眼镜可谓是最火热的消费电子产品,不光是吸引了Meta、小米、XReal、雷鸟创新等互联网大厂纷纷涉足,连博士眼镜、乐活眼镜、雅视集团等传统眼镜企业也在积极拥抱。
如今,从事测量测试仪器、医学诊断设备的华盛昌也在抢抓AI眼镜新兴赛道发展先机。
不久前,华盛昌发布公告称,公司开发的“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已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将适时向用户开放内测。该消息引起了行业广泛关注。
截至9月30日收盘,华盛昌上涨0.57%,报24.88元/股,年内上涨39.28%。
AI+医疗产品亮相
近日,在广州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华盛昌推出了四款搭载其自研 DeepSense大模型的AI医疗设备:包括心电血压计、家用便携六导联心电图、双水平呼吸机、智能血压计。
发布会上,华盛昌董事长袁剑敏展示了智能血压计BP-120H的AI 语音助手“小雪”,通过与现场来宾语音问答,AI都会结合行业标准给出答案,甚至支持方言交互。袁剑敏表示,DeepSense模型具备多模态数据融合能力、可迭代学习能力,可以随用户的使用而进步。“后续呼吸机也会搭载类似功能,数据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能够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这款大模型的核心价值,是把资深工程师的经验装进仪器里。”
在此前披露的公告中,华盛昌表明继续将大模型深度融入智能仪器与医疗器械产品矩阵,持续提升智能化测量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受到利好消息影响,该公司股价9月迎来一波上涨,9月22日,封住涨停板。
事实上,华盛昌早在测量仪器与 AI 结合方向已有积累。该公司曾在 AI-7760 电能质量智能分析仪、AI 直流拉弧检测产品中尝试将 AI 融入测量业务。在其2024年年报中,也提出“深度感测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万亿级赛道,通过‘AI + 传感器 + 物联网’提供定制化工业测量解决方案”的战略方向。
布局AI眼镜
在资本市场上,华盛昌在 AI 眼镜方向的布局,也是业内外普遍关注的一环。今年上半年,华盛昌成立深镜技术公司,专注AI眼镜产品的开发,尤其聚焦工业AI测量眼镜的开发和应用场景的落地,为工业检测与测量提供更高效、精准的可穿戴智能设备。
然而,目前市场已经进入了“百镜大战”的厮杀争夺,对比起众多实力雄厚的互联网企业,华盛昌有何优势呢?
袁剑敏在接受南方财经记者采访中表示,与消费级AI眼镜不同,华盛昌的AI 眼镜不是一款单纯的消费品,而更聚焦垂直领域,是要做整机贴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开发,是未来测量与交互的前端入口。
该公司把眼镜视为“解放测量人员双手”的一种可能。袁剑敏认为,在工业生产线,AI眼镜可辅助技术人员实时记录参数、监控运营状态,工作人员可实时利用眼镜提问,通过大模型提供标准答案,反馈操作正确性与方向,辅助检测中发现、解决问题。“通过数据积累与比对,为设备诊断和预测性维护提供支持,未来有望形成新的应用场景。”
从行业层面看,AI 眼镜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也为华盛昌提供了潜在机遇与挑战。
根据 IDC 发布的数据,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66.4万台,同比增长145.5%。此外,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在其《人工智能眼镜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AI 眼镜市场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可达56%,并指出中国目前在智能眼镜硬件零部件方面已具备较完整的产业链基础。
智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智能眼镜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显示,随着可穿戴设备快速发展,眼镜作为新的载体被智能化,AI眼镜不仅在工业、军事安防、应急抢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大众健康监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在这些趋势背景下,有行业人士指出,华盛昌欲切入AI眼镜赛道有其优势一面,比如在测量、传感、仪器仪表领域的深厚积累可能授予差异化竞争能力,但是,AI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行业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能让其“AI + 测量”战略在终端入口层面得到肯定,还需要市场和用户来检验。
第三方调研机构艾媒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智能眼镜销量已达126.5万副,同比增长约90.8%,市场规模约46. 亿元。若按预测,到2029年中国智能眼镜销量或达4153万副,市场规模可能突破千亿元。
SFC
【2025-09-30】
华盛昌携手京东工业亮相第十八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共筑能源数智新生态
【出处】华盛昌官微
9月27日至29日,第十八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在山东东营成功举办。本届展会以“绿创未来,链通世界”为主题,汇聚了300多家产业链龙头企业及约5万名油气能源装备领域专业人士共同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
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盛昌”)与北京京东数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工业”)联合参展,携华盛昌旗下多款绿色充电设备亮相,充分展示双方在能源数字化与智能化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力。
01
绿色能源产品齐亮相,华盛昌助推行业低碳转型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华盛昌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油气行业绿色升级。展会现场,其重点展示了五款绿色充电与储能产品,精准服务于新能源低碳发展的切实场景。
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桩:高效安全,多场景适配
EV-230以稳定快充为核心优势,充电功率高达7kW,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补能需求;具备 IP65 专业防护等级,专业防水防尘防漏电,耐腐蚀耐,户外环境也能稳定运行;同时,设备集成了漏电、短路、防雷、过压、欠压、过载、过流、过热、低温、接地、抗压阻燃等多重安全保护功能,全方位规避充电风险。
EV-270这款充电桩则在安全基础上强化 “智能化” 体验,支持蓝牙感应自动充电、刷卡充电、扫码充电三种方式,实现 “一键启动、随处充电”,无需繁琐操作;同时兼容海量车型,满足多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户外移动电源:便捷高效,灵活补给
针对户外作业、应急供电等场景需求,华盛昌推出PW-520/ PW-680 / PW-1200 三款不同功率的户外移动电源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这三款产品采用高安全磷酸铁锂电池与双向逆变技术,支持太阳能充电与多设备同时供电,体积小巧便携,为户外作业、多设备协同场景提供强劲能源支持。
02
深化京东工业合作,共筑绿色供应链生态
华盛昌与京东工业的此次携手参展,是双方战略合作的进一步落地与深化。早在 2025 年初,双方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工业品、智慧采购、智慧物流、市场拓展、公益事业、金融服务及后市场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数字化供应链与产业协同的创新模式。
双方紧密合作,互利共赢。依托京东工业的全国性渠道网络与行业客户资源,华盛昌将进一步拓展市场覆盖范围,触达更多油气能源、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客户,让绿色智能的能源装备惠及更广泛场景。双方表示,将以此次展会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能源装备产业链升级,为绿色能源发展注入更强合力。
03
持续创新,赋能能源产业数智化发展
展望未来,华盛昌将在能源绿色数智发展方向持续发力,继续秉持“技术为本、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聚焦高效、安全、低碳的技术方向,不断迭代充电桩、移动电源等核心产品,深化在绿色能源、智能装备、数字供应链等领域的布局。同时,加强与京东工业等生态伙伴的战略协作,推动能源产业向更高效、更清洁、更智能的方向迈进,为全球油气行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2025-09-28】
智慧医疗,科学 “AI” 家 | 华盛昌发布四款AI医疗新品,引领家庭健康管理新范式
【出处】华盛昌官微
广州,9月26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交会展馆)的2025CMEF(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现场,深圳市华盛昌生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盛昌医疗)举办了一场以“智慧医疗,科学‘AI’家”为主题的新品发布会。
