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529 *ST海源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新型智能机械装备及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业                    |  20614.64|  -1099.78| -5.33|      100.00|
├────────────┼─────┼─────┼───┼──────┤
|光伏业务                |  12961.83|   -840.70| -6.49|       62.88|
|复合材料制品业务        |   6805.75|    671.48|  9.87|       33.01|
|机械装备业务            |    425.93|    -48.98|-11.50|        2.07|
|其他                    |    421.12|   -881.57|-209.3|        2.04|
|                        |          |          |     4|            |
├────────────┼─────┼─────┼───┼──────┤
|国外                    |         -|        --|     -|        0.00|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业                    |  18742.87|  -1647.76| -8.79|      100.00|
├────────────┼─────┼─────┼───┼──────┤
|复合材料业务            |   8023.17|   -271.04| -3.38|       42.81|
|光伏业务                |   3997.32|  -1860.59|-46.55|       21.33|
|压机及整线装备          |   3976.80|     74.92|  1.88|       21.22|
|其他                    |   2745.58|    408.96| 14.90|       14.65|
├────────────┼─────┼─────┼───┼──────┤
|国外                    |    457.21|    138.26| 30.24|      100.00|
├────────────┼─────┼─────┼───┼──────┤
|直营                    |  18742.87|  -1647.76| -8.79|      10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业                    |  10391.47|   -373.43| -3.59|      100.00|
├────────────┼─────┼─────┼───┼──────┤
|复合材料制品业务        |   3557.95|    116.69|  3.28|       34.24|
|机械装备                |   3416.81|    -51.01| -1.49|       32.88|
|光伏业务                |   2658.75|   -619.60|-23.30|       25.59|
|其他                    |    757.96|    180.49| 23.81|        7.29|
├────────────┼─────┼─────┼───┼──────┤
|国外                    |      8.38|      1.29| 15.40|       99.99|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业                    |  31662.82|   1683.59|  5.32|      100.00|
├────────────┼─────┼─────┼───┼──────┤
|复合材料业务            |  11427.47|   1575.97| 13.79|       36.09|
|光伏业务                |  10351.51|  -1558.66|-15.06|       32.69|
|压机及整线装备业务      |   9189.29|   1601.16| 17.42|       29.02|
|其他                    |    694.55|     65.11|  9.37|        2.19|
├────────────┼─────┼─────┼───┼──────┤
|国外                    |   1354.77|    578.32| 42.69|      100.00|
├────────────┼─────┼─────┼───┼──────┤
|直营                    |  31662.82|   1683.59|  5.32|      100.00|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新型智能机械
装备、光伏组件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对国内外资源的有
效整合,构建了从复合材料装备、工艺、材料、制品设计及生产的产业链,并从20
20年第三季度开始向光伏领域进行布局和拓展。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经营模式及主要业绩驱动因素等未发生主要
变化。
(一)主要产品及用途
(二)经营模式
1、采购、生产模式
公司实行业务导向型的经营模式,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模式进行原材料
采购和生产组织;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考核制度,保证物料可靠稳定交付,减少因
物料价格波动而带来的成本波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采取以销定产的
生产模式,结合市场需求波动,以及针对不同客户需求,制定生产计划。
2、销售模式
复合材料制品业务主要为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及零部件,主要采用直接销售至汽车制
造、动力电池制造等企业,为客户提供标准化及定制化的产品;
光伏业务采用“直销+代工”的销售模式,产品直接销售至电力开发、电站EPC承建
商等企业,同时承接优质组件代工业务;
机械装备业务采用国内直销,国外“直销+代理”的销售模式,面向国内、国际市
常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领域的综合优势
依托公司在复合材料装备领域的优势,公司积极向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领域延展,
通过对国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构建了从复合材料装备、工艺、材料、制品设计到
制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具有综合领先优势。公司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以汽车轻量
化为主要战略方向,围绕此战略方向,公司进行了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整合,已经能
够为客户提供极具性价比和吸引力的集产品设计、装备制造到制品生产一体化解决
方案。
2、光伏业务专业人才优势
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是光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的重要保障。人才
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根据光伏组件业务的特点,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通
过内部人员横向板块晋升、外部人才引进,逐步完善各业务板块核心骨干人才建设
工作。公司引进了光伏行业具备技术研发、生产等经验的专业人员,建设了一支经
验丰富、开拓创新的专业团队,为光伏业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矗
3、机械装备专业研发优势
作为国内全自动液压成型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在以液压技术为核心的相
关技术装备领域有着长期的研究积累,曾主持并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多年来通
过密切跟踪全自动液压成型设备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
品升级,在稳固传统产品的市场份额基础上,持续通过新产品的开发和传统产品的
升级,拓展装备产品的应用领域,利用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制造工艺,不断提高产品
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在机械、复合材料及光伏领域共拥有有效申请专利30
8项,已授权269项(其中发明专利130项,已授权91项;实用新型专利163项,已授
权163项;外观专利15项,已授权15项)。此外,公司及重要子公司先后获得“国
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拾高新技术企业“、福建时
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福建拾科技型企业”、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优胜奖、”江
西拾高新技术企业”,江西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申请的专利曾获得
