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603998 方盛制药 更新日期:2025-05-23◇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5-05-20】
方盛制药获11家机构调研:公司聚焦“打造成为一家以中药创新药为核心的健康产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促进资源整合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附调研问答)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方盛制药5月19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5月16日接受11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主要交流问题(风险提示:公司的经营计划目标及产品销售规划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经营环境、行业政策等多种因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部分前瞻预计不代表公司对年度的盈利预测及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注意投资风险):
问:公司2024年的业绩有什么突破?
答:公司紧抓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机遇,以“创新驱动、聚焦主业”为核心战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发展中药创新药,推动业绩高质量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7亿元(+9.15%),归母净利润2.55亿元(+36.61%),扣非净利润1.93亿元(+44.61%)。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小儿荆杏止咳颗粒覆盖1,700多家医疗机构,销售增长73%,近9,000万元;玄七健骨片覆盖1,300多家机构,销售1.1亿元(+280%),上市次年即破亿,创新药收入占比提升至11%(+5.5%)。成熟品种稳健增长:强力枇杷膏销售超2亿元,藤黄健骨片、依折麦布片医疗机构覆盖与销售量持续稳健增长。多品类协同发展模式有效平衡风险,支撑业绩持续增长。
问:公司未来三年对分红有什么政策?
答:公司秉持积极回报股东的一贯政策,充分考量发展阶段、经营效益、现金流量状况等因素,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坚持为投资者提供可持续相对稳定的现金分红,让投资者享受到更多的公司盈利成果。公司上市以来,每年均进行了不同比例的现金分红,至今累计分红16次,分红总额约6.23亿元(含税,含本次年度分红)。自2020年开始,公司尝试一年多次分红,以增强投资者获得感,至今已完成4次中期分红、1次特别分红,积极回馈股东,与股东共同分享公司发展的红利。2024年半年度及特别分红共计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1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8,301,306.60元;本次2024年年度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含税),预计将派发现金红利87,824,812元,全年三次分红金额合计将达到136,126,118.60元(以2024年12月31日股本测算),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53.34%。
问:公司进行了哪些市值管理措施?
答:公司董事会、管理层高度重视市值维护,已将市值管理纳入部分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公司将不断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大与投资者沟通力度,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直观认知,传递公司价值;此外,公司严格执行积极、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回报全体股东。公司坚持专注于主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通过不断加强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推动公司持续稳定发展、不断创造价值,以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积极回报广大投资者。
问:2025年1-4月产品销售情况怎么样?
答:2025年1-4月,公司核心品种销售基本延续稳健增长态势,销量增长情况较好。受流感和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降低、市场高基数效应以及行业结构性调整的影响,行业感冒呼吸类药品销售情况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公司呼吸类药品销售收入同比亦有所下降,具体情况将在半年度报告中进行披露,公司将稳步推进各项生产研发销售工作,创造更好业绩回报全体股东。(风险提示:公司的产品销售规划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经营环境、行业政策等多种因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部分前瞻预计不代表公司对2025年度的盈利预测及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注意投资风险)。
问:为什么公司2025年一季度收入与净利润增长比例不同方向?
答:2025年一季度,部分产品受到药品集采及价格联动政策、《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实施等因素影响,价格有所降低,但产品销售量稳步增长;此外,本期重庆筱熊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方盛锐新医药有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范围,以上因素共同使得本期整体收入有所下降。核心产品销量稳步增长,同时,公司加大成本管控力度,全面提质增效,降低采购成本及各项费用,且本期医药商业业务不再拖累,使得盈利能力有一定幅度提升。
问:公司2025年的业绩有什么预期?
答:公司聚焦“打造成为一家以中药创新药为核心的健康产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促进资源整合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在前述发展战略下,2025年,公司将继续围绕渠道下沉与提质增效下功夫,同时,推动品牌建设,高质量拓展中药创新药的市场占有率,同时稳步推进各项研发项目,为公司未来持续稳健发展奠定基础。公司2025年的经营目标为: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高于行业平均增速。(风险提示:公司的产品销售规划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经营环境、行业政策等多种因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部分前瞻预计不代表公司对2025年度的盈利预测及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注意投资风险)。
问: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策略是什么?
答:首先,在战略布局方面,公司已成功实现小儿荆杏止咳颗粒和玄七健骨片两款中药创新药的上市及商业化突破。基于这一成功经验,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在中药创新药领域的投入,持续优化研发与营销资源配置。未来三年,公司将加速推进在研中药创新药管线的研发进程,同步强化产品准入和渠道覆盖,力争在中医药优势重点治疗领域逐步由市场跟随者突破成为市场领先者。其次,在产品规划方面,公司已经通过藤黄健骨片、依折麦布片等产品的成功运营,验证了从产品研发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运营能力,实现单品成为品类领先者的优异成绩。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将着力打造多个年销售额达3-5亿元的产品矩阵。这个矩阵将以中药创新药为核心,同时以其他经典中成药、高端仿制药和复杂制剂为补充,形成多元化的产品组合,确保公司业绩的稳健增长。最后,在增长预期方面,我们预计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强化市场开拓等举措,未来3-5年内将实现业绩的阶梯式复合增长。这个均衡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群,将为公司带来可持续的发展动力,推动公司整体实力迈上新的台阶。(风险提示:公司的经营计划目标及产品销售规划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经营环境、行业政策等多种因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部分前瞻预计不代表公司对2025年度的盈利预测及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注意投资风险)。我们坚信,凭借清晰的战略规划、扎实的研发实力和专业的营销能力,公司将在中药创新药领域继续领跑,为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嘉实基金基金公司--易米基金基金公司--光证资管证券公司--华创证券证券公司--华福证券证券公司--长城证券证券公司--长江证券证券公司--森瑞投资阳光私募机构--尘星投资其他--盘京投资其他--长青藤资管其他--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
