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百科技(688005)F10档案

容百科技(688005)经营分析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容百科技 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688005 容百科技 更新日期:2025-08-14◇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材料、磷酸锰铁锂材料、钠电材料及多元前驱体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正极材料                | 603729.02|  46461.70|  7.70|       96.62|
|材料销售                |  16641.87|   5470.71| 32.87|        2.66|
|其他                    |   2872.73|   1496.83| 52.10|        0.46|
|前驱体                  |   1598.49|    101.99|  6.38|        0.26|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锂电行业                |1446360.50| 135200.47|  9.35|       95.86|
|其他业务                |  62394.97|  15911.41| 25.50|        4.14|
├────────────┼─────┼─────┼───┼──────┤
|正极材料                |1435670.16| 134063.17|  9.34|       95.16|
|其他业务                |  62394.97|  15911.41| 25.50|        4.14|
|前驱体                  |  10488.66|   1101.26| 10.50|        0.70|
|其他                    |    201.68|     36.05| 17.87|        0.01|
├────────────┼─────┼─────┼───┼──────┤
|中国大陆                |1395668.15| 133406.39|  9.56|       92.50|
|其他业务                |  62394.97|  15911.41| 25.50|        4.14|
|中国大陆以外            |  50692.35|   1794.08|  3.54|        3.36|
├────────────┼─────┼─────┼───┼──────┤
|直销                    |1446360.50| 135200.47|  9.35|       95.86|
|其他业务                |  62394.97|  15911.41| 25.50|        4.14|
└────────────┴─────┴─────┴───┴──────┘
【2024年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正极材料                |1076088.13|  93813.95|  8.72|       95.03|
|材料销售                |  44993.05|   6560.97| 14.58|        3.97|
|前驱体                  |   6997.11|    917.15| 13.11|        0.62|
|其他                    |   4242.68|   1835.70| 43.27|        0.37|
|其他业务                |      6.50|        --|     -|        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正极材料                | 658912.44|  46431.21|  7.05|       95.67|
|材料销售                |  21808.65|   5102.66| 23.40|        3.17|
|前驱体                  |   5458.25|    818.18| 14.99|        0.79|
|其他                    |   2575.86|   1308.04| 50.78|        0.37|
|其他业务                |      6.50|        --|     -|        0.00|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从事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材料、磷酸锰铁锂材料、钠电材料及多元前驱体
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锂/钠电池的制造,并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
电动二轮车、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核心产品包括NCM811系列、NCA系列、N
CMA系列、Ni90及以上超高镍系列、中镍高电压系列等正极材料,纯用系列及掺混
系列的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系列的钠电正极材料、磷酸铁
锂材料以及三元前驱体。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平台化布局取得较大进展,正极已经覆盖三元材料、磷酸锰铁锂、
钠电正极,并以全新技术和工艺进入磷酸铁锂市常公司部分新兴赛道已经从初创期
开始向成长期转型,市场规模开始扩张。
前沿材料方面,固态电池用高镍三元开始小批量生产,电解质产品性能领先,中试
线预计将于四季度竣工。富锂锰基、尖晶石镍锰正极材料配合头部客户持续进行开
发,进展顺利。
报告期内,公司二季度销量环比一季度有所增加,营业收入和毛利率环比提升。扣
除在钠电、前驱体、锰铁锂等新产业上的战略性投入,三元业务实际盈利约7700万
元。但受阶段性的减值事项影响,公司整体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该减值有
望在下半年部分转回。
1、三元市场空间广阔,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发展,为三元材料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会。目前,公
司高镍三元已经在低空领域实现小批量出货,覆盖多家知名主机厂企业。
公司上半年三元材料销量5万吨,扣除在钠电、前驱体、锰铁锂等新产业上的投入
