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600634 退市富控 更新日期:2021-07-20◇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1-07-14】
罕见!3只A股今日退市 交易时间仅剩两小时!股价暴跌99% 12万股东踩雷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胡华雄
对于这3家公司股东,其在A股的交易时间仅剩最后2小时。
退市富控、欧浦退、退市鹏起三家公司今天同时进入在A股市场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三家A股公司今天“谢幕”
上述3家公司最后一天上午的表现不一。
行情数据显示,退市富控上午股价表现平淡,上午平盘报收,半天成交391.3万元,与之前几个交易日的成交量相比,未出现明显放量。
另一家退市公司欧浦退股票也表现相对平淡,上午平盘报收,半天成交544.8万元。
退市鹏起早盘表现则很不淡定,股价暴涨8.33%,半天成交817.2万元。近期临近退市之际,退市鹏起A股股价较低位反弹了30%。
值得注意的是,退市鹏起还包括B股,其B股上午表现相对平淡。
12万股东踩雷 股价普跌99%
三家公司同一天进入最后交易时光,在A股市场比较少见。
由于是退市股,三家公司股票普遍自历史高位跌势惨烈。
数据显示,三家公司A股自历史高位的最大跌幅均在99%左右,其中退市富控自历史最高价的最大跌幅高达99.3305%。
在退市之际,三家公司股东数量预估仍不算少。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三家公司股东户数合计近12万户。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午交易过后,三家公司在A股市场的交易时间均只剩下2个小时。
在此之前,上述三家公司也是同日发布股票终止上市公告。
根据此前公告,退市富控是因2018年度、2019年度连续2年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于2020年12月9日起暂停上市。2021年4月30日,公司披露了经审计的2020年年度报告,净利润、净资产均为负值,同时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终止上市情况。
欧浦退也是类似情形。公司在披露暂停上市后首个年度报告(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期末净资产均为负值,且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终止上市情形。
退市鹏起2018年~2019年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2020年7月17日起暂停上市。2021年4月30日,公司披露了经审计的2020年年度报告,2020年度净利润为-1.55亿元,且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终止上市情况。
退市力度持续加大
数据显示,年内仅仅7个多月时间,已完成摘牌的强制退市公司已达到12家,若加上上述3家即将摘牌的公司,将达到15家。
相较之下,2020年全年完成退市摘牌的公司不到20家。粗略估计,今年退市公司家数应不会少于去年。
另外,近日关于退市的一些新规则也生效,比如连续20个交易日总市值均低于3亿元的股票将终止上市,届时谁将成为退市新规后首家市值退市股备受关注。
【2021-07-05】
747只个股流通市值不足20亿元
【出处】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网统计,截至7月2日收盘,两市共1360只个股流通市值低于30亿元,其中747只个股流通市值不足20亿元。总市值方面,两市共1807只个股总市值低于50亿元,其中931只个股总市值不足30亿元。
具体来看,目前两市流通市值最小前3只股票分别为退市富控1.73亿元、斯太退1.77亿元、北讯退2.33亿元。总市值最小的前3只股票分别为退市富控1.73亿元、斯太退2.08亿元、欧浦退2.53亿元。
【2021-06-29】
退市富控06月29日涨停分析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个股涨停分析
退市富控06月29日涨停收盘,股价上涨10.35%,收盘价为0.32元。该股于下午 1:03:38涨停。截止15:00:31未打开涨停,封住涨停时长1小时56分21秒。其涨停封板结构一般,最高封单量:1563.71万,目前封板数量:1027.57万,占实际流通盘2.25%,占当日成交量:46.06%。【原因分析】退市富控涨停原因类别为超跌反弹。公司主营业务网络游戏产品的研发和运营。此前被交易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1-06-29】
异动股揭秘:超跌反弹 *ST富控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今日走势:*ST富控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15次。
异动原因揭秘:公司主营业务网络游戏产品的研发和运营。此前被交易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function(){if (/(iPhone|iPad|iPod|iOS|Android)/i.test(navigator.userAgent)){$('.phshow').show();$('.pcshow').hide();}else{$('.pcshow').show();$('.phshow').hide();}});
【2021-06-17】
退市富控06月17日主力资金大幅流入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入
退市富控06月1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54.71万元,涨跌幅为3.45%,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2.81%,两市排名15/4346。
【2021-06-16】
退市富控06月16日大跌,股价创历史新低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股价创历史新低
06月16日,退市富控股价大跌。截至今日收盘,退市富控下跌9.38%,收盘价为0.29元,收盘价创历史新低。上海富控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网络游戏产品的研发和运营。公司主要产品为客户端网络游戏、移动网络游戏。公司于2013年12月完成借壳上市,被借壳公司名称为上海澄海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经营及建材、钢材贸易。2016年12月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前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预制混凝土桩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2020年4月23日,公司自主研发的二次元动漫改编手游《失落王冠》已在全网进行公测。近一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73.15%,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6.55%。
【2021-06-15】