【2025-05-18】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5月12日-5月18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小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1.533.462025-5-153001.61--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动物类-0.23-0.322025-5-183477.29--全草类-0.21-0.832025-5-181444.81--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09-1.662025-5-181773.45--茎木类-0.01-1.342025-5-181672.60--矿物类0.000.002025-5-183781.30--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15】
方盛制药:公司暂无从美国进口产品原料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5月15日讯,有投资者向方盛制药提问, 董事会秘书您好,请问方盛制药从美国进口(不是出口)的产品原料占比是多少?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暂无从美国进口产品原料。感谢您的建议和关注,敬请注意投资风险。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5-12】
券商观点|医药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首选创新药,关注消费复苏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5月12日,开源证券发布了一篇医药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首选创新药,关注消费复苏。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产业调整接近尾声,指数率先企稳回升 疫情高基数、医疗合规化、产业内部调结构等多因素搅动下,近两年医药板块整体经营有所波动:2025年第一季度,医药板块整体收入增速-6.13%,归母净利润增速-9.68%。我们认为,产业调整已接近尾声,医药指数已先行企稳回升:受行业整体经营承压,2021年来医药指数整体波动下行,自2024年四季度开始指数逐步底部企稳。当前阶段,产业创新发展全力推进,并明确提出优化药品集采,医药政策稳中向好;老龄化背景下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快速增长、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等长期产业趋势未曾变化,后续随着创新药驱动制药板块新周期、医疗合规常态化及消费医疗逐步回暖,医药板块有望重回稳定增长,指数也有望向上。 首选创新药,关注消费复苏 化学制药及生物制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优化药品集采,存量仿制药对板块影响边际减弱,受益创新药国内放量+出海驱动增长,叠加运营质量提升,多数制药公司业绩稳健,制药板块迎来商业化新周期;国内创新药企业正快速接轨全球,“license-out”不断涌现,商业化环境逐步改善,同时,行业竞争格局在改善。创新药产业链:随着美国进入降息周期及国内持续对创新药行业的支持,叠加减肥药等现象级的大药放量,制药产业链在2025Q1业绩见底回升,板块有望迎来新机遇。消费医疗:消费属性更强的专科医疗服务、中/化药贴膏及眼科用药/械、中药品牌OTC、医药商业、血制品及疫苗等细分赛道有望受益国内宏观政策加码后消费能力的逐步恢复。中药:我们建议精选经营真改善,能够穿越疫情周期的公司;首选有政策支持及新品种驱动增长的中药创新药细分赛道;同时,静待基药目录调整等利好政策驱动板块向上。医疗器械:国内DRGs、集采、医疗合规化等扰动因素仍存在的背景下主要寻找阻力较小、短期有业绩,长期有成长的赛道,方向上精选出海、院外消费医疗器械及设备更新换代等,关注2025H2板块拐点的机会。 推荐标的 制药及生物制品:三生制药、诺诚健华、泽璟制药、科伦博泰、百利天恒、信达生物、智翔金泰、康诺亚、和黄医药、恒瑞医药、人福医药、恩华药业、兴齐眼药、华东医药、东诚药业、京新药业、科兴制药;CXO及科研服务:药明康德、药明合联、药明生物、康龙化成、博腾股份、药石科技、诺泰生物、九洲药业、皓元医药、毕得医药、奥浦迈、百普赛斯、药康生物、阳光诺和、阿拉丁、药康生物;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爱博医疗、三诺医疗、翔宇医疗;原料药:健友股份、奥锐特、华海药业、普洛药业、博瑞医药。中药:东阿阿胶、江中药业、天士力、悦康药业、佐力药业、方盛制药、羚锐制药、济川药业;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锦欣生殖、通策医疗、海吉亚医疗、美年健康;医药商业: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九州通。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超预期、医保谈判降价超预期、医疗行业政策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11】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5月5日-5月11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小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1.240.542025-5-92954.31--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全草类-0.33-0.622025-5-111447.88--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23-1.982025-5-111774.98--动物类-0.07-0.132025-5-113485.32--茎木类0.00-2.182025-5-111672.71--矿物类0.000.002025-5-113781.30--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08】
券商观点|医药行业:2024年&2025Q1总结-业绩持续探底,Q2有望企稳回升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5月8日,华源证券发布了一篇医药生物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2025Q1总结-业绩持续探底,Q2有望企稳回升。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行业总结:2024年及2025Q1医药业绩承压、分化显著,消费类疲弱,创新药+原料药+CXO表现较好 行业整体:2024年,453家医药公司实现营收2.46万亿元,同比下滑0.55%;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486.5亿元,同比下降8.8%;2025Q1,实现营收6017亿元,同比下降5.3%;实现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下降6.4%。 创新药:2024年创新药公司共实现营收475.3亿元,同比增长68.4%,势头强劲。国内创新药企业已大面积走过研发周期,核心品种正处在商业化高速放量阶段。A股中有产品商业化的Biotech创新药收入显著加速增长,同时费用相对平缓渐增,因此利润端表现更好,盈利信号清晰积极。此外,出海授权已成为Biotech业绩第二增长曲线,高额首付款的确认提供可持续研发的资金动力支持。化药:2024年化药公司共实现营收3996.4亿元,同比增长0.73%;共实现归母净利润322.5亿元,同比增长13.25%。2025Q1实现收入981.18亿元,同比下滑4.47%;归母净利润为108.50亿元,同比持平。细分领域表现不同,传统仿转创药企表现较好,如恒瑞医药、海思科、信立泰等。化药板块或进一步加速分化,有持续创新能力的药企有望中长期受益、脱颖而出。医疗器械:2024年实现营收2215.1亿元,同比增长1.32%,2024年共实现归母净利润312.0亿元,同比下滑13.22%,25Q1实现收入517.0亿元,同比下滑4.89%,归母净利润为89.0亿元,同比下滑10.90%。2024年医疗行业整顿持续对设备入院、终端采购影响,DRGs拆套餐、集采等政策对试剂、耗材快速增长造成干扰,随着政策端影响逐步出清,设备更新利好兑现有望使器械板块迎来拐点,前沿技术的落地,或带动板块景气度提升。生物制品:1)血制品:2024年,实现营收241.8亿元,同比下滑1.4%;共实现归母净利润62.3亿元,同比增长14.47%,25Q1实现营收53.3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下滑15.7%,白蛋白周期向下或已经见底,静待行业反转;2)疫苗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407.7亿元,同比下滑45.3%;共实现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下滑72.0%,25Q1实现营收47.9亿元,同比下降66.6%;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下滑113.7%,行业受宏观环境影响承压较为明显。