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河(601881)F10档案

中国银河(601881)融资融券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中国银河 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601881 中国银河 更新日期:2025-08-03◇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8-|313525.9|15152.89|11495.28|   11.51|    0.16|    1.69|
|   01   |       2|        |        |        |        |        |
├────┼────┼────┼────┼────┼────┼────┤
|2025-07-|309868.3|22407.59|17815.78|   13.04|    0.14|    0.95|
|   31   |       1|        |        |        |        |        |
├────┼────┼────┼────┼────┼────┼────┤
|2025-07-|305276.5|15874.96|17310.78|   13.85|    0.83|    0.16|
|   30   |       0|        |        |        |        |        |
├────┼────┼────┼────┼────┼────┼────┤
|2025-07-|306727.6|17115.45|16441.10|   13.18|    0.16|    3.12|
|   29   |       8|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8-02】
中国银河:8月1日获融资买入1.52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中国银河8月1日获融资买入1.52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40.97%,当前融资余额31.3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55%,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01151528908.00114952790.003135259191.002025-07-31224075879.00178157813.003098683073.002025-07-30158749583.00173107796.003052765007.002025-07-29171154489.00164411006.003067276774.002025-07-28199534706.00185147509.003060533291.00融券方面,中国银河8月1日融券偿还1.69万股,融券卖出16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72万元,融券余额195.44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0127168.00286962.001954398.002025-07-3124080.00163400.002242880.002025-07-30146993.0028336.002452835.002025-07-2928640.00558480.002359220.002025-07-28375364.0041308.002898744.00综上,中国银河当前两融余额31.37亿元,较昨日上升1.17%,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01中国银河36287636.003137213589.002025-07-31中国银河45708111.003100925953.002025-07-30中国银河-14418152.003055217842.002025-07-29中国银河6203959.003069635994.002025-07-28中国银河14738389.00306343203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01】
头部公募买入11家券商H股 券商估值重塑进行时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易方达基金7月买入11家券商H股,持股比例升至5%以上
  港股券商板块出现罕见一幕。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7月中下旬,易方达基金陆续买入了中信建投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中国银河、招商证券、申万宏源、国联民生、光大证券等11家券商H股股份。此次交易完成后,易方达基金持有上述11家券商H股股份的比例(占已发行的有投票权股份百分比,下同)均提高至5%以上。
  对此,有业内人士透露,这并非易方达基金“主动加仓”,而是因为易方达香港证券ETF短期内规模大增,导致被动补券买入了券商H股。
  除了券商H股,A股券商板块也获得公募基金加仓。据机构最新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主动、被动型公募基金持有证券板块的市值占比分别为0.39%、8.21%,均呈现环比增长趋势。
  申万宏源非银首席分析师罗钻辉表示,上半年券商H 股涨幅明显好于A 股,下半年随着险资及公募投资重心重回A 股,应重视下半年券商A 股的补涨逻辑。
  被动增持?
  港交所披露易显示,7月22日—7月28日,易方达基金以投资经理的身份陆续买入了11家中资券商H股股份。本轮交易完成后,易方达基金对其中6家券商H股的持股比例升至5%,对3家券商H股的持股比提升至7%,对2家券商H股的持股比例提升至6%。
  图片来源:港交所
  具体来看,7月24日,易方达基金买入了537.36万股申万宏源H股股份,每股平均价3.5499港元,持有申万宏源H股股份的比例由之前的4.92%增加至5.13%。
  同一天,易方达基金还买入了招商证券H股、中信建投证券H股、光大证券H股股份,当日买入股份数目分别为273.5万股、270.6万股、151.08万股。
  至此,易方达基金持有招商证券H股股份的比例由原先的4.92%升至5.14%;持有中信建投H股股份的比例由4.93%升至5.14%;持有光大证券H股股份的比例由4.92%升至5.13%。
  7月25日,易方达基金以每股平均价21.4451港元的价格买入了714.44万股中金公司H股股份,持股比例提由4.76%升至5.13%。
  7月28日,易方达基金以每股平均价17.7515港元的价格买入了广发证券H股股份,买入股份数目为347.1万股,持股比例由之前的4.91%升至5.12%。
  另外,7月23日,易方达基金买入了东方证券H股、国联民生H股、中原证券H股(中州证券)股份,持有比例均提高至7.03%。并且,此前的7月11日、7月16日,易方达基金也曾增持过这3家券商H股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7月22日、7月28日,易方达基金还曾同步买入中国银河、华泰证券H股股份。
  7月22日,易方达基金买入423.4万股中国银河H股股份,持股比例升至5.09%;7月28日,其又买入942.15万股中国银河H股股份,持有比例升至6.17%。
  同时,易方达基金在7月22日增持198.5万股华泰证券H股股份,持股比例升至5.09%;7月28日,易方达基金进一步买入华泰证券H股股份,持股比例升至6.16%。
  不难看出,经过本轮增持,易方达基金持有上述11家券商的比例相对平均,要么在5.1%左右,要么在7%左右。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因为此次易方达基金集中买入券商股,并非“主动加仓”,而是因为近期易方达香港证券ETF规模暴增,导致被动补券买入了券商H股。
  “当ETF采用现金替代申购机制,且投资者选择现金替代部分或全部成份券时,基金管理人需用收到的现金替代款买入对应成份券,就会发生被动补券。对ETF而言,被动补券可保证其紧密跟踪指数,维持较低的跟踪误差。”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
  据计算,截至7月31日,易方达香港证券ETF的规模达到228.76亿元,较6月底的97.03亿元增长了约135%。
  这只ETF跟踪的指数为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指数,该指数成分股囊括了上述10家券商。
  需要提及的是,按照《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该证券的10%。不过,完全按照有关指数的构成比例进行证券投资的基金品种可以不受上述比例限制。
  机构看好A股券商补涨逻辑
  香港证券ETF规模大增意味着资金正在加大对券商板块的配置。其实,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加仓A股券商板块的迹象已经显现。
  据长江证券统计(基金二季报重仓持股数据),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主动、被动型公募基金持有证券板块的市值占比分别为0.39%、8.21%,分别环比增加了0.16个百分点、0.13个百分点,相较沪深300分别低配6.43个百分点、超配1.39个百分点。
  从个股看,主动基金的持仓集中于中信证券(24.7%)、东方财富(18.6%)、华泰证券(16.2%);被动持仓集中于东方财富(44.1%)、中信证券(18.9%)、国泰海通(14.7%)。
  港股方面,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主动、被动型基金持有证券板块的市值占比分别为0.06%、0.55%,分别环比增加0.02个百分点、0.14个百分点。从个股来看,主动基金的持仓集中于华泰证券(44.3%)、中金公司(18.7%)、中国银河(16.0%)。
  “二季度公募基金主动加仓券商板块,这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券商行业基本面改善、政策红利释放及估值修复的共同认可,背后是业绩高增兑现、监管政策优化以及新增长极打开的三重驱动共振。”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指出。
  另一方面,从板块表现看,今年以来,券商H股的表现好于A股。据申万宏源统计,截至7月23日,香港证券指数自年初以来上涨了49.92%,而对应的13家A+H成分股券商,其A股同期涨幅均值仅为4.63%;申万证券指数年内涨幅仅2.05%。
  “上半年,外资增持中国资产、机构(险资、公募)青睐投资高股息、低估值的港股,致使券商H 股涨幅明显好于A 股,下半年随着险资及公募在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驱动下投资重心重回A 股、居民存款搬家首选A 股,我们认为要重视下半年券商A 股的补涨逻辑。”申万宏源非银首席分析师罗钻辉表示。
  隋东分析,券商板块估值仍处于低位,有望吸引资金流入。建议关注零售优势突出券商,以及海外业务优势突出的头部券商。另外,业务多元发展的头部券商、业绩高增长且估值合理的标的,以及存在并购重组预期的机构,也具有投资潜力。
  陈兴文认为,当前券商板块正处于 “估值修复-盈利兑现-战略转型” 三期叠加阶段,板块整体PB仅1.57倍,处于历史中低位,具备较强安全边际;市场活跃度提升带动业绩弹性释放,叠加费用管控改善,盈利能力持续修复;行业正加速向财富管理、资本中介、国际化等方向转型,重塑估值逻辑。
  “长期来看,券商作为资本市场核心载体,其战略配置价值日益凸显,可聚焦于头部集中化红利、财富管理渗透提升及国际化布局先发优势等方向的机会,尤其在政策倾斜、并购整合预期及创新业务拓展背景下,具备结构性阿尔法机会。短期波动恰为布局良机,建议通过证ETF产品捕捉板块Beta,把握券商行业在改革红利下的系统性机遇。”陈兴文进一步分析。

