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603611 诺力股份 更新日期:2025-08-25◇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5-08-22】
浙商证券:AI应用催动无人叉车迎来爆发式增长 重点推荐杭叉集团等
【出处】智通财经
浙商证券发布研报称,随着物流自动化需求激增,无人叉车正成为叉车行业第三阶段(无人化)的核心载体。中国无人叉车2024年渗透率仅为2%,但2019-2024年销量复合增长率达55%,预计未来无人叉车替代有人叉车空间大。2023年我国销售额过亿元企业占8%;叉车企业、AGV/AMR企业、系统集成企业为主要参与方。重点推荐:杭叉集团(603298.SH)、安徽合力(600761.SH)、中力股份。关注:极智嘉-W(02590)、诺力股份(603611.SH)、兰剑智能(688557.SH)、东杰智能(300486.SZ)等。
浙商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无人叉车(移动机器人):无人搬运、无人装卸定义物料搬运新模式
无人叉车:叉车行业下一站。叉车行业第一站为燃油化,第二站为电动化,下一站为无人化。2025年7月1日,亚马逊公司的亚马逊机器人全球机器人总量已部署超100万台。无人叉车为移动机器人品种之一,2023年在移动机器人销售中占比达16%,主要应用于制造业、仓储物流等的室外转运、外月台装卸、室内转运、室内存取等环节。无人搬运、无人装卸有望成为叉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无人叉车经济性:无人叉车有望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提高效率、人员减配,实现降本增效。传统叉车需要人工驾驶和操作,而无人叉车则可以自动化作业,无需人工参与。一名叉车工人人工成本达约10万元/年,无人叉车可24小时连续作业,单台无人叉车可节省2-3个叉车司机。
市场规模:中国无人叉车2024年渗透率仅为2%,2019-2024年销量CAGR=55%
叉车市场规模:全球机动工业车辆销量从2013年99万台增长至2023年的214万台,CAGR达8.0%。2024年我国叉车总销量128.55万台,同比增长9.5%,2019-2024年CAGR=16%;内销80.50万台,同比增长4.8%,2019-2024年CAGR=12%;外销48.05万台,同比增长18.5%,2019-2024年CAGR=26%。
无人叉车市场规模:全球来看,2023年全球无人叉车销量约为30700台,同比增长46%,2019-2023年CAGR=52%。中国来看,2023年中国无人叉车销售规模达43亿元,同比增长24%,2019-2023年CAGR=35%;2024年中国无人叉车销量达24500台,同比增长26%,2019-2024年CAGR=55%,增速快于传统叉车。2024年中国无人叉车市场渗透率仅为1.9%,预计未来无人叉车替代有人叉车空间大。
竞争格局:2023年我国销售额过亿元企业占8%;叉车企业、AGV/AMR企业、系统集成企业为主要参与方
无人叉车企业参与厂商包括传统叉车企业、无人叉车企业、仓储AGV企业、传统AGV企业、AMR企业以及物流集成商等。全球无人叉车企业包括智能物流系统集成商德马泰克、大福、Symbotic、AutoStore等,传统叉车厂商林德、丰田等,AGV/AMR企业Balyo、ek Robotics等。我国无人叉车企业包括传统叉车企业杭叉集团、安徽合力、中力股份、诺力股份等、AGV/AMR企业极智嘉、海康机器人等、物流集成商今天国际、兰剑智能、东杰智能等。国内来看,2023年无人叉车销售过亿元的企业仅占整体市场的8%;12%的企业销售额在0.5-1亿元之间;26%企业销售额在0.1-0.5亿元之间;54%的企业销售额在千万元以下。
风险提示:市场渗透不及预期;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海外贸易摩擦风险。
【2025-08-15】
世界机器人大会刮起“化工风”
【出处】中国化工报
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庄举办。现场人潮涌动,各大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观众们争相目睹机器人的“进化”水平。从守护高危作业的工业机器人,到塑造灵巧身躯的新材料,这里刮起了一股“化工风”。
穿梭于展馆之间,一批可用于化工行业的“安全卫士”引人注目。
诺力股份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联合研制了具身智能化工取样机器人“诺宝Ⅱ号”。该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在精细化工生产领域中,部分生产过程会产生特殊气体,对人体造成危害,取样环境具有潜在风险。而“诺宝Ⅱ号”可替代人工取样,以“特种工业安全员”的身份融入生产体系,降低安全风险。
山东国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轮式防爆巡检机器人、防爆侦检机器人、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等多款产品。其中,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集成至少6种有毒及可燃气体探测能力,具备智能避障、自降温喷淋功能,在浓烟火场中也能精准定位火源,已在中石油、中石化开采现场和仓库以及危化品生产现场等领域应用。
在中信重工展区,特种作业、安防巡检等多类机器人集中亮相。其中,履带式人形智能监护机器人凭借气体探测、音视频分析与自主导航能力,可以实时监护作业人员及环境安全,适用于化工厂、油罐区等危化环境。
人形机器人灵活的动作和高效精准的操作都离不开化工新材料的助力。
在南京柔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其展示的柔性触觉传感器(电子皮肤)技术令人耳目一新。“柔性触觉传感器厚度小于0.1毫米,可拉伸弯折,用其制作的触觉传感手套可用于抓握力反馈控制、危险品远程检测等场景,将其‘佩戴’在机器人手上,可赋予机器人细腻的‘触感’。”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
中国电科的人形机器人身高170厘米,体重却只有75千克,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2身高1.76米,还能够完成灵活摸地、极限下蹲、远距离抓取等高难度动作。它们的成功“瘦身”离不开碳纤维聚醚醚酮(PEEK)材料的加持。该材料融合了PEEK树脂的耐腐蚀、易加工与碳纤维的增强效果,重量远低于金属,强度和刚性却可媲美钢材,应用于机械臂、关节、轴承等核心部件,可实现机器人的轻量化制造。
灵巧手及配套传感器也是此次展会的亮点。兆威机电的DM17系列灵巧手被详细拆解,展示着17个微型电机的精妙协作;强脑科技展台上的Revo2灵巧手仅重383克,但能稳稳提起20千克的重物;灵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前,机器人的指尖能精准弹奏古筝等弦类乐器。记者发现,自由度和轻量化是灵巧手关键的技术指标,而腱绳传动系统以其轻量化和灵活布局的优势成为高自由度灵巧手的主流方案,与传统的扭力弹簧不同,腱绳材料用超高强度纤维替代传统钢丝,进而驱动关节顺滑运动。
此外,硅橡胶也是灵巧手的重要配件。在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展区,一款视触灵巧手令人称奇。其类人手指覆盖着弹性硅胶层,内部集成了高分辨率的微型相机。当灵巧手与物体接触时,相机能敏锐捕捉硅胶层的微小变形,精准计算出接触位置和力度等信息。这层“硅胶皮肤”赋予了机器人近乎人手的细腻触觉与力度控制,让它能“温柔”地抓取气球、旋拧瓶盖。
化工材料的赋能还在拓展着机器人的应用边界。在焜傲机器人(成都)有限公司的展台前,观众们正排队体验艾灸机器人。机械臂通过3D视觉精准定位穴位,如同老中医般娴熟。更妙的是,它创新应用了石墨烯净化技术,能即时清除艾灸产生的烟雾,只保留艾草的芬芳,解决了传统艾灸烟雾缭绕的痛点。
在化工生产中,智能机器人正成为不可或缺的安全屏障;而在机器人飞速进化的征途上,化工新材料则提供了物质支撑。化工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相互成就,共同推动科技进步。
【2025-08-14】
诺力股份:上市公司更名需要履行系列审议批准程序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14日讯,有投资者向诺力股份提问, 丁总最近多次表面具身智能是公司未来投资的方向,加上公司智慧物流,无人叉车业务的快速发展,原先公司名字已经不匹配公司业务现状,建议上市公司名字诺力股份更改为诺力智能,方便投资者,客户更好的理解公司,也方便公司品牌推广。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的建议。上市公司更名需要履行系列审议、批准程序,如有更名计划会及时按规定进行披露,谢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8-12】
“诺宝II号”具身智能化工取样机器人:让科技守护高危作业
【出处】诺力股份官微
在精细化工、钢铁冶炼、冷链存储等国家重要产业领域,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特别低温等恶劣、特殊工况对安全生产构成严峻挑战,同时面临柔性生产要求高、质量控制难、人力成本攀升及环保监管趋严等压力。如今,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出现,上述问题和挑战迎来了破局的契机。
诺力股份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联合研发推出的具身智能复合机器人,以“机器换人+智能增效”为使命,将逐步替代高危岗位的人工操作,特种工业领域将迎来一场精准、安全且高效的科技革命。该系列的第一款产品,“诺宝II号”具身智能机器人于8月8日-12日在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正式发布亮相。