中药:2024年实现营收3437.5亿元,同比下降4.1%;实现归母净利润302.9亿元,同比下降18.8%。2025Q1延续调整,实现营收904.2亿元,同比下滑7.3%,实现归母净利润121.8亿元,同比下滑4.0%。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整体毛利率为41.6%(同比-2.5pct),销售费用率为21.6%(同比-1.9pct)。细分领域呈现显著结构性分化,华润三九、东阿阿胶、马应龙等品牌龙头实现业绩快速增长,佐力药业、方盛制药等公司在核心产品放量驱动下业绩亮眼,以岭药业、太极集团、健民集团、葵花药业等受大单品渠道去库存及呼吸用药高基数影响,阶段性业绩承压。原料药:2024年实现营收1225.8亿元,同比+7.9%;实现归母净利润126.8亿元,同比+38.33%。2025Q1实现营收306.6亿元,同比+0.34%;实现归母净利润46.7亿元,同比医药商业:2024年医药商业公司共实现营收10253.1亿元,同比增长0.8%;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滑13%。其中,24Q4线下药店实现营收309.9亿元(同比-1.0%),实现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87.2%);25Q1线下药店实现营收296.1亿元(同比-0.2%),实现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4.6%)。24Q4医药流通实现营收2208.4亿元(同比-1.3%),实现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39.1%);25Q1医药流通实现营收2315.5亿元(同比-1.0%),实现归母净利润41.8亿元(同比-3.3%)。由于减值等因素影响,24Q4利润下滑幅度较大,25Q1业绩增速环比有所改善,降幅有所收窄。2024年医药商业板块中,医药流通表现相对稳健,药店利润下滑较大,25Q1药店内部业绩出现较大分化。医疗服务:2024年医疗服务公司实现营收776.6亿元,同比下滑2.0%;实现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下滑39.5%;单季度看,25Q1实现营收179.7亿元,同比下滑1.5%;归母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5家眼科公司2024年共实现营收296.8亿元,同比增长1.1%;共实现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下滑15.7%;单季度看,25Q1实现营收83.6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长亮眼主因一季度高毛利的屈光手术和视光业务需求较好。 CXO&科研服务上游:2024年共实现营收966.2亿元,同比下降3.92%;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38.2亿元,同比下降25.6%。2025Q1CXO&科研服务产业链共实现营收239.0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归母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70.5%。结构看,科研上游持续低迷,CXO板块边际改善,其中,CRO业绩相对亮眼,龙头韧性较强,业绩持续高增。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06】
2025年一季度方盛制药基金持仓情况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最新披露数据显示,截止2025年3月31日,方盛制药现身5只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中,较上季度减少6只;合计持有986.51万股,持股市值9490.23万元,为公募基金第1108大重仓股(按持股市值排序)。一季度,方盛制药股价下跌7.68%。前十大持仓基金(按持股市值)一览表序号基金简称基金代码基金经理持股量(万股)持股市值(万元)1大成价值增长混合A090001杨挺460.574430.682安信医药健康股票A010709池陈森334.693219.723大成医药健康股票A012045杨挺96.42927.564大成健康产业混合A090020杨挺84.83816.065诺德新旺005293朱明睿10.0096.20(数据来源:本站iFinD)注:本文持仓数据取自基金季报数据,基金季报仅披露十大重仓股数据;数据统计只包含主基金;本文不考虑个股十大股东等数据源。
【2025-05-04】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4月28日-5月4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小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19-0.922025-4-292918.67--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44-2.562025-5-41779.07--茎木类-0.33-2.232025-5-41672.71--全草类0.00-0.292025-5-41452.68--动物类0.00-0.022025-5-43487.61--矿物类0.000.102025-5-43781.30--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5-01】
机构评级|华泰证券给予方盛制药“买入”评级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5月1日,华泰证券发布关于方盛制药的评级研报。华泰证券给予方盛制药“买入”评级,目标价不超过12.53元。其预测方盛制药2025年净利润为3.06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8家机构发布了方盛制药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14.00元,最低目标价为12.53元,平均为13.27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3.24亿元,最低为3.02亿元,均值为3.12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2.38%。其中,评级方面,7家机构认为“买入”,1家机构认为“增持”。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05-01华泰证券代雯买入305770000.000012.53002025-04-29开源证券余汝意买入308000000.0000--2025-01-15招商证券梁广楷增持316000000.0000--2024-11-25中信证券李文涛买入306000000.000014.00002024-11-07华源证券刘闯买入324000000.0000--2024-11-07国盛证券张金洋买入315000000.0000--2024-11-05华福证券张俊买入302000000.0000--2024-11-03中泰证券祝嘉琦买入32200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4-29】
发力中药创新药、布局多产品矩阵 方盛制药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25.74%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夏子航)4月29日,中药创新药龙头企业方盛制药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方盛制药紧抓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机遇,深入贯彻“创新驱动、聚焦主业”的发展思路,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将中药创新药作为核心战略方向,推动经营业绩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4年,方盛制药实现营业收入17.77亿元,同比增长9.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36.61%,较2022年增长超2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44.61%。
2025第一季度,方盛制药实现营业收入4.18亿元,同比略降4.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25.79万元,同比增长25.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082.80万元,同比增长31.41%,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指标创其历史新高。
2024年,方盛制药创新药业务强势突破,产品梯队优势凸显。中药创新药板块表现尤为亮眼,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具体来看,方盛制药旗下核心大单品小儿荆杏止咳颗粒已经累计完成17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等级医院+基层医院,下同)的覆盖,全年销售量同比增长近73%,销售额近9000万元,再创新高;战略品种玄七健骨片已经覆盖13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实现销售收入约1.10亿元,同比增长近280%,上市销售次年即迈入“亿元俱乐部”,彰显公司卓越的市场推广能力;中药创新药收入占比提升至11%,较上年同期增加5.50个百分点,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2024年,方盛制药成熟品种稳健增长,全产品矩阵协同发力。传统优势品种保持强劲市场竞争力,其中,强力枇杷膏(蜜炼)稳扎稳打,持续放量,全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藤黄健骨片全年销售量同比增长近10%。