【2025-08-01】
行业周报|证券指数跌-3.38%, 跑输上证指数2.44%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7月28日-2025年8月1日,上证指数跌0.94%,报3559.95点。创业板指跌0.74%,报2322.63点。深证成指跌1.58%,报10991.32点。证券指数跌-3.38%,跑输上证指数2.44%。
  本周机构观点:
  **申港证券本周观点**:
  每周一谈:
  2025年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8%
  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365.0亿元,同比下降1.8%。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091.2亿元,同比下降7.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330.4亿元,下降3.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823.1亿元,增长2.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389.7亿元,增长1.7%。1-6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4294.1亿元,同比下降30.3%;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5900.6亿元,增长4.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4170.4亿元,增长3.3%。
  市场回顾:
  上周(7.21-7.25)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为1.69%,申万二级行业指数证券行业涨跌幅为4.82%。板块内个股全面上涨。
  证券板块个股周度表现:
  股价涨跌幅前五名为:东吴证券、国信证券、中银证券、东方证券、西部证券。
  股价涨跌幅后五名为:信达证券、中信建投、红塔证券、东方财富、国金证券。
  本周投资策略:
  上周证券行业指数涨幅较大,板块内个股全面上涨,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的周度表现。证券板块内个股强势上扬的表现,或许显示市场做多信心依然较大。从2022年1月以来的估值来看,估值相对合理,我们认为证券板块的高波动性依然需要注意,短期行业指数或仍处于技术上的上升通道。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市场波动风险。
  **国元证券本周观点**:
  报告要点:
  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日益清晰
  “十四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在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基础上,系统化提升资本市场功能,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通过投融资两端的协同发力,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增强。
  行业收入稳增,头部券商经营优势显著,中小券商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
  与“十四五”开年相比,2024年,我国证券行业上市公司规模、收入增长,经营杠杆和ROE下降,呈现出“两升两降”发展态势。竞争格局方面,由于业务结构和服务对象的趋同,目前证券行业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头部券商盈利领先优势较“十四五”开年虽略有缩窄,杠杆水平下降,但仍保持着强势水平,头部效应彰显,证券行业整合逻辑日益清晰,并购重组提速显著;而对于中小型券商,在传统业务的竞争上存在一定弱势,需结合自身区域禀赋、股东资源和业务优势,立足差异化经营策略,探索高质量发展的业务增长点。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证券行业整合提速
  “十四五”期间并购政策环境持续宽松,交易显著升温,证券行业并购大势已现。经历了2014-2015年的快速发展和2016年的政策收紧后,“十四五”期间并购政策再次转向宽松,2024年“并购六条”的出台更是标志着本轮宽松周期的加速。证券行业并购重组大势已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纳入金融强国建设框架,新“国九条”明确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2025年以来,已有多家券商合并案例,预计“十五五”期间,头部券商将加速整合,打造综合型一流投行,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母级”券商。
  证券行业竞争格局重塑中,各板块表现分化,AI持续赋能
  1)重资产业务占比增幅显著,投资杠杆驱动扩表。与“十四五”开年相比,上市券商重资产业务营收占比整体增幅显著,2024年,头部券商重资产业务营收占比均值已超过50%,其中,投资收益成为推动头部券商重资产业务营收的主力。
  2)IPO业务持续承压,“股债跷跷板”趋势再现。受市场环境影响,“十四五”期间,A股IPO数量和金额均呈现断崖式下跌。多家头部券商均提出深化现代投行转型。预计“十五五”期间,投行业务将按照“五篇大文章”指引,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产业链撮合等创新模式,深度参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3)传统经纪业务占比下滑,向买方投顾模式加速转型。随着市场对专业投顾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对券商财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券商经纪业务盈利模式的转型和人才体系建设的升维。
  4)金融科技发展有望全面提升证券行业服务质效。金融科技赋能证券行业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是AI大模型驱动业务生态智能化升级;二是跨领域技术融合催生新服务模式;三是机制创新与组织变革加速科技业务深度融合。
  5)资管业务规模收入双承压,集合反超单一规模;国际业务收入占比增加,全球服务能力持续升级;研究业务谋求转型,深化产业研究与资产配置。
  风险提示
  经济增长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景气度下降;监管政策调整;市场极端波动。
  行业新闻摘要:
  1:香港《稳定币条例》今日正式生效,规定发行法币稳定币必须持牌。
  2:散户贪婪高涨,聪明钱削减美股多头仓位,市场情绪出现分化。
  3:26家上市券商发布业绩预告,部分券商预计业绩将实现十倍增长。
  4:非银金融行业观察显示,券商资管规模突破5.52万亿元,量化基金面临限购。
  5:券商私募资管规模达5.52万亿元,固收类产品占比超八成。
  6:深市公司中期分红已超百亿元,分红成为新的市场趋势。
  7:国内商品市场全线重挫,重磅会议不及预期导致市场情绪快速降温。
  8:央行透露6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87939.5亿元,市场活动频繁。
  9:债市稳住股市虹吸“逆风局”,理财赎回未现“负反馈”。
  10:券商上半年“成绩单”亮眼,整体业绩向好,未来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龙头公司动态:
  1、国泰海通:1)AI赋能服务新范式,共筑财富新生态,国泰海通首届818理财节启幕。
  2、中信建投:1)中信建投证券:董事会选举朱永为第三届董事会副董事长。2)中信建投证券:朱永获提名为非执行董事候选人。3)中信建投增补朱永为非执行董事并选举为副董事长。4)易方达基金增持中信建投证券270.6万股 每股作价约13.36港元。
  3、华泰证券:1)华泰证券完成发行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第五期)。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7-150.08%-0.42%2025-07-16-0.08%-0.03%2025-07-170.10%0.37%2025-07-18-0.41%0.50%2025-07-210.83%0.72%2025-07-22-0.45%0.62%2025-07-230.50%0.01%2025-07-242.30%0.65%2025-07-250.26%-0.33%2025-07-280.29%0.12%2025-07-290.03%0.33%2025-07-30-1.54%0.17%2025-07-31-1.04%-1.18%2025-08-01-0.20%-0.37%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53.142023-12-2959.68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中信证券-3.20%4.97%52.40%东方财富-3.42%1.27%112.18%国泰海通-1.14%5.21%41.50%中信建投-2.87%6.02%30.79%华泰证券-0.25%11.52%56.22%中国银河-4.82%0.63%55.64%招商证券-3.11%4.20%23.20%广发证券-2.96%15.74%60.90%中金公司-3.50%1.96%18.84%国信证券-5.47%16.04%55.31%申万宏源-3.13%5.61%15.65%东方证券-4.04%15.77%33.89%光大证券-4.71%1.24%19.51%方正证券-4.04%3.19%6.43%国联民生-3.89%7.96%9.79%兴业证券-4.86%4.53%21.43%首创证券-2.93%0.40%-4.45%信达证券-4.75%-4.02%13.50%浙商证券-2.74%4.42%-0.70%天风证券0.00%3.75%96.06%
  行业相关的ETF有浦银安盛中证证券公司30ETF(516730)、证券ETF东财(159692)、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12000)、易方达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12570)、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12880)、南方中证全指证券ETF(512900)