01
产品理念:以科技为高危作业筑起安全防线
精细化工生产是典型的流程型工业,为了监控反应过程,需要人工持续地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定期取样。这样不仅造成人力的占用,并且由于许多化工过程会产生特殊气体,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危害性,取样环境往往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诺宝II号”具身智能化工取样机器人成为人工取样的良好替代选择。它并非冰冷的机器设备,而是以“特种工业安全员”的身份融入生产体系。它理解工艺的严苛,更敬畏生命的无价——它凭借“特种适应技术+智能算法+人机协同”的三重突破,让流程型化工场景环境下的取样作业,从“人力冒险”转变为“智能守护”。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人员作业风险,而且也可以实现减员增效。
▲诺宝II号
02 产品Slogan:零风险的触碰
“零风险的触碰”——让科技守护高危作业,更安全、更高效。
03 核心功能在危险边缘,用“具身智能”重新定义安全边界
“诺宝II号”具身智能机器人采用“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架构,结合多模态模型、AI优化控制、自主适应技术,实现复杂工业场景下的智能化作业:
极端环境适应性
采用陶瓷关节+防爆设计,可在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环境中长期作业。
智能工艺优化
通过数字孪生实时仿真(0.1秒级响应),动态调整生产参数,提升良品率。
人机协同交互
支持AR远程操控、自然语言指令(NLP),实现专家远程干预与快速响应。
具身智能大脑协同
融合“中央决策大脑+运动小脑”架构,基于多模态感知的高阶任务规划,并利用动力学模型实现高精度运动控制。
透明物体精准抓取
多传感融合感知系统(RGB-D+TOF),配合深度学习图像增强算法,突破传统算法对透明、反光材质识别与定位的瓶颈,实现玻璃容器稳定抓取。
04 技术亮点:让机器人“长出”适应极端复杂环境的大脑
行业机器人大脑是一套面向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的综合控制与协同平台,基于最新机器人领域的多模态大模型技术,集成人机交互、环境感知、路径规划、任务调度等关键能力,帮助设备实现从感知到执行的完整闭环流程。该系统具备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支持不同型号设备在不同工业场景下的快速接入和应用部署。
在化工行业,大脑系统能根据实时图像信息,辅助机器人准确识别目标物体,即便在反光或透明材质复杂干扰背景下,也能保持稳定识别与抓取能力,提升作业安全性,降低人工进入风险。在物流领域,行业大脑支持多任务并发处理与路径优化,协助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高效完成物料搬运、装卸和配送任务,实现特殊场景中的安全人工替代。
系统采用云端计算与边缘协同架构,复杂计算和模型训练在云端完成,边缘设备侧重于实时感知和快速执行,确保响应速度与运行效率。大脑系统还支持远程控制与数据同步,便于管理者统一运维、故障预警和任务调度,全面提升工业现场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05 市场空间未来成长性良好的新赛道
本产品面向国内特种工业高危作业场景(如高温高压、强腐蚀环境、剧毒化学品),该市场因安全生产的刚性需求、国家“十四五”智能制造政策强力推动及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而高速扩张。当前全球高危作业机器人市场已形成可观规模,且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国内目标细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预计未来几年将迎来高速增长期。
据了解,诺宝II号已经获得下游优质客户联合开发及意向采购协议。“诺宝II号”具身智能机器人依托领先的核心技术优势,精准破解精细化工行业取样场景痛点,结合“硬件+服务”订阅模式及模块化降本设计,具备在百亿级高速增长赛道占据重要份额的坚实基础与广阔前景。
【2025-08-11】
诺力股份:首发具身智能化工取样机器人“诺宝II号”
【出处】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办。诺力股份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联合研制的首款具身智能化工取样机器人——“诺宝II号”在本次大会首次亮相。
诺力股份介绍,该机器人的技术亮点为让机器人“长出”适应极端环境的身体与大脑。产品技术方案依托极端环境适应、智能优化控制、人机协同交互三大核心突破,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特种工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实现安全、效率、绿色制造的全面升级。
实现特殊场景的人工替代
技术路线上,该产品采用“云-边-端”协同架构的技术路线,通过云端数字孪生模型与AI训练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和大数据分析,边缘端部署实时控制算法确保低延迟响应(
【2025-08-11】
机器人“全明星阵容”大聚会 近百家上市公司参展
【出处】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周末实探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 2025),人形机器人越来越明显地从炫技展示走向真实场景,走向“泛化智能”。
“孔子”现场秀古文、“屈原”悲壮的眼神与豪迈的互动并存、宇树科技把机器人擂台赛搬到现场、高强度运动控制难题轮番出现……在这次大会上,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下历史之最,涵盖近百家上市公司,且100余款为全球首发新品,因此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些新趋势。
产业不断进阶
整体来看,中国机器人产业从“看得到”向“用得上”进阶。一方面,产品特性从“单一功能”发展到“一机多能”,从“单机作战”走向“群体智能”;另一方面,技术维度从机械式响应迈向“主动预判”,能力维度从“精准高效”迈向“泛化智能”。这一新趋势,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参展企业发力的新锚点。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一些公司展示出“离身智能”技术和产品。一家公司向记者介绍,依托大模型技术,其产品机器人已经实现“预判需求”。比如,当客人提及口渴,系统会自动送水而非等待明确指令。这种“具身智能+离身智能”双引擎驱动,让机器人实现了从环境感知到闭环反馈的全链路AI智能化。
宇树科技是本次大会上最具人气的公司。在不久前上海WAIC上,公司展开的擂台赛中,两个机器人拳拳到“铁”,灵活闪避、迅猛出拳,引得围观家长和孩子们惊呼连连,手机镜头几乎挤不进擂台。在本次大会上,宇树秀出两款新品,一款四足,一款人形。
在本次大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还罕见地接受了媒体采访。王兴兴表示,宇树科技已成立9年,某种意义上可以将上市视为一个学生继续学习、成长的过程。上市好比高考,企业在管理、运营上可以迈向更成熟的阶段。“这是对我们过去九年多发展时间的交代,也是对股东的交代。”
王兴兴认为,“当机器人真正干活后,整个社会对机器人的概念还是会发生很大改变。未来机器人真正能大量干活时,国家或可以跟企业说每台机器人出厂就得收税。前提是机器人真正能像人一样去做很多事情。机器人能大量干活的时代,快的话可能2~3年内会有明显的进步,慢的话可能3~5年,大概率不会超过10年”。
商业化应用发力
陪伴机器人是人形机器人发力的重要方向之一。从记者探馆情况来看,人形机器人的逼真程度已经较此前有了很大进展,这无疑为其商业化铺平了又一条路。
虽然进展速度惊人,现场也有人员对记者分析,人形机器人追求通用性,面临智能体、具身智能、大模型等多重技术挑战,其商业化进程还需加快。
工业级应用也在快速扩围。工业机器人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正进入全面爆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大会开幕式上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连续12年位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从“工具思维”
迈向“类人智能”
记者在展厅看到,诺力股份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联合研发推出具身智能复合机器人,该系列的第一款产品“诺宝II号”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本次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正式亮相。产品Slogan为“零风险的触碰”,希望能让科技守护高危作业,更安全、更高效。公司方面介绍,在精细化工、钢铁冶炼、冷链存储等国家重要产业领域,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特别低温等恶劣、特殊工况对安全生产构成严峻挑战,同时面临柔性生产要求高、质量控制难、人力成本攀升及环保监管趋严等压力。如今,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出现,上述问题和挑战迎来了破局的契机。
