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葫芦娃(605199)F10档案

ST葫芦娃(605199)融资融券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ST葫芦娃 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605199 ST葫芦娃 更新日期:2025-07-01◇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5-06-29】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6月23日-6月29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09-1.252025-6-262925.55--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动物类-1.24-2.522025-6-293272.53--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130.502025-6-291765.14--茎木类-0.12-2.262025-6-291667.12--矿物类0.11-1.192025-6-293683.79--全草类0.04-0.932025-6-291420.29--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6-27】
信披违规,高管离职,ST葫芦娃“内忧外患”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佳英 广州报道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ST葫芦娃及相关责任人作出纪律处分,公司未能在2024年会计年度结束后1个月内披露业绩预亏公告,迟至2025年4月23日才发布亏损预警,预计2024年度亏损2.5亿元至2.8亿元,较规定时限延误近四个月。
  而这场信披违规风波,仅是ST葫芦娃治理乱象的冰山一角。2025年3月,掌舵18年的董事长刘景萍突然辞任总经理,继任者张铭芮履职仅两个月便闪电离职;更早前,副总经理因亲属短线交易被警示,暴露出合规管理漏洞。
  深陷内忧的ST葫芦娃,外患同样严峻。在集采压价与中药材成本波动的双重夹击下,其财报显示,ST葫芦娃2024年消化系统药物营收同比下滑56.94%,而销售费用却逆势高企。
  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集采趋势下企业通过降价保持市场份额,但成本端中药材价格受天气、供给等因素影响波动不定,降价后公司成本端压力更大。对比来看,中成药止咳祛痰平喘用药相比中成药整体市场成长性更高,但竞争激烈。
  在此背景下,葵花药业、济川药业等企业通过独家品种或管线加速布局,在儿科用药市场持续抢占份额。
  面对困境,ST葫芦娃已成立专项整改小组,试图通过强化内控意识来扭转局面。但市场观察人士指出,从频繁的高管变动到屡次监管处罚,ST葫芦娃的治理危机或非短期可解。
  信披违规、内控缺陷与高管动荡
  上交所对ST葫芦娃及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景萍、财务总监于汇、董事会秘书王清涛予以通报批评,并将相关处分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此次处罚下达之前,ST葫芦娃的高管团队已历经多轮调整。
  2025年3月,刘景萍辞去总经理职务,仅保留董事长及董事会相关委员会职务,公司称此举旨在“聚焦战略规划与规范治理”。公开资料显示,刘景萍自2007年起长期担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后兼任总经理。
  刘景萍辞去总经理一职后,接任者张铭芮的履职时间更为短暂。这位高管拥有丰富的医药行业任职经历,曾任太极集团、津药达仁堂等企业高管,并于2025年3月受聘为ST葫芦娃总经理,却在5月即因“个人原因”辞职,且未转任其他职位。
  更早前的2023年,时任副总经理韦天宝曾因配偶短线交易被上交所及海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暴露出公司对高管行为的合规管理漏洞。
  2025年3月,海南证监局再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指出其2023年年报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
  ST葫芦娃在2025年4月公布的《关于海南证监局对公司责令改正措施决定书的整改报告》中透露,公司在2023年存在提前确认收入、部分销售业务存在销售价格异常,以及因提前确认收入产生对应费用差异等问题,导致公司相关定期报告披露的财务数据不准确,并直接波及2024年半年报数据。
  除高管团队动荡外,年报审计更暴露出企业内控缺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ST葫芦娃2024年财报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直指多项问题:一是未完整提供财务重述资料;二是控股股东通过个人账户向客户提供资金;三是关联交易存在异常。
  其中,公司与关联方海南中旺的研发交易信息显示,2024年ST葫芦娃以4205.37万元向海南中旺外购8个研发项目,2023年为4个项目1800万元。而海南中旺法定代表人系公司实控人亲属,且成立以来仅与ST葫芦娃存在交易。审计机构表示,无法获取这些交易商业实质的充分证据。此外,多个研发项目存在“先签约后审批”的流程倒置问题,如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等项目立项审批日期晚于总经理办公会决议日期,反映出内控体系或形同虚设。
  因上述问题,ST葫芦娃《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直接触发股票“戴帽”风险警示。
  对此,ST葫芦娃曾回应称,立信为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和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符合公司实际情况。面对监管压力,ST葫芦娃表示,已成立董事长牵头的专项整改小组,重点排查研发、合同及财务管理环节,并通过培训强化内控意识。
  但市场观察人士指出,从频繁的高管变动到屡次监管处罚,ST葫芦娃的治理危机已非短期可解,其整改成效仍需时间验证。
  竞争加剧之际,销售费用高企
  值得关注的是,儿科用药销售渠道正经历调整。
  米内网数据显示,作为中成药儿科用药的核心阵地,公立医院终端占比从2019至2023年的40%左右跃升至2024年的50.1%,占据半壁江山。而零售药店终端份额则经历波动,从2019年37%升至2020至2023年的40%以上后,2024年回落至37%基准线。
  面对行业变化,企业正加速全产业链整合。例如,ST葫芦娃2023年收购江西荣兴药业51%股权,通过原料药车间改造与研发,构建化药产品上游供应链保障体系。
  据ST葫芦娃介绍,其研发策略为聚焦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深挖中药经典名方潜力、拓展呼吸/消化系统适应证、紧跟国家集采政策导向。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ST葫芦娃在研项目达116个,包括7款1类中药创新药,其中小儿化积颗粒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入组。
  然而,市场考验也直接反映在了业绩变化上。财报显示,ST葫芦娃2024年消化系统药物营收同比下滑56.94%,肠炎宁等产品面临激烈竞争。
  同时,诊疗习惯变化使得部分企业OTC渠道承压。据ST葫芦娃介绍,儿童用药市场的销售与消费者习惯是持续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并非仅限于某一特定时期。每当季节性疾病如流感、甲流等高峰期到来时,家长们更倾向于将孩子送往医院接受专业诊疗,这一趋势在秋冬季节尤为显著。
  ST葫芦娃认为,在儿童疾病反复发作或需要二次、三次用药时,家长们往往更加注重院外的复购。这一判断也与目前零售药店终端的增长趋势相吻合。米内网数据显示,市场销售额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2022至2023年零售药店终端年销售额均超70亿元,2024年一季度同比增长超10%。
  然而,具体产品竞争尤为激烈。米内网2024年一季度城市实体药店数据显示,龙牡壮骨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三大单品销售额均突破亿元大关。值得注意的是,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同样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类功效,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是葵花药业的独家品种,米内网数据显示,该产品近年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市场规模持续攀升,2021至2024年一季度分别同比增长11.14%、18.15%、5.89%、16.31%。
  在研发创新方面,多家企业均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济川药业加快推进创新药进度,加快推进创新药进度,获得盐酸非索非那定干混悬剂、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拉呋替丁片、小儿法罗培南钠颗粒等的药品注册证书。
  而ST葫芦娃在2024年披露的数据显示,其在研项目达到116个,其中不乏1类中药创新药和化药2类新药。但在2025年,北京东方运嘉药业有限公司、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银朵兰药业等企业均申报了中药1.1类创新药上市,分别是小儿黄金止咳颗粒、小儿牛黄退热贴膏以及复方比那甫西颗粒等。同时,一批在研1.1类中药创新药临床试验也在推进中,如奇正藏药的小儿热立清颗粒等。
  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ST葫芦娃2024年的销售费用达到6.11亿元,占营收比重高达43%,远超部分行业同行。财报数据对比来看,在2024年,葵花药业销售费用13.67亿元、太极集团32.87亿元,但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均控制在30%以下,仅ST百灵的销售费用占比高于ST葫芦娃。
  与此同时,2024年,ST葫芦娃研发费用同比大增77.79%至2.02亿元,但这一增长势头在2025年一季度中断,研发支出同比骤降78.87%,仅录得1032.85万元。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剧烈波动可能影响公司在研管线的推进节奏,尤其是在行业创新加速的背景下,研发投入的可持续性将成为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025-06-27】
行业周报|中药指数涨2.23%, 跑赢上证指数0.32%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6月23日-2025年6月27日,上证指数涨1.91%,报3424.23点。创业板指涨5.69%,报2124.34点。深证成指涨3.73%,报10378.55点。中药指数涨2.23%,跑赢上证指数0.32%。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恩威医药、ST葫芦娃、天目药业、济川药业、维康药业。
  行业新闻摘要:
  1:中药注射剂面临市场监管新政,2025年将进行上市后再评价。
  2:我国已有2个中药品种的保护申请获受理,市场竞争力有望提升。
  3:健康增长社实战工坊成功举行,标志着万亿级健康产品市场的开启。
  4:中药行业趋势展望显示未来发展前景乐观,数据洞察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5:香港中医药管委会宣布中成药过渡性注册制度于6月30日结束,行业面临新变化。
  6:儿科中药市场竞争激烈,三巨头争夺183亿市场,市场局势引发关注。
  7:我国在重大疑难疾病领域探索中西医临床协作机制,推动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8: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进入倒计时,多个中药品种竞争激烈。
  9:文山三家企业在中药材产业展会上展示三七创新成果,引领大健康产业新趋势。
  10:山西陵川农信社为中药材产业提供金融支持,助力行业发展。
  龙头公司动态:
  1、片仔癀:1)片仔癀ESG评级升至A级,用行动诠释可持续发展。2)近五百名投资者齐聚股东大会 片仔癀“守正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2、华润三九:1)华润三九拓展千亿蓝海赛道:联合开发中国首款自研iPSC心肌细胞药。2)一年多时间,四位副总裁离任,华润三九如何破局。3)华润三九:黄先锋提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4)华润三九拓展千亿蓝海赛道:联合开发中国首款自研iPSC心肌细胞药。
  3、同仁堂:1)同仁堂举办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 多措并举迈向高质量发展。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6-100.45%-0.44%2025-06-11-0.30%0.52%2025-06-120.25%0.01%2025-06-13-1.68%-0.75%2025-06-16-0.69%0.35%2025-06-17-0.75%-0.04%2025-06-18-1.43%0.04%2025-06-19-0.82%-0.79%2025-06-200.01%-0.07%2025-06-230.07%0.65%2025-06-240.24%1.15%2025-06-25-0.80%1.04%2025-06-26-0.29%-0.22%2025-06-271.09%-0.70%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41.652023-12-2944.51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片仔癀0.25%-1.76%-4.51%云南白药1.54%-0.50%14.55%华润三九1.41%-1.66%-0.34%同仁堂1.67%-3.25%-2.58%白云山1.66%-0.60%-7.46%东阿阿胶0.52%-2.84%-13.50%济川药业5.81%8.22%-9.47%康美药业1.06%-3.55%2.70%天士力1.16%-1.57%30.34%以岭药业0.79%-3.97%-6.91%吉林敖东5.56%5.43%34.99%达仁堂2.05%0.85%6.66%步长制药1.44%-0.55%6.43%江中药业-0.32%-1.04%-0.45%羚锐制药-0.53%0.84%-1.65%众生药业-6.04%16.91%32.36%马应龙1.71%-1.24%8.98%奇正藏药0.18%-8.49%18.80%佐力药业0.36%6.44%16.85%太极集团0.66%0.28%-26.78%

