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459 晶澳科技 更新日期:2025-10-28◇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0-|54505.45| 3300.48| 3935.49| 26.87| 4.82| 2.02|
| 24 | | | | | | |
├────┼────┼────┼────┼────┼────┼────┤
|2025-10-|55140.46| 3279.95| 4655.72| 24.07| 3.16| 10.43|
| 23 | |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0-27】
第1期:新能源产业出海——光伏篇(下)
【出处】上海市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作者】上海市贸促会
(中)篇从海外市场监管动态、海外市场竞争风险、新兴领域竞争挑战等角度展开,本篇将简单介绍中国光伏出海概况及亮点。
中国光伏出海概况
1. 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增长,新增规模持续突破
数据显示1,2024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达到 235.93GW,同比增长13%,出口数量为8.2亿个,同比增长约80%。
出口增速较过去两年有较大幅度下降,2022年和2023年全年光伏组件出口量分别为154.8GW和207.99GW,同比增幅分别为74%和34%。
2022–2024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
(单位:GW)
(数据来源:PV Tech)
2.出海目的地多元化,新兴市场布局迅速
在全球光伏市场多元化的趋势下,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态势持续向好,其中2024年我国出口的光伏组件中,约有47% 流向全球南方国家,首次与发达国家进口规模相持平。
2024年欧洲光伏组件从中国进口量为94.4GW,较 2023 年的101.48GW有所下降。除欧洲最大航运枢纽荷兰外,西班牙是中国光伏组件在欧洲的第二大进口国,进口量达10.57GW,较 2023 年的11.75吉瓦GW同比下降10%;而荷兰以40%的占比位居欧洲进口榜首。
亚太地区光伏组件从中国进口总量为68.11GW,较2023年的53.93GW 增长26%。其中,巴基斯坦是该区域组件进口量最高的国家,进口量达16.91GW,较2023年的7.47GW增长127%,占该区域进口总量的25%。
2024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市场分布
(单位:GW)
(数据来源:PV Tech)
中国出口美洲地区光伏组件累计达 33.28GW,同比增长10%。巴西是该区域进口冠军,进口量为22.5GW,较2023年的20.61GW增长9%,占该区域进口总量的68%。
中东地区光伏组件来自中企的出货量总计28.79GW,较2023年的14.46GW 增长99%。沙特阿拉伯占比最高,进口量达16.55GW,较2023年的7.71GW增长115%,占该区域进口总量的58%。
2024年非洲地区光伏组件从中国进口量为11.36GW,较2023年的7.94GW增长43%。南非是该区域进口量最高的国家,进口量为3.81GW,较2023年的4.11GW下降7%,占该区域进口总量的34%。
3.龙头企业业绩卓著,市场表现活跃
2024年全球光伏企业出货量排名中,中国企业包揽前十2 ,分别是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通威股份、正泰新能、阿特斯、一道能源、协鑫集成和东方日升。前十企业总出货量达到约502GW,年增长率达到22%,在海外的出货量约213GW,占比42%。
2024年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与天合光能连续稳居出货量前四名,在前十总量中占比高达63%。自2019年起,这几家垂直整合的头部公司基本维持在前四格局,“强者恒强”趋势明显。
2024年全球出货量前五的光伏企业
(单位:GW)
(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
中国光伏企业还在国际展会舞台上频频亮相、表现抢眼,通过参展、产品展示、技术交流等方式积极塑造国际形象,并增强与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联系,彰显其全球化布局与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晶澳科技在慕尼黑Intersolar Europe展会)
晶澳科技携带其DeepBlue 4.0Pro系列n型组件和BlueStar储能系统亮相2024年慕尼黑Intersolar Europe(The smarter E Europe),重点推介其n型Bycium+钝化接触电池技术(开路电压高达约740mV、量产效率可达23%级别),并展示多种尺寸与功率组合的组件版型以适配工商业及屋顶市场需求。在该展会上,晶澳获得了壳牌能源颁发的“欧洲、中东和非洲供应商卓越奖”有助于增强其在当地市场的行业信誉3。
(天合光能在慕尼黑Intersolar Europe展会)
与此同时,天合光能也在2024Intersolar Europe展会上展示其升级的系列产品,包括储能系统Elementa 2和智能跟踪系统Vanguard 1P,后者与其高效Vertex N模块组合展示4;9月,天合在英国伯明翰举办的Solar&Storage Live UK 2024上继续大展拳脚,其在NEC展馆的D11a展位展示了多款适用于屋顶系统的模块(如Vertex S+ 500W+、Clear Black / Full Black版本),以及其大规模地面系统结构FixOrigin搭配Vertex N 720W+模块5。
中国光伏出海亮点
1.从“产品出海”到“产能出海”,推进供应链本地化
早期多数中国光伏企业主要以组件或电池向海外出口为主,但近年来这种模式正被“在海外建厂、产业链环节同步落地”的策略取代。中国光伏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已从“产品输出”为主,转向“先进技术+资本+产业链”协同输出的新阶段。行业内部结构正发生明显调整:上游硅料厂商在东南亚布局,中游电池与组件生产基地向欧美、中东等地延伸,下游项目开发商也在海外展开业务,形成“制造+资本+项目”协同出海模式。
(晶科能源与PIF签约)
例如,2021年9月,晶科能源在越南宣布投资建设硅锭—硅片一体化生产设施,设计年产能达7GW,用于支撑其全球供应链布局。次年6月,晶科又在马来西亚启动电池与组件制造基地,覆盖N型高效电池与组件生产环节,在东南亚逐步形成从材料端到组件端的制造链条6。
2024年7月,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宣布与多家中国光伏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其中TCL中环将在当地建设年产20GW的硅棒硅片产能,晶科能源将建设年产10GW的电池与组件产能,旨在将核心制造环节本地化落地沙特市场7。
2.“光伏+储能”双增长引擎驱动
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与波动性,需要配套储能系统以提升电力平稳性与调度灵活性。因此,在光伏项目之外,中国光伏龙头纷纷将能量储存系统(ESS/BESS)纳入其海外业务布局。海外市场对整合型“光伏+储能”方案的需求日益显现,成为推动企业整体方案输出、提升项目竞争力的重要路径。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上升,对储能的配置比例不断提高,使得双系统协同出海成为未来趋势。
2024年6月,天合光能通过其子公司Trina Storage与丹麦基金Obton签署德国Tangermünde储能项目合作合同,向该项目交付逾35MWh的Elementa系统,用于提供电网调频与套利服务。该项目将采用天合自主的能源存储柜、功率变换系统和控制软件,一体化模块化部署8。
(阳光电源在澳大利亚的混合光储项目)
在澳大利亚,阳光电源参与的Cunderdin混合光伏+储能项目于2025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9,该项目装机规模为128MWdc / 100MWac 光伏系统,加配55MW / 220MWh 储能系统,是目前澳大利亚运营中规模最大、采用直流偶联(DC-coupled)架构的光伏+储能项目之一。
3.技术壁垒重构核心竞争力
在光伏行业国际竞争愈加激烈、组件价格大幅下跌、全球市场出现供过于求、贸易壁垒高筑的背景下,中国光伏企业正通过加速技术创新与研发,借助更高效、更可靠和更集成的产品,重构其出海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市场对效率、可靠性、寿命、系统兼容性和智能化运维 等要求不断提高,具备更高转换效率、更优温度系数、更低衰减率,以及在光储结合、离网应用、集成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和产品组合,正逐渐成为形成“技术壁垒”的核心要素。企业若能掌控这些技术,便能在海外当地法规、项目招标、投资方审慎性与机组寿命保障等方面获得更强的议价与进入能力。
(正泰新能与Atlas签订700MW框架协议)
例如,正泰新能依托其ASTRO-N系列TOPCon模块,在海外市场形成了差异化优势。该系列采用 210mm 大尺寸硅片、SMBB 多主栅、无损切割与高密度封装等技术,实现高功率与低系统成本,同时在抗 PID、抗 LETID、湿热老化及温度循环等可靠性测试中表现优异,首年衰减率10可低至约 0.66%。2024年6月,正泰宣布拿下拉美 Atlas Renewable Energy 700MW 模块供应合同11。
2024年5月,阳光电源中标沙特一项离网储能项目,向AMAALA地区提供160MW/760MWh储能系统以及165MW的逆变器设备。该项目是一项典型对高可靠性、寿命、系统集成度要求极高的工程,其技术要求不仅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热控系统,还需兼顾离网环境的稳定供电12。
4.区域策略高度灵活,规避贸易风险
在国际贸易的现实中,很多国家和地区会根据本地产业保护、环保标准、碳边境机制、反倾销或反补贴制度等,设定不同的准入门槛或政策调节,使中国企业极易受到海外政策变动的冲击。因此,越来越多中国光伏企业选择在海外布局制造基地、申请本地专利许可、构建本地产业链,以降低单纯出口路径风险。
例如,2025年9月,天合光能与法国初创公司Holosolis签署专利许可协议,允许Holosolis在欧洲使用其n-型TOPCon技术。此举使Holosolis在法国Hambach建设5GW级电池与组件厂时能合法使用该技术,并规避直接出口可能面临的专利或贸易障碍13。
(东方日升在西班牙马德里的欧盟运营中心)
东方日升在2024年11月宣布在西班牙建立总部兼欧盟运营中心(以马德里为枢纽),以更贴近欧洲市场和政策环境,便于应对欧洲对光伏与储能系统的标准、认证、补贴机制等政策变化,有利于使其在进入欧洲市场时具备更高灵活性14。
数据来源:
1. PVTech, ,2025年2月
数据来源:
2.InfoLink Consulting, , 2025年2月
3.晶澳科技,《Intersolar Europe丨晶澳科技光储同耀慕尼黑》,2024年6月
4.Trinasolar,, 2024年5月
5.Trinasolar, , 2024年9月
6.JinkoSolar, , 2021年9月
JinkoSolar,,2022年6月
7.Public Investment Fund, , 2024年7月
8.Trinasolar,, 2024年6月
9.Sungrow, , 2025年4月
10.Astronergy, ,2023年7月
11.Astronergy, , 2024年6月
12.Sungrow,,2024年5月
13.Trinasolar,, 2025年9月
14.Risen Energy, , 2024年11月
【2025-10-27】