【2025-08-01】
26家上市券商发布业绩预告:国联民生、华西证券十倍增长 
【出处】南方都市报

  作为半年报业绩的首个披露月,自步入7月以来,已有26家上市券商(仅统计直接券商股)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既包括行业头部的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也有来自行业中下游的券商。
  作为“牛市旗手”,多数券商在上半年业绩“预喜”,华西证券预计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025.19%~1353.90%,国联民生则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长1183%,均实现十倍增长。
  有机构研报表示,交易活跃、监管优化与供给侧改革共振,使得板块长期成长性及投资价值凸显;也有机构强调道,券商股将出现估值与盈利双击。
  26家上市券商发布预告
  华西证券、国联民生增长强劲
  南都·湾财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6家上市券商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从披露情况来看,这26家券商的归母净利润均表现良好,普遍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有券商成功“扭亏为盈”,更有券商实现十倍增长。
  从净利润的绝对值角度来看,在中信证券未公布预告的情况下,国泰海通证券的净利润表现一枝独秀。其预计净利润位于152.83亿元-159.57亿元之间,远远超过第二名的中国银河证券,甚至是后者的两倍以上。
  在国泰海通证券之后,上半年净利润预计超过40亿的券商还有4家,分别为中国银河、国信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其中,中国银河的净利润上限有望逼近70亿元。
  从净利润增长的角度来看,华西证券与国联民生可谓“大出风头”。
  华西证券预计上半年盈利4.45亿元-5.75亿元,同比涨幅达1025.19%-1353.90%;国联民生的公告则显示,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人民币11.2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人民币10.41亿元,同比增长1183%左右。上述两家券商均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十倍增长。
  此外,在上述两家券商外,锦龙股份与天风证券亦表现不俗,两者都实现了“扭亏为盈”,扭转了业绩的不利局面。
  从结果上看,多数发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券商实现了超过50%的归母净利润增长。方正证券则在研报中预计全部上市券商业绩情况。方正证券表示,券商板块((44家上市券商小计))2025年上半年主营收入同比增幅为27.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为60.8%;剔除国泰海通吸收合并负商誉影响后,上半年券商板块归母净利润增幅为48.0%。
  从已经发布业绩预告的26家券商来看,归母净利润总量第一的是国泰海通证券,归母净利润增长第一的是国联民生证券,两者都是券商重组的受益者。
  国联民生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有序推进与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合工作,并将其纳入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公司证券投资、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条线实现显著增长,同时由于上年同期比较基数较小,本期经营业绩同比大幅提升。”
  除却重组整合的券商外,其余券商多将业绩增长归因为各项业务的增长。从各家券商的表态来看,券商业绩的增长是多方面的复苏。
  中信建投表示,报告期内,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营业务、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加较多。此外,华安证券表示,公司经营发展表现出较强韧性,其中投资收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在报告期内有较大增幅,带动公司经营业绩同比提升;国元证券则表示,财富信用和自营证券投资等业务收入实现较好增长。
  机构:券商股估值与盈利双击
  对于券商业绩“预喜”,市场或许早有预期。近来,券商板块作为“牛市旗手”强势领涨,数据显示,证券精选指数自步入5月份以后开始快速攀升,更是在7月预告期实现一波“七连阳”与“六连阳”。
  对于券商板块缘何表现强劲这个问题,中金公司认为交易活跃、监管优化与供给侧改革共振,使得板块长期成长性及投资价值凸显。
  中金公司从短、中、长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短期维度,交易放量、指数向好或提振券商轻资本业务规模与重资本业务收益率,驱动盈利预期上修与估值抬升;中期视角,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下,监管持续优化有望打开业务空间、抬升行业ROE中枢,譬如近期科创板"1+6"改革[2]稳步落地为投行添增量,资本市场开放持续深化拓宽跨境业务路径,互换便利等机制助力券商增配权益、提升杠杆效率等;长期来看,以一流投行建设及《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为代表的政策引导下,行业供给侧改革有望稳步推进,优质头部券商与特色化中小机构长期优势凸显、市场份额提升下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有望持续提升。
  国信证券则认为券商减员增效有所作用。国信证券表示,证券行业业绩驱动力持续改善,一方面随着增量资金入市,市场交易量改善、两融持续扩张、另一方面,券商行业减员增效等一系列安排有利于减少行业成本收入比,带动行业留存现金流提升,增加投资者长期回报,这对行业盈利模式将有长期改善,两者叠加带动券商股估值与盈利双击。
  平安证券看来,稳定币概念对券商板块有催化作用。平安证券表示,市场活跃度维持高位,市场成交额回升,主要市场指数频创阶段新高,直接点燃市场对券商板块的热情。此外,近期稳定币概念对证券板块也有一定催化,国泰君安国际正式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将其现有证券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及相关意见服务的综合牌照,成为首家获此全方位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资格的香港中资券商,驱动资金对券商、多元金融等细分板块的追捧。

【2025-08-01】
中国银河:7月31日获融资买入2.24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中国银河7月31日获融资买入2.24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45.84%,当前融资余额30.9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49%,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31224075879.00178157813.003098683073.002025-07-30158749583.00173107796.003052765007.002025-07-29171154489.00164411006.003067276774.002025-07-28199534706.00185147509.003060533291.002025-07-25180980632.00160006566.003046146094.00融券方面,中国银河7月31日融券偿还9500股,融券卖出14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41万元,融券余额224.29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3124080.00163400.002242880.002025-07-30146993.0028336.002452835.002025-07-2928640.00558480.002359220.002025-07-28375364.0041308.002898744.002025-07-250.001139976.002547552.00综上,中国银河当前两融余额31.01亿元,较昨日上升1.50%,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31中国银河45708111.003100925953.002025-07-30中国银河-14418152.003055217842.002025-07-29中国银河6203959.003069635994.002025-07-28中国银河14738389.003063432035.002025-07-25中国银河19805152.00304869364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31】
中国银河证券:房地产行业估值或迎来整体修复 
【出处】本站7x24快讯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在政策效果逐渐展现的基础上,房地产行业估值或迎来整体修复,头部房企或凭借融资成本较低和核心区域高市占率的优势实现运营改善,并通过估值修复实现整体的β机会。

【2025-07-31】
中国银河:7月30日获融资买入1.59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中国银河7月30日获融资买入1.59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9.48%,当前融资余额30.5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38%,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30158749583.00173107796.003052765007.002025-07-29171154489.00164411006.003067276774.002025-07-28199534706.00185147509.003060533291.002025-07-25180980632.00160006566.003046146094.002025-07-24235706731.00288018537.003025172028.00融券方面,中国银河7月30日融券偿还1600股,融券卖出83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4.7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3%,融券余额245.28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30146993.0028336.002452835.002025-07-2928640.00558480.002359220.002025-07-28375364.0041308.002898744.002025-07-250.001139976.002547552.002025-07-24634694.00156426.003716466.00综上,中国银河当前两融余额30.55亿元,较昨日下滑0.47%,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30中国银河-14418152.003055217842.002025-07-29中国银河6203959.003069635994.002025-07-28中国银河14738389.003063432035.002025-07-25中国银河19805152.003048693646.002025-07-24中国银河-51754294.00302888849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31】
中国银河固收:预计短期债市利率以震荡向下为主 
【出处】本站7x24快讯

  中国银河固收研报指出,会议表述增量有限,十债收益率1.75%已有性价比。预计短期债市利率以震荡向下为主,后续一方面观察风险偏好变化及股债跷跷板演绎,另一方面关注政府债下半年供给高峰及央行的流动性对冲,此外,中美关税政策需保持关注。本次政治局会议的表述中,政策基调仍然较为积极,强调要落实落细宏观政策,财政资金加速落地使用、总量货币工具继续托举的基础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继续创新发力支持实体经济,但整体来看本次会议在政策取向上的增量信息有限,对债市的影响略偏中性。近期股债跷跷板的演绎下,会后已观察到权益市场热情有所退坡、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快速下行,股债跷跷板小幅反转。此外,历史经验来看,近年来会后5个交易日内10Y国债收益率下行概率更高,5-10个交易日内有一定回升概率,目前十债收益率已从1.65%的低位震荡回升至1.75%附近,点位上已具备配置性价比。

【2025-07-30】
中国银河:7月29日获融资买入1.71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中国银河7月29日获融资买入1.71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1.80%,当前融资余额30.6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37%,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9171154489.00164411006.003067276774.002025-07-28199534706.00185147509.003060533291.002025-07-25180980632.00160006566.003046146094.002025-07-24235706731.00288018537.003025172028.002025-07-23310881185.00280152416.003077483834.00融券方面,中国银河7月29日融券偿还3.12万股,融券卖出16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86万元,融券余额235.92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928640.00558480.002359220.002025-07-28375364.0041308.002898744.002025-07-250.001139976.002547552.002025-07-24634694.00156426.003716466.002025-07-2354374.0071914.003158954.00综上,中国银河当前两融余额30.70亿元,较昨日上升0.20%,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9中国银河6203959.003069635994.002025-07-28中国银河14738389.003063432035.002025-07-25中国银河19805152.003048693646.002025-07-24中国银河-51754294.003028888494.002025-07-23中国银河30709418.003080642788.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30】
中国银河固收:专项债投向分化下的新特征 
【出处】本站7x24快讯

  中国银河固收研报指出,专项债发行节奏与进度:当前整体提速但低于往年同期,化债前置。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上前低后高,截至6月底,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进度达49%,5月以来开始加速,但仍显著低于2022-2024年同期平均水平63.2%。背后要素有三:1)2024Q4大规模发行政府债发行降低上半年发债紧迫性;2)自审自发试点等政策使得各地发行进度分化;3)专项债支持方向新增化债、地产收储等挤占传统基建投向资金。预计Q3仍有35%左右专项债额度落地以追平前期缺口,而从今年专项债三大主要投向相对来看,化债是上半年主力完成方向,总化债进程已达80%,下半年专项债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基建+地产)可能集中释放。项目建设结构变化:基建投向分化、收储“地快房慢”,区域布局显现。投向项目建设方向是新增专项债资金主要使用途径,其中基建是传统投向支持领域,也是使用专项债资金最多的方向。然而今年以来,一方面基建领域内部在使用范围扩容下出现新兴产业与传统基建的结构性分化;另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下专项债资金应用于收储方向再度重启,结构上“地快房慢”表现突出,土地收储成为核心发力点。此外,在整体项目建设分布上,大省挑大梁的区域特征愈发明显。

【2025-07-30】
券商出海提速 国际业务成必争之地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林倩