后,三元业务实际盈利约7700万元。下半年,随着关税政策明朗以及海外电芯新工
厂的投产,公司对外销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钠电材料需求旺盛,启动首期规模化产线建设
公司钠电正极产品在动力、储能、启停电源等领域,已在国内外头部战略电池厂商
中卡住领先位置,今年下半年起至2026年,产销规模有望迅速提升。
为满足客户订单需求,公司已正式在仙桃启动年产6000吨聚阴离子钠电正极材料的
产线建设工作,该项目依托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体系,凭借集约化和智能化产线设
计,建成后有望成为国内钠电领域最先进的正极材料生产线。
3、磷酸锰铁锂销量快速提升,在动力电池市场开始规模化使用
受益于商用车电动化需求放量,2025年上半年,公司磷酸锰铁锂产品出货已达到20
24全年出货总量。其中商用车领域销量突破千吨,并与国际头部客户签订合作协议
。二代产品已通过稳定性测试,有望率先于年内实现乘用车纯用方案上车,目前已
经启动新的产能选址规划工作。
4、正式进入磷酸铁锂产业,有望率先完成欧洲产线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正式进入磷酸铁锂领域,采用低成本、高性能的全新生产工艺切入
该赛道。公司已经启动海外市场开拓、产线设计等工作,有望在波兰建成首条欧洲
磷酸铁锂产线。
5、新型材料开发取得积极进展
公司在富锂锰基材料方向深耕多年,是业内最早一批针对全固态电池开发高能量密
度富锂锰基材料的企业,在全固态领域已有百公斤级出货,并已拿到批量订单;在
液态电池领域已突破高温存储、高温循环、产气等多项关键技术瓶颈,有望率先实
现产业化。同时,公司尖晶石镍锰正极材料性能领先,配合国际头部客户持续进行
开发,高温存储性能获得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已有吨级出货,客户端预计2026
年可实现量产。
6、固态正极及电解质产品行业领先
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围绕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双线并行推进,在多家固态电池头
部企业位列第一供应商。
固态正极材料方面:高镍及超高镍全固态正极材料均已实现吨级出货,客户端测评
可满足400Wh/Kg电芯开发需求,产品覆盖客户包括国内头部电池厂和整车厂、海外
知名电池企业。超高容量正极工艺定型,容量可达230mAh/g。
固态电解质方面:公司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粒度及离子电导率等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
平,目前正在进行中试线的建设,部分量产设备完成带料验证,预计将于四季度竣
工,2026年初投产。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主要产品正极材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动力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直接决定了
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及产品成本。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探索、开
拓和创新,公司形成了领先于业内的技术创新及产品研发优势、客户协同服务优势
、工程装备开发及产线设计优势、国际化布局优势等多项综合竞争优势,具体如下
:
1、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优势
在自主创新方面,公司在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制造领域,通过持续的研发投
入与技术探索,形成及掌握了多项国际领先、工艺成熟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具有权
属清晰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所开发的高镍、超高镍多晶和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处
于国际领先水平,配套用于国内外多家知名、领先动力电池厂商的前沿产品中。近
年来,随着大圆柱电池的量产上车,超高镍9系产品出货持续提升。在持续扩大高
镍、超高镍三元材料竞争优势的同时,公司继续丰富三元产品序列,中镍产品亦即
将量产。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磷酸锰铁锂和钠电正极材料。公司已掌握磷酸锰铁锂
、钠电等正极材料核心技术,拥有相关多项权属清晰的专利。多款磷酸锰铁锂正极
材料已在动力、两轮、储能和消费等应用领域实现销售,纯用体系亦获得海外电芯
客户定点认证。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公司聚阴离子材料已正式量产并
获得知名客户的扩产需求,年产6000吨聚阴离子钠电正极材料生产线目前已正式于
湖北仙桃开工建设,该项目依托集团自主研发的钠电材料创新技术体系,产能能量
密度与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研发体系和多层次技术储备优势
公司整合中日韩跨国研发团队与资源,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合作,积极开发新产品
并推动现有产品品质提升。公司实行“前沿技术研究、在研产品开发、在产持续优
化”的研发策略,除对量产产品进行不断优化升级之外,还开展了多项前沿新产品
开发项目,公司在固态电池适用的改性高镍/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硫/卤化物固态
电解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等新材料开发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满足电池企业及
经济社会对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正极材料需求。
3、先发布局、深入合作的客户资源优势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关键核心材料,锂电池生产厂商对供应商均实行严格的认证机
制,通常开发到量产耗时数年时间。公司持续推出多代高镍产品,通过了国内外多
家主流锂电池厂商的认证程序,率先实现量产,在行业内形成了明显的先发优势,
并收获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同时,公司与国内外主流锂电池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
系,通过进入国际主流车企供应链,更加准确地把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趋