【2025-06-25】
ST葫芦娃06月25日涨停分析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个股涨停分析
ST葫芦娃06月25日涨停收盘,股价上涨4.95%,收盘价为9.11元。该股于上午 9:45:16涨停。截止15:00:31打开涨停1次,封住涨停时长3小时44分41秒。其涨停封板结构较好,最高封单量:269.05万,目前封板数量:152.68万,占实际流通盘1.55%,占当日成交量:25.08%。【原因分析】ST葫芦娃涨停原因类别为儿童药+中药创新药+智能制造。1、据2024年年报,公司以儿科药品为发展特色,涵盖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抗感染领域,拥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肠炎宁颗粒等核心产品,63个药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据2024年年报,公司在研7款1类中药创新药,其中3款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3、据2024年年报,公司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控制系统,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海南生产基地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榜单。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投顾分析】该股今日缩量涨停,表明参与者做多倾向较为一致,抛压较少。就中长期走势而言,目前股价处于相对低位,安全边际较高。投顾建议:投资者对该股短期走势可持乐观态度。【历史回测】近2年,两市共出现过887次【低位缩量涨停】,当出现这个信号时,次日上涨概率为77.23%,平均收益率为2.96%。持有1天的上涨概率最高,达到了77.23%,持有10天的平均收益率最高,达到了7.92%。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6-25】
ST葫芦娃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入,3日共净流入1140.68万元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持续流入
ST葫芦娃06月25日DDE大单资金(主力资金)净流入1012.29万元,两市排名709/5153。近3日ST葫芦娃主力资金持续流入,3日共净流入1140.68万元。【投顾分析】该股今日DDE大单净额为正,且最近3日均量亦为正,表明近期主力资金买入居多,主力资金短期处于流入趋势;投顾建议:投资者对该股短期走势可持乐观态度。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6-25】
涨停雷达:儿童药+中药创新药+智能制造 ST葫芦娃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今日走势:ST葫芦娃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16次。
  异动原因揭秘:1、据2024年年报,公司以儿科药品为发展特色,涵盖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抗感染领域,拥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肠炎宁颗粒等核心产品,63个药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据2024年年报,公司在研7款1类中药创新药,其中3款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3、据2024年年报,公司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控制系统,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海南生产基地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榜单。(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setTimeout(window.onload = function(){if (/(iPhone|iPad|iPod|iOS|Android)/i.test(navigator.userAgent)){$('.phshow').css('display', 'block');}else{$('.pcshow').css('display', 'block');}},10)