  近日,首创证券宣布拟赴港上市,有望成为第14家“A+H”股上市券商。随着港股市场融资热度持续攀升、券商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券商加码布局在港业务,包括赴港上市、设立或增资香港子公司。
  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机构人士看来,券商赴港上市既可为其提供国际化融资平台、增强资本实力以支撑跨境业务,又可显著提升品牌国际认可度、吸引海外机构客户。未来,券商国际业务增长趋势明显,成为必争之地。
  有望迎来第14家“A+H”股上市券商
  香港市场融资机制成熟、投资者结构国际化,长期以来是内地金融机构拓展海外布局的重要阵地。
  近日,首创证券公告称,为进一步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整合国际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港股融资不仅是资本补强的工具,也是业务外溢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提升的路径。”东海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陶圣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通过港股融资,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元资本注入借鉴国际经验,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增强实力,并拓宽业务能力边界,实现资本补强;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动国际化战略落地和品牌影响力提升,进而提高公司市场认可度和估值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记者发稿时,在AH两地上市的券商共有13家,分别是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海通、广发证券、华泰证券、中国银河、招商证券、光大证券、东方证券、中原证券、国联民生、中信建投、申万宏源。
  2019年4月,申万宏源完成港股上市,此后暂无新增内地券商赴港上市,首创证券有望成为第14家“A+H”股上市券商。
  陶圣禹表示,券商赴港上市,除了有资本和品牌方面的加持,严格的港股合规要求还倒逼券商完善跨境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人才专业化水平,将为国际业务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加码布局在港业务
  在香港设立子公司也是券商加速出海的重要途径之一。据记者统计,截至7月29日,已有逾30家内地券商在香港设有子公司。
  2025年1月,广发证券公告称已向全资子公司广发香港公司增资21.37亿港元,实缴资本增至103.37亿港元;6月,西部证券公告称,拟出资等值10亿元设立全资香港子公司,从事监管机构允许开展的相关业务;7月,东吴证券在其最新的定增公告中表示,定增募资的其中一个投向就是增加对境外子公司的投入。
  东吴证券表示,通过向子公司东吴香港增资,有助于提升其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打造境内外财富管理服务新生态,提升公司的国际品牌影响力,为资本市场开放和境内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助力。
  从增资用途来看,内地券商增资香港子公司的主要目的是补充跨境业务资本金、扩大投行业务及衍生品规模。2024年,中信证券完成对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增资约9.16亿美元;兴业证券完成向子公司兴证香港金控增资10亿港元;方正证券完成向子公司方正香港金控增资5000万元。2023年,中国银河完成向子公司银河国际增资16亿港元。
  香港市场作为内地券商出海的桥头堡,吸引了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等头部券商较早深度布局。近来,一些中小券商也尝试在中国香港开拓国际业务。
  陶圣禹表示,券商对香港市场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已呈现出三个明显趋势:一是增资节奏加快,多家券商对香港子公司注入新一轮资本;二是业务维度更广,不再仅局限于IPO、债券发行等传统业务,而是转向全链条服务,包括跨境FOF、ETF互通的结构化产品;三是金融科技与合规基础建设同步推进,不少券商开始探索链上清算、KYC优化、投研系统国际化等路径,为后续服务外资与全球客户做储备。
  “以上趋势反映出国内券商正逐步构建境内外双轮驱动的服务体系,尤其是在港股市场活跃度提升、国际资本结构多元化增强的趋势下,券商在香港市场的布局更具必要性和前瞻性。”陶圣禹表示。
  国际业务增长趋势明显
  增资在港子公司或赴港上市真能带动国际业务突飞猛进吗?国际业务能给券商业绩带来切实的增量吗?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券商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虽然较低,但增长趋势明显,有望成为券商业绩突围的重要一环。
  以头部券商中信证券为例,公告显示,2024年中信证券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2.6亿美元、净利润5.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1%和116%,创历史最好水平。
  截至目前,2025年上半年券商国际业务的相关业绩还未可知。不过,近期多家券商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其中山西证券就提及国际业务在上半年实现增长。
  “国际业务成为券商兵家必争之地。”申万宏源非银首席分析师罗钻辉表示,在传统经纪业务佣金率持续下行、境内资管及投行阶段性承压的背景下,券商国际业务已成为突围的关键赛道,2024年券商国际业务收入普遍实现高速增长,业绩贡献比重上升。
  陶圣禹表示,目前来看,国际业务收入在多数券商中的占比仍偏低,但增长趋势非常明确。未来三到五年,头部机构在离岸人民币定价、数字资产标准等领域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强,为收入结构优化提供长期支撑。

【2025-07-29】
中国银河:7月28日获融资买入2.00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32.57%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中国银河7月28日获融资买入2.00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2.57%,当前融资余额30.6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35%,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8199534706.00185147509.003060533291.002025-07-25180980632.00160006566.003046146094.002025-07-24235706731.00288018537.003025172028.002025-07-23310881185.00280152416.003077483834.002025-07-22172949474.00186293243.003046755065.00融券方面,中国银河7月28日融券偿还2300股,融券卖出2.09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7.5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6%,融券余额289.87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8375364.0041308.002898744.002025-07-250.001139976.002547552.002025-07-24634694.00156426.003716466.002025-07-2354374.0071914.003158954.002025-07-22128115.0068445.003178305.00综上,中国银河当前两融余额30.63亿元,较昨日上升0.4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8中国银河14738389.003063432035.002025-07-25中国银河19805152.003048693646.002025-07-24中国银河-51754294.003028888494.002025-07-23中国银河30709418.003080642788.002025-07-22中国银河-13289430.00304993337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9】
沪深ETF规模逾4.3万亿元 债券ETF渐成资金配置主线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赵中昊

  ● 本报记者 赵中昊
  近期,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在行业内部通报最新一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6月末,沪市ETF共701只,总市值逾3.14万亿元;深市ETF共495只,总市值超1.15万亿元。沪深两市ETF规模合计逾4.3万亿元,较上个月稳步上升。从券商经纪业务角度看,在ETF业务竞争格局中,中信证券、国泰海通等传统龙头券商凭借综合实力稳居第一梯队。
  需要注意的是,7月1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券商人士认为,首批科创债ETF的上市重塑了债券ETF的市场格局。债券ETF正加速迈入发展快车道,成为当前二级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未来发展空间可期。
  市场规模迭创新高
  沪深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沪市基金产品共870只,资产管理总规模为32259.87亿元。其中,ETF共701只,总市值为31473.20亿元。深市基金产品共783只,资产管理总规模为11910.20亿元。其中,ETF共495只,总市值为11539.20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沪深两市ETF总市值为43012.40亿元,较上个月稳步攀升。
  从券商经纪业务角度看,6月,沪市ETF(非货币)成交额(经纪业务)排名前五位的券商分别为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东方证券和中国银河,当月成交额在市场中的占比分别为11.75%、11.04%、6.55%、5.30%和4.71%。当月深市ETF交易金额(经纪业务)排名前五位的券商分别为东北证券、东方财富、东方证券、方正证券和港裕信息。
  从券商经纪业务持有的ETF规模来看,截至6月末,沪市持有ETF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券商分别为中国银河、申万宏源、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和招商证券,持有规模在市场中的占比分别为24.03%、17.61%、6.26%、4.78%和4.63%。深市持有ETF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券商分别为东方财富、东方证券、方正证券、光大证券和广发证券。
  从券商ETF业务月度数据可以发现,以东方财富、东北证券、方正证券等为代表的采取差异化战略的特色券商,已成功构建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聚焦于深股通服务及深交所ETF交易的港裕信息等特色化经营机构表现亮眼,近两月交易规模稳居深市前五。资源与综合实力雄厚的头部券商,如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中国银河持续保持着市场主导地位。
  债券ETF步入发展快车道
  凭借高效、透明和低成本优势,ETF不仅稳固占据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的核心地位,更在个人投资者、尤其是年轻群体中赢得广泛青睐。
  华泰证券研究表示,上半年,国内ETF市场继续扩容近5800亿元,其中债券ETF、港股ETF成为“吸金”的主要品种。多数基金公司上半年着力发行港股、科创板、创业板及其细分赛道主题的ETF,创新药、机器人、人工智能等ETF成为热门之选,26只ETF上半年规模增长超百亿元。数量方面,上半年股票型ETF数量增长最多,从893只增长至1055只,债券型ETF从21只增至29只。规模方面,上半年ETF规模增加约36%是债券型ETF贡献,规模增加超过2000亿元;而在股票型ETF上半年规模增加的2415亿元中,约有1200亿元是港股ETF规模增长所贡献。
  东吴证券认为,债券ETF正加速迈入发展快车道,固收类资产的被动投资趋势日益显著,成为当前二级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债券型ETF总规模已达2181亿元,投资者对债券指数化产品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在技术、产品及政策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债券ETF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伴随2025年上半年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落地,未来有望实现规模大幅提升。

【2025-07-28】
大金融股盘中走强,深市规模最大证券ETF成交额超1.6亿元,首创证券启动H股发行计划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投资情报