势和商业需求,保证了公司业务方向的准确性。在全球化战略指引下,公司已成功
导入日韩、欧美头部电池厂及车厂的供应体系,全球布局初见成效。未来,公司在
进一步深化与国内主要客户的全面战略合作的基础上,积极促成与国际客户建立战
略合作关系或签署技术合作协议、长期供应协议,实现客户结构的持续优化。
4、持续迭代创新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优势
公司建立了工程事业部和设备公司,规划在工程技术创新、工程装备创新、工程管
理整合等方面持续提升工程技术和装备领域壁垒。当前,公司高镍产线可兼容超高
镍材料、钠电正极材料、镍锰二元材料等,为提升产线优势,公司深入进行装备技
术的预研及储备,聚焦核心设备自主开发制造,推动新型装备产业化应用;推动新
产线的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导入,提升产线整体智能化水平;持续加强工程管理能力
,提升产线稳定性与合格率,实现项目的快速扩建,降低产线投资及运行成本。目
前,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镍千吨大产线已经投产,有效产能可达1200-1400吨/月;为
配合头部客户需求,中低镍装备和产线量产技术已作为战略项目推进实施。
通过多年全球化运营积累,公司已经培养了一批具备国际化项目管理能力的工程技
术人才,并积累了丰富的海外建设运营项目的经验,在韩国、波兰和北美均搭建了
属地化的经营团队,构建了高效的全球化管理平台,以满足公司日益增长的国际化
业务需求。
5、掌握绿色经济核心技术的产业布局优势
公司在掌握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一体化核心技术的同时,在废旧锂电池材料
回收再利用业务领域进行积极布局,形成了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的完整闭环与竞争优
势,积极推动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公司具有“NiCoMn金属回收技术”、“Li2CO3
回收技术”等废旧材料回收再利用核心技术,通过无机酸溶解、除杂、共沉淀等方
法回收可使用的镍、钴、锰、锂元素材料,综合回收率高,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
司在三元材料前驱体的生产过程中,采取了多项回收循环再利用技术,在避免环境
影响的同时,实现了前驱体生产的生态循环经济。
6、多产品布局、多应用场景覆盖的产品优势
公司实现了多产品布局,不仅是在三元正极进行不同系列产品开发,在磷酸铁锂、
磷酸锰铁锂、钠电等正极材料均有布局,是行业内少数进行市场全覆盖的正极材料
综合生产商,满足动力、储能和新兴市场的全面需求。报告期内,公司液态/半固
态用9系超高镍正极材料与下游客户保持稳定合作关系,除动力端,其产品在低空
经济领域实现批量出货。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及行业顶尖客户
需求,围绕硫化物电解质及匹配的正极材料开展了持续研究,固态正极及电解质产
品行业领先。此外,三元材料与磷酸锰铁锂的系列掺混产品和磷酸锰铁锂纯用产品
将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和储能市场,钠电正极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动力、储
能、启停电源等领域。
公司的多产品布局和多应用场景覆盖,为公司长期稳健经营和开辟第二成长曲线提
供了有力保证。在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及商业模式,为未来开辟了更广阔的商业前景。
7、独特的并购整合及产融结合优势
公司由拥有二十余年锂电产业成功创业经验的中韩两支团队共同组建,已形成成熟
的细分领域并购整合工具体系,拥有跨文化、跨地区的企业整合、延伸及完善产业
链的能力。2021年12月,公司收购国内首家开发与量产陶瓷回转窑装备公司凤谷节
能,提升工艺装备与正极工艺技术的匹配性,提升正极材料制造壁垒。2022年3月
,公司与湖北省仙桃市平台合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资锂电正极材料上游
产业以及电池制造、应用和回收循环产业,实现协同化的产业布局。2022年7月,
公司收购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公司斯科兰德,此次收购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结构,提
升公司在正极材料领域的综合竞争力。2024年,公司收购了英国JOHNSON MATTHEY 
BATTERY MATERIALS POLAND公司波兰工厂,完成欧洲市场的战略性布局。未来,在
新一体化战略的指引下,公司将继续发挥产业并购整合及产融结合优势,不仅聚焦
于三元正极和前驱体,还会向上游、横向和下游开展投资,实现全产业链的业务协
同、创新协同和战略协同。
8、国际化布局的领先优势
公司是首家在海外建设高镍正极材料生产项目的国内正极企业,韩国工厂首期2万
吨/年生产基地通过了国际客户的认证审核,产能持续提升,二期4万吨/年产线建
设完成,国际客户已启动认证流程,将逐步投产起量。波兰项目也正式启动,并锁
定头部客户订单,该项目具备良好的公辅设施及厂房基础,手续完备,可快速响应
客户需求。
公司韩国基地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商务沟通等方面贴近国际客户的需求,随着
韩国工厂的产能释放,将推动公司与日韩客户的战略互动,并辐射欧洲、美国及东
南亚市场,服务于国际客户以及中国客户的海外工厂,真正做到拥抱客户、服务全
球。另外,海外产能也有助于公司降低供应链风险,保障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为客
户提供产品和供应链多元化解决方案。公司将借助韩国基地投建、经营的成功经验
,进一步推进公司经营的国际化、供应链的国际化、平台的国际化以及团队的国际
化,建立海外运营体系,实现全面国际化转型。欧洲波兰基地首期2.5万吨产线已
开工建设,首条磷酸铁锂产线也计划在波兰项目基础上实施,该项目将在欧洲打造
首个正极零碳工厂,以满足欧洲对于供应链本土化的要求。
9、组织创新优势与人才培养优势
公司积极应对外部市场变动,承接集团战略落地,多年来持续进行组织变革与创新
,结合本行业业务发展特点,开展并萃取出系统化、工程化的组织变革理论、工具
与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迭代,从事业部到三体系,再到极简组织架构,当前已具
备及时响应外界市场变化、持续提升组织效率的组织创新能力。公司将完善从董事
长到未来战略室,再到各实体企业的扁平化的三级架构。未来,基于职能赋能层级
与业务价值链定位,将各部门进行模块化管理,形成跨职能的矩阵式协作机制,助
力打造产业投资经营集团。
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激励机制,确保公司海内外各区域能够吸引和搭建优秀的
人才梯队,以满足公司日益增长的国际化业务需求。未来,公司将加大对员工和干
