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科技(603083)F10档案

剑桥科技(603083)经营分析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剑桥科技 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603083 剑桥科技 更新日期:2025-04-1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从事电信、数通和企业网络的终端设备(包括电信宽带、无线网络与小基站、
边缘计算与工业互联产品)以及高速光模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 364988.88|  76636.09| 21.00|       99.88|
|备制造业                |          |          |      |            |
|其他业务                |    216.21|      3.21|  1.49|        0.06|
|租赁收入                |    216.21|      3.21|  1.49|        0.06|
├────────────┼─────┼─────┼───┼──────┤
|电信宽带                | 203268.83|  38194.52| 18.79|       55.63|
|无线网络与小基站        | 105240.04|  25905.48| 24.62|       28.80|
|高速光模块              |  49152.74|  11906.31| 24.22|       13.45|
|边缘计算与工业互联产品  |   7327.27|    629.78|  8.60|        2.01|
|其他业务                |    216.21|      3.21|  1.49|        0.06|
|租赁收入                |    216.21|      3.21|  1.49|        0.06|
├────────────┼─────┼─────┼───┼──────┤
|境外                    | 337952.85|  73800.48| 21.84|       92.54|
|境内                    |  27036.03|   2835.61| 10.49|        7.40|
|其他业务                |    216.21|      3.21|  1.49|        0.06|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 308536.19|  66783.59| 21.65|       99.90|
|备制造业                |          |          |      |            |
|其他业务                |    148.46|    -57.34|-38.62|        0.05|
|房屋出租                |    148.46|    -57.34|-38.62|        0.05|
├────────────┼─────┼─────┼───┼──────┤
|电信宽带                | 182714.62|  36017.23| 19.71|       59.16|
|无线网络与小基站        |  71851.82|  16504.23| 22.97|       23.27|
|高速光模块              |  44667.98|  13016.61| 29.14|       14.46|
|边缘计算与工业互联产品  |   9301.78|   1245.53| 13.39|        3.01|
|其他业务                |    148.46|    -57.34|-38.62|        0.05|
|房屋出租                |    148.46|    -57.34|-38.62|        0.05|
├────────────┼─────┼─────┼───┼──────┤
|境外                    | 275400.41|  63264.37| 22.97|       89.22|
|境内                    |  33135.79|   3519.23| 10.62|       10.73|
|其他业务                |    148.46|    -57.34|-38.62|        0.05|
└────────────┴─────┴─────┴───┴──────┘
【2022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 378373.91|  70714.73| 18.69|       99.90|
|备制造业                |          |          |      |            |
|其他业务                |    187.14|    -92.57|-49.46|        0.05|
|房屋出租                |    187.14|    -92.57|-49.46|        0.05|
├────────────┼─────┼─────┼───┼──────┤
|电信宽带                | 205927.75|  32509.24| 15.79|       54.37|
|无线网络与小基站        | 105605.15|  21058.38| 19.94|       27.88|
|高速光模块              |  47821.49|  13188.57| 27.58|       12.63|
|交换机与工业物联网基础硬|  19019.51|   3958.54| 20.81|        5.02|
|件                      |          |          |      |            |
|其他业务                |    187.14|    -92.57|-49.46|        0.05|
|房屋出租                |    187.14|    -92.57|-49.46|        0.05|
├────────────┼─────┼─────┼───┼──────┤
|境外                    | 313593.99|  66127.04| 21.09|       82.84|
|境内                    |  64779.92|   4587.69|  7.08|       17.11|
|其他业务                |    187.14|    -92.57|-49.46|        0.05|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全球经济环境依旧复杂多变,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技术迭代速度不断加快
。在此背景下,公司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通过持续创新、优化业务布局、加大研发
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内部管理等措施,推动各项业务稳步发展,公司业绩
实现了稳步增长,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65亿元,增幅为18.31
%;本期实现销售毛利润7.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99亿元,增幅为14.86%。本
期最终实现税后净利润1.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72亿元,增幅为75.90%。
公司本期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宽带接入、无线接入和高速光模块这三大核心业务产
品发货量与发货金额的显著增长。上述增长既源于高速光模块领域市场需求的集中
爆发(受益于全球数据中心扩容及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也依托宽带与无线业务
的稳定市场贡献(基于全球5G网络部署及家庭宽带升级需求)。公司凭借全球化布
局(覆盖亚太、北美和欧洲主要市场)与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进一步巩固了产品
竞争力,推动核心业务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收到嘉善现代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发放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600余万元,促使本期非经常性损益有所增加。不过,因日元汇率下跌,且美元
升值幅度低于去年同期,导致汇兑收益较去年减少,本年度汇兑收益为1,443.56万
元,较2023年度的3,178.97万元减少1,735.41万元。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主要开展
了以下工作:
(一)研发
2024年,公司研发团队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在光模块方面,成功研发并
在多地量产800G及400G系列新产品,实现更低功耗和成本。新一代1.6TOSFP光模块
完成原型开发,并在2024OFC上成功展示,引发业界广泛关注。400GQSFP112DR4/DR
4+、800GOSFPDR8/DR8+等多款硅光产品实现量产,海外市场认证顺利推进,巩固了
公司在高速光模块领域的市场地位。此外,推进800GLPO产品开发,并着手1.6TLPO
/LRO产品布局,以满足AI算力中心和数据中心的高速互联需求。国内、北美、日本
等多地研发团队紧密协作,推进基于3nmDSP的1.6T光模块开发,确保技术领先性。
宽带接入和无线通信领域同样成果显著。公司完成25GGPON产品研发并实现小批量
发货,加快10GGPON市场拓展,持续优化产品成本和竞争力。Wi-Fi7及万兆网关产
品在北美市场成功商用,OpenWi-Fi架构的室外AP产品在全球多个应用场景实现部
署,并构建北美本地化研发与支持团队,提升客户响应速度和产品适配能力。
(二)产品线
宽带事业部主要面向海外市场,近年来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诸多原本专注国内市场
的企业逐步向海外拓展。在此背景下,事业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其一,通过优化
研发设计、拓宽采购渠道等方式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其二,依托自身
较强的研发能力与丰富的国际化人才储备,积极开拓高附加值的海外蓝海市常经过
近三年的发展,2024年事业部GPON与10GGPON业务营收规模相近,实现了向10GGPON
业务的转型。同年,公司完成25GGPON技术研发并实现小批量发货。
随着Wi-Fi网关和自组网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深度推广,无线产品事业部实现显著增
长,相较2023年录得可观的营收提升。在北美市场,Wi-Fi7和万兆网关产品成功商
用,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高性能无线网络设备市场的竞争力;基于OpenWi-Fi架构
的室外AP产品在多个应用场景实现批量部署,包括运营商网络、公共Wi-Fi覆盖等
,为业绩增长提供强劲支撑。事业部完成北美本地化研发与支持团队的建设,缩短
响应客户需求周期,提高市场适应性,增强与当地运营商、企业客户的合作。
尽管海外市场5G网络建设较为缓慢,受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和投资资金限制等因素
影响,小基站团队依然开源节流,提升研发和运营效率,与全球产业链伙伴深度合
作,扩展产品线。新的一体化基站平台功能强大、尺寸和功耗孝性价比高,支持4/
5G双模式,已在多个客户网络中测试集成,渗透进欧美日韩运营商移动网络、工业
网络和专网市常同时,开发室外型大功率双模式平台,研发统一的小基站网管平台
,为AI应用在边缘节点的下沉提供丰富计算和存储资源。
光电子事业部在2024年完成了400GQSFP112DR4/DR4+新产品、800GOSFPDR8/DR8+硅
光新产品以及新一代低功耗低成本400GQSFP-DDFR4/LR4产品的开发并实现量产。新
一代800GOSFP2×FR4/2×LR4硅光新产品和基于3nmDSP的新一代1.6TOSFPDR8/DR8+
硅光新产品的开发进展顺利,预计于2025年进行客户送样和实现量产。多个新产品
在多个客户顺利完成认证,预计将在2025年实现大批量发货。公司继续完善多款80
0GLPO产品开发,800GDR8LPO产品在客户交换机的测试结果良好,将继续推进800G
和1.6TLPO和LRO产品的开发和迭代更新。完成多个产品在上海工厂和马来西亚工厂
的量产和扩产,以满足2025年客户的需求。
(三)重要子公司
1、CIG美国
2024年北美经济及营商环境不确定性扩大,下游客户去库存周期长,市场需求疲软
,竞争激烈,部分物料交付周期增加且供应波动,地缘政治因素也带来诸多挑战。
面对这些困难,CIG美国积极应对。在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市场,全力配合主要客
户向800G速率切换,提升产能和交付能力,加大在1.6T、硅光和液冷技术等的预研
。在主要运营商市场,推动客户网络演进,加快从GPON向XGS-PON的切换,推动25G
GPON的试商用并取得积极进展,预计2025年25GGPONONT产品将形成批量发货,同时
加大对50GGPON和更高速PON技术的预研。无线产品方面,高端Wi-Fi6E产品发货持
续增长,完成主要客户Wi-Fi7产品的客户验证,支持客户在2025年上半年全面转向
Wi-Fi7的部署,多款Wi-Fi7产品先后发布。在中小运营商和区域运营商市场,完善
整体解决方案,加快市场体系布局,预计2025年上半年全新发布宽带接入整体解决
方案。此外,推动实现德国-波兰的产能布局,完成首次欧洲本地化试产,已于202
5年初开始向有需要的客户有序交付,还完成在北美地区的本地化产能规划,已在2
025年上半年展开试产工作。并于2024年下半年完成台北研发中心的设置,进一步
完善全球化研发能力布局。
2、CIG日本
CIG日本研发团队在800GDR8和800G2×FR4产品研发上取得进展,在高频电路设计、
信号完整性优化和高速光电转换等方面持续探索,改进光路和电路方案,提升产品
效率和稳定性。在1.6T模块研发中,尝试采用基于EML技术的方案,初步完成技术
验证。团队在800G产品研发中引入TRO技术,完成初步验证,但在功耗优化和大规
模部署适应性方面仍需努力。
3、浙江剑桥
浙江剑桥自2024年2月起动工建设“剑桥科技光电子技术智造基地项目”。截至报
告期末,项目厂房主体结构、员工宿舍、库房主体工作已完成,装修工作完成80%
。洁净化室、园区道路和绿化工程计划有序推进,项目预计2025年5月完成验收,2
025年7月开始设备调试,2025年10月开始投产。
(四)生产制造
1、传统产品与智能制造
2024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局势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公司敏锐洞
察市场变化,加速全球生产布局,积极探索并推行CO-LO模式。目前,公司在中国
的上海、西安、武汉、南通,以及海外的马来西亚、德国-波兰建立了生产基地,
并在与北美地区CO-LO合作伙伴合作推动本地化产能建设。各基地依据当地资源、
市场和政策优势,明确定位,承担不同产品线的生产任务。
亚洲的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完备的上下游供应链体系,在
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优势明显。面对周边市场的需求波动,能够快速响应,缩
短交货周期,赢得客户认可。2024年传统产品累计出货较2023年有所增长。欧洲基
地以先进技术和工艺为核心竞争力,专注高端产品制造。受地缘政治影响,其在满