会上,四款全球首发、搭载自研Deepsense大模型的智能家用医疗设备惊艳亮相,标志着华盛昌正以其深厚的测量技术为基石,全面发力“AI+医疗”的深度布局,引领家庭健康管理进入一个由数据驱动、AI赋能的全新范式。
01
四款AI新品齐发,重塑智能健康监测体验
本次发布会的焦点,无疑是四款旨在提升家庭健康监测智能化与便捷性的创新产品。华盛昌医疗总经理钱漠宸对它们进行了详细介绍,展示了公司在家用医疗领域的最新探索成果。
心电血压计Pro BP-6801:双重监测,一心掌握。
该设备将专业心电图与精准血压测量合二为一,用户通过一台机器即可同步监测血压和心电,让高血压和心律不齐这两种互相加重对方病情的指标同时显现。
例如房颤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最大的危害在于会大幅增加中风(脑卒中)的风险,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是心律正常人群的5倍。许多房颤发作时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其隐匿性使得常规体检很难发现,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心电血压计能够在日常血压测量的同时,高效筛查房颤风险,将房颤筛查融入日常血压监测,极大地提高了发现潜在风险的机会,尤其对于无症状患者意义重大。
一项针对美国印第安人群的研究发现,使用移动心电图设备筛查出的房颤患者中,约有一半(8/15)的年龄小于65岁,这些病例在当前的常规筛查建议下可能会被漏诊。
另外,华盛昌血压全局测量算法专利克服传统示波法和柯氏音针对心律不齐血压测量的局限,精准测量周期内所有数据。在cem全局观测血压算法专利加持下,收缩压精度小于等于1.0正负0.3mmHg舒张压精度小于等于1.5正负0.5mmHg,诊断准确性可达95%以上,能智能识别多种心脏异常,堪比专业医生水平,极大地提升了家用设备筛查结果的可靠性。其独创的232灵动矩阵副屏设计,不仅让测量状态一目了然,更能搭配多模态心电大模型及时发出心电异常提醒。
家用便携六导联心电图ECG-600:随时捕捉,“心”事无忧。
针对心律失常“稍纵即逝”的痛点,这款产品以其小巧便携的设计,让随时随地的专业级心电监测成为可能。一项前瞻性验证研究证明,六导心电卡与常规12导联ECG设备具有较强一致性。六导心电卡ECG诊断与常规12导心电图的一致性达到94.5%,Cohen‘s kappa系数为0.72,其六导联立体捕捉能力,结合多模态心电大模型的智能分析,能高效记录并提示心律不齐风险,为隐匿型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提供了重要支持,让心脏健康管理真正做到随时随地,触手可及。
双水平呼吸机HX-683:静享呼吸,智能同步。
这款产品为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带来了福音。它以低于30分贝的静音运行和多档可调的加湿系统,将舒适度量化到了具体指标,提供了更自然、高效的呼吸支持。
设备兼具“智能呼吸模式”与个性化参数调节功能,4-25 cmH O的宽压力范围和多种高级通气模式(如S/T, VGPS)保证了其对各类患者的广泛适用性和精准治疗能力,既能以较低的压力(如4-8 cmH O)满足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或对压力敏感用户的需求,也能提供高达25 cmH O的强劲压力支持,应对重度OSA或更复杂呼吸问题(如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需求。这种广泛的覆盖面确保了其对绝大多数患者的适用性,既方便新用户快速上手,也能满足资深用户的精细化治疗需求。
华盛昌健康管理一站式平台CEM health APP对AHI指数等核心数据持续追踪。AHI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Apnea)和低通气(Hypopnea)事件发生的总次数。它是评估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黄金标准。 AHI < 5次/小时为正常;5-15次/小时为轻度;15-30次/小时为中度;>30次/小时为重度。 HX-660的主要治疗目标就是将用户的AHI指数降至5以下。
APP会记录每晚的AHI数值,用户可以清晰看到使用呼吸机后,AHI从治疗前的数十次/小时(例如40次/小时)锐减到个位数(例如2.5次/小时)。这个数据的变化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获益证明,它客观反映了夜间缺氧状况的显著改善。让治疗效果一目了然,将改善“感觉”转变为可见的“数据”。
智能血压计BP-120H:AI算法加AI大语言模型,您精准的家庭健康顾问。
通过“柯氏音法+示波法”结合,确保了数据源头的准确性,尤其惠及了传统电子血压计无法准确测量的特殊人群。AI算法确保数据稳定性,增强抗干扰能力,降低错误率。即使用户在测量过程中有轻微的、不可避免的动作,AI能大概率过滤掉这些干扰,给出准确的读数,从而显著降低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测量失败或误差。
此外,对于声音非常微弱的低血压患者,或声音特征不典型的特殊人群,传统算法可能无法识别。通过大量数据训练,AI在识别复杂信号上的能力远超传统算法。即使是捕捉极其细微的信号特征,其平均绝对误差(MAE)可低至2.79 mmHg,已经达到美国医疗器械促进协会(AAMI)的标准。
通过对柯氏音信号的智能分析,可以最大程度地模拟经验丰富的医生“听诊”的过程,但又排除了人耳的主观性和疲劳度影响,实现了稳定、可重复的“专家级”自动测量。大幅提升了抗干扰能力,确保了在家庭日常使用场景下,测量结果的稳定可靠,减少了无效测量。不仅如此,独有的内置AI语音助手“小雪”更是其最大的亮点,用户可通过实时语音问答,轻松获取专业的健康知识与管理建议。同时,通过配套APP的“亲情账户”功能,子女可以远程关注家中老人的健康状况,让关爱没有距离,真正实现了从“监测”到“管理”的闭环。
02
直击:当AI遇上用户体验
在发布会现场的体验环节,智能血压计的语音助手“小雪”成了全场焦点。其快速的响应、专业的回答以及便捷的交互方式,赢得了在场专家与来宾的一致赞誉,生动展示了AI技术如何为传统医疗设备注入“智慧”与“温度”。
随后的交流环节中,华盛昌团队与现场专家、媒体记者就Deepsense大模型的应用前景、AI算法的迭代逻辑等话题展开了深度探讨。华盛昌方面表示,一个优秀的AI数据库需要与用户共同成长,在持续学习和迭代中更精准地洞察用户需求,从而提供更主动、更智能的家庭健康管理方案。
03
“AI+测量”:从战略蓝图到智能应用
本次发布会不仅是产品的亮相,更是华盛昌“AI+测量”核心战略的具象化落地。发布会伊始,华盛昌董事长袁剑敏回顾了企业34年的发展历程,他指出,自1991年成立以来,对“精准”的极致追求已融入华盛昌的基因。这份在精密测量、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等领域长达34年的深厚积淀,是公司迈向智慧医疗的坚实底座。
为实现从“精准测量”到“智能诊断”的跨越,华盛昌与时俱进,前瞻性地推动“AI+测量”战略布局。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专注于工业智能化升级研究的子公司——“深度感测”(Deepsense)。这家子公司肩负着将AI技术与精密测量深度融合的使命,其最重要的成果,便是本次新品发布会背后的“技术大脑”——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
华盛昌董事长袁剑敏在开场致辞中回顾了企业34年的发展历程。他强调,自1991年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守“精准测量”的初心。这份长达34年对精密测量、传感器技术、数据分析等领域的深耕,为华盛昌在医疗测量领域的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石,并成功孵化出华盛昌医疗这一专注于家用医疗器械与体外诊断的子公司。如今,通过“AI+测量”战略,华盛昌正致力于打破医疗设备的“数据孤岛”,将精准的测量数据转化为有温度、可解读、能预警的健康洞察。
04
揭秘DeepSense:驱动智慧医疗的“技术引擎”
DeepSense大模型是华盛昌倾力打造的、全国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仪器仪表测量类垂直领域大模型。它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家,专为解决专业测量与检测领域的复杂问题而生。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层面:
01
强大的自学习能力
DeepSense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进化。这意味着AI数据库会随着用户数据的积累和医疗知识的发展而持续更新,让诊断建议和健康方案愈发精准和个性化。
02
多模态数据分析
它能够同时理解和分析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如心电信号、血压脉搏波、血氧饱和度、血糖、尿酸等,实现跨维度的数据融合分析,从而洞察单一数据无法揭示的健康隐患。
03
个性化适配与交互
基于对海量数据的深度理解,DeepSense能够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并通过智能语音等方式提供有温度的交互,将冰冷的测量数据转化为“可解读、能预警、有温度”的家庭健康关怀。
正是基于DeepSense这一强大的技术引擎,华盛昌成功将“精密测量”与“智能诊断”深度结合,为此次发布的四款AI医疗新品注入了智慧的灵魂。
05
展望未来:构建普惠、温暖的健康新生态
发布会的落幕,是华盛昌智慧医疗新征程的序章。在接下来的展会期间,观众仍可前往广交会展馆3.1S27展位,亲身体验这四款AI医疗新品及华盛昌旗下的其他专业医疗产品。
展望未来,华盛昌将继续以用户的真实健康需求为导向,推动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与智能产品矩阵的深度融合。公司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更主动、更智能、更贴心的产品,让每一个家庭都能轻松享有专业、温暖的健康关怀,为构建一个更普惠、更高效的全民健康生态贡献力量。
【2025-09-22】
华盛昌亮相2025国际数字能源暨光伏储能展,深度赋能数字化能源转型升级
【出处】华盛昌官微
