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301 奕瑞科技 更新日期:2025-08-24◇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数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组合式射线源、球管等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
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探测器销售 | 86624.50| 52467.03| 60.57| 73.09|
|其他业务 | 11863.69| 2546.64| 21.47| 10.01|
|核心部件销售 | 8172.99| 1487.68| 18.20| 6.90|
|解决方案/技术服务收入 | 6280.10| 2254.77| 35.90| 5.30|
|配件销售 | 4874.69| 274.06| 5.62| 4.11|
|租赁收入 | 708.90| 17.81| 2.51| 0.60|
├────────────┼─────┼─────┼───┼──────┤
|境内 | 70047.04| 33531.45| 47.87| 65.67|
|境外 | 36614.14| 22969.90| 62.74| 34.33|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数字化X线影像 | 171288.42| 89803.48| 52.43| 93.53|
|其他业务 | 11851.08| 1965.02| 16.58| 6.47|
├────────────┼─────┼─────┼───┼──────┤
|探测器销售 | 149049.81| 84434.37| 56.65| 72.84|
|其他业务 | 21496.99| 5656.57| 26.31| 10.50|
|核心部件销售 | 12592.71| 1677.56| 13.32| 6.15|
|配件销售 | 11120.68| 1923.69| 17.30| 5.43|
|解决方案/技术服务收入 | 9645.91| 3691.55| 38.27| 4.71|
|租赁收入 | 730.40| 41.33| 5.66| 0.36|
├────────────┼─────┼─────┼───┼──────┤
|境内 | 109253.76| 54415.71| 49.81| 59.66|
|境外 | 62034.67| 35387.77| 57.05| 33.87|
|其他业务 | 11851.08| 1965.02| 16.58| 6.47|
├────────────┼─────┼─────┼───┼──────┤
|直销 | 137597.72| 70748.55| 51.42| 75.13|
|经销 | 33690.71| 19054.93| 56.56| 18.40|
|其他业务 | 11851.08| 1965.02| 16.58| 6.47|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探测器销售 | 84386.58| 51333.22| 60.83| 74.12|
|其他业务 | 11236.90| 2907.96| 25.88| 9.87|
|配件销售 | 7879.52| 1510.97| 19.18| 6.92|
|其他核心部件销售 | 6991.69| 1329.72| 19.02| 6.14|
|解决方案/技术服务收入 | 2986.93| 1379.11| 46.17| 2.62|
|租赁收入 | 370.45| 17.88| 4.83| 0.33|
├────────────┼─────┼─────┼───┼──────┤
|境内 | 70654.13| 33857.06| 47.92| 68.85|
|境外 | 31961.04| 21713.84| 67.94| 31.15|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数字化X线探测器 | 180671.57| 106619.34| 59.01| 96.94|
|其他业务 | 5707.29| 1187.15| 20.80| 3.06|
├────────────┼─────┼─────┼───┼──────┤
|探测器销售 | 169355.71| 103513.32| 61.12| 86.96|
|核心部件销售 | 8655.39| 1347.58| 15.57| 4.44|
|其他业务 | 8367.76| 2945.60| 35.20| 4.30|
|配件销售 | 4871.54| 1170.73| 24.03| 2.50|
|技术服务收入 | 2660.47| 1758.44| 66.10| 1.37|
|租赁收入 | 835.74| 16.42| 1.96| 0.43|
├────────────┼─────┼─────┼───┼──────┤
|境内 | 112138.02| 64676.73| 57.68| 60.17|
|境外 | 68533.55| 41942.61| 61.20| 36.77|
|其他业务 | 5707.29| 1187.15| 20.80| 3.06|
├────────────┼─────┼─────┼───┼──────┤
|直销 | 141696.20| 85554.32| 60.38| 76.03|
|经销 | 38975.37| 21065.02| 54.05| 20.91|
|其他业务 | 5707.29| 1187.15| 20.80| 3.06|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所属行业
公司主要生产的数字化X线核心部件是高科技产品的代表,属于高端装备制造行业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主要销售给X线影像设备厂商用以整机配套。根据《中国上
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
行业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
2、X线影像设备产业链概况
公司是一家以全产业链技术发展趋势为导向、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的X线核心部件
及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数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组合式射线源
、球管等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属于X线影像设备
产业链中游企业。
产业链的上游为X线核心部件的原材料,其中各X线核心部件的核心原材料具有较高
的技术壁垒,对X线核心部件的性能、质量、产业化都有着重要影响。数字化X线探
测器的原材料主要包括传感器、芯片、闪烁体、结构件和电缆;高压发生器的原材
料主要包括高压燃料箱、外壳部件、电路板、线束和金属板;球管的原材料主要包
括阳极靶材、轴承、阴极部件和无氧铜管壳等。X线核心部件制造商需要与上游供
应商保持紧密关系,或增强其上游整合及自主可控能力,以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
产业链的中游为包括数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球管、组合式射线源等在内
的X线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持续沿产业链进行多元化拓展,提供多样化的产
品矩阵,从而构建垂直整合的产业链优势,并充分发挥业务间协同优势,已然成为
全球领先的X线核心部件供应商共同的发展路径和重要趋势。
产业链的下游为医疗及工业领域不同应用场景内的X线影像设备品牌厂商。未来,
中游X线核心部件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X线综合解决方案的不断优化,将为X线影像
设备带来更广泛的下游应用场景,以及更广阔的细分行业市场空间。
3、X线影像设备行业发展概况
随着X线技术的进步、下游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以及X射线影像设备的市场渗透率持
续加深,全球X线影像设备市场保持着快速、稳定增长。根据下游应用场景,X线影
像设备可以分为医疗和工业两类。
医疗领域方面,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慢性病患者人数不断增长以及全球
国民健康需求不断增加,全球各级医疗机构对X线影像设备的需求持续放量。根据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全球医疗X线影像设备市场规模(除CBCT)已从2015年的217.6
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28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70%,预计到2030年,市场
规模将达到476.1亿美元,2021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79%。
2015-2030年全球医疗X线影像设备市场规模(除CBCT)
随着X线核心部件的技术升级与价格下降,促使X线医疗影像设备厂商能够不断研发
、推出新的符合更多应用场景且具有更高性能的产品,其中最为典型的是X线影像
设备在齿科和兽用领域的应用,为全球医疗X线影像设备市场增长持续注入新的动
力。以CBCT为例,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数据,2022年全球CBCT市场规模为
13.0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长至22.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40%。
2022-2032全球CBCT设备市场规模
工业领域方面,随着全球传统工业整体向高端制造转型,以及三维X射线成像、TDI
、实时AI判图等新X线技术的出现,X线影像设备在工业铸件、管道焊缝、电路板等
传统无损检测以及新能源电池检测、半导体封装检测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等新工业应
用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全球工业用X线影像设备的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据Q
Y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工业X射线检测系统市场规模为12.8亿美元,预