方盛制药表示,创新药业务与传统优势品种均衡突破,多品类协同发展模式有效平抑单一产品波动风险,为业绩持续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年报显示,方盛制药研发费用支出再提速,年度累计研发支出已经达1.39亿元,约占营业收入的8%,同比增长近30%;新立项8个中药创新药项目。其中,公司研发的1.1类中药创新药养血祛风止痛颗粒,目前已申报生产等待审批阶段。
在业绩稳健发展的同时,方盛制药持续回报股东。自上市后,方盛制药每年均进行了不同比例的现金分红,至今累计分红16次,分红总额约6.23亿元(含税,含本次年度分红)。自2020年开始,公司尝试一年多次分红,至今已完成4次中期分红、1次特别分红。2024年,方盛制药全年三次分红金额合计将达到1.36亿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53.34%。
【2025-04-29】
股东追踪|安信医药健康股票A等新进方盛制药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方盛制药发布2025一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3位股东新进,3位股东退出,1位股东增持,3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安信医药健康股票A本期持有334.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76%;方传龙本期持有302.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9%;李克丽本期持有27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1%。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易方达泰丰股票型养老金产品-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期持有803.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83%;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上期持有70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60%;大摩健康产业混合A上期持有389.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89%。增持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融通健康产业灵活配置混合A/B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持7.14%至450万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20.71%至718.1万股;大成价值增长混合A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7.91%至460.6万股;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投连-行业配置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21.39%至293.9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张庆华1.56亿股35.53%不变流通A股泰州共生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913.2万股2.08%不变流通A股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718.1万股1.64%-20.71%流通A股工银医疗保健股票540万股1.23%不变流通A股大成价值增长混合A460.6万股1.05%-7.91%流通A股融通健康产业灵活配置混合A/B450万股1.02%7.14%流通A股安信医药健康股票A334.7万股0.76%新进流通A股方传龙302.5万股0.69%新进流通A股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投连-行业配置293.9万股0.67%-21.39%流通A股李克丽270万股0.61%新进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04-28】
券商观点|医药行业周报:抑郁/癫痫新药需求突出,建议关注华纳药厂/海南海药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4月28日,华源证券发布了一篇医药生物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抑郁/癫痫新药需求突出,建议关注华纳药厂/海南海药。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本周医药市场表现分析:4月21日至4月25日,医药指数上涨1.16%,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为0.77%。本周创新药板块依旧活跃,舒泰神、迪哲医药、荣昌生物等表现较好,一季报陆续来临,Q1业绩关注度逐步提升,甘李药业、何氏眼科、海泰新光等Q1业绩较好,股价表现亮眼。建议关注:1)创新药出海不受关税影响,继续重点推荐A股信立泰、科伦药业、热景生物、一品红、科兴制药、恒瑞医药;港股三生制药、科伦博泰、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2)Q1业绩较好或者利空落地的个股,建议关注开立医疗、迈瑞医疗、鱼跃医疗、麦澜德、海泰新光、长春高新等;3)关注消费类资产,中药(华润三九、东阿阿胶、昆药集团、健民集团、马应龙),家用器械(三诺生物、可孚医疗)。 医药指数和各细分领域表现、涨跌幅:本周医药指数上涨1.16%,上涨个股数量311家,下跌个股174家,涨幅居前为永安药业(+31.37%)、舒泰神(+28.41%)、尔康制药(+27.73%)、富士莱(+23.89%)和卫信康(+21.00%),跌幅居前为*ST吉药(-43.24%)、南华生物(-35.29%)、双成药业(-27.74%)、荣丰控股(-21.24%)和爱博医疗(-19.07%)。 癫痫为中枢神经领域大病种,临床上存在较大未满足需求,海外临床三期创新产品市场估值近30亿美元,建议关注海南海药:全球约有5170万癫痫患者,中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当前癫痫药物主要以传统药物为主,且有30%难治性癫痫患者对现有药物不敏感,样本医院显示2023年国内抗癫痫药市场规模超50亿元(我们预计实际规模或在百亿量级)。创新药方面,钾离子通道KCNQ家族因关键调控作用在癫痫领域备受关注,也是目前癫痫新药研发最前沿主流方向之一(目前适应症也向抑郁症扩展),且成药性已经得到验证(瑞替加滨),全球来看,Xenon公司(股票代码:XENE.O)新一代KCNQ通道激动剂Azetukalner癫痫适应症已经进入临床3期,其2b期临床数据展示出较为优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趋势,且重度抑郁适应症已经进入三期临床,Xenon公司目前仅有Azetukalner一款药物进入临床阶段,截至2025年4月27日,Xenon市值约29亿美元(超200亿元)。在研格局方面,根据医药魔方数据,海外仅3款KCNQ通道激动剂进入临床、国内仅2款进入临床,竞争格局较为良好。国内方面,2019年,海南海药与上海药物所达成合作,获得派恩加滨在中国大陆范围内权利,目前派恩加滨正在国内开展临床二期、临床进度最快,派恩加滨为药物所自主研发全新一代KCNQ通道激动剂,相比于上一代瑞替加滨,化学性质、活性、药代和安全性特征均显著优化,我们预计未来派恩加滨在癫痫和抑郁症等领域的市场潜力值得期待。 ZG001改构自氯胺酮但又无成瘾性,有望颠覆抑郁症治疗格局,建议关注华纳药厂。抑郁症全球高发。传统抗抑郁药种类繁多,但起效时间长,难以满足患者急救需求。强生的Spravato(艾司氯胺酮)是全球唯一MDSI药物疗法,该产品2024年销售额10亿美金,尚处于高速放量阶段。强生对该药寄予厚望,预期2027年销售额至少30亿美金。华纳药厂的ZG001改构自氯胺酮,同时革除其药物依赖、拟精神病样等严重精神副作用,并在临床前和1期临床得到验证。现阶段,该药物已经进入临床2期,并完成首例入组,有望颠覆抑郁症治疗格局。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标的: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医药板块已经具备多方面的积极发展因素,基本完成了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创新替代仿制,出海能力提升),具体来看,1)国内创新产业已具规模,一批药企的创新布局迎来收获,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科伦药业等传统pharma已完成创新的华丽转身;2)出海能力持续提升,创新药械的licenseout频频出现,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MNC非常重视的创新转换来源,重磅交易如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百利天恒等。