9月18日至21日,2025国际数字能源暨光伏储能展(以下简称:2025深圳数字能源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华盛昌携旗下新能源“充-储-测”全链明星产品和专业解决方案亮相1E01B展位,为数字能源与光伏储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力量。
2025年深圳数字展以“数能先锋 智创未来”为主题,着力搭建数字能源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展示舞台,全方位、多场景集中展示全球数字能源领域前沿技术和应用示范成果,积极促进数字能源产业交流合作及成功转化。
01
多元检测矩阵护航,覆盖新能源全场景运维
在能源变革的进程中,光伏储能无疑是打造绿色未来的关键。然而,装置分散难统筹、故障应对迟缓、能效提升无凭、安全隐患难防、运维开支高等问题阻碍行业高效推进。
作为仪器仪表和检测解决方案创领者,华盛昌一直坚持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不断推出高质量新产品,产品应用覆盖电力、石化、交通运输、环境治理、医疗、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在新能源领域深耕多年,华盛昌的产品矩阵构建了“发-储-充-测”全场景的专业测试测量保障体系,为用户提供先进的新能源设备、智能化能源管理平台和云数据智能解决方案,产品涉及交直流充电桩、户外移动电源、家用光伏储能、工商业储能、EMS能量管理系统与云平台等,切实满足用户在新能源领域高层次、高标准、多元化的需求。
此次展会,华盛昌全方位展示其在新能源领域雄厚实力。能源补给方面,华盛昌展出的是旗下EV 系列交流桩产品具备高兼容性、高稳定性特点,可适配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满足家用、商用等多场景充电需求;能源存储领域,PW 系列户外电源与家储产品形成互补,PW-520H、PW-680 户外电源主打便携应急,适用于露营、户外作业等场景,而PW-2500和PW-3500则是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倍率的大容量储能设备,能更好满足家庭日常用电需求。
针对能源生产端的检测需求,华盛昌产品更是多元化:
多款热像仪与测温仪可非接触检测光伏板热斑、电气接头过热等隐患;各类环境检测仪表则适用于微气候、光照、噪声等多参数采集,为电站环境适应性提供数据支持;高精度钳表与电力检测仪表满足现场快速排查与精细测量需求;测距与测厚设备则可辅助现场设备安装调试与材料检测。
02
创新智能AI产品亮相,雄厚实力圈粉无数
在华盛昌展出的众多中,关注度最高的产品当属AI智能电弧检测方案和A级电能质量分析仪AI-7760。
这套AI智能电弧故障检测方案囊括四大专业智能产品,集本机端算力芯片+大数据+AI智能方案于一体,具有智能演进、极速识弧、精准智控、全息识别、灵活拓展、容错自愈等多个优势,能够很好实现全面监测、防止误报、精准识别,确保光伏与储能系统在高电压、大电流的复杂环境中的安全稳定运行。
AI-7760则是基于明星产品DT-7760又一新升级的A级电能质量分析仪,搭载了DeepSeek大模型和RAG行业知识图谱检索增强系统,在精确测量分析各种电力参数的同时,具有语音智能操控、AI专业解答、DeepSeek+行业知识图谱、异常监测+主动提醒、专业诊断分析报告生成等多种智能功能,能有效提升新能源、光伏等领域智能化运维水平。
展会现场吸引无数观众驻足咨询。一位来自西北地区的光伏运维工程师表示,华盛昌的AI电弧检测方案识别快速、准确,有效减轻运维难度和工作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不少电网专家也称赞AI-7760将大模型与电能质量检测分析功能的结合,不仅能精准测量数据,更能深入解析数据背后的意义,对于推动电网高质量、智能化发展意义非凡。
03
深入行业发展,助力能源数智转型
本次 2025 深圳数字能源展,不仅是为华盛昌提供展示技术实力的窗口,更让华盛昌与全球客户加强了联系与产业合作。立足 “双碳” 目标,华盛昌将以此次展会为契机,持续深耕数字能源与光伏储能领域,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探索能源数智转型路径,为构建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科技力量。
【2025-09-22】
华盛昌09月22日涨停分析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个股涨停分析
华盛昌09月22日涨停收盘,股价上涨10.00%,收盘价为25.74元。该股于下午 1:06:33涨停。截止15:00:31未打开涨停,封住涨停时长1小时53分27秒。其涨停封板结构一般,最高封单量:2400.20万,目前封板数量:525.24万,占实际流通盘8.44%,占当日成交量:52.21%。【原因分析】华盛昌涨停原因类别为AI眼镜+AI医疗+海外产能。1、据互动易2025年7月4日及2025年6月19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度感测联合关联方于2025年6月设立深境智能,聚焦工业AI眼镜研发,产品定位“新一代测量工具终端”,与电能质量分析仪、拉弧检测设备形成智能生态协同。
2、据2025年8月26日半年报,公司主营测试测量仪器仪表,覆盖通用、专业、科学分析及生命科学仪器,是国内少数全品类供应商;越南基地产能释放,海外营收占比90.71%,增强对美贸易竞争力。
3、据2025年8月26日半年报,公司医学诊断设备收入436.47万元,同比增长76.68%,并依托自研AI大模型持续升级“AI+医疗”产品矩阵,布局家用智慧健康设备。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9-22】
华盛昌午后涨停 聚焦工业AI测量眼镜开发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孙忠)9月22日下午,华盛昌股价封住涨停。
华盛昌长期从事测量测试仪器仪表技术研究,面向全球客户做测试测量类产品的定制化开发。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34.87万元,增幅为4.91%,其中专业仪表、专业测试仪器、医学诊断设备三大核心产品板块收入占比提升。
上半年,华盛昌通过设立深圳深度感测技术有限公司,重点布局传感器、测量技术和算法技术在工业测量领域的深度应用,持续提升智能化测量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成立深镜技术公司,专注AI眼镜产品的开发,尤其聚焦工业AI测量眼镜的开发和应用场景的落地,为工业检测与测量提供更高效、精准的可穿戴智能设备。
同时,公司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方法,开发了“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该大模型是一种服务范围广泛的垂直领域大模型,主要应用于仪器仪表、专业测量和检测等相关行业,为下游应用企业和专业人员提供智能化、高效化的专业技术支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
【2025-09-19】
34载精密测量积淀,AI赋能家庭健康!四款智能医疗新品即将亮相展会
【出处】华盛昌官微
在医疗健康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传统医疗模式。华盛昌作为拥有34年仪器仪表研发制造经验的行业领军者,长期深耕精密测量技术领域。近两年,我们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浪潮,将传统测量优势与AI技术深度融合,致力于为家庭健康管理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本届展会上,我们将隆重推出搭载自主研发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nse的四款智能家用医疗器械,重新定义家庭健康监测的精度与智能标准。
深厚积淀
从工业仪表到医疗健康的精密跨越
34年来,我们深耕仪器仪表领域,在精密测量、传感器技术、数据分析和信号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
这些核心技术为我们进军医疗健康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了华盛昌医疗产品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nse的医疗赋能
2025年9月1日,华盛昌Deepsense大模型成功通过广东省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这一突破标志着我们成功将“精密测量”与“智能诊断”深度融合。华盛昌Deepsense大模型具备自学习能力、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能力和个性化适配能力三大特点。
通过对海量医疗数据的学习训练,它能够精准识别各种健康参数异常,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并持续优化算法模型。这套大模型技术的应用,让我们的家用医疗设备能够“理解”检测数据背后的健康含义,为用户提供智能诊断建议和健康预警功能。
展会亮点
四款人工智能家用医疗器械首发
展会期待
精密测量与人工智能的完美融合
本次参展,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行业影响力巨大的平台,向业界展示华盛昌34年测量技术与人工智能在医疗产品的创新融合。我们相信,这些产品将有效解决消费者在日常健康管理中的痛点,为家庭健康保障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届时,现场将有产品体验区、技术讲解专场和专家咨询活动,欢迎各位业内人士、经销商和用户亲临我们的展位,体验精密测量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医疗科技魅力。
展会信息:2025CMEF暨华盛昌医疗新品发布会
时间:2025年9月26日-29日
地点: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州)
展位号:3.1S27
34年工业测量积淀,赋能人工智能医疗;Deepsense大模型,重新定义家庭健康管理。我们期待在第92届CMEF展会上与您相见,共同见证精密技术与健康管理的完美融合!