统计显示,当前全球高危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3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5%;国内目标细分市场预计2028年将突破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中国精细化工市场规模2022年达5.78万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8万亿元,占整个化学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持续提升,已超过45%,且这一比例仍在稳步增长。有数据显示,化工领域机器换人潜力就超过2000亿元。
视源股份工业级四足机器人MAXHUB X7也首次亮相。X7采用高性能电驱动关节与自适应步态算法,可稳定穿越35°陡坡、台阶、石板路、沙石、草地等复杂地形;高达IP66的防护等级能在强降雨、粉尘等严苛环境下稳定运行,支持在 -20℃至40℃的宽温区间内持续作业,适用于工业、电力、应急救援等多种户外应用场景,实现全天候、多地形作业。
首程控股于2024年参与设立并管理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规模总计100亿元人民币。在机器人相关领域,已投资了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松延动力、星海图、加速进化等头部企业。谈及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变化,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第一,展品形态从静态走向动态,展示维度更加真实和立体;第二,能力维度从“精准高效”向“泛化智能”延展;第三,从“工具思维”迈向“类人智能”的共识正在形成。今年不少参展的企业来自AI模型、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方向,显示出行业正从传统以硬件为主的“机器属性”,转向强调感知—认知—执行闭环的“类人智能”系统能力。
【2025-08-05】
诺力股份08月05日涨停分析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个股涨停分析
诺力股份08月05日涨停收盘,股价上涨10.00%,收盘价为25.85元。该股于上午 9:33:17涨停。截止15:00:31打开涨停12次,封住涨停时长3小时48分41秒。其涨停封板结构弱,最高封单量:1102.28万,目前封板数量:134.64万,占实际流通盘0.83%,占当日成交量:6.65%。【原因分析】诺力股份涨停原因类别为人形机器人+智能物流+AGV产品。1、据2025年7月16日互动易,我司与浙大机器人研究院海创机器人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正在加紧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待产品成熟后将向推向市场。
2、据2024年年报,公司已完成内部物流系统全产业布局,构建了“核心设备体系+领先软件体系+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运营服务体系”的全产业链业务模式。
3、据2025年7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无人车即叉式AGV产品实际上已经处于无人驾驶L4和L5之间的水平。从自主导航、柔性部署、应用场景成本以及效率等核心指标来看,我们的叉式AGV完全能够满足AMR的各项要求,唯一的区别在于导航方式——AMR基于SLAM技术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而传统AGV只能沿固定轨道运行,遇到障碍时只能停止。目前,我们已经推出具备自主避障功能的新产品,正在逐步推向市场。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8-05】
涨停雷达:人形机器人+智能物流+AGV产品 诺力股份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今日走势:诺力股份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2次。
异动原因揭秘:1、据2025年7月16日互动易,我司与浙大机器人研究院海创机器人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正在加紧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待产品成熟后将向推向市场。2、据2024年年报,公司已完成内部物流系统全产业布局,构建了“核心设备体系+领先软件体系+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运营服务体系”的全产业链业务模式。3、据2025年7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无人车即叉式AGV产品实际上已经处于无人驾驶L4和L5之间的水平。从自主导航、柔性部署、应用场景成本以及效率等核心指标来看,我们的叉式AGV完全能够满足AMR的各项要求,唯一的区别在于导航方式——AMR基于SLAM技术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而传统AGV只能沿固定轨道运行,遇到障碍时只能停止。目前,我们已经推出具备自主避障功能的新产品,正在逐步推向市场。(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setTimeout(window.onload = function(){if (/(iPhone|iPad|iPod|iOS|Android)/i.test(navigator.userAgent)){$('.phshow').css('display', 'block');}else{$('.pcshow').css('display', 'block');}},10)
【2025-08-04】
券商观点|机械设备行业深度报告:机器人成为智能大会焦点,产业关注应用场景落地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8月4日,开源证券发布了一篇机械设备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机器人成为智能大会焦点,产业关注应用场景落地。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一票难求,人形机器人成为全场焦点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办,其中人形机器人首次突破150台设备同台展示,覆盖工业、服务、医疗等场景。大会强调AI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具身智能成为核心主线。此次大会上,工信部宣布将深入实施“AI+”行动,面向装备、电子、钢铁等制造业重点领域,加速打造人形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产品。战略被细化为两项落地机制:一是通过“模数共振”行动建设工业高质量数据集,解决训练数据短缺的瓶颈;二是在全国开展11场“AI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推动2000余家企业供需对接,将场景需求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订单。 一级市场蓄力、二级市场赋能,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政策红利一级市场看,国内具身智能企业融资呈现“规模激增、软硬件布局”的特点。硬件与软件领域协同发力,硬件端聚焦人形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软件端侧重具身智能算法与系统开发,形成覆盖“零部件+整机+算法”的全产业链布局。二级市场上,头部企业的资本化动作持续提速,正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以宇树科技启动上市辅导、智元机器人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股权实现资本化突破为标志,行业掀起资本化热潮。若后续产业支持和补贴政策落地,我国有应用场景和全产业链的优势,将带动机器人产业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场景为王,零部件供应链充分受益。我们认为,国产机器人的下一个阶段是以订单为导向的场景落地。此前中国移动采购宇树和智元机器人产品,订单规模1.24亿元;优必选中标览亿汽车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表明机器人产品在多个场景加速释放订单。我们认为有10大应用场景需重点关注,包括物流分拣、养老陪护、巡检、导览、家庭陪伴、教育、医疗、汽车工厂、电子厂、文娱演出,其中物流、生活健康、巡检、教育是首选场景。有场景落地和渠道优势的企业可能成为稀缺资源。此外,人形机器人放量依赖稳定供应链支持,包括电机、减速器、传感器、轻量化、齿轮轴承、丝杠等在产业发展初期因供需错配将享受到产业政策带来的第一波红利。投资标的:重视应用场景落地与产业链零部件公司(1)应用场景:推荐标的:华荣股份、博实股份;受益标的:荣泰健康、传化智联、诺力股份、中邮科技、德马科技、三晖电气、松霖科技、道通科技。(2)核心零部件:总成:受益标的:拓普集团、中鼎股份、银轮股份。减速器:推荐标的:隆盛科技、丰立智能;受益标的:中大力德、双环传动、豪能股份。电机:推荐标的:雷赛智能;受益标的:信质集团、步科股份、众辰科技、拓邦股份。传感器:受益标的:万通智控、日盈电子、安培龙、奥比中光。丝杠:推荐标的:震裕科技、雷迪克、五洲新春。受益标的:浙江荣泰。轻量化:受益标的:唯科科技、天龙股份、中欣氟材。灵巧手:受益标的:浙江荣泰、兆威机电、骏鼎达。其他环节:受益标的:迅捷兴、一博科技、奇德新材。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机器人量产不及预期;供应链发展不及预期。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30】