【2025-06-24】
上交所对ST葫芦娃及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出处】银柿财经

  6月24日晚间,ST葫芦娃(605199.SH)发布公告,上交所对ST葫芦娃及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公司年度业绩是投资者关注的重大事项,可能对公司股票价格及投资者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但未按规定及时披露业绩预亏公告,迟至2025年4月23日才发布业绩预亏公告,未能及时向市场揭示公司亏损的风险。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4月修订)》(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第2.1.1条、第2.1.7条、第5.1.1条、第5.1.10条等有关规定。鉴于相关违规事实和情节,经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委员会审核通过,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13.2.1条、第13.2.3条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和监管措施实施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0号——纪律处分实施标准》等有关规定,上交所作出如下纪律处分决定:对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刘景萍,时任财务总监于汇,时任董事会秘书王清涛予以通报批评。
  上交所表示,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和监管措施实施办法》,请公司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监高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对相关违规事项进行整改,结合本决定书指出的违规事项,就公司信息披露及规范运作中存在的合规隐患进行深入排查,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切实提高公司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水平。请公司在收到本决定书后一个月内,向本所提交经全体董监高人员签字确认的整改报告。
  公司及董监高人员应当举一反三,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公司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规范运作,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董监高人员应当履行忠实、勤勉义务,促使公司规范运作,并保证公司按规则披露所有重大信息。

【2025-06-22】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6月16日-6月22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31-2.312025-6-202927.81--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矿物类-1.70-2.652025-6-213679.86--茎木类-1.54-5.952025-6-211669.07--动物类-0.57-2.352025-6-213313.50--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51-0.292025-6-211767.52--全草类-0.25-1.302025-6-211419.66--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6-15】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6月9日-6月15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06-0.332025-6-122936.90--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茎木类-0.831.352025-6-151695.15--全草类-0.26-1.502025-6-151423.16--矿物类0.17-1.002025-6-153743.61--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15-0.822025-6-151758.57--动物类-0.03-4.182025-6-153331.87--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6-12】
ST葫芦娃:肺热咳喘颗粒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出处】本站7x24快讯

  ST葫芦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关于肺热咳喘颗粒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本品开展用于成人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试验。

【2025-06-08】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6月2日-6月8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66-0.762025-6-62935.76--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矿物类0.38-1.162025-6-83737.42--动物类-0.37-4.412025-6-83332.73--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09-1.132025-6-81755.93--全草类0.00-1.452025-6-81426.88--茎木类0.002.192025-6-81709.33--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6-01】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5月26日-6月1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1.081.452025-5-292961.12--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全草类-1.81-1.782025-6-11426.88--茎木类-1.362.192025-6-11709.33--动物类-1.34-4.092025-6-13345.06--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89-1.392025-6-11754.30--矿物类-0.59-1.532025-6-13723.30--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29】
ST葫芦娃05月29日涨停分析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个股涨停分析
ST葫芦娃05月29日涨停收盘,股价上涨5.01%,收盘价为10.06元。该股于上午 9:53:40涨停。截止15:00:31打开涨停5次,封住涨停时长3小时30分51秒。其涨停封板结构弱,最高封单量:211.44万,目前封板数量:142.33万,占实际流通盘1.44%,占当日成交量:11.56%。【原因分析】ST葫芦娃涨停原因类别为儿童药+中药创新药+智能制造。1、据2024年年报,公司拥有111个在产在销的品种,其中54个具有明确儿童用法用量,涵盖呼吸、消化等儿童高发疾病领域,核心产品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肠炎宁颗粒获“2024中国药店甄选品牌”奖,连续五年入选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榜单。
2、据2024年年报,公司在研7款1类中药创新药,其中3款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包括小儿麻龙止咳平喘颗粒III期临床前期准备、小儿化积颗粒III期总结阶段,并获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药品注册证书。
3、据2024年年报,公司海口美安儿童药智能制造工厂通过GMP认证,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及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数字化,入选海南省工业互联网应用优秀案例,产能效率与质量稳定性提升。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投顾分析】该股今日放量涨停,表明场外资金吸筹积极性高,做多动能强劲。目前该股量价配合良好,交投较为活跃,后市续涨概率较大。投顾建议:投资者对该股短期走势可持乐观态度。【历史回测】近2年,两市共出现过5301次【放量涨停】,当出现这个信号时,次日上涨概率为60.82%,平均收益率为1.87%。持有1天的上涨概率最高,达到了60.82%,持有4天的平均收益率最高,达到了2.42%。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5-29】
涨停雷达:儿童药+中药创新药+智能制造 ST葫芦娃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今日走势:ST葫芦娃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15次。
  异动原因揭秘:1、据2024年年报,公司拥有111个在产在销的品种,其中54个具有明确儿童用法用量,涵盖呼吸、消化等儿童高发疾病领域,核心产品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肠炎宁颗粒获“2024中国药店甄选品牌”奖,连续五年入选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榜单。2、据2024年年报,公司在研7款1类中药创新药,其中3款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包括小儿麻龙止咳平喘颗粒III期临床前期准备、小儿化积颗粒III期总结阶段,并获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药品注册证书。3、据2024年年报,公司海口美安儿童药智能制造工厂通过GMP认证,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及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数字化,入选海南省工业互联网应用优秀案例,产能效率与质量稳定性提升。(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setTimeout(window.onload = function(){if (/(iPhone|iPad|iPod|iOS|Android)/i.test(navigator.userAgent)){$('.phshow').css('display', 'block');}else{$('.pcshow').css('display', 'block');}},10)