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抢占市场先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公司通过全球化布局构建了稳固的生产网络,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有效分散了生
产风险,提升了生产效率,增强了全球市场竞争力。CO-LO模式在2024年成效显著
,实现了资源共享、降低成本、协同创新。
2、光电子产品
上海工厂在光模块生产领域成绩突出。完成多款400G光模块从新产品导入到量产的
转移,良率和生产效率符合量产标准。制造、验收并投产40多台光模块关键生产设
备,节省大量资本开支。完成国外多家设备集成商对上海工厂400G/800G高速光模
块的工艺认证,以及部分海外生产基地400G光模块的工艺认证。
马来西亚吉打州双溪大年生产基地扩大1万级洁净室厂房,实现400GDR4光模块转产
并小批量量产,通过某北美大客户400G生产制造工艺审核。完成光纤阵列和大功率
激光器等关键器件的供应商开发认证工作。坐落在槟城峇都加湾工业园的第二厂房
也顺利建成。
3、质量与精益
质量管理中心从研发质量、物料质量、生产质量、质量体系四个维度持续严控质量
管理,产品质量稳定保持较高水平。体系建设方面,顺利维护ISO9001、TL9000、Q
C080000、ISO27001等七大管理体系有效适宜。全年未发生市场批量召回的恶性质
量事故及重大客户投诉,一般和轻微客诉均及时处理改善并获得客户认可。通过多
种质量手段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各工厂产品综合直通率较上年度均有改善,客户满
意度持续提升,物料质量稳定。顺利通过多次客户审核。
(五)市场销售
1、宽带与无线产品国际市场
传统JDM业务保持稳定和增长,拓展了优质新客户,扩大市场份额。5G小基站在日
韩等重点市场保持稳定交付,基于最新芯片方案研发的新产品实现对欧美运营商市
场的新突破。家用Wi-FiMesh产品在东南亚运营商市场继续大规模交付,Wi-Fi7Mes
h系列方案在国际市场试点,有望尽快实现大规模批量交付。企业网OpenWi-Fi业务
在欧美、东南亚、南非、南美等多个国际市场实现批量交付,在重点潜力客户方面
取得较大突破。
2、光电子产品国内和国外市场
在AI算力需求的驱动下,数据中心光模块高速增长,800G光模块增长突出。AI大模
型训练和推理对带宽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单服务器节点需支持100G至800G的高速互
联,推动数据中心从400G向800G及以上升级。电信设备光模块依赖5G网络升级和相
干模块需求,呈现结构性环比增长。接入市场需求增速低但总体平稳。公司以400G
和800G系列光模块为核心,传统100G光模块稳定发货。产品迭代和新老光模块的PC
N认证切换是市场和销售团队的核心工作之一,在核心客户群内进行多轮多款产品
的认证测试。公司光模块交付能力较去年明显提高,产品多样化和全球供应力度加
大,数通类光模块交付速度更快捷。
(六)供应链
1、物料采购
传统产品采购方面,总体交付稳定,但终端客户需求波动给交付和库存管理带来挑
战。芯片价格基本回到疫情前水平,部分产品价格下降。PON产品采购需求量与202
3年相比基本持平或略有增长,Wi-Fi产品采购量上升,主要得益于美国及东南亚市
场需求超出预期。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紧密沟通,调整备货策略,控制库存水平,引
入国产品牌物料,优化成本并保障供应稳定。
光电子产品采购方面,保障800G项目量产物料供应爬坡,优化采购成本,应对激光
器芯片供应紧缺问题,为2025年稳定生产做准备。在200G/LAN技术从研发到NPI实
现的关键一年,与国内外光电芯片厂商紧密合作,确定物料选型,积累供应保障经
验。
计划与仓储中心客户需求订单增幅较大,各部门协同合作,智能制造工厂累计发货
1,239万台,较上一年增加31%,完成客户订单交付任务。仓储管理部员工作业效率
提升6.28%,外协厂物料发货量增加64.83%,部门费用下降19.39%,质量管理成本
损失为“零”。物料齐套率和出货达成率均为100%,光器件产品客户需求订单大幅
增加,新项目有序进入量产,物料供应保障有力。进出口业务海运运输成本变化较
大,国内物流运输成本基本持平,全年物流运输支出上涨32.49%,单台物流成本下
降1.83%。
(七)企业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部围绕“癣育、用、留”四大核心模块,复盘制度流程,加强内部协同,
结合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提升工作效率和规范性。基于公司战略和业务规划,重点布
局人才盘点、干部管理及绩效等体系工作,优化资源配置与组织结构,完善校招培
养体系,明确人才发展路径,打造精英人才梯队。持续开展管理职能人员培训,丰
富完善激励体系,实施新一期股权激励,激发员工积极性。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增
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2、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中心持续优化和精简各部门费用需求,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效果。深化精
细化和定制化数据分析工作,提出创新管控建议和方案,促进决策科学性和前瞻性
。强化内部沟通和协作机制,发挥总部与工厂、不同部门和业务单元之间的协同效
应。建立沟通桥梁,解决问题,促进信息共享和团队合作,提升整体执行力和响应
速度。
3、信息化
信息化管理协助公司顺利通过新老客户合格供应商资格体系审核。掌握信息系统核
心架构并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加快建立数字化转型闭环管理机制,完善数字化转型
战略架构。通过信息系统优化,提高订单响应能力,优化生产和物料采购计划,提
高库存周转率,实现质量管理精细化、可视化。利用智能制造大数据信息化分析中
心,实现大数据赋能智能生产,驱动公司生产制造及经营数字化转型,持续升级和
部署各生产基地制造管理信息系统,适配新客户、新产品、新工艺的生产业务需求
。
4、科技管理
公司在科技管理方面成果颇丰。通过2021年度闵行区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验收,完成
2022年闵行区重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项目验收准备工作并提交验收申请。荣获上海
市创新型企业总部称号,以及上海市企业联合会等颁发的“2024上海制造业企业10
0强(第79名)”“2024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
强(第54名)”“2024上海新兴产业企业100强(第61名)”称号。公司重视知识
产权保护,2024年全年申请专利共23件(其中发明专利14件),获得授权专利共9
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
5、股权激励
公司持续推进股权激励常态化实施,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2024年完成多项股权激
励相关工作,包括《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锁上市工作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锁上市工作、《20
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工作、《2024年股票
期权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工作等。
2024年,仍在存续期内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相关激励成本
合计为人民币1,203.43万元。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主营业务
所属的细分行业为制造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大类代码为C39
)。
公司的主营业务涉及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以下鼓
励类信息产业相关条目:28-1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含100Gb/s及以上光传输
系统建设,移动物联网、物联网(传感网)、智能网等新业务网设备制造与建设,
宽带网络设备制造与建设,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与建设〕;28-3通信设备
(含数字移动通信、移动自组网、接入网系统、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及路由器、网关
等网络设备制造);28-5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含光电子器件)。
通信设备制造业为基础通信运营商及内容服务商提供通信设备和软件系统,为终端
用户提供各种终端应用设备,在整个通信产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通信传输及应用
至关重要。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包含核心网络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和网络终端应用
设备等的制造。
按细分领域划分,公司的主营业务可分为以下三个子行业:
1、ICT终端设备行业⑴行业主要经营特点
ICT终端设备行业呈现显著的技术驱动特征,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持续高于15%,
重点投向生成式AI、边缘计算等前沿领域。企业级定制化需求加速扩张,智慧医疗
、工业元宇宙等场景被纳入国家政策支持范围。千兆光网建设推动PON设备需求激
增,2023年全球PON设备市场规模达126亿美元,中国“双千兆”网络政策驱动10GG
PON端口部署超1,200万个。供应链自主可控进程提速,国内14nm工艺终端芯片实现
规模化量产,但7nm以下先进制程仍依赖国际供应商。全球化布局面临结构性调整
,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终端出货量占比突破35%,华为、中兴在全球PON设备市
场份额合计超50%,同时需遵守国际数据主权法规。服务体系向智能化深度转型,A
I客服系统在TOP10厂商中的渗透率达32%,推动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提升。
⑵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行业技术呈现“强算力+场景化”双轮驱动:3nm制程芯片已实现商用,终端侧AI算
力突破34TOPS;多模态交互覆盖视觉、语音及空间感知维度,UWB精准定位技术符
合国际标准。PON技术向50G/100G演进,10GGPON占比超60%,支持8K视频、全光园
区等高带宽场景。通信技术向5G-A标准升级,毫米波终端设备出货量年增速超200%
。安全架构完成代际革新,基于TEE技术覆盖80%旗舰机型。光接入终端智能化升级
,OLT设备集成AI算力模块实现动态带宽分配。元宇宙入口设备加速迭代,XR终端
集成空间计算与SLAM算法。绿色技术成为新竞争维度,PON设备能耗较传统DSL下降
70%,推动模块化设计渗透率提升至41%。
2、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行业
⑴行业主要经营特点
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行业的全球发展高度依赖政策驱动与资本投入,各国差异化战略
加速技术迭代。例如,中国将5G纳入新基建核心,截至2025年3月已建成超420万个
5G基站,欧盟通过Hexa-X项目制定6G技术路线图,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则间接
强化通信芯片供应链。产业链呈现垂直整合与开放化并存趋势:华为、爱立信等头
部企业主导基站设备制造,而OpenRAN(开放无线接入网)因软硬件解耦特性,202
5年全球市场份额预计达8%-10%,但受标准碎片化及传统设备商专利壁垒限制,实
际部署进度低于预期。区域发展上,北美和东亚在5G网络密度和技术成熟度保持全
球领先地位,而非洲、拉美依赖多模多频分布式小基站填补覆盖空白,其紧凑设计
与多天线技术适配高密度场景。全球化竞争中,中国企业面临国际市场准入限制,
倒逼行业向边缘网关、分布式单元(DU)等灵活架构转型,支撑工业互联网与车联
网需求。
⑵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行业技术突破聚焦5G-Advanced商用与6G标准预研:5G-A通过MassiveMIMO(大规模
天线阵列)和网络切片实现10Gbps速率与1ms时延,中国、欧洲超60%运营商已启动
部署;6G研发中,欧盟Hexa-X提出太赫兹频段与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框架,美
国NextGAiance联合企业启动毫米波100Gbps传输试验。绿色节能技术分化明显:液
冷方案主要应用于充电设施,基站节能依赖智能关断与太阳能供电。边缘计算与开
放化重构网络:5G边缘DU下沉至工厂节点,时延降至10ms以下,支撑工业4.0实时
控制;OpenRAN规模化商用仍受限于设备互操作性,2025年仅30%基站实现多厂商接
入。全球标准竞争白热化,3GPP框架下中国企业贡献38.5%的5G核心专利,国际联
盟通过合作与竞争推动太赫兹与卫星通信技术发展。
3、高速光模块行业⑴行业主要经营特点
高速光模块行业呈现高资本投入、技术密集与市场驱动并存的经营特点。头部企业
通过持续创新抢占市场先机,国内厂商与云服务商深度合作,推动800G光模块销量
在2024年同比增长超80%。全球AI算力建设及5G网络部署成为核心驱动力,2024年
全球云厂商在AI基础设施的支出同比增长62%,运营商对800G/1.6T产品的需求显著
提升。数据中心液冷技术、高密度交换机等配套升级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供应链
协同效应显著,头部厂商通过深度绑定云厂商实现技术定制化,某国内科技巨头计
划三年内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带动产业链需求爆发。行业竞争格局呈
现寡头化趋势,国际领先厂商主导全球市场,国内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政策扶持逐
步扩大份额,2024年市场占比已达35%。
⑵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行业技术发展以高传输速率、低功耗与集成化为核心方向。硅光子技术(PIC)和
相干光通信技术成为主流,某国际半导体厂商与云服务商联合研发的PIC100技术通
过优化硅基光电芯片设计,支持1.6T及以上超高速传输,显著降低功耗与成本。相
干光模块技术在长距离传输中占据优势,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0亿美元,年复合
增长率超25%。高速率产品方面,800G光模块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1.6T产品预
计2025年商业化,部分厂商通过LPO(线性直驱)方案降低延迟。技术挑战集中于
量产良率与封装复杂性,但创新持续突破,国内通信设备厂商自研7.2T分布式转发
芯片支撑交换机性能提升,推动国产替代。北美依托成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占据主
导地位,中国受益于5G与云计算政策,2024-2025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28%。
行业分析指出,2027年全球高速光模块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美元,技术领先企业
将主导下一代数据中心市常
(二)行业发展阶段
1、ICT终端设备行业
ICT终端设备行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与转型的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ICT终端设备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