晶澳科技: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3300.4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3300.4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5.4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29%,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433004766.0039354929.00545054467.002025-10-2332799541.0046557203.00551404630.002025-10-2226901298.0026971855.00565162292.002025-10-2141554313.0040771978.00565232849.002025-10-2047025371.0039904467.00564450514.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10月24日融券偿还2.02万股,融券卖出4.82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61.8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22%,融券余额344.74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4618406.00259166.003447421.002025-10-23411432.001357986.003133914.002025-10-22107402.00465840.004055396.002025-10-21521928.00378266.004495698.002025-10-201128426.0098124.004378452.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5.49亿元,较昨日下滑1.09%,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4晶澳科技-6036656.00548501888.002025-10-23晶澳科技-14679144.00554538544.002025-10-22晶澳科技-510859.00569217688.002025-10-21晶澳科技899581.00569728547.002025-10-20晶澳科技8065356.0056882896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5】
国内国际市场两手抓 电力装备行业提质增效正当时
【出处】证券时报
近日,《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称《工作方案》)印发。其中提到了未来两年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重点任务,并设置了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等目标。
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装备的性能、可靠性、智能化水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发、输、变、配、用”各个环节都面临装备升级与新增需求。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正投向市场。
与此同时,电力装备企业正依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扩大影响力。在国内,沙戈荒大基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重大水电及核电开发、煤电改造等项目齐头并进,为企业提供坚实后盾;在海外,东南亚与南亚地区以及中东、北非等区域电力需求旺盛,电力出海成为装备企业新增长极。
支撑新型电力系统
近年来,全球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中国也正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但是,因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特征是新能源占比高,导致电力系统面临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增强等新的挑战。
在永福股份相关人士看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仅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更是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它正在为整个电力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相关企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整个电力产业链都将迎来新的增长点。
以电力装备制造企业为例,“发、输、变、配、用”各个环节都面临装备升级与新增需求,其中,高效光伏组件等新能源侧发电设备、储能等系统调节与支撑性设备以及输配电侧智能化设备需求旺盛。
“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装备的性能、可靠性、智能化水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企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迭代。”晶澳科技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随着国家推动新能源装机目标和“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加速,高效光伏组件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
该负责人认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涉及多个领域和环节,需要加强协同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新能源出力与负荷动态平衡需求提升,推动“光储一体化”成为标准模式,储能配套需求显著增加,光储协同成为核心路径,实现多能互补和协同优化。
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正投向市场。
三一重能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近期推出SI-242超大叶轮系列风电机组,功率横跨5.6MW—12.5MW,叶轮直径242米,打破传统机型对风资源条件的限制,无论是面对低于4.5m/s的超低风速,还是25m/s的高风速,SI-242系列均“游刃有余”,可承受的极限风速高达63m/s ,真正实现了从超低风速、中风速到高风速的全场域精准覆盖。
晶澳科技的理念是技术创新最终应落脚于产业价值提升。当前,公司TOPCon组件转换效率已达25.5%,功率可提升至700W+,此外,还在BC电池、钙钛矿电池以及钠电工商业储能产品等领域展开布局。基于这些储备,公司针对沙戈荒恶劣环境的“漠蓝”组件已实现量产,可提升全生命周期发电收益;BlueGalaxy4.0储能系统接入AI模型,并进行本地化部署,开启大容量储能经济性新时代。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也离不开电力设计及电力能源综合服务企业的支撑。永福股份深耕电力能源行业三十余年,为客户提供先进的零碳电力解决方案和产品,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度参与者。
永福股份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首先是新型电力系统意味着系统集成和数智化转型,需要具备多能互补、虚拟电厂、微电网等复杂化、多元化综合能源系统的设计能力。其次是电网数字化平台、调度与控制软件、电站智能运维服务等数字化与智能化解决方案能力。因此,拥有覆盖“源—网—荷—储—智”的零碳系统性服务能力的企业能够更好适配丰富多元的电力系统应用场景,提供先进的零碳电力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瞄准重大工程项目
《工作方案》的举措之一是依托能源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稳定电力装备需求。其中不仅涉及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还囊括了新一代煤电改造、重大水电建设以及沿海核电项目开发等内容。
三一重能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将积极关注以大代小、老旧风场改造、西北风电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海上风电能源基地建设等重大项目。“这些项目为风电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与广阔的市场空间,各项政策将进一步释放风能资源、提高国内风机装机容量,推动国内风电行业长期持续发展。”
晶澳科技负责人则表示,公司DeepBlue5.0系列超高性能组件等产品能够为这些大型光伏基地提供高效、可靠的光伏组件支持,满足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的需求。此外,针对海上风电与光伏等其他能源形式的融合项目,如海上漂浮式光伏电站等,公司也将利用光伏技术和产品优势,积极参与海上风电基地的配套光伏项目建设。
《工作方案》提出,要优化全国电力系统设计,核准建设一批重点电力互济工程。在永福股份相关人士看来,《工作方案》所依托的能源重大项目,其背后的逻辑是系统性、协同性的;未来的电力系统建设不再是各个能源形式的单打独斗,而是强调“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协同规划、设计和运营。
永福股份认为,未来几年,国内电力系统建设将呈现“两端发力、系统重构、灵活调节”的总体特征,重点集中在新能源大基地建设、跨区域特高压输电通道、配电网升级改造、储能规模化应用、煤电系统性改造以及水电的深度开发等领域。
永福股份相关人士表示,作为主力清洁能源,风电建设侧重于大型化、基地化、深远海化,陆上风电将集中在“三北”地区,与大基地绑定,海上风电向深远海、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光伏侧重于多样化、融合化、高效率,其中,大基地主要在沙戈荒集中布置,分布式主要在东部负荷中心。
此外,水电的核心定位为稳定清洁基荷与灵活调节,其建设思路基于大库容、强调节、生态友好的考虑。其中,新建项目聚焦于调节性能好的大型电站,存量项目着力于增容改造和灵活性优化,提升调峰价值。至于储能,其核心定位是系统关键支撑,其中,新型储能强调安全性、循环寿命和经济性,在电源侧侧重于“一体化”,在电网侧侧重于“共享化”,在用户侧侧重于“精细化”。
与此同时,传统煤电依然发挥着安全兜底与灵活调节的重要作用。未来,煤电将聚焦于“三改联动”、延寿服务、定位转型。其中,灵活性改造是核心,目标是实现机组在20%—30%负荷下稳定运行,快速启停。
扩大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出海是各行各业的关键词。《工作方案》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列为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的关键举措之一。