【2025-05-28】
儿药龙头葫芦娃跌落“神坛”:业绩暴雷亏损2.74亿元,内控问题频发,股票被“戴帽”警示 
【出处】华夏时报【作者】于娜

  华夏时报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曾以 “中国儿药第一品牌” 为目标的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葫芦娃”),如今正深陷业绩与内控的双重泥沼。
  2024 年葫芦娃营收同比下滑超两成,归母净亏损达 2.74 亿元,不仅核心产品销售暴跌、内控问题遭审计机构出具“否定意见”,公司股票也被实施风险警示(*ST 葫芦娃),曾经的儿药龙头彷佛一夜间跌落“神坛”。
  (来源:葫芦娃2024年年报)
  在葫芦娃寻求转型生存的关键时刻,创始人刘景萍在今年3 月辞去总经理职务,由原达仁堂董事长张铭芮接任,刘景萍仍任董事长并专注战略规划等。面对市场竞争加剧与业绩修复压力,葫芦娃新老管理者交替尚需时间磨合,而仅靠管理层调整能否让公司重构竞争力走出困境?
  从增长到 “断崖式” 下滑
  葫芦娃药业集团以海口为总部,于 2005 年 6 月 22 日成立,公司2008年进行重组,2020年7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提出致力于成为“中国儿药第一品牌”。围绕儿童全生命周期,葫芦娃布局了涵盖儿童药、营养补充剂、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及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健康全品类产业链,同时兼顾成人和女性健康产品规划。
  在儿童药领域,葫芦娃拥有 111 个在产在销的品种,其中具有明确儿童用法用量的药品品种 54 个。品种覆盖 0—14 岁全年龄段儿童,涉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抗病毒、抗感染等儿童高发疾病。
  从 2023 年开始,葫芦娃业绩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虽然当年实现了17.95亿元营收,但是公司扣非净利润首次陷入亏损,为-1383.96 万元。第二年即2024年,葫芦娃业绩就出现了大幅“跳水”。
  2024 年,葫芦娃实现营业收入 14.14 亿元,同比下滑 21.26%;归母净利润亏损高达 2.74 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达 2629.23%;扣非后归母净亏损更是达到 3.25 亿元,连续两年陷入亏损泥沼。
  肠炎宁胶囊、复方感冒灵颗粒、克咳片等葫芦娃曾经的明星产品如今风光不再,2024年,葫芦娃核心产品销售下降明显。葫芦娃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医药板块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1.26%,主要系肠炎宁胶囊、复方感冒灵颗粒、克咳片等产品本年销售下降较多导致。本年毛利率 47.85%,较上年下降 2.86%,主要系毛利率相对较高的配送模式收入下降所致。
  在竞争激烈的消化系统药物市场,肠炎宁胶囊面临众多同类产品的挑战,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对药品疗效、安全性和品牌口碑的要求更高,葫芦娃的部分产品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在品牌宣传和产品升级上滞后,导致消化系统药物收入在 2024 年同比下降 56.94%,仅为 1.46 亿元。
  (来源:葫芦娃2024年年报)
  从季度数据来看,葫芦娃在去年第四季度“断崖式”下滑,实现营业总收入 2.20 亿元,同比下降 57.51%,环比下降 36.68%,公司销售颓势在年末进一步加剧,市场需求萎缩或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集中爆发。
  尽管葫芦娃在销售费用上投入巨大,2021—2023 年销售费用分别为 5.46 亿元、5.84 亿元、6.38 亿元,2024 年虽同比微降 4.33%,但仍高达 6.11 亿元,占营收比例达 43%。然而,高投入并未换来高回报。2023年审计报告显示,葫芦娃合作的学术推广服务商多为无参保记录的“皮包公司”,部分企业成立数月即注销。这不仅使得推广效果大打折扣,还引发了监管机构对其推广合规性的质疑,对产品销售产生了负面影响。
  进入2025年葫芦娃的经营状况未见好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同比下降28.42%;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434.7万元、1597.65万元,同比下降11.23%、28.05%。
  在业绩暴雷消息传出后,葫芦娃股价大幅波动。公司股票于4 月 30 日至 5 月 7 日连续 3 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 12%。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有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截至5月27日收盘,收盘价为 9.53 元,总市值为 38.13 亿元。
  靠什么拯救“葫芦娃”
  天眼查显示,葫芦娃药业的实际控制人为刘景萍及汤旭东夫妇,大股东海南葫芦娃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1.76%,刘景萍通过持有葫芦娃投资60%的股权间接持有公司25.056%的股权。刘景萍夫妇家里其他亲戚也通过各种不同方式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具有家族企业特征,而这样的企业治理格局也为日后的内控风波埋下隐患。
  3 月 17 日,海南证监局发布公告显示,葫芦娃2023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决定对其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之后,在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中,葫芦娃表示,经公司自查,发现2023 年公司部分销售业务存在提前确认收入,部分销售业务存在销售价格异常,以及因提前确认收入产生对应费用差异,导致公司相关定期报告披露的财务数据不准确。公司对上述前期会计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相应对公司2023年年度、2024年半年度财务报表及附注进行调整。
  受此波及,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表示,截至审计报告日,葫芦娃尚未提供与 2023 年度财报重述事项相关的完整财务资料及原始资料,使得事务所无法就重述事项对 2024 年度财报可能产生的影响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另外,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指出,葫芦娃 2024 年度向海南中旺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外购研发项目 8 个并支付 4205.37 万元(2023 年外购研发项目 4 个,支付 1800 万元)。海南中旺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与葫芦娃实际控制人之一存在亲属关系,海南中旺自 2022 年 6 月成立以来未向除葫芦娃外的其他方转让过研发项目。葫芦娃未就上述情况提供合理解释和相关支持性资料,因此无法就上述外购研发交易的商业实质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也无法确定该事项对葫芦娃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
  因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葫芦娃2024年度内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8.1条第(三)项规定的情形,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葫芦娃”变更为“ST 葫芦娃”。
  (来源:葫芦娃公告)
  除了内控漏洞,长期以来,葫芦娃药业重营销轻研发也引来投资者质疑。2021—2023 年,葫芦娃销售费用分别为 5.46 亿元、5.84 亿元、6.38 亿元,而研发费用分别为 1 亿元、1.06 亿元、1.14亿元,研发费用远低于销售费用。2024 年,葫芦娃研发费用大幅增长至2.02亿元,同比增长77.79 %,主要系外购研发项目未达资本化条件费用化核算所致。同期,葫芦娃的销售费用为6.11亿元,同比减4.33%。
  一位长期关注医药股的投资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加速的背景下,重营销轻研发使得公司产品竞争力逐渐下降。同时研发项目如果未能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导致研发成果难以快速转化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投入产出严重失衡。
  葫芦娃此前致力于打造多元化、梯队式的产品群,包括拓展女性用药、成人药市场、保健品等,但目前多类产品销售数据下滑,未能形成有效业绩支撑。未来研发战略是否会重新聚焦核心儿科药领域也是公司需要解决的战略考量。
  在业绩承压的关键时期,葫芦娃高层发生大变动。2025 年 3 月创始人刘景萍辞去总经理职务,由原达仁堂董事长张铭芮接任。葫芦娃公告显示,刘景萍申请辞去总经理职务,目的是更好地履行董事长职责,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公司战略规划、规范治理等关键方面。辞去总经理一职后,刘景萍仍将担任公司董事长、战略与 ESG 委员会成员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 。
  不过,新老管理者交替过程中,公司战略方向和日常运营需要一定时间来磨合和调整。并且仅靠管理层调整则无法扭转葫芦娃面临的困境。
  医药行业独立评论人肖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尽管葫芦娃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并在2024年加大了研发投入,但由于业绩亏损基数较大,且市场竞争激烈,新品放量需要时间,业绩修复面临较大压力。若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或者研发转化效率低,公司盈利改善将面临巨大挑战。