部的培训培养力度,加速各领域的数智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应用,构建高效的全球化
管理平台。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
施
(三)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深耕于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的研发和生产制
造,依靠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并购能力,成功掌握了多项行业领先的核心技
术。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围绕锂/钠电池材料前沿进行技术布局,主要核心技术覆盖锂/
钠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资源回收以及固态电池相关材料,包括超高镍(Nimol%
≥90)正极材料生产技术、钠电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生产技术、钠电聚阴离子正极
材料生产技术、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生产技术、正极材料气氛烧结技术、高电压单
晶材料生产技术、前驱体共沉淀技术、NiCoMn金属回收技术等。公司正在持续改善
不同类型固态电解质、高电压镍锰、富锂锰、补锂剂、高压实磷酸铁锂的制备技术
。公司致力于核心技术的培育发展、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下一代超高镍产品、钠电
层状氧化物及聚阴离子正极材料、二代磷酸锰铁锂均已实现规模化稳定制备,小批
量供应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高功率电池、半固态电池、3C等领域的国内外客
户。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93项专利申请,获得85项专利授权。公司现有专利累计申请总
量达1299项,国内外专利累计授权数量达679项。公司的专利布局涉及中低镍、高
镍及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以及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钠电正极材料、前驱体等
重点产品,还包括固态电池材料、尖晶石镍锰正极、富锂锰基正极等前沿产品,覆
盖了工程装备、检测、回收,以及极片、电池等产业链上下游领域。公司作为行业
第一家获得ISO56005知识产权体系国际标准3级认证的企业,并在2025年4月完成了
审核并维持认证。公司将围绕全球发展规划,对创新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实施全
面保护,对知识产权风险进行规避和化解,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成为符合国际标准的全球化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85项。其中,国
内外发明专利30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55项。
3、研发投入情况表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报告期内,本公司研发投入为人民币2.19亿,同比增长22.44%。同时,研发人员数
量同比增加28人,增幅4.29%。此外,公司注重产品研发及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研
发投入力度,积极进行新产品开发及工艺升级研究。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四、风险因素
(一)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正极材料的销售,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镍盐、钴盐、
锂盐等,若后续宏观经济、原材料价格、市场竞争程度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而公
司不能通过技术创新、工艺革新、提高产能利用率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盈利
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则公司可能会存在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二)核心竞争力风险
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的关键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的研发创新及制造的工艺技术升级
。动力型锂电池及正极材料的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且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市场对
产品性能、品质要求极其严格,持续保持高素质的技术团队、研发并制造具有行业
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对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行业竞争所带来
的核心技术泄密、技术人员流失可能会对公司的持续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如
果未来动力电池及正极材料的核心技术出现突破性进展,而公司因研发人员问题、
技术储备问题等导致不能保持行业领先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水平,将对公司的市
场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十分重视对核心技术的保密、研发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保证各
项研发工作的有效组织和成功实施,通过对核心技术建立相应的保密制度和工作岗
位隔离制度、对专有技术资料信息严格监管、与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签订技术
保密协议等方式,保障公司核心竞争力。
(三)经营风险
1、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所生产的三元正极材料上游原材料为镍盐、钴盐、锂盐,由于相关原材料的价
格较高,原材料成本占三元正极材料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较高,由于原材料端处于供