扩大。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报告,中国的ICT技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预计在未
来几年内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这表明ICT终端设备行业在市场上的需求日益
旺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从技术进步来看,ICT终端设备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人工智能、物
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ICT终端设备行业提供了
强大的技术支撑。这些技术的融合应用,不仅提高了ICT终端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还推动了行业向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从行业应用来看,ICT终端设
备正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无论是工业制造、医疗卫生、教育培训,还是智
能交通、智能家居等领域,ICT终端设备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跨界融
合的趋势,使得ICT终端设备行业的服务范围更加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ICT终端设备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技术更新换代速
度加快,要求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加剧,要求企
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还需要关注行
业标准和规范的建设,以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行业
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行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与成熟的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无线通信基础设施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根据GSMA的预测,到20
25年,全球5G连接数将达到14亿。同时,各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5G网络的建设和发
展,为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技术进步来看,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5G技术
以其高速率、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特点,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支
持。同时,随着5G技术的不断演进,无线通信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为用
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网络体验。
从产业链协同来看,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行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从芯片、设备制造到网络建设、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企业和机构参与
,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产业链协同的模式,为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行业的发
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网络建设和
运营成本较高、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等。因此,行业内的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
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无线通信基
础设施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高速光模块行业
高速光模块行业目前正处于技术创新与产业扩张的关键阶段。
从技术进步来看,高速光模块行业持续引领光通信技术的创新潮流。随着5G、云计
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速光模块的需求激增,推动了行业内的技术竞
赛。新型的高速光模块不仅具备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能耗,还在集成度、可靠
性和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
从市场应用来看,高速光模块正逐渐渗透到各个关键领域。无论是数据中心、电信
网络还是工业制造、医疗影像等领域,高速光模块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
市场的不断拓展,高速光模块的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和复杂,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产业链协同来看,高速光模块行业正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生态。从原材料供应
、芯片制造、模块封装到最终的产品销售和服务,都有相应的企业和机构参与,形
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产业链协同的模式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并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高速光模块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技术更新换代速度
加快,要求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加剧,要求企业
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还需要关注知识
产权保护、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的问题。
(三)行业周期性特点
ICT终端设备行业、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行业和高速光模块行业在周期性特点上存在
一定的差异,但都受到技术更新、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
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以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应对市场变
化。
1、ICT终端设备行业
由于ICT终端设备行业受到技术更新、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经济周期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其周期性特点较为复杂。在经济发展繁荣时期,企业和消费者对ICT终端设
备的需求增加,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2025年V1版《全
球ICT支出指南:行业与企业规模》(WordwideICTSpendingGuideEnterpriseandSMB
byIndustry)的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企业级ICT市场规模达2,693.6亿美元,同比
增长11.7%,且预计到2028年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7,517.6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
益于数字化转型的深化,企业对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需求显著提升。
尤其在制造业、金融和零售领域,智能化改造与数据安全投入成为关键增长点。而
在经济衰退时期,需求可能减少,行业发展速度可能放缓。此外,随着新技术的不
断涌现和普及,ICT终端设备行业也需要不断适应和跟进,这也增加了行业的周期
性特点。当下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ICT终端设备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推动行业产品不断迭代更新,刺激新
的市场需求。但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也要求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
创新能力,以在周期波动中抢占先机。
2、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行业
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行业的周期性特点与全球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政策支持和市场
需求等因素密切相关。在5G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无线通信基础
设施行业可能经历一段快速发展期。各国政府积极推动5G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为无
线通信基础设施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于2025年
3月3日发布的年度《2025年移动报告》,截至2024年底,全球5G连接数突破20亿,
预计到2030年将占移动连接总数的57%,并于2028年超越4G成为主流技术。随着5G
网络建设从大规模建设期逐步走向完善和饱和,行业发展速度可能逐渐放缓。然而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演进,如向5G-Advanced等阶段发展,以及应用场景从最初的
消费领域不断向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垂直行业拓展,无线通信基础
设施行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例如在工业互联网领域,5G技术为智能
制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智慧城市领域,5G技术推动了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能
化升级,不断催生对无线通信基础设施新的需求。
3、高速光模块行业
高速光模块行业呈现典型的技术周期驱动特性,其发展节奏与光通信技术迭代、算
力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场景需求深度绑定。当前,行业正处于800G模块规模化放量
阶段,亚马逊、微软等超算中心已批量部署,推动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50亿美元向
2026年超100亿美元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速达41%;与此同时,1.6T模块进入研发验
证期,博通等厂商的配套芯片方案预计2026年启动早期商用,但受限于硅光集成与
CPO技术的成熟度,大规模落地可能延至2027年后。价格波动方面,代际内年降规
律显著:400G模块价格五年间从1,500美元降至300美元,800G模块2025年单价较上
年下降约16%,但需求激增抵消了降价影响。竞争格局因技术路线分化:中国厂商
凭借800G成本优势占据全球40%份额,而美国企业聚焦CPO/LPO等封装创新,试图在
1.6T时代重建壁垒。短期风险来自地缘政治引发的供应链割裂,长期则需突破光电
互连物理极限,向光子集成电路等颠覆性架构演进。未来五年,行业将经历“800G
红利释放-1.6T技术切换-光互连革命”三轮周期,增速可能从2026年的30%逐步过
渡至2030年的结构性增长,新兴场景如6G前传、车载光互联或成下一阶段关键变量
。
(四)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作为一家立足于中国,服务于全球的ICT新型企业,公司深耕ICT及光通信相关市场
多年,在宽带接入、无线网络以及高速光模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及产品开
发经验。
1、ICT终端设备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家庭、企业及工业应用类ICT终端设备的研发、生产
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加快下一代25G/50GGPON产品的商用化推广进度,25GGPON
产品已实现小批量发货,50GGPON产品处于技术预研阶段。
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中国台湾中磊电子、明泰科技、智易科技以及中国大陆的共
进股份。公司的相关技术、产能及销售规模居行业的领先水平。
2、无线通信基础设施
从4G时代开始,公司就深耕于小基站市场,推出了全系列室内外微基站(Pico)和
飞基站(Femto)产品来满足海内外运营商对运营制式、无线频谱、产品形态的不
同需求。尤其是小基站市场比较发达的日本和韩国地区,公司已经形成稳定的供货
渠道,以快速的产品研发响应,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价格赢得
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和广泛的客户基矗公司已成为世界领先通信设备商的核心5G小基
站合作伙伴。报告期内,Wi-Fi7及万兆网关产品在北美市场成功商用,OpenWi-Fi
架构的室外AP产品在全球多个应用场景实现部署。
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京信通信、佰才邦、啟碁科技、中磊电子、富士康等。
3、高速光模块
公司对光器件和光模块的关注及研发是从2009年开始的,从最初的1.25G、2.5G、1
0G,到今天的100G/200G/400G/800G/1.6T。2018年通过收购美国MACOM公司在日本
的部分资产及技术转移,公司一跃成为全球100G高速光模块的光组件技术领先企业
之一。2019年通过收购美国LumentumHodingsInc.旗下的Ocaro日本公司的部分资产
及技术转移,加上在上海和美国培养发展的两个光电子研发中心,为高速光模块的
开发和生产奠定了基矗
在产品开发方面,公司已成功研发并在多地量产800G及400G系列新产品,实现更低
功耗和成本。新一代1.6TOSFP光模块完成原型开发,并在2024OFC展会上成功展示
,引发业界广泛关注。400GQSFP112DR4/DR4+、800GOSFPDR8/DR8+等多款硅光产品
实现量产,海外市场认证顺利推进。此外,还推进800GLPO产品开发,并着手1.6TL
PO/LRO产品布局,国内、北美、日本等多地研发团队紧密协作推进基于3nmDSP的1.