退市富控06月15日大跌,股价创历史新低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股价创历史新低
06月15日,退市富控股价大跌。截至今日收盘,退市富控下跌11.11%,收盘价为0.32元,收盘价创历史新低。上海富控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网络游戏产品的研发和运营。公司主要产品为客户端网络游戏、移动网络游戏。公司于2013年12月完成借壳上市,被借壳公司名称为上海澄海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经营及建材、钢材贸易。2016年12月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前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预制混凝土桩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2020年4月23日,公司自主研发的二次元动漫改编手游《失落王冠》已在全网进行公测。近一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70.91%,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30.63%。
【2021-06-11】
退市富控06月11日大跌,股价创历史新低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股价创历史新低
06月11日,退市富控股价大跌。截至今日收盘,退市富控下跌10.0%,收盘价为0.36元,收盘价创历史新低。上海富控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网络游戏产品的研发和运营。公司主要产品为客户端网络游戏、移动网络游戏。公司于2013年12月完成借壳上市,被借壳公司名称为上海澄海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经营及建材、钢材贸易。2016年12月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前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预制混凝土桩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2020年4月23日,公司自主研发的二次元动漫改编手游《失落王冠》已在全网进行公测。近一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68.42%,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30.75%。
【2021-06-10】
退市富控06月10日大跌,股价创历史新低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股价创历史新低
06月10日,退市富控股价大跌。截至今日收盘,退市富控下跌9.09%,收盘价为0.40元,收盘价创历史新低。上海富控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网络游戏产品的研发和运营。公司主要产品为客户端网络游戏、移动网络游戏。公司于2013年12月完成借壳上市,被借壳公司名称为上海澄海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经营及建材、钢材贸易。2016年12月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前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预制混凝土桩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2020年4月23日,公司自主研发的二次元动漫改编手游《失落王冠》已在全网进行公测。近一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64.6%,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30.49%。
【2021-06-09】
退市富控06月9日大跌,股价创历史新低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股价创历史新低
06月09日,退市富控股价大跌。截至今日收盘,退市富控下跌10.2%,收盘价为0.44元,收盘价创历史新低。上海富控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网络游戏产品的研发和运营。公司主要产品为客户端网络游戏、移动网络游戏。公司于2013年12月完成借壳上市,被借壳公司名称为上海澄海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经营及建材、钢材贸易。2016年12月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前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预制混凝土桩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2020年4月23日,公司自主研发的二次元动漫改编手游《失落王冠》已在全网进行公测。近一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62.71%,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9.39%。
【2021-06-08】
退市富控06月8日大跌,股价创历史新低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股价创历史新低
06月08日,退市富控股价大跌。截至今日收盘,退市富控下跌9.26%,收盘价为0.49元,收盘价创历史新低。上海富控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网络游戏产品的研发和运营。公司主要产品为客户端网络游戏、移动网络游戏。公司于2013年12月完成借壳上市,被借壳公司名称为上海澄海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经营及建材、钢材贸易。2016年12月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前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预制混凝土桩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2020年4月23日,公司自主研发的二次元动漫改编手游《失落王冠》已在全网进行公测。近一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56.25%,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30.09%。
【2021-06-07】
退市富控06月7日大跌,股价创历史新低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股价创历史新低