计到2030年将达到17.1亿美元,2023-2030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6%。
2023-2030年全球工业X线影像设备市场规模
4、X线核心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4.1)数字化X线探测器市场概况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随着技术的进步、下游应用场景的拓展以及X射线影像
系统的市场渗透率持续加深,全球数字化X线探测器行业以销售额计算的市场规模
已从2017年的18.1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22.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0%。未来
,更广泛的下游应用场景将为数字化X线探测器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全球数
字化X线探测器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0.3亿美元,202
2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3%。
2017-2030年全球数字化X线探测器行业市场规模(按销售金额计算)
(4.2)其他X线核心部件市场概况
X线影像设备主要包含数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球管三大核心部件,三大核
心部件汇集了X线影像设备绝大部分核心技术,成本占比超过70%。根据弗若斯特沙
利文数据,全球高
压发生器行业的市场规模按销售额计已从2017年的6.5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7.9亿
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9%,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0亿美元,2022年
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3%。
2017-2030年全球高压发生器行业市场规模(按销售金额计算)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数据,2023年全球球管行业市场规模为42.6亿美元,预
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5.3亿美元,2023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1
8%。
2023-2030年全球球管行业市场规模
组合式X射线源由高压发生器和球管组成,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组合式X
射线源行业的市场规模按销售额计算,已从2017年的17.5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23
.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1%,预计2030年将增加到74.1亿美元,2022年至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4.3%。
2017-2030年全球组合式X射线源行业市场规模(按销售金额计算)
5、所属行业的基本特点
目前,全球各X线核心部件市场供给相对集中。数字化探测器行业,国外巨头主要
包括万睿视、Trixell、滨松光子和DT,本土企业主要包括公司和康众医疗;球管
行业,全球巨头主要包括万睿视、Dunlee和滨松光子,以及多使用自研自产的球管
的海外主要CT设备商如GE、西门子、飞利浦等;高压发生器行业,国外巨头包括Sp
ellman、CPI、EMD和Dunlee,以及多使用自研自产的高压发生器的海外主要X线影
像设备品牌厂商如GE、西门子、飞利浦等,本土企业主要包括公司和博思得。根据
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在数字化X线探测器、球管、高压发生器领域,全球前五大
供应商市场份额均在50%左右,除数字化X线探测器外,其他X线核心部件领域均以
海外厂商为主。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X线核心部件厂家,拥有较高的产品竞争力与
完善的售后服务支持,同时具备各细分应用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布局,凭借自主创新
能力和本土化服务优势已打破或正在打破国外品牌的市场垄断。
6、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生产的X线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产品可以应用在医学诊断与治疗、工业检
测、安全检查等多个领域的整机配套、部件换修及部件升级等方面,前述领域对X
线核心部件的全球市场需求及全球市场容量,预估在百亿美元的规模以上,市场空
间巨大,公司业务规模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在数字化X线探测器领域,公司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掌握全部主要核心技术的数字
化X线探测器生产商之一,也是全球少数几家同时掌握非晶硅、IGZO、柔性和CMOS
传感器技术并具备量产能力的X线探测器公司之一。公司产品远销亚洲、美洲、欧
洲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探测器出货总量(不含线阵探测器及其他核心部件)
超40万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的全球数字化X线探测器销量、预计需求量及
公司销量数据,2021年公司数字化X线探测器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6.46%,2024年公
司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9.83%,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近年,公司在X线
探测器市场份额始终位列国内第一。
除探测器产品外,公司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高压发生器、射线源
、球管等多种核心部件及整体解决方案,以更强的协同优势进一步推动X线核心部
件及综合解决方案行业技术进步。近年来,公司的其他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业
务,正在逐步完成主要客户导入,开始批量交付,销售量稳步提升。由于上述业务
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市场占有率较低。
综上,公司在行业内已逐步建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与医疗领域包括柯尼卡、锐
珂、富士、GE医疗、西门子、飞利浦、安科锐、德国奇目、DRGEM、联影医疗、万
东医疗等;齿科领域包括美亚光电、朗视股份、啄木鸟、三星瑞丽、奥齿泰等;工
业领域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珠海冠宇、依科视朗、VJ集团、贝克
休斯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先进的技
术水平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以及业内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有望在多种核心部件
及解决方案领域继续发力,持续提升出货量及市场占有率。
7、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下游应用领域不断丰富,行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全球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及普及程度逐步提高,和传统工业整体向高端制造
转型等因素的推动,以及高速三维X射线成像、实时AI判图、TDI、光子计数等新X
线技术的出现,全球X线影像设备在医疗、工业等应用领域的需求及渗透率均呈不
断增长的趋势,并且在新能源电池、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食品安全、材料分析等
应用领域的新需求不断涌现。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30年全球X线影像设备市场规
模预计超过500亿美元,将进一步带动上游X线核心部件市场的稳定、快速增长,20
30年全球球管、数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市场规模预计将分别达到95.3亿美
元、50.3亿美元和13.0亿美元。下游应用领域传统需求的增长与新需求的出现共同
推动了X线影像设备及核心部件行业市场空间持续、快速增长。
(2)国内X线核心技术逐步实现自主可控,全球产业重心向中国转移
随着国内X线核心部件供应商在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上的不断提升,目前国内数字
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组合式射线源制造商已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数
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以及组合式射线源大部分产品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X
线影像设备三大核心部件之球管在国内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在技术及产能方面仍同
海外制造商存在较大差距,存在“卡脖子”风险。在国家鼓励重点突破X线关键技
术,促进X线影像设备及核心部件进口替代的大背景下,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将享有
行业高速发展以及国产替代的双重红利,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并提升创新能力,随着