医疗设备、供应链等已在全球范围内占据较高的地位,在欧美发达市场以及新兴市场持续崭露头角,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等;3)老龄化持续加速,心脑血管、内分泌、骨科等慢性疾病需求持续提升,银发经济长坡厚雪;4)支付端看,医保收支仍在稳健增长,同时医保局积极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5)AI浪潮下,医药有望释放新的成长逻辑,短期信心有望显著提升。具体配置方面,建议关注创新药械(业绩/创新拐点的Pharma以及临床阶段的高价值资产)、出海(CXO及科研上游、供应链、医疗器械及高端生物药和制剂)、国产替代(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老龄化及院外消费(家用器械、中药等)、高壁垒行业(血制品、麻药)、AI医疗,同时建议积极关注估值较低有望修复的优质标的。本周建议关注组合:信立泰、一品红、华纳药厂、开立医疗、方盛制药;四月建议关注组合: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科伦药业、一品红、科兴制药、热景生物、人福医药、健民集团、昆药集团。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4-27】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4月21日-4月27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小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69-1.052025-4-262921.23--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茎木类-1.00-3.012025-4-271678.30--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92-2.462025-4-271786.92--全草类-0.29-0.292025-4-271452.68--动物类-0.03-0.022025-4-273487.61--矿物类0.000.122025-4-273781.30--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4-25】
方盛制药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入,3日共净流入1747.20万元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持续流入
方盛制药04月25日DDE大单资金(主力资金)净流入194.82万元,两市排名1422/5150。近3日方盛制药主力资金持续流入,3日共净流入1747.20万元。【投顾分析】该股今日DDE大单净额为正,且最近3日均量亦为正,表明近期主力资金买入居多,主力资金短期处于流入趋势;投顾建议:投资者对该股短期走势可持乐观态度。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4-21】
方盛制药:证券事务代表曾博茹女士辞职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4月21日晚间,方盛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证券事务代表曾博茹女士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曾博茹女士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证券事务代表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2025-04-21】
券商观点|医药生物行业周报:12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药店板块有望受益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4月21日,中邮证券发布了一篇医药生物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12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药店板块有望受益。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周观点:12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药店板块有望受益 4月9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方案》聚焦健康饮食、运动健身、银发服务等十大领域,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激活健康消费新动能,旨在推动健康产业多元发展并强化药店健康促进功能。 我们认为该方案对零售药店的专业服务能力以及承接处方外流的合规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力有限的中小药店生存环境更加紧张,行业出清有望进一步加速。该方案推行下龙头零售药店有望受益,龙头零售药店凭借其优势,通过专业化服务吸引更多客流,且方案有望带动健康产品消费提升,从而提升客单价。 本周细分板块表现 本周化学制剂板块涨幅最大,上涨0.62%;中药板块上涨0.6%,线下药店板块上涨0.19%,原料药板块上涨0%,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下跌0.09%;血液制品板块跌幅最大,下跌4.39%,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下跌1.78%,疫苗板块下跌1.49%,医疗耗材板块下跌1.35%,医疗设备板块下跌1.16%。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微电生理、迈普医学、英科医疗、昌红科技、拱东医疗、怡和嘉业、中红医疗、益丰药房、大参林、新里程、美年健康、国际医学、康臣药业、佐力药业、桂林三金、天士力。 受益标的:晶泰控股、成都先导、泓博医药、华大智造、奕瑞科技、联影医疗、微创机器人、聚光科技、迈瑞医疗、山外山、澳华内镜、惠泰医疗、维力医疗、可孚医疗、先健科技、蓝帆医疗、诺唯赞、华大基因、贝瑞基因、润达医疗、金域医学、圣湘生物、九安医疗、万孚生物、新产业、亚辉龙、派林生物、华兰生物、博雅生物、天坛生物、卫光生物、老百姓、爱尔眼科、固生堂、锦欣生殖、环球医疗、方盛制药、贵州三力、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凯莱英、诺泰生物。 风险提示: 美国加关税事件恶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执行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品上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4-21】
券商观点|医药生物行业周报:Bima联合司美的数据将在ADA大会读出,减重进入高质量时代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4月20日,开源证券发布了一篇医药生物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Bima联合司美的数据将在ADA大会读出,减重进入高质量时代。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Bima联合司美的数据将在ADA大会读出,减重进入高质量时代 目前GLP-1药物凭借出色的减重效果风靡全球,然而近期的研究指出其所减体重中高达40%为瘦体重。肌肉流失带来的健康危害不容忽视,尤其对于老年少肌肥胖患者,这类人群肌肉无力的风险较高,从而可导致平衡能力差、步态减少、肌肉力量丧失、功能受限、行动不便、跌倒和骨折、住院率升高、死亡率增加等不良健康结果。临床前试验(灵长类)结果显示myostatin(肌生成抑制蛋白)单抗联用司美格鲁肽可以增加减肥效果,且保留瘦体重不流失。 2025年6月,美国糖尿病学大会(ADA)上Bimagrumab联合司美格鲁肽的2期试验数据将读出。该项试验包含9个arm,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比Bima联合司美和单用司美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试验终点是48周时的体重变化。次要试验终点包括腰围、体脂肪、内脏脂肪(VAT)、皮下脂肪(SAT)、躯干脂肪、瘦体重、腰高比、S-36量表、IWQOL-Lite量表、安全性等。除了礼来的项目,2025年多个myostatin项目同样值得期待,包括Scholarrock、罗氏、再生元、biohaven、来凯等。对于这些潜在数据读出,我们建议关注3个方面,(1)体成分的改变,即更多脂肪的减少及肌肉保留或增肌;(2)身体功能的改善,即相关量表测试;(3)体重反弹情况,多个项目设置了停用GLP-1的试验阶段。若停用GLP-1后体重无明显反弹,myostatin或部分能解决现有的“停药反弹”的商业化痛点。 4月第3周医药生物下跌0.36%,化学制剂板块涨幅最大从月度数据来看,2025年初至今沪深整体呈现下行趋势。2025年4月第3周银行、房地产行业涨幅靠前,国防军工、农林牧渔跌幅靠前。本周医药生物下跌0.36%,跑输沪深300指数0.94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4位。本周化学制剂板块涨幅最大,上涨0.62%;中药板块上涨0.6%,线下药店板块上涨0.19%,原料药板块上涨0%,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下跌0.09%;血液制品板块跌幅最大,下跌4.39%,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下跌1.78%,疫苗板块下跌1.49%,医疗耗材板块下跌1.35%,医疗设备板块下跌1.16%。