【2025-05-25】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5月19日-5月25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002.922025-5-232993.36--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茎木类3.603.252025-5-251732.88--动物类-2.50-2.772025-5-253390.35--矿物类-0.95-0.952025-5-253745.40--全草类0.580.042025-5-251453.24--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19-1.132025-5-251770.13--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22】
ST葫芦娃:注射用头孢唑肟钠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出处】本站7x24快讯

   ST葫芦娃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该药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注射用头孢唑肟钠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脑膜炎和单纯性淋病。截至公告披露日,除了公司外,目前注射用头孢唑肟钠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还有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安药业集团庆余堂制药有限公司、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对该药品的一致性评价已累计投入研发费用为339.77万元人民币(未经审计)。

【2025-05-19】
大利好!并购重组概念股 批量涨停 
【出处】证券时报网

  今日早盘,A股整体低开低走小幅调整北证50探底回升涨逾1%。上涨个股略多于下跌个股,成交量有微幅放大的趋势。
  盘面上,航运港口、并购重装预案、房地产、林业等板块涨幅居前,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酿酒、液冷服务器等板块跌幅居前。
  并购重组迎政策利好
  并购重组概念股早间集体大涨,板块指数逆势大幅高开高走,放量涨逾3%,创近2个月来新高。光智科技开盘20%涨停,综艺股份、天汽模、滨海能源、华夏幸福等也批量一字涨停。
  要约收购、ST、壳资源、低价股等与并购重组关联度高的板块也纷纷逆势上扬,华远地产、*ST阳光、*ST恒久、*ST荣控等批量涨停。
  上周末,中国证监会正式对外公布实施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明确支持符合商业逻辑的跨界并购、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吸收合并锁定期差异化设置、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
  根据证监会披露,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筹划资产重组更加积极,已披露超600单,是去年同期的1.4倍;其中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是去年同期的3.3倍;已实施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1.6倍。
  深沪北交易所也同步修订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及配套业务指南。新设简易审核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股类重组,大幅简化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时限,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等相关事项的披露和审核要求。
  开源证券认为,在国企改革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集团资产证券化与市值管理考核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央国企有望成为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的主导力量。
  东吴证券则表示,随着新规落地,并购重组项目有望增加,配套融资业务也有望增长,券商作为并购重组的财务顾问,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其中,弥补投行收入的下滑,也能带动券商其他业务线的协同发展。
  航运量激增 运价暴涨
  经过短期调整之后,航运港口概念股再度走强,板块指数一度放量涨逾3%。南京港、连云港、宁波海运均连续第5日涨停,珠海港、厦门港务等亦强势封板。
  中美相互调整关税正式实施后,中国至美国的集装箱船预订量激增。贸易追踪机构Vizion数据显示,在美国和中国互降关税之后,美国下单的从中国到美国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
  船运追踪系统Port Optimizer提供的数据也显示,洛杉矶当地港口上周(5月11日至17日)和本周(5月18日至24日)的货物进口量将分别环比增长16.1%和21.98%。
  需求短期内集中释放迅速推高美线的航运价格。公开信息显示,已有八家船运公司已经针对亚洲到美国的航线宣布了GRI(General Rate Increase,一般费率上调)计划,GRI增幅最高达3000美元/FEU(40英尺集装箱)。
  美西航线40英尺标箱运价已从年初2560美元涨至3500美元(截至上周末),而地中海航运、赫伯罗特等公司宣布,后续将再度上调700美元—1500美元。
  而且由于5月本就是航运旺季,据亿海蓝数据显示,过去十年,5月份亚洲往北美去的集装箱货量环比平均增5.4%,为1年中的高点。所有现在航运涨价可能只是个开始。
  根据达飞轮船向客户发出的费率通知,40英尺柜6月1日—14日,美西运费将调涨至6100美元,美东运费将调涨至7100美元。6月15日起,从亚洲(包括远东)到美国、加拿大卸货港口的旺季附加费将再上涨4000美元,达10000美元以上。
  华源证券称,中美之间突然互降关税让船司运力调整措手不及,90天中美关税窗口期引发的集运美线抢运潮或将带来美线量价齐升;此外,亚洲支线集运运价也将受溢出效应带动,有望利好相关公司业绩。

【2025-05-18】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5月12日-5月18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小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1.533.462025-5-153001.61--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动物类-0.23-0.322025-5-183477.29--全草类-0.21-0.832025-5-181444.81--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09-1.662025-5-181773.45--茎木类-0.01-1.342025-5-181672.60--矿物类0.000.002025-5-183781.30--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13】
ST葫芦娃: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建立跨境电商平台 
【出处】财经网【作者】林辰