“中国在特高压、新能源、电网建设等方面已具备世界领先的技术和经验。相关企业应抓住共建‘一带一路’机遇,将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标准推向全球。”永福股份相关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中国电力装备企业既有强大的产能与技术优势,也有国家战略的强力支持,国际化应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及牢牢抓住的重大发展机遇。
三一重能负责人介绍,在新兴市场,新能源电力需求迅猛增长,中国风电企业在价格、成本、产业链、交付及产品性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综合竞争优势,目标市场订单快速增长。在以欧洲为代表的高端市场,中国风电企业正逐步适应竞争环境和严格的绿色标准,订单获取能力逐步提升。
晶澳科技在阿曼拟投资建设年产6GW高效太阳能电池和3GW高功率太阳能组件项目,还在埃及与当地企业合作建设太阳能工厂。“这些海外产能布局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需求,降低贸易壁垒影响,提高市场竞争力。”公司负责人介绍,除了海外自建产能,发电企业在海外开展电力项目投资和建设时,会带动相关电力的出口,晶澳科技与发电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参与海外项目。
据介绍,永福股份国际化业务始于2010年,一直是战略重点之一。永福股份正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重点布局印尼、菲律宾、孟加拉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以及澳大利亚、韩国等市场。目前,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落地订单与跟踪订单储备充足,为未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电力出海也面临地缘政治与大国博弈、商业环境和商业习惯差异、融资与债务风险等挑战。
三一重能负责人建议进一步优化国际市场拓展环境,推动风电装备的碳足迹核算标准与国际互认,引领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此外,应创新海外融资模式,通过专项贷款、绿色债券等工具,为海外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降低融资成本;可考虑保险基金等方式,提升中国风电企业出海应对风险的能力。
【2025-10-25】
晶澳科技: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回复中国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反馈意见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10月24日讯,有投资者向晶澳科技提问, 董秘你好:请问目前H股IPO进程如何?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回复中国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反馈意见,及补充提交2025年半年度数据工作,后续将根据事项的进展情况依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请关注公司公告,感谢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10-24】
晶澳科技: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到政府补助101,171,051.12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10月24日讯,有投资者向晶澳科技提问, 贵司公告截止2025年8月31日收到国家补贴资金8.91亿,达到2024年同期248%。请问是第一批绿码项目应受补贴款收款速度变快?还是有不在第一批补贴名单里的项目被重新纳入绿码并收到国家补贴资金?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于2025年8月23日发布的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其中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章节中,披露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到政府补助101,171,051.12亿元,详细请见公司半年报。感谢关注。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10-24】
晶澳科技: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拥有专利2072项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10月24日讯,有投资者向晶澳科技提问, 贵公司在光伏领域是否有核心技术,如果有希望好好珍惜。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建立了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包括晶硅研发中心、电池研发中心、组件研发中心及储能研发中心,持续开展光伏领域的技术研发及生产工艺改进。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拥有专利2072项。感谢关注。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10-24】
晶澳科技:公司对原有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进行系统性、全局性的优化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10月24日讯,有投资者向晶澳科技提问, 董秘你好:能否解释一下晶澳宁晋基地现在生产运营情况,及晶澳科技是否存在违反劳动合同法,内部划分“编内编外人员”压缩编制“零碎裁员”与变相逼迫员工离职情况?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为应对市场变化及公司自身发展需求,从2024年开始公司对宁晋基地的产能进行了战略性调整,为匹配新的产能规模,实现与集团内其他基地的高效协同与对标,公司对原有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进行系统性、全局性的优化,旨在打造一支更精干、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核心团队,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10-24】
晶澳科技:公司推出了3个系列的储能产品,分别是BlueStar户储储能系统、BluePlanet工商业储能系统、BlueGalaxy源网侧储能系统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10月24日讯,有投资者向晶澳科技提问, 在光伏组件低点的时候,公司布局光储一体为公司打开第二个增长点,这个战略很好。请问,目前储能出货量大概多少?目前已经有光储一体的项目有哪些?预计2025年占到公司总营收的多少?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在储能领域坚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模式探索,打造光储融合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合作等方式建立了储能相关技术储备和产品。目前,公司推出了3个系列的储能产品,分别是BlueStar户储储能系统、BluePlanet工商业储能系统、BlueGalaxy源网侧储能系统。感谢关注。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10-24】
晶澳科技:公司将持续向内提升公司竞争力,坚持技术创新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10月24日讯,有投资者向晶澳科技提问, 董秘,您好:9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5年人民法院反垄断典型案例。某省水泥协会组织当地13家水泥企业,通过组建微信群、组织聚会及行业会议等方式,搭建沟通协调平台。协会推动企业就错峰生产、市场情况、销售价格等问题进行多次沟通交流,形成共识,决定不打价格战并采取保价措施。请问贵司以及所在行业如何在反内卷与反垄断之间找到平衡点,谢谢回复。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对于反内卷的政策,公司会积极关注并严格执行,同时也会严格遵守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在行业周期波动底部期间,公司将持续向内提升公司竞争力,坚持技术创新,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能生产效率、深化供应链整合、优化智能制造等措施夯实核心竞争力,提高公司长期投资价值,谢谢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10-24】
晶澳科技:公司积极推动储能业务战略布局,依托多年光伏项目开发经验,深度探索“光伏+储能”联合运行模式,并集成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10月24日讯,有投资者向晶澳科技提问, 董秘好,近期时间储能订单暴增,请问公司的储能业务怎样?会快速增长,成为公司业绩的第二增长曲线吗?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积极推动储能业务战略布局,依托多年光伏项目开发经验,深度探索“光伏+储能”联合运行模式,并集成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针对户用、商用以及集中式光伏电站等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发不同的储能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感谢关注。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10-24】