【2025-09-12】
华盛昌DT-9881M系列:精准防控PM2.5,助力化工行业清洁生产
【出处】华盛昌官微
-仪器仪表和检测解决方案创领者-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其生产和作业过程常伴随大量气态污染物的排放,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大气污染来源。
华盛昌DT-9881M、DT-9881M-EX五合一空气质量检测仪,可有效监测和防控粉尘污染,是保障安全生产、改善环境质量、推动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装备。
1
PART 01
化工园区PM2.5防治已成必答题
化工园区涵盖化工原料生产、储存、加工等多个环节,若管控不当,极易释放多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公众健康及社会经济造成多维度危害。
其中,PM2.5颗粒物因其粒径微小、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特点,成为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重点监控的污染物。这类细颗粒物可附着重金属、酸性氧化物、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更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肺泡甚至血液循环系统,严重危害作业人员健康。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日趋严格和公众环保意识增强,化工企业需将颗粒物污染防治纳入环境管理的核心环节。实时、准确的PM2.5监测数据,不仅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污染源、采取措施控制排放,还能为环保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因环境违规带来的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
2
PART 02
DT-9881M系列,让化工生产更清洁
针对化工行业复杂的生产环境,华盛昌DT-9881M、DT-9881M-EX系列五合一空气质量检测仪,具备高集成度、高精度及强大的数据记录与分析功能,可广泛应用于作业环境安全监测、设备巡检、仓储管理、环保筛查与应急响应等多个场景,是化工企业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加强职业健康防护的实用工具。
01.五合一检测,构建化工安全防线
DT-9881M系列集成六通道颗粒物计数、粉尘质量称重、PM2.5与PM10监测、温湿度检测以及CO与HCHO检测于一体,可全面评估化工园区空气质量及粉尘污染状况。
在生产车间,设备可实时监测PM2.5和PM10浓度,依托六通道粒子计数技术,同步检测0.3/0.5/1.0/2.5/5.0/10μm六个粒径的颗粒物数量分布,计数误差仅±5%,可有效预防粉尘爆炸与职业健康风险。
在仓储区域,可同步检测CO、HCHO等有毒气体泄漏,同时监测温湿度及露点温度,为工艺控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02.防爆设计,特殊环境的专业保障
针对化工行业特有的易爆环境,华盛昌推出了DT-9881M-EX防爆型号。
该设备通过国家防爆认证,可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安全使用,特别适用于反应釜周边、储罐区、泵区等危险区域。配备声光报警功能,在浓度超标时立即预警,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03.智能数据管理,赋能企业精细化管理
在数据管理方面,DT-9881M系列可存储>5000组采样数据(带SD卡),结合独特的拍照和摄像记录特性,将检测数据与现场视觉信息关联记录,并通过USB接口将数据传输至电脑端,便于后续的对比、分析和生成报告,追溯数据来源。
这种数据管理能力对于化工企业的合规性管理、事故溯源、趋势分析和报告生成都具有重要价值,为企业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档、治理空气污染案提供了数据支撑。这一功能为化工企业合规管理、事故溯源、污染趋势分析及档案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04.便携灵活,适应多样化监测场景
设备采用便携式设计,便于工作人员随身携带和移动使用,随时随地对周边环境的粉尘浓度进行监测,满足多样化的监测需求。
在日常巡检中,工作人员可快速携带设备抵达现场,实时检测多种危险参数,及时发现潜在泄漏和异常情况。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工作人员可快速携带设备抵达现场,实时检测多种危险参数,为应急处置决策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化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华盛昌DT-9881M系列空气质量检测仪,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污染物排放的精准监测与有效控制,从而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强化职业健康保障,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025-09-12】
华盛昌携工业 AR 全链条方案亮相 2025 光博会,助力工业智能化升级
【出处】华盛昌官微
9月10日至12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以下简称:光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华盛昌旗下全资子公司深镜智能携AR眼镜核心技术与新产品亮相2B134 展位,首次展示其工业AR全链条解决方案,彰显了在“测量技术+AI创新”双轮驱动下的深厚技术积累与生态布局能力。
光博会作为覆盖光电全产业链极具影响力的综合型展会,此次汇聚了来自全球超3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3800家的优质参展企业,其八大主题展聚焦信息通信、智能传感、新型显示、AR&VR等核心领域,成功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光电产业生态圈。
深圳市深境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境智能)作为华盛昌旗下专注AI眼镜领域的创新企业,依托华盛昌30余年覆盖电力、医疗、石化、新能源、交通运输、环境治理等多行业测量仪器仪表领域的深厚积淀——包括对工业场景 “精准数据采集”“稳定设备运行”“复杂环境适配”等的深度理解,深境智能在轻量级 AI 眼镜研发、工业垂直类智能眼镜定制、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等方向持续发力,以创新技术为核心,推动AI智能眼镜在多领域深度应用,助力用户高效解决现场作业的痛点问题。
01
智能新品重磅亮相,重塑工业现场体验
本次展会,华盛昌重点推出旗下深境智能研发的两款工业AR眼镜新品:
CEM-A1:全球首款双目全彩工业AR眼镜(LTE版)
作为业界瞩目的创新产品,CEM-A1集轻量化、高性能与实际场景深度融合于一体。其搭载的八核心处理器提供了足够的计算动力,能够高效地应对同时发生的计算密集型任务,保障整个系统流畅、稳定、实时地运行;全彩双目衍射光学系统则使得虚拟信息显示更自然、丰富和直观,极大保障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让这款产品处在复杂环境下也能清晰、可靠显示,同时也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和穿戴舒适性,为用户提供沉浸式、无遮挡的宽广视野;产品采用的九轴IMU为用户提供一个高精度、高时效性、几乎无漂移的三维空间方位和运动数据,让用户在使用这款双目全彩工业AR眼镜的时候能够很好维持身体的平衡感和空间方位感,与真实世界精准结合,更好赋能智慧巡检、远程协作和数字化管理等工作。
另外,这款A1双目全彩工业AR眼镜支持800万像素自动对焦摄像、气压计与北斗/GPS双定位,具备4G全网通能力,上行达150Mbps,下行300Mbps,性能卓越。用户在智慧巡检、数字工作流、物流拣选与远程协助等场景中使用它,可轻松实现第一视角数据共享、实时音视频抓取、智能物品识别与远程专家协同,能够显著提升操作效率,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深境 X1:超低功耗双芯旗舰,轻薄高能
深境X1则是一款采用ISP加蓝牙双芯方案与新工艺制程的轻量级AI眼镜,在超低功耗基础上展现出强劲性能。纤细镜身配备了64GB大内存、1300万像素EIS防抖摄像头、MicroLED单绿显示与双目衍射波导光学系统(FOV 30°,厚度仅1.26mm),支持WiFi 5及四麦克风阵列与语音智能算法兼容近视镜片,低噪音运行,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其高精度传感器与智能佩戴检测功能,极大满足 AI 大模型互动、语音交互、第一视角拍摄、智能翻译、AI题词、LBS导航等 C 端需求,广泛适用于物流、仓库、室内巡检等轻度工业场景,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流程管理与人员协同优化。
同时产品可选配智能戒指使用,这款智能戒指可在眼镜题词或者操作界面时进行上下翻页,另外还提供心率血氧等参数的记录功能以及异常提醒,此类数据都可实时推送到眼镜端。
02
赢得市场信赖,获行业广泛好评
华盛昌 2B134 展位现场,围绕工业 AR 全链条解决方案及 CEM-A1、深境 X1 两款核心眼镜产品,观众展开深入咨询与体验,并展现出强烈的技术关注与合作意向 —— 不少来自电力、石化、物流等行业的企业代表,主动停留交流产品细节,询问场景适配方案,现场互动热度持续升温。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多位行业专家在亲身体验产品后,对华盛昌的技术路线与产品设计给予高度认可。他们指出,华盛昌的工业 AR 产品并非单纯追求技术参数的突破,而是所有功能设计均切实瞄准工业现场的实际痛点,既考虑了用户佩戴舒适度及近视兼容,同时满足了长时间续航需求,为工业 AR 眼镜的场景化适配提供了 “技术不脱节、落地不复杂” 的示范样本。
不少终端用户反馈,华盛昌的AR设备佩戴比较轻便,显示清晰,操作简便,如果应用到实际场景中,能够大大提升日常作业效率。
这些来自行业专家与终端用户的真实反馈,是对华盛昌产品实力的认可,也让华盛昌从中获得力量,更加坚定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进步的使命。