国内以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实现球管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我国将实现X线三大核心
部件全面进口替代。
20世纪以来,许多新技术产业发展都经历了“欧美-日韩-中国”产业转移过程。以
集成电路产业为例,20世纪70年代,集成电路产业从美国转移到了日本;90年代,
韩国、中国台湾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的主力军;如今,中国已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第三
次转移的核心区域。
X线核心部件行业正在经历类似的发展历程。目前,国内已培养和吸引了一批具有
世界前沿视野的核心人才,X线影像设备产业链逐步完善,基本具备了接纳全球X线
核心部件产能转移的能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研发速度优势和成
本优势的中国将成为X线核心部件产业转移的基地。
(3)X线影像技术向动态化、三维化、多功能化发展
目前,动态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三维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以及功能化数字化X线摄
影技术趋势已成为行业普遍共识,在临床诊断与工业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与
优势。例如,静态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无法直观地呈现运动功能成像,诸如胸部运
动功能成像、颈椎运动功能成像以及四肢运动功能成像,基于动态数字化X线摄影
技术与功能化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可实现对于身体组织器官的运动功能状态的评
估,从根本上改变普通数字化X线影像检查漏诊与误诊的临床弊端;而现有二维数
字化X线影像技术已无法真实反映如叠片电池、芯片等结构复杂、集成度高的工业
产品中的缺陷,三维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通过还原物体内部的三维结构,可以检测
出物体的内部缺陷,满足工业制造中的多种检测需求。而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的发
展需要以X线核心部件创新与升级为基础,动态化、三维化、多功能化已成为X线核
心部件行业主要的技术发展趋势。
(4)X线技术的进步为下游行业高质量、高速发展注入新动能
X线技术的进步以及高速三维成像、TDI、实时AI判图、光子计数等新X线技术的出
现与产业化应用,将为全球下游行业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在医疗领域,与数字化医
疗、远程医疗、AI医疗相关的产品成为X线核心部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未来重要的
研发与产品布局方向之一,该些技术与产品的创新将大幅提升疾病诊断的精确性及
早期发现能力;在工业领域,更多基于新X线技术的创新检测方案将被推出,以满
足新兴下游应用领域日益增长的检测需求以及不断提升的检测要求,机械手段将逐
步替代工业检测中人力部分,从而提高产业数字化水平、自动化水平、生产效率与
生产制造能力,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5)沿产业链拓展已成为全球行业巨头发展的共同路径与重要趋势
全球范围内,行业龙头企业已通过内生性增长或外延式并购的方式成功实现多品类
布局,例如:Dunlee以CT球管起家,自成立至今的百年来持续拓展产品种类并寻求
技术革新,现已具备品种齐全的CT球管、X射线高压发生器、CT探测器产品系列以
及成套产品;滨松光子现主营产品已覆盖了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包括闪烁体、探测
器、工业X射线源、各类工业测量/辅助系统、生命科学仪器等;万睿视的业务主要
分为医疗和工业两大板块,向客户提供包括球管、平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在内的
多种产品、产品组合以及CT解决方案。下游X线影像设备品牌厂商往往出于购置成
本、购置效率、制造效率以及部件之间的适配性、核心供应商导入周期等因素考虑
,会倾向于选择多X线核心部件供应商或产品方案供应商,因此,仅发展单一X线核
心部件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并维持企业竞争力,沿产业链进行拓展是全球行业发展
的共同路径和重要趋势。
8、公司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和用途
公司是一家以全产业链技术发展趋势为导向、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的数字化X线核
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数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组合式
射线源、球管等X线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广泛应
用于医学诊断与治疗、工业无损检测、安全检查等领域。公司通过向全球知名客户
提供更安全、更先进的X线技术,助力其提升医学诊断与治疗的水平、工业无损检
测的精度或安全检查的准确率,并提高客户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公司产品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医疗与工业两大类。目前,公司主要量产
产品简介如下:
(1)数字化X线探测器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为数字化X线探测器,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掌握全部主要
核心技术的数字化X线探测器生产商之一。数字化X线探测器是典型的高科技产品,
属于“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高科技、高性能医疗器械的核心部件。报告期内
,公司量产的产品包括平板探测器和线阵探测器,并已掌握非晶硅、IGZO、CMOS和
柔性基板四大传感器技术,为公司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服务多领域客户、提高市场
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打下坚实的基矗
此外,公司积极在准直器(ASG)、闪烁体、光电二极管(PD)等探测器上游零部
件及原材料的进行布局。同时,在碳板类复合材料成型的工艺研发上也取得突破,
夹芯碳纤维板实现量产,在轻量化技术上达到了业界前沿标准。
(2)其他X线核心部件产品
为进一步完善产品及业务布局,提高公司竞争力,公司已对高压发生器、球管及组
合式射线源等新核心部件及X线综合解决方案领域进行积极布局,形成一定技术积
累和进展。相对于探测器作为影像接收处理部件,高压发生器、球管及组合式射线
源作为X线影像光源的组成部件,也是X射线影像设备重要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经
历多年的发展及技术进步,X射线光源主要分为真空管内电子打靶射线、自由电子
激光X射线、同步辐射X射线、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等。目前真空电子打靶X射线在行
业内较为普遍,其通过高压发生器供给X射线球管阴阳两极直流高压,使X射线球管
在高温下发射足够数量的电子,并在阴阳两极高压作用下被加速成为高速电子流,
高速电子流撞击阳极靶面,从而形成X射线。公司持续跟踪潜在前沿X线光源技术的
同时,重点布局研发、制造相关新核心部件。高压发生器、球管、组合式射线源与
探测器为同类型设备的核心部件,故在医学诊断与治疗、工业无损检测、安全检查
等领域均有广泛用途,与数字化X线探测器具有较强的战略协同性。
在高压发生器和组合式射线源领域,公司已在DR、C型臂、医用螺旋CT、齿科CBCT
、骨龄及骨密度、乳腺、兽用、便携式多用途X线检查、工业电子检测、食品安全
检测等领域进行了产品规划,截至报告期末,已在产品平台完成相关样机研发以及
部分型号产品的量产交付。报告期内,公司作为经济型及中高端CT高压发生器供应
商协助多家CT系统下游客户完成NMPA注册。后续公司将进一步向创新型便携口内射
线源、高端医疗CT高压发生器、中高端安检CT射线源、X射线分析仪器射线源等更
多细分应用延伸。
在球管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微焦点球管、透射靶球管、齿科球管及部分C型
臂/DR球管研发,多款医用球管已进入注册阶段,目前已完成部分CT球管开发,微
焦点球管已实现量产销售。
在解决方案领域,公司已在DR、C型臂、兽用、胃肠、骨龄、齿科CBCT、医用螺旋C
T、工业等不同应用领域实现X线综合解决方案产品的开发,部分产品成功实现商业
化并已开始向客户批量交付。
9、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供应链管理模式
在采购流程上,公司定期组织各部门召开产供销会议,讨论评估客户订单和预测,
形成公司“n+1+2”生产和物料需求预测规划;针对交期较长的原材料,公司提前
制定物料预测需求,并和供应商形成需求联动。公司常用原材料通常维持一定的周
转库存量,当实际库存数量低于周转库存量时,采购部门重点跟进厂商交付,确保
生产正常进行;对于低值易耗品,公司综合考虑其采购周期和使用数量,维持合适
的库存量。为进一步合理规划库存,计划部每月进行原材料库存分析,根据“ABC-
XYZ”分析方法制定原材料供应策略。
公司从供应商的市场地位、供应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评估供应商的综合实力
,通过选择、评估、导入流程,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定期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
估和反馈,推动供应商的持续改进。报告期内,公司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保持紧密
的合作关系,并通过战略合作方式保证稳定的供应量和有竞争力的采购价格。同时
,公司与核心供应商除签署常规的购销合同外,还签订了保密协议或约定保密性条