晶澳科技: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3279.95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3279.95万元,当前融资余额5.5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28%,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332799541.0046557203.00551404630.002025-10-2226901298.0026971855.00565162292.002025-10-2141554313.0040771978.00565232849.002025-10-2047025371.0039904467.00564450514.002025-10-1753135803.0079714794.00557329610.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10月23日融券偿还10.43万股,融券卖出3.16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1.1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5%,融券余额313.39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3411432.001357986.003133914.002025-10-22107402.00465840.004055396.002025-10-21521928.00378266.004495698.002025-10-201128426.0098124.004378452.002025-10-17898960.00783360.003434000.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5.55亿元,较昨日下滑2.58%,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3晶澳科技-14679144.00554538544.002025-10-22晶澳科技-510859.00569217688.002025-10-21晶澳科技899581.00569728547.002025-10-20晶澳科技8065356.00568828966.002025-10-17晶澳科技-26612231.0056076361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3】
晶澳科技:10月22日持仓该股ETF资金净流出684.35万元,3日累计净流出1555.34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ETF资金研究
据本站iFind,晶澳科技10月22日ETF资金当日净流出684.35万元,3日累计净流出1555.34万元,5日累计净流出2146.90万元,20日累计净流出2249.06万元,60日累计净流出1.36亿元。近日ETF资金流向一览统计周期净流入/流出(万元)当日-684.353日累计-1555.345日累计-2146.920日累计-2249.0660日累计-13567.27从重仓该股的ETF资金数据来看,持仓占比最高的ETF为光伏龙头ETF(159609),持仓占比为2.31%,申购资金净流入2.43万元,持仓占比第二的ETF为光伏50ETF(516880),持仓占比为2.20%,申购资金净流入3.37万元。从申购净流入资金排名数据来看,申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ETF为光伏ETF(159857),持仓占比为2.06%,申购资金净流入15.84万元。申购资金净流出最多的ETF为光伏ETF(515790),持仓占比为2.19%,申购资金净流出358.04万元。重仓晶澳科技的ETF申购资金流向ETF代码ETF名称持仓占比申购资金净流入/流出(万元)159609光伏龙头ETF2.31%+2.43516880光伏50ETF2.20%+3.37516180光伏ETF基金2.19%0.00515790光伏ETF2.19%-358.04159863光伏ETF基金2.17%0.00516290光伏龙头ETF2.16%-2.44562970光伏ETF易方达2.15%-11.07159864光伏50ETF2.15%+1.27159618光伏ETF指数基金2.14%0.00159857光伏ETF2.06%+15.84
【2025-10-23】
晶澳科技: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2690.13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2690.13万元,当前融资余额5.6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32%,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226901298.0026971855.00565162292.002025-10-2141554313.0040771978.00565232849.002025-10-2047025371.0039904467.00564450514.002025-10-1753135803.0079714794.00557329610.002025-10-1687895858.0089317863.00583908601.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10月22日融券偿还3.60万股,融券卖出83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0.7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5%,融券余额405.54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2107402.00465840.004055396.002025-10-21521928.00378266.004495698.002025-10-201128426.0098124.004378452.002025-10-17898960.00783360.003434000.002025-10-16308357.00117943.003467240.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5.69亿元,较昨日下滑0.09%,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2晶澳科技-510859.00569217688.002025-10-21晶澳科技899581.00569728547.002025-10-20晶澳科技8065356.00568828966.002025-10-17晶澳科技-26612231.00560763610.002025-10-16晶澳科技-1252345.0058737584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2】
晶澳科技:10月21日持仓该股ETF资金净流出723.84万元,3日累计净流出911.96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ETF资金研究
据本站iFind,晶澳科技10月21日ETF资金当日净流出723.84万元,3日累计净流出911.96万元,5日累计净流出1074.70万元,20日累计净流出2093.60万元,60日累计净流出1.22亿元。近日ETF资金流向一览统计周期净流入/流出(万元)当日-723.843日累计-911.965日累计-1074.720日累计-2093.660日累计-12199.95从重仓该股的ETF资金数据来看,持仓占比最高的ETF为光伏龙头ETF(159609),持仓占比为2.35%,申购资金净流出6.30万元,持仓占比第二的ETF为光伏50ETF(516880),持仓占比为2.24%,申购资金净流入0.00万元。从申购净流入资金排名数据来看,申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ETF为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持仓占比为0.11%,申购资金净流入29.71万元。申购资金净流出最多的ETF为光伏ETF(515790),持仓占比为2.23%,申购资金净流出226.96万元。重仓晶澳科技的ETF申购资金流向ETF代码ETF名称持仓占比申购资金净流入/流出(万元)159609光伏龙头ETF2.35%-6.30516880光伏50ETF2.24%0.00515790光伏ETF2.23%-226.96516180光伏ETF基金2.23%0.00159863光伏ETF基金2.21%0.00159864光伏50ETF2.20%-10.52516290光伏龙头ETF2.20%-10.13562970光伏ETF易方达2.19%-25.26159618光伏ETF指数基金2.18%0.00159857光伏ETF2.10%-83.73
【2025-10-22】
晶澳科技: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4155.43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4155.43万元,当前融资余额5.6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30%,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141554313.0040771978.00565232849.002025-10-2047025371.0039904467.00564450514.002025-10-1753135803.0079714794.00557329610.002025-10-1687895858.0089317863.00583908601.002025-10-15149677485.00285494168.00585330606.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10月21日融券偿还2.87万股,融券卖出3.96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52.19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8%,融券余额449.57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1521928.00378266.004495698.002025-10-201128426.0098124.004378452.002025-10-17898960.00783360.003434000.002025-10-16308357.00117943.003467240.002025-10-151195480.001977690.003297580.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5.70亿元,较昨日上升0.16%,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1晶澳科技899581.00569728547.002025-10-20晶澳科技8065356.00568828966.002025-10-17晶澳科技-26612231.00560763610.002025-10-16晶澳科技-1252345.00587375841.002025-10-15晶澳科技-136473361.0058862818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2】
东吴证券:9-10月储能超预期、风电招标向好、光伏反内卷持续推进
【出处】智通财经
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独立储能接力新能源配储,容量电价政策陆续配套出台,国内储能有望实现强劲增长。25年1-9月国内储能招标102GWh,同比增长30%,招标景气度旺盛。9月伴随电芯供需紧缺,储能设备顺价传导,中标价已筑底反弹。
投资建议:光储: 【1】高景气度方向:逆变器及支架(推荐阳光电源(300274.SZ)、德业股份、上能电气、中信博、锦浪科技、禾迈股份、固德威、盛弘股份、通润装备、科士达、科华数据、艾罗能源,关注昱能科技);
【2】供给侧改革受益、成本优势明显的光伏龙头(推荐通威股份(600438.SH)、福莱特、福斯特等,关注协鑫科技)及渠道优势强的组件龙头(推荐晶科能源、阿特斯、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隆基绿能、横店东磁等);
【3】新技术龙头:(推荐隆基绿能(601012.SH)、钧达股份、爱旭股份、聚和材料、帝科股份等,关注TCL中环、宇邦新材、美畅股份);风电:25年陆海风装机共振,深远海具备成长性,龙头强者恒强的海缆(推荐东方电缆(603606.SH)、起帆电缆,关注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塔架(推荐大金重工、海力风电、天顺风能、泰胜风能)、主机(推荐金风科技、三一重能、明阳智能,关注运达股份)、零部件(推荐日月股份,关注时代新材、金雷股份)。