03
立足创新,智见未来
通过本次光博会,华盛昌再次展现了其从精密测量向智能物联跃迁的技术实力与生态布局。公司将持续深化“测量技术+AI”战略,与产业链伙伴共同推动工业AR技术在更多垂直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为构建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的工业未来注入科技动力。
【2025-09-05】
工业 AR 迈向落地深水区,华盛昌携全链条方案亮相2025光博会
【出处】华盛昌官微
当传统工业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智能穿戴设备正成为打通生产数据壁垒、提升全流程效率的关键载体。工业AR眼镜 作为其中的核心形态,不仅承载着实时数据可视化、远程协同作业、智能流程管理等核心需求,更在电力、医疗、石化、新能源等关键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
然而,行业爆发式增长的背后,落地难题始终存在 —— 技术适配性不足、核心组件依赖外部供给、场景化解决方案缺失,让工业AR眼镜的规模化应用始终面临瓶颈。
在自主化成为高端智能制造核心诉求的当下,市场亟需一套从核心技术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来实现智能制造的数智化和降本增效,而这正是华盛昌深耕多年的方向。
01
三十余年积淀:华盛昌构建工业AR眼镜技术护城河
华盛昌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测量仪器仪表领域深耕三十余年,不仅沉淀了覆盖电力、医疗、石化、新能源、交通运输、环境治理等多行业的精密测量技术与场景化数据,累计有效专利上百种,更凭借对工业场景数据采集、精准测量的深刻理解,早早洞察到工业 AR 眼镜的关键价值。
依托 "测量技术 + AI 创新" 双轮驱动,华盛昌通过 "技术协同 + 生态布局",逐步构建起覆盖工业 AR 核心组件、终端产品、场景解决方案的全链条能力:
华盛昌自主研发的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作为全国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仪器仪表测量类垂直领域大模型,着眼于仪器仪表、专业测量&检测等相关行业,为各类企业和专业人员提供智能化、高效化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旗下深圳市深境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专注 AI 智能眼镜研发,聚焦工业场景的实际应用需求;战略投资的深圳市雕拓科技有限公司则深耕光学微纳加工领域,为工业 AR 提供关键核心部件的技术支撑,从品控、成本、交付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这种 " AI 大模型+终核心组件 +终端" 的协同模式,既延续了公司在精密测量领域的技术优势,又突破了工业 AR 眼镜的场景适配瓶颈,逐步形成独特的技术护城河。
02
从核心技术到终端应用:华盛昌的工业AR眼镜破局路径
工业 AR 的落地,既需要适配场景的终端产品,更离不开自主可控的核心组件与 AI 技术赋能。华盛昌通过" AI 大模型+核心组件 + 终端" 的三方协同,正逐步打通这条关键路径。
1、深境智能:让工业 AR 眼镜 “好用、适用”
深境智能的 AI 智能眼镜产品,其布局清晰指向 "C 端轻量化 + 工业垂类化" 两大方向:
一方面,轻量级 AI 眼镜通过先进芯片、创新光波导技术及人性化设计,解决近视兼容等实际问题,同时可满足 A1 大模型互动、语音交互、第一视角拍摄、智能翻译、AI题词、LBS导航等 C 端需求,也适用于物流、仓库、室内巡检等轻度工业场景;
另一方面工业垂类智能眼镜深度贴合巡检、远程协助、数据采集等核心场景,与华盛昌现有的智能测量产品及自研 DeepSense 深度感测大模型无缝结合—— 无论是电力巡检中的数据实时汇总,还是工厂生产线的数字化流程管理,亦或是物流场景中的 “解放双手” 式拣选,都能通过这款眼镜 "AR 可视化 + AI 智能化"实现高效协同,为多行业提供降本增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2、雕拓科技:为工业 AR 筑牢核心技术底座
如果说深境智能的终端产品是工业 AR 的 “眼睛”,DeepSense 大模型是 "大脑",那么雕拓科技的微纳技术就是“驱动引擎”。
作为微纳加工领域的综合方案提供商,雕拓科技打造了全流程的微纳技术平台,从设备到材料再到工艺,实现了自主化研发与生产。
在设备端,其自研的纳米压印设备及配套工艺设备,可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精密加工需求;在材料端,多款 UV 纳米压印胶及配套试剂实现了进口替代,还能根据特定需求定制开发;在产品端,已联合客户在多个新兴领域实现创新开发,为工业 AR 核心组件的稳定供应提供了关键支撑。这种 “设备 + 材料 + 工艺” 一体化的能力,不仅打破了核心技术的外部依赖,更让工业 AR 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
从雕拓科技的微纳核心技术,到深境智能的场景化终端产品,再到华盛昌三十余年积累的测量技术与行业资源,三者形成的协同效应,正逐步解决工业 AR “核心技术卡脖子”“场景适配难”“量产能力不足” 的痛点,推动行业从 “概念探索” 迈向 “实际落地”。
03
光博会亮相:见证工业 AR 的新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极具规模与影响力的光电行业盛会,中国光博会始终是洞察产业趋势、见证技术突破的关键窗口。今年 9 月,第 26 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这场汇聚全球顶尖光电技术与产业资源的盛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拉开帷幕,华盛昌将携旗下智能核心技术与产品亮相,向行业展示工业 AR 全链条解决方案的实力。
在华盛昌的 2B134 展位上,参观者不仅能近距离了解工业 AR 眼镜在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场景 ,还能深入接触微纳加工技术的创新成果,感受从核心组件到终端产品的技术闭环,与华盛昌一同窥探工业 AR 未来发展动向。
9 月 10 日 - 12 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2B134 展位,华盛昌邀您共赴这场工业 AR 的技术盛宴,在创新与交流中,探寻智能制造的新可能。
【2025-09-05】
华盛昌到访能建时代新能源,共探绿色能源合作新机遇
【出处】华盛昌官微
9 月 1 日,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华盛昌”)董事长袁剑敏一行到访能建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能建时代新能源”),能建时代新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庆丰热情接待。双方围绕综合能源及储能投建营一体化、移动充储系统等多场景储能解决方案展开深入交流见。
华盛昌副总经理黄春红,电猫新能董事长林纹如、总经理林子裕,能建时代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新能时代执行董事、总经理黄铠及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座谈。
1
实力互鉴夯实合作根基
能建时代新能源是一家新型储能开发投资建设运营及相关装备集成服务的一体化公司,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聚焦“综合储能+”“新能源+”,汇聚优势力量成立的控股混改子公司。其构建先进电池储能系统和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效电力系统,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一揽子综合用能整体解决方案,实现绿色能源集成应用,全力打造绿色零碳融合典范。
华盛昌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耕测量仪器仪表领域30多年,始终坚持自主设计、研发与生产,拥有国内外有效专利300多项,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暖通、汽车、医疗、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市场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依托强大的新能源设备研发实力与智能化基因,华盛昌创新产品矩阵与完善生态布局,精准击破运维核心难题。其拥有先进的新能源设备、智能化能源管理平台和云数据智能解决方案,产品涉及交直流充电桩、户外移动电源、家用光伏储能、工商业储能、EMS能量管理系统与云平台以及光伏新能源检测产品等,为新能源行业的高效运行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2
协同展望共谋发展新篇章
此次座谈中,黄庆丰对董事长袁剑敏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系统介绍了能建时代新能源的发展战略、股东方背景、业务方向、代表性项目等内容。能建时代新能源依托股东方强大的投建营能力和产品技术,致力于在各类新型储能应用场景中打造专业的一体化绿色零碳解决方案。他表示,期待携手华盛昌以“技术+资金+运营”三位一体赋能,共同探索新能源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为推动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智能发展贡献力量。
董事长袁剑敏对能建时代新能源的诚挚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华盛昌当前发展情况、主营业务及核心产品技术。他指出,华盛昌在能源相关领域持续深耕,而能建时代新能源在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移动充储系统等业务方向与华盛昌高度契合,双方在技术研发、场景落地等层面具备广阔的合作空间。未来,华盛昌希望与能建时代新能源进一步深化沟通,共同探索更多务实合作模式,推动更多绿色零碳应用场景落地见效。