款。协议中对保密内容、保密期限、知识产权归属、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进
行了细致的约定,充分保障公司合法权益,有效降低公司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进行生产计划安排,计划过程主要通过SAP系统进行
完成,生产过程通过MES系统控制,并始终根据ISO13485、ISO9001、MDSAP国际质
量管理认证体系对所有生产环节进行质量管控。按照精益生产的理念规划生产过程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生产过程包括编制生产订单、物料准备、批量生产、入库
检验等环节。计划部对客户合同/订单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产品型号、特性、
交期等,如合同/订单符合公司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支持能力,计划部根据订单数量
、物料需求及交付速度、产品库存情况、订单交付周期编制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
然后生产部根据生产计划领取物料并组织批量生产工作。生产完成后,质检部对每
一件产成品进行入库检验,然后由发货员依据客户订单要求安排发货,同时商务部
门根据产品序列号建立并保存每一批产品的信息档案,制成可追溯的销售记录。
(3)销售模式
目前,公司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下游客户主要为X线影像设备品
牌厂商,X线影像设备品牌厂商将X线核心部件或综合解决方案产品组装成整机后,
再向终端市场销售。由于X线核心部件的质量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机的成
像质量、稳定性及安全性,因此X线影像设备品牌厂商通常对X线核心部件或综合解
决方案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具有严格的要求与标准,同时对产品售后服务要
求较高。直销模式有助于公司与客户更好的交流,及时了解客户需求,集中公司资
源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培养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一直以来,公司通过
参与国内外大型行业展会和学术会议,以及直接拜访客户或邀请客户来访等方式,
挖掘潜在客户并推广公司品牌知名度。此外,由于X线影像设备以及X线核心部件在
不同国家或地区均存在一定的经销商网络和换修市场,因此,经销模式是对公司直
销模式的有益补充。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未发生变动
。
(4)研发模式
公司基于ISO及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凭借多年来成功研发产品的经验,以行业
发展和应用需求研究为基储以自主项目为驱动,开展有计划的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
开发项目。
公司的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产品经理、技术经理进行产品研发前的项目商业论
证、产品需求确认和项目立项的论证和许可工作。公司的研发部门负责产品的研发
工作,按照“研究一代”+“预研一代”+“开发一代”的模式开展研发工作。
“研究一代”是指研发中心根据行业发展规律以及技术发展趋势,对全球相关的技
术进行先进技术研究。研发中心与多家全球知名公司、研究机构及高校等进行合作
交流,进行相关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预研一代”是指在研究的先进技术中,若干技术已具备可应用的前景(包括成本
可控、技术路线可行、工艺路线成熟、关键供应商合格等),在技术可行性通过后
,对先进技术进行“模块”级别的独立开发工作,将其转换为关键技术的开发。
“开发一代”是指由项目管理部组织的项目立项通过后,正式开始产品的开发工作
,集合所有关键技术的开发成果,快速迭代开发中成熟的研发样机;根据公司的项
目开发流程,研发样机研发成功后,进行小批量的中试验证工作,这个阶段开始进
行小批量的工艺验证、可采购性验证、可靠性验证以及医疗器械相关的安规、型式
检验的验证工作;在通过中试验证后,产品开始进入推广期,以市场样机的方式提
供给客户进行系统集成和系统确认工作,在通过所有的系统验证和系统确认工作后
,产品开发进入批量量产阶段;此外,在开发过程中,面对不同客户的定制需求和
性能改进升级的要求,公司将对产品进行技术改进,衍生出子型号满足不同客户或
不同市场的需求。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国内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复
杂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为行业和公司带来了未知挑战以及新的机遇。面对当前市场环
境,公司团结一致、攻坚克难,整合现有优势资源,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秉
承“让最安全、最先进的X技术深入世界每个角落”的愿景,专注于“创新、卓越
、协作、共赢、钻研、拼搏”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公司持续强化新
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完善高性能多尺寸探测器产品线,前瞻性拓展新型探测
器技术;深化平台化研发战略,加大对高压发生器、球管、组合式射线源等关键核
心部件产品的投入;加速推进X线综合解决方案的落地,紧密追踪市场需求变化与
技术演进趋势。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积极布局海内外市场,深度耕耘重要客户,
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同时,通过供应链精细化管理和降本增效举措,保障了供应链
的稳定高效,持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公司将坚定数字化
X线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方向,着眼于未来长远发展。
(一)技术研发创新方面
公司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密切追踪最新的技术及发展趋势
,持续开展对多种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相关的新技术研究,加快产品创新。报告期
内,公司实现研发投入15,423.6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4.46%,并新增各类
型IP登记或授权共计7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2项(以获得证书日为准,下同)。
同时,公司在继续加强对现有X线数字探测器的传感器设计和制程技术等核心技术
进行完善的同时,根据现有产品及技术结构,继续推进“数字化X线探测器关键技
术研发和综合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公司总部及研发中心”),项目加大公司对
CMOS探测器、TDI探测器、CT探测器、SiPM探测器、CZT光子计数探测器等新型探测
器的研发投入。
经过多年筹划及布局,高压发生器、射线源、球管等新核心部件领域也完成基础布
局,并取得较好成果,90kV、110kV、130kV、150kV及180kV多款微焦点射线源进入
量产销售,同时完成225kV、240kV微焦点射线源的研发,打破该领域同类型产品被
进口设备垄断的局面。同时,公司推出新系列残余气体分析仪(RGA),包含CIS系
列、HRP系列以及高性能版本OIS系列,目前相关产品已在多个典型用户进行集成验
证,部分型号已实现小批量销售,RGA所用核心部件分子泵已经实现自主设计、生
产,进一步提高关键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实现公司在科学仪器的跨领域创新。
依托不断完善的研发管理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公司在不断激发技术研发人员的工
作热情的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搭建更好的研发实验环境,为技术突破和
产品创新提供重要的基础和保障。位于张江科学城,计划总投资超14亿元的公司总
部及研发中心主体工程已竣工。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超7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公
司配套设施、研发环境及工作环境将大幅优化提升,科技成果将加速转化,加快公
司达成全球领先的数字化X线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的目标。
(二)市场拓展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在深度挖掘现有客户需求的同时,继续加强对普放、齿科、工业、
兽用等新客户、新领域的拓展,积极参与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展(CMEF)、欧洲放射
学年会(ECR)、阿拉伯国际医疗器械展会(Arab Health)、德国科隆国际牙科展
览会(IDS)、深圳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CIBF)等全球重要行业展会,将公司前
沿新产品如CT探测器关键组件和材料、CMOS探测器、球管等带给国内外客户。同时
,公司继续加强全球化服务平台的搭建,在美国、德国、韩国、印度、日本和墨西
哥均建立了海外销售及客户服务平台,并在巴基斯坦、巴西、南非等地建立了海外
销售团队。
报告期内,多个大客户的多项产品继续保持良性增长。目前,公司已成为韩国齿科
CBCT市场探测器主要供应商之一,与全球头部齿科设备供应商开启稳定合作,同时
,随着国内医疗设备市场回暖,公司积极参与和支持下游客户集采项目并陆续中标
,后续政府集采项目的持续推进,国内医疗影像业务有望进一步加速,C型臂、乳
腺、胃肠等高端动态探测器产品表现亮眼。此外,公司在高压发生器、组合式射线
源等新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方面取得显著增长,同比增长超50%,C臂解决方案产品
已向多个国内头部客户实现批量交付并成功打开韩国市场,兽用及工业CT等综合解