6T光模块开发。
在认证测试方面,公司800GLPO高速光模块产品已经配合客户的交换机兼容测试和
产品实现了迭代优化,并在多个客户中开展了前期市场导入工作,陆续在部分客户
中积累了相应的测试数据并完成了性能优化。
在生产制造方面,上海工厂完成多款400G光模块从新产品导入到量产的转移,良率
和生产效率符合量产标准,制造、验收并投产40多台光模块关键生产设备,节省大
量资本开支,还完成国外多家设备集成商对上海工厂400G/800G高速光模块的工艺
认证,以及部分海外生产基地400G光模块的工艺认证。马来西亚吉打州双溪大年生
产基地扩大1万级洁净室厂房,实现400GDR4光模块转产并小批量量产,通过某北美
大客户400G生产制造工艺审核,完成光纤阵列和大功率激光器等关键器件的供应商
开发认证工作,坐落在槟城峇都加湾工业园的第二厂房也顺利建成。
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中际旭创、新易盛、索尔思光电、光迅科技等。
(五)新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1、国内政策驱动通信产业升级
近三年来,国家各部委积极研究部署促进通信行业大力发展的改革举措,相继发布
了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产业振兴政策:
2022年1月,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
网络,推动5G应用加速落地。明确光纤用户占比超过94%,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1
08%,IPv6活跃用户数达4.6亿,进一步夯实网络基础设施。强调数字技术与实体经
济深度融合,为5G终端设备和应用场景提供政策支持。
2022年1月,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云网融合加快中小城市信息
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在总体目标
指导下,围绕网络设施、应用设施、技术创新、融合应用、产业聚集等领域提出了
5大任务:加快完善中小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有序布局中小城市应用基础设施,积
极推动中小城市云网技术融合创新,大力培育基于云网基础设施的融合应用,支持
数字产业向中小城市聚集。
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
干政策的通知》,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引导电信运营商加快5G建
设进度,支持工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升级,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启动实施北
斗产业化重大工程,推动重大战略区域北斗规模化应用;加快实施大数据中心建设
专项行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8个国
家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建设。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
康发展,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2022年8月,工信部发布《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提出到2025年建成1,000个5G
全连接工厂,覆盖电子制造、采矿等十大行业。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加快5G网
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
,大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
和协同联动,引导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
梯次布局。整体提升应用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2023年3月,国务院《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
未来工作重点,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新能源
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
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发展“互联网+”。
2023年4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
动能源电子技术与光通信融合,发展高速光模块、能源通信芯片等产品。
2023年6月,工信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提升电子整机装备用SoC/MCU/GPU等高
端通用芯片、氮化镓/碳化硅等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精密光学元器件、光通信
器件、新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高适应性传感器模组、北斗芯片与器件、片式阻容
感元件、高速连接器、高端射频器件、高端机电元器件、LED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
可靠性水平。
2023年9月,工信部启动《“宽带边疆”专项行动(2023-2025年)》,目标2025年
边疆县城100%千兆光网覆盖、行政村5G通达率超80%。
2023年10月,工信部发布《5G发展新政策》,提出如下目标:到2025年,实现5G网
络在全国地级市、县城以及乡镇的全覆盖,并提升网络性能与用户体验。具体任务
包括:加快5G基站建设;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拓展5G应用场景,如应用于工业互
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加强安全保障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等。特别提出支持5G轻量
化发展,推动5GRedCap等技术在行业终端的应用,以降低5G模组成本。
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发布《
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提出加
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到2025年底,综合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初步成型。国家枢
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使用
率显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024年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
的通知》,推动RedCap芯片在工业、车联网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2024年3月,《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
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
”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
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深入开展
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平台企业在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国际竞争中
大显身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适度超前建设
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培育算力产业生态。我们要以广泛
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4年5月,国家数据局等十部门印发《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行动计划》,提出
建设20个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推动30%以上智算算力并网调度。
202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工信部联合发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指引》,明确提出要推动400G/800G高速全光连接技术的应用。要求电信运营商提
升公共传输通道效率,全力促进算网深度融合。为高速光模块的技术升级和规模化
部署提供政策支持,加速光通信产业链国产化进程。
2025年1月,国务院对《“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进行了更新部署,目标在202
5年实现1,000M及以上光纤接入用户达6,000万户,并推动万兆光网(如50GGPON、W
i-Fi7等)技术创新和场景应用。重点布局算力中心与光网络协同发展,为高速光
模块在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提供政策保障。
2025年1月,工信部发布《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着
力推动工业5G独立专网试点建设,要求完善无线通信基础设施标准,增强产业链供
给能力。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与5G网络深度融合,促进智能终端设备在制造业的规
模化应用。
2025年1月,工信部在《关于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2025
年建成超450万个5G基站,推进5G-A技术集成化发展,拓展通感智融合应用。提出
加快6G技术研发,推动天地一体化网络建设,为下一代通信终端设备研发提供政策
引导。
国家围绕“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密集出台通信产业政策,
推动网络强国与数字中国建设。政策呈现三大特征:强化基础网络能级,实现5G/
千兆光网全域覆盖等;深化数实融合,推进“5G+工业互联网”等项目;突破核心
技术,聚焦光通信、5GRedCap等领域,加速国产替代。作为通信设备商,政策红利
给公司带来诸多机遇。高速光模块、5G-A基站设备需求激增,工业物联网终端市场
扩容,数据中心设备升级需求涌现。公司将紧抓政策窗口,强化万兆光网技术创新
,加深与运营商和设备商合作,加速国产关键器件应用适配,构建全链条竞争力,
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浪潮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2、全球通信产业政策动态与竞争格局
2022年3月,西班牙通过《5G网络安全法》。虽未直接禁止华为、中兴参与核心网
建设,但保留逐案审查机制。这增加了GPON/EPON设备进入欧洲市场的合规成本,
企业需强化设备安全认证。
2022年4月,欧盟《数字服务法》要求大型平台(如Meta、谷歌)强化内容审核,
实时监测违规内容,并对仇恨言论、虚假信息等实施快速删除机制。这对家用Wi-F
iMesh网关、5GFWACPE等设备的内容过滤功能提出更高要求,企业需升级AI驱动的
内容识别技术。
2022年7月,欧盟《数字市场法案》规定超大型平台需保障数据互操作性,禁止滥
用市场地位进行自我优待。该法案推动5GFWACPE等设备的数据接口标准化,同时要
求平台开放用户数据访问权限,为企业级通信设备的跨平台协同提供支持。
2022年8月,美国《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过527亿美元补贴及240亿美元税收抵免,
吸引半导体企业在美投资研发与制造,并限制受资助企业在华先进制程产能扩张。
此举或直接影响100G/200G/400G光模块及工业级5G前传光模块的芯片供应链,加速
全球光模块产业向美转移。
2023年9月,欧盟《芯片法案》投资430亿欧元整合公共与私营资源,目标将欧盟芯
片产能从10%提升至20%。该法案推动10GGPON及50GGPON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同时为
工业AP、物联网网关等企业级通信设备提供供应链保障,强化欧盟在通信芯片领域
的自主能力。
2024年1月,日本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将电力、铁路等关键基础设施纳入
网络防御监管范围,要求通信设备支持主动溯源与反制功能。此举影响25G边缘网
关、工业AP等设备的安全设计,需集成网络威胁检测与响应模块,推动设备安全架
构升级。
2024年2月,美国发布行政命令,限制敏感数据(如地理定位、生物特征)流向中
国、俄罗斯等“受关注国家”,要求海底电缆运营商及医疗实体加强数据出境审查
。此举影响400G/800G光模块的国际部署,企业需调整跨洋传输方案。
2024年2月,美国进一步收紧海底电缆数据传输监管,迫使通信企业调整400G/800G
光模块的供应链布局,加速东南亚地区光模块制造基地建设,以规避数据安全审查
风险。
2024年2月,美国发布行政命令,限制敏感数据流向中国、俄罗斯等“受关注国家
”,并进一步收紧海底电缆数据传输监管,要求运营商及医疗实体加强数据出境审
查。此举或迫使通信企业调整400G/800G光模块的供应链布局,加速东南亚地区光
模块制造基地建设。
2024年7月,印度尼西亚发布LTE和5GNR技术法规,新增B28、B31等频段支持。此举
促进5G小基站、边缘DU产品的本地化适配,同时推动25G前传光模块的技术升级,
为东南亚市场的5G网络部署提供频谱与技术支撑。
2024年8月,卡塔尔通信管理局要求运营商于2025年底前停止3G服务,释放频谱资
源用于4G/5G网络升级。这为5G小基站、5GFWACPE等设备腾出中低频段资源,推动