此次交流为双方搭建了高效的沟通桥梁,进一步明确了合作方向。未来,华盛昌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态度,积极联动行业优质伙伴,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以实际行动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
【2025-09-04】
全国首个仪器仪表测量垂域大模型通过备案!华盛昌“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强力赋能行业创新
【出处】华盛昌官微
近日,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盛昌”)的“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在历经属地网信办初审、中央网信办终审及六大部委意见征询后,通过广东省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备案号:Guangdong-DeepSense-202507140079),并成为全国首个在仪器仪表测量领域获得该项备案的垂域大模型,标志着华盛昌在“仪器仪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开启了行业智能化升级的全新篇章。
“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是华盛昌基于对各类测量需求、测量流程以及下游应用场景的理解,通过大模型训练方法开发而来,主要应用于仪器仪表、专业测量和检测等相关行业,为下游应用企业和专业人员提供智能化、高效化的专业技术支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
三大核心能力
专业破解测量领域痛点
在精度要求极高、场景复杂多变的测量领域,通用大模型往往因行业知识深度不足而受限,而“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凭借华盛昌在仪器仪表与测量检测领域的深厚积累,聚焦解决行业核心痛点,专注于场景赋能,率先实现从“通而不专”到“深度适配”的跨越。
该模型通过深度融合仪器仪表操作逻辑与专业检测机理,构建了三大核心能力:
① 智能测量专家系统:作为测量专家助手,可为仪器仪表的操作、维护、校准等环节提供实时技术支持,助力测量人员高效完成测量工作。通过深度融入各类仪器仪表真实使用场景—精准解析各种测量需求—快速解答专业问题等方式,实现垂直领域专业化赋能。
② 检测流程优化引擎:能够结合传感器数据与深度学习技术,优化测量流程,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协助企业实现自动化测量、实时监控和异常检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为误差,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迈进。
③ 全周期运维决策中枢:作为运维专家助手,依托数据与算法,深度解析设备状态、预测故障风险、辅助诊断根因,并提供针对性建议,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同时,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相较于通用模型具有显著的差异化优势。它基于测量检测行业的专业逻辑进行训练,成功突破了通用模型在机理分析和标准适配上的局限,还具备多模态数据协同分析能力,打通了从传感器信号到测量结果再到运维决策的可信推理链路,确保了输出结果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驱动行业转型
助力“AI+”战略落地
DeepSense 深度感测大模型备案通过是华盛昌在“仪器仪表+人工智能领域”研发的阶段性成果,也将为“AI+”战略强势蓄能。一方面,华盛昌可通过为用户提供仪器仪表测量类垂域大模型的检测设备,赋能“AI+传感器”战略,此前已陆续发布AI-7760电能质量智能分析仪、端侧AI拉弧检测系列、AI家用智慧医疗等新品,未来也将为AI类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更多基础;另一方面,依托该模型,华盛昌将构建“检测设备+云平台+AI智能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切实助力工业和专业领域提升设备效能。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DeepSeek大模型的AI-7760系列电能质量分析仪,当用户在测量中遇到技术难题时,也能直接向大模型提问,获取行业标准的解答。此外,模型还能基于测量数据和应用环境,自动生成内容详尽的测试报告,大幅提升了检测的效率和精确度。
目前,DeepSense 深度感测大模型已在仪器仪表智能操控、高精度测量流程优化、设备预测性维护、故障诊断决策支持等关键领域深度服务,以专业化 AI 引擎驱动测量检测行业向智能化、高效化、数字化转型。为进一步挖掘AI+传感器市场潜力,华盛昌已于2025年上半年新设深圳深度感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深境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发力 AI 眼镜等赛道,力求在工业智能化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的成功备案,不仅标志着该模型在技术合规性、内容安全性以及隐私保护能力等方面达到国家级严苛标准,更彰显了华盛昌“AI+测量”领域的领导者地位,为行业智能化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有利于推动“强国智造”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展望未来,华盛昌将持续加强产品与技术研发,推动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入智能仪器仪表与智能医疗器械产品矩阵,不断推出高价值新产品,全力推进产品创新与市场开拓,助推仪器仪表测量行业在人工智能加持下迈向新高度。
【2025-09-02】
华盛昌:“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备案通过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华盛昌公告,近日,“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正式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该大模型主要应用于仪器仪表、专业测量和检测等相关行业,为下游应用企业和专业人员提供智能化、高效化的专业技术支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备案通过意味着公司在“AI+测量智能体”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可以为行业客户提供行业领先的测量类垂域大模型,更为下游客户提供“AI+传感器”的工业领域深度感测解决方案,助力工业和专业领域实现设备效能提升、生产流程闭环控制与数字化管理转型。
【2025-08-28】
华盛昌上半年实现营收3.49亿元 积极布局前瞻业务产品高端化战略初现成效
【出处】证券时报网
8月26日,华盛昌(002980)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4.91%;净利润4347.39万元。因2024年11月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6051.71万元,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报告期内,华盛昌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专业仪表、专业测试仪器、医学诊断设备三大核心产品板块收入占比提升,其中专业仪表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增幅12.11%;专业测试仪器实现销售收入4071.58万元,增幅16.42%;医学诊断设备实现销售收入436.47万元,增幅76.68%。三大板块收入合计占比达到58%,较上年同期占营业收入比重增长4.56%,三大板块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3.85%。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和产品迭代升级,华盛昌的专业仪表、测试仪器及医学诊断设备已获得市场认可,公司产品结构正稳步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转型升级。
同时,华盛昌积极布局前瞻性业务。报告期内,华盛昌通过设立深圳深度感测技术有限公司,重点布局传感器、测量技术和算法技术在工业测量领域的深度应用。同时,成立深镜技术公司,专注于AI眼镜产品的开发,尤其聚焦工业AI测量眼镜的开发和应用场景的落地。此外,华盛昌还积极布局端侧AI测量设备的研发,重点推进AI拉弧检测设备等创新产品的开发。2025年1至6月,华盛昌投入研发费用金额为4100万元,同比增长18.73%。
专业类仪表领域,今年上半年华盛昌专业类仪表销售收入达到1.58亿元,增幅为12.11%。公司精准把握了电网检修、新能源电站、新能源汽车、工况检测、食品安全等多个应用场景的行业测量需求,提出了行业领先的测试测量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华盛昌电工电力类产品成功进入国内发电侧央国企采购平台,标志着华盛昌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获得了国内电力系统客户的肯定。
海外产能布局上,华盛昌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建设越南生产基地,2025年上半年完成了产线布局、制造资质认证、产品认证和小批量生产,并在2025年7月实现大批量出货。随着华盛昌海外产能持续提升,不仅可以显著增强对美贸易的竞争力,也为承接国内企业海外制造委托订单的溢出红利打好基础,推动华盛昌实现全球产能布局的战略目标。
【2025-08-26】