决方案形成批量销售。
(三)供应链优化方面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整体交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全面提升生产运营的自动化和智
能化成为供应链的重点工作之一。公司紧密把握数字化发展趋势,在产品生产经营
环节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快数字化转型,将制造执行(MES)、产品生命周期
管理(PLM)、企业资源管理软件(SA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和办公自动
化(OA)系统等诸多管理系统与智能化设施设备结合到生产运营过程中,以高效供
应驱动业务增长。随着海宁生产基地及太仓生产基地(二期)的投产,美国克利夫
兰工厂投入运营,合肥生产基地基本完工,公司在全球工厂布局已达6处,“1总部
+6基地”的全球布局加速落地。
(四)财务及内控体系方面
公司不断加强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完善各项会计核算、预算、
成本控制、审计及内控制度,为财务管理和企业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矗同时进一步完
善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机制、责任追究制度、风险预防和保障体系,完善内部
合同管理体系,制定并完善管理标准、流程及制度,持续关注并优化库存管理,规
范经营行为,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SAP系统在上海总部及主要
子公司稳定运营,为集团财务、研发、采购、计划、生产、销售及质量一体化数据
运营体系塑造坚实基础,同时,公司已完成对其他主要子公司系统及培训覆盖,力
图为生产、运营构筑真正系统化、高效化、全球化的先进管理体系。
(五)人力资源体系方面
为应对公司快速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除了从外部引入各业务职能的中高端人
才,持续通过校招引入新生力量进行系统培训,结合内部人才培养及发展体系,识
别高潜人才,大胆任用新人,鼓励并推进技术前端及市场后端的知识技能融合,并
在内部促进人才流动,结合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员工绩效评价及薪酬激励体系
,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将长期激励与员工发展结合并落入实处。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技术创新是推动科技型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公司历来重视技术积累和持
续创新,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并不断开发新产品。目前公司拥有数字
化X线探测器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在研发过程中掌握了TFT传感器、CMOS传
感器、读出芯片、探测器电子学和上位机SDK、图像校正软件的设计能力,在生产
过程中掌握了碘化铯蒸镀和封装、硫氧化钆的OCA贴附等工艺诀窍。在此基础上,
公司逐渐掌握了传感器设计和制程技术、CT探测器技术、闪烁材料及封装工艺技术
、读出芯片及低噪声电子技术、X光智能探测及获取技术、探测器物理研究和医学
图像算法技术,成为了全球为数不多的、掌握全部主要核心技术的数字化X线探测
器生产商之一。此外,公司掌握了高压绝缘技术、高压逆变电源拓扑技术、特种辅
助电源技术、钡钨热阴极技术、液态金属轴承技术、飞焦点技术等新核心部件技术
,且在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中,已搭建横跨多个产品领域的X线核心技术矩阵。
2、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由多名行业内专家组成的技术管理团队,团队在平板显示和医学影像等领
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敏锐的市场嗅觉,能前瞻性地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并制定公
司技术发展战略。同时,公司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梯队合理的研发队伍,截
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633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33.97%,专业涵盖数
字X线探测器、闪烁体、高压发生器、组合式射线源、球管、综合解决方案等不同
领域,涉及新核心部件业务的研发人员超过90人。此外,公司持续加强供应链、市
场销售、质量管理、人力资源、项目管理等业务部门的中层管理团队及人才梯队的
培养和组建,并以上海总部为核心、国内及海外各业务子公司为卫星,健全了人才
识别、发展及留用的各项制度,并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等长期持续的激励手段,有
效激发积极性。卓越的专业实力和优秀的人才队伍确保了公司产品技术及服务领先
,是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3、客户资源优势
随着公司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提升,公司在行业内逐步建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与
医疗领域包括柯尼卡、锐珂、富士、GE医疗、西门子、飞利浦、安科锐、德国奇目
、DRGEM、联影医疗、万东医疗、美亚光电、朗视股份、啄木鸟、三星瑞丽、奥齿
泰、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珠海冠宇、依科视朗、VJ集团、贝克休斯等
国内外知名厂商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数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组合式射线源、球管是影像设备的核心部件,决
定了整机系统的成像质量,其成本占整机成本较高。整机厂商在选择X线核心部件
过程中,注重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产品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检验、测试、改良
,达到整机厂商的标准后,才能进入其系统配套体系。整机厂商在合作初期对核心
部件企业的生产场地、流程控制、质量体系、经营资质等进行专人定期的评估和审
核,综合评估探测器企业的研发实力、工艺水平、交货周期、售后响应速度等条件
后方能确立合作关系,且整机厂商在与核心部件企业达成合作后,还会进行定期的
场地流程复核,以确保核心部件生产环境及流程控制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因此,整
机厂商与核心部件生产企业之间合作关系一旦建立,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这
种稳定的合作关系与优质的客户资源已成为公司较为突出的竞争优势。
4、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处于高端装备制造业,自设立以来就一直重视产品的品质,以“客户满意、技
术先进、执行法规、过程控制、及时准确地交付一流产品”为公司的质量方针。公
司在产品的设计之初就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9706系列医疗电气设备以及行业标准、
IEC60601系列国际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并进行严格的设计论证、样机验证确认和
可靠性测试,以确保设计质量。凭借强大的研发设计能力、先进的技术工艺、完善
的质量控制体系,公司产品品质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相继通过ENISO13485:201
6、MDSAP、KGM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多项产品获得NMPA注册、FDA注册、CE认证
及NRTL认证。公司及部分子公司针对非医疗产品建立了ISO9001:2015的质量管理体
系并通过了认证,同时部分子公司还建立了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以及ISO4
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了认证,为公司全球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体
系保障。同时,公司的产品经过检验、测试、评估获得系统厂商的认可,成功进入
众多国内外知名影像设备整机厂商的配套体系。优秀的产品品质优势使得公司的产
品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为公司开拓海内外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5、客户服务优势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凭借高素质的客户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从售前
技术整合、注册申报、量产支持、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支持服务。公司客服团队既
有行业经验丰富的资深人员,亦有具备国际化视野的留学归国人员,能够为全球客
户提供优质服务。此外,在国内市场,公司作为本土化供应商,建立了24小时售后
服务团队,极大地缩减产品维修周期;在海外市场,公司以奕瑞美国、奕瑞欧洲、
奕瑞韩国等境外子公司为区域中心,在美国、德国、韩国、印度、日本、墨西哥、
巴基斯坦、巴西、南非等地均建立了海外销售或客户服务平台,共同面向北美、南
美、欧洲、亚太及环地中海地区客户提供高效的售后服务支持,尽可能地降低了相
应客户的维修成本,获得了广泛认可。公司以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高素质的客户
服务团队、全球7*24小时的服务响应、业内较为领先的客户服务水平,赢得了客户