东吴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国内8月装机同降55.29%,终端需求支撑偏弱;海外需求稳定增长。
2025年8月新增装机7.36GW,同降55.29%;1-8月装机230.61GW,同比增长65%。9-10月国内光伏重心在于 1)各省依据国家136号文,陆续密集落地136号文细则并开始第一次竞价,2)破除“ 内卷式”竞争中实现光伏等领域高质量发展,国家标准委完成多晶硅能耗强制性国标修订,存量标准进一步趋严。海外市场:25年8月组件出口25.02GW,环同比29.7%/21.6%;1-8月光伏组件累计出口166.09GW,同比下降3.03%。美国2025Q2光伏新增装机7.5GW,同比增长9.83%。
需求暂未有支撑,行业价格回暖。
25年9月多晶硅产量约13万吨,社会库存总量预计44万~ 45万吨,N型料周度均价51.7元/kg,多晶硅产大于需,库存压力恐将加剧;硅片企业基本完成调价,价格修复助力盈利回暖,9月24日182单晶硅片均价1.35元/片,月环比+8.00%,硅片价格有所回升;电池排产稳中有升,产量环比持续增加,9月24日182mm单晶PERC/双面TOPCon单瓦价格为0.039美元/0.31元,月环比持平/+5.08%;9月组件整体产量环比微增,市场需求减弱致排产预期下调,9月26日182mm双面TOPCon组件/210mmHJT双玻组件价格约0.69/0.83元/W,月环比+1.17%/持平;光伏产业链多环节仍处于亏损状态;胶膜价格持稳,随组件排产同步上行后或现回调;玻璃价格稳中上行,产量止跌回升并有望继续增长。
国内外大储景气度来临,国内储能模式创新。
①美国:25年1-8月累计装机8043MW,同比+33%,对应25.1GWh,同比+46%;政策风险基本缓解。②国内:独立储能接力新能源配储,容量电价政策陆续配套出台,国内储能有望实现强劲增长。25年1-9月国内储能招标102GWh,同比增长30%,招标景气度旺盛。9月伴随电芯供需紧缺,储能设备顺价传导,中标价已筑底反弹。③25年1~8月我国出口至欧洲、澳洲、非洲、巴基斯坦逆变器金额分别为24.0、2.6、4.4、2.6亿美元,同比+4.5%、+56.0%、+30.4%、-24.3%。④澳洲:户储政策补贴于7月开始执行,7、8月我国出口澳洲逆变器金额环比实现高增。
Q3风电环比向上,深远海催化有期待。
25年1-8月风电装机58GW,同比增长72%,Q3海陆风交付环比继续向上。25年1~9月陆风机组招标79GW,同比增长7%;海风招标8.3GW,同比增长9%。海风方面,江苏/广东项目进展顺利,深远海催化有期待。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政策超预期变化、电网消纳问题限制、新能源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供应不足等。
【2025-10-21】
晶澳科技: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4702.54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4702.54万元,当前融资余额5.6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29%,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047025371.0039904467.00564450514.002025-10-1753135803.0079714794.00557329610.002025-10-1687895858.0089317863.00583908601.002025-10-15149677485.00285494168.00585330606.002025-10-14286321428.00126352136.00721147289.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10月20日融券偿还7400股,融券卖出8.51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12.8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29%,融券余额437.85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01128426.0098124.004378452.002025-10-17898960.00783360.003434000.002025-10-16308357.00117943.003467240.002025-10-151195480.001977690.003297580.002025-10-141955646.0099792.003954258.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5.69亿元,较昨日上升1.44%,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0晶澳科技8065356.00568828966.002025-10-17晶澳科技-26612231.00560763610.002025-10-16晶澳科技-1252345.00587375841.002025-10-15晶澳科技-136473361.00588628186.002025-10-14晶澳科技161962920.0072510154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0】
无效?两大光伏龙头专利侵权案件又有新进展
【出处】数字新能源DNE【作者】数字新能源DNE
据德国媒体《JUVE Patent 》报道,近日,欧洲专利局异议部撤销了晶澳科技的一项授权专利,此项专利为EP4092759——正是晶澳科技与正泰新能欧洲专利侵权纠纷中,所涉专利中的一个。
报道称,欧洲专利局异议部现以 “新增内容超出原申请范围”为由,宣布EP4092759专利全部无效。据 《JUVE Patent 》消息称,晶澳科技计划对该裁决提起上诉。
此时晶澳科技EP4092759专利有效性被撤销,或将影响11月举行的针对该专利侵权案件的听证会。
此前,2024年7月,晶澳科技以专利侵权为由将正泰及其欧洲子公司告上了欧盟统一专利法院(UPC)。据了解,涉及的专利即EP2787541和EP4092759。
其中,专利EP2787541为TOPCon电池专利技术,EP4092759为组件专利技术,这两项技术最初均属于韩国LG公司。
资料显示,EP2787541专利侵权案件已定于10月28日在欧洲专利法院举行口头听证会;而欧洲专利法院针对EP4092759专利侵权案件听证会,将在11月19日举行。
针对于上述两起案件,正泰及其子公司均提出专利无效反诉,并同步在欧洲专利局启动异议程序。
除了专利EP4092759,晶澳科技控诉正泰侵权的另一项专利——EP2787541的有效性也曾遭受过质疑。
2023年5月,法国公司Carbon向欧洲专利局提出异议,质疑晶澳科技EP2787541专利有效性。随后正泰新能加入了异议程序。最终2024年10月,在经过欧洲专利局异议部门口头审理后,晶澳科技该专利被维持有效。
【2025-10-20】
晶澳科技:10月17日持仓该股ETF资金净流出40.97万元,3日累计净流出203.7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据本站iFind,晶澳科技10月17日ETF资金当日净流出40.97万元,3日累计净流出203.70万元,5日累计净流入128.29万元,20日累计净流出3719.84万元,60日累计净流出1.17亿元。近日ETF资金流向一览统计周期净流入/流出(万元)当日-40.973日累计-203.75日累计128.2920日累计-3719.8460日累计-11710.92从重仓该股的ETF资金数据来看,持仓占比最高的ETF为光伏龙头ETF(159609),持仓占比为2.38%,申购资金净流入22.56万元,持仓占比第二的ETF为光伏ETF基金(516180),持仓占比为2.27%,申购资金净流入3.39万元。从申购净流入资金排名数据来看,申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ETF为光伏ETF(159857),持仓占比为2.12%,申购资金净流入120.72万元。申购资金净流出最多的ETF为新能源ETF(516160),持仓占比为1.12%,申购资金净流出80.38万元。重仓晶澳科技的ETF申购资金流向ETF代码ETF名称持仓占比申购资金净流入/流出(万元)159609光伏龙头ETF2.38%+22.56516180光伏ETF基金2.27%+3.39515790光伏ETF2.26%+4.11516880光伏50ETF2.26%-41.71159863光伏ETF基金2.25%+9.48516290光伏龙头ETF2.23%+27.75159864光伏50ETF2.22%+6.54562970光伏ETF易方达2.22%-4.57159618光伏ETF指数基金2.20%+3.18159857光伏ETF2.12%+120.72
【2025-10-20】
晶澳科技: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5313.5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5313.5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5.5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24%,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753135803.0079714794.00557329610.002025-10-1687895858.0089317863.00583908601.002025-10-15149677485.00285494168.00585330606.002025-10-14286321428.00126352136.00721147289.002025-10-1339819887.0049083984.00561177997.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10月17日融券偿还5.76万股,融券卖出6.61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89.9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4%,融券余额343.40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7898960.00783360.003434000.002025-10-16308357.00117943.003467240.002025-10-151195480.001977690.003297580.002025-10-141955646.0099792.003954258.002025-10-13406630.00133385.001960630.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5.61亿元,较昨日下滑4.53%,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7晶澳科技-26612231.00560763610.002025-10-16晶澳科技-1252345.00587375841.002025-10-15晶澳科技-136473361.00588628186.002025-10-14晶澳科技161962920.00725101547.002025-10-13晶澳科技-9006488.0056313862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7】
产业链触底反弹,“反内卷”驱动光伏板块估值加速回归
【出处】智通财经
2025年6月底以来,围绕光伏行业“反内卷”顶层信号密集释放,港A股光伏板块也开始了持续性的反弹,而近期有媒体称国家相关部门即将发布“关于加强光伏产能调控的通知”,再度点燃板块投资热情。
了解到,10月14日,相关主管部门或将发布一份加强光伏产能调控的通知文件不胫而走,推动光伏产业从“野蛮生长”迈向“高质量突围”。受此影响A股光伏产业链掀起放量涨停潮,不过以新特能源(01799)为代表的港股标的表现则相对平淡,之后几个交易日板块盘整消化信息。