  5月13日,ST葫芦娃举办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会上管理层介绍,公司2024年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保留意见。公司2024年年报审计意见中未涉及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也未涉及大股东利益输送及回扣等问题。
  此外,公司已成立了专项整改工作小组,由公司董事长担任组长,组织各部门做好整改工作,指定公司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担任沟通联络人,及时将整改情况向海南证监局汇报。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尽快完成整改,申请撤销ST。
  公司截至上年末应收账款前十大客户中,有6家客户有期后回款,其余4家客户由于正在授信账期内,所以暂无期后回款;公司制定了严格的授信管理政策,并按授信政策执行管控,确保公司应收账款按期有效回笼。
  管理层还在交流中回复,公司董事会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规划,致力于提升公司经营效益。公司将持续聚焦儿童健康消费市场优势品类,搭建从精准研发到快速上市的体系,努力塑造“葫芦娃=儿童健康专家”的品牌心智。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对葫芦娃产品的市场覆盖,分类制定不同属性的产品的渠道和终端覆盖策略。加快大健康新零售平台的搭建,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建立跨境电商平台,全面布局o2o及线上全渠道平台的构建。
  聚焦“葫芦娃”品牌,构建葫芦娃在零售终端、在家长心智的品牌确立。同时,不断聚焦公司研发管线,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真正的有效创新,用好海南自贸港研发优势,转化为企业研发的优势,并推动项目落地。关注儿童用药新剂型、新技术的前沿研究,提升葫芦娃的创新技术水平,全力做好张强院士工作站项目的选题及立项,提升院士站的项目转化能力。
  业务方面,公司2025年提升公司销售业绩和盈利能力的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公司调整产品销售结构,增加高毛利产品的销售占比;二是内部制定了降本增效措施,明确降低管理费用和生产成本的目标并进行考核;三是精准投入,控制研发费用;四是加快销售回款,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2025-05-13】
券商观点|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板块业绩持续分化,关注基本面向上板块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5月13日,国元证券发布了一篇医药生物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板块业绩持续分化,关注基本面向上板块。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报告要点: 医药板块本周小幅跑输沪深300指数 2025年4月28日至5月9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50%,跑输沪深300指数0.06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16。2025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19%,跑赢沪深300指数3.45pct,涨跌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15。截至2025年5月9日,医药板块估值为26.54倍(TTM整体法,剔除负值),相对于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141.81%。本周常山药业、海创药业和锦好医疗等表现较好涨幅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为:常山药业(+26.29%)、海创药业(+25.85%)、锦好医疗(+25.32%)、ST香雪(+23.45%)、大博医疗(+16.86%)、无锡晶海(+16.78%)、三友医疗(+16.41%)、金凯生科(+16.14%)、澳华内镜(+15.93%)、易瑞生物(+15.86%)。跌幅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为:普利退(-69.88%)、*ST苏吴(-31.39%)、*ST双成(-26.90%)、ST葫芦娃(-23.76%)、立方制药(-23.76%)、热景生物(-14.12%)、数字人(-12.09%)、*ST景峰(-11.78%)、悦康药业(-11.30%)、荣昌生物(-10.87%)。投资建议医药行业的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已经全部披露,整体来看,医药板块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9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2.9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91%。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2.2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8.22%。2025年一季度医药板块收入和利润继续承压,但公司业绩出现分化。 5月份开始,将进入业绩真空期,市场关注点由业绩转变为行业和公司基本面变化,我们继续看好创新药、出海以及集采出清板块。目前我国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且不受贸易战影响,有望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出海领域我们继续看好在新兴市场领域布局的企业,市场发展潜力大,且不受贸易战影响,建议关注科兴制药。目前不同医药领域的集采持续加速推进,部分细分赛道的集采影响已经出清,未来有望迎来新成长,建议关注胰岛素、骨科等细分赛道以及部分仿制药企业。此外,我国医药市场正处于集中度提升的加速期,并购重组有望加速,建议重点关注。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产品降价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11】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5月5日-5月11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小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1.240.542025-5-92954.31--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全草类-0.33-0.622025-5-111447.88--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23-1.982025-5-111774.98--动物类-0.07-0.132025-5-113485.32--茎木类0.00-2.182025-5-111672.71--矿物类0.000.002025-5-113781.30--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08】
ST葫芦娃05月08日主力大幅流入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入
ST葫芦娃05月08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入7278.02万元,涨跌幅为-4.91%,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1.71%,两市排名54/5146。投顾分析ST葫芦娃股价下跌,dde大单净额大幅净流入,涨跌幅与主力走势呈现背离情况,往往可能是庄家在故意打压股价,借机吸筹;也有可能是庄家借势洗盘,清理场中不坚定的筹码,便于后期进一步拉升 。