华盛昌上半年营收增长4.91% 高端化智能化战略现成效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王子霖)8月25日晚,华盛昌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39.94万元,增幅为4.91%;扣除本期确认股份支付金额1704.31万元,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报告期内,华盛昌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专业仪表、专业测试仪器、医学诊断设备三大核心产品板块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3.85%,收入合计占比达到58.00%,较上年同期增加4.56个百分点。此外,公司持续提升智能化测量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在深化工业AI测量眼镜开发和应用场景落地的同时,积极布局端侧AI测量设备领域,重点推进AI拉弧检测设备等创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报告显示,2025年1-6月,公司专业类仪表销售收入达到15755.94万元,同比增长1701.94万元,增幅为12.11%。公司精准把握电网检修、新能源电站、新能源汽车、工况检测、食品安全等多个应用场景的测量需求,提出了行业领先的测试测量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华盛昌专业测试和科学分析仪器实现销售收入4071.58万元,增幅16.42%。公司专业测试和科学分析仪器产品是为了满足科学研究、专业检测分析和工业研发等领域中对于复杂分析和精确测量的需求而设计的高端设备。这些仪器能够提供高精度、高灵敏度以及特定条件下的测量结果,对于推动科学发现、专业领域检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半年报显示,华盛昌实现家用医疗器械产品的较大突破,医学诊断和生命科学分析仪器实现销售收入436.4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68%。其中,4G血压计产品作为全球首款鸿蒙生态血压计,成功进入运营商渠道,标志着公司产品从传统医疗赛道向智能终端生态的跨越。
海外布局方面,为满足海外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华盛昌加快越南基地的产线布局,并在2025年7月实现大批量出货。随着华盛昌海外产能持续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得到提升,也为承接国内企业海外制造委托订单的溢出红利打好了基础,进一步推动全球产能布局战略目标的达成。
华盛昌表示,公司设立人工智能技术专职部门,紧跟技术前沿,未来,将利用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持续迭代AI+产品线,打造具备强大智能决策分析能力的下一代智能检测设备,推动公司全系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
【2025-08-26】
财报速递:华盛昌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4347.39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6日,A股上市公司华盛昌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4347.39万元,同比下降32.28%。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华盛昌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良好。具体而言,现金流、盈利能力优秀,成长能力良好,资产质量一般。净利润4347.39万元,同比下降32.28%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4.91%,净利润4347.39万元,同比下降32.28%,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4.36亿元,应收账款为1.45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89.09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59亿元。存在3项财务亮点根据华盛昌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3个财务亮点,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1.61%,公司盈利能力出众。盈利营业利润率平均为18.22%,公司赚钱能力优秀。应收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为6.05(次/年),公司收帐迅速。综合来看,华盛昌总体财务状况良好,当前总评分为3.28分,在所属的电网设备行业的136家公司中排名靠前。具体而言,现金流、盈利能力优秀,成长能力良好,资产质量一般。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资产质量0.851.03109一般现金流4.384.3419充足盈利能力3.144.0826优秀成长能力1.783.6438较强营运能力0.662.9058尚可偿债能力2.752.1379尚可总分2.233.2837良好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08-26】
股东追踪|林云业等新进华盛昌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华盛昌发布2025中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3位股东新进,3位股东退出,2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增加,2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林云业本期持有72.6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72%;于炜本期持有44.9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45%;上海一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一村投资华盛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本期持有42.5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42%。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刘爱春上期持有31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4.39%;招商量化精选股票A上期持有137.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91%;鬲靖航上期持有35.9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0%。自持流通股份增加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鬲晓鸿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0.21%至88.47万股;林松青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16.51%至74.07万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东台华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22.78%至561.9万股;东台华航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23.24%至447.9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袁剑敏2520万股25.11%不变流通A股东台华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561.9万股5.6%-22.78%流通A股东台华航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47.9万股4.46%-23.24%流通A股车海霞350万股3.49%不变流通A股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182万股1.81%不变流通A股鬲晓鸿88.47万股0.88%0.21%流通A股林松青74.07万股0.74%16.51%流通A股林云业72.66万股0.72%新进流通A股于炜44.98万股0.45%新进流通A股上海一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一村投资华盛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42.53万股0.42%新进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08-25】
华盛昌(截止2025年6月30日)股东人数为19510户 环比增加19.11%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6日,华盛昌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6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19510人,较上期(2025-03-31)增加3130户,环比增长19.11%。从持仓来看,华盛昌人均持仓5144股,上期人均持仓为4385股,环比增长17.31%,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8-25】
华盛昌半年度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4.91%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6日,华盛昌发布2025年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4.91%,归母净利润4347.39万,同比下降32.28%。具体来看,华盛昌2025年半年度实现总营收3.49亿元,同比增长4.91%。成本端营业成本1.98亿元,同比增长8.70%,费用等成本1.04亿元,同比增长27.94%。营业总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和各项费用后,归母净利润4347.39万元,同比下降32.28%。
【2025-08-20】
华盛昌08月20日涨停分析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个股涨停分析