中东地区5G网络扩容。
2024年9月,日本修订无线电设备法规,将4.9GHz频段纳入5G系统。此举为5G小基
站、边缘DU产品及工业级5G前传光模块提供频谱支持,推动5G网络向智能制造、车
联网等领域渗透,强化工业互联网应用。
2024年11月,韩国修订《电气通信事业法》,要求平台对深伪淫秽视频实施24小时
内屏蔽机制,并通过AI技术实时监测违规内容。这对家庭Wi-FiMesh网关、5GFWACP
E的本地存储与内容处理能力提出挑战,需优化边缘计算架构以提升内容过滤效率
。
全球通信产业正经历供应链重构、技术合规升级与区域市场分化的多重变革,中国
企业需在技术创新与合规运营中寻求平衡,以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营业务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从事电信、数通和企业网络的终端设备(包括电信宽带、无线网
络与小基站、边缘计算与工业互联产品)以及高速光模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三)经营模式
(四)公司产品市场地位
(五)竞争优势与劣势
公司竞争优势:
支撑公司主营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公司在以下方面具有突出能力和比较优
势:
1、客户资源优势:与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及数据中心运营商深
度绑定,构建覆盖国内外头部企业的稳定客户网络,持续拓展全球市场;
2、创新研发优势:秉持“预研一代、研发一代、生产一代”理念,构建多地协同
研发体系,持续高强度投入,聚焦通信基础设施领域实现全链条创新;
3、智能制造优势:融合工业物联网、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生产体系
,实现全面智能化,满足定制需求并降低成本;
4、商业模式优势:凭借深厚研发底蕴,构建JDM、ODM与自有品牌协同模式,灵活
适配产业链分工,适应行业动态变化;
5、产品服务优势:搭建全流程产品服务体系,各环节协同,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
,致力于提升质量、缩短周期、控制成本;
6、管理团队优势:国际化背景团队具备强大学习能力,能敏锐洞察变化,推动迭
代创新,灵活调整策略,助力公司螺旋式发展;
7、国际化分工合作优势:全球多地布局研发、生产与销售服务机构,实现技术、
制造与市场的高效联动,满足不同区域需求。
公司当前面临一些竞争劣势:
1、与行业内头部企业相比,公司整体业务体量处于相对较小水平,仍需进一步拓
展业务范围、提升市场份额,以扩大经营规模。
2、目前公司客户结构呈现出海外客户占比较高的特点,国内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
贡献中所占比例相对偏低,国内市场开拓力度有待加强。
3、公司销售与采购环节多采用外币结算方式,本币汇率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存在波
动情况,这种波动可能对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收入、成本及利润等关键财务指标产生
影响,进而影响公司最终财务成果。
4、随着公司在高端产品领域的研发不断取得进展,以及下游客户对高端产品需求
持续增长,公司现有高端产品产能在规模和效率上存在一定局限,难以充分满足未
来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增长趋势。
(六)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宽带接入、无线接入和高速光模块这三大核心
业务产品发货量与发货金额的显著增长。上述增长既源于高速光模块领域市场需求
的集中爆发(受益于全球数据中心扩容及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也依托宽带与无
线业务的稳定市场贡献(基于全球5G网络部署及家庭宽带升级需求)。公司凭借全
球化布局(覆盖亚太、北美和欧洲主要市场)与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进一步巩固
了产品竞争力,推动核心业务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收到嘉善现代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发放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600余万元,促使本期非经常性损益有所增加。不过,因日元汇率下跌,且美元
升值幅度低于去年同期,导致汇兑收益较去年减少,本年度汇兑收益为1,443.56万
元,较2023年度的3,178.97万元减少1,735.41万元。
(七)业绩变化是否符合行业发展状况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化基本符合行业发展状况。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支撑公司主营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公司在客户资源、创新研发、智能制造
、商业模式、产品服务以及管理团队等方面具有突出能力和比较优势。
1、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深度绑定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及数据中心运营商,形成覆盖
国内外头部企业的客户网络。通过JDM/ODM模式与通信设备商建立长期合作,高速
光模块产品终端客户覆盖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及云服务商,客户群体保持稳定,
全球市场覆盖范围持续拓展。ICT终端和无线通信基础设施市场主要客户为电信运
营商及企业级客户,运营商的供货方主要为全球大型通信设备提供商。公司主要客
户已基本涵盖下游全球主要通信设备提供商,高速光模块客户包括通信设备制造商
、电信运营商和数据中心运营商,并整合了原MACOM日本公司和Ocaro日本公司的客
户资源。
2、创新研发优势
公司长期贯彻“预研一代、研发一代、生产一代”的核心发展思路,构建了中美日
台多地协同互补的研发体系,围绕市尝客户需求进行高效研发,形成了从预研到商
业化的全链条创新能力。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在技术上
深度合作,聚焦高速光模块、无线通信基础设施及ICT终端设备等端到端通信基础
设施领域,不断升级技术和迭代产品。
3、智能制造优势
公司凭借在工业物联网领域积累的技术实力,融合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
高度自动化的智能生产体系。通过自主研发生产信息化系统,集成机器人技术与柔
性化生产线,实现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全面智能化,形成先进的智能制
造能力,既能满足小批量、定制化需求,又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4、商业模式优势
ICT行业技术革新迅猛,应用场景日新月异,产业链分工与协作格局持续重塑。在
此动态环境下,公司凭借深厚的核心研发底蕴,灵活适配产业链分工,构建起JDM
、ODM与自有品牌协同并行的商业模式,在激烈竞争中稳固立足。目前,公司已能
够提供包括整体软件、标准硬件设计,以及定制化产品(按需研发)等各项服务,
公司对行业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5、产品服务优势
公司搭建了全流程的产品服务体系,涵盖研发设计、产品中试及规模化生产。研发
团队将概念转化为方案,中试环节严格把关,规模化生产高效保障供应。能为客户
提供从概念设计到成品交付及售后的定制服务。研发团队专业多元,生产严格遵循
标准规范,供应链与计划部门协同保障原材料供应及生产计划,运营支持团队实时
响应。各环节协同运作,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控制成本,为客户
创造价值。
6、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管理团队具有国际化背景,成员学习能力强,深刻理解互联网+、智能生产及
信息化带来的社会变革趋势,敏锐洞察产业、市场和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积极推
动技术、市场与产品的迭代创新,面对新情况、新技术,能及时调整竞争策略与应
对方式,灵活开展变革,充分发挥团队的快速应变优势。团队理性看待变革,客观
评估当下影响,不忽视未来十年的潜在变化。在此基础上,公司持续在新产品、新
市尝新技术领域实现突破,适应市场快速变化,推动自身螺旋式上升发展。
7、国际化分工合作优势
公司在美国硅谷设立的研发中心与销售团队能够密切关注前沿技术动态,精准把握
北美大客户的新需求。日本研发中心与主流光芯片供应商在同一地址工作,便于沟
通与上下游合作。位于上海、西安、武汉以及南通的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与中国发
达的供应链紧密合作,不断降低产品造价和生产成本。海外除马来西亚外,公司在
德国-波兰新设生产基地,贴近欧洲区域市场,可针对性地服务周边重点客户。公
司的北美生产基地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立足于服务北美地区客户的针对性需要,
提供完备的生产和供应链体系,满足客户需求。公司独特的全球多地分工合作,形
成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与销售服务的高效联动。
公司凭借研发创新、智能制造所构筑的技术优势,融入团队奋斗精神,形成核心能
力护城河,通过全球化布局与客户深度绑定,以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为双引擎打造
差异化竞争壁垒,未来将通过扩大高端产能、强化国内市场开拓,应对行业技术升
级与地缘政治挑战,实现长远、均衡、可持续发展并为股东创造价值。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65亿元,增幅为18.31
%;本期实现销售毛利润7.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99亿元,增幅为14.86%。本
期最终实现税后净利润1.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72亿元,增幅为75.90%。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参考市场研究机构的行业分析报告,全球宽带接入设备、WLAN设备及高速光模块市
场呈现如下差异化发展趋势:
1、宽带接入设备市场
近十年,宽带接入领域历经革新,FTTx技术脱颖而出。其中,无源光网络(PON)
作为其典型应用,已经成为当今应用最普遍的接入技术,使用场景已广泛覆盖家庭
、制造、金融、医疗、教育以及公共设施等众多领域,市场需求不断上升。
在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高清视频、云游戏等大流量应用需求
爆发,垂直行业企业在智能办公、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对网络响应速度与稳定性
要求严苛,拉动带宽需求持续上扬;多数国家为布局数字经济大力推动FTTx基础设
施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各国政府也纷纷出台专项补贴、税收优惠等产业扶持政策
。根据Frost&Suivan数据,全球PON市场需求将持续提升,预计2024年全球PON设备
市场需求将达62.1亿美元,到2028年有望进一步增至81.3亿美元,呈现良好增长态
势,前景广阔。
与此同时,全球宽带接入网络正加速向超高速、智能化升级。随着技术标准的日趋
完善以及产业链成熟度的显著提升,10GGPON已成为运营商布局千兆网络的主流技
术。基于10GGPON技术的千兆光纤网络,不仅延续了“全光联接、海量带宽、极致
体验”的优势,还通过与人工智能(AI)、算力网络等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进一
步拓展了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与商业价值。根据Omdia数据预测,2028年全球光纤
宽带用户数将超14亿,全球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将为10GGPON渗透提供可
观的市场空间。在国内市场方面,我国10GGPON建设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根据国家
工信部数据,截至2024年底,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GPON端口数达2,820万个
,比上年末净增518.3万个。
随着10GGPON的持续部署,超千兆宽带的普及速度显著加快,其应用场景已从家庭
扩展至各个行业。在远程医疗领域,实时高清会诊和医学影像的高速传输对网络的
稳定性和低时延提出了极高要求,10GGPON凭借其高带宽能力,为精准医疗提供了
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智能制造方面,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频繁,生产指令的下达
与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反馈都依赖于高速稳定的网络,10GGPON确保了生产流程的
高效运转。而在矿业通信中,复杂的井下环境对网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10GGPON
为矿区提供了稳定的通信保障,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有效保障了人员的安全。
从智慧城市到智能制造,10GGPON的广泛应用正在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未
来的智慧社会奠定坚实基矗
未来,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5G、AI、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成