  7月28日,券商等大金融股盘中走强,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399975.SZ)上涨1.77%,该指数成分股中,中银证券上涨近9%,华泰证券上涨超4%,国泰海通上涨超3%。
  相关ETF方面,证券ETF(159841)震荡走高,现涨1.7%,成交额为1.63亿元。截至7月25日,该ETF最新流通份额为51.56亿份,最新流通规模为57.39亿元,份额、规模均居深市同标的产品首位。
  证券ETF(159841)密切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该指数聚焦了A股的大市值证券龙头,而且既有传统证券龙头,也有金融科技龙头。证券ETF(159841)同时配置场外证券ETF联接基金(A:008590,C:008591)。
  消息面上,据每日经济新闻,券商再融资又有新的大动作。7月25日,首创证券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的相关议案。目前,A股市场共有42家上市券商,其中有13家实现了“A+H”上市。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融资热度持续攀升,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近期,港股券商板块表现也异常强劲。短期异动方面,6月25日,国泰君安国际因虚拟资产牌照消息而大涨近200%。中期趋势来看,今年以来,中国银河、东方证券等H股股价上涨超过60%,充分说明了市场对这些个股的认可和乐观预期。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指出,AI在证券投研及投顾、银行信贷和营销渠道、保险代理人赋能、小微商户点餐及营销、消费金融风控及客服等场景逐步落地,未来空间广阔。看好券商行业智能投研、智能投顾的发展前景,推荐推出垂类模型及相关产品的头部公司。

【2025-07-28】
中国银河固收: 继续关注股债跷跷板效应 
【出处】本站7x24快讯

  中国银河固收研报指出,考虑到8月中美贸易再迎谈判期,外部宏观环境不确定性较大,内需缓修复,宽货币进程仍在,基本面显著改善带来的利空尚未关注到,同时目前1.2万亿雅江基建第一阶段年均落地近800亿元,宽信用推进仍不明显,因而债市整体仍在利多环境,叠加债市回调至1.73%的点位赔率上升。因此策略方面,基于震荡市演绎下仍可适当保持久期,但短期扰动较多、波动可能放大的情况下主要关注波段交易,考虑到十债收益率已上破1.7%,可适当关注增配机会。短端方面,受资金面和央行态度及操作影响,下周资金面大概率回稳,短端以政策利率(1.4%)为下限,目前短端已经触及1.35%,短期收益博取赔率有限;长端方面,目前主线变化有限但扰动因素增多,长端仍以震荡为主,关注股债跷跷板继续演绎的影响下的交易性机会。

【2025-07-28】
券商观点|非银行业周报:保险非对称调降预定利率,持续看好非银板块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7月27日,民生证券发布了一篇非银行金融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保险非对称调降预定利率,持续看好非银板块。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人身险预定利率调降,普通型2.0%+分红型1.75%+万能型1.0%推动保险负债结构持续优化。7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本季度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随后各大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人寿、工银安盛人寿等发布公告,将根据最新的预定利率指导值重新备案新产品,其中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2.0%,分红型产品为1.75%,万能型为1.0%,同时将于8月31号完成切换。本次预定利率调降普通型下调了50bp,分红险下调了25bp,非对称调降预定利率我们认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在长端利率中枢下行背景下,引导各大险企继续转型分红险为代表的非保证收益产品的思路,分红险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存量负债成本有望持续下降,头部险企有望凭借更为丰富的分红险产品和更强的综合投资能力而更为受益。 证监会召开2025年中工作会议,继续推动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7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召开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出席会议并讲话。其中指出,一是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加强预期引导;二是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持续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三是从资产端、资金端进一步固本培元,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实落地,加快推进财务造假综合惩防意见落地;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促进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等。年中工作会议延续今年1月举行的系统工作会议任务部署,强调巩固市场回稳态势,大力培育长期资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我们认为强化预期引导、加大稳市力度,结合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惩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等措施,有助于推动投资端改革继续深化,持续提升投资者信心,巩固市场回稳向好趋势。同时,年中工作会议要求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6月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已表示,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我们认为科创板与创业板新规稳步落地实施,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包容性,更好支持成长初期企业融资需求;在此过程中券商投行业务收入有望修复,在科创领域深耕布局且储备项目丰富的头部券商或更加受益。 投资建议:年初至今政策定调积极,降准降息等政策逐步落地,有望提振市场情绪并推动估值持续修复。险资“长钱”持续入市,权益投资端有望充分受益优质上市公司标的长期价值增长,人身险预定利率调降、分红险占比提升,均有望降低险企负债成本。券商方面,资本市场回稳向好,交投活跃度持续提升,券商业绩修复趋势有望延续。保险方面,建议重点关注中国太保、阳光保险、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财险。证券方面,建议关注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和银河证券等头部券商标的。美国通过稳定币相关法案,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在即,相关非银机构也有望在托管、跨境支付、数字贸易、RWA、供应链金融等业务领域受益,建议关注众安在线、连连数字、香港交易所、联易融科技、耀才证券金融等标的。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居民财富增长不及预期,长期利率下行超预期。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28】
ETF业务上半年“战绩”揭晓 头部券商“领跑” 
【出处】证券日报

  作为高效、透明、低成本的投资工具,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近年来的市场关注度不断提高。《证券日报》记者从券商处获悉,近日,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向机构内部披露了最新的6月份券商经纪业务ETF成交额、交易账户数量等数据。
  从最新排行来看,券商ETF业务竞争持续激烈,头部券商实现多赛道“领跑”,而部分中小券商则在细分赛道取得亮眼成绩。
  竞争持续激烈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6月末,沪市基金产品共870只,资产管理总规模3.23万亿元。其中,ETF共701只,总市值3.15万亿元,当月ETF累计成交金额3.9万亿元,日均成交金额1951.76亿元,较前一月增加23.21%。深市基金产品共783只,资产管理总规模1.19万亿元。其中,ETF共495只,总市值1.15万亿元,当月ETF累计成交金额1.4万亿元。
  整体来看,在券商ETF业务竞争中,头部效应依然显著。6月份,上交所ETF(非货币,下同)成交额(经纪业务)位居前三的券商为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和国泰海通,当月成交额在市场中的占比分别为11.75%、11.04%和6.55%。东方证券、中国银河、广发证券、华宝证券当月成交额在市场中的占比均在4%以上。从上半年累计成交额来看,华泰证券位居第一,成交额占市场的比例为11.06%。
  作为衡量业务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券商ETF持有规模备受市场关注。沪市方面,截至6月末,中国银河持有ETF规模居首,占市场总额的比例为24.03%;其次为申万宏源证券,持有规模占市场比重为17.61%;中信证券、国泰海通、招商证券持有规模占市场比重分别为6.26%、4.78%、4.63%。
  聚焦营业部ETF成交额,6月份,沪市方面,华宝证券上海东大名路证券营业部以3.26%的成交额占比居首,今年上半年,该营业部持续占据单月成交额榜首;中信证券深圳深南中路中信大厦证券营业部、国泰海通总部、中信证券上海分公司成交额占比分别为3.18%、2.53%、2.18%。深市方面,经纪业务个人客户ETF交易金额排名前30的券商营业部中,东方财富证券有8家,国金证券有4家;机构客户ETF交易金额排名前30的营业部中,中信证券有4家,华泰证券有3家。
  此外,ETF交易账户数直观反映着各家券商的客户活跃度。6月份,沪市方面,经纪业务ETF交易账户数量占市场份额比例居首的为华泰证券,占比为11.46%;东方财富证券紧随其后,当月交易账户数量占市场份额的比例为10.84%;中国银河、平安证券占比分别为5.53%、5.36%。深市方面,经纪业务个人客户ETF交易账户数量排名前30的营业部中,有10家属于东方财富证券,有5家属于华泰证券。
  券商积极把握业务机遇
  近年来,ETF市场快速发展,产品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全市场ETF总数为1244只,较去年同期增长27.72%;份额合计为2.74万亿份,较去年同期增长20.05%;资产净值合计为4.6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7.49%。
  “ETF规模增速与股市表现存在较明显的正向关系,当ETF规模高速增长时,往往伴随着其所在地区股市的趋势性上涨或边际涨幅提高。”华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经济学家郑小霞表示,展望未来,A股ETF市场规模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预计ETF将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工具之一;未来ETF规模快速增长的时期,预计A股指数的表现也将同步向好,市场有望演绎可观行情;从细分种类来看,股票型宽基类ETF有望进一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ETF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为券商带来了丰富的业务机遇。当前,券商纷纷加强ETF赛道的战略布局,争相构筑独特的业务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例如,万和证券不断优化ETF交易生态建设,以“产品+服务”组合拳扩大ETF交易规模,引入ETF网格化交易工具,通过技术、投顾、工具多维布局激活客群需求,同时积极开拓机构客户,推动ETF交易规模的增长。广发证券、西部证券等券商则通过在旗下App设置ETF专区、举办ETF投资大赛等方式激发用户投资积极性、优化投资者体验。
  对于券商而言,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理财师曾衡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ETF相关业务有望为券商贡献可观的收入,未来券商可在ETF托管、ETF做市、券结ETF业务、ETF两融业务等方面积极发力,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打造更完善的ETF业务生态圈,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