诺力股份:公司属于工程机械板块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30日讯,有投资者向诺力股份提问, 请问诺力股份属于工程机械板块吗?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属于工程机械板块。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30】
诺力股份:公司的无人叉车有为海亮股份提供相关解决方案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30日讯,有投资者向诺力股份提问, 请问诺力股份的无人叉车有向生产PET铜箔的公司供货吗?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的无人叉车有为海亮股份提供相关解决方案。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30】
诺力股份:公司会积极寻找机会参与雅下水电站工程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30日讯,有投资者向诺力股份提问, 雅下水电站建设是上万亿的投入,是世界性的非常巨大的工程投入,雅下水电站建设的场内场外物料搬运,必然需要重载搬运机器人、叉车及无人叉车和物流系统集成,请问诺力股份是否会积极投标雅下水电站工程?在这个载入史册的巨大工程中挥洒诺力股份的一笔贡献以及为诺力股份留下经典案例典范。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会积极寻找机会参与雅下水电站工程。为国家重大项目贡献力量。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30】
诺力股份:我们已经在部分叉式AGV车型上融合了AI技术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30日讯,有投资者向诺力股份提问, AI人工智能的实现需要机器载体(物理载体),请问诺力股份的无人叉车AGV机器人是否融合了AI人工智能技术(问题一)?其是否属于物理AI的范畴(问题二)?未来十年的大朝阳行业一定一定一定是人工智能软硬件(算力、AI大模型、机器人等),其一定一定一定会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物理载体,让每一个物理载体更新换代,具有极其广阔的机会,贵公司最高层是否具备了极其坚定的战略判断和极其坚定的信念及决心(问题三)?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您的问题回复如下:1、我们已经在部分叉式AGV车型上融合了AI技术。2、其属于物理AI的范畴。3、我公司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因此我们坚定不移的去想未来、迎未来,拥抱未来。不管是人工智能的软硬件还是其它新的技术,我们都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并尽早应用于公司的产品上,去抓住每一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30】
诺力股份:我们会以突破、创新、跨越的精神,去积极拥抱科技,拥抱未来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30日讯,有投资者向诺力股份提问, 本周末的人工智能大会,公司准备参加吗,这里面有业界最强的机器人及其团队,公司可以通过交流或合作更快的实现公司具身智能机器人战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论坛主题为“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大会展览展示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800余家企业集中亮相,将有3000余项前沿展品展出,其中包括60余款智能机器人。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我们会以突破、创新、跨越的精神,去积极拥抱科技,拥抱未来。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30】
诺力股份:智能叉车可服务高原复杂环境施工物流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30日讯,有投资者向诺力股份提问, 您好,重载搬运设备和叉车工程机械是大型水电站等工程必不可少的短距载货、运输装备,雅下水电站建设也必然需要,作为这个世界性和世纪性将载入史册的工程,诺力股份作为国内叉车龙头之一,在大的事件和战略面前应把握机会,请问诺力股份在雅下水电站建设方面打算有哪些作为和能发挥出哪些优势?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我们的智能叉车、无人叉车等产品可以服务于高原复杂环境下的施工物流。公司也会把握机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30】
诺力股份:公司目前正在进行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应用研究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30日讯,有投资者向诺力股份提问, 请问诺力股份有涉及人形机器人的应用研究吗?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目前正在进行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应用研究。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28】
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记: 搬箱分拣忙不停 降本提效谋“转正”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任明杰
“人形机器人将在汽车制造等封闭场景率先落地。”夏厦精密总经理夏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近期,人形机器人正加快“进厂打工”。民生证券认为,2025年全球将有数千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场景训练,这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泛化能力提升,因此2025年也将是人形机器人通用能力跃升的起点。
不过,同时要看到的是,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目前仍处于“实习”阶段,单位效率不高成为突出问题。要真正“转正”,成为人类的智能助手,人形机器人还需要加快核心技术突破、积累应用场景训练数据、补强企业生态、降低核心零部件成本,加速从“能用”到“好用”的跃迁。
● 本报记者 任明杰
加快进厂实训
7月9日,富临精工开启的一场直播活动吸引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型号为A2-W的人形机器人在生产车间内,来回搬运着重达15公斤的箱子。在长达3个小时的直播中,它总共搬运了800多个周转箱,全程0失误,充分展现了人形机器人在长时间、高强度、动态干扰环境下的稳定作业能力。
富临精工机器人应用小组项目相关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说:“之前公司搬运箱子主要靠人力,但轻则5公斤、重则30公斤,搬运频次又极高的箱子,劳动强度极大,且非常浪费人力。A2-W‘入职’后,很大程度上把人解放了出来,而且它还在不断进步,会逐渐成为一名熟练工人。”
A2-W“入职”富临精工,成为人形机器人加快“进厂”实训的一个缩影。随着智能制造进程的持续加快,人形机器人正成为继工业机器人之后,推动“智改数转”的新引擎。优必选、乐聚、开普勒等公司纷纷宣布,旗下的人形机器人正加快走进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制造业车间。
在诺力股份车间,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一台橘白相间的物流机器人准确地移动到货架旁边,将BOM上的目标物料迅速而准确地一一拣选出来,并搬运到目标工序。诺力股份董事长丁毅定下目标:“我们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向全球展示我们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成果,未来要把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30%。”
伴随着工厂场景的加速落地,近期人形机器人订单喜报频传:7月11日,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金额达1.24亿元;7月21日,优必选科技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瓶颈有待突破