熟,全球范围内对超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日益增长。25G/50GGPON作为新一代光接
入网络技术,以其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和更强的承载能力,成为满足这一需求
的关键选择。目前,全球多家运营商已完成25G/50GGPON的技术测试,并相继启动
相关试点项目。自2024年起,25G/50GGPON逐渐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入规模化商用
部署,为高密度接入、智慧城市建设和下一代网络提供重要支撑。
2、WLAN设备市场
WLAN是一种用于家庭、学校、办公楼及园区等有限地理范围内的无线网络技术,使
设备能够通过Wi-Fi等无线方式接入互联网,而无需依赖有线连接(如以太网)。
其主要优势在于提供灵活的数据通信,同时减少布线需求,核心设备包括无线路由
器、接入点、网卡和适配器等。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
发展,WLAN市场保持增长态势。根据Wi-Fi联盟的预测,2024年全球约有数十亿人
和约180亿台设备依赖Wi-Fi连接,Wi-Fi设备年出货量增至约40亿台。
当前,随着视频会议、在线游戏、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数据密集型
应用的快速普及,企业和家庭环境中对更快、更可靠的无线连接需求持续增长。在
此背景下,WLAN市场正从当前的Wi-Fi6/6E逐步向Wi-Fi7(IEEE802.11be)跃迁。W
i-Fi7不仅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优的频谱效率,还具备增
强的多用户性能,支持更高密度的设备接入。这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如8K超高清视
频流、多用户VR/AR、云游戏以及高密度物联网等应用场景的需求。随着这一技术
的逐步成熟,Wi-Fi7将成为未来无线网络升级的重要推动力,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并为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矗
此外,大型住宅、园区办公等应用场景对网络覆盖和信号稳定性的需求不断提升,
MESH组网凭借广泛覆盖、更稳定的信号、易扩展性和高带宽支持,已成为理想的网
络解决方案之一。随着物联网(IoT)设备数量的持续增长和网络安全需求的增强
,Wi-Fi7技术在这些领域展现出更大的潜力。它不仅能够提高传输速度、降低网络
延迟,还可以增强网络的稳定性、覆盖范围以及支持更多并发设备连接。同时,Wi
-Fi7具备更强的网络安全性,将进一步推动适配Wi-Fi7的MESH网络解决方案的规模
化部署。根据Frost&Suivan数据,2028年全球Wi-Fi7市场规模有望超100亿美元。
3、高速光模块市场
光模块是一种关键的光电子器件,负责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广泛
应用于交换机与各类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模块是核心
组件之一,主要功能是将设备端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再在接收端将光
信号还原为电信号。一个完整的光模块通常由光发射器件(TOSA,含激光器)、光
接收器件(ROSA,含光探测器)、功能电路及光电接口等部分组成。随着数据中心
、5G网络和AI应用的迅速发展,对高带宽、低延迟的需求不断提升,光模块在未来
通信网络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并在满足更高速率传输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光模块产品的核心性能指标通常包括传输速率、传输距离、接口类型、波长、接收
灵敏度、误码率、兼容性、可靠性以及能耗等方面。其中,传输速率是光模块的关
键性能之一,通常以Gbps(千兆每秒)为单位进行衡量。根据当前市场需求,光模
块可按照速率分为低速率模块(1G-10G)和高速率模块。800G光模块作为先进的高
速产品,已进入大规模部署阶段,而1.6T光模块则是面向未来的下一代高速光模块
产品,将满足更高数据传输需求。
在下游市场方面,光模块下游市场主要包括数据中心通信、电信网络以及接入网。
其中,以800G光模块为代表的下一代产品主要目标市场为数据中心通信领域。在数
据中心内部,光模块实现了服务器之间的高速互连,支持大规模并行计算和数据存
储,同时满足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等高性能计算任务的需求。对于数据中心与外部
设备的互连,例如800G光模块提供了高速、低延迟的连接,促进了云、边和端之间
的高效数据传输,并支持云服务、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平稳运行。因此,以
800G光模块为代表的下一代高速光模块产品将进入大规模部署窗口期。
在数据中心领域内,近20年是全球数据中心产业蓬勃发展期,全球数据中心形态从
计算中心、信息中心、云中心加快向智能中心(算力中心)演变,以融合新技术推
动数据中心整合、升级、云化为主要特征,主要由发达国家引领,在全球各大核心
城市集群化发展,并不断向外辐射。全球数据中心机架累计数量从2019年的约1,10
0万个增长至2023年的约2,550万个,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2%。预计到2028年
,全球数据中心机架累计数量将进一步增长至超1亿个,从2023年起的年均复合增
长率为33.1%。总体逐步进入成熟期。
在此背景下,AI、无人驾驶、物联网等智能算力应用场景需求快速增长,以亚马逊
、Aphabet、微软、Meta、Appe为代表的全球主要网络内容服务商(ICPs)快速部
署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其资本支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例如亚马逊2024年宣布
计划在未来10年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微软计划2025财年在AI数据
中心方面投入约800亿美元,阿里云在2025年宣布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人民币,用
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超过了过去十年的金额总和。这些投资计划将有效拉
动800G光模块产品市场需求,其市场渗透率预计将得到快速提升。
根据全球通信行业市场机构LightCounting发布的“LightCountingEthernetOptics
Forecast”市场研究报告数据,2024年全球以太网800G光模块市场需求约为37.0亿
美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100亿美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以“建设世界一流的ICT行业合作研发和智能生产的国际化服务平台”为未
来总体战略目标,坚持先进研发与智能制造并重,国内本土市场与国际市场并重,
高附加值项目与海量营收项目并重,充分利用现有研发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以创
新、质量、速度为基础,以产品、服务为核心竞争力,以创新为导向,快速提高企
业管理水平和资本运作能力,提升公司在产品设计、采购、制造、物流、营销与服
务等方面的全价值链竞争能力,把公司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制造、营销为一体的
ICT行业合作研发及生产平台。
1、以先进的研发为驱动力加快转型升级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产业链分工的新变化,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公司产品的
转型和运营模式的升级。以“预研一代、研发一代、生产一代”的核心发展思路,
建立预研、试产、量产三个层面的技术及产品梯级体系,提高产品研发的市场成果
转化效率。重点推进高速光模块、下一代PON终端、5G和Wi-Fi7的无线网络设备、
工业物联网等战略技术储备的产品化,开拓新市场,为公司打开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
2、持续提升基于智能制造的生产能力,降本增效
面对当前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物联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行业机遇,公司
以“精益生产”为运营理念,坚持以高标准建设信息化与自动化高效融合的智能工
厂,进行效率驱动型创新。公司的工业物联网系统,可应用于所有产品的生产制造
过程,通过工业信息化平台,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高度融合,并实现智能制造全过
程各环节之间高效协同与集成。公司使用第三代协同机器人,并大量使用生产信息
化技术、无线互联和实时数据追踪和管理、云平台+雾计算、大数据分析,加快“
落地变现收益”,并尽快开始增强现实(AR)和人工智能(AI)等前向牵引类型的
技术的研究和导入。
3、保持高效的服务和运营能力
公司客户已基本覆盖全球主要通信设备供应商,在紧密合作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
于现有产品体系的端到端的产品服务能力、成熟的国际化运营与支撑能力。公司拥
有从样品研发设计,到产品中试,到规模化生产的全线基础,可实现从概念设计直
至成品并持续跟踪服务的端到端快速定制化生产服务,已具备研发、生产(制造、
加工、测试)、供应链及计划、运营支持相结合的端到端产品服务能力,在产品质
量、生产周期、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公司将大力提升内部运营的数字
化和智能化,充分发挥信息化传统优势,加大通过使用商用+自主开发的运营管理
软件和工业管理软件,打造从报价到现金回收的端到端的责任集成体系,从市场开
拓、产品规划及报价、研发设计及新产品导入、元器件采购、供应、生产、交付、
售后服务和回款的每个环节上提升运营能力,严控成本与风险。
(三)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驱动、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持续聚焦核心业
务,以“构建全球领先的端到端通信连接解决方案”为目标,聚焦高速光模块、宽
带和无线接入终端等核心产品,依托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持续提升在数据中心
、5G及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竞争力。公司以市场需求为指引,以技术创新为引擎
,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与业务布局,同时通过加强团队建设、提升运营效
率,全面拓展市场份额,增强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为
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2025年4月1日至4月3日,公司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举行的光网络与通信
研讨会及博览会(OFC2025)上展示了最新的端到端连接技术,具体包括:
新一代高速光模块:发布全新200G/Lambda系列,采用3nmDSP技术实现最高20%的功
耗降低,产品涵盖Retimed1.6T2×DR4/DR8、1.6T2×FR4及Gearbox800GDR4模块,
提供硅光和EML两种版本;推出100G/Lambda的800G/400G光模块组合,包括搭载5nm
DSP的800G2×DR4/DR8、800G2×FR4等产品,支持硅光与EML设计方案;展示800GIn
finiBand、LPO(线性可插拔光学)和LRO(线性接收光学)解决方案,强化在下一
代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HPC)领域的竞争力。
下一代接入与边缘连接解决方案:展出运营商级25GGPON接入设备及Wi-Fi7家用路
由器,实现电信网络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之间的无缝高容量数据传输,适配AI驱动
网络、云计算、宽带接入及5G部署等基础设施需求。
现场演示与行业交流:重点演示基于200G/Lambda的1.6T和800G光模块、InfiniBan
dNDR协议下的800G/400G解决方案、800GLPO与LRO模块、公司800G模块在MTP交换机
上的互通测试,以及25GGPONONT与合作伙伴的25GOLT联合演示;公司专家团队主持
“行业趋势及技术发展路线”专题讨论,与行业同仁深入交流创新技术应对数字化
转型的挑战。
1、研发
2025年公司计划投入约4.8亿元用于强化技术领先优势,持续在光模块、宽带接入
、无线通信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在光模块方面,重点推进800G和1.6T光模块
的量产及市场推广,满足AI算力中心和数据中心对更高速率、低功耗连接的需求。
提升国内及海外工厂800GOSFPDR8/DR8+、400GQSFP112DR4/DR4+、400GQSFP-DDDR4/
DR4+等多款产品的产能,推进800G2×FR4/2×LR4硅光产品及1.6TOSFPDR8等新一代
高速光模块的量产和客户认证。推进800G及1.6TLPO/LRO技术开发,深化200G/Lane
技术研究,加快硅光CPO产品研发,以更高集成度的解决方案满足未来算力网络发
展需求。
在宽带接入和无线通信领域,持续推动技术升级,扩大10GGPON及25GGPON产品线,
加快Wi-Fi7产品迭代。深化Wi-FiMesh网络方案,为运营商及企业客户提供更优质
的家庭与企业级无线覆盖解决方案。公司还将深化解决方案的云平台的智能化管理
能力,通过AI优化设备远程管理和智能诊断功能,提升整体网络运维效率。面对全
球市场的变化和技术升级趋势,公司将进一步整合研发资源,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
市场竞争力,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产品线