实际上,光伏板块经过了连续四年的大幅回调,无论是A股、港股还是美股,投资标的估值缩水基本超过70%。2025年持续探底,但在6月份开始出现政策拐点,反内卷政策密集出台,为产业链价格带来支撑,在业绩反转预期下,三大市场的光伏标的大都出现了连续6个月的反弹。
2025 年的“反内卷”与 2024 年相比规格显著提升,且在存量过剩产能退出以及避免低价竞争等方面具有明显推进,这为光伏板块带来明显的估值支撑,而此次产能调控的政策预期较为强烈,周期性的投资机会逐步显现。
产业链价格止跌回升,“反内卷”有所成效
从行业趋势看,2020年双碳政策推出后,一系列支持补贴政策密集发布,光伏行业进入了野蛮式成长阶段,产业链价格也水涨船高。然而产能扩张速度远超过下游装机速度,导致产能严重过剩。以多晶硅为例,根据国金证券的研报,行业在投产+在建合计产能高达376万吨。在价格端,多晶硅价格于2022年最高超过30万元/吨,2024年价格跌破成本线,最低跌至3万元/每吨。
其实2024年我国顶层政策制定机构已多次传递出解决以光伏为代表的重点行业结构性矛盾,下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5年“反内卷”政策信号密集释放,工信部等六部委明确提出要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行为,并以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从近期政策看,比如9月份,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指出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光伏等领域高质量发展;国家标准《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征求意见稿)发布,不符合3级标准的企业将被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或整改后未符合2级标准的企业将被关停。
在政策干预下,“反内卷”成效显著,行业供需关系持续改善,光伏产业链价格有所走高,9月多晶硅料、硅片、电池和光伏组件价格均出现上涨,其中多晶硅于今年6月至今主连期货价格涨超50%。不过多晶硅去产能任务依旧艰巨,截至9月底,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数量维持在10家,整体开工率保持相对低位。
从下游需求端看,光伏装机量仍保持高增长的态势,2024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886.6GW,近五年复合增速为36.82%。双碳政策指引仍旧是光伏下游扩张的主要逻辑,预计未来仍保持中高双位数的增速,此外,储能系统能够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波动性与消纳问题,这也将推动光伏装机量需求的持续释放。
估值触底反弹,关注细分龙头机遇
供给侧严控产能,需求侧加大支持力度,驱动行业保持高增趋势,产业链价格止跌回升,这将为光伏板块带来全新的投资机遇。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以及新特能源)、硅片(TCL中环以及双良节能)、电池片(爱旭股份)以及一体化组件(隆基绿能以及晶澳科技),其中最核心的是光伏电池技术。头部电池厂商有望凭借TOPCon产能升级打破行业长期同质化竞争带来的盈利困局、率先走出周期底部。
不过受价格下跌以及行业内卷影响,光伏产业链大部分环节已亏损一年以上,2025年普遍巨亏。以上半年来说,细分板块龙头,包括通威股份、晶澳科技以及隆基绿能股东净亏损分别为49.55亿元、25.8亿元以及25.7亿元。相比而言,港股新特能源期间仅净亏损不到3亿元。
新特能源亏损率较低,主要为该公司将业务触角延伸至下游需求端,光伏电站的建设及运营,带来一定的盈利贡献,抵消了多晶硅业务的亏损。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多晶硅业务、风能光伏电站建设以及运营收入贡献分别为13.68%、67.62%及18.9%,期间多晶硅毛亏损10.33亿元,而电站的建设及运营毛盈利合计14.23亿元。此外,该公司还有逆变器等电气设备业务,占比收入22.5%,毛盈利2.36亿元。
该公司紧跟政策趋势,在光伏产业链调整周期,近几年一直加大光伏电站的投入,坚持集中式、分布式与分散式电站开发模式多轨并行模式。今年加快推动准东3GW新能源项目建设,通过自用+外拓的形式持续带来业绩贡献。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完成并确认收入的光伏及风电建设项目装机约1.35GW。
由于多晶硅业务占比较低,新特能源受产业链价格影响很小,反观同行却不同。比如以隆基绿能来说,同样有布局电站业务,但占比非常低,2025年上半年电站业务收入占比仅为3.54%,而光伏产品占比高达93.5%;又如TCL中环,光伏电站占比仅为0.76%,光伏硅片、组件以及其他硅材料占比超过92%。
总的来说,光伏产业链产能历经3年的过剩周期,但部分厂商仍坚持产能扩张,导致周期内产能消化并不顺利,而产业链价格也持续探底,产业链标的亏损严重。在行业的呼吁下,此次产能调控有望加速出台,将在供给侧对产能供给进行严控,鼓励技术攻坚推出更具效率的光伏电池,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板块持续反弹。
从投资标的来说,隆基绿能及TCL中环等细分龙头由于业务贡献集中,对产业链价格敏感性高,估值弹性大,或在这波板块修复中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而以新特能源为代表的具备多元业务驱动业绩韧性,价格敏感性低,另外公司盈利能力强劲,利润率远高于行业水平,或为稳健投资者的首选。
【2025-10-17】
7毛组件站稳脚跟,涨价“跃跃欲试”,需求真的来了?
【出处】数字新能源DNE【作者】数字新能源DNE
本周,光伏组件价格维持上行态势,继两大头部厂商报价上涨后,多家龙头也纷纷传出即将上调报价的风声,带动部分小型厂商跟涨。
近期市场关于限产、挺价的“小作文”传得沸沸扬扬,消息称,后续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将限制在65%以下,同时关于光伏组件指导价格也有多版本消息,最低限价区间在0.73-0.76元/W不等。
然而,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调研,上半年“抢装潮”过后,组件厂商开工率已经持续多月维持在较低水平,而10月国内组件排产预计居于40-45GW之间,相比9月的43-47GW,已有明显下降。
另据我们调研,当前组件价格已经出现显著上涨,分布式市场已有头部厂商上调报价0.03-0.05元/W,最高报价已涨至0.75元/W,集采投标均价连续两月上升。市场整体涨价氛围浓厚。
具体来看:
TOPcon组件稳中有升,报价区间位于0.64-0.75元/W。目前,头部企业的主流成交价来到0.68-0.72元/W水位,较节前上调约0.02-0.03元/W。虽当前0.70元/W以上成交已普遍,但0.75元/W的高价仍鲜有问津,主要原因是该部分产品产量有限,交期长达10个工作日及以上,市场实际成交较少。
继前半周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两大头部厂商报价上涨后,后半周也有多家龙头计划后续跟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3家头部厂商释放出下周将进一步上调价格的信息,后续落地情况有待跟踪。
此外,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部分二三线厂商也已开始跟涨。
BC组件价格总体保持稳定,主流价位维持在0.67-0.79元/W。值得关注的是,近期BC组件在海外市场表现十分活跃,西欧市场因政策推动出现价格上扬(涨幅达5%-10%)。此外,进入10月,随着海外分销商预定的640W+BC组件产品的陆续到货,后续海外市场主推组件产品预计将出现功率升级的情况。
HJT组件价格维持在0.69-0.75元/W之间,整体保持稳定,目前HJT组件端暂无大幅抬价计划。据部分厂商透露,当前HJT生产端停工休假的厂商较多,开工主力集中在华东地区,近期海外HJT电池、组件的溢价促使更多国内厂商加大挖掘出口订单力度。
分布式市场需求本周有所升温,本轮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下游签单,单价0.70元/W以上的订单接受度较9月出现上升。同时部分节前订单陆续开始交付,放量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地区,但多为渠道商层面的囤货行为。
集中式需求出现增长,本周招标需求达2.4GW以上,采购类型包含TOPCon、BC组件等等。定标规模较小,公开定标项目容量不到1.0GW,投标价格高度集中在0.70-0.72元/W之间。
本周,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调研了解价格信息如下:
TOPCon组件:价格区间为0.63-0.74元/W。
HJT组件:价格区间为0.69-0.75元/W。
BC组件:价格区间为0.67-0.77元/W。
以上调研价格均为含税不含运价格。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更多组件价格信息。
【2025-10-17】
晶澳科技: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8789.59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8789.59万元,当前融资余额5.8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24%,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687895858.0089317863.00583908601.002025-10-15149677485.00285494168.00585330606.002025-10-14286321428.00126352136.00721147289.002025-10-1339819887.0049083984.00561177997.002025-10-1034536252.0074715315.00570442094.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10月16日融券偿还8300股,融券卖出2.17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0.8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7%,融券余额346.72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6308357.00117943.003467240.002025-10-151195480.001977690.003297580.002025-10-141955646.0099792.003954258.002025-10-13406630.00133385.001960630.002025-10-1082341.0053587.001703021.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5.87亿元,较昨日下滑0.21%,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6晶澳科技-1252345.00587375841.002025-10-15晶澳科技-136473361.00588628186.002025-10-14晶澳科技161962920.00725101547.002025-10-13晶澳科技-9006488.00563138627.002025-10-10晶澳科技-40195144.0057214511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6】
光伏龙头们“盯上”新生意?