推荐及受益标的推荐标的:制药及生物制品:泽璟制药-U、诺诚健华、科伦博泰生物-B、和黄医药、海思科、艾力斯、艾迪药业、兴齐眼药、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京新药业、健康元;中药:东阿阿胶、佐力药业、羚锐制药、悦康药业、方盛制药、江中药业、天士力;科研服务:奥浦迈、阿拉丁、昊帆生物、毕得医药、百普赛斯、皓元医药、海尔生物;原料药:普洛药业、健友股份、华海药业、奥锐特、博瑞医药;医疗器械:奥泰生物、安杰思、英科医疗、万孚生物、可孚医疗、圣湘生物、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康拓医疗;CXO:药明康德、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泰格医药、博腾股份、泓博医药;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海吉亚医疗、锦欣生殖;零售药店:益丰药房。风险提示:产品临床研发失败、产品安全性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4-20】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4月14日-4月20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1.29-2.172025-4-162900.66--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茎木类-0.86-2.492025-4-201695.29--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41-1.972025-4-201803.53--动物类-0.03-0.002025-4-203488.62--全草类0.00-0.192025-4-201456.86--矿物类0.000.122025-4-203781.30--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4-17】
“增持+回购+分红” 湖南上市公司打出组合拳提振市场信心
【出处】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 (何文英)
4月15日,湖南省省属控股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座谈会在长沙召开,释放了湖南要充分发挥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稳市值、稳市场、稳信心方面表率作用,坚定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信号。
湖南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黄金”)、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五丰”)、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健米业”)、华天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天酒店”)、湖南华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升股份”)等21家省属控股国有上市公司参会,其中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传媒”)、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菱钢铁”)、雪天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天盐业”)代表汇报了公司开展市值管理情况。
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国资委、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湖南证监局等单位结合当前形势,就推进市值管理工作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发言。各相关机构部门将在各自领域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和专业指导力度,全力支持上市公司用好各类工具手段强化市值管理,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湖南上市公司也积极响应号召,持续通过内在价值创造,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并打出“分红+回购+增持”组合拳,提振市场信心。
中南传媒自2010年上市以来,市值稳步增长,价值口碑持续提升,2024年股价涨幅55.79%,在出版传媒板块中排名第一。华菱钢铁积极应对行业深度调整带来的严峻挑战,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好,2022年-2024年湖南钢铁集团连续三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雪天盐业自2018年上市以来,始终坚持长期主义,持续完善盐及盐化工产业链,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增强股东回报,稳步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据湖南省上市公司协会统计,2025年以来上市湘企的回购增持名单正在不断加长。
4月8日早间,蓝思科技披露大手笔回购。公司公告显示,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公司回购金额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10亿元。
同日,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诺生物”)实施首次回购,本次回购方案资金总额将在1.5亿元至3亿元之间。
湖南崇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奥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凯易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凯易佰”)等多家上市公司紧随其后公布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回购公司分布在机械设备、电子、商贸零售等多个行业,显示出上市湘企对公司发展的坚定信心和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担当。
此外,开年以来,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华凯易佰,赛恩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三诺生物,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五丰,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上市湘企还发布了增持相关公告。
多家公司负责人一致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以及对公司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同,同时为了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稳定市场,增强投资者信心,对公司股份进行增持。”
此外,A股年报季,上市湘企也不断加大分红力度,以“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展示出上市湘企发展的底气。
截至目前,已有33家上市湘企披露分红预案,拟派发分红现金的公司分红总额超111亿元。其中,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3元,总额超过26亿元;蓝思科技紧随其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总额接近20亿元,并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拟进行2025年中期(2025年半年度或第三季度)利润分配,积极主动履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
湖南黄金2024年预计派发现金红利约2.76亿元,同时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公司拟派发的分红金额相比2023年已宣告的年度累计分红总额提高77%。
此外,雪天盐业、邵阳维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陆续加入分红队伍,上市湘企分红队伍不断扩容,以“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提振投资者信心。
【2025-04-16】
方盛制药:公司《药品生产许可证》变更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4月16日晚间,方盛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完成了《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变更登记并取得了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
【2025-04-14】