⑴电信宽带
继续扩大10GGPON产品线,优化产品成本,开拓海外10GGPON市常量产第一代25GGPO
N产品,研发并量产第二代25GGPON产品,逐步扩大25GGPON产品线。加强与无线事
业部联动,整合带Wi-Fi功能的GPON/10GGPON路由设备和无线事业部Wi-FiAP之间的
Wi-FiMesh功能,为市场提供家庭网络覆盖的整体解决方案。将带GPON/10GGPON路
由设备整合进公司的Optim云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多及更方便的远程管理方案。
⑵无线网络与小基站
全面打造Optim云平台,为中小运营商提供网关和自组网解决方案,深化平台AI能
力,优化设备远程管理、故障诊断与网络优化功能。适时推出低成本Wi-Fi7产品及
集成边缘AI功能的网关产品,推出全系列Wi-Fi7EAP产品,构建面向MDU接入场景的
产品方案。持续拓展5G小基站市场,结合客户需求探索扩展FWA及5GCPE产品系列。
⑶高速光模块
继续推进800GOSFPDR8/DR8+、新一代800GOSFP2×FR4/2×LR4、400GQSFP112DR4/DR
4+、新一代400GQSFP-DDDR4/DR4+产品、新一代400GQSFP-DDFR4/LR4产品的海外产
能提升,并推进800G2×FR4/2×LR4硅光产品和新一代基于3nmDSP的1.6TOSFPDR8硅
光新产品等多个新机种(含LPO/LRO机种)的量产和客户认证,支持AI大模型客户
以及数据中心客户未来更大规模的需求以实现产品的大规模发货。
公司海外研发团队在2024年完成第一代1.6T模块样机开发并在2024OFC成功进行Liv
eDemo,受到业界广泛关注。2025年,海外研发团队将继续推进多款基于3nmDSP的2
00G/Lane的1.6T光模块产品开发,计划进行客户送样。密切关注液冷光模块市场趋
势,加大在800G液冷光模块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投入,积累1.6T液冷光模块技术
经验,推动相关技术难题的突破。
3、重要子公司⑴CIG美国
积极关注市场环境和地缘政治变化,提前规避风险,确保合规运营,改善回款质量
,稳定现金流。加快新产品研发,加速产品迭代,重点加大对硅光、LPO以及CPO的
技术研究,结合液冷等技术,为产品快速迭代做准备。
丰富800G产品线,提升800G产能,满足客户增长的即期需求;加快1.6T产品的研发
和认证进程,保持在新一代技术和产品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加大25G和50GGPON下一
代宽带接入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力度,2025年中开始实践25GGPON产品的批量交付,
丰富产品形态;深化50GGPON技术预研,计划2026年初完成非对称50GGPON初代产品
的研发。
以Wi-Fi7为重点,扩大面向家庭、企业和运营商的多种形态无线网络产品的研发和
销售,推动Wi-Fi8的预研;结合客户需求探索扩展FWA及5GCPE产品系列,完善无线
产品解决方案。推动“解决方案”营销,加深与其他产品和系统厂商的合作,扩大
销售渠道。借助全球化产能布局,结合知识产权授权、智能制造赋能、供应链服务
等方式,创新商业模式,规避供应链及地缘政治风险,扩展海外热门地区销售和服
务能力。
⑵CIG日本
深化电气设计和光学技术研究,针对高速信号传输中的干扰问题,优化电路设计,
提升信号完整性和功耗效率;探索硅光器件性能提升,改进现有调制技术,满足更
高传输速率需求。推动800G和1.6T产品的量产准备工作,对光路设计、电路布局及
生产工艺进行细致优化,提升量产的可靠性和成本效益。继续与国内外光电芯片厂
商紧密合作,完善200G/LAN技术,为后续产品应用积累经验。
⑶浙江剑桥
预计在2025年5月完成“剑桥科技光电子技术智造基地项目”验收,7月开始设备调
试,10月正式投产。投产后,逐步提升产能,优化生产流程,确保项目顺利运营,
为公司主营业务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加强
与公司其他生产基地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公司整体业
务的发展。
4、生产制造
⑴传统产品与智能制造
坚定不移地深化全球生产布局,计划在北美建立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全球
生产网络。持续优化CO-LO模式,形成更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
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传统产品方面,在2025年需求比较保守,与2024年持平(未含新品导入需求预测数
量)。马来西亚驻厂运营小组已有独立运行能力,对产品生产质量保障,能监督到
位。
⑵光电子产品
双溪大年厂400GDR4量产及产能扩充,进行400GFR4新产品导入,槟城峇都加湾厂计
划转产800G到马来西亚工厂。
5、市场销售
⑴宽带与无线产品国际市场
2025年,公司在宽带与无线产品国际市场将采取多方位的经营策略。
传统业务方面,持续稳固硬件JDM业务,积极拓展市场份额。对于5G小基站业务,
巩固现有市场发货量,依托新产品、新方案挖掘新客户与新市场机遇,推动业务增
长。
增长型业务层面,加大对家用MeshWi-Fi产品线的投入,重点推广Wi-Fi7产品,针
对国际市场重点客户精准发力,力求实现业务突破。企业网OpenWi-Fi业务将围绕
亚非拉市场加大资源投入,筛选优质客户与项目,重点攻坚市场项目,提升销售量
与发货量。
新布局业务上,借助公司资源平台推进跨产品线融合业务。目前已在部分市场提前
布局运作,2025年将进一步拓展。
从细分市场来看,PON市场中,预计2025年运营商对GPON仍有需求,但向XGS-PON升
级转化加速,高速率ONT产品及GPON的Wi-Fi6和Wi-Fi7网关类产品需求增长。公司
将为现有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新产品并强化售后支持;积极响应JDM客户新项目
需求,满足其对产品多方面的要求,同时深化与现有客户的ODM/JDM合作,大力开
拓中东和非洲等新市常
Wi-FiMesh市场,公司高端产品主要面向北美、欧洲和日本运营商高端市常随着市
场需求向Wi-Fi7过渡,公司EasyMesh(Wi-Fi7)产品预计2025年上半年批量发货,
OpenSync(Wi-Fi7)产品送样测试。2025年将加强与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合作,满足
客户价格期望,应对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风险,寻求更多商机。
需注意的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美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国内厂商出海竞争加剧,
公司将积极应对,保障业务发展。
⑵光电子产品国内和国外市场
在光电子产品领域,2025年公司针对不同产品制定了差异化的市场策略。
传统100GNRZ光模块,如QSFP28系列的SR4、CWDM4、LR4、CFP4等市场需求旺盛,客
户预测处于高位。公司将聚焦成本控制与毛利率提升,随着出货量增加增强盈利能
力。
基于单波长100GPAM4的系列光模块,国内外客户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已具备批量供
货能力,2025年将拓展新版本方案客户群,凭借成本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
400G光模块作为2024年度主打产品,基于非气密和硅光方案的8×50GQSFP-DD和4×
100GQSFP112/OSFP产品性能成熟、成本优势明显。2025年将重点推广这两类产品,
以国内外数据中心客户和设备商为主要目标,扩大市场份额。
800G光模块2024年需求集中在北美市场,2025年公司仍重点投入北美,同时加大国
内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开展公关工作,推动产品在国内市场的认证与批量供货。
6、供应链
⑴物料采购
传统产品采购方面,持续关注终端客户需求变化,与供应商紧密合作,灵活调整备
货策略,在保障生产需求的同时,严格控制库存水平,避免积压呆滞。持续推进成
本优化工作,积极引入产品性能优良、价格具有优势的国产品牌物料,进一步提升
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光电子产品采购方面,在800G产品批量发货的关键时期,加强与供应商的深度合作
,定期审核关键器件(如激光器芯片)的库存及性能,以应对可能的市场波动。研
究并尝试引入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物料,为后续批量生产阶段降低成本提供支持。
根据1.6T模块的研发进展,提前布局关键物料的选型和验证工作,保障后续研发和
试产阶段的稳定供应。配合TRO技术的推进,评估其供应链特殊需求,做好相关物
料的储备和适配工作。与国际领先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保持定期交流,掌握最新技术
动态,确保供应链能够快速响应行业趋势变化。
⑵计划、仓储与物流
仓储管理部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提升仓储效率,提高智能仓储覆盖率,有序管
控仓储相关工作,确保按公司计划保质、保量达成目标,实现仓储效率提升20%,
降低部门成本20%,保证生产质量“零”损失、安全“零”事故。
计划与仓储中心全体员工将持续降成本、高质量、高效率融入实际工作,整合现有
资源降低部门成本20%,降低物流运输成本10%。有效控制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
统筹协调研发、品质、生产、采购、仓库、销售等相关业务部门,及时解决工作中
遇到的问题,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产出,满足市场客户需求,推动各项工作再
上新台阶。
7、企业管理
⑴人力资源管理
继续夯实“癣育、用、留”基础工作,深化HRBP执行策略与计划,加强经验总结和
共享复制,持续推进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化建设。基于公司规划和业务需要,持续开
展重点项目型工作,深耕干部管理体系建设,针对不同职能板块滚动开展干部管理
培训。不断完善评估方法策略,丰富激励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估、发展及
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能,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按计划推动嘉善智造基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搭建和人员转移部署工作,确保顺利运
营。推广内部知识萃取与分享机制,根据员工培训需求和公司业务变化,开展精准
化培训活动,促进内部知识交流与传承,全力打造学习型组织。深入挖掘企业文化
内涵,广泛传播企业核心价值观,通过多种渠道增强组织黏性,强化员工关怀与全
面管理,实现公司整体发展与员工个人成长的有机统一。
⑵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部与各个部门紧密协同,以全新的嘉善工厂投入使用为契机,深入挖掘降
低各类生产、营销、管理成本的有效途径。持续优化和精简各部门费用需求,深化
精细化和定制化数据分析,为公司决策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进一步强化内部沟
通和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成本管控能力。
⑶信息化
以更高要求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持续升级信息系统,将高效贯穿公司产品研
发、生产、供应链和运营的各个环节,为产品高质高效交付提供保障,实现产品信
息化追溯有效赋能。持续升级ERP平台,深化财务管理信息化,推进财务一体化建
设;优化集团订单管理平台,提高S&OP准确率,提升多地生产的物料计划和供应链
效率。主导和推进嘉善新工厂的弱电工程项目实施,确保新工厂信息化建设顺利进
行,为新工厂的高效运营提供信息化支持。
⑷ESG战略与实践
在推动ESG工作方面,公司将其纳入企业战略核心,制定了全面的ESG目标和行动计
划。在环境层面,公司致力于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
废弃物排放,积极探索绿色生产技术,推动公司业务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在社
会层面,公司持续加强员工关怀,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培训机会,积极参
与社会公益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治理层面,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确保公司运营的透明度和合规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
展。⑸推进港股上市筹备工作
目前,公司正全力推进赴港股上市相关事宜。公司组建了专业的上市筹备团队,与
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紧密合作,全面梳理公司的财务状况、治理结构以及业务运营
情况,确保公司各项指标符合港股上市的相关要求。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拓宽公司
的融资渠道,提升公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2025年,公司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技术迭代和激烈竞争下,公司凭借技术、产
品及全球化布局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随着经营计划推进,有望在研发创新、市
场拓展、生产制造等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公司将秉持创新务实
理念,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研发与产品创新能力,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