【出处】数字新能源DNE【作者】数字新能源DNE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关注到,10月10日,国电投和顺(东台)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4亿元,经营范围涵盖发电业务、输电业务等。
根据股权穿透,该公司股东名单中不仅有实力央企国电投,还有背靠江苏盐城政府的盐城黄海汇能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以及光伏龙头天合光能旗下公司江苏天合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天合光能的加入在光伏行业内掀起一阵热议,这一举动被视为该公司在风电行业的一次重要加码。
除了天合光能之外,另一家光伏龙头——爱旭股份今年在风电领域也有所行动。此前6月5日,爱旭股份宣布在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投资7.5亿元建设112.5MW风电项目(详情请点击:光伏龙头突然杀入风电)。
光伏企业,“风心”早起
对于光伏企业进军风电行业,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发现,其实早有先例。
资料显示,最早布局风电行业的光伏企业应是两大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和特变电工。
2004年,阳光电源开始从事风电变流器的研发,正式进入风电行业。根据数据咨询机构Brinckmann公布的2024年和2025年全球风电变流器装机容量企业排行榜,阳光电源已连续2年稳居全球第一。
特变电工则在2000年成立了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特变电工”),经营范围涵盖风能太阳能发电的投资运营及相关技术服务等。2010年该公司加大对风电市场的开拓力度。
截至2024年末,特变电工管理装机容量为8.65GW。其中风能自营电站为2.461GW,约占该公司总装机容量的27.93%。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新特能源收购了新疆特变电工,业务拓展至风能、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新特能源也成为了光伏主产业链中最早布局风电行业的企业。
2020年后,光伏主产业链企业则密集开启了跨界风电的尝试。
2021年4月,东方日升宣布将为越南得和50MW风电项目提供EPC服务,标志着该公司正式进军风电市场。
2022年3月,“榆林隆武绿色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这家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涵盖光伏发电设备租赁、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等。彼时该公司的两大股东之一是隆基绿能全资子公司西安隆基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因此,该公司的成立也被业内解读为隆基绿能准备跨界布局风电。不过资料显示,2023年6月隆基绿能就已退出上述合资公司。
同样2022年3月,新疆乌鲁木齐市2021-2022年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40万千瓦)中标结果公示,晶科科技和特变电工均中标了10万千瓦(100MW)的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
据悉,该项目为晶科科技首个中标的风电项目,被市场认为是该企业进军风电市场的标志。
2023年,晶科科技首个陆上风电项目达坂城100MW风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晶科科技已正式入局风电市场。这一年,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也进入了风电行业。
2023年10月30日,晶澳科技首次宣布投资建设风力发电及集中式储能项目,其拟投资15.74亿元建设光伏、风力发电及集中式储能电站项目,其中包括贵州遵义市绥阳县枧坝一期风电场100MW风电项目。
再看天合光能,早在2023年12月,该企业就作为联合体成员中标了青海省2023年风电项目海西州2GW风电项目第四标段(50万千瓦)。当时,作为联合体成员中标入围候选人名单的光伏企业还有高景太阳能。
据行业媒体报道,天合光能还曾拿到过山西3万千瓦的分散式风电项目。
光伏企业 “出去闯荡”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为570-630GW。按照容配比1:1.2计算,大概需要684-756GWp组件。然而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光伏组件产能已达1156.5GW。
可见,仅中国光伏企业当前产能已完全能够满足全球太阳能装机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光伏企业需要寻找新的业绩增量。除了上述尝试进军风电行之外,光伏企业还盯上了储能行业。
正如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在此前的文章中所述,当前布局储能基本成为光伏企业的标配。
目前,阳光电源、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特变电工、晶科能源、阿特斯、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在内的众多光伏头部企业已纷纷踏足储能行业。
不仅龙头企业在积极布局储能领域,二三线光伏企业也紧跟脚步。
今年4月,琏升科技宣布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38个交易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兴储世纪69.71%的股份。琏升科技表示,此次交易其可增强光伏电池片、储能系统、光伏电站上下游产业互补及光储一体化业务协同。
可惜最后“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价格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上述交易被迫喊停,琏升科技首次进军储能行业遇挫。
10月15日,为把握固态电池增长机遇,国晟科技宣布进军储能行业。该企业拟通过向国晟环球新能源(铁岭)有限公司进行增资的方式投建固态电池产业链AI智能制造项目(详情请点击:又一光伏企业宣布“跨界”!)。
此外,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协鑫集团、双良集团等企业还将业务触角伸向了氢能领域。
后记
当前单一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已无法满足项目的个性化需求,风光氢储融合发展则成为最优选。
2024年5月,彼时担任国家能源局局长的章建华在《时事报告》上发表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新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风电光伏仍是新能源发展的主体,储能和氢能是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支撑,多元融合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
光伏企业“多条腿走路”的战略转型,也正标志着行业迈入以系统集成和场景应用为导向的新阶段。通过风光氢储的协同发展,企业不仅能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发电系统,还可以为企业抵御单一市场波动风险。
【2025-10-16】
五年跨越:跟跑到领跑,新能源迈入主导能源关键期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关联内容
专访赖晓明:推进碳市场扩容,研究配额有偿分配|四中全会预热
2025年进度仅剩两个多月。今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擘画“十五五”规划之年。
“能源低碳转型”是《“十四五”现代能源规划体系》重点之一,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在即,回顾过去的五年,我国能源低碳转型取得突破。日前,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曾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五年。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预计将超额完成“十四五”确定的20%目标。
多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十四五”是中国能源转型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五年,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新能源从过去的“跟跑”转变为全球“领跑”。展望“十五五”,新能源产业将进入从“主力能源”迈向“主导能源”的关键期,需依靠“科技+政策”双轮驱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巩固和扩大中国的全球绿色竞争优势。
转型最快的五年
能源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根据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规划体系》,“十四五”时期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五年累计下降18%。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
在这一目标指引下,转型步伐不断加快。王宏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五年。“我们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风电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实现台阶式跃升发展,发展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
此外,王宏志介绍,全国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将超额完成“十四五”确定的20%目标,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这“一增一减”大大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含绿量”。我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十四五”期间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为全球低碳转型作出了重大贡献。
电气化进程的提速,进一步夯实了绿色转型的根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气化年度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我国电气化率约28.8%,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中国电气化率已经高于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
“‘十四五’是中国新能源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期,技术创新是突破能源转型瓶颈的核心钥匙。”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集团锚定硅材料、锂材料、碳材料及光伏新技术等核心赛道持续攻坚,就是要让中国新能源产业既有“规模体量”,更有“技术底气”。
从主力到主导的关键期
“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产业实现了兼具速度与深度的跨越式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9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同比增长48.5%;风电装机容量5.8亿千瓦,同比增长22.1%。
光伏等新能源已从昔日“补充力量”成长为支撑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柱。隆基绿能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实现了从光伏材料、电池组件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技术自主可控,西部地区沙戈荒地带的光伏项目通过特高压电网输送到东部,东部城市工业园区屋顶光伏形成自发自用的绿色能源循环。能源低碳转型速度不断提速,本质上是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来降低对进口油气资源的依赖,构建了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为国家能源安全、实现战略自主提供了强力保障。