06月07日,退市富控股价大跌。截至今日收盘,退市富控下跌10.0%,收盘价为0.54元,收盘价创历史新低。上海富控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网络游戏产品的研发和运营。公司主要产品为客户端网络游戏、移动网络游戏。公司于2013年12月完成借壳上市,被借壳公司名称为上海澄海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经营及建材、钢材贸易。2016年12月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前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预制混凝土桩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2020年4月23日,公司自主研发的二次元动漫改编手游《失落王冠》已在全网进行公测。近一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49.53%,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31.90%。
【2021-06-03】
退市富控06月3日大跌,股价创历史新低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股价创历史新低
06月03日,退市富控股价大跌。截至今日收盘,退市富控下跌9.46%,收盘价为0.67元,收盘价创历史新低。上海富控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网络游戏产品的研发和运营。公司主要产品为客户端网络游戏、移动网络游戏。公司于2013年12月完成借壳上市,被借壳公司名称为上海澄海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经营及建材、钢材贸易。2016年12月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前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预制混凝土桩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2020年4月23日,公司自主研发的二次元动漫改编手游《失落王冠》已在全网进行公测。近一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41.23%,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31.92%。
【2021-06-02】
退市富控06月2日大跌,股价创历史新低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股价创历史新低
06月02日,退市富控股价大跌。截至今日收盘,退市富控下跌9.76%,收盘价为0.74元,收盘价创历史新低。上海富控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网络游戏产品的研发和运营。公司主要产品为客户端网络游戏、移动网络游戏。公司于2013年12月完成借壳上市,被借壳公司名称为上海澄海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经营及建材、钢材贸易。2016年12月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前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预制混凝土桩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2020年4月23日,公司自主研发的二次元动漫改编手游《失落王冠》已在全网进行公测。近一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34.51%,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32.79%。
【2021-06-02】
退市新规落地5个月 A股21家公司收“退市通知”
【出处】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孟 珂
距离退市新规落地5个月,沪深两市已有21家上市公司收到“退市通知”。还有40家上市公司被戴帽*ST(即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A股市场“优胜劣汰”的格局正在形成。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A股市场退市数量明显增多,退市新规正在发挥威力。在全面注册制持续推进,上市公司数量增加的背景下,要保证市场平稳有序的运行,自然需要清理一批僵尸企业、空壳公司,实现“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保障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2020年12月31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退市新规,全面修订了财务指标类、交易指标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退市标准,在全部板块取消单一连续亏损退市指标,制定扣非净利润与1亿元营业收入组合财务指标;在保留“面值退市”等交易类退市标准的基础上,设置“3亿元市值”标准;增加信息披露及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的标准;增加重大违法退市细化认定情形等。
今年以来,多元化退市渠道更加畅通。《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梳理,上述21家收到交易所“退市通知”的公司中,*ST航通申请主动退市。康得退、*ST鹏起、*ST富控、*ST信威、*ST欧浦、ST工新、*ST秋林等7家公司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ST舜喆B、*ST宜生、*ST成城、*ST长城、天夏退和退市金钰等6家公司触及“1元退市”指标。*ST斯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目前收到深交所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事先告知书。*ST北讯则是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暂停上市后的首个年度报告,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天翔环境在2020年5月份被暂停上市后,于今年5月12日向深交所提交了恢复上市申请材料,但未能提交保荐机构出具的恢复上市保荐书。由此,5月14日,深交所向公司出具了不予受理公司股票恢复上市申请和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文件。此外,还有4家公司重组退市。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1元退市”、财务退市成为退市主流。今年“1元退市”数量增多,这说明市场正在主导企业估值和质量评判。
“同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主动退市、重组退市等退市情形也屡屡出现,我国资本市场已形成多元化退市态势,问题公司在被强制退市亦或主动退市,形成了应退尽退的局面,进而推动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格局。”田利辉如是说。
根据本站iFinD数据显示,今年除了已被终止上市的公司外,截至目前,还有40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即*ST),26家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即ST)。