需错配的修复阶段,公司面临较为复杂的原材料价格波动问题,另外,由于宏观经
济形势变化、突发性事件也会导致原材料供应及价格产生较大波动,对公司稳健经
营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采取多种方式降低原材料供应和价格波动风险。一方面,公司基于新一
体化战略,与上游供应商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产业投资等方式建立了紧密的战
略伙伴关系,以提高上游供应的稳定性并降低供应成本。另一方面,公司建立了专
业化的加工贸易平台容百商社,借助此平台能够与上游供应商有效开展贸易、加工
和投资活动,使得公司供应链体系不断地得到完善并形成一定的竞争力。
2、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国家支持的新兴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同行业企业众多且仍在
不断增加,可能会出现竞争加剧导致的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情况。另外,随着终端需
求的不断调整,正极材料企业可能面临终端技术路线变动导致的现有产能需求减少
的风险。
对此,公司基于行业增长的预期、终端应用的反馈及海内外下游客户的需求情况,
经过充分、科学缜密的论证,审慎、合理地规划和建设国内外产能,目前公司已建
成正极产能30余万吨,新产线正在进行爬坡和转固,产能建设进度符合预期。同时
,公司将加强制造和销售人才的储备与培训等工作,加强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和前沿
技术储备,以降低终端技术路线变动带来的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风险。
3、不同区域政治文化差异带来的全球化经营管理风险
近年来,随着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加速落地,跨国多基地运营涉及的组织架构日益庞
大、管理链条逐步延长、组织人员背景愈加复杂,公司从一个中韩跨国企业逐步发
展为一家真正意义的全球化公司,总体管理难度逐步增加。若未来公司管理水平不
能适应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不能形成高效完善的跨国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
公司将面临因管理控制不当遭受损失的风险。对此,公司持续进行组织变革与创新
,开展并萃取出系统化、工程化的组织变革理论、工具与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迭
代。通过变革,公司在国内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提高了人均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强有力地实现管理团队改善,降低国际化管理风险。
(四)财务风险上游锂、钴、镍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会带来存货跌价损失等风险
。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可能由于终端市场波动引发坏账风险。随着公司业务中以外
币结算的业务逐步扩大,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使得公司面临汇率波动
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在海外产能布局和技术及产品研发方面持续发力,投资规模
较大,资金需求增加。对此,公司建立了较完备的资金管理体系和客户信用管理制
度,对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性风险,以及客户信用风险进行严格管控,通过开源节流
、管控应收款等措施以保障现金流的稳定。
(五)行业风险
1、行业市场需求波动风险
尽管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快速增长,但行业发展仍面临多重
挑战,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性、购买成本、充电时间、续航能力、以及配套充电设施
的不完善等。此外,近期宏观层面新动态频出,特别是北美区域出现的电动化放缓
趋势,以及国内外政策和贸易壁垒引发的市场波动风险,新能源市场需求的波动风
险随之加剧。上述因素共同作用,可能新能源汽车需求出现较大波动。进而影响动
力锂电池厂商对正极材料的需求,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行业技术路线变动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锂电池、燃料电池等技术路线,锂电池又可
分为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钴酸锂电池等技术路线。近年来,高镍三元锂电
池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乘用车)动力电池领域得到部分国内和海外终端车企的积
极应用,但如果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发生不利变化,三元正极
材料的市场需求将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公司若未能及时、有效地开发与推出与市
场需求匹配的材料产品,将对公司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方向为三元正极材料,同时,作为全市场覆盖的正极材料综合
供应商,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和储备磷酸锰铁锂、钠电、富锂锰基等多种正极材料相
关技术和产能。另外,公司与行业头部的下游电池厂、终端车厂均保持了紧密联系
,能够较为及时地把握行业需求动向,多路线布局叠加掌握市场实际需求的策略,
有效降低了行业技术路线变动风险对公司未来持续经营的影响。
(六)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正在加速落地全球化战略,在不断开拓国际客户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海外办
事处、生产基地等项目,但境外业务面对复杂的国际经营环境,可能会面临多种风
险,从而对公司境外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等带来不利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罢工、动乱等导致生产或供应中断;当地宏观经济出现大幅波动;当地的劳工、税
收、进出口、投资、外汇、环境等相关法规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当地政府外交政策