的好评,并为公司的市场开拓夯实了基矗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
施
(三)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X线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近年来,公
司一直在加强多种X线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的性能优化与应用拓展。目前,公
司的产品线已涵盖医疗(含普放、骨科、乳腺、放疗、胃肠、齿科等)和工业(含
工业检测、安全检查等)领域。凭借卓越的研发及创新能力,公司的产品图像性能
、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已达到全球先进水平,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具
体情况如下:
(1)数字化X线探测器
公司已掌握传感器设计和制程技术、CT探测器技术、闪烁材料及封装工艺技术、读
出芯片及低噪声电子技术、X光智能探测及获取技术、探测器物理研究和医学图像
算法技术等6大类核心技术,成为了全球为数不多的、掌握全部主要核心技术的数
字化X线探测器生产商之一。上述核心技术已应用于公司目前已销售产品中,均为
自主研发取得。此外,公司在研发过程中掌握了TFT SENSOR、CMOS SENSOR、读出
芯片、探测器电子学和上位机SDK、图像校正软件的设计能力,在生产过程中掌握
了碘化铯蒸镀和封装、硫氧化钆的OCA贴附等工艺诀窍。
(2)高压发生器及组合式射线源
公司高压发生器及组合式射线源产品的性能、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已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公司已完整掌握油封式和固封式高压绝缘底层设计技术与制程工艺、高频及
超高频逆变拓扑设计技术,特种辅助电源核心技术等3大技术类别、10小项核心技
术。上述核心技术已应用于公司目前已销售产品中,均为自主研发取得。
(3)球管
公司已掌握钡钨热阴极技术、液态金属轴承技术、飞焦点技术等核心技术,并已完
成微焦点球管、透射靶球管、齿科球管及C-Arm/DR球管的设计研发;对于CT球管,
公司已解决电子光学、电磁学仿真设计技术、液态金属轴承技术、材料激光纹理刻
蚀等技术难点。
(4)X线综合解决方案及软件
X线综合解决方案产品方面,经过多年研发与积累,结合公司目前已掌握的全球领
先的、覆盖数字化X线探测器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以及在其它各X线核心部件领域
的技术积累,同时公司拥有电子控制技术、医学影像、软件算法、机械设计等多类
技术储备,为X线综合解决方案产品的设计、研发与制造打下坚实基矗公司已在全
脊椎拼接拍摄、非等中心3D成像控制、斩波、智能迭代重建、3D图像渲染、多模态
的3D医学成像、高效栅影抑制、自动剂量控制、数字化双能谱X射线、智能裁剪、
影像增强、双能骨密度测量、牙科曝光指数、AI多边形束光器识别、数字减影、3D
可视化、DSA等软件算法核心技术上有所积累,现已完成多款X线综合解决方案产品
的研发,同时已完成自主设计开发的RiasDR、RiasMG、RiasDF、RiasDRF、RiasVF
、RiasMBC、RiasBMD等多款软件,并致力于继续完善X线应用领域的配套软件解决
方案。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公司继续坚持以新产品、新技术为中心的知识产权布局,报告期内新增各类型知识
产权申请28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项(以专利公开日期为准);报告期内新增各
种IP登记或授权70项(以获得证书日为准),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2项。截至报告期
末,公司累计获得各种IP登记或授权共计594项,其中发明专利198项。
3、研发投入情况表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四、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7亿元,同比增长3.9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者的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8.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降2.11%。
五、风险因素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风险
公司目前业务板块日渐丰富且各X线核心部件产品的下游细分应用领域较多,随着
行业内技术路径不断创新,各产品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但任一单一产品或技
术均无法覆盖大部分应用场景。如果未来出现革命性的新技术,且公司未能及时应
对新技术的迭代趋势,未能适时推出差异化的创新产品不断满足客户终端需求,则
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及持续盈利能力将会削弱。
同时,公司注重技术、产品的研发创新投入,未来预期仍将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比
例,但由于产品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耗时较长且研发结果存在一定的不
确定性,如果出现研发项目失败、产品研发未达预期或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缺乏
竞争力等情形,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及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技术被赶超或替代的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相关的研发项目涉及物
理学、光学、微电子学、材料学、临床医学、软件学等多种科学技术及工程领域学
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具有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研发风险高等特点。目前公司
掌握的数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球管、组合式射线源的技术根据不同的终
端应用场景进行开发,并随着行业内技术路径不断创新,例如探测器各传感器技术
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但任一技术均无法覆盖大部分应用场景。如果未来出
现革命性的新技术,且公司未能及时应对新技术的迭代趋势,或未能满足技术升级
的市场需求,可能导致公司技术被赶超或替代的风险,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
不利影响。
3.关键技术人员流失、顶尖技术人才不足的风险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及其他关键技术人员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公司获得持
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更是公司保持不断研发创新的重要保障,对公司技术研发及日
常生产经营具有重要作用。上述关键技术团队出现重大变动,将可能对公司的客户
关系维护、在研项目进程、日常经营管理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X线核心部
件制造领域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人才竞争不断加剧,若公司未来不能
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更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及良好的研发条件,仍可能存在关键
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将可能对公司的研发项目的实施和进程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
响。
如果未能持续引进、激励顶尖技术人才,并加强人才培养,公司将面临顶尖技术人
才不足的风险,进而可能导致在技术突破、产品创新方面有所落后。
(二)经营风险
1.部分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专注于数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球管、组合式射线源等X线核心部件的
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对TFT SENSOR、CMOS SENSOR、芯片、碘化铯、IGBT、M
OSFET、碳化硅等部分关键原材料的采购相对集中,且境外采购占比超20%,供应商
相对集中有利于确保原材料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合理控制采购成本以及满足较
高的定制化需求。一方面,在部分关键原材料采购较为集中的情况下,若因不可预
见之原因导致公司主要供应商断供、产品质量下降等情形,仍存在供应商无法及时
供货的可能性,将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若未来原材料价
格短期内宽幅波动,公司未能及时向下游客户转嫁成本,将会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
一定幅度的波动;且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还可能导致公司计提存货跌价损失,进而影
响公司盈利水平。
2.知识产权保护及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数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球管、组合式射线源等在内的数字化X线核心部件
是典型的高科技产品,公司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多年来公
司通过自主研发形成的核心技术,并将在此基础上开展持续的技术创新。在未来的