【2025-07-26】
中国银河:7月25日获融资买入1.81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中国银河7月25日获融资买入1.81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4.26%,当前融资余额30.4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36%,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5180980632.00160006566.003046146094.002025-07-24235706731.00288018537.003025172028.002025-07-23310881185.00280152416.003077483834.002025-07-22172949474.00186293243.003046755065.002025-07-21191118148.00246191590.003060098834.00融券方面,中国银河7月25日融券偿还6.39万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254.76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50.001139976.002547552.002025-07-24634694.00156426.003716466.002025-07-2354374.0071914.003158954.002025-07-22128115.0068445.003178305.002025-07-21151188.00523884.003123966.00综上,中国银河当前两融余额30.49亿元,较昨日上升0.6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5中国银河19805152.003048693646.002025-07-24中国银河-51754294.003028888494.002025-07-23中国银河30709418.003080642788.002025-07-22中国银河-13289430.003049933370.002025-07-21中国银河-55368567.00306322280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5】
中国银河完成发行40亿元短期融资券 
【出处】智通财经

  中国银河(06881)公布,公司已于2025年7月25日完成2025年度第十七期短期融资券发行。本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为人民币40亿元,面值及发行价均为每单位人民币100元。本期融资券的期限为301天,最终票面利率为1.66%。本期融资券发行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2025-07-25】
券商观点|金融行业双周报:券商半年报预喜,银行板块回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7月25日,东莞证券发布了一篇银行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券商半年报预喜,银行板块回调。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行情回顾:截至2025年7月24日,近两周银行、证券、保险指数涨跌幅分别-6.07%、+6.68%、+2.28%,同期沪深300指数+3.47%。在申万31个行业中,银行和非银板块涨跌幅分别排名第31、11位。各子板块中,南京银行(-1.35%)、中银证券(+24.81%)、新华保险(+6.81%)表现最好。 周观点:银行:本周银行板块走弱,银行板块PB从年初的0.64修复至7月初的0.77,部分资金选择高位兑现,前期上涨过快以及分红除权后存在技术性回调的需要,部分短期套利资金在分红到账后迅速兑现收益离场,增大了短期资金集中抛售的压力。除此以外,近期多家银行股东高位减持也影响了市场情绪。展望后市,短期调整后银行估值修复逻辑不改,增量资金向银行板块迁移的逻辑仍为确定性稀缺时代对相对安全边际的追逐,只要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的核心矛盾未发生根本性扭转,险资、被动资金等增量资金对高股息、低估值的银行股的配置需求就会持续存在,同时公募基金考核机制改革也将加速资金向显著低配的银行板块倾斜,该逻辑在强化分红、驱动长期资金入市等政策红利与稳健基本面的共振下,正推动银行股实现估值重塑。 证券:本周券商板块走强,一方面,多家上市券商披露的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31家上市券商披露中报业绩预告,且全部实现预增或扭亏为盈,国联民生、华西证券更是以1183%和1025%-1354%的净利润增速领跑行业;另一方面,市场活跃度维持高位,市场成交额回升,主要市场指数频创阶段新高,直接点燃市场对券商板块的热情。此外,近期稳定币概念对证券板块也有一定催化,国泰君安国际正式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将其现有证券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及相关意见服务的综合牌照,成为首家获此全方位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资格的香港中资券商,驱动资金对券商、多元金融等细分板块的追捧。建议后续重点关注中报业绩、大盘成交额、稳定币主题对券商板块行情的催化。 保险:近期,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将险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设定为30%、50%、20%,并要求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正式实施。有利于险资坚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投资风格与投资理念,提高其配置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积极性与稳定性,为增量险资入市进一步打开空间,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同时对优化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结构、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展望后市,随着保险行业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战略转型不断深入推进,保险板块中长期有望演绎“资负共振”逻辑实现估值修复。一方面,分红险等收益浮动型产品持续发展,推动险企从刚性兑付向“保证收益+分红浮动收益”模式转变,助推负债端成本改善。预计下半年预定利率将进一步下调,或触发三季度“炒停售”保费放量,行业利差损风险将进一步减轻。另一方面,在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入市政策持续松绑,今年以来险企频频举牌银行股,银行板块今年以来强势的行情以及稳定分红将有望增厚险资收益,强化险企投资端的稳健性。而从资金面来看,非银板块长期处于显著低配状态,公募基金考核新规改革有望催生补仓需求,推动板块估值修复。 投资建议。银行:建议关注成都银行(601838)、宁波银行(002142)、杭州银行(600926)、常熟银行(601128)、招商银行(600036)、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工商银行(601398)和中信银行(601998)。保险:中国太保(601601),中国平安(601318),中国人寿(601628),新华保险(601336)。证券:浙商证券(601878)、国联民生(601456)、方正证券(601901)、中国银河(601881)、中信证券(600030)、华泰证券(601688)、国泰海通(601211)。 风险提示:贸易战引发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增强,银行海外业务收益受损、风险敞口扩大的风险;关税战贸易战扰乱产业链供应链,银行对相关企业信贷投放回笼困难,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银行资产质量承压的风险;代理人流失超预期、产能提升不及预期的风险;长端利率快速下行导致资产端投资收益率超预期下滑的风险等。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25】
中国银河:7月24日获融资买入2.36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1.22%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中国银河7月24日获融资买入2.36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1.22%,当前融资余额30.2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32%,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4235706731.00288018537.003025172028.002025-07-23310881185.00280152416.003077483834.002025-07-22172949474.00186293243.003046755065.002025-07-21191118148.00246191590.003060098834.002025-07-18149870048.00152458884.003115172276.00融券方面,中国银河7月24日融券偿还8700股,融券卖出3.53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63.47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8%,融券余额371.65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4634694.00156426.003716466.002025-07-2354374.0071914.003158954.002025-07-22128115.0068445.003178305.002025-07-21151188.00523884.003123966.002025-07-18273321.001719.003419091.00综上,中国银河当前两融余额30.29亿元,较昨日下滑1.6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4中国银河-51754294.003028888494.002025-07-23中国银河30709418.003080642788.002025-07-22中国银河-13289430.003049933370.002025-07-21中国银河-55368567.003063222800.002025-07-18中国银河-2306248.00311859136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5】
中国银河固收:权益市场继续向上,高波策略仍占优 
【出处】本站7x24快讯

  中国银河固收发表研报,上一周期(7.8-7.21)低价增强策略、改良双低策略、高价高弹性策略分别录得2.6%、2.3%、4.8%(同期基准2.4%)。今年以来,三类策略绩效分别为9.7%、21.3%、38.4%(同期基准10.3%),累计超额收益率-0.6%、11.0%、28.1%。上个周期权益市场继续向上,万得全A/中证转债累计上涨4.1%/2.4%,高价高弹性策略延续占优。年初至今改良双低、高价高弹性策略分别有11.0%、28.1%的显著超额收益。