2项国家优秀专利奖、6项省优秀专利奖。公司LFT-D(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全
自动模压生产线曾获得建材机械行业科技奖“一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
奖”以及中国纤维复合材料行业第一届创新大会“行业创新奖”等。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的生产经营状况与行业上下游的整体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智能装备行
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光伏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支柱,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不排除短期内行业景气度下降或竞争加剧的情形,可能
会造成公司在国内或国外市场的订单减少、应收账款回收困难、存货积压等情形,
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公司将加强市场研究,密切关注国家宏
观政策、经济形势和市场动向,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快新品开发与新客户的开拓
,确保公司运营能够适应宏观经济变化。
2、业务转型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光伏业务目前仍以组件为主,短期内无法发展成为覆盖如硅片、电池再到组件
等产品的垂直产业链。公司长期看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光伏行业竞争激
烈,且公司组件板块尚未盈利,公司存在未来不能成功实现业务转型升级或经营不
及预期的风险。对此,公司将积极做好科学规划、稳步建设,努力改善业绩情况,
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3、供应链及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的取得成本可能受到市场供求、供应商及其生产状况的变动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大,会对公司的生产成本及利润产
生一定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行情变化,采取积极的措施与行业上下游
厂商开展合作,同时根据公司的销售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由公司供应链部门制
定相关预案,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平滑成本的波动。增强产品增值服务能力
,力求争取每一个可能的订单,以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
4、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报告期内,复合材料制品业务公司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公司轻量化汽车下游客户
主要为国内外知名厂商和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威睿等,上述客户业
务规模相对较大,客户收入占比相对较高。虽然公司与主要客户保持着长期稳定合
作关系,但不排除未来公司与主要客户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或者主要客户生产
经营情况发生波动,导致其对公司产品的需求量减少,进而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
波动。为此,公司将积极招聘市场和技术人才,增加市场开发人员的数量,提升开
发人员质量,采用参加行业会议、客户拜访及引荐等方式积极开拓市场,增加业务
收入,降低客户集中度风险。
5、技术更新和竞争风险
公司所属的行业有技术更新快、研发投入高、相关产品及技术的生命周期持续缩短
等特点,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依靠资金、技术、成本和渠道优势,不断扩大规模
,纷纷进行扩产或围绕行业上下游延伸产业链,行业资源向少数企业进一步集中,
使得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如果公司不能保持技术创新,不能及时准确把握技术、
产品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并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将削弱已有的竞争优势,从而无
法及时地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现有的技术和产品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对
公司的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
跟踪前瞻性技术,积极更新生产工艺,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6、业务拓展及对外投资风险
公司在保持轻量化汽车业务和智能装备业务的同时,积极把握新能源行业发展契机
,布局光伏行业。但受不同行业、不同业务的管理及经营模式存在差异,光伏行业
资金需求大等因素影响,存在公司管理运营不能适应新业务发展导致业务拓展不如
预期的风险。对此,公司将吸引行业专业人才,增强产品竞争力,在合理控制风险
的前提下,积极寻找优质的行业合作伙伴,探索多重商业模式,及时根据市场变化
调整策略,降低业务拓展风险。对外投资是从公司长远利益出发做出的慎重决策,
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但投资过程中受政策、管理及合作方等不
确定因素影响,可能导致投资失败。如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受技术研发、资金投
入、管理能力、合作商履约等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能造成项目中止或终止;在
项目运作过程中,也受到经济环境、交易方案等变化带来的风险。对此,公司将及
时关注内外部环境、资金使用情况、行业发展、政策变化等因素,提前预判及解决
各项不利因素,加强调研及可行性研究分析,努力降低公司投资风险。
7、行业与政策变化风险
新能源是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
扩大,应用成本快速下降,以光伏、风电、电动汽车和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已
成为世界能源版图中最为热门的竞争领域。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步伐日益加快
,未来可用资源、竞争格局、技术变化、需求波动、互补产业发展以及替代产品的
产生,都有可能对公司所在行业造成冲击。伴随行业参与者急速增加,竞争将趋于
充分,行业将由政策推动转向市场推动。若各国产业扶持政策出现不利调整,光伏
装机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我国目前大力鼓励发展能源汽车,但也不排除将来政策发
生变化的可能性。为此,公司将紧密关注相关政策变化情况,结合自身发展战略,
合理制定业务发展规划。同时,公司也将做好充分准备,优化战略布局,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应对政策过渡期市场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8、不可抗力风险
2025年,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同时,外部环境复杂性
、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此外,如
果发生自然灾害、战争或其他突发性不可抗力事件,可能对上游原材料供应、下游
市场及公司经营业绩造成影响。为此,公司将加强对不可抗力风险的分析预判,积
极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加大战略客户的开发力度,提升产品市场竞争
力,降低不可抗力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新余海源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    -2394.21|    19962.49|
|新余赛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     -808.62|    15629.90|
|江苏微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0.45|      763.64|
|江西省紫源新技术有限责任公|       5000.00|           -|           -|
|司                        |              |            |            |
|福建海源三维高科技有限公司|             -|     -108.94|     3465.86|
|福建海源微赛新材料科技有限|             -|           -|           -|
|公司                      |              |            |            |
|福建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8000.00|     -831.43|    43045.41|
|福建省海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1000.00|     -972.11|     9073.38|
|苏州海源供应链有限公司    |       10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