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二是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退市新规下,对于壳公司、僵尸企业的打击力度趋严,因此更多公司被出具退市风险警示。”陈雳坦言,并不是所有被出具风险警示的公司就毫无价值,一些因为非经常性损益或突发情况致使公司短期业绩亏损,但主营业务仍运行良好的企业,依旧存在一定的价值,尽管存在“摘帽”的可能。而一些仅仅只有“壳资源”的上市公司,其“壳资源”价值将变得越来越小,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当前市场中炒壳、炒差等行为明显减少,一些经营不善、常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已逐渐“现形”。《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新规发布以来,A股市场中的*ST等绩差股经历了一波下跌。本站iF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沪深两市共有133家*ST公司(除去已退市或进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自退市新规发布(2020年12月31日)以来,133家*ST公司中有71家股价出现下跌,占比逾五成。
“应退尽退”,但不能“一退了之”,相应的投资者保护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健全。
陈雳表示,相对于专业投资者,中小投资者往往更容易投资退市企业或被ST、*ST的公司。一方面是因为部分中小投资者对于风险警示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只看价格低就进行买入;另一方面中小投资者与专业机构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所以中小投资者更容易“踩雷”。
田利辉建议,投资者保护的核心是自我保护。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需加强投资者教育,使其形成价值投资理念,不炒差、不跟风。同时,投资者保护的另一关键是信息公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正在有效提升,对于问题公司往往会进行退市提醒。投资者保护还需要构建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我国已经建立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和刑法惩戒的金融监管惩治体系。投资者在被骗等情形下,可以通过代表人集体诉讼来获得赔偿。此外,中介机构作为市场主体,不仅要服务上市企业,也要在退市过程中积极协助投资者。
【2021-05-31】
退市新规威力彰显 “应退尽退”信号强烈
【出处】中国证券报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百亿造假案主角康得新强制退市靴子落地,成为畅通“出口”、扫清“害群之马”的又一典型案例。除此以外,上周监管部门对*ST鹏起、*ST富控、*ST信威、*ST欧浦等多家公司作出终止上市决定。截至目前,今年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已达17家,超过去年全年总和。退市新规威力持续彰显,“应退尽退”势不可挡,A股市场优胜劣汰的良性局面加速形成。
良好的退市制度是股市的“净化器”,是形成优胜劣汰、有进有出良性市场生态的客观需要,也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内在要求。然而,由于退市制度不尽合理、退出渠道较为单一、市场约束机制尚未形成、各方认识不够统一、退市阻力大等原因掣肘,A股市场退市难问题曾比较突出。今年初,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正式落地,为退市难问题开出一剂良方,配合强监管、投资者权益保护、建立市场约束机制等配套措施,常态化退市掷地有声,“应退尽退”信号强烈。
一方面,监管部门雷厉风行,市场“出口”高效畅通。今年以来已有17家上市公司退市,5家上市公司进入退市程序,严重财务造假的“害群之马”、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空壳僵尸”陆续出清,彰显“应退尽退”的坚决态度。与此同时,多元化退市渠道更加畅通,22家退市或进入退市程序公司中,8家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7家触及面值退市指标,1家主动退市,2家同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和其它退市指标,4家重组退市。不难看出,从严监管形势下,“久拖不退”“刚性”不足等退市难题正逐渐得到有效解决。
另一方面,“应退尽退”之后的“应保尽保”,让投资者看到了索赔希望。退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畅通市场“出口”,离不开对违法违规行为追责、投资者权益救济等立体体系的落地生根。监管部门公开表态,积极支持康得新投资者通过单独诉讼、共同诉讼、申请适用示范判决机制、普通代表人诉讼及特别代表人诉讼等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监管部门加快推进先行赔付、责令回购、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落地实施,不断完善示范判决、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推动修改证券期货犯罪案件刑事立案追诉标准,持续优化重新上市制度等一系列举措的支持下,退市公司数量将继续增多。
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使“看门人”归位尽责,则强化了常态化退市的市场约束机制。新证券法将审计机构由“资格审批”改为“备案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压实了审计机构的责任。在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年报审计”的2020年年报审计过程中,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增加了约30家,审计机构功能得到了较好发挥。与此同时,新证券法、刑法修正案(十一)相继落地施行,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由于涉嫌康得新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昔日内资第一大会计师事务所――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余震不断,旗下公司的IPO项目全部被终止。事实证明,试图以虚假材料蒙混过关,与不良发行人沆瀣一气的中介机构终究会遭到市场抛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下,“应退尽退”已成市场共识,“退得下”“退得稳”的新局面正在形成,A股市场优胜劣汰的良性市场生态加速形成。投资者应强化“买者自负”的风险意识。同时,应理性看待退市现象,依法理性维权,共同维护市场新生态。
【2021-05-30】
退市风险警报悄然响起 操作应“三回避三掘金”
【出处】重庆商报【作者】王也
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王也
近日,正当绝大多数投资者沉浸于突破式长阳的喜悦时,监管一口气作出了对*ST鹏起、*ST富控、*...