生产经营活动中,若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或受到侵害,将会直接影响公司产品的
竞争力。
此外,公司主要原材料如TFT SENSOR、CMOS SENSOR、高压电容、高压变压器等系
定制化产品,公司需要向供应商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和资料。虽然公司已和相关供
应商签订了保密协议,但仍无法完全消除技术泄密的可能性。同时,核心技术人员
流失、技术档案管理出现漏洞等原因也可能导致公司核心技术泄密。核心技术是公
司竞争优势的重要载体,一旦出现重要的核心技术泄密,将会对公司竞争优势以及
经营业绩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3.人才资源风险
公司所处的X线核心部件行业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关键管理
和业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管理能力与丰富的市场开拓能力,还需要对行业、
产品和技术有深刻的认知和积累。尽管公司已通过实施员工持股平台、建立有竞争
力的薪酬激励制度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等方式来维持关键团队的稳定,但公司仍
无法完全规避未来关键人员流失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一旦部分关键人员流失,
可能为公司带来技术泄密与新产品、新市场开发受阻等风险。
此外,公司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会随着公司业务领域的拓展及业绩的增长与日俱增,
保持新鲜血液的流入、培养有竞争力和稳定性的国际性专业人才团队,对于公司未
来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未能持续引进、激励专业人才,并加强人才培养,公司将面
临专业人才不足的风险,进而可能导致在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市场拓展、体系管
理等方面有所落后。
4.公司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和内控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98.05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0.
67亿元。
随着公司资产、业务、机构和人员的规模扩张,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
资源配置和内控管理的复杂度不断上升,对公司的组织架构和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
更高要求,不排除公司内控体系和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公司规模快速扩张的可能性。
因此,公司存在规模扩张导致的管理和内部控制风险。
5.在建工程结转长期资产新增折旧摊销的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建工程余额为27.53亿元。相关在建工程预计后续陆续完工
并结转至长期资产,从而未来期间折旧摊销将大幅增加。若公司相关项目投入运营
后收入不及预期,或产业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新增折旧摊销
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进而使公司面临因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大幅
增长而导致未来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6.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或减值风险
2024年9月,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
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长实施期限的议案》,将2022年度向不特定对象发行
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之“新型探测器及闪烁体材料产业化项目”达到预定可使
用状态日期从2024年9月调整为2025年12月。目前,公司正在利用整体产线生产首
款测试产品,并对其进行良率和可靠性测试,最后产线需要按照CMOS传感器产品设
计图纸进行小试、中试等试生产环节,以逐步提高产线良率/效率。若后续出现影
响项目实施进度的不利因素或受到其他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则前次募投项目可能
存在进一步延期甚至减值的风险,届时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决策程序,并及时
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三)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增长较快的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83,490.87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8.52%。
近年来公司业务发展良好,营业收入保持增长,公司对主要客户给予一定的信用期
限,导致公司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款总体情况良好,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较
校同时,公司根据客户风险特征购买了信用保险,并按照谨慎性原则计提了坏账准
备。但是,随着公司为满足市场需求扩大经营规模,较高的应收账款会影响公司的
资金周转,限制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此外,若经济形势恶化或应收账款客户自身
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可能导致公司发生坏账损失,进而影响公司的利润
水平。
2.毛利率水平波动甚至下降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略有波动,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产品毛利率
对售价、产品结构等因素变化较为敏感,如果未来下游客户需求下降、行业竞争加
剧等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或者公司未能有效控制产品成本;或者新产品迭代及
替代进程较慢;或者高毛利的产品销售未达预期;或者受到宏观经济贸易环境等影
响,不能排除公司毛利率水平继续波动甚至下降的可能性,将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一
定风险。
3.税收政策变化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较高,数字化X线探测器、组合式射线源等
产品作为影像设备的核心部件享受最高档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公司为高新技术企
业,报告期内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上述出口退税政策及税收优惠政策
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与经营业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如果未来上述税收政
策发生重大变化,将增加公司的营业成本和税负,进而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
利能力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4.汇率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为3.5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约35%,境外材料
采购为1.2亿元,占总材料采购约20%。目前,公司与境外客户及一部分境外供应商
主要使用外币定价、结算,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
人民币汇率波动将直接影响公司产品出口价格的竞争力,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
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公司外销收入占比较高,同时会给予不同客户不同的信用期
限,人民币汇率波动直接影响公司汇兑损益金额。因此,如果未来人民币大幅升值
,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影响;如果未来人民币大幅贬值会推升公司持有的
外币资产折算后的人民币价值,同时显著增加外币负债的人民币偿还金额。对于境
外采购的原材料,其成本或重置价值也会上升。
5.存货规模增加及存货跌价损失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80,863.19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约为8.25%
。公司存货中原材料占比较大,公司存货中原材料账面价值为25,975.54万元,占
期末存货账面价值比例为32.12%。若存货消化不及时或原材料可变现净值出现大幅
下降,则公司存货存在一定的跌价损失风险。
6.有息负债和资产负债率持续提升的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口径)为50.54%,公司长期借款余额为20.6
1亿元、应付债券账面价值为12.93亿元。公司有息负债余额较高主要原因系公司近
年来发展较快,通过发行可转债及银行借款方式筹集资金实施“新型探测器及闪烁
体材料产业化项目”和“数字化X线探测器关键技术研发和综合创新基地建设项目
”等项目,以扩大新型探测器产能并新建总部研发中心。截至报告期末,相关项目
仍存在一定的自有资金投入需求。未来,公司为了保证项目投入和日常运营,有息