【2025-07-25】
券商上半年债券承销榜单揭晓 科创债承销金额突破3800亿元 
【出处】证券日报

  7月23日晚间,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度证券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显示,上半年,68家券商作为科技创新债券主承销商,共承销380只债券,合计金额3813.91亿元,同比增长56.48%。民营企业债券承销金额同比增长30.32%至2393.94亿元。此外,此次统计还新增了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相关情况的统计指标。
  中信证券斩获7项第一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券商债券承销业务呈现出“头部券商优势强化、中小券商聚焦特色”的特征,在16项关键指标中,行业龙头中信证券斩获7项第一。国泰海通在主承销绿色债券家数、主承销低碳转型债券金额两项指标中位列第一;中信建投在主承销绿色债券金额指标中位列第一;地方政府债券实际中标金额居首的为华泰证券,地方政府债券实际中标地区数最多的为中国银河。
  聚焦特定领域或细分市场,中小券商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逐渐显现,在部分指标中表现优秀。其中,五矿证券在主承销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家数和金额两项指标中位列第一;财信证券在主承销低碳转型债券家数指标中位列第一;国开证券在主承销“一带一路”债券家数指标中位列第一。
  从细分指标来看,券商正不断深化对科创企业的服务力度,精准对接并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上半年,68家券商作为科技创新债券主承销商,合计承销380只债券,同比增长82.69%;合计金额3813.91亿元,同比增长56.48%。从单家公司的主承销金额来看,中信证券以711.01亿元的金额位居首位;中信建投紧随其后,金额为631.7亿元;国泰海通、中金公司、华泰联合的金额分别为484.35亿元、299.15亿元和220.78亿元。
  民营企业债券规模的显著提升,是券商上半年债券承销业务中的一大突出亮点。上半年,48家券商作为民营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共承销229只债券,同比增长38.79%;合计金额2393.94亿元,同比增长30.32%。从单家公司的主承销金额来看,中信证券、平安证券、华泰资管位居前三,金额分别为325.07亿元、291.18亿元、193.74亿元。
  此次专项统计新增了“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有关情况的统计,上半年32家券商作为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主承销商,共承销30只债券,合计金额118.2亿元。从单家公司的主承销金额来看,五矿证券、长江证券、财达证券位列前三,金额分别为11亿元、10亿元、9亿元。
  持续提升服务质效
  长期以来,券商在服务国家实现低碳转型、乡村振兴等战略目标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积极践行“绿色金融”理念方面,上半年,40家券商作为绿色债券主承销商,共承销71只债券,合计金额594.44亿元。其中,中信建投以129.96亿元的主承销金额位居榜首;其次是中信证券,主承销金额为67.4亿元;国泰海通、中金公司的主承销金额分别为62.72亿元、39.86亿元。
  17家券商作为低碳转型债券主承销商,共承销14只债券,合计金额83.5亿元。其中,国泰海通、国新证券的主承销金额均为10亿元,财信证券则以9.23亿元的主承销金额紧随其后。
  同时,券商正积极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上半年,30家券商作为乡村振兴债券主承销商,共承销37只债券,同比增长164.29%;合计金额266.24亿元,同比增长134.32%。从单家公司的主承销金额来看,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联合位居前三,金额分别为35.98亿元、26.84亿元、19.14亿元。
  此外,在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承销地方政府债券方面,上半年,18家券商作为“一带一路”债券主承销商,共承销10只债券,合计金额79亿元。参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券商共68家,合计中标金额1404.59亿元。

【2025-07-24】
券商ETF盘中涨超1%,锦龙股份涨停,机构:二季度上市券商业绩有望延续高增势头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投资情报

  7月24日,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券商板块活跃。
  相关ETF方面,券商ETF(159842)截至发稿涨1.06%,冲击6连阳。溢折率0.01%,盘中频现溢价交易。成交额超2800万元。成分股中,锦龙股份涨停,中银证券、国盛金控、国信证券、中原证券、中国银河、华泰证券等股涨幅居前。
  资金流向方面,截至7月23日,该ETF近5个交易日有4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净流入额超4500万元。
  券商ETF(159842)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该指数选取中证全指样本股中至多50只证券公司行业股票组成,以反映该行业股票的整体表现。
  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第二季度的上市券商业绩有望延续高增势头,自营与经纪两大条线收入或温和降速。二季度外围贸易扰动影响逐步淡化,资本市场触底反弹,交投热度再度回升。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表示,国家“稳增长、稳股市”、“提振资本市场”的政策目标仍将持续定调证券板块未来走向,流动性适度宽松环境延续、资本市场环境持续优化、投资者信心重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证券板块景气度上行,中长期资金扩容预期进一步增强基本面改善预期。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财经日历丨掌握全球大事 预知财经要闻 速读经济数据 把握交易提示

【2025-07-24】
证券板块拉升,锦龙股份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7x24快讯

  证券板块拉升,锦龙股份触及涨停,中银证券涨超4%,国盛金控、国信证券、中国银河纷纷上扬。暗盘资金正涌入这些股票,点击速看>>>

【2025-07-24】
中国银河:7月23日获融资买入3.11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中国银河7月23日获融资买入3.11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1.83%,当前融资余额30.7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42%,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3310881185.00280152416.003077483834.002025-07-22172949474.00186293243.003046755065.002025-07-21191118148.00246191590.003060098834.002025-07-18149870048.00152458884.003115172276.002025-07-17122784124.00118454126.003117761112.00融券方面,中国银河7月23日融券偿还4100股,融券卖出31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5.44万元,融券余额315.90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354374.0071914.003158954.002025-07-22128115.0068445.003178305.002025-07-21151188.00523884.003123966.002025-07-18273321.001719.003419091.002025-07-1711991.00171300.003136503.00综上,中国银河当前两融余额30.81亿元,较昨日上升1.0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3中国银河30709418.003080642788.002025-07-22中国银河-13289430.003049933370.002025-07-21中国银河-55368567.003063222800.002025-07-18中国银河-2306248.003118591367.002025-07-17中国银河4176461.00312089761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4】
中泰证券:五大逻辑支撑 欠涨券商布局正当时 
【出处】智通财经

  中泰证券发布研报称,从市场交易特征来看,2025年6月以来,A股市场逐步从存量市场转为增量市场。随着交投活跃度攀升,市场整体估值中枢开始普遍和趋势性抬升,板块从轮动到普涨,赚钱效应开始显现。春江水暖鸭先知,欠涨券商布局正当时。建议关注:1)头部券商;2)充分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的金融科技龙头。
  中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逻辑1:增量市场下紧握非银板块相对收益机会。
  从市场交易特征来看,2025年6月以来,A股市场逐步从存量市场转为增量市场。随着交投活跃度攀升,市场整体估值中枢开始普遍和趋势性抬升,板块从轮动到普涨,赚钱效应开始显现。昨日(2025年7月22日),三地成交额为1.93万亿元,接近2万亿元整数关口,较前一交易日涨跌为11.7%;昨日三地融资融券余额为1.9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涨跌为0.8%;融资买入余额较前一交易日涨跌为7.6%。对于非银板块,投资者需要重视板块相对收益的机会。
  逻辑2:1H25券商业绩预增中枢增速逾7成,好于预期。
  以29家已预告净利润的券商,1H25整体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速中枢为75.02%,其中2Q25预告净利润中枢同比增长20.66%。这29家已预告净利润的券商公司2024年净利润占同年全行业44%。根据预增增速中枢,排名前五公司分别为华西证券(1189.5%)、国联民生(1183.0%)、国盛金控(315.5%)、哈投股份(233.1%)和东北证券(225.9%)。根据净利润预增中枢,排名前五公司分别为国泰海通(156.2亿元,扣非增速中枢为57%)、中国银河(65.8亿元,同比预增中枢50.0%)、国信证券(51.6亿元,同比预增中枢64.0%)、中信建投(45.0亿元,同比预增中枢57.5%)和申万宏源(43亿元,同比预增中枢102.1%),预计主要系市场交投持续活跃,带动经纪和权益自营业务增长。
  逻辑3:稳定币催化、虚拟资产牌照升级与业务革新。
  券商有望从业务和估值两端充分受益于稳定币催化。中国香港稳定市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中国香港金管局将于下周发布稳定币发行人规则摘要。上海市国资委党委7月10日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开展学习。国泰君安国际、天风证券等中资券商在港升级虚拟资产交易牌照,打通"交易-托管-衍生品发行"全链条服务,加密货币交易佣金、稳定币跨境清算分润、RWA发行等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逻辑4:H股领涨,A股欠涨,券商AH价差明显收缩。
  以2025年4月7日为本轮行情转折点,截止当前(2025年7月22日),AH同步上市券商中H股涨幅为73.9%,而A股券商的涨跌幅仅为22.0%,两者差距近51.9%,AH价差有明显收缩迹象,其中涨幅差距排名靠前的五家券商分别为申万宏源、广发证券、东方证券、中金公司和国联民生。这一方面与本轮行情港股涨势更好有关,另一方面,当前H股券商平均PB仅为1.0倍,仍低于A股券商的1.5倍PB。
  逻辑5:相比2024年9·24行情,本轮券商板块行情有如下不同点。
  1)从“疯牛”到“慢牛”,增量资金在市场犹豫中持续入市,投资者从交易性策略思维逐步转变为持股型策略思维,券商板块上涨斜率虽然放缓但持续性或更强;2)“反内卷”作为长期宏观叙事,市场可能高估了其短期影响低估了其长期效应,有助于长期撬动相关行业盈利修复逻辑,带动市场估值中枢回升;3)《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地,对于欠配的非银板块,有望在市场情绪转折点迎来更多增量资金配置,券商或许更为受益。选取基金类型为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的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前十重仓股中持有券商板块期末市值排名前十公司分别为华泰证券A、中信证券A、东方财富A、国泰海通A、中国银河A、东吴证券A、广发证券A、华泰证券H、中国银河H和中金公司H,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仓,但是整体仍欠配。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大幅波动,研报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2025-07-24】
中报季券商股业绩全面爆发 机构提炼三大投资主线 
【出处】大众证券报【作者】gloria