【2021-05-27】
新规高效执行运作 今年以来A股退市股增至14家
【出处】大众证券报【作者】newshoo
距离退市新规落地已接近半年时间,2021年以来新规威力尽显。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已有10家公司在今年1月29日至5月12日期间先后退市。另外在5月25日又有*ST鹏起、*ST富控、*ST信威、*ST欧浦四家上市公司即将退市。业内人士表示,退市制度的高效运作,有效强化了市场的优胜劣汰。
退市新规尽显威力
2020年12月31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了新修订的《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等针对上市企业退市的多项规则。在原有退市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规则修改进一步完善了退市指标、明确了退市风险警示股票交易限制并且完善了退市整理期安排。
据统计,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已经有营口港、退市刚泰、退市金钰、*ST航通、*ST宜生、*ST成城、天夏退、退市工新、 长城退、退市秋林10家公司陆续在1月29日至5月12日退市。具体退市原因包括吸收合并、股价低于面值、连续三年亏损。
在面值退市股中,*ST天夏在今年1月7日的收盘价格为0.67元,其连续16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低于1元面值,提前四个交易日锁定面值退市,成为2021年首家面值退市公司。
需要提及的是,退市新规对退市整理期制度进行了完善,缩短了退市整理期交易时间,将退市整理股票的交易时长缩短至15个交易日。同时,退市新规也放开了退市整理股票首日涨跌幅限制。
比较罕见的是,同一天,四家公司终止上市。5月25日,*ST欧浦、*ST信威、*ST鹏起、*ST富控四家先后发布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其中,*ST欧浦、*ST鹏起、*ST富控三家公司股票自2021年6月2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ST信威根据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公司股票被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后将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加上已经退市落地的公司,今年已有14家公司锁定退市。
1999年来退市股增至近140家
上述四家公司中,*ST信威在5月25日被上交所宣布了股票终止上市的消息,摘牌日期定为2021年6月1日。因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3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已于2020年5月15日起暂停上市。2021年4月30日,公司披露了经审计的2020年年报,公司实现净利润-33.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7.11亿元,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0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另据统计,自1999年7月12日以来,沪深两市已有136家公司退市,加上*ST欧浦、*ST信威、*ST鹏起、*ST富控提前锁定退市,退市公司将增至近140家。
具体来看,1999年退市公司数量为1家,2001年3家,2002年7家,2003年4家,2004年、2005年和2007年每年均为10家,2006年13家,2008年减少至2家。2009年至2011年退市公司数量连续三年减少,数量分别是5家、4家、3家。2012年退市公司3家,2013年6家,2014年和2016年均为1家,2015年7家,2017年和2018年均是5家,2019年退市数量反弹至10家。2020年是近11年以来退市数量最多的一年,全年共有16家公司完成退市工作。而2021年前5个月,两市已有14家公司锁定退市。
“目前‘壳资源’在A股仍有一定的价值认同基础,面对‘保壳’的阻力,退市新规的高效运作需要理性市场驱动,注册制的推行或使此问题迎刃而解。”开源证券分析师孙金钜预计,注册制的推进将继续加速尾部公司边缘化的趋势,从而减小退市新规运作的阻力。而退市制度的高效运作,将强化市场的优胜劣汰,反过来为注册制深化改革提供保障,最终形成资本市场的正反馈。记者 张曌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