券商观点|医药生物行业周报:FDA将逐步取消对单抗和其他药物的动物实验要求,AI制药有望受益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4月14日,中邮证券发布了一篇医药生物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FDA将逐步取消对单抗和其他药物的动物实验要求,AI制药有望受益。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周观点:FDA将逐步取消对单抗和其他药物的动物实验要求,AI制药有望受益 2025年4月1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将逐步取消对单抗和其他药物的动物实验要求。FDA正在采取一项开创性的举措,以推进公共健康事业,即在单克隆抗体疗法及其他药物的研发过程中,用更有效且与人类更相关的手段取代动物实验。这一新方法旨在提高药物安全性,加快评估流程,同时减少动物实验,降低研发成本,并最终降低药品价格。 我们认为,该转变有望加速新药上市,改变研发模式,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成功率。我们认为该政策利好AI制药,如晶泰控股、成都先导、泓博医药等。本周细分板块表现本周血液制品板块涨幅最大,上涨4.06%;线下药店板块上涨1.81%,医疗设备板块下跌2.62%,中药板块下跌3.35%,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下跌4.1%;医疗研发外包板块跌幅最大,下跌16.04%,体外诊断板块下跌8.28%,医药流通板块下跌6.4%,原料药板块下跌6.26%,医疗耗材板块下跌5.88%。推荐及受益标的:推荐标的:微电生理、迈普医学、英科医疗、昌红科技、拱东医疗、怡和嘉业、中红医疗、益丰药房、大参林、新里程、美年健康、国际医学、康臣药业、佐力药业、桂林三金、天士力。受益标的:晶泰控股、成都先导、泓博医药、华大智造、奕瑞科技、联影医疗、微创机器人、聚光科技、迈瑞医疗、山外山、澳华内镜、惠泰医疗、维力医疗、可孚医疗、先健科技、蓝帆医疗、诺唯赞、华大基因、贝瑞基因、润达医疗、金域医学、圣湘生物、九安医疗、万孚生物、新产业、亚辉龙、派林生物、华兰生物、博雅生物、天坛生物、卫光生物、老百姓、爱尔眼科、固生堂、锦欣生殖、环球医疗、方盛制药、贵州三力、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凯莱英、诺泰生物。风险提示:美国加关税事件恶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执行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品上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4-14】
四川大决策投顾:中药刚需消费属性突出,当前配置价值凸显
【出处】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摘要:中药行业兼具医疗刚需和文化自主性属性,内需占比超90%,受外贸波动影响极低。同时,国内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推动中药创新和产业链升级。此外,中药板块估值较低,现金流充沛,分红稳定,具备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中药行业凭借内需韧性、政策支持和低估值特性,成为避险资金的优选方向,具备较强的投资价值。
1.中医药的临床定位丰富且清晰,防病治病独具优势,发展中医药为国家战略
中医药的临床定位丰富且清晰,防病治病独具优势。 2019年8月《药品管理法》指出,国家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对人的疾病具有明确或者特殊疗效的药物创新,鼓励具有新的治疗机理、治疗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或者罕见病、对人体具有多靶向系统性调节干预功能等的新药研制,推动药品技术进步。而中医药具有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政策层面持续大力支持中药创新研发。2019 年 10 月 2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标志着中医药行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此后中医药政策迎来密集出台,2021 年起国家对中医药的支持政策由顶层设计逐步向执行层面深化推进。2025 年 3 月 20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中药科技创新,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中药的支持力度。
中药新药医保准入快,有望快速实现销售放量。根据 2024 年 11 月医保局发布的新版医保目录,11 个通过国谈准入的中药新药中,有 10 个为 2023-2024 年间获批上市的创新品种, 日均用药费用在 22-39 元之间。中药新药临床疗效显著,从上市到纳入医保的周期已缩短到2 年以内,且享有较好的医保支付价格,上市后有望通过国谈身份加速入院,实现医院终端的快速覆盖与销售放量。
2.2024年中药上市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5年有望走出低谷
中药板块2024年业绩整体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中药板块整体实现营收2706.12亿元,同比-3.28%,实现归母净利润298.78亿元,同比-8.55%。分季度来看,Q1、Q2、Q3分别实现收入1011.89亿元、877.93亿元、816.30亿元,分别同比-0.49%、-6.06%、-3.58%,Q1、Q2、Q3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7.21亿元、94.33亿元、77.25亿元,同比增长-8.45%、-10.60%、-6.10%。
从收入端来看,前三季度下滑趋势有所缩窄,上半年主要系同期基数较大、感冒发烧等中成药去库存、药店比价政策等因素影响。从盈利能力角度来看,中药板块利润端呈现逐步下滑,主要原因系中成药集采的陆续推进,部分企业产品集采后盈利空间压缩;此外中药材价格维持在高位,成本上涨导致中药企业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展望2025年,受去年基数影响,中药板块业绩压力有望逐步减弱。
3.国企改革赋予中药企业增长新动能
近期国内国资委提出将国企市值考核纳入负责人考核范围,并提出引导央企负责人运营增持、回购、现金分红等手段提振投资者信心。我们认为当前应关注国企改革方向,过往估值偏低标的在国企高质量发展改革下的目标要求下,经营及盈利能力有望提升。A 股中,拥有国资背景的中药企业 18 家,华润系 4 家(华润三九、昆药集团、江中药业、东阿阿胶),国药系 1 家(太极集团),地方国资 13 家。国资背景的中药企业具备较强的品牌力和较为完整的经营体系,但缺乏初创型企业的进取体制,缺少相应的激励制度,企业发展和个人利益绑定不足,导致员工缺乏积极性,企业增长缺乏动力。近年来,伴随着中药国企混改加速落地,各项股权激励陆续推出,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药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4.中药行业投资逻辑与个股梳理
中药行业兼具医疗刚需和文化自主性属性,内需占比超90%,受外贸波动影响极低。同时,国内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推动中药创新和产业链升级。此外,中药板块估值较低,现金流充沛,分红稳定,具备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中药行业凭借内需韧性、政策支持和低估值特性,成为避险资金的优选方向,具备较强的投资价值。
相关个股:昆药集团、同仁堂、达仁堂、江中药业、东阿阿胶、华润三九、云南白药、天士力、方盛制药、盘龙药业、佛慈制药、佐力药业、珍宝岛、济川药业、羚锐制药、太极集团。
【2025-04-14】
券商观点|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推荐科研服务板块国产替代的机会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4月13日,开源证券发布了一篇医药生物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推荐科研服务板块国产替代的机会。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中美关税升级,国产替代再加速,关注科研服务板块 美国对全球关税不断升级,贸易冲突持续加剧。2025年4月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今天发布公告,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2025年4月10日,美国政府将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提高至145%。 中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进口产品预期提价以应对,国产替代有望再加速。由于行业发展原因,我国科学服务主要市场被外资品牌所领导,整体国产化率相对较低。此次中美关税升级,贸易冲突加剧,部分产自美国的科研服务类产品价格预期上调,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国产品牌价格优势。2025年4月7日,默克生命科学发文说明,由于关税政策的不断变化,若经努力仍无法消除因关税导致的成本上升,我们将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与此同时,泰坦科技也向客户及合作伙伴说明,受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影响,原料或产自美国的产品成本大幅上涨,导致部分订单无法按原计划交付,相关产品价格将同步调整。 我们认为此次进口产品关税政策的调整,将进一步凸显国产品牌的性价比优势,建议关注科研服务板块国产替代机会。 