从舞台表演,到跑马拉松,再到擂台格斗……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持续进化,让人看到了它的多元可能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场景。但同时应该看到的是,人形机器人“进厂”目前仍处于“实习”阶段,要真正进化成为一名熟练工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马斯克经常提到人形机器人进入汽车生产工厂,其实去年我们已经跟国内一些头部厂商在实验让人形机器人参与工作。”在7月24日举行的2025人形机器人先进制造技术论坛上,宇树科技副总经理王启舟表示,“机器人的应用还是比较早期,在智能化、工作稳定性上还是有些欠缺。”
比如,从A2-W在富临精工一个多月的“实习”来看,虽然它具有全天候不间断工作的优势,在两班倒或者三班倒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人力,但从单位工作效率来看,目前它还只有熟练工人的一半,要真正实现“机器替人”,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乐聚机器人董事长冷晓琨认为,与工业机器人相比,不用机械臂、不用四足机器人的复杂场景,正是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机会点。但与此同时,如何提升效率、如何让人形机器人自主规划行走路线,如何在高温等极端环境下实现连续作业……也是人形机器人加快“进厂打工”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突破核心技术与场景落地瓶颈,这是行业共同的挑战。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从技术到产品,再到落地应用均需要经历摸索的过程,主要的思路是通过强化攻关、开放场景、补强企业生态,加速人形机器人从‘展示’向‘应用’跃迁。”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进一步降低成本
人形机器人要真正“进厂打工”,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成本。与民用市场不同,人形机器人要在工厂场景中顺利落地,核心是“经济性”的问题,这不仅取决于人形机器人的工作效率能够替代熟练工人,还取决于人形机器人的购置成本是否划算。
民生证券指出,根据马斯克预测,人形机器人达到100万台大规模量产之后,售价可降至2万-2.5万美元,具有可大规模推广的性价比基础。对人形机器人核心硬件成本进行拆分,预计包括旋转执行器、线性执行器、灵巧手及六维力传感器在内的本体核心硬件成本将达到10.1万元,占总成本的69%。
同时,灵巧手、六维力传感器、行星滚柱丝杠、谐波减速器为高价值量零部件,且存在较大的降本空间。以夏厦精密为例,夏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公司通过工艺创新及供应链整合(刀具/设备自产),将丝杠成本进一步降低,助力商业化成本门槛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很多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正加快进军人形机器人产业,生产的协同为核心零部件进一步降本提供了可能。“公司很多用于齿轮、轴的生产设备都能与机器人减速器的生产设备通用,大部分无需新采购,可以和现有生产设备共用。同时,公司现有汽车变速器业务每年要采购大量钢材,在大宗原材料的采购上有较大成本优势。”万里扬董事长黄河清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另外,汽车零部件和人形机器人高度重合的客户生态也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夏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通过越南/宁波双基地为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两类客户提供协同产能,这使得公司得以将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成本降至千元级,进一步强化了客户黏性。”
【2025-07-24】
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捷调研诺力股份
【出处】财闻
据诺力股份(603611.SH)官微发布,7月23日,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捷到访公司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在科技创新助力传统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拓展海外市场等方面的成果与规划。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毅、浙江大学海创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光陪同调研。
在诺力股份生产现场,丁毅向刘捷省长介绍了企业的发展概况、产业布局、核心产品以及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的市场现状、整体趋势和发展前景。
刘捷表示,科技创新没有大投入就没有大产出,需要以长期主义者的坚定久久为功。他鼓励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密切协同,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项目为载体、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用融通创新体系,提升企业和产业创新能力,要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全面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科学布局,因地制宜走好创新发展之路,加快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据公开信息,诺力股份是国内工业车辆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主营业务包括智慧物流系统和智能智造装备等。
【2025-07-24】
基金调研丨申万菱信基金调研诺力股份
【出处】本站iNews【作者】AI基金
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7月22日,申万菱信基金对上市公司诺力股份进行了调研。从市场表现来看,诺力股份近一周股价下跌1.69%,近一个月上涨17.64%。基金市场数据显示,申万菱信基金成立于2004年1月15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632.16亿元,管理基金数134个,旗下基金经理共24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申万菱信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A(001148),近一年收益录得93.66%。申万菱信基金在管规模前十大产品业绩表现如下所示:基金简称基金代码基金类型基金经理规模(亿元)年涨跌幅(%)申万菱信安泰瑞利中短债债券A006609债券型叶瑜珍、舒世茂143.472.17申万菱信收益宝货币B310339货币型沈夏103.161.75申万菱信安泰添益纯债债券A021441债券型杨翰47.003.81安泰惠利纯债A005936债券型乔健生、叶瑜珍34.552.19申万菱信中证500指数优选增强A003986股票型刘敦23.6330.79申万菱信安泰裕利纯债债券A019045债券型乔健生、舒世茂17.363.59申万菱信中证申万证券行业指数A163113股票型王赟杰16.7349.55申万菱信沪深300价值指数A310398股票型赵兵16.0021.63申万菱信新能源汽车主题灵活配置混合A001156混合型娄周鑫14.8725.78申万菱信收益宝货币A310338货币型沈夏12.701.5(数据来源:本站iFinD) 附调研内容:问:为什么做具身智能搬运机器人?答:我们公司一直处于物料搬运行业。近八年科技日新月异,但是除了十几年前的AGV产品,好像现象级划时代的新产品在物料搬运行业并没有产生。我们公司从去年就开始广泛调查研究全球科技,特别是物流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做智能搬运机器。
问:这算是跨行业?还是技术升级?答:我们是在叉车的基础上做了10年叉式无人车(或叫叉式AGV)这次是在叉式无人车的基础上升级为物料搬运机器人,是基于原有场景内的产品升级。
问:请问公司有无人叉车技术吗?应用在哪些场景?答:作为叉车主机生产商,无人叉车及技术是我公司的研发方向及产品序列的一部分。近期,我司的两款产品:APT15托盘搬运AGV和PS15-CB平衡重式AGV参加了由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联合主办2025全球首届无人叉车应用场景大赛,取得了“高效搬运竞赛”、“精准堆高作业竞赛”两个赛区的较好成绩。目前无人叉车主要还是场内物流搬运业务上做深度拓展;
【2025-07-24】
诺力股份获6家机构调研:作为叉车主机生产商,无人叉车及技术是我公司的研发方向及产品序列的一部分(附调研问答)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诺力股份7月24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7月22日接受6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为什么做具身智能搬运机器人?