华盛昌08月20日涨停收盘,股价上涨9.99%,收盘价为26.97元。该股于下午 1:54:24涨停。截止15:00:31未打开涨停,封住涨停时长1小时5分36秒。其涨停封板结构一般,最高封单量:1351.76万,目前封板数量:221.50万,占实际流通盘3.56%,占当日成交量:15.06%。【原因分析】华盛昌涨停原因类别为AI智能体+仪器仪表+核污染防治+光伏概念。1、据2025年3月6日互动易,公司AI-7760电能质量分析仪集成多个AI智能体,提供智能决策和实时监测功能,推动仪器智能化升级。
2、据2025年5月13日业绩说明会,医学诊断和生命科学分析仪器板块是公司仪器仪表重要战略板块之一。2024年公司已推出e-dx04免疫/分子/生化全自动集成分析仪、FZ-960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CV-200金标AI视觉判读仪以及多个具备“AI+测量”功能的家用医疗类新产品,覆盖科研检测与家用医疗领域。未来,公司将积极布局“AI+医疗”产品线。
3、公司有生产和销售手持式核辐射泄露检测仪,用以发现和测量具有核辐射物质释放出来的α、β、γ和X射线,采用进口高精度盖革计数管,能准确的检测到核辐射污染源的辐射程度。
4、据2025年7月15日互动易,华盛昌针对光伏组件安装、逆变器维护、汇流箱和升压站检测、蓄电池组/储能系统调控及电网接入等环节,开发了一系列专业类仪表、测试测量仪器产品,旨在提升光伏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寿命,最大化发电效率,并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8-20】
涨停雷达:AI智能体+仪器仪表+核污染防治+光伏概念 华盛昌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今日走势:华盛昌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5次。
异动原因揭秘:1、据2025年3月6日互动易,公司AI-7760电能质量分析仪集成多个AI智能体,提供智能决策和实时监测功能,推动仪器智能化升级。2、据2025年5月13日业绩说明会,医学诊断和生命科学分析仪器板块是公司仪器仪表重要战略板块之一。2024年公司已推出e-dx04免疫/分子/生化全自动集成分析仪、FZ-960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CV-200金标AI视觉判读仪以及多个具备“AI+测量”功能的家用医疗类新产品,覆盖科研检测与家用医疗领域。未来,公司将积极布局“AI+医疗”产品线。3、公司有生产和销售手持式核辐射泄露检测仪,用以发现和测量具有核辐射物质释放出来的α、β、γ和X射线,采用进口高精度盖革计数管,能准确的检测到核辐射污染源的辐射程度。4、据2025年7月15日互动易,华盛昌针对光伏组件安装、逆变器维护、汇流箱和升压站检测、蓄电池组/储能系统调控及电网接入等环节,开发了一系列专业类仪表、测试测量仪器产品,旨在提升光伏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寿命,最大化发电效率,并有效降低运维成本。(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setTimeout(window.onload = function(){if (/(iPhone|iPad|iPod|iOS|Android)/i.test(navigator.userAgent)){$('.phshow').css('display', 'block');}else{$('.pcshow').css('display', 'block');}},10)
【2025-08-11】
AI智能体概念震荡走强,云从科技涨超10%
【出处】本站7x24快讯
AI智能体概念震荡走强,云从科技涨超10%,德生科技、奥瑞德此前涨停,中科金财、天源迪科、华盛昌、能科科技、天娱数科等跟涨。AI浪潮已至,普通人如何搭上科技快车?>>
【2025-08-04】
华盛昌08月04日涨停分析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个股涨停分析
华盛昌08月04日涨停收盘,股价上涨10.00%,收盘价为23.87元。该股于上午 10:25:03涨停。截止15:00:31未打开涨停,封住涨停时长3小时5分6秒。其涨停封板结构较好,最高封单量:2216.68万,目前封板数量:285.63万,占实际流通盘4.59%,占当日成交量:25.04%。【原因分析】华盛昌涨停原因类别为AI智能体+仪器仪表+核污染防治+电网设备。1、据2025年3月6日互动易,公司AI-7760电能质量分析仪集成多个AI智能体,提供智能决策和实时监测功能,推动仪器智能化升级。
2、据2025年5月13日业绩说明会,医学诊断和生命科学分析仪器板块是公司仪器仪表重要战略板块之一。2024年公司已推出e-dx04免疫/分子/生化全自动集成分析仪、FZ-960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CV-200金标AI视觉判读仪以及多个具备“AI+测量”功能的家用医疗类新产品,覆盖科研检测与家用医疗领域。未来,公司将积极布局“AI+医疗”产品线。
3、公司有生产和销售手持式核辐射泄露检测仪,用以发现和测量具有核辐射物质释放出来的α、β、γ和X射线,采用进口高精度盖革计数管,能准确的检测到核辐射污染源的辐射程度。
4、据2025年7月31日互动易,公司产品已进入发电侧央企采购体系,拓展国内市场和客户群。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8-04】
AI智能体概念异动拉升 云鼎科技直线涨停
【出处】本站7x24快讯
AI智能体概念盘中异动拉升,云鼎科技直线涨停,此前华盛昌、能科科技涨停,普元信息、品高股份、鼎捷数智、东土科技等快速跟涨。
【2025-08-04】
涨停雷达:AI智能体+仪器仪表+核污染防治+电网设备 华盛昌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今日走势:华盛昌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4次。
异动原因揭秘:1、据2025年3月6日互动易,公司AI-7760电能质量分析仪集成多个AI智能体,提供智能决策和实时监测功能,推动仪器智能化升级。2、据2025年5月13日业绩说明会,医学诊断和生命科学分析仪器板块是公司仪器仪表重要战略板块之一。2024年公司已推出e-dx04免疫/分子/生化全自动集成分析仪、FZ-960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CV-200金标AI视觉判读仪以及多个具备“AI+测量”功能的家用医疗类新产品,覆盖科研检测与家用医疗领域。未来,公司将积极布局“AI+医疗”产品线。3、公司有生产和销售手持式核辐射泄露检测仪,用以发现和测量具有核辐射物质释放出来的α、β、γ和X射线,采用进口高精度盖革计数管,能准确的检测到核辐射污染源的辐射程度。4、据2025年7月31日互动易,公司产品已进入发电侧央企采购体系,拓展国内市场和客户群。(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setTimeout(window.onload = function(){if (/(iPhone|iPad|iPod|iOS|Android)/i.test(navigator.userAgent)){$('.phshow').css('display', 'block');}else{$('.pcshow').css('display', 'block');}},10)
【2025-08-01】
华盛昌实控人方近2个月减持370万股 套现7340万元
【出处】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日讯 华盛昌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公司股东东台华华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华聚企业”)、东台华航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华航企业”)出具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实施完毕的告知函》,截至公告披露日,华聚企业、华航企业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华盛昌于2025年4月29日披露了《关于股东减持股份计划的预披露公告》,华聚企业、华航企业计划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华盛昌部分股份。
公告显示,华聚企业于2025年6月16日至2025年7月30日期间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华盛昌股份1,032,749股,减持均价20.82元/股,减持比例(剔除回购专户)0.55%;于2025年6月10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华盛昌股份991,709股,减持均价18.90元/股,减持比例(剔除回购专户)0.53%。
华航企业于2025年6月16日至2025年7月30日期间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华盛昌股份853,261股,减持均价20.80元/股,减持比例(剔除回购专户)0.45%;于2025年6月9日至2025年6月23日期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华盛昌股份825,746股,减持均价18.66元/股,减持比例(剔除回购专户)0.44%。
经计算,华聚企业于2025年6月10日至2025年7月30日期间减持华盛昌金额为40,245,134.28元;华航企业于2025年6月9日至2025年7月30日期间华盛昌金额为33,156,249.16元。华聚企业、华航企业于上述期间合计减持华盛昌股份3,703,465股,减持金额为73,401,383.44元。
本次减持计划披露前,袁剑敏、华聚企业、华航企业合计持股113,910,020股,占华盛昌剔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数量后总股本(188,663,160股)的60.38%;本次减持计划完成后,袁剑敏、华聚企业、华航企业合计持股110,206,555股,占华盛昌剔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数量后总股本(188,663,160股)的58.41%。
华盛昌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袁剑敏,华聚企业、华航企业为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