4月第2周医药生物下跌5.61%,血液制品板块涨幅最大从月度数据来看,2025年初至今沪深整体呈现下行趋势。2025年4月第2周农林牧渔、商贸零售行业涨幅靠前,电力设备、通信跌幅靠前。本周医药生物下跌5.61%,跑输沪深300指数2.73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2位。本周血液制品板块涨幅最大,上涨4.06%;线下药店板块上涨1.81%,医疗设备板块下跌2.62%,中药板块下跌3.35%,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下跌4.1%;医疗研发外包板块跌幅最大,下跌16.04%,体外诊断板块下跌8.28%,医药流通板块下跌6.4%,原料药板块下跌6.26%,医疗耗材板块下跌5.88%。推荐及受益标的推荐标的:制药及生物制品:泽璟制药-U、诺诚健华、科伦博泰生物-B、和黄医药、海思科、艾力斯、艾迪药业、兴齐眼药、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京新药业、健康元;中药:东阿阿胶、佐力药业、羚锐制药、悦康药业、方盛制药、江中药业、天士力;科研服务:奥浦迈、阿拉丁、昊帆生物、毕得医药、百普赛斯、皓元医药、海尔生物;原料药:普洛药业、健友股份、华海药业、奥锐特、博瑞医药;医疗器械:奥泰生物、安杰思、英科医疗、万孚生物、可孚医疗、圣湘生物、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康拓医疗;CXO:药明康德、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泰格医药、博腾股份、泓博医药;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海吉亚医疗、锦欣生殖;零售药店:益丰药房。风险提示:产品临床研发失败、产品安全性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4-13】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4月7日-4月13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1.41-2.472025-4-122899.35--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80-1.912025-4-131810.95--矿物类0.090.122025-4-133781.30--动物类0.04-0.022025-4-133489.70--全草类-0.01-0.642025-4-131456.86--茎木类0.00-1.642025-4-131709.93--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4-07】
方盛制药:湖南珂信拟出售其下属医院长沙珂信51%的股权
【出处】智通财经
方盛制药(603998.SH)发布公告,2025年4月7日,同系方盛函告公司,湖南珂信已于日前召开股东会,决定以3.57亿元向盈康生命出售其下属医院长沙珂信51%的股权,且后续将根据业绩承诺目标的完成情况,分别转让长沙珂信29%、20%的股权;湖南珂信拟通过回购股权的方式将其出售长沙珂信股权获得的股权转让款按照其股东会决议的安排向相关股东回购股权,并对其部分非现金资产进行分配。
回购股权款将根据湖南珂信与盈康生命交易长沙珂信的股权节奏分三期进行付款,按照同系方盛持有的湖南珂信26.0018%股权(含转让予陈历宏先生或其指定关联方尚未支付股权转让价款的16.30%股权)计算,预计将获得回购款15,468.34万元;如湖南珂信完成转让长沙珂信51%的股权,则对应湖南珂信将支付至同系方盛的第一期回购款为8,760.55万元。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对同系方盛的实缴出资尚有9,850万元未收回,同系方盛函告已确认在收到湖南珂信股权回购分期款及陈历宏先生或其指定关联方偿还的股权转让款后,将同步支付公司的实缴出资款,预计收到第一期回购款至多可收回8,760.55万元(不考虑同系方盛扣除相关日常运营费用),占公司未收回实缴出资金额的88.94%。同系方盛收回股权转让款及股权回购款后,预计所获得资金能够支付公司未收回的全部实缴出资。
【2025-04-07】
大成价值增长混合A重仓股方盛制药跌10.01%
【出处】本站iNews【作者】AI基金
4月7日收盘,方盛制药跌10.01%,报收9.17元,换手率4.51,成交量1981.79万股,成交额1.87亿元。根据iFind相关数据,重仓该股的基金共有10只,其中持仓数量最多的基金为大成价值增长混合A,该基金最新(2024-12-31)披露规模为9.48亿元,4月3日净值报收0.6863,较上一交易日跌1.02%,近一月跌0.16%,近一年跌8.4%。持仓方盛制药的基金如下表所示:基金名称基金代码持仓变动Q3持有数量(股)Q4持有数量(股)大成价值增长混合A090001增持44392005001100兴业医疗保健A011466不变16404001640400长安鑫悦消费混合A009958新进--1200000大成医药健康股票A012045增持10830001100800大成健康产业混合A090020增持911400976800创金合信大健康混合A013348新进--430000诺德新旺005293增持111000170000诺德中小盘混合570006增持100000150000广发医药创新混合发起式A017962不变130000130000西部利得量化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A010779新进--122900注:表中数据截止至2024年12月31日。从机构对该股的关注度来看,近6个月以来,累计共13家机构对方盛制药作出评级。其中,11家机构“买入”,2家机构“增持”。目标价格最高预测14.00元,最低预测13.99元,平均为13.99元。(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4-06】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3月31日-4月6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17-0.462025-4-52940.69--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茎木类-1.18-1.382025-4-61709.93--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35-1.582025-4-61825.50--矿物类0.030.032025-4-63777.76--动物类0.00-0.102025-4-63488.32--全草类-0.00-0.592025-4-61456.94--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4-03】
方盛制药:公司现已实现高纯度大麻二酚晶体(CBD 纯度不低于 99%)、全谱系油、广谱系油的规模化量产,能够满足市场各类需求,目前已经实现产品的海外销售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4月03日讯,有投资者向方盛制药提问, 董秘好:公司布局工业大麻已久、有产品上市或准备上市吗?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控股子公司芙雅生物通过不断精进生产工艺、深入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完善生产设备设施,现已实现高纯度大麻二酚晶体(CBD 纯度不低于 99%)、全谱系油、广谱系油的规模化量产,能够满足市场各类需求,目前已经实现产品的海外销售。感谢您的关注,敬请注意投资风险。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4-03】
方盛制药:公司受让中药药品品种及在香港设立子公司,未来可以借助香港的区位优势探索“中药出海”的有效路径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4月03日讯,有投资者向方盛制药提问, 董秘好:公司在国家支持的中药出海方面有布局吗?没有的话请赶紧与各跨境电商、医药商业合作、赶上国家扶持的政策窗口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与康溢医药签订《药品品种转让协议》受让其在香港卫生署注册的20个药品品种所有权并计划在香港投资成立子公司。公司受让中药药品品种及在香港设立子公司,未来可以借助香港的区位优势探索“中药出海”的有效路径,为布局药品出口业务奠定基础,适时推动中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详见公司2025-030号公告)。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敬请注意投资风险。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4-03】
方盛制药:加大中药创新药领域投入推进研发进程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4月03日讯,有投资者向方盛制药提问, 董秘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已经出台、公司将会在这个意见上有什么布局来提高公司质量?这个意见对公司有什么实质性的利好?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在中药创新药领域的投入,持续优化研发与营销资源配置。未来三年,公司将加速推进在研中药创新药管线的研发进程,同步强化产品准入和渠道覆盖,力争在中医药优势重点治疗领域逐步由市场跟随者突破成为市场领先者。同时,公司持续围绕渠道下沉与提质增效下功夫,推动品牌建设,高质量拓展中药创新药的市场占有率,为公司未来持续稳健发展奠定基础。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敬请注意投资风险。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