答:我们公司一直处于物料搬运行业。近八年科技日新月异,但是除了十几年前的AGV产品,好像现象级划时代的新产品在物料搬运行业并没有产生。我们公司从去年就开始广泛调查研究全球科技,特别是物流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做智能搬运机器。
问:这算是跨行业?还是技术升级?
答:我们是在叉车的基础上做了10年叉式无人车(或叫叉式AGV)这次是在叉式无人车的基础上升级为物料搬运机器人,是基于原有场景内的产品升级。
问:请问公司有无人叉车技术吗?应用在哪些场景?
答:作为叉车主机生产商,无人叉车及技术是我公司的研发方向及产品序列的一部分。近期,我司的两款产品:APT15托盘搬运AGV和PS15-CB平衡重式AGV参加了由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联合主办2025全球首届无人叉车应用场景大赛,取得了“高效搬运竞赛”、“精准堆高作业竞赛”两个赛区的较好成绩。目前无人叉车主要还是场内物流搬运业务上做深度拓展;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申万菱信基金公司刘世昌、谢欣雨鹏华基金基金公司刘玉江、孟昊、张卓然、张炜、戴钢、胡颖、蔡春根、赵花荣、黄奕彬广发证券证券公司何珏威、冯汉杰、杜威、杨定光、王瑞冬、王颂、邱世磊、陈樱子泓德投资阳光私募机构李昕阳和谐健康保险保险公司朱之轩泉果基金其他尚广豪、陈霄翔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
【2025-07-23】
诺力股份:以具身智能机器人叩响智慧物流未来之门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罗京
● 本报记者 罗京
从2015年营收破10亿元到2024年营收近70亿元,位于浙江湖州长兴县的智能物流龙头企业诺力股份,用十年时间交出亮眼答卷。但公司董事长丁毅并未止步于此,“诺力下一个十年在哪”的思考始终萦绕在他心头。去年以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崛起及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技术的突破,为他带来了答案的灵感,更让他看到了未来智能物流行业的曙光。
面对传统物流制造行业陷入全球经济重构、同质化竞争及人力成本攀升导致的三重困境,丁毅认为,破局之道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对物流系统柔性化、智能化需求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这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丁毅向记者表示,“经过反复的论证和探讨,我们判断具身智能的物流机器人将会是未来的产品方向。”
十年技术沉淀打造先发优势
成立于2000年的诺力股份是一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智能物流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涵盖了全系列叉车、智能立体仓库、智能输送分拣系统、AGV(自动导引运输车)系统、供应链综合管理软件以及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等。
2015年,诺力股份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同年公司与上海漠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然人王东升共同投资设立上海诺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叉车式AGV方面的探索。
“AGV摆脱了传统物流制造依赖人力情况,凭借传感器与算法即可实现自主作业,可以看作是具身智能物流机器人的前身。”丁毅表示,经过十年的探索和积累,公司在AGV领域形成良好的技术沉淀和优势,为公司布局具身智能物流机器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先发优势。
上海诺力旗下两款明星产品——APT15托盘搬运AGV和PS15-CB平衡重式AGV,在近日举行的全球首届无人叉车竞赛中分别摘得“高效搬运竞赛”桂冠和“精准堆高作业竞赛”桂冠。
不过,丁毅表示,具身智能机器人跟传统AGV具有明显的差别。“传统AGV大多只能按照预设好的简单路线,进行点到点的搬运工作,灵活性和自主性严重不足。但具身智能机器人不一样,它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决策系统,宛如拥有了一颗‘智慧的大脑’,能够依据周围环境的实时变化,自主做出合理决策。”丁毅告诉记者。
丁毅认为,未来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物流领域的发展将着重聚焦三个方向:深化多模态感知技术融合,实现对复杂环境与货物的精准识别;优化规划算法与强化学习,提升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下的决策能力;突破机械结构与驱动技术瓶颈,增强机器人的负载能力与运动灵活性,以适应更多元化的物流作业需求。
以产业需求为技术突破方向
今年4月,诺力股份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联合共建实验室,融合浙江大学在具身智能、运动控制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公司在智能物流装备的产业化经验,聚焦企业实际需求开展技术攻关,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智能物流领域突破关键技术、抢占产业先机提供创新支撑。
“机器人研发切忌闭门造车,必须以产业实际应用需求为起点逆向推导技术路径。”丁毅向记者表示,为了让机器人真正嵌入产业肌理,公司的研发团队带着浙江大学的专家们入驻下游行业生产一线,用几个月时间开展市场调研与场景分析,锁定特定行业的具体工业场景作为具身智能技术突破方向。
“我们做机器人,不是要简单的冷冰冰的‘机器换人’,而是有温度的‘人机共生’!”丁毅说。
举例来看,在化工行业,车间里存在大量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事故;钢铁厂的高温环境,一般人及设备根本无法承受;还有冷链仓库,常年处于零下25度的低温状态。“这些特殊场景对于人工、传统设备而言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却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机器人进入这些场景当中,把工人解放出来,去做更符合当下业态的事情。”丁毅表示。
除了场景需求方面的积累,诺力股份在算法软件方面同样早已展开。2016年与2020年,诺力股份相继战略收购国内领先的智能物流系统集成商无锡中鼎与欧洲知名物流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法国SAVOYE。“这两次并购完成了公司在智能物流领域的关键拼图,公司迅速成长为具备覆盖智能叉车至大型智能物流集成系统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能力的全球化企业。”丁毅告诉记者。
为了更好支持机器人业务发展,丁毅制定了资金分配“7:3”策略。“70%资金投入到传统业务的升级改造当中,像叉车以及老款AGV的技术迭代就包含在内,目的是确保现有业务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公司带来可靠的营收。剩下30%的资金则用于机器人等新兴业务的开拓。”丁毅解释道。
打造智能物流协同创新生态
作为在物流行业里摸爬滚打30年的老兵,丁毅表示,公司始终把“推动中国智造走向世界”当作努力的方向。“这些年亲眼见证着行业的潮起潮落,越发感受到肩上那份助力产业升级的责任。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不仅是技术革新的关键,更是推动产业协同的核心力量。”丁毅感慨。
丁毅认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智能化物流的未来形态,契合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对柔性化、高效率物流解决方案的需求,可在高端制造业、跨境电商枢纽仓等领域实现差异化竞争,重塑中国智造在全球物流科技领域的价值定位。
他呼吁行业内企业应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为核心,打破技术、数据与资源壁垒,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物流产业生态。“物流设备制造商需联合科研机构,攻关高精密机械结构等核心硬件;系统集成商与软件开发商要协同研发适配算法与系统,解决复杂场景调度难题;物流企业需开放场景提供数据优化性能。同时,搭建智慧物流开放平台,统一标准协议,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与其他设备、系统深度融合,打造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丁毅说。