【2025-05-07】
230家上市公司净利增长!A股医药生物上市公司成绩单来了 
【出处】国际金融报【作者】唐菁阳

  截至目前,A股494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均已发布。具体来看,超七成上市公司实现盈利,近五成上市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近五成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增长。
  但同时,在退市标准趋严的背景下,也有一批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在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后面临退市危机。
  那么,医药生物行业将迎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230家上市公司归母净利增长
  具体来看,2024年共有366家医药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超七成;230家医药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占比近五成。
  分板块来看,医药商业板块盈利企业占比最多,31家上市公司中有27家实现盈利,占比近九成;其次是医疗器械板块近八成上市公司盈利;医疗服务板块未能走出低迷状态,盈利上市公司占比最低,不到六成,不过行业内龙头企业订单已出现回暖。
  华北制药归母净利润大增2496.8%,成为去年A股医药生物行业中归母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的上市公司。其次是微电生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15.36%;河化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85.62%;海正药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45.24%。
  永安药业(601.65%)、百利天恒(575.02%)、健友股份(536.09%)、大博医疗(505.16%)等归母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
  对于去年出现业绩大幅增长,华北制药表示,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推行精益管理,深挖成本费用管控等措施,实现盈利能力提升。
  微电生理去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核心产品TrueForce压力监测射频消融导管、IceMagic冷冻消融系列产品、FireMagic微电极射频消融导管等高值耗材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据微电生理披露,TrueForce压力导管自上市以来国内外使用量增长较快,累计使用超过5000例,并在海外20余个国家实现商业化。同时,去年公司不断加大海外市场推广力度。数据显示,2024年微电生理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60%。
  河化股份去年同样实现扭亏为盈,不过其实现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将5万吨/年尿素产能置换指标(含中间产品“合成氨”21万吨/年)以协议方式转让给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获得转让收益约7600万元,这部分收益为非经常损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河化股份的净利润为389.04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32.35%。
  CXO订单回暖
  近年来,受资本寒冬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医药外包(CXO)公司作为整个行业的“卖水人”,日子并不好过。2024年A股29家CXO上市公司仅有10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
  其中,百花医药2024年归母净利润实现4147.9万元,同比增长219.75%,成为板块内归母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的上市公司。其次是南模生物,归母净利润达649.55万元,同比增长131.56%。皓元医药(58.17%)、成都先导(26.13%)、博济医药(18.23%)等实现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抗体偶联物药物(ADC)、双抗、细胞基因治疗(CGT),以及多肽类药物的全球研发热潮为CXO板块带来了不小的发展机遇。
  据药品审评中心(CDE)统计,2024年国内创新药领域新药临床研究申请(IND)占比突破62%,ADC、双抗等生物药占比38%。头部CRO企业研发投入占比18%—22%,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CXO头部企业康龙化成在2024年年报中指出,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新药中,多肽、ADC、双抗、小核酸类药物占比显著提高,对应的研发和生产服务需求也快速增长。为此,公司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ADC、多肽、寡核苷酸类药物等新型药物的实验室服务能力和生产服务能力。
  药明康德的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在2024年也实现了高速增长。去年全年TIDES业务收入达58亿元,同比增长70.1%。截至2024年末,药明康德TIDES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03.9%。TIDES D&M服务客户数同比提升15%,服务分子数量同比提升22%。产能方面,截至去年底,药明康德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增加至4.1万L,预计2025年末将进一步提升至超10万L。
  另从今年第一季度CXO头部企业的订单情况来看,整个行业已初现回暖。其中,被视作CXO行业风向标的药明康德在今年第一季度重返双位数增长。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96.54亿元,同比增长20.96%;归母净利润36.72亿元,同比增长89.06%。
  订单量上,截至2025年3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523.3亿元,同比增长47.1%。康龙化成今年第一季度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实验室服务和CMC(小分子CDMO)服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均超过10%。凯莱英今年第一季度多肽、寡核苷酸、ADC等增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80%,毛利率33.05%,较去年同期有较为明显回升。
  创新药出海屡创新高
  近年来,国内药企的对外授权(License-out)交易数量显著增加,创新药及技术平台出海交易愈发活跃。据中信建投证券统计,近三年(2022至2024年)我国创新药领域License-out交易数量分别达27个、62个、74个,分别同比增长8%、129.63%,以及19.35%。
  创新药企百利天恒是License-out交易模式下的受益者之一。同跨国药企百时美施贵宝(BMS)就BL-B01D1达成的合作在去年为百利天恒带来了8亿美元收入。
  2024年,百利天恒实现营业收入58.23亿元,同比增长936.31%,归母净利润37.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88亿元,扭亏为盈。除已经到账的8亿美元首付款外,上述交易接下来还有望为百利天恒带来76亿美元的收入,是迄今为止全球ADC领域单个资产总交易额最大的全球战略许可及合作交易。
  今年第一季度创新药出海热潮仍未退去。截至4月底,国内License-out交易数量达33个,较去年同期的28个有所上升,总交易金额达360亿美元。
  其中,启德医药同Biohaven和AimedBio达成的合作是目前金额最高的。启德医药将向Biohaven授予其同类首创ADC药物GQ1011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另同AimedBio之间签订了多靶点ADC药物开发协议。合作协议总金额超130亿美元。
  此外,君实生物、石药集团、恒瑞医药、先声药业等均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海外合作方达成协议。
  针对当前的海内外医药生物市场环境,美富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管理合伙人孙川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当前创新药企出海要更具战略性、灵活性。
  “从战略层面出发,创新药企首先从研发方向上就应该进行筛选,具体是做PD-1、ADC、CAR-T还是其他领域;其次是合作方式,如果要拿下全球市场,创新药企可以具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NewCo、License-out等模式;最后还要从资产定位、人才等多个方面进行补充考量。”孙川说道。
  至于灵活性,孙川指出,当前医药生物市场日新月异,创新药企要随时感知政策环境、融资环境以及行业上下游的变化,针对不同的情况随时调整策略。
  退市“警报”拉响
  A股医药生物整体回暖,但随着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的披露,也有一批上市公司走向退市的结局。去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严格执行退市标准,逐步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2024年年报是《意见》适用的首个年度报告。
  截至5月7日,共有17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股票代码前被冠以“ST”(其他风险警示)或“*ST”(退市风险警示)。
  其中,葫芦娃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或未按照规定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根据《审计报告》,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保留意见的原因具体涉及葫芦娃药业控股股东通过个人(非公司员工)名下银行账户向公司客户提供资金支持等多个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细胞治疗第一股”香雪制药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具体来看,一方面香雪制药2019年年报中存在虚假记录;另一方面香雪制药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2016年至2020年年报存在重大遗漏。目前,香雪制药已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中药龙头龙津药业在连续亏损五年后,最终走向退市的结局。目前,公司已于4月25日收到深交所送达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2024年全年,龙津药业营收6647.92万元,同比下滑23.25%;归母净利润-4144.36万元。
  此外,天圣制药(ST天圣)、凯利泰(ST凯利)等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江苏吴中(*ST苏吴)、三圣药业(*ST三圣)、长药控股(*ST长药)等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文中图表均由唐菁阳制作)

【2025-05-06】
ST葫芦娃:公司目前不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退市情形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5月06日讯,有投资者向ST葫芦娃提问, 董秘你好,贵公司是否触及退市?请回答,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目前不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退市情形。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5-04】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4月28日-5月4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小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19-0.922025-4-292918.67--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44-2.562025-5-41779.07--茎木类-0.33-2.232025-5-41672.71--全草类0.00-0.292025-5-41452.68--动物类0.00-0.022025-5-43487.61--矿物类0.000.102025-5-43781.30--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4-30】
葫芦娃九产品销量下滑亏2.74亿 被指内控存重大缺陷股票遭ST 
【出处】长江商报