出现不利变化等。国外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法律体系等与中国存在一定差异,
不排除项目建设及后期运营过程中,面临当地相关政策变动等带来潜在经营风险,
若海外项目当地的投资、税收、进出口、土地管理、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发
生变化,海外建设项目将面临无法在计划时间内建设完成的风险,进而影响建设项
目的投资收益。对此,公司基于在韩国投资经营多年所积累的较为丰富的境外投资
管理经验和人才储备,制定了切实的战略规划并建立了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为应
对宏观环境风险做好了充分准备。公司会密切关注全球经济环境、政治局势,对投
资标的的政治环境、经济政策、法律体系等开展定期的风险识别和评估,项目开展
过程中,公司将遵守当地政策要求和法律法规,保持与当地政府的积极沟通,最大
程度减轻宏观环境风险对公司财务和经营的影响。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48亿元,同比下降9.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为-6,839.46万元,同比下降765.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930.53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8.92亿元。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湖北容百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      16500.00|           -|           -|
|公司                      |              |            |            |
|宁波容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10.00|           -|           -|
|仙桃容创壹号新能源合伙企业|     140000.00|           -|           -|
|(有限合伙)                |              |            |            |
|贵州容百锂电材料有限公司  |      20000.00|     4357.46|   434994.00|
|JS Energy USA Office      |          0.50|           -|           -|
|JAESE Energy Co., Ltd.    |   37648217.35|    -4822.94|   408895.58|
|北京容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0000.00|           -|           -|
|湖北容百电池三角壹号股权投|             -|           -|           -|
|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深圳市鹏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仙桃容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60.00|           -|           -|
|JS Energy USA             |          0.50|           -|           -|
|韩国容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18448.00|           -|           -|
|湖北容百新能源工程装备有限|         10.00|           -|           -|
|公司                      |              |            |            |
|湖北容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3000.00|           -|           -|
|仙桃容百锂电材料有限公司  |     140160.00|     8909.62|   281388.70|
|天津容百斯科兰德科技有限公|        500.00|           -|           -|
|司                        |              |            |            |
|仙桃容创新能源产业管理有限|        200.00|           -|           -|
|公司                      |              |            |            |
|四川国荣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宁波容百锂电贸易有限公司  |      10000.00|           -|           -|
|江苏凤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3433.32|           -|           -|
|武汉容百锂电材料有限公司  |     102639.84|           -|           -|
|鄂州容创壹号新能源合伙企业|             -|           -|           -|
|(有限合伙)                |              |            |            |
|Town Mining Resource Co., |             -|           -|           -|
|Ltd.                      |              |            |            |
|JS ENERGY EUROPE SP.ZO.O. |       4791.89|           -|           -|
|临汾市中贝新材料有限公司  |       6666.67|           -|           -|
|湖北容百锂电材料有限公司  |      23600.00|    15302.88|   965814.47|
|Energy Material Technology|    1280715.20|           -|           -|
| Co., Ltd.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容百科技(688005)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