品。同时,加强市场拓展与客户服务,优化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降低成本。此外,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和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策略,努力实现战略
目标,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推动行业发展。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市场风险
⑴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近年来,国家产业政策有力推动光通信行业需求猛增,短期内仍将维持高速发展。
但未来产业政策若重大调整,可能致使行业需求乏力、市场规模收缩。尤其公司业
务多来自海外,国际形势及各国政策变动冲击更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为保护本地产
业,可能出台限制进口、提高关税等贸易保护政策,使公司产品进入这些市场的成
本大幅增加,价格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被挤压。同时,一些国家调整通信基础设
施建设政策导向,减少光通信设备采购规模或改变采购标准,也会导致公司收入增
速放缓甚至下滑,对经营业绩及未来发展产生显著不利影响。
⑵技术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所处的行业具有技术更新换代极为迅速的显著特点,在市场需求呈现
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产品多元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尽管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
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地位,但由于技术从研发到产
业化再到市场化的过程中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相关产品研发可能无法精准契
合市场需求,从而对公司的持续发展构成潜在威胁。
⑶汇率变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和采购业务均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境外,产品出口与境外采
购主要以美元结算。最近三年(2022-2024年,下同)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
为82.89%、89.27%和92.59%。受美元兑人民币、美元兑日元汇率波动的影响,公司
最近三年发生的汇兑损益(正数为损失)分别为人民币-3,501.03万元、人民币-3,
178.97万元和人民币-1,443.56万元。一旦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升值趋势,
公司业绩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反之,若人民币贬值,则对公司
业绩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司汇兑损失主要体现在账面层面,通过远期结售汇等金融工具提前锁定汇率变动
对经营利润影响的难度较大。目前,公司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尽可能降低汇率波
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具体包括:增加进口原材料采购,并直接使用美元支付采购款
;部分生产设备从海外进口,同样使用美元支付;在境内获取美元贷款,待货款回
笼后以美元偿还;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努力增加本币订单。
⑷地缘政治风险
美国大选后,新任政府于2025年2月4日实施对进口自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的政策
,并在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措施,尽管存在政策调整、豁免讨论等动态,但双
边经贸关系持续紧张复杂,新政府政策可预期性较低,加剧了市场对全球经济不确
定性的担忧,公司面临的市场压力增大,若全球化布局不及预期,获客难度将显著
上升。与此同时,世界主要国家高度关注供应链安全,类似“中国加一”等政策推
行力度加大,市场碎片化与不确定性持续增加,全球光通信格局因地缘政治重塑,
东南亚国家加速光通信产业转移,市场竞争更趋复杂。
针对上述挑战,公司的全球化产能布局发挥了关键作用:出口至美国的产品绝大多
数由马来西亚工厂生产,该基地未被纳入征税范围,因此不受2月4日关税政策的直
接影响;国内工厂输美产品占比较小,且相关运费及关税成本大部分由客户承担,
整体影响有限。对于4月2日的“对等关税”措施,除马来西亚外,德国-波兰生产
基地贴近欧洲市场,可针对性服务区域客户;北美生产基地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能就近满足北美客户的本地化供应需求。相较于在越南(对等关税税率46%)、泰
国(对等关税税率36%)设厂,公司马来西亚(对等关税税率24%)工厂面临的关税
水平相对更低,结合现有布局,相关政策影响可控。目前,公司正与客户保持沟通
,共同探讨应对新关税措施的解决方案。
公司长期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海外产能已成为应对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核心优势
,不仅获得客户认可,更在当前供应链风险意识提升的市场环境中迎来新机遇。未
来,公司将持续关注政策动态,通过优化产能布局、增强产品服务能力及协助客户
抵御政策风险等举措,推动业务稳定发展。
2、业务经营风险
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与技术泄密风险
公司始终注重核心技术研发,目前已通过自主研发以及并购获得技术授权积累了数
量可观的专利技术与非专利技术,同时储备和挖掘了大量优秀的技术人才。尽管公
司通过建立完善且严密的技术管理制度,并与相关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
禁止协议》等一系列措施,全力防范技术泄密风险,但仍然难以完全排除核心技术
人员流失或技术泄密事件发生从而给公司持续发展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的可能性。
⑵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公司客户主要集中于ICT行业的大型通信设备提供商,行业特性决定了客户相对集
中的局面。公司最近三年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
为63.36%、68.80%和74.96%。一旦某一主要客户因自身经营状况出现重大变化或其
他原因大幅削减对公司产品的采购量,或者与公司的合作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而
公司又未能及时开拓新客户和新市场,那么公司产品销量必然会出现下滑,经营业
绩也有可能大幅下降。
3、财务风险
⑴存货跌价风险
公司的存货主要包括产成品、半成品以及为生产销售产品而储备的原材料。基于传
统业务按单生产的特性,公司需根据客户需求预测提前采购长交期原材物料。通常
情况下,若出现原材料过期、产成品呆滞等情况,客户需承担按原价回购或处理的
责任。此外,公司会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对关键长交期物料进行策略性储备,该等物
料可能因市场价格波动而产生跌价风险。公司高速光模块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同一
产品可销售给不同客户,与定制化产品相比,物料通用性更强,因此呆滞风险相对
较低。同时,公司凭借优质的客户资源以及销售渠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成
品的呆滞风险,但由于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市场需求波动加剧等因素,部分存
货仍存在跌价的可能性。
⑵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
公司最近三年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160,587.82万元(由于2022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
度发货量环比显著增加,账期内应收账款余额相应大幅增加)、109,953.67万元和
123,011.41万元,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30.69%、23.22%和23.71%。公司应收账款
的欠款对象主要是ICT行业国内外知名企业,发生坏账的概率相对较小,并且公司
已按照相关会计政策对应收账款足额计提了坏账准备。然而,仍不能完全排除个别
客户因支付能力下降、信用状况恶化等原因导致应收款项无法收回,形成坏账的风
险,这将对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⑶并购标的商誉减值风险
公司收购迈智微美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誉。倘若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导
致销售计划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那么公司将面临新增销售毛利无法覆盖新增运营费
用的困境,进而可能引发并购标的亏损,以及合并报表中商誉减值的风险。
⑷涉诉风险
若公司涉及诉讼纠纷,可能面临以下诸多风险:①财务影响:诉讼可能导致公司需
承担一定数额的赔偿,直接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②声誉损害:诉讼事件可能损害
公司声誉,影响客户信任度和市场份额;③经营干扰:诉讼过程可能分散公司管理
层的注意力,影响正常经营和战略发展;④法律合规风险:若公司确实存在违法违
规行为,诉讼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法律后果;⑤股价波动:诉讼消息可能导致投资者
信心受挫从而对公司股价产生负面影响;⑥跨国诉讼风险:涉及跨国诉讼时,由于
不同国家在法律体系、文化背景和时差等方面差异显著,公司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和不确定性。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西安剑桥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32.02|      324.80|
|浙江剑桥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45000.00|      107.97|    76436.44|
|剑桥德国有限公司          |          2.50|     -186.84|      297.67|
|剑桥工业(香港)有限公司    |          0.00|       68.80|     3898.95|
|剑桥工业(美国)有限公司    |       4200.00|      207.61|   135448.87|
|上海剑桥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20500.00|      251.52|    95294.89|
|上海剑桥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100.00|           -|           -|
|上海剑桥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1000.00|       21.64|     5126.94|
|上海剑桥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500.00|       -4.29|      366.66|
|CIG TECH PHOTONICSSDN. BHD|          0.10|           -|           -|
|.                         |              |            |            |
|CIG Photonics Japan Limite|          1.00|     -945.24|    42488.69|
|d                         |              |            |            |
|CIG OPTICS LIMITED        |          1.00|           -|           -|
|CAMBRIDGE INDUSTRIES GROUP|          0.00|     1813.10|    66156.16|
| TELECOMMUNICATION LIMITED|              |            |            |
|Actiontec Electronics, Inc|          0.00|     -303.87|    10754.28|
|.                         |              |            |            |
|迈智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999.93|      -92.25|      338.58|
|迈智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165.46|      -30.28|      146.32|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剑桥科技(603083)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