负债及资产负债率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进而导致财务费用和风险增加,影响公司的
利润水平。
(四)市场风险
1.行业景气度下降导致公司业务发展速度放缓的风险
近年,公司经营规模逐年扩大,出货量保持增长。全球医疗设备数字化升级趋势、
工业无损检测及安全检查领域细分市场需求上升、产业链向中国大陆转移以及X线
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等因素,刺激了数字化X线核心部件市场需求和行业景气度的
不断提升,为公司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未来,如果行业景气度下降导
致数字化X线核心部件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公司的快速发展,
对公司盈利水平造成影响。
2.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X线核心部件企业的带领下,国内数字
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组合式射线源产品目前已成功打破了国外企业垄断,
上述产品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和产业化,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产品价格在全球
范围内持续下降。
近年,公司主营产品均价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如下:其一,公司积极参与全球市
场竞争,主动调整产品售价,采用“以价换量”的方式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最近三
年公司出货量持续提升;其二,由于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增加,产品迭代速度加快,
新产品的推出以及老产品的迭代更新,一定程度上带动老产品价格下降;其三,在
建立多层次、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以及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
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等政策推动下,医疗及工业X线影像设备及
其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加快,带动其价格逐步下降,以响应国家医疗普惠及高
端制造的趋势。
未来如果公司不能通过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良率和产业链上下游国产化等一系列
措施降低成本,或无法及时实现差异化、高附加值的产品布局,或无法及时布局符
合行业发展趋势且具有增长潜力的业务板块,或产品价格下降超过公司的预期,公
司将可能面临因产品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下降,进而影响盈利能力的风险。
3.市场竞争风险
数字化X线核心部件属于行业壁垒较高的行业,全球市场能形成规模化生产的厂家
较少,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公司现有竞争对手主要包括万睿视、Trixell、Viewo
rks、Spellman、Dunlee、滨松光子等跨国公司,上述竞争对手进入市场较早,目
前已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该行业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经济回报
可能吸引更多的新进入者,其中不乏具有资金优势的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型企业、跨
国公司、上市公司,使得行业整体竞争日趋激烈。潜在的市场竞争者借助资金及产
业链优势,通过对现有产品不断的研究、模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研发周期,
加快类似产品的发布进程,提供更低价格的产品。如果国内外潜在竞争者不断进入
,将导致数字化X线核心部件市场竞争逐步加剧。
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在产品研发、质量管理、营销渠道、供应链优化等方面继续保持
竞争优势,或现有竞争对手和行业新进入者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和技术创新等方式抢
占市场,公司将面临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市场占有率下降的风险。
(五)宏观环境风险
1.贸易摩擦及地缘政治风险
近年来,国际局势跌宕起伏,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频现。地缘政治问题可能对
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显著影响。目前公司境外分支机构位于美国、
韩国、日本、德国等地,不排除由于当地政府对中国大陆公司的政策变更而对公司
在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正常运营带来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国际贸易摩擦不断,2018年美国政府以“贸易保护”为由,针对中国电
子信息技术、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高科技产品加征25%关税;截至报告期末,美国对
中国所有商品在现有关税基础上额外加征30%关税。未来,仍不能排除中美贸易摩
擦持续升级、加征关税税率进一步提高或实行出口配额,或某些国家也采用加征关
税等方式进行贸易保护的可能性,会削弱公司出口业务的竞争力,对公司盈利水平
带来不利影响。
2.医疗卫生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的数字化X线核心部件主要应用在医疗领域,产品销售主要集
中在国内以及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而医疗器械行业景气度与该地区产业政策环境
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易受到医疗卫生政策的影响。过去我国及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
的医疗卫生产业政策对数字化X线核心部件市场需求具有一定刺激作用,推动了X线
影像行业的健康发展。若未来我国或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产业政策发生
不利变化,市场对X线影像设备的需求出现下降,进而导致其核心部件采购数量下
降,将可能对公司的业务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3.其他不可预见事件(包括流行并恐怖袭击或自然灾害)导致的经营风险
公司的业务受制于中国和全球的一般经济和社会条件。公司无法控制的不可预见或
灾难性事件,包括流行病的出现、恐怖袭击或自然灾害,可能会对商业和经济环境
、基础设施和民生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业务运营。发生这些或任何其他
不可预见或灾难性事件,包括大流行或其他广泛的突发卫生事件(或担心发生此类
紧急情况的可能性)、恐怖袭击或自然灾害,可能会造成经济和金融中断或导致运
营困难(包括旅行限制),从而损害公司管理日常业务活动的能力,并使业务活动
面临重大损失。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奕瑞影像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1600.00| -| -|
|奕瑞影像科技(太仓)有限公司| 20000.00| 3205.49| 124624.02|
|奕瑞影像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130000.00| -1343.36| 425028.19|
|博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883.54| -| -|
|北京奕瑞全影科技发展有限公| 7500.00| -| -|
|司 | | | |
|上海远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 -| -|
|上海奕瑞全影科技发展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iRay Korea Limited | 44900.00| -| -|
|iRay Japan Limited | 10000.00| -| -|
|iRay Investment Limited | 0.00| -| -|
|iRay Imaging LLC | 0.00| -| -|
|iRay Imaging Europe GmbH | 2.50| -| -|
|iRay Holding Hong Kong Lim| 0.10| -| -|
|ited | | | |
|iRay Europe GmbH | 2.50| -| -|
|E-ray Co., Ltd | -| -| -|
|深圳康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500.00| -| -|
|海宁凯图半导体有限公司 | -| -| -|
|浙江鸿置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00.00| -| -|
|无锡奕瑞麦默真空科技有限公| -| -| -|
|司 | | | |
|奕瑞电真空技术(海宁)有限公| 1600.00| -| -|
|司 | | | |
|奕瑞电真空技术(南京)有限公| 500.00| -| -|
|司 | | | |
|奕瑞电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318.06| -| -|
|奕瑞(海宁)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1000.00| -| -|
|奕瑞新材料科技(太仓)有限公| 2220.00| -| -|
|司 | | | |
|奕瑞影像科技(海宁)有限公司| 25000.00| 6831.33| 101950.73|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