  A股进入2025年中报季,券商板块以“业绩牛”点燃市场热情。目前,已有31家上市券商披露中报业绩预告,超九成券商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国联民生、华西证券等中小券商更以超10倍增速领跑行业。券商认为,在政策支持、市场回暖与并购重组加速的共振下,券商板块估值修复窗口将开启,建议把握头部券商、高弹性中小标的及金融科技三条主线。
  头部券商规模效应凸显
  作为头部券商之一的国泰海通,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2.83亿元至159.57亿元,同比增长205%至218%;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69.12亿元至73.96亿元,同比增长52%至62%。
  “公司积极推进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促进全面整合,提升核心能力,加快向国际一流投资银行迈进。”关于业绩预增的主因,公司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财富管理、机构与交易等业务收入同比显著增长。另外,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为本次吸收合并产生的负商誉计入营业外收入。
  另外,头部券商如中信建投、中金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最大变动幅度均在50%之上。
  中小券商并购整合释放弹性
  可以看到,头部券商依托全业务链优势保持稳健增长,中小券商则通过并购重组(如国联民生)实现业绩跃升。
  国联民生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增逾11倍,整合成效显著。中报预告显示,上半年,国联民生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29亿元,同比增长约为1183%;扣非净利润11.13亿元,同比增长1345%。公司表示,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推动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强化证券投资、财富管理等业务协同效应,并顺利完成与民生证券的整合工作。
  据了解,公司董事长葛小波拥有丰富的金融行业经验,曾在中信证券担任多项高管职务。此次业绩预增,反映出国联民生证券战略整合与业务拓展的显著成效。
  机构建议围绕三条主线布局
  2025年上半年,券商自营盘精准捕捉结构性机会,红塔证券自营投资收益同比增长45%至55%。
  在并购重组方面,券商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如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国联证券整合民生证券。
  东海证券分析师陶圣禹表示:“对于券商并购重组的未来发展,我们认为接下来监管与市场可能更关注现有券商‘1+1’整合后的业绩成果,是否能够提升经营效率、推动业务协同、加速创新升级,这些是检验券商并购成功与否的核心指标。若后续财报持续表明整合成果超预期,则有望加速推动并购节奏。”
  7月以来,券商板块49只成份股悉数上涨,中银证券、中原证券等多次涨停。其中,国联民生A股月内涨幅为10.34%,华西证券A股年内涨幅接近20%。
  投资策略上,中泰证券分析师葛玉翔表示:“券商有望从业务和估值两端充分受益于稳定币催化。香港《稳定币监管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香港金管局将于下周发布稳定币发行人规则摘要。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于7月10日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开展学习。国泰君安国际、天风证券等中资券商在港升级虚拟资产交易牌照,打通‘交易—托管—衍生品发行’全链条服务。”
  民生证券分析师张凯烽认为,近期上市券商陆续发布业绩预增公告,总体业绩保持较快增速,自营与两融等业务规模扩张,也对证券公司资金端提出更高要求。市场交投活跃度持续提升,券商业绩修复趋势有望延续。建议关注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银河证券等。
  “我的建议是要把握券商股的三条主线投资机会:一是优选综合实力突出的头部券商;二是布局弹性较高的中小券商;三是关注金融科技与稳定币概念方向。”对此,上海某私募人士23日向《大众证券报》记者表示,“券商板块的中报行情,是业绩反转的明证。在政策支持、市场回暖与并购重组共振下,券商股估值修复空间显著。投资者可以借道行业ETF或精选个股,把握业绩与估值双升机遇。”记者 张曌

【2025-07-24】
业绩、资金、创新等积极因素共振 A股券商股配置价值凸显 
【出处】证券日报

  近期,在业绩超预期、资金增配与业务创新等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下,A股证券板块持续活跃。本站数据显示,7月1日至7月23日收盘,证券板块涨幅超6%;个股层面,中银证券以29.28%的涨幅领跑,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国联民生等多只个股涨幅均超10%。
  证券板块持续上行得益于一系列积极因素的推动:一是上市券商中期业绩预告集体报喜,表现超出市场预期;二是公募基金二季度显著增配券商股,带来增量资金入场;三是券商积极布局虚拟资产业务,进一步拓展了业务边界、提升业绩增长空间;四是市场交投保持活跃态势,为板块行情提供支撑。
  具体来看,业绩表现方面,在市场交投活跃等因素推动下,券商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近期,2025年上市券商中报业绩预告集中披露,整体呈现超预期增长态势。其中,国泰海通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达152.83亿元至159.57亿元,同比增长205%至218%;国联民生、华西证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1000%。
  东海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陶圣禹表示:“上市券商中报业绩大幅增长,一方面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另一方面来自行业并购重组导致的并表催化。整体来看,上半年上市券商业绩有望整体超预期。”
  资金配置方面,二季度公募基金显著增配券商股,为板块带来了增量资金。华泰证券金融首席分析师沈娟表示,截至二季度末,主动偏股型基金所持券商股仓位环比提升,目前配置比例为0.64%,环比增加0.28个百分点,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其中,中信证券、东方财富等获增配较多,部分中型券商如东吴证券、天风证券等也有明显增配。
  个股层面,截至二季度末,主动偏股型基金前五大重仓A股券商股分别为华泰证券、中信证券、东方财富、国泰海通、中国银河,重仓规模分别为21亿元、17亿元、15亿元、7亿元、5亿元。
  “非银板块景气度持续上行,行业配置价值逐步凸显。”东吴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孙婷认为,非银金融行业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后续有望持续受益于市场环境改善。
  除了短期业绩与资金的支撑,券商在业务创新领域的积极布局,也为板块估值提升提供了长期逻辑。其中,虚拟资产业务的探索成为行业关注的新亮点,国泰海通、天风证券、东方财富纷纷通过旗下香港子公司入局虚拟资产交易服务,为业绩增长开辟新路径。
  在业绩增长、资金增配、业务创新等多重积极因素的催化下,证券板块正以“低估值+高弹性”的双重吸引力,成为市场配置的优选方向。
  当前,证券板块市净率约为1.5倍,处于历史低位,分析师普遍对板块后续行情持乐观态度,认为目前正是估值修复的合适时机,建议投资者充分重视业绩披露窗口期所带来的配置机遇。正如招商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郑积沙所言:“综合考虑,权益向上突破之际,证券板块作为‘牛市旗手’有望强势领涨。”
  国金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舒思勤认为,证券板块具备业绩高增、公募增配及收并购主题持续等多重利好,建议关注业绩与估值错配程度较高、性价比高的标的,潜在收并购标的、有潜力布局虚拟资产业务的标的,以及公募基金低配的权重股。
  “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框架已基本成型,开放合作的大趋势仍将深化,一流投资银行建设的有效性和方向性不改,分类评价指标优化助推业务细耕和效率提升,建议把握包括并购重组、财富管理转型、创新牌照展业和净资产收益率提升等在内的逻辑主线。”陶圣禹表示。

【2025-07-23】
2025年上半年证券公司承销科技创新债券3813.91亿元 同比增长56.48%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汤立斌)中国证券业协会7月23日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度证券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作为科技创新债券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共68家,承销380只债券,合计金额3813.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6.48%。同时,民营企业债券和乡村振兴债券的承销规模也实现大幅度增长。
  此次统计还增加了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的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32家证券公司作为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主承销商,共承销30只债券,合计金额118.2亿元。
  据了解,该专项统计范围包括证券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北京证券交易所承销绿色债券(含管理资产证券化产品)、低碳转型债券、科技创新债券、乡村振兴债券(含管理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带一路”债券、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民营企业债券(含管理资产证券化产品)和中标地方政府债券的有关情况。
  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度作为绿色债券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共40家,承销71只债券,合计金额594.44亿元。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19只,合计金额255.94亿元。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在承销金额上位列行业前三,分别为129.96亿元、67.4亿元和62.72亿元。
  同期,作为科技创新债券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共68家,承销380只债券,合计金额3813.91亿元,承销数量和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82.69%和56.48%,参与业务的券商也从去年的45家增长到今年的68家。中信证券在业务数量和金额上均保持行业首位,中信建投、国泰海通、中金公司和华泰联合紧随其后。
  今年上半年民营企业债券数据也较为亮眼。48家证券公司承销229只民营企业债券,合计金额2393.94亿元,同比增长30.32%。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138只,合计金额1297.16亿元。同时,参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证券公司共68家,合计中标金额1404.59亿元,合计中标地区28个。中信证券、华泰资管、平安证券承销的民营企业债券数量行业内最多;银河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则在地方政府债券实际中标地区数上领先行业。
  相比于以往,本次结果还增加了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作为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共32家,承销30只债券,合计金额118.2亿元。其中,五矿证券、长江证券和财达证券在承销金额上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在其他债券业务统计中,今年上半年,作为乡村振兴债券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共30家,承销37只债券,合计金额266.24亿元,同比增长了134%。此外,17家券商承销了14只低碳转型债券,合计金额83.5亿元;18家证券公司作为“一带一路”债券主承销商,共承销10只债券,合计金额79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头部券商仍在债券承销业务中具备更强的风险定价、项目执行和市场开拓能力,更好满足各类企业复杂多样的融资需求。同时,中小券商始终积极探索差异化的发展路线,通过挖掘特色项目、深耕细分领域等方式不断寻求业务突破。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中国银河(601881)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