展望未来,丁毅表示,诺力股份将持续加大在人工智能、数字化、AI大模型应用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重点聚焦AGV与具身智能物流机器人技术攻关,尽快建成全球领先的智慧物流创新中心。以技术突破、模式创新、生态协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成长,推动传统物流制造叉车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全球智慧物流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2025-07-21】
华西证券:无人叉车临近技术奇点 渗透率加速提升、需求放量在即
【出处】智通财经
华西证券发布研报称,AGV及无人叉车的技术水平已相对成熟,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有望大幅提升AGV的感知能力,助力AGV从室内走向室外,届时AGV及无人叉车将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年中国无人叉车渗透率2.2%,同比+0.5pp。随着无人叉车突破技术奇点,逐步从室内走向室外,无人叉车的渗透率将加速提升。AGV及无人叉车已临近技术奇点,需求放量在即。
华西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无人叉车是AGV的分支之一
AGV全称Automated Guided Vehicle,中文名为自动导引车,是一种以电池为动力,装备有电磁、视觉和激光等自动导航模块,能够沿规划路线自主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是工业机器人的一种。AGV能够根据后台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指令进行自主行驶,到达指定地点,完成搬运、分拣、装配等作业任务。按照结构分类,AGV主要分为潜伏式、叉式AGV(即无人叉车)、料箱式、复合式等四大类。其中,潜伏式和叉式AGV的应用最为广泛,复合型AGV应用潜力较大。
AGV及无人叉车技术相对成熟,AI大模型有望大幅提升其智能化水平
AGV需要解决“我在哪里、我要去哪、我要怎么去”三个核心问题,导航定位就是AGV的核心技术,目前行业内应用范围最广的是二维码和SLAM导航,未来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混合SLAM技术是重要发展方向。感知能力是AGV智能化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配备各类传感器,AGV具备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控制器是AGV的核心,当前AGV已有专用控制器,控制器负责完成人机交互、路径规划、任务执行、定位与导航控制、电源管理、自主避障、安全信息提示,以及与AGV管理监控计算机进行通讯,反馈AGV的当前状态,并接受AGV管理监控系统的调度和工作指令等任务。AGV及无人叉车的技术水平已相对成熟,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有望大幅提升AGV的感知能力,使其对周围环境的理解由单一的障碍物拓展到语义信息,从“看见”进化为“理解”,真正实现自主规划、自主移动、自主作业,助力AGV从室内走向室外,届时AGV及无人叉车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AGV国内市场规模超200亿,无人叉车渗透率仅2%
根据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2022年全球AGV市场规模约47.5亿美元,2024年中国AGV市场规模为221亿元,同比+14%,2022-2024年3年CAGR=21%。2024年中国无人叉车销量2.2万台,同比+44%,2022-2024年3年CAGR=52%。2024年中国无人叉车渗透率2.2%,同比+0.5pp。随着无人叉车突破技术奇点,逐步从室内走向室外,无人叉车的渗透率将加速提升。
竞争格局未定,入局者众
我国AGV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真正启动至今,已有30多年发展历史,期间涌现了较多的AGV生产企业,可大概分为三个类别:AGV专业生产商(包括海康机器、极智嘉、新松机器人等)、传统叉车厂(包括安徽合力、杭叉集团、中力股份、诺力股份)、新势力企业包括(兰剑智能、今天国际、华睿科技、镭神智能等)。当前行业仍处于发展中前期,竞争格局未定,入局者众。
风险提示:AGV及无人叉车技术进步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恶化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2025-07-21】
基金调研丨东方基金调研诺力股份
【出处】本站iNews【作者】AI基金
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7月17日,东方基金对上市公司诺力股份进行了调研。从市场表现来看,诺力股份近一周股价上涨3.43%,近一个月上涨14.61%。基金市场数据显示,东方基金成立于2004年6月11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1232.72亿元,管理基金数120个,旗下基金经理共23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东方量化成长灵活配置混合A(005616),近一年收益录得59.86%。东方基金在管规模前十大产品业绩表现如下所示:基金简称基金代码基金类型基金经理规模(亿元)年涨跌幅(%)东方臻宝纯债债券A006210债券型刘妍、吴萍萍、郑雪莹201.575.83东方添益债券400030债券型吴萍萍195.834.4东方金账簿货币B400006货币型郑雪莹97.991.68东方卓行18个月定开债券A008322债券型刘长俊、程旺、车日楠96.400.74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400015混合型李瑞78.5828.22东方中债1-5年政策性金融债C012404债券型冯焕65.832.91东方臻慧纯债债券A009463债券型刘长俊52.852.45东方臻选纯债债券A006212债券型刘长俊、吴萍萍44.533.21东方臻裕债券A016318债券型刘妍、吴萍萍35.592.99东方中债绿色普惠主题金融债券优选指数A021303债券型冯焕、车日楠35.393.01(数据来源:本站iFinD) 附调研内容:
问答。
问:公司无人叉车的发展情况如何?答:公司2015年成立AGV公司,做托举式机器人,主要做叉式机器人,聚焦在重载式无人叉车方面,生产物流集成,从点对点原料搬运。2017年与科尔摩根签约,前期核心零部件价格高昂。近几年开始,国产零部件有了非常大的质量和科技提升,价格也随之下降,为公司生产叉式AGV提供便利。再加上现在很多下游行业信息化程度提升很快,加上公司人机混用的共用通道场景在前些年已经实现,叉式无人车大规模应用的突破点即将到来。
问:公司无人车即叉式AGV处于无人驾驶的哪个层级?答:公司无人车即叉式AGV产品实际上已经处于无人驾驶L4和L5之间的水平。从自主导航、柔性部署、应用场景成本以及效率等核心指标来看,我们的叉式AGV完全能够满足AMR的各项要求,唯一的区别在于导航方式——AMR基于SLAM技术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而传统AGV只能沿固定轨道运行,遇到障碍时只能停止。目前,我们已经推出具备自主避障功能的新产品,正在逐步推向市场。Q:我们看到某款产品通过了中国自动化学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具体能介绍一下吗?A:我公司无人叉车有多款产品,其中PS12-OMNI全向小转弯半径举升搬运机器人产品,通过了中国自动化学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这款产品主要有以下特点:根据规划线路不停车变向、实现全向移动、毫米级导航360°障碍感知、智能纠偏:精度±5mm;额定起重量1200Kg,最大起升高度1300mm等领先技术。
问:公司产业升级的布局路径能否再介绍一下?答:我们公司是做搬运车辆起家,从步行式搬运车到电动搬运车再到电动叉车、然后开发研发和销售AGV即叉式无人车,到目前做具身智能搬运机器人。其实一直是沿着搬运场景在做产品的升级,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好更便利的解决方案。即便是并购中鼎智能和法国SAVOYE,其实也是将搬运解决方案放大到场内物流整场解决方案。还是做的产业升级的事情,并没有偏离主赛道。现在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的兴起,无不都是在验证我们过去的观点和布局是正确的,现在未来已来,更是要实现我们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的好时机,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2025-07-21】
诺力股份获6家机构调研:公司无人车即叉式AGV产品实际上已经处于无人驾驶L4和L5之间的水平(附调研问答)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诺力股份7月21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7月17日接受6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答。
问:公司无人叉车的发展情况如何?