在响应国家“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20%”目标过程中,光伏企业形成了系统化的绿色转型路径。“我们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从单晶硅到BC技术,从光伏到绿色能源的系统解决方案,都是在为全球能源革命提供系统性、可持续的解决方案。”隆基绿能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绿色转型不是企业单打独斗,而是要构建从生产到应用、从企业到行业的协同生态,让减碳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协鑫集团党委书记、总裁朱钰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协鑫的转型逻辑,是通过技术、产品、模式的联动,既解决自身减碳问题,更带动产业链共同降碳。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即将开启。“‘十五五’是新能源从‘主力’到‘主导’的关键期,国家需要更完善的政策体系护航技术创新,企业则要扛起‘科技+能源’双轮驱动的责任。”朱共山认为,应将颗粒硅、钙钛矿等颠覆性技术纳入重点支持目录,建立全产业链碳因子标准,让技术创新有“政策托底”。同时,推动绿电交易与碳市场联动,让低碳产品有“市场溢价”,真正激发行业减碳动力。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已经进入深化期。晶澳科技认为,当绿色价值能够在全产业链中得到有效传导时,可以推动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形成新的核心优势。
隆基绿能创始人、CTO李振国曾表示,石油等化石资源具有天然的地域性,生产与消耗分布不均,很多国家不得不依赖进口。依托光伏与光伏+产业的发展,世界能源产业将从资源属性转变为制造属性。隆基绿能表示,能源结构转型已经到来,人类在不久的未来能够实现100%清洁能源供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将实现完全以清洁能源乃至完全的光伏发电实现光伏产品制造,实现全产业链的零碳制造,通过光伏与多种储能以及远距离输电等技术的结合,有效解决光伏的间歇性问题。”
“十五五”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备受关注
按照《“十四五”现代能源规划体系》,“十四五”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其他可再生能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
五年以来,这一顶层设计,持续深入实践。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机制改革成为今年市场关注的焦点。目前山东、广东、内蒙古等多个省份发布相关的地方实施方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改革处处长孙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全国范围看,各省份的实施方案都在统一的政策框架下展现了明显的地方特色。各地的实施方案遵循了136号文总体思路,统一框架确保“全国一盘棋”,又结合地方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电网条件、市场成熟度等条件制定了差异性的规则,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路。
孙健表示,136号文落地实施后,对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持续深化电力市场改革,构建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完善电能量+辅助服务+容量+绿色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其次需要提升新能源自身的技术与竞争力,持续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光伏、风电的度电成本,强化功率预测与智能化控制技术,推动新能源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针对未来系统灵活性的提升,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十五五” 能源规划必然要对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建设给予更高的重视,除了智能电网、电储能、电力市场等举措外,交通系统、热力系统和需求侧系统都有提供电力系统灵活性的巨大潜力,“十五五”规划要对这些方面进行充分挖掘。
此外,燃煤电厂的低碳转型在“十五五”规划中非常关键。如今电源端波动性的风光电比例大幅上升,储热技术在热水储存技术之外,熔盐储热、固体蓄热砖等技术也比较成熟,再加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中国燃煤电厂提高灵活性的能力还有很大空间。未来,相当一部分燃煤电厂会成为储能中心,包括储电和储热,通过将风光电与储热系统耦和,能够进一步降低燃煤电厂的度电排放,并提供更大的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
【2025-10-16】
晶澳科技:10月15日获融资买入1.50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10月15日获融资买入1.50亿元,当前融资余额5.8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24%,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5149677485.00285494168.00585330606.002025-10-14286321428.00126352136.00721147289.002025-10-1339819887.0049083984.00561177997.002025-10-1034536252.0074715315.00570442094.002025-10-0989999045.0075375390.00610621157.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10月15日融券偿还13.83万股,融券卖出8.36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19.5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4%,融券余额329.76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51195480.001977690.003297580.002025-10-141955646.0099792.003954258.002025-10-13406630.00133385.001960630.002025-10-1082341.0053587.001703021.002025-10-099394.00178486.001719102.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5.89亿元,较昨日下滑18.82%,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5晶澳科技-136473361.00588628186.002025-10-14晶澳科技161962920.00725101547.002025-10-13晶澳科技-9006488.00563138627.002025-10-10晶澳科技-40195144.00572145115.002025-10-09晶澳科技14493959.0061234025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5】
晶澳科技:10月14日获融资买入2.86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10月14日获融资买入2.86亿元,当前融资余额7.2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57%,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4286321428.00126352136.00721147289.002025-10-1339819887.0049083984.00561177997.002025-10-1034536252.0074715315.00570442094.002025-10-0989999045.0075375390.00610621157.002025-09-3060312342.0076101601.00595997502.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10月14日融券偿还7200股,融券卖出14.11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95.5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7%,融券余额395.43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41955646.0099792.003954258.002025-10-13406630.00133385.001960630.002025-10-1082341.0053587.001703021.002025-10-099394.00178486.001719102.002025-09-3028908.0074898.001848798.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7.25亿元,较昨日上升28.76%,两融余额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4晶澳科技161962920.00725101547.002025-10-13晶澳科技-9006488.00563138627.002025-10-10晶澳科技-40195144.00572145115.002025-10-09晶澳科技14493959.00612340259.002025-09-30晶澳科技-15815061.0059784630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4】
涨停雷达:BC电池+光伏组件+海外布局+回购 晶澳科技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今日走势:晶澳科技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6次。
异动原因揭秘:1、据2023年9月6日互动易,公司已有BC类电池技术储备并持续优化。2、据2025年8月23日半年报,公司主营太阳能硅片、电池及组件,2025H1组件出货量33.79GW,海外占比45.93%,产能100GW居全球第一梯队。3、据2025年8月22日公告,公司拟2–4亿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强化市场信心。(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setTimeout(window.onload = function(){if (/(iPhone|iPad|iPod|iOS|Android)/i.test(navigator.userAgent)){$('.phshow').css('display', 'block');}else{$('.pcshow').css('display', 'block');}},10)
【2025-10-14】
光伏设备板块震荡走强,隆基绿能冲击涨停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光伏设备板块震荡走强,隆基绿能冲击涨停,天合光能涨超8%,爱旭股份、晶澳科技、TCL中环涨幅居前。10月7日,国际能源署发布《2025年可再生能源报告》。报告预测,2025年至2030年期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强劲增长,预计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之前5年增量的2倍。暗盘资金正涌入这些股票,点击速看>>>
【2025-10-14】
晶澳科技:10月13日获融资买入3981.99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10月13日获融资买入3981.99万元,当前融资余额5.6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31%,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339819887.0049083984.00561177997.002025-10-1034536252.0074715315.00570442094.002025-10-0989999045.0075375390.00610621157.002025-09-3060312342.0076101601.00595997502.002025-09-2954239335.0054631756.00611786761.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10月13日融券偿还1.03万股,融券卖出3.14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0.6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2%,融券余额196.06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3406630.00133385.001960630.002025-10-1082341.0053587.001703021.002025-10-099394.00178486.001719102.002025-09-3028908.0074898.001848798.002025-09-29248300.00326300.001874600.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5.63亿元,较昨日下滑1.57%,两融余额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3晶澳科技-9006488.00563138627.002025-10-10晶澳科技-40195144.00572145115.002025-10-09晶澳科技14493959.00612340259.002025-09-30晶澳科技-15815061.00597846300.002025-09-29晶澳科技-441883.0061366136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