  儿童药企葫芦娃(605199.SH)因多项财务问题被指内控存重大缺陷。
  4月28日晚间,葫芦娃发布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4亿元,同比下降21.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亏损2.74亿元,同比下降2629.2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下同)亏损3.25亿元,同比下降2250.82%。
  资料显示,2020年7月,葫芦娃在沪市主板上市。2023年,公司扣非净利润首次陷入亏损,且2023年和2024年累计亏损金额达3.39亿元。
  2024年,葫芦娃的十大产品中,仅强力枇杷露销售量提升,其他九大产品销售量均出现下滑。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审计机构对葫芦娃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触及其他风险警示情形,4月30日起葫芦娃股票将被实施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将变更为“ST葫芦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3月,海南证监局曾在现场检查中发现葫芦娃2023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这也被审计机构指出葫芦娃的相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连续两年扣非亏损
  作为儿童药行业上市公司,葫芦娃围绕儿童全生命周期,布局了涵盖儿童药、营养补充剂、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及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健康全品类产业链,同时兼顾成人和女性健康产品规划。
  2020年7月,葫芦娃在沪市主板上市。IPO之前,2019年,葫芦娃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06亿元、1.2亿元、9032.76万元,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达到巅峰。上市之后,葫芦娃业绩出现较大波动。
  继2023年扣非净利润亏1383.96万元,公司出现上市后首次亏损之后,2024年葫芦娃的业绩继续下滑。
  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4亿元,同比下降21.26%;净利润亏损2.74亿元,同比下降2629.23%;扣非净利润亏损3.25亿元,同比下降2250.82%。
  至此,2023年和2024年,葫芦娃的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亏损,累计亏损约3.39亿元。年报中,葫芦娃称将不进行2024年利润分配。
  对于业绩下降的原因,葫芦娃表示,主要是公司部分销售客户销售模式调整,使销售收入下降,以及根据监管指引,公司外购研发项目支出全额费用化核算,研发投入中费用化部分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年报显示,2024年,因肠炎宁胶囊、复方感冒灵颗粒、克咳片等产品销售下降较多,葫芦娃的医药制造主业实现营业收入14.14亿元,同比下降21.26%;毛利率47.85%,较上年下降2.86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葫芦娃的十大产品中,仅强力枇杷露销售量提升,其他九大产品销售量均出现下滑,其中特别是肠炎宁胶囊、复方板蓝根颗粒、复方鲜石斛颗粒、注射用法莫替丁、注射用盐酸溴已新等五大产品销售量同比分别减少59.1%、44.1%、52.08%、52.29%、23.51%。
  与此同时,2024年,葫芦娃的期间费用合计为9.62亿元,同比增长11.18%。其中,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1.19亿元、3000.74万元、2.02亿元,同比增长24.08%、74.36%、77.79%。
  2025年一季度,葫芦娃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同比下降28.42%;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434.7万元、1597.65万元,同比下降11.23%、28.05%。
  内控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业绩亏损的同时,葫芦娃被指内控存在重大缺陷,股票遭ST。
  年报显示,审计机构对葫芦娃2024年度的内部控制进行了独立审计,并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3月,海南证监局对葫芦娃发出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因在现场检查中发现葫芦娃2023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海南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将相关违规行为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即便葫芦娃对其2023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了重述,审计机构依旧指出公司相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不仅如此,审计机构还认为葫芦娃部分外购研发项目审批流程不规范。具体为葫芦娃向海南中旺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外购的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I)、二类新药LPC-003口溶膜、二类新药LPC-006口溶膜项目立项审批日期晚于总经理办公会审议日期和合同签订日期,向海南中旺外购的二类新药LPC-023口溶膜项目立项审批日期晚于总经理办公会审议日期,向盈科瑞(天津)创新医药研究有限公司外购的盐酸左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溶液项目立项审批日期晚于总经理办公会审议日期。
  审计机构指出,上述情况表明葫芦娃与重大交易审批相关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此外,审计机构还认为,由于存在上述重大缺陷及其对实现控制目标的影响,葫芦娃于2024年12月31日未能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或未按照规定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相关规定,葫芦娃股票交易触及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按照规定,葫芦娃股票将于4月29日停牌一天,4月30日起实施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葫芦娃”,实施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二级市场上,截至4月28日收盘,葫芦娃报收13.06元/股,总市值52.25亿元。

【2025-04-29】
内控存在重大缺陷,葫芦娃股票明起变更为“ST葫芦娃” 
【出处】新京报

  4月28日晚,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葫芦娃”)宣布,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触及其他风险警示情形。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4月29日停牌1天,2025年4月30日起实施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将变更为“ST葫芦娃”。
  同日,葫芦娃还披露,其总经理张铭芮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总经理职务,而这距其上任不足两月。
  被指内控存在重大缺陷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立信”)对葫芦娃形成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原因涉及三方面。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南监管局《关于对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葫芦娃对其2023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了重述。截至审计报告日,葫芦娃尚未提供与重述事项相关的完整财务资料及相关原始资料,因此,立信表示,无法就重述事项对葫芦娃2024年度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葫芦娃控股股东通过个人(非葫芦娃员工)名下的银行账户向葫芦娃的客户提供了资金支持。葫芦娃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排名前10的部分客户期后无回款或回款金额较小。由于葫芦娃管理层未就上述情况提供合理解释和相关支持性资料,立信无法就相关客户是否存在受托存放葫芦娃的产品、葫芦娃是否已经履行完毕相关销售合同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葫芦娃2024年度向海南中旺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中旺”)外购研发项目8个并支付4205.37万元(2023年外购研发项目4个,支付1800万元)。海南中旺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与葫芦娃实际控制人之一存在亲属关系,海南中旺自2022年6月成立以来未向除葫芦娃外的其他方转让过研发项目。葫芦娃未就上述情况提供合理解释和相关支持性资料,因此,立信表示,无法就上述外购研发交易的商业实质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也无法确定该事项对葫芦娃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
  在本次内部控制审计中,立信注意到葫芦娃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因此,出具了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短期内两位总经理辞职
  同日,葫芦娃还披露了一则人事变动。公司总经理张铭芮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总经理职务,辞职后张铭芮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这距离其接任总经理一职尚不足两个月。
  今年3月初,葫芦娃总经理一职刚刚经历过变化。3月4日,葫芦娃宣布,刘景萍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刘景萍辞去总经理职务后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战略与ESG委员会成员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刘景萍作为葫芦娃药业的创始人,其自2007年就开始担任董事长一职,2016年起兼任总经理职务,曾是葫芦娃药业的核心人物。
  在刘景萍任内,葫芦娃通过“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等拳头产品快速打开市场。2020年7月葫芦娃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海南自贸港首家上市药企。
  不过,刘景萍在任期间,葫芦娃也存在诸多问题,如2019年-2022年间,葫芦娃多次因药品质量问题被监管部门通报,包括感冒清热颗粒含量不达标、维U颠茄铝胶囊有效成分不足、人参健脾丸因质量问题等,显出公司质量控制失序。公司的推广合规性也存疑,2023年审计报告显示,葫芦娃合作的学术推广服务商多为无参保记录的“皮包公司”,部分企业成立数月即注销,监管机构曾对其进行关于商业贿赂等问题的问询。
  其重销售轻研发的模式也备受诟病。近年来,葫芦娃的销售费用连年走高。2021年至2023年,葫芦娃销售费用分别为5.46亿元、5.84亿元、6.38亿元,同期,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亿元、1.06亿元、1.14亿元,远低于其销售费用。2024年,销售费用6.11亿元,虽然同比微降4.33%,但占营收比例仍高达43%。
  张铭芮上任后尚未施展拳脚,葫芦娃就收到一张“罚单”,因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被责令整改。
  葫芦娃同日公布的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4亿元,同比下降21.2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74亿元,同比下降2629.23%。主要系肠炎宁胶囊、复方感冒灵颗粒、克咳片等产品销售下降较多导致。2025年第一季度,葫芦娃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同比减少28.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435万元,同比减少11.23%。
  针对总经理一职频繁换人的影响、业绩下滑、高销售费用、内控整改等问题,4月29日,新京报记者向葫芦娃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2025-04-29】
葫芦娃:公司的盐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主要用于治疗6岁及6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4月29日讯,有投资者向葫芦娃提问, 董秘您好,公司在ADHD领域是否有药物应用?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的盐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主要用于治疗6岁及6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4-29】
葫芦娃:股票简称变更为“ST葫芦娃”,股票自4月30日起复牌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葫芦娃公告,股票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自2025年4月29日起停牌,2025年4月30日起复牌并实施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葫芦娃,股票价格日涨跌幅限制为5%,并将在风险警示板交易。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ST葫芦娃(605199)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