答:公司2015年成立AGV公司,做托举式机器人,主要做叉式机器人,聚焦在重载式无人叉车方面,生产物流集成,从点对点原料搬运。2017年与科尔摩根签约,前期核心零部件价格高昂。近几年开始,国产零部件有了非常大的质量和科技提升,价格也随之下降,为公司生产叉式AGV提供便利。再加上现在很多下游行业信息化程度提升很快,加上公司人机混用的共用通道场景在前些年已经实现,叉式无人车大规模应用的突破点即将到来。
问:公司无人车即叉式AGV处于无人驾驶的哪个层级?
答:公司无人车即叉式AGV产品实际上已经处于无人驾驶L4和L5之间的水平。从自主导航、柔性部署、应用场景成本以及效率等核心指标来看,我们的叉式AGV完全能够满足AMR的各项要求,唯一的区别在于导航方式——AMR基于SLAM技术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而传统AGV只能沿固定轨道运行,遇到障碍时只能停止。目前,我们已经推出具备自主避障功能的新产品,正在逐步推向市场。Q:我们看到某款产品通过了中国自动化学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具体能介绍一下吗?A:我公司无人叉车有多款产品,其中PS12-OMNI全向小转弯半径举升搬运机器人产品,通过了中国自动化学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这款产品主要有以下特点:根据规划线路不停车变向、实现全向移动、毫米级导航360°障碍感知、智能纠偏:精度±5mm;额定起重量1200Kg,最大起升高度1300mm等领先技术。
问:公司产业升级的布局路径能否再介绍一下?
答:我们公司是做搬运车辆起家,从步行式搬运车到电动搬运车再到电动叉车、然后开发研发和销售AGV即叉式无人车,到目前做具身智能搬运机器人。其实一直是沿着搬运场景在做产品的升级,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好更便利的解决方案。即便是并购中鼎智能和法国SAVOYE,其实也是将搬运解决方案放大到场内物流整场解决方案。还是做的产业升级的事情,并没有偏离主赛道。现在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的兴起,无不都是在验证我们过去的观点和布局是正确的,现在未来已来,更是要实现我们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的好时机,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东方基金基金公司高强中信建投证券公司陈宣霖华创证券证券公司陈宏洋国联民生证券公司蒙维洒国金资管其他姜喜旻远信投资其他黄垲锐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
【2025-07-16】
券商观点|叉车销量数据点评报告:6月内外销高增长,关注叉车投资机会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7月16日,华龙证券发布了一篇机械设备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6月内外销高增长,关注叉车投资机会。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事件: 2025年7月15日,统计与经济运行部发布6月工程机械行业主要产品销售快报。 观点: 6月叉车销量: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叉车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5年6月当月销售各类叉车137570台,同比增长23.1%。其中国内销量83892台,同比增长27.3%;出口量53678台,同比增长17.2%。 1—6月叉车累计销量:2025年1-6月共销售叉车739334台,同比增长11.7%;其中国内销量476382台,同比增长9.79%;出口262952台,同比增长15.2%。不含电动步行式仓储(Ⅲ类)车辆销量:2025年6月当月销售不含电动步行式仓储车辆的叉车合计53266台,同比增长14.5%。其中国内销量34899台,同比增长15.3%;出口量18367台,同比增长13%。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叉车行业①销量数据亮眼,内销数据6月份同比大增,受益于2024下半年低基数效应,预计内销同比增速转正具备持续性,对估值有提振作用;②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叉车行业正迎来智能化与无人化升级,无人叉车单价较高但更具经济性,伴随渗透率提升有望增厚行业盈利;③行业目前整体估值不高,具备安全边际。建议关注:安徽合力、杭叉集团、诺力股份等。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电动化转型带来的挑战;智能化升级的不确定性;市场竞争加剧;国际贸易政策与汇率波动等。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16】
诺力股份:诺力股份旗下没有金融公司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16日讯,有投资者向诺力股份提问, 请问诺力股份旗下是否有金融公司?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诺力股份旗下没有金融公司。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16】
诺力股份:适用于卷料搬运的智能重载搬运机器人是面向大重量、卷状物料的生产制造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16日讯,有投资者向诺力股份提问, 贵司卷料重载搬运机器人获得工信部示范推广,在那些工业场景赋能?举例说明。谢谢?
」净卮鸨硎荆鹁吹耐蹲收撸耗茫∈视糜诰砹习嵩说闹悄苤卦匕嵩嘶魅耸敲嫦虼笾亓俊⒕碜次锪系纳圃欤绶闹⑼刃幸刀⒌腁GV产品,主要适用于特定的制造场景。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16】
诺力股份:公司业绩稳定,尚未满足发布业绩预报相关条件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16日讯,有投资者向诺力股份提问, 非常多的公司发布了半年业绩预报,希望公司也提前发布业绩预报,让投资者更好的了解公司。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业绩稳定,尚未满足发布业绩预报相关条件。感谢您的关注。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16】
诺力股份:我司与浙大机器人研究院海创机器人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正在加紧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待产品成熟后将向推向市场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16日讯,有投资者向诺力股份提问, 你好,贵司和浙大机器人、浙大海创机器人联合创作室,研制的具身物流机器人有何进展?这方面成果如何?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我司与浙大机器人研究院海创机器人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正在加紧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待产品成熟后将向推向市场。感谢您的关注。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16】
诺力股份:公司售后领域正在实施使用的是DeepSeek-R1上微调后的垂类大模型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16日讯,有投资者向诺力股份提问, 为评估公司价值,请说明 1. 是否在办公、研发、客户服务或业务流程中应用AI技术? (a)是 (b)否 2. 若应用AI,是否曾使用: (a) ChatGPT (b) DeepSeek (c) 其他(请注明) 3. 在2025年初,是否将 ChatGPT 部分或全部替换为 DeepSeek? (a)是(b)否(c)未用过ChatGPT (d) 试用deepseek后仍主要使用GPT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售后领域正在实施,使用的是DeepSeek-R1上微调后的垂类大模型。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